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原理17春在线作业25
- 格式:doc
- 大小:35.00 KB
- 文档页数:9
1.一般说来,品德包括政治品质、道德品质、法纪品质和( )情感品质意志品质思想品质宗教品质2.人的品德发展的动力是(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环境影响与个体接受的矛盾教育影响与个体接受的矛盾人在积极活动过程中引起的品德发展需要与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3.提出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并用“道德两难法”研究儿童道德和教育问题的教育家是( ) 杜德海姆杜威班杜拉柯尔伯格4.青年初期品德发展的主要特征是( )情境性协调性动荡性成熟性5.相对于家庭德育和社会德育而言,属于学校德育特征的是( )养教结合广泛性隐形性有组织性6.品德修养的直接目的是为了( )促进社会的发展提高自身的品德水平改善物质生活条件更好地参与社会竞争7.德育的本质特征是( )。
进行政治教育开展宗教教育活动思想道德教育的活动培养人的品德的活动8.凡学生品德或某一侧面在群体中或个体前后对比中处于上升或前进趋势且幅度较大的,应给予( )。
达度评定比较评定操行评定肯定性评定9.( )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
品德内部的矛盾运动活动和交往深刻的道德认识品德发展的动机10.( )是学校德育的基本组织形式。
班主任工作共青团、少先队活动课外校外活动各科教学11.教师自觉地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德育方法是( )讨论法谈话法陶冶法讲解法12.科学型学校德育管理模式产生于( )。
19世纪19世纪末20世纪初20世纪中叶21世纪初13.在一定时期内对学生品德作出全面评价,以使学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不断上进的方法,是( )。
奖励法惩罚法评比法操行评定14.马卡连柯教育思想的核心是( )爱国主义教育国际主义教育共产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15.《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的作者是( )苏霍姆林斯基蒙台梭利赞可夫裴斯泰洛齐德育主体的素养包括哪些方面?德育主体的素养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四个基本方面。
东师德育原理17春在线作业3一、单选题1、A2、C3、A4、B5、A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本书的编写者对德育概念的理解包括狭义的和广义的,从狭义的角度理解,德育即是指A. 道德教育B. 思想教育C. 政治教育D. 价值观教育正确答案:A2. 德育即道德教育;德育即“五爱”教育;德育即“五讲四美”教育;德育即指对学生进行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教育;德育即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总称等以上几种定义方式有一个共同特点,它们是从哪个角度对德育的内涵进行界定的?A. 从其目的上来解说德育B. 从其作用和功能上来解说德育C. 从其内容上来解说德育D. 从其价值取向上来解说德育正确答案:C3. 德育过程管理是德育管理的()。
A. 中心环节B. 关键环节C. 重要环节D. 最后环节正确答案:A4. 在活动的意义上,人们所说的教育或教学都是指()的对人给予实际影响或培养活动,在这里,教学被说成教育,教育被说成教学,教育和教学被作为了同一语。
A. 主观进行B. 客观进行C. 本质进行D. 主客观相结合正确答案:B5. 德育工作的实施离开一定的组织系统是不可能的,使德育有效实施,在其管理上必须要建立健全实施德育工作的(),不断强化其功能,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A. 组织系统B. 机制C. 网络D. 环境正确答案:A6. 狭义的德育目标指一个国家或社会提出的总体德育目标,是所属各级各类学校的德育都应遵循和把握的A. 总要求B. 总体原则C. 总规律。
东师德育原理17春在线作业1
一、单选题
1、A
2、A
3、B
4、B
5、A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德育目标,即品德教育所要达到的目的或所期望达到的结果,一般表现为对品德培养的基本(或具体的)要求,是一个国家(或学校)对学生品德培养的()。
A. 出发点和归宿
B. 最终目的
C. 最高要求
D. 最低要求
正确答案:A
2.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的研究对象,作为一门学科,德育原理也有它特殊的研究领域,它是以学校德育为研究对象,探讨德育现象、德育问题,以理论和实践的理性来阐明德育工作的()。
A. 一般原理
B. 特殊原理
C. 本质原理
D. 宏观原理
正确答案:A
3. 健全的班集体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必要手段,是培养集体主义精神,促进全面发展,转化和教育学业不良、思想品德后进的个别学生的()。
A. 充分条件
B. 必要条件
C. 前提条件
D. 基础条件
正确答案:B
4. 从德育内容的存在特点来看,德育内容分为显性的内容和
A. 认知性内容
B. 隐性的内容
C. 实践性内容
D. 意义性内容
正确答案:B
5. 德育是不同于其它各育(智育、体育等)的基本标志,对实践上正确把握“什么是德育”至关重要,其实施特点体现着德育的()。
A. “教化之性”
B. 情感性
C. 渗透性
D. 陶冶性
正确答案:A
6. 学生品德内部的基本矛盾是( )。
A. 知与行的矛盾
B. 知与情的矛盾
C. 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品德现有发展水平的矛盾。
答案+我名字体谅关心模式是由英国教育家麦克菲尔等人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旨在培养学生()的学校道德教育模式。
)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参考答案:收起解析解析:无2(2.5分)下列价值澄清模式的运用方法中,适合较敏感话题的是()。
)价值表填写法)澄清应答法—)价值观延续讨论法)观察法参考答案:收起解析解析:无3(2.5分)下列不属于道德教育课程基本构成要素的是()。
)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学方式方法)教学对象—参考答案:收起解析解析:无4(2.5分)()原则是指德育活动课程的实施,不一定完全忠实地依赖课程方案,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原有课程方案进行修订。
)可行性)主体性)创生性)生活化参考答案:收起解析解析:无5(2.5分)下列德育目标中,不属于生活德育模式的是()。
)学会品德认知)学会品德实践)学会品德体验)学会品德选择参考答案:收起解析解析:无6(2.5分)1966年,()一书的出版,标志着价值澄清作为一个独立的理论流派的诞生。
《价值澄清法》)《价值澄清德育思想及其启示》)《价值与教学》)《价值论》参考答案:收起解析解析:无7(2.5分)通过问题情境,激发兴趣,引发学生思考,在自主探究中提高道德水平。
这种德育实践模式是()。
)新苏格拉底德育模式)新柏拉图德育模式)新皮亚杰德育模式新道德认知发展模式参考答案:收起解析解析:无8(2.5分)渗透品格教育的学术课程,是指将价值教育融合到学术课程中。
下列不属于这类课程特点的是()。
)核心价值和美德的统摄性)实践性)强调学生和教师的主体性)情感性参考答案:收起解析解析:无9(2.5分)教师在教育职业活动中所形成的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被称为()。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专业发展)教师德性)教师教学智慧参考答案:收起解析解析:无10(2.5分)生活德育模式倡导在实施过程中,以()为核心。
)选择)引导)实践)矛盾参考答案:收起解析解析:无11(2.5分)一切德育过程都是贯彻并实现德育目的的过程,这体现了德育目的的()。
德育原理作业习题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作业习题第一章德育范畴1、如何看待德育的内涵?2、学校德育的历史形态和特点各有哪些?3、如何区别德育理论的几种形态?4、德育理论的主要议题有哪些?5、结合你所耳闻目睹的学校德育问题,思考对德育概念理解的误区所产生的危害性。
6、阅读鲁洁等《德育新论》、胡守棼《德育原理》、戚万学《生活道德论》以及国外柯尔伯格、杜威、涂尔干、赫尔巴特等的德育论原着,体会德育理论的发展脉络及研究的主要问题。
第二章德育的本质与功能1、如何理解道德生活与道德教育的本质?2、如何理解德育的功能对德育功能的正确理解有什么意义3、如何理解德育的社会性功能、个体性功能和教育性功能?4、怎样理解德育的个体享用性功能?5、如何理解德育的“适应性”与“超越性”的关系?6、阅读鲁洁教授发表在《教育研究》上的两篇文章“论教育之适应与超越”和“论德育的个体享用性功能”,结合本章所讲内容,仔细领会。
第三章德育对象1、“德性可教”如何理解?2、“新性善论”的内涵、解释与教育意义何在?3、三大主要的道德发展理论的重要贡献和缺陷何在?4、如何理解反“年龄歧视论”的积极意义?5、个性与德性关系如何?6、从个性角度出发怎样在学校德育中做到因材施教?7、阅读西方哲学和中国古代哲学的有关着作,思考人性论的问题,并写出自己对人性论的见解。
8、阅读西方道德哲学(如陆有铨、戚万学的着作),了解几种关于道德发展的理论。
第四章德育目的1、什么是德育目的德育目的与教育目的的关系如何?2、德育目的的特性与功能有哪些?3、德育目标分类有何意义你认为应当注意些什么4、尝试做一个年级的德育目标的分类工作。
5、如何正确理解我国现行的德育目的?6、阅读布卢姆《教学目标分类学》,理解德育目标的分类。
7、思考我国德育目的存在的问题,思考我国德育目标与现实的关系问题,思考德育目的与德育效果的关系问题。
德育练习题答案《德育原理》练习题参考答案一一、简要回答1、德育目标具体化及其必要性?德育目标具体化是指把国家(或学校)总体德育目标分解成不同工作阶段,或不同工作部门所实现的各种具体目标。
必要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它是德育目标能否得以落实的关键。
因为总体德育目标往往具有抽象性、概括性。
缺少具体的操作性。
如果不把它具体化,则难以使之在各项工作中或德育工作不同阶段中得以真正落实,总体德育目标与本校实际工作也不能达到真正结合。
其次,德育目标具体化,对学生思想发展能起到有效的引导作用。
总体德育目标的实现过程表现周期长、要求高,是人在短期内所不能完全达到的。
只有把它变为不同阶段的具体目标,有利于学生在一定时期内看到努力的结果,产生积极的成功体验。
并对下一个目标充满成功的渴望。
如果不把德育目标具体化,只是单纯用总体德育目标来要求学生,学生容易因为总体目标的笼统性而不知道从哪儿做起,进而还有可能对总体目标产生无望实现的感觉。
只有坚持把总体目标具体化,才能更好引导学生一步步达到总体德育目标的要求。
最后,把德育目标具体化有利于德育工作效果的检查或评价,有利于准确了解德育总体目标实现的程度。
如果工作各阶段没有具体目标,就难以清楚了解或判断各阶段工作是否符合总体目标的要求,以及德育总体目标的实现程度。
2、德性之教为什么要注重心灵交往?心灵交往,即指人和人的那种情对情、心对心的交流、沟通和交往。
心灵交往是人精神生活的需要。
心灵交往会使人给自身的德性赋予不同的精神气质和价值取向。
心灵交往不仅能造就人的精神世界的丰富性,还能使人从精神意义上来反观自己、把握自己。
人会在心灵交往中,感受到精神生活的意蕴,不断吸收到精神生活的源头活水,从中彻悟人生道理,领略做人的意义。
人往往总是在心灵交往中进行着“精神洗礼”。
1、人的德性首先是一种基于心灵变化的生成和生长,是心灵对生活的经验、感受中的自我确定,心灵的变化,必然导致德性的变化,心灵的误区,必然导致德性的误区。
东北师范大学德育原理17春在线作业1东北师范大学德育原理17春在线作业1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1. 历史上许多教育家、思想家所倡导的“多方面和谐发展”的教学,“百科全书式”的教学、“全面发展式”的教学、“全人式”的教学、“通才式”的教学等,都是()的体现。
A. 狭义的教育性B. 广义的教育性C. 教育性D. 教学性满分:3 分正确答案:B2. 从表现形式来看,德育内容还可分为文本性的内容和A. 隐性内容B. 非文本性的内容C. 显性内容D. 时事性内容满分:3 分正确答案:B3. 本书的编写者以为人的本性,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天性,二是心性,三是A. 德性B. 品性C. 人性D. 善性满分:3 分正确答案:A4. 本书的编写者对德育概念的理解包括狭义的和广义的,从狭义的角度理解,德育即是指()。
A. 道德教育B. 思想教育C. 政治教育D. 价值观教育满分:3 分正确答案:A5. 德育过程管理是德育管理的()。
A. 中心环节B. 关键环节C. 重要环节D. 最后环节满分:3 分正确答案:A6. 教育人道性主要指教师在教育目的上对良好人性发展及其价值的追求,和在()中对人的价值的重视,对人的尊严、权利的尊重,对人的关心和爱护,以及对人的合法权益的维护性。
A. 教育过程B. 教学过程C. 工作过程D. 自我发展过程满分:3 分正确答案:A7. 教学比其它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都更具有时间上的经常性,内容上的丰富性,教育影响的自然性和育人作用的(),是学校德育的基本途径。
A. 广泛性B. 深刻性C. 长期性D. 基础性满分:3 分正确答案:A8.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德育要求,通过各种方式,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把一定社会思想准则和道德规范()为受教育者个体思想品德的过程。
A. 灌输B. 内化C. 传授D. 传递满分:3 分正确答案:B9. 德育方法是( )。
A. 教师德育工作方式的总和B. 学生自我修养方式的总和C. 教师德育手段的总称D. 德育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满分:3 分正确答案:D10. 德育原理的研究对象是()。
德育原理18春在线作业2-0001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德育过程各要素及其复杂多变的组合关系是否(),是德育过程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
A.多元化
B.和谐一致
C.一致化
D.统一化
正确答案:B
2.作为德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为德育活动指明发展方向的是()。
A.德育目标
B.德育内容
C.德育方法
D.德育效果
正确答案:A
3.“德”或“德性”的概念,在最初出现的时候,泛指人一切优异的
A.品质和特性
B.思想和言行
C.言论
D.行为举止
正确答案:A
4.在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中()要素各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A.知、情
B.意、行
C.知、情、意、行
D.知、行
正确答案:C
5.德育过程与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是()的关系。
A.启发与促进
B.教育与发展
C.指导与反思
D.教育与被教育
正确答案:B
6.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双边共同活动的过程。
德育原理17春在线作业2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班集体构成了儿童与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是他们社会和个性发展的重要场所。
A. 社会环境
B. 自然环境
C. 精神环境
D. 心理环境
满分:3 分
正确答案:A
2. 爱护环境、保持整洁、关爱亲人等“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德育内容是属于
A. 认知性内容
B. 实践性内容
C. 意义性内容
D. 显性内容
满分:3 分
正确答案:B
3. 德育原则是处理德育过程中各种各样关系和矛盾的一般规则和基本要求。
它内含一定的理念和对德育中某种关系和矛盾加以解决或把握的()。
A. 策略
B. 方法
C. 手段
D. 模式
满分:3 分
正确答案:A
4. 德育价值能不能实现,德育地位能不能保证,是与人们的认识及()是分不开的。
A. 实际努力程度
B. 观念
C. 所持有的德育理念
D. 生活经验
满分:3 分
正确答案:A
5. 乌申斯基说过:“不论教育者怎样研究教育学理论,如果他没有(),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
”
A. 教育机智
B. 教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