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力传动三级项目报告
- 格式:pdf
- 大小:572.78 KB
- 文档页数:21
《液力传动与流体机械》三级项目指导书任课教师:赵静一开课学期:第7学期课程类别:三级项目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适用专业:机电控制工程10-1、2、31、整体思路将液力传动与流体机械课程中学到的基础理论知识用于分析和解决工程实践中出现和存在的问题,是学生在项目分析中深入理解如何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学会学习、主动学习,综合训练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本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分析、理解和解决本专业及相关行业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能力,并为后续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2、目的和意义(1)通过基于团队的学生分工协作,在充分分析讨论的基础上,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使学生在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得到锻炼和提高;(2)学会查阅文献、阅读相关技术资料和调查研究能力;(3)更深地了解工程实践。
3、具体实施方案1)教学时间安排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完成项目,用于学校实验室条件所限,项目以理论和资料总结为主,和讨论课结合,课堂教学安排如下:(1) 设计内容讲解2课时;(2) 理论分析和计算2周(3) 总结答辩2学时2)项目成绩项目教学从属于课程教学,占本门课程总成绩的15%。
成绩由三部分组成:(1) 组内互评5分,最优分和最差分相差不得小于1分;(2) 导师评分5分,最优分和最差分相差不得小于1分;(3) 总结答辩5分,最优分和最差分相差不得小于1分。
3)分组安排及指导老师共3个班88名学生,分成29个组;每个组3人,每组选1名组长。
任课教师为指导老师和助教及教师科研团队的研究生。
具体分组由教师与各班学委商议决定。
4)答辩安排答辩时间:预计在第6周由任课教师组织答辩,具体时间根据情况进行调整;答辩顺序:随机抽取主答辩人:随机抽取5)课题设置共设置29个题目,每个组随机抽取一题。
三级项目题目4、课题要求1) 每组组长对组内人员的工作进行分工,每个组内成员根据自己的分工,向组长提交相应的研究报告;2) 每个组内成员报告完成后,组长组织成员对每个成员的报告进行评议,并打分;3) 指导教师对每名学生的研究报告进行评议,并打分;4) 组内每个成员的报告汇总成总研究报告,并制作汇报PPT,完成后,向指导教师提出答辩申请;5) 组织答辩,并打分。
液压传动实验报告3液压传动实验报告3《液压传动》课程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实验三液压传动基础实验姓名:班级:学号:实验日期:年月日指导教师:成绩:装置的液压系统由A、B、C三个液压模块组合而成如下图1-1所示,图1-1液压系统图系统参数1、输入电源:三相五线380V±10%50Hz2、叶片泵:额定压力7MPa排量6.67mL/r3、电机:额定电压:380V额定功率:1.5kW绝缘:B4、液压缸:活塞直径50mm、活塞杆直径Φ28、工作行程250mm5、装置容量:一、实验目的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液压传动,掌握液压实验的基本操作,了解各种液压控制元件及在系统中的作用。
理解液压传动基本工作原理和基本概念。
二、实验模块本实验由A、C模块组成,液压系统见附录1中图1-1。
三、实验步骤1、熟悉元件:针对液压系统中相关元件的液压职能符号和实物,对照介绍,使学生有初步印象。
2、压力控制动作:(1)调压:开泵、阀A3关紧,P1没有压力,AD1得电,P1开始有压力,顺时针方向旋紧溢流阀A1,P1逐渐上升,松A1,P1逐渐下降,说明溢流阀1可调节系统压力。
(2)卸荷:P1为某压力时,AD1失电,P1值降为零,何故?(3)过载保护(限压):AD1得电,P1上升,旋紧A1,P1显示到5MPa后不再升压。
(安全阀6已调好5MPa)何故?如没有阀6将出现什么情况?(4)压力大小取决于负载大小:调A1到5MPa,旋松A3,P1下降,旋紧A3,P1上升。
(节流阀A3为外负载)3、方向控制:关紧A3,调A1使P1=2MPa。
(1)旋钮旋向”向右”位置(CD9得电),油缸22向右运动,到底后,旋钮旋向“向左”位置(CD8得电),油缸21向左运动到底。
往复几次,中途可旋向“停止”位置,换向阀置于中位(CD8、CD9均失电),油缸停止运动。
说明方向阀能改变油缸运动方向。
(2)负载缸加载(CD13得电),P1=2MPa,调紧阀C6,使缸向右运动,调阀C6使P7上升,直至缸不动(P7=?)。
液压传动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研究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特性和性能,并对液压传动系统进行实验验证,以提高对液压传动的认识和理解。
二、实验仪器和设备1. 液压传动系统实验装置:包括液压泵、液压缸、液压控制阀、液压储油箱等;2. 传感器:用于测量流量、压力等参数的传感器;3. 数据采集设备:用于采集并记录实验数据;4. 计算机:用于存储和分析实验数据。
三、实验原理及步骤1. 实验原理液压传动是利用液体的流动和压力传递动力的一种传动方式。
通过控制液压系统中流体的流动和压力,实现力的传递和控制。
2. 实验步骤本次实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a. 搭建液压传动系统:根据实验要求,搭建液压传动系统,包括液压泵、液压缸、液压控制阀等。
b. 进行系统检漏:确保液压传动系统的密封性和可靠性,排除系统中可能存在的漏油问题。
c. 测量液压传动系统参数:利用传感器对液压传动系统中的流量、压力等参数进行测量,并记录实验数据。
d. 进行系统性能测试:通过控制液压传动系统中的阀门和泵的工作状态,进行系统性能测试,如力的传递、速度的调节、动力输出等。
e. 分析实验数据:将实验过程中记录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探讨液压传动系统的特性和性能。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过程获得的数据可以计算液压传动系统的工作效率、力的传递比例以及系统的响应时间等指标,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和分析,从而评估和改进液压传动系统的性能。
五、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实际操作和数据测量,对液压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性能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同时也发现了液压传动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以期进一步提高液压传动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
六、参考文献[1] XX. 液压传动系统原理与设计[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XX.[2] XX. 液压与气动技术[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七、致谢在此,特别感谢实验设备的提供和实验指导老师的辛勤工作,使本次实验得以圆满完成。
矫直压弯液压机液压系统三级项目报告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专业:10级锻压一班小组成员:黄莉芹王毅恒陈浩李学能詹冰贾伟指导教师:郭宝峰邹宗园2013年06月25日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目录一、摘要---------------------------------------------2二、关键词-------------------------------------------2三、前言---------------------------------------------2四、正文---------------------------------------------4&4.1 液压传动系统原理分析------------------------4 &4.2 原理图设计----------------------------------6 &4.3 系统性能分析与典型工艺过程分析与验算--------7 &4.4 基本元件选型计算---------------------------10 &4.5 液压系统工作特点分析与总结-----------------12五、项目心得感想------------------------------------12六、参考文献----------------------------------------12一、摘要薄板在工厂的应用范围广泛,适应市场的需求,与企业的利益息息相关。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工厂对薄板需求量的增加,对薄板的矫直厚度、矫直理论和矫正质量有了新的要求,而且对钢板的弯曲成型技术也有了新的要求,为了使其更好的适应市场的需求,我们组对原有的矫直弯曲机中的液压系统进行了简单的改进。
鉴于此目的我们开始着手与矫直、弯曲液压机的液压系统这个课程三级项目。
在此声明目前行业上的矫直机大部分都具备矫直弯曲的功能,所以下文中提到的矫直机及项目题目涉及的矫直弯曲液压机。
矫直压弯液压机液压系统三级项目报告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专业:10级锻压一班小组成员:黄莉芹王毅恒陈浩李学能詹冰贾伟指导教师:郭宝峰邹宗园2013年06月25日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目录一、摘要---------------------------------------------2二、关键词-------------------------------------------2三、前言---------------------------------------------2四、正文---------------------------------------------4&4.1 液压传动系统原理分析------------------------4 &4.2 原理图设计----------------------------------6 &4.3 系统性能分析与典型工艺过程分析与验算--------7 &4.4 基本元件选型计算---------------------------10 &4.5 液压系统工作特点分析与总结-----------------12五、项目心得感想------------------------------------12六、参考文献----------------------------------------12一、摘要薄板在工厂的应用范围广泛,适应市场的需求,与企业的利益息息相关。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工厂对薄板需求量的增加,对薄板的矫直厚度、矫直理论和矫正质量有了新的要求,而且对钢板的弯曲成型技术也有了新的要求,为了使其更好的适应市场的需求,我们组对原有的矫直弯曲机中的液压系统进行了简单的改进。
鉴于此目的我们开始着手与矫直、弯曲液压机的液压系统这个课程三级项目。
在此声明目前行业上的矫直机大部分都具备矫直弯曲的功能,所以下文中提到的矫直机及项目题目涉及的矫直弯曲液压机。
三级项目项目题目汽车起重机液压系统设计作者姓名吉人他手学科专业车辆工程指导教师吉人他手2017年6月液压与气压传动三级项目报告汽车起重机液压系统设计学院:车辆与能源学院专业:车辆工程1班姓名:吉人他手指导老师:吉人他手完成日期: 2017年 6月汽车起重机液压系统设计摘要:本文主要对汽车起重机液压系统的起升回路和回转回路进行了改进。
在起升回路中采用双泵单马达、分合流油路的开式系统,根据各机构的不同速度和功率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液压泵供油,同时可以根据不同的工作方式采用不同的供油系统从而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功率损失。
在回转系统使用了动态稳定性较好的平衡阀,减少冲击,提高操作精度。
对变幅液压缸进行了结构和参数的设计,具体进行了三铰点受力模型的建立和分析,以及对变幅液压缸的稳定性进行校核。
设计的汽车起重机能够满足使用功能的要求,安全可靠,操作使用方便,能够适用于许多工程建设,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汽车起重机;液压系统;变幅液压缸;双泵分合流。
前言工程起重机是各种工程建设广泛运用的重要起重设备,是用来对物料进行起重、运输、装卸或安装等作业的机械设备,在工业和民用建筑中作为主要施工机械而得到广泛运用。
它对减轻劳动强度、节省人力,降低建设成本,提高施工质量,加快建设速度,实现工程施工机械化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使用工程起重机最大的国家之一。
近年来,随着工程建设规模的扩大,起重安装工程量越来越大,吊装能力、作业半径和机动性能的更高要求促使起重机发展迅速,具有先进水平的塔式起重机和汽车起重机已成为机械化施工的主力。
相对于其他起重机,汽车起重机不仅具有移动方便,操作灵活,易于实现不同位置的吊装等优点,而且对其进行驱动和控制的液压系统易于实现改进设计。
随着液压传动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起重机已经成为各起重机生产厂家主要发展对象。
中国的汽车起重机产业诞生于上世纪70年代,经过了近30年的发展,期间有过三轮主要的技术改进,分别为70年代引进苏联技术、80年代初的日本技术和90年代初的德国技术。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三级项目——XXX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研究报告组员:指导教师:刘劲军2013-06-20燕山大学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三级项目任务书小组分工及贡献摘要[单击此处输入中文摘要(摘要内容宋体小四号字行距20磅)] 关键词[单击此处输入中文关键词]简明、确切地记述报告的重要内容,150字左右目录摘要 (4)第1章绪论 (6)1.1课题背景 (6)1.1.1 [单击此处输入条标题] (6)第2章[单击此处输入章标题] (6)2.1 [单击此处输入节标题] (6)第3章[单击此处输入章标题] (7)3.1 [单击此处输入节标题] (7)··········································结论 (2)心得 (2)参考文献 (3)第1章绪论1.1 课题背景[单击此处输入正文内容] (宋体、小四号字,行距20磅)……………………………………………………1.1.1 [单击此处输入条标题][单击此处输入正文内容(宋体、小四号字,行距20磅)]……………………………………………………第2章[单击此处输入章标题]2.1 [单击此处输入节标题][单击此处输入正文内容(宋体、小四号字,行距20磅)]……………………………………………………表1 中文表题居中(表随文出现)换行时此处对齐基本要求表中文字中文采用小5号宋体。
注:表注采用小5号宋体公式主体居中,编号右对齐。
图表居中,图注小5号字。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三级项目报告班级:机设2班小组成员:刘世伟薛念普柯雅伟刘伟指导老师:刘涛完成时间:2016年5月9日前言液压传动具有多种技术优势,例如功率密度大,配置灵活方便,调速范围大,工作平稳且快速性好,易于操控并实现过载保护,易于实现自动化和机电液的整合,系统设计制造和使用维护方便等,因而已经成为现代机械工程的基本技术构成和现代控制工程的基本技术要素。
作为现代机械设备实现传动与控制的重要技术手段,液压技术的应用遍及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例如机械制造,能源与冶金工业等。
液压技术已经成为包括传动,控制和检测在内的,对现代机械装配技术进步有重要影响的基础技术和基础学科,在我国的机械工业中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目录摘要 1 1.液压传动与液压系统 21.1液压传动与液压系统概述 21.1.1液压系统工作原理 21.1.2液压系统的组成 22.课题背景 32.1滑动水口的工作原理 32.2滑动水口的组成 42.3滑动水口分类 43.系统要求及参数计算 53.1设计参数及要求 53.1.1包括主缸,可以打开、关闭水口 53.1.2采用阀组冗余设计、蓄能器辅助动力源设计,介质为水乙二醇。
53.2负载分析 53.3计算前进时间和回程时间 63.4负载循环图的绘制 63.5液压缸主要参数的确定 63.5.1初选液压缸的工作压力 63.5.2计算液压缸尺寸74.液压系统图的制定104.1选择液压系统104.1.1调速回路104.1.2换向回路114.1.3锁紧回路114.1.4阀的冗余设计124.1.5蓄能器回路124.2组成液压系统图135.液压传动系统原理分析166.系统性能及工艺过程的分析176.1自动控制176.2手动控制186.3紧急情况187.液压元件的选择187.1确定液压泵规格和驱动电动机功率187.2选择阀类元件及辅助元件207.3选择油管207.4确定油箱油量207.5选择过滤器218.液压系统的性能验算219.心得体会2210.参考文献24摘要滑动水口(Sliding Nozzle,简称SN)系统是冶炼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液压与气压传动三级项目报告班级:锻压一班组号:第一组姓名:郭俊鑫学号:120101020037指导教师:郭宝峰邹宗园负责部分:液压缸结构尺寸计算,基本元件选型计算,系统发热温升计算摘要这次液压与气压的传动的三级项目的题目由任课老师提供。
设计液压机是为了更加深刻理解液压机在加工过程中的工作原理以及实际应用意义,也是通过这个项目来考验我们在日常学习中理解了多少。
我们这一小组选择的是通用液压机液压系统。
通用液压机的内容十分的广泛,包括很多。
所以我们这一小组主要研究了YA32 - 315 型四柱式万能液压机的液压系统我们是通过书面上的知识以及网上查找的资料来完成这次的研究任务,我们主要是分析了液压系统的机构原理和系统图原理以此来加深我们对液压机的认识和对液压系统图分析能力,由于我们的能力有限所以没有进行严谨的分析与计算。
通过这次的项目我们学习到了许多书本上以及课堂上没有的知识,让我们受益匪浅。
关键词: 液压与气压的传动通用液压机原理分析前言液压机是一种以液体为介质来传递能量以实现多种锻压工艺的机器。
液压机与其他压力机相比,具有压力和速度可在较大范围内无级调节、动作灵活、各执行机构动作可方便地达到所希望的配合关系等优点。
同时液压元件的通用化和标准化,也给其设计、制造和使用带来了方便。
自从1795 年英国人布拉曼取得第一个手动液压机专利至今,液压机发展十分迅速,在冶金、锻压、机加工、交通运输、航空航天等行业部门,特别是在粉末冶金、管、线型材挤压,胶合板压制,打包,人造金刚石、耐火砖压制,电缆包覆,碳极压制成形,零件压装、校直等方面应用广泛。
液压机在锻压机械标准ZB—J62030—90 中属于第二类,类别代号为“Y”。
在实际生产中,由于压力机的行程速度较快,生产率高,所以冲压加工设备多数采用曲柄压力机。
对成形速度有要求的某些冲压加工,液压机较慢的工作行程速度更符合其工艺的要求,而且容易做到保压和调节工作行程长度,在一定范围内得以应用。
XX大学液力传动三级项目液力自动变速器工作原理班 级: 000姓 名: 000、00、00000、000指导教师: 000提交时间: 2017.10.171前言在汽车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中,传动系统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离不开经济性和方便性这两个目标。
从最初的档位固定的减速器,到有多个档位可变换的齿轮变速器,直到现在应用计算机控制实现换档的自动变速器,都有力的推进了汽车和汽车工业的发展。
汽车传动系统的自动变速技术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也是目前车辆向前发展的高级阶段。
本文以常用的液力自动变速器为例,讲解了组成液力自动变速器的各主要部分——液力变矩器、行星齿轮机构、液压控制系统等的结构和原理,然后讲述了液力自动变速器的总体工作原理,最后对液力自动变速器的应用实例进行了一些简单的介绍。
2目录一、液力自动变速器简介 (5)1.1概述 (5)2.2液力自动变速器特点 (5)二、液力自动变速器发展现状 (6)2.1自动变速前期 (6)2.2液力自动变速阶段 (6)2.3未来的发展 (6)三、液力自动变速器分类 (7)3.1液力自动变速箱(AT) (7)3.2机械式无级自动变速箱(CVT) (8)四、液力自动变速器组成结构 (9)4.1液力变矩器 (9)4.2行星齿轮变速器 (10)4.3液压控制系统 (11)五、液力自动变速器工作原理(大众01M变速箱) (11)5.1齿轮换挡原理 (11)5.1.1 01M型液力自动变速器主要参数 (11)5.1.2换挡原理分析 (12)5.2液压控制原理 (16)35.2.1主油路系统 (16)5.2.2换挡信号系统 (16)六、液力自动变速器应用实例 (18)七、项目总结 (19)7.1心得体会 (19)7.2小组评议 (20)八、参考文献 (21)4一、液力自动变速器简介1.1概述液力自动变速器,是由液力变矩器和行星齿轮变速器组合而成的变速器。
液力变矩器装有三种叶轮,和发动机相联的叫“泵轮”,和输出轴相联的叫“涡轮”,在它们内周中央,起调节作用的叫“导轮”。
发动机工作时,飞轮和泵轮一起旋转,带动泵内的油推动涡轮叶轮旋转。
这就好像把两个风扇面对面地放在一起,开动一个风扇,另一个风扇也会转动一样。
导轮使涡轮甩出的油再次冲击泵轮,使得扭矩增大。
泵轮和涡轮的转速差别越大,扭矩就增加得越多。
这就起到了变速器增大扭矩的作用。
液力变扭器再配上一个行星齿轮变速器,可以改变不同的变速比和实现倒车,就完全可以满足汽车的要求了。
液力自动变速器不用机械式的离合器,而且只有低速、高速和倒车三个挡位,因此,驾驶起来十分轻松,用不着踩离合器,也用不着频繁换挡,运行平稳,低速扭矩大。
所以,特别受到业余驾驶员的欢迎。
在美国,大多数汽车都装用这种自动变速器。
不过,这种自动变速器机构复杂,质量重,价格较贵,也比较费油,加速较慢。
所以还不能完全取代齿轮变速器,但仍然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2.2液力自动变速器特点优点:1.整车具有良好的驾驶性能 2.良好的行驶性能3.提高行车的安全性4.降低废气排放缺点:1.结构比较复杂 2.效率不够高5二、液力自动变速器发展现状2.1自动变速前期最早在1904年出现了离合器和制动器等摩擦元件操纵变速的行星齿轮机构,该机构首先用于英国Wilson Picher汽车上。
1907年福特车上大量使用行星齿轮变速器,它的出现实现了不切断动力进行的“动力换档”,并避免了固定轴式变速器中的“同步问题”。
而液力偶合器的出现为自动操纵的实现提供了可能。
1938年至1941年美国General Motors 和Chrysler公司采用液力偶合器代替离合器,省去了驾驶时的离合器踏板操作。
2.2液力自动变速阶段该阶段以1938年的通用Oldsmobile车上的Hydromantic 开始,以液力自动变速器的普遍应用和迅速推广为特征。
这个阶段的液力自动变速器由液力变矩器和行星齿轮变速器组成,控制系统是通过液压系统来实现的,控制信号的产生,主要是通过反应油门开度大小的节气门阀和反应车速高低的速控阀实现,其控制系统是由若干个复杂的液压阀和油路构成的逻辑控制系统,按照设定的换档规律,控制换档执行机构的动作,从而实现自动换档。
代表性的产品有:丰田的A40系列自动变速器、通用的4T60E、EF、CHPE9等系列产品。
但液压系统的控制精度较低,难以适应车辆行驶状况的变化,无法按使用者愿望实现精确的换档品质控制。
2.3未来的发展现代无级变速器传动效率提高,油门反应快,油耗低,随着汽车技术的进步,已经越来越不满足于液力自动变速器,希望彻底改进无级变速器,以实现汽车从6有级变速阶段向无级变速阶段的飞跃。
福特、菲亚特、奥迪等企业纷纷推出了能够匹配大排量发动机的无级变速器。
目前国内蒙古自治区自动档基本上全是液力自动变速器。
只有奥迪采用了无级变速器。
奥迪无级/手动一体式变速箱,其就在原有的无级变速器基础上,进行多项技术上的创新、改进和提高。
在奥迪的变速器上安装了一种称为多片式链带的传动组件,这种组件能够传递和控制峰值扭力高达 280NM 的6缸发动机,源源不断地输出的动力和扭矩。
由于这种应用,大大拓展了无级变速器的使用范围。
这种新的无级变速传动比远远超过了以前各种自动变速器的传动比的极限值。
另外,这种变速器还采用了湿式多片式离合器,取代了以前无级变速器和普通自动变速器车上的液压扭矩。
有资料显示。
新型的无级变速器车辆油门反应更快、油耗更低,从车辆的整体性能来看,装有无级/手动一体式变速器的奥迪 A62.8轿车的 100KM/H加速时间比装普通自动变速器的同级车快了1.3s,甚至比装有最佳的 5速手动变速器的相同车型也快 0.1S。
无级变速装备有自动控制装置,行车中根据车速自动调整档位,无须人工操作,省去了许多换档及踏踩离合的工作。
其不足之处在于价格昂贵,因为自动变速器的动力传递是通过液力来完成的,在工作中会造成动力损失。
尤其是低速行驶或堵车中走走停停时,更会增大油耗。
三、液力自动变速器分类3.1液力自动变速箱(AT)液力自动变速箱通过液力传动和行星齿轮组合的方式来实现自动变速,一般由液力变矩器、行星齿轮机构、换档执行机构、换档控制系统、换挡操纵机构等装置组成。
78AT 不用离合器换档,档位少变化大,连接平稳,因此操作容易,既给开车人带来方便,也给坐车人带来舒适。
但缺点也多,一是对速度变化反应较慢,没有手动变速箱灵敏;二是费油不经济,传动效率低变矩范围有限,近年引入电子控制技术部分改善了这方面的问题;三是机构复杂,修理困难。
在液力变扭器内高速循环流动的液压油会产生高温,所以要用指定的耐高温液压油。
另外,如果汽车因蓄电池缺电不能启动,不能用推车或拖车的方法启动。
如果拖运故障车,要注意使驱动轮脱离地面,以保护自动变速箱齿轮不受损害。
3.2机械式无级自动变速箱(CVT)机械式无级自动变速箱的特点是变速比不是间断的点,而是一系列连续的值,从而能更好地协调车辆外界行驶条件与发动机负载,可充分发挥发动机潜力,提高整车燃料经济性,它使汽车具有没有漏洞的牵引性能,从而显著地提高整车性能。
目前多采用钢带或链条传动方式进行动力传递。
AT 变速箱 CVT 变速箱四、液力自动变速器组成结构4.1液力变矩器液力变矩器由涡轮、导轮和泵轮组成。
液力变矩器以液体为工作介质的一种非刚性扭矩变换器,是液力传动的形式之一。
液力变矩器有一个密闭工作腔,液体在腔内循环流动,其中泵轮、涡轮和导轮分别与输入轴、输出轴和壳体相连。
动力机(内燃机、电动机等)带动输入轴旋转时,液体从离心式泵轮流出,顺次经过涡轮、导轮再返回泵轮,周而复始地循环流动。
泵轮将输入轴的机械能传递给液体。
高速液体推动涡轮旋转,将能量传给输出轴。
液力变矩器靠液体与叶片相互作用产生动量矩的变化来传递扭矩。
液力变矩器不同于液力耦合器的主要特征是它具有固定的导轮。
导轮对液体的导流作用使液力变矩器的输出扭矩可高于或低于输入扭矩,因而称为变矩器。
输出扭矩与输入扭矩的比值称变矩系数,输出转速为零时的零速变矩系数通常约2~6。
变矩系数随输出转速的上升而下降。
液力变矩器的输入轴与输出轴间靠液体联系,工作构件间没有刚性联接。
液力变矩器:94.2行星齿轮变速器行星齿轮变速器,属于一种齿轮箱,它是由行星齿圈、太阳轮、行星轮(又称卫星轮)和齿轮轮轴组成,根据齿圈、太阳轮和行星轮的运动关系,可以实现输入轴与输出轴脱离刚性传动关系、输入轴与输出轴同向或反向传动和输入与输出轴传动比变化,并在陆用、航海、航空等交通运输工具中得到广泛应用。
这样,行星齿轮机构就具有三个彼此可以相对旋转的运动件:太阳轮、行星架和齿圈。
它可以实现四种不同组合的挡位:①低挡太阳轮主动,行星架被动,齿圈不动。
②中挡太阳轮不动,行星架被动,齿圈主动。
③高挡(超速挡)太阳轮不动,行星架主动,齿圈被动。
④倒挡太阳轮主动,行星架不动,齿圈被动。
所有运动件都不受约束时,变速器处于空挡。
行星齿轮变速器通常由两组到三组行星齿轮机构组成,并用多片离合器控制上述运动件的组合,实现不同的挡位。
104.3液压控制系统自动变速器的自动控制是靠液压控制系统来完成的。
液压控制系统由动力源、执行机构和控制机构三部分组成。
动力源是被液力变矩器泵轮驱动的油泵,它除了向控制机构、执行机构供给压力油以实现换挡外,还给液力变矩器提供冷却补偿油,向行星齿轮变速器供应润滑油。
执行机构包括各离合器、制动器的液压工作缸。
控制机构大体包括主油路系统、换挡信号系统、换挡阀系统和缓冲安全系统。
根据换挡信号系统和换挡系统采用的是全液压元件还是电子控制元件可将控制机构分为液控式和电控试两种。
五、液力自动变速器工作原理(大众01M变速箱)5.1齿轮换挡原理5.1.1 01M型液力自动变速器主要参数档位 D1 D2 D3 D4 R 传动比 2.714 1.441 1.000 0.742 2.884输入部件 小太阳轮 小太阳轮 小太阳轮行星架行星架 大太阳轮固定部件行星架(单向)大太阳轮 无 大太阳轮 行星架输出部件 齿圈 齿圈 齿圈 齿圈 齿圈115.1.2换挡原理分析⑴D位一档换挡过程分析:在D 位1档时,离合器 K1 接合,驱动后排小太阳 轮,单向离合器 F单向制动行星架,则齿圈同向减速输出,其动力传动路线为:泵轮 → 涡轮 → 离合器 K1 → 小太阳轮 → 短行星轮 → 长行星轮 → 输出齿圈。
D位1档滑行时,输出齿圈由被动件变为主动件,行星架顺时针空转,单向离合器解锁,小太阳轮不干涉发动机的低速运转,因此发动机对滑行无制动作用。
1213⑵D 位2档换挡过程分析:在D 位2档时,离合器K1接合,驱动后排小太阳轮,制动器 B2 制动前排大太阳轮,则齿圈同向减速输出,其动力传动路线为:泵轮 → 涡轮 → 离合器 K1 → 小太阳轮 → 短行星轮 → 长行星轮(此时绕大太阳轮旋转)→ 输出齿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