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学习]2018高中化学 每日一题之快乐暑假 第07天 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的比较(含解
- 格式:doc
- 大小:2.53 MB
- 文档页数:4
第07天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的比较高考频度:★★★☆☆难易程度:★★☆☆☆下列反应属于放热反应的是A.C+CO 22COB.Zn与稀盐酸反应制备氢气C.浓硫酸溶于水D.石灰石分解制备氧化钙B【参考答案】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的比较2注意:(1)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主要表现为放热或吸热,但这并非是唯一的表现形式,其他的还有光、电等。
(2)化学反应表现为吸热或放热,与反应开始时是否需要加热无关。
需要加热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如C +O 2CO 2为放热反应;不需要加热的反应也不一定是放热反应,如Ba(OH)2·8H 2O 与NH 4Cl 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3)浓硫酸、NaOH 溶于水放出热量,NH 4NO 3溶于水吸收热量,但它们不是化学反应,其放出或吸收的热量不属于反应热。
1.下列变化属于吸热反应的是①液态水汽化 ②将胆矶加热变为白色粉末③浓硫酸稀释 ④氯酸钾分解 ⑤生石灰跟水反应 A .②④ B .①④ C .②③D .①④⑤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B .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C .在一定条件下,某一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由生成物与反应物的焓值差即焓变(ΔH )决定D .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的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3.最新报道:科学家首次用X 射线激光技术观察到CO 与O 在催化剂表面形成化学键的过程。
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O和O生成CO2是吸热反应B.在该过程中,CO断键形成C和OC.CO和O生成了具有极性共价键的CO2D.状态Ⅰ→状态Ⅲ表示CO与O2反应的过程4.为探究NaHCO3、Na2CO3与1 mol/L盐酸反应(设两反应分别是反应Ⅰ、反应Ⅱ)过程中的热效应,进行实验并测得如下数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仅通过实验③即可判断反应Ⅰ是吸热反应B.仅通过实验④即可判断反应Ⅱ是放热反应C.通过实验可判断出反应Ⅰ、Ⅱ分别是吸热反应、放热反应D.通过实验可判断出反应Ⅰ、Ⅱ分别是放热反应、吸热反应1.【答案】A【解析】常见的吸热反应有分解反应等,所以②④是吸热反应。
专题练习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中和反应是吸热反应B.燃烧反应都是放热反应C.断裂化学键要放出热量D.凡经加热而发生的化学反应都是吸热反应2.下列反应属于放热反应的是()A.铁与盐酸反应B.碳与二氧化碳高温下反应C.碳酸钙高温下分解D.Ba(OH)2·8H2O晶体与氯化铵晶体反应3.化学反应中往往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A.钠和水的反应B.氧化钙与水的反应C.碳与水蒸气的反应D.甲烷的燃烧反应4.下列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A.硫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B.Ba(OH)2·8H2O与氯化铵反应C.灼热的炭与二氧化碳的反应D.氢气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5.有下列七个反应:①煅烧石灰石制生石灰、②燃烧蜂窝煤取暖、③炸药爆炸、④硫酸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⑤生石灰与水作用制熟石灰、⑥食物腐败、⑦碳与水蒸气反应制得水煤气。
其中放热反应的一组是()A.①⑦B.①⑤⑦C.②③④⑥D.②③④⑤⑥6.下列变化中属于吸热反应的一组是()①冰液化②将胆矾加热变为白色粉末③浓硫酸稀释④氯酸钾分解制氧气⑤生石灰跟水反应生成熟石灰A.①④B.②③C.①④⑤D.②④7.“摇摇冰”是一种即用即冷的饮料。
吸食时将饮料罐隔离层中的化学物质和水混合后摇动即能制冷。
该化学物质是()A.酒精B.生石灰C.氢氧化钠D.硝酸铵8.下列物质加入水中显著放热的是()A.生石灰B.固体氯化钠C.无水乙醇D.固体硝酸铵9.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C6H12O6(葡萄糖aq)+6O26CO2+6H2OB.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的中和反应C.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破坏反应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能量大于破坏生成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能量10.关于吸热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凡需加热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只有分解反应才是吸热反应C.使用催化剂的反应是吸热反应D.二氧化碳与氧化钙化合是放热反应,则碳酸钙分解是吸热反应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可分为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B.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是以热能的形式表现出来C.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的断裂与新键的生成D.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的实质是旧键断裂吸收的能量与新键形成释放的能量大小不同12.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常表现为热量变化,如有的反应为放热反应,有的为吸热反应,请从下列选项中选出对此解释合理的为()A.旧化学键断裂时吸收的能量高于新化学键形成时所释放的总能量为吸热反应B.旧化学键断裂时吸收的能量低于新化学键形成时所释放的总能量为吸热反应C.在化学反应中需要加热的反应就是吸热反应D.在化学反应中需要降温的反应为放热反应13.下列放热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是释放热量的变化就是放热反应B.只要是释放热量的化学变化就是放热反应C.不需要加热就能反应的化学反应就是放热反应D.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化学反应就是放热反应14.下列有关吸热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吸收热量的变化是吸热反应B.有化学键断裂的反应是吸热反应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15.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C.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可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D.化学反应只生成新物质,没有能量变化16.下列各图中,表示吸热反应的图是()17.由下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C 与B+C===A 两个反应吸收和放出的热量不等B.A===B+C 是放热反应C.A 具有的能量高于B 和C 具有的能量总和D.A===B+C 是吸热反应,B+C===A 必然是放热反应18.某化学反应中产物的总能量为60 kJ,如果该反应是放热反应,那么反应物总能量可能是()A.50 kJB.30 kJC.80 kJD.20 kJ1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高三化学暑假作业: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有答案第一章化学反响与能量[考纲解读]1.了解化学反响中能量转化的缘由,能说出罕见的能量转化方式。
2.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吸热反响、放热反响、反响热等概念。
3.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用盖斯定律停止有关反响热的复杂计算。
4.了解动力是人类生活和社会开展的重要基础,化学在处置动力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考点一化学反响的焓变1.化学反响中的能质变化(1)化学反响中的两大变化:________变化和__________变化。
(2)化学反响中的两大守恒:________守恒和__________守恒。
(3)化学反响中的能量转化方式:________、光能、电能等。
通常主要表现为________的变化。
2.焓变、反响热(1)定义:在________条件下停止的反响的____________。
(2)符号:________。
(3)单位: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
3.吸热反响和放热反响(1)从反响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相对大小的角度剖析,如下图。
(2)从反响热的量化参数——键能的角度剖析(3)反响热ΔH的基本计算公式ΔH=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响物的总能量ΔH=反响物的总键能之和-生成物的总键能之和(4)罕见放热反响:①可燃物的熄灭;②酸碱中和反响;③大少数化合反响;④金属跟酸的置换反响;⑤物质的缓慢氧化。
(5)罕见吸热反响:①大少数分解反响; ②盐的水解和弱电解质的电离;③Ba(OH)2?8H2O与NH4Cl反响;④碳和水蒸气、C和CO2的反响。
4.盖斯定律关于一个化学反响,无论是________完成,还是__________完成,其反响的焓变是________的。
如由A到B可以设计如下两个途径:途径一:A→B(ΔH)途径二:A→C→B(ΔH1+ΔH2)那么焓变ΔH、ΔH1、ΔH2的关系可以表示为ΔH= 。
第07天补写语句高考频度:★★★☆☆┇难易程度:★★☆☆☆典例1 (2018年中考河南卷)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丁香花香得浓烈,桂花香得甜润,兰花香得清幽,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花朵中有一种油细胞,里面藏着芳香油,①__________,所以香味也不同。
芳香油挥发的香味会吸引昆虫前来传授花粉。
颜色艳丽、花瓣大的花一般香味不浓,因为它们主要靠颜色来吸引昆虫;反之,②__________,因为它们主要靠花香来吸引昆虫。
【参考答案】①不同的花会产生不同的芳香油②颜色淡雅、花瓣小的花—般香味浓郁(意思对即可)【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要求学生结合上下文的意思分析所填内容,做到语意完整连贯。
第一个空应填“不同的花,芳香油不同”,以使之与“香味也不同”构成因果关系;由前文“颜色艳丽、花瓣大的花一般香味不浓,因为它们主要靠颜色来吸引昆虫;反之,”可知第二个空应填“颜色素雅、花瓣小的花一般香味较浓”,以使之与“颜色艳丽、花瓣大”构成对比关系。
典例2 (2019年高考新课标全国Ⅰ卷)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研究发现,人们所受压力会增加血液中糖皮质激素的含量,而糖皮质激素可将前体细胞变为脂肪细胞,所以①__________,但人们过去不清楚,为什么白天压力大不一定会变胖,而上夜班之类的压力则常与肥胖相联系。
最近一项研究揭开了谜底:健康人的糖皮质激素水平在24小时内呈节律性涨落,早8点最高,凌晨3点最低。
如果打破节律,在糖皮质激素水平②__________,糖皮质激素的增加就会导致更多前体细胞变为脂肪细胞。
如果顺应节律,在糖皮质激素水平本来就是峰值时,即使增加很多糖皮质激素,也不易引起脂肪细胞增加。
可见,③__________非常重要,夜间长期经历持续性压力体重会明显增加。
【参考答案】①压力大的人更容易变胖②本来应该是低谷时③压力产生的时间【试题分析】①空,分析句子,前后是因果关系,关键词是压力大—糖皮质激素增多—脂肪细胞增多,很容易得出答案。
象对市爱好阳光实验学校市高一化学暑假作业〔5〕1.以下反既是氧化复原反,又是吸热反的是A.锌粒与稀硫酸的反B.灼热的木炭与CO2的反C.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的反D.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的反2.以下措施对增大反速率明显有效的是A.Na与水反时增大水的用量B.将铝片改为铝粉,做铝与氧气反的C.在K2SO4与BaCl2两溶液反时,增大压强D.Fe与稀硫酸反制取氢气时,改用浓硫酸3.右图是可逆反X2+3Y 22Z2在反过程中的反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曲线。
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t1时,只有正方向反B.t2时,反到达限度C.t2~t3,反不再发生D.t2~t3,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4.以下反中不属于可逆反的是A.Pb+PbO2+2H2SO 4 2 PbSO4+2H2OB.N2+3H 22NH3C.Cl2+H2O HCl+HclOD.2NO 2N2O45.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一量的H2和N2,经测反开始后3 s末的v(H2)=0.3 mol·L-1·s-1,那么3 s末NH3的浓度为A.0. 4 mol·L-1B.0.6 mol·L-1C.0.9 mol·L-1D. mol·L-16.可逆反2SO2+O 22SO3到达平衡的标志是①消耗2 mol SO2的同时生成2 mol SO3②SO2、O2与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2③反混合物中,SO3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A.①② B.①③ C.③ D.①7.各烧杯中盛有海水,铁在其中被腐蚀由快到慢的顺序为A.②①③④B.④③①②C.④②①③D.③②④①8. 以下反中,反物总能量一低于产物总能量的是A.铁在氧气中燃烧 B.氢氧化钡晶体[Ba(OH)2·8H2O]与氯化铵晶体混合C.锌与稀硫酸反 D.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氢钠溶液混合9.选择适的材料和试剂设计一个原电池,完成以下反:Zn+CuSO 4ZnSO4+Cu(1)画出装置图,并标明各材料名称。
2020年03月14日高中化学吸热放热反应盖斯定律综合练习题学校:___________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注意事项: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1卷评卷人 得分一、单选题22H =-270kJ·mol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L 氟化氢气体分解生成1L 氢气与1L 氟气吸收270kJ 热量B.1mol 氢气与1mol 氟气反应生成2mol 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270kJC.在相同条件下,1mol 氢气与1mol 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mol 氟化氢气体的能量D.1个氢气分子与1个氟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氟化氢气体分子放出270kJ 热量2.反应A+B→C(0H ∆<)分两步进行:①A+B→X(0H ∆>),②X→C(0H ∆<).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的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 )A.B.C.D.3.已知在25 ℃、101kPa 下,1g 818C H (辛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时放出48.40kJ 热量。
表示上述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81822225 892C H l O g CO g H O g ++ 148.40H kJ mol -∆=-⋅B. ()()()()81822225892C H l O g CO g H O l ++ 15518H kJ mol -∆=-⋅ C. ()()()()81822225892C H l O g CO g H O l ++ 15518H kJ mol -∆=+⋅ D. ()()()()81822225892C H l O g CO g H O l ++ 148.40H kJ mol -∆=-⋅4.已知()()22H g Br l +()2HBr g 72/H kJ mol ∆=-。
蒸发1mol 2Br 需要吸收的能物质(状态)()2H g ()2Br g ()HBr g 1mol 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的能量/kJ436a369a A.200 B.230 C.260 D.404 5.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H ∆表示可燃物燃烧热的是( )A. ()()212CO g O g +()2CO g 1283H kJ mol -∆=-⋅B. ()()422CH g O g +()()22 2CO g H O g + 1802.?3? H kJ mol -∆=-⋅ C. ()()222H g O g +()22?H O l 1571.6mol H kJ -∆=-⋅D. ()()22H g Cl g +()2?HCl g 1?184.6?H kJ mol -∆=-⋅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101kPa 时,1mol 纯物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B.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 水,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C.燃烧热或中和热是反应热的种类之一D.在稀溶液中,1mol CH 3COOH 和1mol NaOH 完全中和时放出的热量为57.3 kJ7.下列物质间的反应,其能量变化符合如图的是( )A.铁与硫粉在加热条件下的反应B.灼热的碳与二氧化碳反应C.22Ba(OH)8H O ⋅晶体和4NH Cl 晶体混合D.碳酸钙的分解8.已知反应A+B C+D 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 的能量一定高于C B.B 的能量一定高于DC.A 和B 的能量总和一定高于C 和D 的能量总和D.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自动进行9.已知H 2(g)+Cl 2(g)=2HCl(g) ΔH =-184.6 kJ/mol,则12H 2(g)+ 12Cl 2(g)=HCl(g)的ΔH 为( )A.+184.6kJ/molB.-92.3kJ/molC.-369.2kJ/molD.+92.3kJ/mol 评卷人 得分二、填空题2SO 2(g)+O 2(g)2SO 3(g) ΔH 1=-196.6 kJ/mol ①; 2NO(g)+O 2(g)2NO 2(g) ΔH 2=-113.0 kJ/mol ②,则反应NO 2(g)+SO 2(g)SO 3(g)+NO(g)的ΔH=__________kJ/mol。
象对市爱好阳光实验学校市高一化学暑假作业〔7〕1.以下对化学反的认识错误的选项是A.会引起化学键的变化 B.会产生的物质C.必然引起物质状态的变化 D.必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2.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物质发生化学反时都伴随着能量变化,伴随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一是化学变化B.需要加热的化学反一是吸热反,不需要加热就能进行的反一是放热反C.吸热反就是反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量高;也可以理解为化学键断裂时吸收的能量比化学键形成时放出的能量多D.因为3O2===2O3是吸热反,所以臭氧比氧气的化学性质更活泼3.从宏观来看化学变化的本质是有物质生成。
从微观角度来看,以下变化不能说明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变化时有电子的得失或共用电子对的形成B.变化过程中有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C.变化时释放出能量D.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改变,分子种类增加了4.以下变化过程吸收能量的是A.Na+―→Na B.Cl―→Cl-C.H+Cl―→HCl D.H2―→H+H5.以下反一属于放热反的是A.氢氧化钡晶体和氯化铵晶体的反B.能量变化如下图的反C.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比化学键形成放出的能量少的反D.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的反6.石墨和石都是碳的单质,石墨在一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石。
12 g石墨完全转化为石时,要吸收a kJ的能量。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①石墨不如石稳②石不如石墨稳③质量的石墨和石完全燃烧,石放出的能量多④质量的石墨和石完全燃烧,石墨放出的能量多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7.伦敦奥运火炬彩用的是环保型燃料——丙烷,其燃烧时发生反的化学方程式为C3H8+5O2――→点燃3CO2+4H2O。
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火炬燃烧时化学能只转化为热能B.所有的燃烧反都会释放热量C.1 mol C3H8和5 mol O2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3 mol CO2和4 mol H2O所具有的总能量D.丙烷完全燃烧的产物对环境无污染,故丙烷为环保型燃料8.在25 ℃、101 kPa的条件下,断裂1 mol H—H键吸收436 kJ能量,断裂1mol Cl—Cl键吸收243 kJ能量,形成1 mol H—Cl键放出431 kJ能量。
1 第07天
be made of
重要程度:★★★☆☆ 难易程度:★★☆☆☆
The scarf which is ____________ silk ____________ soft and comfortable.
A. made from; feels
B. made of; feels
C. made in; smells
D. made up of; smells
【参考答案】
B
【拓展延伸】
be made of
是固定词组,意为"由……制成",强调从制成品中仍可以看出它的原材料。
【易混辨析】
be made of 与 be made from
be made of 表示由制成品仍可看出原材料,保留了原材料的质地,在制作过程中仅发生了物理变化;be made from 表示制成品完全失去了原材料的外形或特征,或原材料在制作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在制成品中已无法辨认。
学科*网
1. 英汉互译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张桌子是由木头制成的。
②All the furniture here is made of woo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07天文学类文本阅读(1)高考频度:★★★★☆┇难易程度:★★★★☆(2018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赵一曼女士阿成伪满时期的哈尔滨市立医院,如今仍是医院。
后来得知赵一曼女士曾在这里住过院,我便翻阅了她的一些资料。
赵一曼女士,是一个略显瘦秀且成熟的女性。
在她身上弥漫着拔俗的文人气质和职业军人的冷峻,在任何地方,你都能看出她有别于他人的风度。
赵一曼女士率领的抗联活动在小兴安岭的崇山峻岭中,那儿能够听到来自坡镇的钟声。
冬夜里,钟声会传得很远很远。
钟声里,抗联的兵士在森林里烤火,烤野味儿,或者喝着“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战士们哟”……这些都给躺在病床上的赵一曼女士留下清晰回忆。
赵一曼女士单独一间病房,由警察昼夜看守。
白色的小柜上有一个玻璃花瓶,里面插着丁香花。
赵一曼女士喜欢丁香花。
这束丁香花,是女护士韩勇义折来摆放在那里的。
听说,丁香花现在已经成为这座城市的“市花”了。
她是在山区中了日军的子弹后被捕的。
滨江省警务厅的大野泰治对赵一曼女士进行了严刑拷问,始终没有得到有价值的回答,他觉得很没面子。
大野泰治在向上司呈送的审讯报告上写道:赵一曼是中国共产党珠河县委委员,在该党工作上有与赵尚志同等的权力。
她是北满共产党的重要干部,通过对此人的严厉审讯,有可能澄清中共与苏联的关系。
1936年初,赵一曼女士以假名“王氏”被送到医院监禁治疗。
《滨江省警务厅关于赵一曼的情况》扼要地介绍了赵一曼女士从市立医院逃走和被害的情况。
赵一曼女士是在6月28日逃走的。
夜里,看守董宪勋在他叔叔的协助下,将赵一曼抬出医院的后门,一辆雇好的出租车已等在那里。
几个人上了车,车立刻就开走了。
出租车开到文庙屠宰场的后面,韩勇义早就等候在那里,扶着赵一曼女士上了雇好的轿子,大家立刻向宾县方向逃去。
赵一曼女士住院期间,发现警士董宪勋似乎可以争取。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分析,她觉得有把握去试一试。
她躺在病床上,和蔼地问董警士:“董先生,您一个月的薪俸是多少?”董警士显得有些忸怩,“十多块钱吧……”赵一曼女士遗憾地笑了,说:“真没有想到,薪俸会这样少。
第07天小说阅读高考频度:★★★☆☆┇难易程度:★★★★☆(2017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天嚣赵长天风,像浪一样,梗着头向钢架房冲撞。
钢架房,便发疟疾般地一阵阵战栗、摇晃,像是随时都要散架。
渴!难忍难挨的渴,使人的思想退化得十分简单、十分原始。
欲望,分解成最简单的元素:水!只要有一杯水,哪怕半杯,不,一口也好哇!空气失去了气体的性质,像液体,厚重而凝滞。
粉尘,被风化成的极细极小的砂粒,从昏天黑地的旷野钻入小屋,在人的五脏六腑间自由巡游。
它无情地和人体争夺着仅有的一点水分。
他躺着,喉头有梗阻感,他怀疑粉尘已经在食道结成硬块,会不会引起别的疾病,比如矽肺?但他懒得想下去。
疾病的威胁,似乎已退得十分遥远。
他闭上眼,调整头部姿势,让左耳朵不受任何阻碍,他左耳听力比右耳强。
风声,丝毫没有减弱的趋势。
他仍然充满希望地倾听。
基地首长一定牵挂着这支小试验队,但无能为力。
远隔一百公里,运水车不能出动,直升机无法起飞,在狂虐的大自然面前,人暂时还只能居于屈辱的地位。
他不想再费劲去听了。
目前最明智的,也许就是进入半昏迷状态,减少消耗,最大限度地保存体力。
于是,这间屋子,便沉入无生命状态……忽然,处于混沌状态的他,像被雷电击中,浑身一震。
一种声音!他转过头,他相信左耳的听觉,没错,滤去风声、沙声、钢架呻吟声、铁皮震颤声,还有一种虽然微弱,却执着,并带节奏的敲击声。
“有人敲门!”他喊起来。
遭雷击了,都遭雷击了,一个个全从床上跳起,跌跌撞撞,竟全扑到门口。
真真切切,有人敲门。
谁?当然不可能是运水车,运水车会揿喇叭。
微弱的敲门声已经明白无误地告诉大家:不是来救他们的天神,而是需要他们援救的弱者。
人的生命力,也许是最尖端的科研项目,远比上天的导弹玄秘。
如果破门而入的是一队救援大军,屋里这几个人准兴奋得瘫倒在地。
而此刻,个个都像喝足了人参汤。
“桌子上有资料没有?当心被风卷出去!”“门别开得太大!”“找根棍子撑住!”每个人都找到了合适的位置,摆好了下死力的姿势。
第07天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的比较
高考频度:★★★☆☆难易程度:★★☆☆☆
下列反应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A.C+CO 22CO
B.Zn与稀盐酸反应制备氢气
C.浓硫酸溶于水
D.石灰石分解制备氧化钙
B
【参考答案】
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的比较
注意:(1)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主要表现为放热或吸热,但这并非是唯一的表现形式,其他的还有光、电等。
(2)化学反应表现为吸热或放热,与反应开始时是否需要加热无关。
需要加热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如C +O 2
CO 2为放热反应;不需要加热的反应也不一定是放热反应,如Ba(OH)2·8H 2O 与NH 4Cl 的反应
为吸热反应。
(3)浓硫酸、NaOH 溶于水放出热量,NH 4NO 3溶于水吸收热量,但它们不是化学反应,其放出或吸收的热量不属于反应热。
1.下列变化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①液态水汽化 ②将胆矶加热变为白色粉末
③浓硫酸稀释 ④氯酸钾分解 ⑤生石灰跟水反应 A .②④ B .①④ C .②③
D .①④⑤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
B .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
C .在一定条件下,某一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由生成物与反应物的焓值差即焓变(ΔH )决定
D .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的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3.最新报道:科学家首次用X 射线激光技术观察到CO 与O 在催化剂表面形成化学键的过程。
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O和O生成CO2是吸热反应
B.在该过程中,CO断键形成C和O
C.CO和O生成了具有极性共价键的CO2
D.状态Ⅰ→状态Ⅲ表示CO与O2反应的过程
4.为探究NaHCO3、Na2CO3与1 mol/L盐酸反应(设两反应分别是反应Ⅰ、反应Ⅱ)过程中的热效应,进行实验并测得如下数据: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仅通过实验③即可判断反应Ⅰ是吸热反应
B.仅通过实验④即可判断反应Ⅱ是放热反应
C.通过实验可判断出反应Ⅰ、Ⅱ分别是吸热反应、放热反应
D.通过实验可判断出反应Ⅰ、Ⅱ分别是放热反应、吸热反应
1.【答案】A
【解析】常见的吸热反应有分解反应等,所以②④是吸热反应。
③浓硫酸稀释时放热,但是不属于化学反应。
2.【答案】B
3.【答案】C
【解析】根据能量变化示意图可以判断该反应为放热反应,A项错误;根据反应过程示意图可以看出CO中
的碳氧键没有断裂,B项错误;CO2中含有极性键,C项正确;状态Ⅰ→状态Ⅲ表示CO和O形成CO2的过程,D项错误。
4.【答案】C
你正走在学霸的路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