高中物理电学实验复习
- 格式:ppt
- 大小:1.26 MB
- 文档页数:21
高中物理常考的电学实验满分知识点总结目录一、实验的考查内容二、电学实验命题走向三、电学实验的基础和核心四、选取电学仪器和实验电路五、实验电路的选择六、实物图连线技巧七、设计型实验思路八、几种测电阻方法总结(难点)九、四大重点题型分析及例题精讲电学实验最全知识点总结一、实验的考查内容(1)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2)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3)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4)练习使用多用电表;(5)传感器的简单使用;(6)设计型实验。
二、电学实验命题走向(1)给定条件,进行实验设计;(2)给定测量数据,选择处理方法;(3)给定原理、器材,设计实验方案;(4)给出实验过程情景,判断过程、方法的合理性。
三、电学实验的基础和核心(1)伏安法测电阻“外接法”的系统误差是由电压表的分流引起的,电阻测量值总小于真实值,小电阻应采用外接法,可记为“外小小”。
“内接法”的系统误差是由电流表的分压引起的,电阻测量值总大于真实值,大电阻应采用内接法,可记为“内大大”(2)滑动变阻器的连接(限流法/分压法)分压接法时,题中常出现这样的字眼:要求电压从零开始调节,或是要求测量尽可能精确等被测电阻上电压的调节范围大。
用分压接法时,滑动变阻器应该选用阻值小的;用限流接法时,滑动变阻器应该选用阻值和被测电阻接近的。
(3)其他常用测电阻方法①内阻已知的电流表、电压表可看成能读出它们电流、电压大小的电阻来使用;②电流表可通过串联定值电阻来扩大量程,当成大量程电流表来使用;也可以并联定值小电阻来当成电压表来使用。
③替代法测电阻④半偏法测电阻四、选取电学仪器和实验电路(1)安全: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值不超量程,滑动变阻器、电源中通过的电流小于额定电流。
解决方法是依据欧姆定律算出实验电路调节中过程的电流范围,再和某器材的最大电压和给定值进行选择。
(2)方便:便于操作。
主要是对滑动变阻器、电压表、电流表的选择。
解决方法是要根据用电器分流、分压、限流等不同用途,采用正确的连接,能够既得到满足实验要求的电压范围,同时调节时电压表现为线性稳定变化。
高中物理电学实验的知识点总结电学实验是高中物理实验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电学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电学原理、掌握电路的构建与测量方法,并提高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的能力。
下面是电学实验的主要知识点总结:1.电流的测量与伏安定律-电流的测量方法:安培表的使用及其原理,万用表的使用。
-伏安定律:电阻的电压-电流关系,电压和电流之间的线性关系。
2.电阻的测量与电阻定律-电阻的测量方法:串联与并联电阻的测量方法,万用表的使用。
-电阻定律:欧姆定律,电阻与电流、电压的关系。
3.理解电阻、导线和电源-金属导线的电阻:电阻与导线长度、导线横截面积和电阻材料电阻率的关系。
-理解电源:干电池、蓄电池、电流源等电源的特点与应用。
4.串联与并联电路-串联电路:电流在各个电阻之间保持不变,总电压等于各个电阻电压之和。
-并联电路:电压在各个电阻之间保持不变,总电流等于各个电阻电流之和。
5.电容与电容器的测量-电容的定义与性质:电容与电流、电压的关系,电容与电荷的关系。
-电容器的测量方法:串联与并联电容的测量方法,万用表的使用。
6.RC时数电路-RC时数电路的特点:充电和放电过程,电压和充电、放电时间的关系。
-RC时数电路的应用:振荡电路、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等。
7.磁场与电磁感应-磁场的测量方法:磁力计的使用及其原理。
-电磁感应现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
8.安排远离其他金属物体的实验台-金属导体与电流的关系:电流通过金属导体时的热效应,焦耳定律。
9.高级实验-单摆型电容与电流测量仪的使用;-并联电容与电阻测量电路的研究;-变阻器的使用与测量。
电学实验是高中物理实验的一部分,通过实验操作,学生能够深入理解电学原理并培养实验技能。
在进行电学实验时,学生需要注意安全,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实验操作。
同时,还要学会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并正确处理和分析实验数据。
通过与理论知识的结合,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电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中物理电学实验一,实验仪器:1,电流表主要用来测量电路电流的仪器2,电压表主要用来测量电路中两端电压的仪器3,万用表主要用来测量交流直流电压、电流、直流电阻。
现在常见的主要有数字式万用表和机械式万用表两种。
4,滑动变阻器滑动变阻器是一个可以连续改变电阻值的可变电阻,在电路中能起到调节电流的大小及两点间电压高低的作用。
5,电阻箱与滑动变阻器一样提供可变电阻,但电阻箱的电阻可以直接读出,电阻的变化是不连续的。
6,示波器是一种研究各种电信号的电子仪器,可以观察电信号随着时间变化的情况。
二,滑动变阻器的两种接法:R 0R 1,限流接法:R 的电压范围:优点:电路简单,连接方便,耗电少。
缺点:电压不能从零开始,可调范围小。
使用条件:(1)变阻器的阻值R 0与R 差不多或比R 大0R E E R R +:(2)变阻器的额定电流m E I R ≥R 0R2,分压接法:R 的电压范围:优点:电压可以从零起调节,可调范围大。
缺点:电路结构复杂,连接麻烦,耗电多。
使用条件:变阻器的阻值R 0远小于R 0E:3,方法选择:(1)一般能用限流就用限流接法,以下三种用分压接法;(2)用限流不能保证实验仪器的安全,如电路中的最小电流都超过电流表的量程;(3)变阻器的总阻值远小于待测电阻;(4)实验要求电压从零开始连续变化的。
思考题:试画出伏安法测电阻的四种接线图,并说明其使用条件。
限流内接限流外接分压内接分压外接有以下实验仪器,应使用哪种接线方法?待测电阻R(100Ω)左右电流表(量程20mA,50Ω)电压表(量程3V,50kΩ)电源(6V,r=0.1Ω)滑动变阻器R0(15Ω,I m=1A)实验六,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一,实验目的:1,了解小灯泡的灯丝电阻随温度的生高而增大;2,根据实验器材选择正确的电路。
二,实验原理: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出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电流,建立U-I坐标系,描点连成直线或平滑曲线即得到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中学物理复习专题--电学试验学问点归纳一、电路设计或器材选择原则1、平安性:试验方案の实施要平安牢靠,实施过程中不应对仪器及人身造成危害。
要留意到各种电表均有量程、电阻均有最大允许电流和最大功率,电源也有最大允许电流,不能烧坏仪器。
2、精确性:在试验方案、仪器、仪器量程の选择上,应使试验误差尽可能の小。
保证流过电流表の电流和加在电压表上の电压均不超过运用量程,然后合理选择量程,务必使指针有较大偏转(一般要大于满偏度の1/3),以削减测读误差。
3、便于调整:试验应当便于操作,便于读数。
二、内、外接法の选择 1、外接法与外接法对比2、内、外接法の确定方法: ①将待测电阻与表头内阻比较R R V xx x AR R R >⇒⇒ 为小电阻 外接法 R R V x x x ARR R ⇒⇒< 为大电阻 内接法 ②试触法触头P 分别接触A 、B电压表示数变更大⇒电流表分压作用大⇒外接法 电流表示数变更大⇒电压表分流作用大⇒内接法三、分压、限流接法の选择1.两种接法及对比限流接法分压接法电路图电压调整范围 xx ER R x U E R≤≤+ 0x U E ≤≤ 电路消耗总功率 x EI()x ap E I I +闭合K 前滑动头在最右端滑动头在最右端2.选择方法及依据①从节能角度考虑,能用限流不用分压。
②下列状况必需用分压接法A .调整(测量)要求从零起先,或要求大范围测量。
B .变阻器阻值比待测对象小得多(若用限流,调不动或调整范围很小)。
C .用限流,电路中最小の电压(或电流)仍超过用电器の额定值或仪表量程。
四、实物图连接の留意事项和基本方法⑴留意事项:①连接电表应留意量程选用正确,正、负接线柱不要接错。
②各导线都应接在接线柱上,不应在导线中间出现分叉。
③对于滑动变阻器の连接,要搞清晰接入电路の是哪一部分电阻,在接线时要特殊留意不能将线接到滑动触头上。
⑵基本方法:①画出试验电路图。
②分析各元件连接方式,明确电流表与电压表の量程。
最新最全,高中物理《电学实验》,高考必考知识点,整体分析本文旨在对高中物理《电学实验》这一高考必考知识点进行整体分析,以便学生能够更加熟练地掌握各个知识点,从而在高考中顺利解决相关题目。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即测电阻、电表改装与校准、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多用电表的使用。
第一部分:测电阻电学实验可以归总为伏安法测电阻。
电路整体由控制电路和测量电路组成。
在进行实验时,安全第一,应将“限流式”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以确保电路安全,并保证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在以上,以减小读数时产生的误差。
在确保安全前提之下,为保证精度,电源电动势应选大一些。
控制电路的连接方式有限流式和分压式两种,选择时需考虑实验要求和滑动变阻器的安全。
在分压式接法中,滑动变阻器的选择需确保其安全。
第二部分:电表改装与校准电表改装与校准是电学实验的重要部分。
在进行电表改装时,需注意电表的量程、电流灵敏度和电阻灵敏度等因素,以确保改装后的电表能够满足实验要求。
在进行电表校准时,需先进行零点校准,再进行量程校准。
校准时需使用标准电源和标准电阻,以确保校准的准确性。
第三部分: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是电学实验的另一重要部分。
在进行实验时,需注意电源的内阻和电动势的测量方法。
内阻的测量方法有两种,即伏安法和电桥法。
电动势的测量方法有三种,即开路法、短路法和内阻法。
在进行实验时,需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
第四部分:多用电表的使用多用电表的使用是电学实验的最后一部分。
在进行实验时,需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电表,并注意电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在进行实验时,应注意电路的安全和精度,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高中物理《电学实验》是高考必考知识点之一,分值较高。
本文从四个方面对该知识点进行了整体分析,以便学生能够更加熟练地掌握各个知识点,从而在高考中顺利解决相关题目。
和R1组成,满足小电阻的测量要求。
②“测大电阻”Ⅰ>电路示意图:IgrgGR2R1K2EK1Ⅱ>实验操作步骤:A.闭合K1断开K2调节R2使电流表恰好达到满偏I gB.闭合K2保持R2不变,调节R1使电压表达到半偏1Ug2C.在R1R2时,可以认为rgR2Ⅲ>实验满足的条件分析:(认为干路电流近似不变)若rgR2则必定认为通过电阻箱R2的电流为Ig2,即当R2接入时,并联部分等效电阻认为几乎不变,干路电流才能近似不变。
高中电学实验知识点整理电学实验是高中物理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实验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电学知识,掌握实验技能,提高实验能力。
本文将从电学实验的基本概念、电路实验、电学仪器和电学实验注意事项四个方面进行整理。
一、电学实验的基本概念1. 电流:电荷在导体中的流动,单位为安培(A)。
2. 电压:电荷在电场中的势能差,单位为伏特(V)。
3. 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程度,单位为欧姆(Ω)。
4. 电功率:电流通过电阻时所产生的功率,单位为瓦特(W)。
5. 电能:电流通过电阻时所消耗的能量,单位为焦耳(J)。
二、电路实验1. 串联电路实验:将多个电阻依次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电路,电流依次通过每个电阻,电压分别降落在每个电阻上。
2. 并联电路实验:将多个电阻并联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电路,电流分别通过每个电阻,电压相同。
3. 电阻定律实验: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功率定律等。
4. 电容实验:通过电容器的充电和放电实验,了解电容器的基本原理和特性。
5. 电磁感应实验:通过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动势,了解电磁感应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三、电学仪器1. 万用表:可以测量电流、电压、电阻等电学量。
2. 示波器:可以显示电信号的波形和幅度,用于观察电路中的变化。
3. 发电机:可以产生交流电,用于实验和应用。
4. 电源:可以提供稳定的电压和电流,用于实验和应用。
四、电学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前要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了解实验目的、原理和步骤。
2. 实验时要注意安全,避免触电、短路等危险情况。
3. 实验时要仔细操作,保持实验环境整洁,避免实验误差。
4. 实验后要及时整理实验器材,保持实验室的卫生和整洁。
电学实验是高中物理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实验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电学知识,掌握实验技能,提高实验能力。
希望同学们在学习中认真对待电学实验,不断提高自己的实验能力和实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