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云南省公务员行测考试资料分析考点复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43.50 KB
- 文档页数:2
一、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11~115题。
到2004年末,北京市共有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以及个体经营户77.41万个。
从法人单位的登记注册类型看,内资单位24.79万个;外资单位0.79万个。
111.到2004年底,北京市共有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产业活动单位以及个体经营户数目为( )。
A. 77.41万个B. 25.58万个C. 51.83万个D. 无法判断112.根据所给材料判断,到2004年底,下列四个选项中第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数占全市第二、三产业总法人单位比重最大的是( )。
A. 首都功能核心区B. 城市功能拓展区C. 城市发展新区D. 生态涵养发展区113.到2004年底,北京市各区县中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前五位的区县占第三产业总就业人数的比重为( )。
A. 68.0%B. 61.5%C. 55.9%D. 47.5%114.到2004年底,北京市从事第二、三产业的法人单位中内资单位所占比重为( )。
A. 96.9%B. 36.3%C. 3.1%D. 无法判断115.根据所给数据判断,下列选项中肯定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2004年底,北京市各区县中海淀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法人单位数都位居第一B. 2004年底,北京市各个分区中城市功能拓展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法人单位数都位居第一C. 2004年底,北京市首都功能核心区中的各区第二产业法人单位数均不足第三产业法人单位数的十分之一D. 2004年底,北京市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中城市功能拓展区的法人单位数所占比重超过50%二、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16~120题。
2008年我国某市固定资产投资结构继续优化。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4829.46亿元,比上年增长8.3%。
其中,城市基础设施投资1733.18亿元,增长18.2%。
从产业投向看,第一产业投资8.4亿元,比上年增长0.4%,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为0.2%;第二产业投资1420.82亿元,增长1.7%,所占比重为29.4%;第三产业投资3400.24亿元,增长11.4%。
一、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1.根据上表数据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 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平衡B. 全国各个江河流域地下水储量不平衡C. 全国各个地区的江河数量不平衡D. 我国各个江河流域的降水量不平衡2.地表水资源量占各个流域的水资源总量的比例最大的是()。
A. 松花江B. 长江C. 珠江D. 黄河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全国各个水系的地表水都比地下水丰富B. 降水是各个江河水资源的主要来源C. 珠江的流域面积比辽河大D. 西南诸河的地表水是其水资源总量的主要构成4.地下水资源总量高于地表水资源总量的是()。
A. 海河B. 长江C. 珠江D.辽河5.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长江流域的水资源丰富,流域面积广,应充分利用B. 由于降水量少,海河与辽河的水资源储量在全国属于匮乏地区C. 地下水与地表水的匮乏是造成西北诸河水资源匮乏的原因D. 珠江流域在全国属于少雨地区1.C [解析]江河数量在表中未涉及。
2.C [解析]地表水资源量占各流域的资源总量比例:松花江为0.85,长江为0.9896,珠江为0.997,黄河为0.83。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3.D [解析]海河地表水资源量小于地下水资源量,A项说法错误;不能推出B项结论,C项也不能得出;西南诸河的地表水资源与水资源总量相等,故D为正确答案。
4.A [解析]通过上表分析,A为正确答案。
5.D [解析]珠江流域的降水量为7587.9亿立方米,应属于全国多雨地区。
根据下图,回答1~5题。
美机构发布世界经济增长将减速图表2004年世界各国(地区)GDP总值排名(按2004年1月1日汇率)01-----------------美国-----------------10,8572亿美元02-----------------日本-----------------4,2907亿美元03-----------------德国-----------------2,3862亿美元04-----------------亚洲发展中国家-----------------5,3265亿美元1.从上图可以看出()。
二、根据下面的统计表回答1~5题1A.1981 B.1982 C.1983 D.1984 2.1984年消耗的天然气为多少万吨?(折合为标准燃料)()。
A.1 584.96 B.1 538.80 C.1 547.12 D.1 545.03 3.1986年能源消耗总量比1982年高多少?()。
A.16 745 B.52 073 C.49 125 D.6 116 4.能源消费构成中,从1981年到1986年变化比例最大的是()。
A.煤炭 B.石油 C.水电 D.天然气5.在能源消费构成中,比例一直处于上升趋势的是()。
A.煤炭 B.石油 C.水电 D.天然气1.B 【解析】比较六年的能源消费总量,发现1982年的24947万吨最少,故答案为B。
2.A 【解析】由材料知,天然气占能源消费总量的2.4%,故折合为标准燃料是:66040×2.4%=1584.96(万吨)。
3.B 【解析】由于1986年能源消费总量为77020万吨,1982年为24947万吨,故二者之差为:77020-24947=52073(万吨),B项正确。
4.B 【解析】可以分别计算出煤炭、石油、水电、天然气1981年、1986年的差值,会发现石油的变化幅度大,故答案为B。
5.A 【解析】对比数据不难发现只有煤炭呈上升趋势,故答案为A。
A.较低B.较高C.恰好相等D.无法比较1.【答案】B。
解析:2005年贵州省固定投资额为786.02÷(1+21.2%)≈648.5,甘肃省为787.02÷(1+22.17%)≈644.2,故贵州省较高。
2. 2006年1~10月,四川、重庆两地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上年同期增长了约百分之几?A.29B.30C.31D.322.【答案】C。
解析:两地去年同期投资总额为1531.12÷(1+28%)+3120.84÷(1+32.50%)≈3551.54亿元,故增长了(1531.12+3120.84-3551.54)÷3551.54≈31%。
1与纠正克服其他弊病一样,仅靠“暗示”、“委婉”之类的方法是不奏效的,需要拿出“刺刀见红”风格,敢于指出其不足、其弊端,让其丑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可以使相关人员惊出一身汗,脑中永远留下印象,作为今后语言文字运用的警示。
这段文字主要谈的是()。
A.纠正缺点的正确做法B.整顿作风的正确方法C.纠正语言文字运用弊病的正确方法D.纠正弊端应有的风格2在我们伟大的祖国首都——北京西南郊50千米的地方,有一个普普通通的小村镇叫周口店。
那里不仅富产煤炭、石灰、大理石和花岗石,还出产干鲜果品。
这句话的意思是()。
A.周口店富产煤炭、石灰、大理石和花岗石等B.周口店的位置和其资源C.周口店是一个很小的村镇D.周口店的干鲜果品很有名3现代社会的人,必须了解自身的素质水平,尤其是了解自身适于从事哪些社会劳动的生理、心理特点,而且是必须比较充分地了解,合理地把握自身与社会环境的互动关系,才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争得人生的自由。
这段话表明()。
A.了解自己的心理特点最重要B.“知己”指需要对自身的需要进行科学的把握C.自身与社会环境本质上是相互适应的D.合理把握自身和外在束缚对争得人生自由至关重要4一个人说话的内容不论如何精彩,但如果时机掌握不好,也无法达到说话的目的。
因为听者的内心,往往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
要对方愿意听你的话,或者接受你的观点,都应当选择适当的时机。
最能准确复述这段话主要意思的是()。
A.说话的内容比时机重要B.说话时要把握听者的内心变化C.掌握说话的时机很重要D.说话的时机比内容重要5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不同地域的人们,由于生活经验的范围和性质不同,所_____而形成的思维框架,思维模式也就不同。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沉淀B.积淀C.积累D.发展6婴儿很早就表现出掌握环境的强烈愿望。
由于控制动作的技能发展缓慢,所以他们的活动受到了限制。
他们还没有足够的本领来支配环境独立生存。
在这个意义上,应该说他们是“不能自立”的。
2014年度云南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及答案第一部分常识判断(共20题,参考时限15分钟)1. 关于宇航员在太空的生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宇航员可使用特定的加热器对食品进行加热B. 宇航员从太空返回地面后,失重状态消失,质量会有所增加C. 宇航员应睡在固定的睡袋中,以免被气流失去误碰仪器设备开关D. 在同一航空器中的宇航员可以直接交谈,无需借助无线电通讯设备2. 下列关于国家主权及国防地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主权是联合国赋予国家的最基本的权利B. 一国的领海和领空都是其领土的组成部分C. 我国南海四大群岛是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岛D. 我国与越南、缅甸、吉尔吉斯斯坦等十几个国家接壤3. 下列情形可能发生的是:A. 南北朝贵族妇女去佛寺礼佛B. 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玉米C. 周武王穿着铁制铠甲伐纣D. 秦朝儿童春天放纸风筝4.下列关于党风建设的创新,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中产生了新的工作作风,这主要的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用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期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抓精神文明建设、抓党风、社会风气好转,必须狠狠地抓,一天不放松地抓,从具体事件抓起A.①③②④B.③④①②C.③①④②D.①③④②5. 下列按主导产业演进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石化产业②旅游服务业③服装业④信息产业⑤农产品加工业A.⑤④①③②B.⑤①③②④C.⑤③①②④D.③①⑤④②6. 《人民日报》评论指出:“一个人挥舞胳膊的自由止于别人鼻子的地方。
”下列可以代替该评论的名言是:A. 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B. 法典就是人民自由的圣经C. 法律是自由的保姆D. 自由只服从法律7. 下列法律谚语与其蕴含的法学理论对应正确的是:A. 法无明文授权不得为:人的权利根源于法条B. 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的自由不能被剥夺C. 迟到的正义不是正义:效率是法的价值目标D. 民若不告则官必不究:诉权只能由个人行使8. 我国古代文人在诗词中常运用典故表达自己的思想感受,下列作品中没有使用典故的是:A.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B. 蓬山此去无乡路,青鸟殷勤为探看C.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D.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9. 俗语说“绣花要得手绵巧,打铁还须自身硬”,下列与该俗语哲学道理相同的是:A. 身正不怕影子斜B. 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C. 水大漫不过船D. 有理不在声高10. 下列诗句按其所描写节日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根据下面的统计表回答1~5题。
1.该校教师最多的是哪一年?()。
A.1996 B.1997 C.1998 D.不清楚2.哪一年青年男教师的增长幅度最大?()。
A.1996 B.1997 C.1998 D.不清楚3.1996年到1998年,该校哪一个年龄段的男教师人数增加最多?其增长率为多少?()。
A.老年200% B.中年167%C.青年220% D.中年233%4.该校1997年男女教师的比例为多少?()。
A.2∶1 B.2.1∶1 C.1.5∶1 D.不清楚5.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1997年男教师最多B.1998年女教师最少C.1997年中年男教师比1996年多80人D.1998年青年男女教师的比例为1.5∶11.C 【解析】将表中各年度人数横向求和可知,1998年共有1720人,为人数最多的一年。
2.B 【解析】1997年青年男教师比上年增加120人,而上一年度增加100人,应选B。
3.C 【解析】1996~1998增加人数最多的应该是青年,增加了20人,增率为220÷100=220%,应选C项。
4.A 【解析】1997年男教师为730人,女教师为360人,由730÷360≈2,应选A项。
5.C 【解析】由题意知,1998年的男教师最多,可排除A;女教师最少的是1996年,可排除B;1997年中年男教师比1996年多:320-240=80(人)。
故C项正确。
根据下列文字材料回答6~10题。
国泰摩托募集大量资金,主要用途:(1)投资4 883.6万元用于冲压生产线技术改造,年创效益1 475万元。
(2)投资4 958.5万元用于焊接生产线技术改造,年创效益1 980万元。
(3)投资4 957.9万元用于发动机箱体、箱盖生产线技术改造,年创效益2 039.29万元。
(4)投资 4 955.3万元用于发动机曲轴连杆生产线技术改造,年创效益 2 376.5万元。
(5)投资4 850.5万元用于塑料注塑成型加工生产线技术改造,年创效益1 980万元。
一、数字推理。
给你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要求你仔细观察数列的排列规律,然后从四个供选择的选项中选择你认为最合理的一项,来填补空缺项,使之符合原数列的排列规律。
请开始答题:1. 71,82,93,104,()。
A. 105B. 107C. 111D. 1152.2,6,13,24,41,()。
A.68B.54C.47D.583.2,1,5,11,111,()。
A.1982B.1678C.1111D.24434.2,2,6,36,360,()。
A.4700B.5400C.6500D.1800二、数学运算。
在这部分试题中,每道试题呈现一段表述数字关系的文字。
要求你迅速、准确地计算出答案,你可以在草稿纸上运算。
请开始答题:5. 计算:(1- )×(1- )×(1- )×(1- )×(1- )×(1- )×(1- )×(1- )的值为()。
A. 1B.C.D.6.今年,小明的父母年龄之和是小明年龄的6倍。
4年后小明的父母年龄之和是小明年龄的5倍。
已知小明的父亲比他母亲大2岁。
那么,今年小明父亲多少岁?()A.37B.40C.57D.727.要把85个球放入若干个盒子中,每个盒子中最多放7个。
问:至少有几个盒子中的球的数目相同?()A. 2B. 3C. 4D. 58.某种考试已举行了24次,共出了试题426道,每次出的题数有25题,或者16题,或者20题,那么其中考25题的有多少次?()A.4B.2C.6D.99.小明和小红积极参加红领巾储蓄活动,把零用钱存入银行。
小明存入银行的钱比小红少20元。
如果两人都从银行取出12元买学习用品,那么小红剩下的钱是小明的3倍。
问两人原来共存入银行多少元?()A.44B.64C.75D.8610.某年级组织一次春游,租船游湖,若每条船乘10人,则还有2人无座位;若每条船乘12人,则可少用一船,且人员刚好坐满,这时每人可节省5角钱。
三、根据下图,回答1~5题。
我国某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变化1.2001~2003年,该市求职人数最多的时期为()。
A. 2001年第二季度B. 2002年第三季度C. 2003年第三季度D. 2003年第四季度2.2001~2003年,该市劳动力市场供需差最大的为()。
A. 2001年第二季度B. 2002年第一季度C. 2003年第一季度D. 2003年第四季度3.根据上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001~2003年,该市求职人数呈逐年递增的趋势B. 2001~2003年,该市劳动力市场需求人数呈季度性增长态势C. 每年的第一季度,该市劳动力市场的供需人数都处于全年的最低D. 2001年第二季度,该市的求职人数接近2001年上半年的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人数4.通过求职倍率曲线,我们可以推出的结论是()。
Ⅰ. 该市的劳动力市场劳动力供需比例失调的局面正逐步得到改善Ⅱ. 2001年第一季度,该市失业的人数应是2001~2003年间最多的时期Ⅲ. 2003年第三季度,该市的职位需求量是2001~2003年间季度职位需求量最高时期Ⅳ. 2001~2003年,该市的城镇就业总量始终是在增长的A. 仅有Ⅰ、ⅢB. 仅有Ⅱ、ⅣC. 仅有Ⅰ、Ⅱ、ⅣD. 仅有Ⅰ、Ⅱ、Ⅲ5.2003年该市求职人数约为2001年求职人数的()。
A. 0.5倍B. 1.3倍C. 3倍D. 5倍1.C [解析]通过图明显可以看出2003年第三季度求职人数最多。
2.A [解析]2001年第二季度求职人数远高于岗位需求量。
3.D [解析]2001年第二季度的求职人数约为230万人,而2001年第一季度与第二季度的劳动力市场需求人数之和接近230万人。
故本题应选D。
4.A [解析]通过求职倍率曲线可以看出,劳动力供需比例从0.65上升到最高0.90,并且自2002年第四季度至2003年第四季度求职倍率非常稳定,故Ⅰ说法正确;通过此图可以断定Ⅲ说法也正确,Ⅳ说法明显错误。
2014年云南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及答案解析(1/20)常识判断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第1题关于政治思想,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孟德斯鸠提出三权分立学说B.伏尔泰最早提出社会契约论的思想C.柏拉图主张建立哲学王统治的国家D.让·布丹提出君主主权学说下一题(2/20)常识判断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第2题下列关于铅的说法错误的是:A.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铅B.香烟中是含铅的C.铅在人体内日积月累,不会分解D.汽油中添加铅元素可以起到防爆的作用上一题下一题(3/20)常识判断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第3题下列思想流派与产生时代对应错误的是:A.儒学——汉代B.玄学——魏晋C.理学——宋代D.心学——明代上一题下一题(4/20)常识判断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第4题关于天体及其运行,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天球是为了确定天体位置和运动而假想的圆球B.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存在一个小行星带C.黄道面是指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轨道面D.星座是指在天球上投影位置相近的恒星群落上一题下一题(5/20)常识判断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第5题关于四大文明古国及其数学成就,下列对应错误的是:A.古埃及:“0”的发现B.古印度:阿拉伯数字C.古巴比伦:六十进位制D.古中国:勾股定理上一题下一题(6/20)常识判断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第6题下列关于石灰的说法错误的是:A.生石灰通常可以作为食品干燥剂B.澄清石灰水放置在空气中易变浑浊C.汉白玉与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相同D.“烈火焚烧若等闲”指熟石灰的高温煅烧上一题下一题(7/20)常识判断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第7题关于海水及其运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海水的冰点温度比淡水低B.北海道渔场位于寒流与暖流的交汇处C.波罗的海是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域D.波浪、潮汐和洋流是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上一题下一题(8/20)常识判断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1.说到成功,人们有一个错误观念:成功只等于成名。
有人认为只有扭转乾坤的壮举,才算是成功的举动;有人认为,只有领袖、名人、称得上“家“的人,才算是成功者;有人则干脆断言,世界上没有一个成功者,因为人生的最终结局是悲剧——后人肯定会超越前人,这实在是一种可怕的自卑。
“这实在是一种可怕的自卑”中“这”字指代的是:A.人们有一个错误观念:成功只等于成名B.以“有人”开头的三个句子中所表达的观点C.有人则干脆断言,世界上没有一个成功者D.人们说话不应该用文字游戏开玩笑2.大多数传译人员都认为:最不好办的就是讲话人用难以翻译的文字游戏开玩笑。
人们讲话时最注意的恐怕莫过于自己说的笑话所引起的反应了。
如果讲话人由于自己的幽默而忍俊不禁,听众却一个个莫名其妙,大家都会感到不舒服。
关于这段话,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如果讲的笑话听众理解不了,双方都不好受B.讲话人用难以翻译的文字游戏开玩笑,大多数的传译人员都感到头疼C.人们讲话时都希望自己讲的笑话能使听众发笑D.人们说话不应该用文字游戏开玩笑根据下文,回答3—6题:艾滋病给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带来近乎毁灭性的打击。
乌干达这个国家就是因为国内1/3的劳动力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国民生产总值已下降了30%;号称亚洲四小龙之一的泰国,由于艾滋病严重流行,其经济损失达85亿美元,国民生产总值降低20%。
研究报告说,艾滋病流行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分为三个阶段,即对个人和家庭的微观影响,对部门和局部地区的影响,对宏观经济和整个社会的影响。
在中国,前两个阶段的影响都已出现。
据专家分析,中国艾滋病感染人群主要集中在20--49岁年龄段,他们既是主要的家庭劳动力,又是主要的社会财富创造者。
按云南省统计的艾滋病病人平均死亡年龄(28.4岁)、中国人平均劳动年龄(59.7岁)和每人每年创造的社会财富(1.5万元人民币)计算,一个人因感染艾滋病而减少创造财富所造成的社会经济损失约47万元人民币。
一、根据下列文字材料回答问题。
2003年从事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企业共计1.65万家,比1999年翻了一番。
各类企业在数量上保持了增长态势,其中国有企业数量比1999年增长11%,合资企业数量增长23%,外商与港澳台商独资企业数量增长了1.5倍,集体企业数量增长了1.2倍,私营企业数量增长了30倍。
外商独资企业除了数量跃居首位,其产品出口额也以接近50%的速度增长,并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的主要提供者。
2003年,外商与港澳台商独资企业出口金额达到683亿美元,是1996年出口额的16倍,年均增长49%,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62%;中外合资与港澳台合资企业2003年出口金额为236亿美元,年均增加28%,占总额21%;国有企业出口额从1996年的37亿美元增至2003年的115亿美元,年均增长率17%,但2003年仅占总份额的10%。
私营企业出口25亿美元,是1996年9万美元的近3万倍,年均增长率高达331%。
1996年,外商与港澳台商独资企业、中外合资与港澳台合资企业和国有企业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中所占比重都在30%左右,目前,外商与港澳台商独资企业在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方面已居主导地位。
1.根据上述资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外商与港澳台商独资企业逐渐主导了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B.私营企业已成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一只不可忽视的新生力量
C.1996至2003年间,国有企业出口额在逐年下降
D.1999至2003年间,我国从事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企业数量迅猛增加
2.1996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总额大约为()。
A.37亿美元 B.62亿美元
C.128亿美元 D.236亿美元
3.1996至2003年间,从事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企业数量增长最快的是()。
A.国有企业 B.私营企业
C.合资企业 D.集体企业
4.如果2003年相对于2002年的企业出口额增长率等于年均增长率,则2002年合资和独资企业的出口额是国有企业的倍数为()。
A.6.6倍 B.4.6倍 C.2.6倍 D.1.6倍5.从1996至2003年间,关于各种企业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所占的比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私营企业所占比重几乎没有变化
B.集体企业所占比重下降了近20个百分点
C.外商与港澳台商独资企业所占比重增加了15个百分点
D.中外合资与港澳台合资企业所占比重下降了15个百分点
1.C 【解析】根据资料提供的数字信息,判断出答案为C。
2.C 【解析】计算出96年外商与港澳台独资企业、中外合资与港澳台合资企业和国有企业的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额度,既可得知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总额,正
确答案为C。
3.B 【解析】私营企业数1999年~2003年间增长了30倍。
4.A 【解析】(683/1.49+236/1.28)/(115/1.17)=6.54(倍)。
5.B 【解析】国营企业出口额1996所占比重为30%,2003年仅10%。
二、下列是×季度某公司产品计划完成情况的统计表,请回答表后回答问题。
1.未完成计划的品种占( )。
A .1/4
B .1/3
C .1/2
D .全部完成
2.创产值最多的产品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3.计算产品计划完成程度的正确算法是( )。
A .
4850052750×100% B .42500
48500×100% C .4850042500×100% D .5275042500×100% 4.下述判断正确的是( )。
A .甲产品完成了计划数的100%
B .乙产品完成了原计划的60%
C .丙产品完成了原计划的150%
D .丁产品完成了计划的200%
5.根据本季度生产计划完成情况,对下季度生产应实施( )。
A .增加甲产品计划数,减少乙产品的生产计划
B .乙产品的计划不变,增加丙产品和甲产品的计划
C .增加丁产品计划,同时维持甲产品在原有水平,减少乙产品的生产计划
D .增加丁产品和丙产品的计划,乙产品维持原有水平,减少甲产品的计划
1.B 【解析】看图可知,计划完成的产品是甲、乙、丙三种产品,其中甲没有完成计划,占
三种产品的三分之一。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B 。
2.A 【解析】由图表可知,创产值最多的产品是甲,故答案为A 。
3.C 解析】实际值(扣除超计划部分)÷计划值×100%,即48500
42500×100%,故选C 。
4.C 【解析】可分别计算:A .100/120×100%≈83.3%;B .60/60×100%=100%;C .15/10
×100%=150%;D .丁产品的计划未知,故不知其完成了计划的多少。
选项C 正确。
5.D 【解析】因甲实际产值比计划要低,乙持平,丙高出150%,丁实际产值完全在计划外,
故选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