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课题2 二氧化碳的制取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35.50 KB
- 文档页数:4
装置应考虑的因素能溶于水二氧化碳能否与水反应能与水反应【小组活动】老师提供仪器(试管、锥形瓶,集气瓶、烧杯、广口瓶、玻璃片、长颈漏斗、分液漏斗橡胶塞、导管等),以小组为单位,组装一套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老师提醒,要注意刚才交流中提出的仪器组装注意事项。
小组之间合作,组装实验装置,并和自制的实验装置进行对比。
有了生活用品制作装置的铺垫,实验室仪器的组装会更加轻松。
再次巩固实验装置组装时的注意事项。
五、确定检验和验满方法【总结归纳】根据预习,说出检验和验满的方法,并说出它们的不同。
回答并总结:检验是根据气体的特殊性质,而验满在已知气体的前提下,只要用简便的方法证明集满即可。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六、归纳实验步骤并进行实验【思考归纳】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步骤回答:1.连接仪器2.检查装置气密性3.装入固体、液体药品4.收集并验满气体培养学生合作分工、动手操作能力【小组实验】利用刚才组装的制取装置进行实验。
小组合作分工,进行实验七、拓展练习【拓展延伸】在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请同学们设计一套制取氢气的装置。
选装置并说出依据培养学生学习归纳知识的能力,并能将知识运用迁移到其他气体的学习中。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中突出“研究”两个字,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研究方向,使学生掌握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
板书设计重点突出、内容简洁明了。
课后反思本节课是一节新授课,为了能够唤醒学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我采用了课前学案,根据预习,利用生活中的用品制作二氧化碳的制取装置,在制作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感受到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能够对二氧化碳制取装置的选择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以后我也要多给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学生不仅感兴趣而且对于知识也会掌握的更深刻。
不足的地方就是对于反应原理剖析,没有给学生更多思维拓展的空间。
应该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
契约作业提供三种订单作业,让学生们选择。
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实验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案(1)新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掌握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2、探究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3、了解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二、重点和难点(一)重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装置设计及制取方法。
(二)难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装置的设计思路。
三、教学流程设计(一)出示学习目标1、掌握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2、探究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3、了解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二)指导自学1、回顾氧气的实验室制法,讨论一下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确定气体发生装置时应考虑哪些因素?收集气体一般有哪几种方法?确定气体收集装置时应考虑哪些因素?2、实验室用什么药品制取二氧化碳?其反应原理是什么?二氧化碳气体如何收集?怎样检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如何验满?(三)师生互动完成教学过程一、回顾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设计思路:1、研究实验室制法的反应原理;2、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根据气体性质选择收集装置;3、证明制得的气体是所需气体。
4、根据上述思路以及实验操作要求确定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二、学生经过自学,知道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和反应原理,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刚学的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设计思路来确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1、药品:石灰石(大理石)(主要成份为CaCO3)稀盐酸2、反应原理:CaCO3+2HCl==CaCl2+ H2O+CO2↑3、发生装置:固液不需加热型4、收集装置:向上排空气法三、自主选择,组装仪器:展示用flash制作的课件,让学生利用所提供的有关仪器,从中选择,拼一拼,装一装,设计并组装一套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引导学生评价所设计的各套装置的优点四、讨论与思考二氧化碳检验和验满的方法1、检验方法: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如果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说课稿三篇篇一: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题在本单元乃至整个初中化学学习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在第二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的学习中,学生初步形成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所以通过本课题的学习能使学生尽快地从简单模仿到有目的的选择,从而获得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设计思路,对培训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以及今后化学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教材首先给出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原理,然后采用活动与探究的方式来研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利用设计的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教材给出了确定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应考虑的因素,然后利用这些因素,比较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异同,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一些仪器让学生自己来组装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制取二氧化碳。
(选择药品、设计装置、确定实验步骤)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设计思路;(2)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原理、实验装置、收集方法、检验方法和验满方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和设计思路,来探索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和实验装置,让学生初步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提出假设、实验探究、获得结论)和方法;(2)通过对仪器装置的选择、组装来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3)通过不同的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不同,学会思考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问题讨论,培养学生求实、创新、合作的科学品质。
(2)通过师生间、学生间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体验探究成功的乐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形成持续不断的学习化学的兴趣。
3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反应原理和实验装置的选择,并利用设计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重点突破:通过提问预让学生思考的教材中能产生二氧化碳的反应,师生共同确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演示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大理石与稀盐酸及稀硫酸的反应确定反应原理,并提醒学生注意不能用浓盐酸和硫酸。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课题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环 节 学 生 学 习 内 容 及 要 求 学情预设
明 确目标
学习 目标
重点 难点 重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原理、室验装置和收集方法。 难点:从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出发,学习二氧化碳的室验室制取方法。 学 法 指 导 结合教材和预习学案,先独立思考,遇到困难小对子及小组之间进行帮扶,完成学习任务。
定 向 自 学
一、阅读下列信息,并填写下列空白。 1、二氧化碳的性质信息:(从生活经验和已有事实推测) (1)把燃烧的木条放入二氧化碳中,木条熄灭,说明 (2)打开汽水瓶盖可观察到 ,这个事实说明二氧化碳在水里的溶解性为: ,且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3)向石灰水中吹气,现象 ,说明二氧化碳能与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Ca(OH) 2]反应,以此来鉴定二氧化碳气体。 (4)在标准状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为1.977 g / L,空气密度为1.293 g / L。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 。 (5)由(2)和(4)可知,用 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由(1)可知验满方法为 。 二、实验室中制取氧气的两套装置,请思考几个问题: 1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由哪几部分组成? 2 、确定气体发生装置时应考虑那些因素? 3 、收集气体一般有哪些方法?
4、确定收集装置时应考虑那些因素?
检查讨论
自己在预习中不会的问题或感觉有困难的问题,在小组中进行讨论完成。
展 示 反 馈
一 反应原理(活动探究:) 步骤 现象 1 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2 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 3 石灰石与稀硫酸反应
比较这三个实验,分析哪个比较适合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为什么? 1.试剂: 或 、 盐酸 2.原理: 气体发生装置取决于 和 。碳酸钙是 固体,盐酸是液体,且反应进行时不需要加热,根据这些特点,可以选择什么样的反应装置? 二、反应装置: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实验室用 制取氧气的反应药品状态、反应条件类似,故可以采用相似的装置来制取。 三、收集方法: ; 四、验满方法: 。 问题1.长颈漏斗是否可用普通漏斗代替?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1)药品:稀盐酸与大理石(或石灰石)。
(2)反应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
(3)制取装置:(4)实验步骤:连接仪器→检查气密性→装入大理石→加入稀盐酸→收集气体。
(5)检验:向集气瓶中滴入澄清石灰水,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6)验满: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已集满。
【特别提醒】长颈漏斗的末端必须浸没在液面以下,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排出。
2.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1)确定制取气体的化学反应原理;(2)确定制取气体时应采用的实验装置;(3)确定验证制得气体的方法。
CO2的检验、验满与存放如何用如图装置收集气体呢?提示:①排空气法收集: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如O2或CO2),气体从b端进,空气从a端出。
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如:H2),气体从a端进,空气从b端出。
若把图1的装置倒转过来,则进出口的顺序就反过来了。
②排水法收集:( 如图2) 瓶中盛满水。
集气时气体从a端进,水从b端出。
知识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探究【典例】(2021·天津中考)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a的名称:__试管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应选用的装置为__AC(或AE)_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2KMnO4=====△K2MnO4+MnO2+O2↑__。
(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用的装置为__BC_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CaCO3+2HCl===CaCl2+H2O+CO2↑__。
【借题发挥】(4)制取气体时,一定要提前检验装置的__气密性__,B装置的气密性该如何检验?__向长颈漏斗中加水,使长颈漏斗的下端浸入液面以下,用止水夹夹住导气管,继续向长颈漏斗中加水,至管内形成一段液柱,观察液柱不下落,则气密性良好__。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测试时间:20分钟一、选择题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不需要的仪器是( )A.酒精灯B.导管C.带孔橡皮塞D.试管答案A实验室用稀盐酸与大理石(或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装置为固液常温型装置,故不需要的仪器是酒精灯。
2.(2022 山东宁阳期中)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所选的药品是( )A.石灰石和稀硫酸B.石灰石和稀盐酸C.碳酸钠和稀盐酸D.大理石和浓盐酸答案B碳酸钙与稀硫酸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其会覆盖在石灰石的表面,阻止反应的进一步发生;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速率适中,适用于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碳酸钠和稀盐酸的反应速率太快,不便于收集气体;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会使制得的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氢气体。
3.(2021江苏苏州中考)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操作图示正确的是( )答案A把橡胶塞塞进试管口时,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且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不能伸入集气瓶内太长。
4.(2022重庆九龙坡模拟)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氧气和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二氧化碳相比较,正确的是( )A.都是分解反应B.反应都需要加热C.都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气体D.都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答案D大理石与稀盐酸的反应不属于分解反应;反应均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密度都比空气大,都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5.下列装置的使用,不正确的是( )答案C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6.如图所示,Ⅰ~Ⅳ装置可供实验室制取有关气体时选用。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可选用Ⅱ、Ⅲ装置B.实验室用固体锌粒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氢气时,可选用Ⅰ、Ⅳ装置,气体从b管口通入C.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可选用Ⅰ、Ⅳ装置,气体从b管口通入D.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可选用Ⅱ、Ⅲ装置答案D二氧化碳气体能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的反应在常温下进行,不能选用Ⅰ装置;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用Ⅳ装置收集时,气体应从a管口通入;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制取氧气的反应在常温下进行,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因此可选用Ⅱ、Ⅲ装置。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设计
灵城一中李绍英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和方法,知道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方法;(2)能设计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简易装置,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二氧化碳和氧气有关性质的比较,了解制备二氧化碳和氧气时,其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异同,初步确立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2)让学生设计并画出装置制取气体的过程中,体验、反思和完善实验设计,初步掌握基本实验技能,树立多角度、多层次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好奇和探究欲,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勇于创新、大胆实践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采用活动与探究的方式研究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仪器装置,并制取二氧化碳
2.教学难点:从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出发,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三、教具、学具准备
1.教具准备:
(1)多媒体教学课件
(2)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两套(展示所用):锥形瓶、双孔塞、长颈漏斗、导管、集气瓶、玻璃片;大试管、单孔塞、导管、集气瓶、玻璃片、铁架台;
2.学具准备:
(1)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原理的相关仪器:试管、胶头滴管、镊子、药匙;(2)设计方案所用:便笺纸
(3)药品:石灰石、碳酸钠、稀盐酸、稀硫酸、澄清石灰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