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化产业园旅游案例(佛、孝、旅游综合体、禅修).
- 格式:ppt
- 大小:33.68 MB
- 文档页数:18
文化与艺术、信仰与科技造就的神奇――灵山。
作为一尊高达88米、国内最大的青铜佛像,灵山大佛的意义不仅体现在宗教、历史和文化上,还体现在旅游上,灵山担负着带动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内相关产业共同发展的重任。
大佛、大庙、大景区,浓郁的佛教气息,无处不在的信仰精神和感化力量--这是灵山大佛景区的宏伟蓝图。
灵山大佛景区于1997年建成,占地面积约30公顷,经过几年的发展已成为江南佛教文化的代表性丛林。
使灵山在国内的旅游行业中取得了重要地位。
一期工程——灵山大佛(1994-1997年)【主要项目设计】建造项目——天下第一掌天下第一掌为灵山大佛右手的复制件,它与灵山大佛右手形状、大小完全一样,以1:1的比例复制而成。
手掌高达11.7米,相当于三层楼的高度,宽5.5米,手指直径就达1米,总重量达13吨,由此可见大佛的雄伟高大了。
佛掌的印相为“施无畏印”,寓意驱除众生痛苦,令众生无畏无惧。
建造项目——百子戏弥勒大型青铜艺术珍品名为“百子戏弥勒”,它高3米,宽7.8米,重9吨。
斜倚而卧的弥勒神情和蔼,笑容可掬。
在弥勒硕大的身体上,塑有整整一百个正在嬉戏耍闹的小顽童,各个形神各异,栩栩如生。
建造项目——祥符禅寺始建于唐代、且几度兴废的千年古刹祥符禅寺。
内有钟楼里设置有“江南第一钟”。
重12.8吨,高3.5米,下口直径2.5米。
建造项目——灵山大佛(核心项目)灵山大佛高88米,连同三层石头基座在内通高101.5米。
比“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尊佛”的四川乐山大佛还高出17米,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青铜佛像。
灵山大佛佛体由1560块铸造铜壁板拼装焊接而成的。
如果加上莲花座的440块,就刚好2000块。
其中最大的有20多平方米,其他每块铜壁板的展开面积平均4—6平方米,全部铜板展开面积可达到9000多平方米。
总共耗用铜725吨,焊接它们的焊缝总长度达35公里。
壁厚为6-8毫米。
大佛的莲花座,共有四层莲花瓣组成,每层22瓣,共88瓣。
凡捐资满人民币100万元的,可在一片莲花瓣上刻上自己的名字,千古流芳。
宝峰禅宗文化主题休闲区项目策划第一篇:宝峰禅宗文化主题休闲区项目策划宝峰禅宗文化主题休闲区范围与现状:位于北河古樟林度假带以北,以宝峰镇为核心,辐射盘龙湖。
宝峰镇坐落在两河交汇处,是三爪仑景区内的主要城镇。
宝峰镇四周山形象为太师椅形状。
宝峰镇紧邻宝峰寺,镇西为北河,镇北为盘龙湖。
功能定位:主题打造:以佛文化为中心的休闲度假社区:佛教旅游+休闲度假。
塑造山地小镇风情,融合东方茶禅文化,打造佛教休闲圣地。
形成规范化、高品质的度假酒店、斋堂、禅吧、茶坊、低密度的休闲景观。
文脉传承:将宗教文化、民间艺术文化融入各个功能区块中,传承宗教文化的历史文脉,充分发掘具有宗教特色的文化内涵。
借助于中国佛教著名禅师马祖,提倡心性本静,佛性本有,自心是佛的佛学思想,发展“宗教朝圣”和“灵修”旅游产品。
禅修度假村、佛教学院、宝峰寺、宝峰宗教主题街区共同构成一个宗教文化体验区。
定期举行禅修讲座,推出“禅堂体验、禅宗古今、禅心初悟、禅境减压、农禅并重、禅论得失、禅解诱惑、禅说宽容”等不同主题的禅修活动,争取将宝峰景区建设成为我国著名的禅修、灵修度假中心。
建设项目:包括禅修度假设施、宗教主题商业设施、宗教公园等。
市场定位:面向中高端市场,尤其是白领市场的“禅宗休闲”旅游。
项目一:宝峰寺国际禅修中心位置:位于宝峰镇的宝峰寺和佛学院范围。
可利用土地面积与现状:宝峰寺复建工程基本完成,佛学院也已建成招生。
项目创意:具有浓郁宗教氛围的寺院与佛学中心。
景区与佛教协会联手合作,推出宝峰寺禅修旅游线。
请寺院高僧为定期游客说禅,举办禅堂讲座,认识和体验禅宗真谛,品尝斋宴等,形成既有禅修体验又有休闲观光的休闲线路。
建设内容:——寺院建筑景观整治:宝峰寺大部分建筑为新建建筑,在建筑风格和建筑材料的使用上存在风格不统一,现代建筑风格与古建筑风格掺杂,与整个宗教氛围不相协调。
——景观路建设和交通管制:将从宝峰镇入口-宝峰村的约3公里路段作为宝峰宗教景区内路段,进行沿线的景观化改造和交通管制,营造宗教氛围。
宗教旅游案例分析之无锡灵山胜境简介无锡灵山胜境,位于无锡市梁溪区灵山镇南面,是一座以佛教文化为主题的旅游度假胜地。
灵山胜境依山傍水,环境宜人,内部建筑景观包括大佛殿、地藏殿、万佛塔、藏经阁等。
旅游开发与影响灵山胜境自2000年开工,历时10年,耗资4亿元人民币完成了总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的开发建设。
灵山胜境的开发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其建筑风格和盆景艺术等既体现了佛教文化特色,也融合了江南园林的精髓。
灵山胜境的开发对当地经济的影响也非常明显。
旅游的发展带来了就业机会,并且也刺激了当地餐饮、住宿和购物等服务业的发展。
同时,由于无锡灵山胜境的开发改善了当地的交通、通讯、水电等基础设施,提高了当地的整体发展水平。
随着灵山胜境的建成和开放,无锡市的旅游业得到了迅猛发展。
宗教旅游的特点与需求宗教旅游是一种旨在寻找精神与文化内涵的旅游方式。
宗教旅游能够满足游客对文化、历史、艺术和信仰等多种需求。
旅游者通过参观宗教场所,感受建筑风格,学习教义,感悟生命意义和精神价值等,从而获取更深刻的内心体验。
在宗教旅游中,信仰成为了最基本的需求。
游客们希望借助此行,寻求信仰和灵性的指引,对宗教信仰的了解与学习是他们的首要需求。
因此,宗教旅游的旅游产品特点是:10%的旅游,90%的信仰。
灵山胜境的成功与问题作为一座以宗教文化为主题的旅游区,无锡灵山胜境在文化内涵的表现上非常成功。
它在建筑和艺术装饰方面都体现出了佛教文化的特色,并且还通过题材游乐场、篮球场等运动设施,提供了更多元化的体验方式。
然而,灵山胜境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景区内的商业化活动过多,大量的购物点、餐饮店以及旅游纪念品店让游客们感觉到刺眼和疲惫。
二是灵山胜境的宗教氛围有所丧失,许多游客只是前来游玩,而忽略了对佛教文化的了解与学习。
三是缺少专业的宗教指导,导致很多游客在游览中产生不适的情绪,影响了游客的体验。
作为宗教旅游的典范之一,无锡灵山胜境在宗教旅游的开发中具有诸多经验值得借鉴和学习。
Vol.10 No.3 2020 DESIGN RESEARCH 设计艺术研究1704李成1,2 LI Cheng 李会云1 LI Huiyun 刘美博 1 LIU Meibo 孔德义1 KONG Deyi1.山东建筑大学艺术学院,山东济南(School of Art,Shandong Jianzhu University,250101 Jinan Shandong)2.山东建筑大学风景园林研究中心,山东济南(Center for Landscape Architecture,Shandong Jianzhu University,250101 Jinan Shandong)摘要:佛教文化是中国文化体系的组成部分,佛教文化活动是现代佛教思想发展的重要载体。
现代佛教文化景观是一种新的衍生景观形式,为佛教思想的传播提供了环境和场所。
本文立足于佛教文化的思想精髓,以济南千佛山风景区为基础,经过实地调研,从基址空间布局、植物配置手法、建筑及景观构筑物、置石理水、文化符号等五个方面介绍了佛教文化对园林景观的积极意义,研究成果能够为千佛山风景区优化提升提供借鉴,为园林景观的设计呈现出不同的地域文化和园林表达形式提供思路。
关键词:佛教文化;园林景观;佛教文化景观;千佛山风景区Abstract: Buddhist culture is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Chinese cultural system, and Buddhist cultural activities are an important carrier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Buddhist thoughts. The modern cultural landscape is a new derivative landscape form, which provides an environment and a place for the spread of Buddhist thoughts. After fi eld research, based on the quintessence of Buddhism culture and Jinan Qianfoshan scenic area,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positive signifi cance of Buddhist culture to landscape architecture forms from fi ve aspects: the spatial layout of the base address, plant allocation methods, architecture and landscape structures, stone-layout and water-designing and cultural symbols. The research results can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optimiz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Qianfoshan Scenic Area, and provide ideas for the design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with different regional cultures and garden expression forms.Key words: Buddhist cultur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Buddhist cultural landscape ;Jinan Qianfoshan scenic area中图分类号: J-5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3/j.issn.2095-0705.2020.03.004收稿日期:2020-04-25作者简介:李成(通讯作者,1968—),男,山东沂水人,山东建筑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与理论;李会云(1996—),女,山东建筑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刘美博(1994—),男,山东建筑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孔德义(1996—),女,山东建筑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
宗教文化文旅发展案例宗教文化文旅发展案例:1. 法国巴黎圣母院:作为法国最著名的宗教建筑之一,巴黎圣母院吸引了大量游客。
除了作为宗教场所,圣母院还举办音乐会、艺术展览和文化活动,为游客提供了全面的文化体验。
2. 日本京都清水寺:清水寺是日本最重要的佛教寺庙之一,也是京都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之一。
游客可以欣赏到古老的建筑、美丽的庭园和宗教仪式,同时还可以参加茶道体验和传统文化活动。
3. 印度泰姬陵:作为世界遗产,泰姬陵是印度最著名的宗教文化景点之一。
游客可以欣赏到这座白色大理石建筑的壮丽景观,了解到其背后的宗教和历史背景。
4. 中国敦煌莫高窟:敦煌莫高窟是中国著名的佛教艺术宝库,拥有丰富的壁画和雕塑。
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到佛教文化的深厚底蕴,同时还可以参观敦煌研究院和敦煌艺术博物馆。
5. 埃及金字塔:埃及金字塔是古代埃及宗教文化的杰作,也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游客可以参观金字塔群、狮身人面像和埃及博物馆,了解到古埃及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
6. 希腊雅典卫城:雅典卫城是古希腊宗教文化的象征,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游客可以参观帕台农神庙、女神雕像和卫城博物馆,了解到古希腊的宗教信仰和艺术成就。
7. 墨西哥瓦哈卡市:瓦哈卡市是墨西哥最重要的宗教文化中心之一,拥有众多的教堂和修道院。
游客可以参观圣多明我教堂、圣多明我修道院和瓦哈卡考古博物馆,感受到墨西哥的宗教和文化传统。
8. 意大利梵蒂冈:梵蒂冈是天主教的中心,也是世界上最小的国家。
游客可以参观圣彼得大教堂、梵蒂冈博物馆和西斯廷教堂,欣赏到宗教艺术的杰作和教皇的居所。
9. 印度尼西亚婆罗浮屠:婆罗浮屠是世界上最大的佛教建筑之一,也是印度尼西亚的国家象征。
游客可以参观塔顶的佛像、壁画和佛教文物,了解到印度尼西亚的佛教文化。
10. 西班牙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大教堂: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大教堂是西班牙最重要的宗教建筑之一,也是圣地亚哥朝圣之路的终点。
游客可以参观大教堂的圣殿、圣地亚哥雕像和朝圣博物馆,感受到西班牙的宗教和文化氛围。
62ARCHITECTURAL JOURNAL建筑学报设计作品 WORKS OF DESIGN禅修中心位于太湖之滨的无锡灵山佛教文化景区,定位为以禅修体验为核心的主题式酒店,其主要功能是为有禅修需求的特定人群提供短期封闭式集体禅定、清修并体验佛门生活的场所,以净化内心的烦恼,体悟生命中清凉、自在、安详的本来面目。
1 从基地条件到总平面布局建设用地位于无锡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马山区西半山东麓,南北约440m,东西约140m,由西北向东南呈梯级状跌落,高差约18m,场地南段较平坦。
主入口布置在基地南侧,标准客房区相对集中地布置在场地南部,空间上强调曲折幽深、含藏无尽的“奥如”境界。
核心服务区和私密性较高的二期别墅区被布置在基地西北部地势高敞处,外部空间布局相对疏朗,空间上突出廓然万象、豁然开朗的“旷如”境界。
核心服务区将标准客房区和别墅区组织在一起,既集中又分散的布局便于管理、节约能源、降低造价,给分期建设提供了方便,同时又充分保证各自不同的私密性要求;在外部空间节奏上也达到了“先抑后扬”、“奥旷兼用”的禅佛境界。
1)2 从禅修行为到空间秩序功能的潜在结构往往决定了空间的内在秩序,建筑通过空间关系的组织来处理其所容纳的各种行为之间的关系。
禅修中心潜在的行为关系是怎样呢?通过研究传统寺庙建筑、考察当代禅修研习场所、并与禅修礼佛人士沟通,我们了解到:禅宗把“心”作为生命力量的源泉,认识自己心的状态和内心的问题佛门传统的当代诠释—无锡灵山禅修中心设计王迪 张昕楠是修行的下手处。
而认识自己内心和生命的前提是首先要放下“我执”。
当代社会学奠基人之一涂尔干认为,宗教仪式的功能比宗教的信仰更为根本,在宗教的仪式中,个人可以重新温习他对于社区的关心,提醒他们对于氏族的依赖,宴会、庆典使社会、社区居于突出的位置,个人以及私人事务退而居于其次。
[1]据此明确了禅修中心的基本行为特点是“放下自我,回归生命”,亦即禅修学员通过融入佛教社团的群体性仪式和与他人共享的亲密交流,获得融入团体的归属感,从而放下私人事务和个人烦扰;由此以平静的心态面对自然、聆听内心、实践个人清修,重新获得心灵的生命力。
佛教景区活动策划创意方案一、背景介绍佛教景区作为中国文化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参拜和修行。
然而,由于佛教教义的庄严肃穆,佛教景区的活动单一,缺乏创新和趣味性,难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参与。
因此,本文将针对佛教景区的活动策划进行创意方案的设计,旨在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活动内容,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体验。
二、活动目标1. 提升佛教景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 扩大游客群体,吸引更多的非佛教信徒参观体验。
3. 增加游客的停留时间和次数,提高游客满意度。
4. 传播佛教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三、活动内容针对佛教景区的创意活动方案主要包括佛教文化展览、佛教经典文化沙龙、禅修体验活动、佛教音乐会、素斋体验等。
1. 佛教文化展览通过布置展览区域,展示佛教艺术品、文物、书籍和经典图片等,将佛教文化的精髓呈现给游客。
同时,安排专业的讲解员,为游客讲解佛教教义、佛陀故事和佛教艺术品的意义,增加游客的知识深度和参与度。
2. 佛教经典文化沙龙设置专门的活动场地,定期举办佛教经典文化沙龙,邀请佛教经典研究专家和艺术家现场讲解和演绎佛教经典,展示佛教音乐和舞蹈的魅力。
让游客在欣赏的同时,了解佛教经典的内涵,感受佛教文化的艺术之美。
3. 禅修体验活动建立专门的禅修体验场地,邀请有丰富禅修经验的禅师指导游客的禅修过程。
通过禅修,游客可以体验到内心的平静和宁静,理解佛教禅宗的修行方法和目的。
此外,还可以设置禅修工作坊,教授禅修的基础知识和技巧,帮助游客进行自我修行。
4. 佛教音乐会邀请佛教音乐团体演出佛教音乐会,将佛教经典中的音乐元素与现代音乐相结合,创造出新颖的音乐形式。
通过演出,让游客感受到佛教音乐的独特魅力,增强对佛教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5. 素斋体验在景区设立素斋餐厅,提供正宗的素斋菜肴,让游客体验素食的美味和清净。
同时,可以开展素食制作课程,教授游客制作健康、美味的素食菜肴的方法。
通过素斋体验,让游客了解佛教文化的养生理念和环保观念。
佛教旅游活动策划方案一、项目背景与介绍佛教是世界上重要的宗教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众多信徒和游客。
佛教旅游活动以其独特的虔诚、宁静和美丽的景观而备受游客的喜爱。
本方案旨在策划一次具有教育性、体验性和娱乐性的佛教旅游活动,让参与者深入了解佛教文化,提升精神追求。
二、活动目标1. 弘扬佛教文化:通过活动,让参与者了解佛教的基本教义、传播历程和主要知名佛寺,增进对佛教的理解和认同。
2. 传承佛教传统:通过体验佛教的修行方法、参与佛教仪式和学习佛经,营造宁静平和的氛围,培养参与者的修行意识和修养素质。
3. 提升参与者的心灵境界:利用佛教的智慧和教诲,引导参与者深入思考和认识自我,消除心灵障碍,达到心灵净化和提升的目的。
三、活动内容与安排1. 参观佛教名刹:组织参与者参观佛教名寺,如少林寺、报国寺等,了解佛教文化的历史积淀和建筑特色。
在导游的带领下,参观佛寺的建筑群、佛像、石刻等,了解佛教教义和禅宗修行方法。
2. 参与佛教仪式:组织参与者参与佛教仪式,如礼佛、诵经、念佛等。
专业的法师或导游将为参与者讲解佛教仪式的意义和方法,帮助他们感受佛教的虔诚和宁静。
3. 体验传统佛教修行活动:组织参与者参与佛教修行活动,如打坐冥想、参与禅宗讲座、体验佛教艺术表演等。
通过这些活动,让参与者亲身体验佛教修行的过程和艺术的魅力。
4. 学习佛经:组织参与者学习佛经,通过佛经解读和讨论,让参与者深入了解佛教教义,增长智慧和修养。
可以选择一些知名的佛经,如《金刚经》、《法华经》等。
5. 佛教文化展览:组织佛教文化展览,展示佛教的文化藏品、佛教艺术品和佛教书籍。
参与者可以通过观看展品了解佛教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
6. 座谈会和讲座:组织佛教专家和学者举办座谈会和讲座,与参与者分享佛教哲学、佛教文化和佛教禅修方法。
可以邀请知名法师或学者进行演讲和答疑解惑。
四、资源准备与合作1. 导游和讲解员:提前联系专业的导游和讲解员,确保对佛教文化、佛教史和佛经有深入了解,并具备良好的讲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