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第1课时“找次品”问题[仅供参考]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5
找次品题目及过程摘要:一、问题的提出:介绍找次品的背景和问题本身二、找次品的方法:分析并介绍不同的找次品方法1.暴力法2.筛选法3.观察法三、实际应用:简述找次品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四、总结:回顾找次品问题的解决过程,强调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找到合适的方法正文:找次品问题是数学领域中一个经典的问题,它的背景是在一堆物品中找出一个次品,根据不同的条件限制,需要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解决。
本文将对找次品问题进行详细的介绍。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找次品问题的基本内容。
假设有一堆物品,其中有一个次品,它的重量、大小、形状等属性与正品有所不同。
我们的任务是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这个次品。
针对这个问题,有三种常见的解决方法:暴力法、筛选法和观察法。
暴力法,顾名思义,就是将所有物品逐一检查,直到找到次品。
这种方法适用于物品数量较少的情况,但随着物品数量的增加,所需的时间将呈指数级上升,因此不适用于大规模的问题。
筛选法是一种更高效的解决方法。
它首先对物品进行分组,将相似的物品放在一起,然后对每组物品进行逐一检查。
通过不断缩小检查范围,最终找到次品。
筛选法的优点是时间复杂度较低,缺点是需要对物品进行合理的分组。
观察法则是通过对物品进行观察,寻找次品的特点。
例如,如果次品比正品重,那么我们可以通过称重的方法来找到次品。
观察法的优点是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找到次品,缺点是可能需要多次尝试才能找到正确的特点。
找次品问题在实际生活中有许多应用,比如在制造业、质检等领域,都需要在大量产品中找出次品,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企业的声誉。
此外,解决找次品问题也能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解决找次品问题的关键在于找到合适的方法。
第一课时:找次品练习题一、填空。
1.在一些零件里有1个次品(次品重或轻一些),我们可以采用()方法把它找出来。
2.有5袋瓜子,其中有1袋的质量不足,可以用( )的方法把它找出来,将天平两边的托盘各放( )袋瓜子,如果天平平衡了,剩下的那袋就是( )。
3.填一填。
(1)有3个大小相同的球,次品较轻,用天平称( )次,保证能找到次品。
(2)有3包饼干,其中两袋质量相同,另一包不知是重还是轻,用天平称( )次,保证能找到这包饼干。
(3)有5包糖果,用天平找出质量不足的一包,至少需要称( )次。
(4)有15瓶水,14瓶是纯净水,另外一瓶是盐水,用天平至少称( )次,保证能找到这瓶盐水。
二、聪聪要从12个同一型号的零件中找出一个质量不一样的次品,明明要从27个零件中找出一个质量不一样的次品。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对的画“√”,错的画“X”)(1)明明用的次数一定比聪聪多。
( )(2)明明用的次数一定比聪聪少。
( )(3)明明用的次数不一定比聪聪多。
( )(4)明明分的份数一定比聪聪多。
( )三、解决问题。
1.有4块差不多重的糖,其中各有2块同样重,但从表面上看或通过掂都无法判断轻重。
用天平至少称几次能保证把它们分出谁轻谁重?2.有7瓶药片,其中1瓶少3片,至少称几次保证能把它找出来?3.有18个零件,其中有—个是次品(次品重一些)。
如果要求你用天平称,至少称几次能保证把这个次品零件称出来?4.有14个形状、大小一样的红球,其中一个重量较轻是不合格产品,你能用天平称几次找出不合格产品?5.有27颗外观一模一样的珍珠,其中一颗假的比其他珍珠略轻一点。
假如给你一架天平作工具,你只需称几次,就可以找到那颗珍珠了?6.有9颗外形完全相同的珠子,其中8颗是真珠,另一颗是假珠,且假珠比真珠重。
用天平(无砝码)称至少称几次可把假珠找出来?7.有三个盒子;第一个盒子装了两个5 g的红球;第二个盒子装了两个6g的红球;第三个盒子装了一个5g的红球,一个6g的红球。
找次品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嘿,咱今儿个就来唠唠找次品这档子事儿!你说这找次品啊,就像是在一堆宝贝里挑出那个有点小毛病的家伙。
咱先说说这解题方法。
就好比你面前有一堆苹果,你得想法子找出那个不太好的。
你可以一个一个地看过去,这是最笨的办法,但有时候还真就得这么干。
可要是苹果太多了,那咱就得动点小脑筋啦。
比如说,把这些苹果分成几份。
这就跟分蛋糕似的,把大问题切成小份来解决。
然后呢,再比较这些份。
这就好像比赛,看看哪一组里有那个次品。
再讲讲技巧。
这技巧可就有意思啦!你得学会观察,就像侦探一样,从一些小细节里发现端倪。
比如说有些次品可能颜色有点不一样,或者形状有点怪。
你得抓住这些小特点,一下子就把它给揪出来。
还有啊,你可以利用平衡的原理。
就像跷跷板一样,两边放同样数量的东西,如果不平衡,那有问题的就在轻的或者重的那一边。
这多有意思啊!你想想看,找次品就像是一场小小的冒险。
你得勇敢地去尝试,去探索。
有时候可能会走点弯路,但别怕呀,这也是乐趣所在呢!比如说,有一堆零件,你要找出那个不合格的。
你可以先大致分一下组,然后再仔细比较。
这过程中,你得集中精力,不能马虎。
就像在大海里捞针,得有耐心,有细心。
而且啊,找次品还能锻炼咱的思维能力呢!让咱的脑子转得更快,更灵活。
这可不是啥坏事呀!咱再打个比方,找次品就像是在茫茫人海中找到那个特别的人。
你得用各种方法去筛选,去辨别。
这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做到的哦!总之呢,找次品这事儿,既有趣又有用。
它能让咱学会怎么去解决问题,怎么去发现那些隐藏的小秘密。
所以啊,别小瞧了它,好好去琢磨琢磨,你肯定能掌握其中的奥秘!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课时《找次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找次品》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的一课时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找次品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次品的概念,学会使用不同的方法找次品,并能够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
他们在学习本节课时,能够理解次品的概念,并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来掌握找次品的方法。
但是,学生在找次品时的耐心和细心程度不同,部分学生可能需要更多的引导和练习来提高找次品的准确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次品的概念,知道次品的特点。
2.让学生学会使用不同的方法找次品,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找次品的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
2.难点: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能够准确地找到次品。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次品的概念,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找次品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4.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找次品的准确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准备一些实际物品,如球、水果等,用于展示次品。
2.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找次品的方法和实际操作过程。
3.练习题:准备一些找次品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实际物品,如球、水果等,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次品。
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引出次品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展示找次品的方法,如比较法、筛选法等。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些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找次品的实际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1课时找次品人教版新课标第1课时找次品【教学内容】教材第111页例1、第112页例2。
【教学目的】1.经过观察、猜想、实验、推理等活动,体会处置效果战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处置效果的有效性。
2.感遭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普遍运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处置实践生活中的复杂效果,初步培育先生的应意图识和处置实践效果的才干。
3.阅历数学优化思想处置实践效果的进程,体验观察、猜想、实验、推理的学习方法。
4.在学校进程中,培育先生的数学看法,激起先生学习探求的热情和兴味,培育先生勇于探求的而肉体和入手实际的才干。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用天平找次品的分法。
难点:尝试用数学的分法处置生活中的实践效果。
【教学进程】一、情形导入1.出示天平教具,提问:这是什么?〔天平〕你们知道天平的作用吗?它的原理是什么?2.教员:明天我们就运用天平来学习找次品的分法。
二、新课讲授1.教学教材例1。
出示钙片,提出效果:这里有3瓶钙片,其中1瓶少了3片,你能用什么方法把它找出来吗?先生独立思索。
教员鼓舞先生大胆想象,积极发言。
方案:翻开瓶子数一数,用手掂掂,用天平称。
〔1〕自主探求用天平找次品的基本方法。
引导先生探求应用天平找次品的方法:大家猜猜,怎样应用天平找出这瓶少了的钙片,我们可以拿出3个学具,替代钙片,想象一下,怎样才干找出少了的那瓶?独立思索,有一定思想结果的时分小组交流。
全班汇报:〔1〕一个一个地称重量〔应用砝码〕,最轻的就是少了的那一瓶;〔2〕应用推理:在天平两端各放一瓶,依据天平能否平衡来判别哪一瓶是少的。
假设天平平衡,说明剩下的一瓶就是少的;假设天平不平衡,说明上扬的一端是少的。
小结并提醒课题。
〔1〕综合比拟几种方法〔数一数,掂一掂,盘秤称,天平称……〕,哪一种愈加快速,准确?〔2〕在生活中经常有这样一些状况,在一些看似完全相反的物品中混着一个重量不同的,轻一点或是重一点。
应用天平可以快速准确地把它找出来,我们把这类效果叫做找次品。
第1课时找次品
一、想一想,填一填。
1、有5瓶多种维生素,其中一瓶少了4片。
如果用天平称,每次称1瓶,至少称()次才能保证找到少药片的那瓶;如果每次称2瓶,至少需要()次才能找到。
2、从9件物品中找出其中1件次品(略轻一些),把9件物品分成()份称较为合适。
3、有8瓶水,其中7瓶质量相同,另外有1瓶是糖水,比其他水略重一些,至少称()次能保证找出这瓶糖水。
二、用心选一选。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10瓶饮料,其中一瓶变质了(略重一些),用天平称,至少称()次一定能找出次品。
A、3
B、4
C、5
三、一箱橙子有15袋,其中有4袋质量相同,另外有1袋质量不足,轻一些,至少称几次能保证找出这袋橙子来?(请你试着用图表示称的过程)。
五年级数学找次品及参考答案解析一、填空1.一个偶然的机会,阿凡提从他的朋友那里得到了8枚外表一模一样的金币,但是其中有1枚是假的,重量较轻,于是他找来一架天平,想用它找出那枚假的硬币。
想一想,他至少需要用天平称()次才能找出假的硬币。
2.灰太狼用1瓶变形药水(质量比纯净水要稍重一点)偷换了羊村的15瓶纯净水中的1瓶,聪明的喜羊羊至少要称()次才能保证找出这瓶变形药水。
3.为了用尽可能少的次数找出次品,你会对待测物品进行分组吗?4.有5个零件,其中有一个是次品,重量稍重,根据如图所示可以推断出()号零件一定是正品。
5.在10个零件里有1个是次品(次品重一些),用天平称,至少称()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
二、选择1.有三袋食盐,其中2袋每袋500克,另一袋不是500克,但不知道比500克轻还是比500克重。
用天平至少称()次能保证称出这袋食盐比500克重或轻。
A.1B.2C.3D.4 2.在一批外表相同的零件里混入了一个次品(次品轻一些),如果能用天平称量的方法找这个次品,最好的方法是先把这批零件平均分成()份,然后再称。
A.2B.4C.3D.53.在15瓶口香糖中,14瓶的质量相同,只有1瓶比其他瓶少4片。
如果要确保找出轻的那一瓶口香糖,至少需要用天平称()次。
A.2B.3C.4D.14.有12箱桃子,其中11箱质量相同,有1箱质量不足,至少称()次保证一定能找出质量不足的这箱。
A.3B.2C.4D.55.有27个零件,其中有一个零件是次品(次品轻一些),用天平称,至少称()次能保证找出次品零件。
A.2B.4C.5D.3三、解答1.根据图示信息回答问题。
(1)如果用天平称,至少称几次可以保证找出被吃掉5个的那一筐?请写出主要过程。
(2)如果天平两边各放5筐,称一次有可能称出来吗?2.1箱牛奶有12袋,其中11袋质量相同,另1袋质量不足,如果用天平来称,至少称几次能保证找出这袋牛奶?3.爸爸买了5个冰淇淋,其中4个都是150克,另外1个有155克。
2021年{某某}小学
小
学
数
学
学
习
资
料
教师:
年级:
日期: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优化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可有效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本单元主要以“找次品”这一操作活动为载体,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等方式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归纳、推理的方法体会运用优化策略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2. 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通过挑次品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2、挑次品的方法。
四、教学措施:
本单元内容的活动性和操作性比较强,大都可以采取学生动手实践、小组讨论、探究的方式教学。
实际教学时,可先多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充分地操作、试验、讨论、研究,找到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
在活动中出现的一些共性的问题,教师可集中解决,如有的学生在称的次数少于至少能保证找出次品的次数时,就找出了次品,这时教师应提醒学生把所有的可能性都考虑进去。
活动完成后,教师可要求学生分组汇报结果,并在黑板或屏幕上一一展示,让学生感受到同一问题却有多种解决方案,同时也为后面寻求最优的解决策略打下了研究、分析的基
础。
五、课时划分共2课时
第1课时“找次品”问题
学习内容教材第111-112页相关内容。
编写人
学习目标1、我能借助纸笔对“找次品”问题进行分析,归纳出解决这类问题的最优策略,
经历由多样到优化的思维过程。
2、通过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等方式,我感受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
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3、我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我能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
活中的简单问题。
重难点重点:经历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的思维过程,归纳出解决“找次品”问题的最优策略。
难点:脱离实物,借助纸笔帮助分析“找次品”的问题
导学流程自主空间
【独立自主学习】
1、说说你对天平有哪些了解?
2、(教材第112页例1 )有3 瓶钙片,其中1 瓶少了3 片(次品),你能设法把它找出来吗?
3、想一想:不实际称,你们能利用天平平衡的原理表示找次品的过程吗?试着填一填:
平衡,()是次品(填数字)
不平衡,()是次品(填轻重)
我发现:需要称()次
【合作互助学习】
1、在小组内交流独立自主学习的内容,派代表在全班汇报交流。
如果待测物品数量为9个,有一个是次品(次品重一些),用天平称,至少称几次就保证一定能找出来?(教材第113页例2 )
议一议:“至少称几次就保证……”是什么意思?
(2)小组活动,按照你们讨论的方法将大家摆或画的情况填入下表。
每次每边放的个数分成的份数要称的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