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技术基础 第二章 习题讲解
- 格式:ppt
- 大小:488.00 KB
- 文档页数:7
2-2切削过程的三个变形区各有何特点?它们之间有什么关联?答:切削塑性金属材料时,刀具与工件接触的区域可分为3个变形区:①第一变形区(基本变形区):是切削层的塑性变形区,其变形量最大,常用它来说明切削过程的变形情况;②第二变形区(摩擦变形区):是切屑与前面摩擦的区域;③第三变形区(表面变形区):是工件已加工表面与后面接触的区域。
它们之间的关联是:这三个变形区汇集在切削刃附近,此处的应力比较集中而且复杂,金属的被切削层就在此处与工件基体发生分离,大部分变成切屑,很小的一部分留在已加工表面上。
2-3分析积屑瘤产生的原因及其对加工的影响,生产中最有效的控制积屑瘤的手段是什么?答:在中低速切削塑性金属材料时,刀—屑接触表面由于强烈的挤压和摩擦而成为新鲜表面,两接触表面的金属原子产生强大的吸引力,使少量切屑金属粘结在前刀面上,产生了冷焊,并加工硬化,形成瘤核。
瘤核逐渐长大成为积屑瘤,且周期性地成长与脱落。
积屑瘤粘结在前刀面上,减少了刀具的磨损;积屑瘤使刀具的实际工作前角大,有利于减小切削力;积屑瘤伸出刀刃之外,使切削厚度增加,降低了工件的加工精度;积屑瘤使工件已加工表面变得较为粗糙。
由此可见:积屑瘤对粗加工有利,生产中应加以利用;而对精加工不利,应以避免。
消除措施:采用高速切削或低速切削,避免中低速切削;增大刀具前角,降低切削力;采用切削液。
2-7车削时切削合力为什么常分解为三个相互垂直的分力来分析?分力作用是什么?答:(1)车削时的切削运动为三个相互垂直的运动:主运动(切削速度)、进给运动(进给量)、切深运动(背吃刀量),为了实际应用和方便计算,在实际切削时将切削合力分解成沿三个运动方向、相互垂直的分力。
(2)各分力作用:切削力是计算车刀强度、设计机床主轴系统、确定机床功率所必须的;进给力是设计进给机构、计算车刀进给功率所必需的;背向力是计算工件挠度、机床零件和车刀强度的依据,与切削过程中的振动有关。
2-11背吃刀量和进给量对切削力和切削温度的影响是否一样?为什么?如何运用这一定律知道生产实践?答:不一样。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课后习题答案汇总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第三版熊诗波绪论0-1 叙述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基本内容。
解答:教材P4~5,二、法定计量单位。
0-2 如何保证量值的准确和一致?解答:(参考教材P4~6,二、法定计量单位~五、量值的传递和计量器具检定)1、对计量单位做出严格的定义;2、有保存、复现和传递单位的一整套制度和设备;3、必须保存有基准计量器具,包括国家基准、副基准、工作基准等。
3、必须按检定规程对计量器具实施检定或校准,将国家级准所复现的计量单位量值经过各级计算标准传递到工作计量器具。
0-3 何谓测量误差?通常测量误差是如何分类表示的?解答:(教材P8~10,八、测量误差)0-4 请将下列诸测量结果中的绝对误差改写为相对误差。
①1.0182544V±7.8μV②(25.04894±0.00003)g③(5.482±0.026)g/cm2解答:①②③0-5 何谓测量不确定度?国际计量局于1980年提出的建议《实验不确定度的规定建议书INC-1(1980)》的要点是什么?解答:(1)测量不确定度是表征被测量值的真值在所处量值范围的一个估计,亦即由于测量误差的存在而对被测量值不能肯定的程度。
(2)要点:见教材P11。
0-6为什么选用电表时,不但要考虑它的准确度,而且要考虑它的量程?为什么是用电表时应尽可能地在电表量程上限的三分之二以上使用?用量程为150V的0.5级电压表和量程为30V的1.5级电压表分别测量25V电压,请问哪一个测量准确度高?解答:(1)因为多数的电工仪表、热工仪表和部分无线电测量仪器是按引用误差分级的(例如,精度等级为0.2级的电表,其引用误差为0.2%),而引用误差=绝对误差/引用值其中的引用值一般是仪表的满度值(或量程),所以用电表测量的结果的绝对误差大小与量程有关。
量程越大,引起的绝对误差越大,所以在选用电表时,不但要考虑它的准确度,而且要考虑它的量程。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部分习题参考解答第二章 金属切削过程2-1 什么是切削用量三要素?在外圆车削中,它们与切削层参数有什么关系? 答:切削用量三要素是指切削速度v 、进给量f 、背吃刀量a p (切削深度)。
在外圆车削中,它们与切削层参数的关系是:sin /sin D rD p r D ph f b a A fa κκ===切削层公称厚度: 切削层公称宽度: 切削层公称横截面积:2-2 确定外圆车刀切削部分几何形状最少需要几个基本角度?试画图标出这些基本角度。
答:确定外圆车刀切削部分几何形状最少需要7个基本角度:前角、后角、主偏角、副偏角、副前角、副后角和刃倾角,这些基本角度如下图所示(其中副前角、副后角不做要求)。
2-3 试述刀具标注角度和工作角度的区别。
为什么车刀作横向切削时,进给量取值不能过大?答:刀具标注角度是在静态情况下在刀具标注角度参考系中测得的角度;而刀具工作角度是在刀具工作角度参考系中(考虑了刀具安装误差和进给运动影响等因素)确定的刀具角度。
车刀作横向切削时,进给量取值过大会使切削速度、基面变化过大,导致刀具实际工作前角和工作后角变化过大,可能会使刀具工作后角变为负值,不能正常切削加工(P23)。
2-4 刀具切削部分的材料必须具备哪些基本性能?答:(P24)(1) 高的硬度和耐磨性;(2) 足够的强度和韧性;(3) 高耐热性;(4) 良好的导热性和耐热冲击性能;(5)良好的工艺性。
2-5 常用的硬质合金有哪几类?如何选用?答:(P26)常用的硬质合金有三类:P类(我国钨钴钛类YT),主要用于切削钢等长屑材料;K类(我国钨钴类YG),主要用于切削铸铁、有色金属等材料;M类(我国通用类YW),可以加工铸铁、有色金属和钢及难加工材料。
2-6 怎样划分切削变形区?第一变形区有哪些变形特点?答:切削形成过程分为三个变形区。
第一变形区切削层金属与工件分离的剪切滑移区域,第二变形区前刀面与切屑底部的摩擦区域;第三变形区刀具后刀面与已加工表面的摩擦区域。
第一章金属切削过程的基础知识1. 进给运动通常是机床中(2. 任外圆磨床上磨削匚件外圆表而,W 上运动是(a )砂轮的冋转运动.b ) I •件的冋转运动,C )砂轮的氏线运动,d ) I •件的rt ;线运动。
3. 在立式钻床上钻扎.曲上运动和进给运动(町均由工件来完成£b )均宙刀具來完成;C )分别由T 件和丿JH 来完成:d )分别由刀具和匚件来完成。
4. 苗吃刀届dp 是指上刀刃与工件切削农面接触艮度(任主运动及进给运动方向所组成的平而的法线方向上测鼠的值。
5.在背吃刀0即和进给a f-定的条件下,切削耳度打切削宽度的比值取决a) 切削运动中消耗功率嚴多的;b) c) 切削运动中速度最高的运动; 不断地把切削层投入切削的运动,d) 使T 件或刀U 进入止呦加工位賢的运动。
a) 在切削平面的法线力向上测a 的值:b) 止交半面的法线方向上测慣的值:C ) 在基面上的投影值;d)于a)刀K nV ft ; b) JJMJn fh Ic>刀具工偏角,d)刀具制偏角T6.亟百于过波表而度最的切削层尺寸称为<)a)切削深度,b>切削长度,C)切削厚度* A)切削宽度。
7.逋过切削刃选定点,垂氏于主运动方问的半面称为(a)切削平面,b)进给平面. C)基面F<1)上削面。
&在正交平面内度帚的基面与前刀itt的夹箱为(a)就他b)后他C)上偏角,d)刃倾勒9.刃倾角虹切削刃打()之间的夹角。
町切削平帆b)呈面+ 0主运动方蝕d)进给方向1L用®质合兪刀H对碳素钢工件进行持加工吋,应选择刀貝材料的牌号为G YT30, h) YTS, c) YG3, J> YG8 .三.分析邇1-图1所示为在车床上车乱示S图,试在图中标出刀rv耐和、A J/TJ. iffj.剎第二章金属切削过程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吳黑前丿Jtfrifc时变形区域称为变形区.这个变形区丄嬰集+矩和liQJ面接触的W屑底面薄层金属内04.在已加L我向处形成的起箸变形层I伯格发坐了纤维化人是已加丄农血受到切削刃和后刀面的挤压和磨擦所造戌的.这一变形层称为变形区"5.从形态上Th切屑可以分为带状切炳.四种类片扎16.切削时.作川作川扎r的力,中两个方rw细成*1)三个箜形x内产牛的形抗力和曙性变形抗力,2)切屑、工件与丿JH间的1乩切削热的接来源是切削层的变形以及WW与刀貝、工件与刀貝之间的W而三个变形区是产生W削热的三个热源区。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部分习题参考解答第四章 机械加工质量及其控制4-1 什么是主轴回转精度?为什么外圆磨床头夹中的顶尖不随工件一起回转,而车床主轴箱中的顶尖则是随工件一起回转的?解:主轴回转精度——主轴实际回转轴线与理想回转轴线的差值表示主轴回转精度,它分为主轴径向圆跳动、轴向圆跳动和角度摆动。
车床主轴顶尖随工件回转是因为车床加工精度比磨床要求低,随工件回转可减小摩擦力;外圆磨床头夹中的顶尖不随工件一起回转是因为磨床加工精度要求高,顶尖不转可消除主轴回转产生的误差。
4-2 在镗床上镗孔时(刀具作旋转主运动,工件作进给运动),试分析加工表面产生椭圆形误差的原因。
答:在镗床上镗孔时,由于切削力F 的作用方向随主轴的回转而回转,在F 作用下,主轴总是以支承轴颈某一部位与轴承内表面接触,轴承内表面圆度误差将反映为主轴径向圆跳动,轴承内表面若为椭圆则镗削的工件表面就会产生椭圆误差。
4-3 为什么卧式车床床身导轨在水平面内的直线度要求高于垂直面内的直线度要求?答:导轨在水平面方向是误差敏感方向,导轨垂直面是误差不敏感方向,故水平面内的直线度要求高于垂直面内的直线度要求。
4-4 某车床导轨在水平面内的直线度误差为0.015/1000mm ,在垂直面内的直线度误差为0.025/1000mm ,欲在此车床上车削直径为φ60mm 、长度为150mm 的工件,试计算被加工工件由导轨几何误差引起的圆柱度误差。
解:根据p152关于机床导轨误差的分析,可知在机床导轨水平面是误差敏感方向,导轨垂直面是误差不敏感方向。
水平面内:0.0151500.002251000R y ∆=∆=⨯=mm ; 垂直面内:227()0.025150/60 2.341021000z R R -∆⎛⎫∆==⨯=⨯ ⎪⎝⎭mm ,非常小可忽略不计。
所以,该工件由导轨几何误差引起的圆柱度误差0.00225R ∆=mm 。
4-5 在车床上精车一批直径为φ60mm 、长为1200mm 的长轴外圆。
分布式计算的基础架构分布式系统:分布式系统是网络化的计算机集合,这些计算机能相互通信,并能通过传递消息来协调运行。
分布式系统的特征:多个进程不仅在一个处理器上运行,而且可以在多个处理器上运行。
分布式系统可能会有许多不同类型的故障分布式计算在多个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中间件:是一种连接软件,在不同的系统之间建立桥接,以便在这些系统之间能够相互通信和传输数据,从而可以屏蔽分布式系统环境的复杂性和异构性。
中间件位于互联网传输协议和应用程序之间。
面向事务的中间件:事务处理监视器可在不同资源之间协调信息移动和方法共享。
位于前端应用和后端应用之间。
事务是一个将客户端绑定到一个或多个服务器的机制,事务也是实现恢复,一致性和并发的基础。
事务处理监视器的缺点:从事务请求者的角度看,事务处理是同步的,会对应用性能带来影响。
在事务处理过程中,必须锁定事务使用的所有资源,直到整个事务都已完成。
与MOM相比,事务监视器对于应用具有一定的干扰。
1、什么是互联网络协议?互联网协议定义了两个或多个通信实体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格式和顺序,以及定义了消息或事件的传输与接受的行为。
2、描述两类消息通信。
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同步通信:两个通信系统之间必须要进行同步,两个系统必须都在正常运行,并且会中断客户端的执行流,转而执行调用。
异步通信:调用者在发送消息后可以不再等待响应,可以接着处理其他任务,发送程序和接受程序无须同时运行处理通信任务。
3、什么是远程过程调用?什么是远程方法调用?RPC是一种中间件机制,用于调用远程系统中的过程,远程系统中的过程返回相应的结果。
RPC调用实际上是一种称为客户桩的本地代理,客户桩是支持RPC的代理程序,模拟了远程对象和方法的接口。
Java远程方法调用实现了对象间的通信。
RMI调用有两个不同的程序组成:服务器端和客户端,远程方法调用提供了服务器端和客户端之间的通信机制,并在服务器端和客户端之间来回传递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