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11章 功和机械能
- 格式:doc
- 大小:219.50 KB
- 文档页数:8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
第一节功
1、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公式:W=FS,单位焦耳,1J=1N·m
第二节功率
定义: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P=W/t,单位瓦(W)
第三节动能和势能
能量: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
理解:能量表示物体做功本领大小的物理量;能量可以用能够做功的多少来衡量。
第四节机械能及其转化
1、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统称,①有动能的物体具有机械能;②有势能的物体具有机械能;③同时具有动能和势能的物体具有机械能。
2、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3、水能和风能的利用:水电站的工作原理,利用高处的水落下时把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水的一部分动能转移到水轮机,利用水轮机带动发电机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八年级下册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 11.2 功率一、简答题1.如图一个大人和一个小孩一起爬相同的楼梯,做功相同吗?做功的快慢相同吗?二、单选题2.如图所示,一个大人和一个小孩均从1楼爬到4楼,所用时间相同,大人的质量比小孩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孩做的功较多B.大人做的功较多C.小孩做功功率较大D.大人和小孩做功功率一样大3.一个大人和一个小孩分别将5块完全相同的砖运到二楼,如图所示,这个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大人对砖做的功比小孩对砖做的功多B.大人对砖做的功比小孩对砖做的功少C.大人对砖做功的功率一定比小孩对砖做功的功率大D.大人对砖做功的功率一定比小孩对砖做功的功率小4.如图所示,一位老人和一个小孩在相同的时间内爬完相同的楼梯(老人的质量大于小孩的质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老人比小孩做功多,老人功率比小孩大B.老人与小孩做功相同,两人功率也相同C.老人与小孩做功相同,小孩功率比老人大D.老人比小孩做功多,小孩功率比老人大5.如图,中学生小丽和爷爷同时从一楼出发,爬到约10m高的四楼,小丽用时50s,爷爷用时60s,爷爷质量比小丽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丽做的功约为500JB.小丽做功的功率约为100WC.小丽和爷爷爬相同的楼梯,两人做功相同D.功和功率的大小关系都无法判断三、填空题6.甲、乙两人用力之比为2∶5,各自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之比是3∶2,所用的时间之比为2∶1,则甲、乙的功率之比为。
四、单选题7.甲、乙两同学进行爬杆比赛,杆的高度相同,甲、乙两同学爬到杆顶时,甲用4秒,乙用9秒,若甲、乙两人的体重之比为5∶6,则()A.甲、乙两人爬到杆顶做功之比是6∶5B.甲、乙两人爬到杆顶做功之比是5∶6 C.甲、乙两人平均功率之比是8∶15D.甲、乙两人平均功率之比是27∶10五、简答题8.甲乙两人同时开始登山,甲先到达山顶,你能判定哪个人的功率大吗?为什么?六、单选题9.甲、乙二人体重相同,同时开始登山,甲先到达山顶,则二人的功率大小关系是()A.甲的功率大B.乙的功率大C.二人的功率一样大D.不能确定10.甲乙二人同时开始登山,甲先到达山顶,甲的质量小于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做的功比乙少B.甲做的功比乙多C.甲的功率比乙大D.甲的功率比乙小11.甲、乙两人爬楼比赛,同时从一楼出发跑上五楼,结果甲先到而获胜,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做功多,甲的功率大B.乙做功多,乙的功率大C.若两人的体重相同,则甲做的功多,甲的功率大D.若两人做的功相同,则甲用时少,甲的功率大12.四个同学在水上公园进行跑步比赛。
第一节:功知识点一:功1.定义: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且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这个力的作用就显示出成效,力学里就说这个力做了功。
2.功的两个因素:一个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另一个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两因素缺一不可。
不做功的情况内容实例分析有力无距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但物体没有移动距离。
搬而未起物体在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s=0)有距离无力物体运动,但没有对物体施加力的作用。
足球离脚后由于惯性在地面上滚动球滚动的过程中,脚对球没有力的作用(F=0)力与距离垂直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运动,但物体没有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定距离。
背着书包在水平路面上前行拉力竖直向上,移动的距离在水平方向上,二者垂直,书包在竖直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要点解读:1:判断力是否做功的方法:①判断力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否同时存在。
②看是否符合三种不做功的情况,即有距离无力,有力无距离,有力有距离但力的方向与物体移动方向垂直。
2.力对物体做功,并非物体一定要沿力的方向运动,只要物体运动方向与力的方向不垂直即可。
例一:下列四种情景中,人对物体没有做功的是()A:向上堆积物体B:推车推物体C:抽出中间的物体D:背着物体前进解析:A、向上堆积物体,对物体有向上的力,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通过一定的距离,对物体做了功,故A不符合题意;B、利用推车推物体,对物体有向前的力,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通过一定的距离,对物体做了功,故B不符合题意;C、抽出中间的物体,对物体有向后的拉力,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通过一定的距离,对物体做了功,故C不符合题意;D、背着物体前进,对物体有向上的力,但沿水平方向前进,在对物体施加力的方向没有通过距离,没有对物体做功。
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知识点二:功的计算1.计算公式:物理学中,功等于力与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即W=Fs。
2.符号的意义及单位W表示功,单位是焦耳,简称焦(J),1J=1N·m;F表示力,单位是牛顿(N);s表示距离,单位是米(m)。
功与机械能”基础必背■■ II. t.... ————■■…■ B皿■V"考点-功1.功的认识: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2.做功的两个必耍因素:一个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另一个是物体在力的方上移动的距离。
3.不做功的三种情况:①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但不运动(劳而无功);②物体没冇受到力,但由于惯性运动了一段距离;③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但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垂直,该力対物体运动没有贡献。
4.功的计算:力学中,功等于力少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
5.计算公式:W=Fs,尸表示力,单位是N; s表示沿力的方向移动的距离,单位是m;伊表示功,单位是焦耳,简称焦,符号是J。
*考点.:功率1.功率的定义:功与做功所用时间Z比叫做功率。
2.功率的物理意义:在物理学屮,用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
它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所做的功。
3.表达式:P=W/t, Jf表示某个力做的功,单位是J;广表示做这些功所用的时间,单位是s;尸表示这个力做功的功率,单位是瓦特,简称瓦,符号是W,比瓦大的单位还有千瓦(kW)。
4.单位换算:1 kW=1000Wo5.公式推导:当物体在力F的作用下,以速度y匀速运动吋,由*=Fs可得二Fs/t=Fvt/t二刊。
V考点三动能和势能1.能量:物体能够对外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屋,简称能•能量的单位是焦耳;一个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表示这个物体的能屋越人。
2.动能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
3.影响动能因素: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冇关,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大;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最越人,它的动能也越人。
4.势能分类: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是常见的两种势能。
5.重力势能定义:在地球表面附近,物体由于被举高所具冇的能,叫做重力势能。
6.影响重力势能因素:与物体的质暈、高度有关,物体的质量越人,高度越高,它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一、单选题1下面例子中物体的重力势能变大了的是()骑自行车冲上坡顶立在山顶上的石头【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铁球从斜面顶端滚下来,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A不对;骑自行车冲上坡顶,重力势能增大,动能减小,B正确;飞机在高空水平飞行,重力势能不变,C不对;立在山顶上的石头,石头静止,没有能量的转化。
正确选B。
【考点定位】重力势能与动能的转化年世界杯正在俄罗斯举行,如图所示,是正在加速下降的足球,在此过程中,对其机械能的变化情况,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B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C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增大D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答案】A【解析】解:由题意知足球的质量不变,速度变大,所以动能增大,高度下降,重力势能减小。
故选:A。
掌握:(1)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速度;(2)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被举得高度。
3滑雪运动员从山坡上匀速滑下,则运动员的动能不变,势能减小D机械能不变【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滑雪运动员从山坡上匀速滑下,运动员的质量是保持不变的;由于运动员的速度也没变,所以动能不变;高度降低了,所以受高度影响的重力势能减少了;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由于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少,所以机械能的总量是减少的.故选C.4在学习了功率的知识后,三位同学想比较爬杆时谁的功率大.以下是他们讨论后得出的三套方案,其中可行的是①用相同的时间爬杆,测量出各自的体重和爬上杆的高度,即可比较功率大小;②都爬到杆顶,测量出各自的体重和爬杆用的时间,即可比较功率大小;③爬杆后,测量出各自的体重、爬杆用的时间和爬上杆的高度,算出功率进行比较。
A只有①B①②C①③D①②③【答案】D【解析】①时间相同时,做的功越多,功率越大;测出各自的体重和爬杆高度,根据W=Gh可以计算出各自做的功,所以就可以判断出功率的大小,故这种方案可行;②根据功率计算公式远,他对足球做的功是条件不足,无法确定【答案】【解析】由题知张鲁用力和球前进的距离,但这个距离不是张鲁对球施加力的作用距离,所以人对足球做的功无法确定.故选D.思路分析: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据此分析判断.试题点评:本题容易出错,很多同学往往不加分析将20m代入W=Fs计算,导致出错.6如图所示,斜面高为1m,长为4m,用沿斜面向上大小为75N的拉力F,将重为200N的木箱由斜面底端匀速缓慢拉到顶端,下列关于做功的判断正确的是:【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根据W=Gh计算重力做功的大小;B、根据W总=FL做出总功,根据W额=W总﹣W有用得出额外功,由f=计算出摩擦力的大小;C、木箱做匀速直线运动,所受合力为零;D、根据做功的必要因素判断支持力是否做功.解:A、由题意知,木箱的重力G=200N,h=1m,则受到的重力做功:W 有用=Gh=200N×1m=200J,A错误;B、拉力F做的功W总=FL=75N×4m=300J;则克服摩擦力做功W额=W总﹣W有用=300J﹣200J=100J,B正确;C、木箱沿斜面缓慢运动,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合力为零,所以合力做功大小为0J,C错误;D、木箱移动方向与支持力方向垂直,所以斜面的支持力做功为零,D 错误.故选B.【此处有视频,请去附件查看】7如图所示,将摆球从A点静止释放,摆球在A、C两点间来回摆动,B 为最低点,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的机械能()点,摆球动能增大,机械能增大点,摆球动能减小,机械能减小C摆球在摆动过程中所经各点的机械能均相等点的机械能最大,在A,C两点的机械能能最小【答案】C【解析】【详解】→B的过程中,金属小球的质量不变、高度减小、速度增大,所以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在B点时动能最大、重力势能最小;在此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不计空气阻力,机械能守恒,故A错误;→C的过程中,金属小球的质量不变、高度增大、速度减小,重力势能增大,动能减小,在C点动能最小、重力势能最大,在此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机械能守恒,故B错误;不计空气阻力,小球会在AC间来回摆动时,总机械能守恒,故C正确,D错误。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11.1功【学习目标】1.知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2.知道不做功的三种情况,会判断力是否做功。
3.知道功的计算公式和单位,并会用功的公式进行一些简单计算。
重点难点:1.理解做功的两个要素,会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2.正确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
学习内容一:力学中的功学习指导:阅读课本P62、P63的相关内容,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自学检测】1.用细绳水平拉着木块在水平桌面前进时木块受到四个力的作用,拉力对木块的移动作出了贡献,摩擦力对木块移动起阻碍作用。
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②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合作探究】教师巡视督促指导对照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讨论:1.图P11.1—2力对物体做功的实例有什么共同特点?(画出受力方向和物体移动的方向进行分析总结)2.图P11.1—3力没对物体做功的实例有什么共同特点?(画出受力方向和物体移动的方向进行分析总结)3.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力就对物体做了功。
(×)(2)物体只要移动了距离,就做了功。
(×)(3)物体从高处落下重力做了功。
(√)(4)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又移动了距离,这个力就做了功。
(×)(5)手提着重物在水平地面上行走,人做了功。
(×)(6)人用力推车,但车未动,人没有做功。
(√)【展示交流】教师掌握情况【精讲点拨】怎样判断物体是否做功:做功包含两个必要因素:一个是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另一个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二者缺一不可。
2.下面三种情况力没有对物体做功:(1)劳而无功:有力作用在物体上,但物体没有移动。
如:小孩推车,车不动,推力不做功。
(2)不劳无功:物体靠惯性移动一段距离,并不是受到力的作用向前运动。
如:投出去的篮球在空中继续飞行。
(3)直无功: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垂直,力没做功,如:小明提着水桶水平移动,拉力没有做功。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11.1功【学习目标】1.知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2.知道不做功的三种情况,会判断力是否做功。
3.知道功的计算公式和单位,并会用功的公式进行一些简单计算。
重点难点:1.理解做功的两个要素,会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2.正确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
学习内容一:力学中的功学习指导:阅读课本P62、P63的相关内容,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自学检测】1.用细绳水平拉着木块在水平桌面前进时木块受到四个力的作用,拉力对木块的移动作出了贡献,摩擦力对木块移动起阻碍作用。
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②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合作探究】教师巡视督促指导对照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讨论:1.图P11.1—2力对物体做功的实例有什么共同特点?(画出受力方向和物体移动的方向进行分析总结)2.图P11.1—3力没对物体做功的实例有什么共同特点?(画出受力方向和物体移动的方向进行分析总结)3.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力就对物体做了功。
(×)(2)物体只要移动了距离,就做了功。
(×)(3)物体从高处落下重力做了功。
(√)(4)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又移动了距离,这个力就做了功。
(×)(5)手提着重物在水平地面上行走,人做了功。
(×)(6)人用力推车,但车未动,人没有做功。
(√)【展示交流】教师掌握情况【精讲点拨】怎样判断物体是否做功:做功包含两个必要因素:一个是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另一个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二者缺一不可。
2.下面三种情况力没有对物体做功:(1)劳而无功:有力作用在物体上,但物体没有移动。
如:小孩推车,车不动,推力不做功。
(2)不劳无功:物体靠惯性移动一段距离,并不是受到力的作用向前运动。
如:投出去的篮球在空中继续飞行。
(3)直无功: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垂直,力没做功,如:小明提着水桶水平移动,拉力没有做功。
【即时练习】1.下面几种情况下,力做了功的是(C)A.用力把杠铃举在空中不动B.用力提着水桶水平匀速移动C.用力在斜面上拉车前进D.物体在光滑的平面上匀速移动2.下列情景中,重力对小球做功的是(A)A.小球从高处下落B.小球在地面上静止不动C.小球沿水平轨道运动D.小球在绳子拉力作用下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学习内容二:功的计算学习指导:课本P63至P64文字内容和插图,熟记功的计算公式、单位及其换算。
【自学检测】1.力学中,把力与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叫做功。
2.在力学里计算力对物体做功的公式是W=Fs。
3.公式中符号表示意义:W表示功,F表示力,s表示距离。
4.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N,距离的单位是m,功的单位是N·m,它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叫做焦耳,简称焦,符号是J,1J=__1__N·m。
【合作探究】教师巡视指导1.自学例题:①要求马做的功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②先求什么,后求什么?③计算时单位化成什么单位?2.分析下列三种情况中做功的多少?(1)甲将一块重为10牛的砖从水平面搬到10米高的脚手架上。
(2)乙将两块重为10牛的砖从水平面搬到10米高的脚手架上。
(3)丙将一块重为10牛的砖从水平面搬到20米高的脚手架上。
小结: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越大,使物体移动的距离越大,力所做的功就越多。
【展示交流】教师掌握情况【精讲点拨】1.起重机将重3×103N的楼板以1m/s的速度从一楼举到四楼顶(每层楼高按3m计算),又将楼板水平移动了3m,在整个过程中,起重机对楼板做的功是(D)A.1×103J B.9×103JC.2.7×104J D.3.6×104J解析:从一楼举到四楼拉力克服重力向上拉,使物体在力的作用下通过的距离是12m,做功为3.6×104J,水平移动3m时,起重机的拉力向上,属于垂直无功。
2.某同学用50N的力将重10N的足球踢出去15m远,该同学对足球做的功是(D)A.750JB.150JC.没有做功D.做了功,但条件不足,无法确定解析:足球踢出去后靠惯性移动的15m,这段距离该同学的踢力没有做功,足球踢出去前,脚对足球施加了力且球在力的作用下移动了一段距离,这期间踢力做功了,但是题目没给出受力移动的距离大小,所以该同学做了功,缺少条件无法计算。
【即时练习】1.P64第1、2、3、4题2.质量为100kg的物体,在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匀速前进了5m,物体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是重力的0.05倍,求拉力F做的功。
(g=10N/kg)【当堂练习】见训练案基础部分11.2功率【学习目标】1.理解功率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2.会用功率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学会测量功率的方法。
重点难点:功率的概念和功率的计算。
学习指导:阅读课本P65至P66文字内容和插图,基本概念、定义用红笔做上记号,熟记功率定义及计算公式,功率单位。
【自学检测】1.课本中大人和小孩爬相同楼梯,他们移动的距离相等,两者做的功不相等,大人做功多,小孩做功少,如果爬楼的时间相同,大人做功快。
2.物理学中用功率来表示物体做功快慢,它的定义是功与做功时间之比叫功率。
3.功率用符号__P __表示,功用符号__W __表示,时间用符号__t __表示,因此功率表达式是P =W /t 。
4.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J ,时间的单位是s ,所以功率的单位是J/s ,为了纪念英国的工程师瓦特,人们将功率的单位叫做瓦特,简称瓦,符号W 。
1W =1J/S ,1W 的物理意义是1s 内所做的功是1J ,常见的单位还用kW 。
1kW =1000W 。
【合作探究】教师巡视督促指导1.(1)小红体重500N ,在5s 内跑到5m 高的楼上,则小红做了2500J 的功。
(2)小明体重500N ,在10s 内走到5m 高的楼上,则小明做了2500J 的功。
(3)小强体重400N ,在10s 内跑到6m 高的楼上,则小强做了2400J 的功。
上面三道题中:小红和小明,小红做功快,你是怎么比较出来的?做相同的功比较做功时间,做功时间少做功快。
小明和小强,小明做功快,你是怎样比较出来的?相同时间比较做功的多少,相同时间做功多做功快。
2.学习P60例题。
①要计算起重机的功率需要知道哪几个物理量?②先求什么?后求什么?③计算时要注意什么问题?3.在学习了功率的知识后,你怎样测算比较三位同学爬杆的功率大小?有几套方案?解析:①用相同的时间爬杆,测量出各自的体重和爬上杆的高度,即可以比较功率大小;②让他们都爬到同一杆顶,测量出各自的体重和爬杆用的时间,即可比较功率大小;③测量出各自的体重、爬杆用的时间和爬上杆的高度,算出功率进行比较。
【精讲点拨】1.比较物体做功快慢方法(三种)2.测量比较功率方法(三种)3.定义式P =W t普遍适用,推导式P =F v 求即时功率。
【即时练习】1.下列关于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B)A .做功多的机械,功率一定大B .做功快的机械,功率一定大C .做功时间少的机械,功率一定大D .功率是用做相同的功比较做功时间的方法比较做功快慢的2.课后习题第2、3、4题分组计算,集体更正。
3.甲、乙两人的体重之比是8∶9,他们进行爬楼比赛,从一楼上到三楼所用的时间之比是4∶5,则两人克服重力所做的功之比是8∶9。
两人的功率之比是10∶9。
【当堂练习】见训练案基础部分11.3 动能和势能【学习目标】1.了解能量的概念,通过实例理解动能、势能的概念。
2.通过探究,知道影响动能和势能大小的因素,并能解释简单的现象。
3.能够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设计,养成在实验中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
重点难点:能量的概念,探究动能和势能大小影响因素分析。
学习指导:阅读课本P67至P68文字内容,熟记动能概念。
【自学检测】1.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量,简称为能,能量的单位是焦耳(与功的单位相同);一个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表示这个物体的能量越大。
2.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
如:运动的汽车3.下列物体具有动能的是(BC)A.汽车停靠在路边B.汽车匀速前进C.苹果从树上掉下【合作探究】教师巡视指导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以钢球撞击木块为例,让钢球从斜槽上滚下,撞击在水平桌面上木块,使木块移动了一段距离。
)猜想一: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速度有关。
猜想二: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1)研究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时,应控制质量一定。
做法:将同一钢球,先后从斜面不同高度滚下,观察钢球将木块推动的距离。
木块被推动的距离越远,说明钢球对木块做的功越多,钢球的动能越大。
结论: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有关,速度越大,物体的动能越大。
(2)研究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时,应控制速度一定。
做法:换用不同质量的钢球,先后从同一高度让其滚下,观察钢球推动木块的距离。
结论:运动物体的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
总结: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运动物体的速度和质量。
在质量相同时,物体的速度越大,动能越大;在速度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展示交流】教师掌握情况【精讲点拨】1.在碰撞过程中,你是如何判断钢球有没有做功?试验中怎样比较动能的大小?采用的什么方法?2.在研究动能大小与速度关系时为什么要用同一个铁球?在研究动能大小与质量关系时,为什么要让质量大小不同的铁球从同一高度滚下?这又采用什么方法?3.对物体动能大小影响较大的因素是速度,你这样判断的依据是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中学生质量为牛的1/12,速度为牛的12倍,动能是900J,而牛的动能只有75J,故速度对动能的影响较大。
【即时练习】1.“十次车祸九次快,还有喝酒和超载”。
结合P68“想想议议”知识介绍,你能从物理学的角度说明超速和超载为什么易引发交通事故吗?2.P70第1、3题3.判断对错(1)质量大的物体动能大(×)(2)速度大的物体动能大(×)学习内容二:势能学习指导:课本P69文字内容和插图,基本概念、定义用红笔做上记号,熟记势能概念。
【自学检测】1.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叫做重力势能。
2.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弹性势能。
3.势能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合作探究】教师巡视指导一、探究:重力势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在研究物体的重力势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三个相同的木桩被从空中静止释放的铁块撞击,陷入沙坑中的情况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我们是通过观察什么来比较各铁块重力势能的大小(做功多少)?答:木桩陷入的深度。
若A,B两铁块质量相等,则两铁块下落高度的关系是h A<h B;若A,C两铁块下落的高度相等,则两铁块质量的关系是m A<m C;实验得出的结论是: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所处的高度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