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完整(跳高)ppt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2.97 MB
- 文档页数:15
二年级体育教学设计《跨越式跳高》一. 教材分析跨越式跳高是小学二年级体育课程的一部分,主要是让学生掌握跨越式跳高的基本技巧,培养他们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教材内容包括:跨越式跳高的动作要领、练习方法以及相关运动损伤的预防。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跨越式跳高的基本动作,提高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热情和好奇心,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
但同时,他们的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学习跨越式跳高时,学生可能对动作要领理解较慢,需要教师耐心指导,多给予鼓励和肯定。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跨越式跳高的基本动作要领。
2.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3.培养学生勇敢、自信、坚韧的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跨越式跳高的动作要领。
2.难点:动作的连贯性和协调性。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亲自示范跨越式跳高的动作,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动作要领。
2.分解法:将跨越式跳高的动作分解成几个部分,让学生逐一掌握。
3.练习法:让学生反复练习跨越式跳高,提高动作的熟练度。
4.激励法:在教学中,教师要多给予鼓励和肯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场地:学校操场或体育教室。
2.教学器材:跨越式跳高器材、秒表、口哨等。
3.教学课件:跨越式跳高的动作图片、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入跨越式跳高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跨越式跳高的动作图片和视频,让学生对跨越式跳高有直观的认识。
3.操练(15分钟)教师讲解跨越式跳高的动作要领,并亲自示范。
然后引导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4.巩固(10分钟)学生进行跨越式跳高练习,教师观察并进行及时反馈,帮助学生巩固动作要领。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跨越式跳高的比赛,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科学版体育六年级《第8课急行跳高:跨越式跳高》跳高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科学版体育六年级《第8课急行跳高:跨越式跳高》教材。
教材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通过丰富多样的跳跃活动,引导学生掌握跨越式跳高的技巧,提高学生的跳跃能力。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跨越式跳高的技术要领、训练方法和实践操作。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体育基础,对跳跃类项目有一定的了解。
但跨越式跳高技术较复杂,需要学生通过实践和指导才能掌握。
此外,学生对新技术的接受能力较强,但动作协调性和自主学习能力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程度的学生适当的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跨越式跳高的技术要领。
2.培养学生跳跃能力的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跨越式跳高的技术要领。
2.难点:跨越式跳高的动作协调性和实践操作。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或学生代表进行动作示范,引导学生观察和模仿。
2.讲解法:教师对动作要领进行讲解,让学生明确动作要求。
3.练习法:学生通过分组练习、个人练习,不断提高跨越式跳高的能力。
4.比赛法:学生进行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器材:跳高杆、跳高垫、标志物、计时器等。
2.场地:学校操场或体育场馆。
3.教学课件:跨越式跳高的技术要领、训练方法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简单的热身活动,引导学生进入状态。
然后,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跨越式跳高。
2.呈现(5分钟)教师通过课件或实物展示,向学生讲解跨越式跳高的技术要领,包括起跳、过杆、落地等环节。
同时,强调动作要点和安全注意事项。
3.操练(10分钟)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跨越式跳高的基本动作练习。
练习过程中,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确保学生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
体育五年级下册《跳跃:跨越式跳高》教案(6)一. 教材分析《跳跃:跨越式跳高》是人教版小学体育五年级下的教材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跨越式跳高的技术要领,培养学生的跳跃能力和身体协调性。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先从简单的跨越障碍物开始,逐步过渡到使用跳高杆进行跨越。
通过实践和练习,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跳高的乐趣,提高跳跃技能。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跳跃基础,对跳跃类项目感兴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跨越式跳高技术要领的理解和掌握有一定难度,需要在教学中给予个别指导。
此外,学生之间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存在一定差异,教学过程中要关注个体差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跨越式跳高的技术要领,理解跨越式跳高的动作原理。
2.技能目标:通过练习,使80%以上的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跨越式跳高技术,提高跳跃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敢、自信、克服困难的品质,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跨越式跳高的动作要领,包括起跳、摆动、过杆、落地等环节。
2.教学难点:跨越式跳高的动作协调性,以及杆的摆放和调整。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或优秀学生示范跨越式跳高的正确动作,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技术要领。
2.讲解法:结合动作要领,讲解跨越式跳高的技术原理和动作细节。
3.练习法:分组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跨越式跳高技术。
4.游戏法:设置趣味性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提高跳跃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器材准备:跳高杆、障碍物、沙坑、保护垫等。
2.场地准备:一片宽敞的田径场,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3.教学课件:跨越式跳高的动作要领、技术图解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趣味小游戏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跨越障碍物”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跳跃的乐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跨越式跳高的动作要领,讲解动作细节,让学生对跨越式跳高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科学版体育五年级《第22课急行跳高:跨越式跳高》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本课为科学版体育五年级《第22课急行跳高:跨越式跳高》的教学设计。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跨越式跳高的技术动作要领、训练方法和比赛规则。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跨越式跳高的基本技术,提高学生的跳跃能力和运动水平。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对体育技能的学习有较高的热情。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跳跃动作掌握不够熟练,需要老师在教学中给予个别指导。
此外,学生之间的体能和技能水平存在一定差异,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因材施教,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使学生了解跨越式跳高的技术动作要领、训练方法和比赛规则。
2.技能目标:通过练习,使80%以上的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跨越式跳高的技术动作,提高跳跃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跨越式跳高的技术动作要领。
2.教学难点:跨越式跳高动作的连贯性和稳定性。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老师或学生代表进行动作示范,引导学生正确掌握技术动作。
2.分解法:将跨越式跳高动作分解为多个环节,逐一进行教学。
3.练习法:学生进行分组练习,巩固所学技术动作。
4.比赛法:举办跨越式跳高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器材:跨越式跳高架、测量工具、计时器。
2.场地:学校操场或体育馆内空地。
3.教学课件:跨越式跳高的技术动作要领、训练方法和比赛规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老师简要介绍跨越式跳高的起源、发展及其在体育比赛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通过教学课件,展示跨越式跳高的技术动作要领、训练方法和比赛规则,让学生对跨越式跳高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操练(15分钟)分组进行跨越式跳高练习,老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4.巩固(10分钟)学生进行跨越式跳高比赛,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鼓励表现优秀的学生,激发其他学生的学习动力。
《跳跃:侧向助跑跳高与素质练习》实践课教案
基本部分31’1.建立完整动作概念
2.学练“摆动”技术
(1)上一步跳过垫
子
(2)上三步跳过垫
子
3.完整动作学练
4.分层练习
5.素质练习:仰卧起
坐20x2
1.教师示范,学生建立完整动作概
念;
2.学生模仿练习,牢记动作要点;
3.请生展示,组织学生评价,教师
总结;
4.师生共同布置场地,学生尝试完
整动作学练,教师巡回帮助指导;
5.择优展示,师生评价,并组织再
练习;
6.提高要求,完整动作学练;
7.学生根据自己的掌握情况选择相
应的高度进行学练,教师巡回帮助
指导;
8.明确素质练习方法,有序开展。
2
3
2
2
1
1
7
-
8
7
-
8
5
-
6
6
2
1
中
大
中
中
小
小
结束部分2’1、放松活动;
2、课后小结;
3、师生再见;
4、回收器材。
1.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带领学生完成
放松;
2.教师讲评,生生互评;
3.师生再见。
组织方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生理负荷预测
课
后
记平均心率 118 /分左右
练习密度40% 左右。
小学六年级体育《跳高》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跳高项目的基本规则和技术要求。
2. 研究跳高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3. 提高学生的跳高水平和协调能力。
4. 培养学生的竞技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和步骤1. 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段跳高比赛视频,引起学生对跳高项目的兴趣,并激发他们的研究欲望。
2. 知识讲解(10分钟)讲解跳高项目的基本规则和技术要求,包括起跳、过杆和着陆等环节的要领和注意事项。
3. 动作练(20分钟)分组进行跳高动作练。
首先进行热身活动,包括拉伸和肌肉放松;然后教导学生进行起跳、过杆和着陆等动作的基本姿势和技巧,并进行反复练。
4. 技能提高(15分钟)通过对学生跳高动作的个别指导和纠正,帮助他们提高技术水平,并解决在跳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比赛实践(20分钟)组织跳高比赛实践,让学生们展示自己的跳高技术,并通过比赛促进竞技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6. 总结评价(10分钟)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总结评价,肯定学生们的进步和努力,并提出下节课的研究要求和期望。
三、教学资源和评价方法1. 教学资源- 跳高比赛视频- 跳高讲解PPT- 跳高器材(起跳架、跳高杆等)2. 评价方法- 观察学生的动作表现,评估其技术水平的提高程度。
- 比赛成绩评定,评价学生的竞技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安全提示- 在进行跳高动作时,要注意保护关节和脊椎,避免受伤。
- 进行跳高训练和比赛时,要有专业教师或教练的指导和监督。
以上是小学六年级体育《跳高》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