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适应系统(CAS)理论及其应用--由来、内容与启示
- 格式:pdf
- 大小:475.59 KB
- 文档页数:9
复杂自适应系统理论综述1 复杂自适应系统理论简介复杂自适应系统(Complex Adaptive System,CAS)理论是现代复杂性科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理论,是由美国密歇根大学教授、遗传算法创始人约翰·霍兰(John Holland)于1994年圣塔菲研究所成立10周年时正式提出的。
其后霍兰又在《隐秩序——适应性造就复杂性》以及《涌现:从混沌到有序》两本著作中对该理论进行了完善。
CAS理论的主要思想是:复杂自适应系统是一种“用规则描述的,由相互作用的适应性主体(Active Agent)所构成的系统,这些主体随着经验的积累,靠不断变换规则来适应”(霍兰,2000:10-11);复杂自适应系统理论的核心是适应性创造复杂性,与以往传统的机械论、还原论不同,复杂自适应系统(CAS)中的个体是具有主观能动性、适应性的智能体,可以在适应外界环境与对外交流中不断学习与积累经验,并能根据自己所学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以求与系统规则相匹配。
另外,还能通过修改系统规则来达到自身行为与外界环境的匹配。
在该系统中,所有个体都处于一个主要由其他个体所构成的大环境之中,而复杂自适应系统也始终处于一种“混沌的边缘”的环境之中,因而任何主体在适应上所作的努力都是努力适应别的适应性主体,即CAS中的每一个个体都依靠与环境以及与其他个体间的相互作用不断改变着它们的自身,同时也改变着环境。
此外,与自上而下、中心控制的复杂性科学早期研究的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理论不同,复杂自适应系统是一种层次结构分明的自下而上的分散系统,系统中的每个个体在共处一个大环境的同时又分别根据它周围的小环境并行、独立地进行着适应与学习,不同层次间的个体一般没有交集,从而“把对涌现的繁杂的观测还原为简单机制的相互作用”,而相同层级的个体通过一定的竞合行为,又可以在系统的更高层次上突现出新的结构、现象及更复杂的行为。
一般认为像社会系统、股票市场、虚拟社区、蚁群、人体免疫系统、组织中的单位或不同组织所形成的联盟都可看作复杂自适应系统。
CAS理论的发展与应用在前期探索阶段,由于缺乏相关的数学理论和计算工具,CAS理论主要停留在概念层面。
早期的CAS理论主要研究非线性动力学系统、混沌现象和自组织性等问题,如斯蒂芬·斯密尔提出的细胞自动机模型和亚提兰·图林基提出的自组织理论等。
这些研究为CAS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发展整合阶段是CAS理论的重要阶段,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建立CAS 理论的数学模型和计算工具。
在这一阶段,许多重要的概念和方法得以形成。
例如约翰·豪金斯声名鹊起的“迷宫理论”和约翰·霍兰德的“自适应系统”理论等。
此外,神经网络模型、遗传算法等也被引入到CAS理论中,为复杂系统建模和仿真提供了有效工具。
应用拓展阶段是CAS理论面向实际问题的应用阶段。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模拟仿真方法的成熟,CAS理论开始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社会科学、生物学、物理学、经济学等。
在社会科学领域,CAS理论被应用于研究复杂组织、创新和演化等问题。
在生物学领域,CAS理论为生物系统的进化、适应和遗传等问题提供了新的解释和研究方法。
在物理学和经济学等领域,CAS理论被用于研究非线性动力学系统、市场行为和金融风险等。
除了理论方面的应用,CAS理论还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在城市规划领域,CAS理论可以帮助城市规划者理解城市系统的复杂性,并提供相应的规划策略。
在物流管理领域,CAS理论可以帮助企业优化供应链,提高运输效率。
在生态保护领域,CAS理论可以帮助设计和管理自然保护区,实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总结来说,CAS理论的发展与应用已经走过多个阶段,从早期的概念发展到今天的理论建模和实践应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对复杂系统的深入研究,相信CAS理论将继续发展,并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更多的启示和方法。
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我国政府社会管理改革探讨摘要:运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研究政府社会管理系统的结构及功能,克服目前政府社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从而增强政府的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能力,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文章应用复杂适应系统(cas)理论分析了政府社会管理的复杂性系统特征,提出了复杂环境下政府社会管理改革的方向和新的管理模式。
关键词:复杂适应系统;政府;管理;改革1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概述复杂适应系统(complex Adaptive System,简称CAS)是霍兰德于1994年提出的,CAS理论的一个核心概念和思想就是“适应性”。
在霍兰的代表作《隐秩序——适应性造就复杂性》一书中,将CAS定义为“由用规则描述的、相互作用的主体组成的系统”,这些主体“在形式和能力方面是千差万别的”,并且能够“随着经验的积累,通过不断变换其规则来适应环境中的其他主体”。
换言之,CAS理论把系统中的成员视为具有自身目的与主动性的、积极的、活的“适应性主体”(Adaptive Agent),正是这种主动性以及它与环境的反复的相互作用,成为了“CAS生成复杂动态模式的主要根源”。
他认为,“复杂适应系统是由规则描述的、相互作用的主体组成的系统。
这些主体随着经验的积累,靠不断变换其规则来适应。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复杂适应系统的复杂性起源于其中的主体(Aclive Agent)的适应性,正是这些主体与环境以及与其它主体间的相互作用,不断改变着它们的自身,同时也改变着环境,系统中的主体能够与环境以及其它主体进行交流,在这种交流的过程中“学习”或“积累经验”,不断进行着演化学习,并且根据学到的经验改变自身的结构和行为方式。
复杂适应性系统的主要特征包括:系统由大量具有主动行为能力的主体,即Agent构成。
主体之间以及主体与它们的环境之间存在复杂的非线性的相互作用,这些相互作用导致了系统整体的涌现特性,主体的行为对它们的环境具有适应性,这也是复杂适应系统最重要的特征,正是由于主体的适应性导致了整个系统是演化的。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AS)是一种用于探索有关复杂系统结构和运作原理的理论。
CAS由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在1962年提出,旨在表明复杂的系统可以通过自我调整和自我优化来适应环境的变化。
这是一个贯穿进化论和系统科学的概念,它表明,有些系统可以通过探索和利用它们自身的复杂性来克服环境和外部因素的变化。
CAS认为,复杂系统的行为不仅受外部因素的影响,也受内部因素的影响,这些内部因素包括系统内的连接、网络结构和机制。
CAS 假设,系统内的复杂性可以被驱动,从而自我调整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CAS的研究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金融市场、社会和经济系统、生态系统以及人类行为和文化模式。
CAS理论被用来探索如何使系统更具灵活性,以便它们可以更好地应对外部和内部变化。
它也被用来推动改进系统结构,使其更加弹性,以实现更高的效率和稳定性。
此外,CAS理论也被用来研究复杂系统中的社会和技术元素如何交互作用,以及它们如何影响系统的性能。
例如,研究人员使用CAS 理论来研究如何提高金融市场的效率,以及如何最大化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CAS理论的结果是令人鼓舞的,它表明,复杂的系统可以通过自我调整和自我优化来应对外部变化。
通过加强系统的弹性,可以使系统更加灵活,从而更好地适应它们所处的环境。
CAS理论也被用来改善系统结构,以实现更高的效率和稳定性。
复杂适应系统( CAS) 理论是现代系统科学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作为第三代系统观,突破了把系统元素看成/ 死0的、被动的对象的观念, 引进具有适应能力的主体概念, 从主体和环境的互动作用去认识和描述复杂系统行为, 开辟了系统研究的新视野。
从二十世纪系统观的发展,说明CAS 理论产生的背景和意义,具有适应能力的主体CAS 理论最基本的概念是具有适应能力的主体( Adaptive Agent) , 简称主体。
它不同于早期的系统科学用的部分、元素、子系统等概念, 部分或元素完全是被动的, 其存在是为了实现系统所交给的某一项任务或功能, 没有自身的目标或取向, 即使与环境有所交流, 也只能按照某种固定方式作出固定的反应, 不能在与环境交互中/ 成长或/ 进化主体则随着时间而不断进化, 特点是:习会成长这就使得CAS 理论与以往的系统观有了根CAS 理论恢复了古代系统思想强调的活力观自从现代系统科学兴起以来,人们强调的主要是/ 整体观0, 对古代系统思想关于活力的观点注意不够。
/ 活力论0认为, 物质自身具有活力, 不断运动和变化, 发展变化不只是由外部原因推动的。
典型代表是卢克莱茨的5特性论6[ 11] 虽然恩格斯一再强调物质与运动不可分, 说/ 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同样不可想象0, 我们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还是忽视了这个重要观点。
即使谈系统, 也有意无意地把元素或部分看做死的对象, 是整体的/ 齿轮和螺丝钉0。
这就导致前两代系统方法在处理社会经济系统时的困惑和无力。
CAS 理论在这一点上的突破, 使它具有了与以前的理论根本不同的、新的洞察CAS 理论对于宏观与微观之间的联系, 给出了新的认识角度) ) ) 涌现涌现是在微观主体进化的基础上, 宏观系统在性能和结构上的突变。
这种突变在以往的观念中是难以认识和控制的, 也不是用统计等传统方法所能完全说明的。
CAS 理论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角, 对于我们认识和解释经济、社会、生态、生物的许多现象以启发, 开辟了新路。
第六章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复杂适应系统(Complex Adaptive System,简称CAS)理论的提出对于人们认识、理解、控制、管理复杂系统提供了新的思路。
CAS理论包括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
在微观方面,CAS理论的最基本的概念是具有适应能力的、主动的个体,简称主体。
这种主体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遵循一般的刺激——反应模型,主体的适应能力表现在它能够根据行为的效果修改自己的行为规则,以便更好地在客观环境中生存。
在宏观方面,由这样的主体组成的系统,将在主体之间以及主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发展,表现出宏观系统中的分化、涌现等种种复杂的演化过程。
1994年霍兰提出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在桑塔费研究所成立10周年时正式提出的。
作为CAS理论的产生背景,有必要对该研究所简单介绍。
1. 圣菲(桑塔费)研究所CAS理论的诞生地——桑塔费研究所成立于1984年。
它是一个独立的非盈利的研究所,靠申请各种基金来支持跨学科的研究工作。
聚集在这里的研究人员虽然来自不同的阶层和背景,包括从梳着马尾巴发型的研究生到像物理学家盖尔曼、安德森和经济学家阿罗这样的诺贝尔桂冠得主,由年迈的学术巨子(头顶诺贝尔桂冠、地位特殊、声名显赫)创建的机构,但他们都达到了一个基本的共识,都坚信一个将普照自然和人类的新科学——复杂性理论,他们正在凌厉地冲破自牛顿时代以来一直统治着科学的线性的还原论的思维方式,但起步非常艰难。
1.1 还原论三百多年来,科学家们热爱的线性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整体正好等于所有部分之和。
还原论把世界分解得尽可能小,尽可能简单。
为一系列或多或少理想化了的问题寻找解题的方案(通往诺贝尔奖的辉煌殿堂通常是由还原论的思维取道的),但却因此背离了真实世界,把问题限制到你能发现解决办法的地步,这就造成了科学上越来越多的碎裂片。
而真实的世界却要求我们用更加整体的眼光去看问题,任何事情都会影响到其它事情,你必须了解事情的整体关联网。
事实上,除了非常简单的物理系统,世界上几乎所有的事情、所有的人都被裹罩在一张充满刺激、限制和相互关系的巨大非线性网络之中,一个地方小小的变化会导致其它地方的震荡(一呼百应、千应,蝴蝶力量),整体几乎永远是远远大于部分的总和(气体整体属性有压强、温度、相变——凝固与蒸发,而单个气体分子只有动能、速度;一台安装好的机器具有它的零部件总和所没有的功能)。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omplex adaptive systems,CAS)是一种基于网络和复杂性科
学研究的复合理论,它旨在从复杂模式中抽象出机制以及动态调节和控制系统演化的方法。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包括多学科研究,如计算机科学,数学,物理学,生物学,社会学,经
济学等,目标是提供一种框架,通过研究发掘社会和经济系统的诞生,演化和发展的方式,以及它们如何影响当前的复杂的和活跃的系统。
因此,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也用来理解大型
系统如市场资源配置、社会和经济变革等过程。
研究者们发现,复杂适应系统包含三种元素:复杂性、能够适应其环境并学习以改善
自己的子系统,以及交互作用的网络。
它们构成一个嵌套的微观物理宇宙系统,伴随着额
外的社会、经济、文化和心理因素。
这些元素彼此交互,在层层嵌套的复杂性之间形成非
常动态的结构,而传统的模型不具备解释这种复杂性的能力。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复杂现象如市场有所
不同,社会难以预料,基本上没有集体意识,可以解释多种原因的新型社会系统;它可以
帮助研究潜在的不同的行为,如政治和社会结构,技术变革,全球变化,经济行为等。
它
还用来理解复杂环境中的重要事件以及人类介入如何影响这些事件。
最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是一种基于系统思维的多学科内在结构,它提供了一种理解
模式,帮助人类了解复杂社会系统。
它使我们特别能够深入研究这些系统,弄清系统中的
结构,从而掌握多种交互机制,改变和适应现代的社会现象。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复杂适应系统(CAS)理论及其应用--由来、内容与启示作者:陈禹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科学实验室刊名:系统辩证学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SYSTEMIC DIALECTICS年,卷(期):2001,9(4)被引用次数:91次1.贝塔朗菲;秋同;袁嘉新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应用 19872.维纳;郝季仁控制论 19633.钱学森;宋健工程控制论 19804.龚德恩经济控制论概论 19885.尼科里斯;普里高津;罗久里;陈奎宁探索复杂性 19866.哈肯;郭治安高等协同学 19897.钱学森;戴汝为;于景元一个科学新领域--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及其方法论 1990(01)8.波索马特尔;陈禹沙地上的图案 19999.霍兰;隐秩序;周晓牧查看详情 200010.霍兰;陈禹涌现 200111.卢克莱修;方书春物性论 19811.谭跃进.邓宏钟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及其应用研究[期刊论文]-系统工程2001,19(5)2.廖守亿.戴金海复杂适应系统及基于Agent的建模与仿真方法[期刊论文]-系统仿真学报2004,16(1)3.杨城.谢志龙.YANG Cheng.XIE Zhi-long复杂适应系统的多层级建模研究[期刊论文]-计算机工程2009,35(22)4.邱世明复杂适应系统协同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学位论文]20021.李栋华复杂适应视角的产业系统和产业竞争力[期刊论文]-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1)2.王静.王耀球.李维国基于CAS的化肥供应链建模方法研究[期刊论文]-物流技术 2009(12)3.施宏伟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协同过程与功能结构[期刊论文]-情报杂志 2008(1)4.任昊利.李新明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电子信息装备体系模型研究[期刊论文]-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学报2008(5)5.于冬.踪家峰.高璇面向城市信息系统的复杂性研究[期刊论文]-中国管理科学 2004(z1)6.孙洪军.王治宝.刘大海基于Agent技术的证券市场庄家控股仿真模型[期刊论文]-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4(16)7.周毓萍.李清基于适应性学习机制商业银行动态能力提升的研究[期刊论文]-金融与经济 2011(12)8.彭英.杨照.侯金伶复杂组织适应性影响因素研究:以中国电信企业为例[期刊论文]-统计与决策 2011(1)9.于夕真基于CAS理论的大学英语教学新探索[期刊论文]-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0(z2)10.饶明波.张淼.李凯.万晓冬基于Agent的坦克分队系统实体建模[期刊论文]-四川兵工学报 2010(9)11.苏娜.陈士俊基于自组织理论的科研团队成长机制研究[期刊论文]-科技管理研究 2009(2)12.陆西宁.周延年政府人力资源离散动态预测模型的研究[期刊论文]-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2008(4)13.曾珍香.赵建伟.王欣菲基于CAS理论的区域PRED系统协调发展研究[期刊论文]-工业技术经济 2008(4)14.翁鸣基于Swarm的经济仿真方法研究[期刊论文]-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2007(5)15.施永仁.高亮.张江.彭仲杄基于Agent的计算经济学及其在供应网络中的应用[期刊论文]-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2006(2)16.王胜奎松纵坑切梢小蠹虫害的仿真模型与生态防治的优化策略[期刊论文]-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06(5)17.袁宇涛.李金林作为复杂适应性系统理论研究对象的金融系统[期刊论文]-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6)18.徐国祯重视系统复杂性、复杂性管理的研究促进森林经营管理工作的发展[期刊论文]-林业调查规划 2002(4)19.王行靳.高冰基于自组织理论的农村组织创新机制研究[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 2011(20)20.牟绍波.王成璋产业集群持续成长的自组织机制研究[期刊论文]-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7(7)21.李洪磊.甘仞初一种基于多主体仿真的制度有效性分析方法研究[期刊论文]-系统仿真学报 2006(2)22.张凡.吴晓军.郭鹏CAS理论在城市地价建模仿真中的应用研究[期刊论文]-计算机仿真 2006(1)23.沈寿林.韩晓强.白承森Agent技术及其在作战模拟中的应用[期刊论文]-计算机仿真 2006(9)24.齐庆祝.杜纲企业能力系统构建与关键维度分析[期刊论文]-统计与决策 2006(22)25.张凡.吴晓军.薛惠锋CAS理论在中心地理论研究中的应用[期刊论文]-微计算机应用 2005(2)26.杨帆.王晓鸣.陈亮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的旧城改造利益共生参与机制[期刊论文]-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 2005(3)27.林晓旻.王治宝.孙佳宁.王用本MMDR算法的优化以及在证券仿真中的应用[期刊论文]-计算机应用 2005(6)28.吴绍艳.杜纲基于CAS理论的企业动态能力构建机理研究[期刊论文]-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29.何丽红.景方.杜德生.景旭复杂适应系统中合作与竞争关系的涌现[期刊论文]-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 2003(4)30.刘春霞.孙绍荣制度下行为模拟的Agent与CA方法比较研究[期刊论文]-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10(2)31.肖建勇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看学校变革[期刊论文]-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1)32.耿金花.高齐圣.方爱丽质量改进——典型的复杂适应系统[期刊论文]-商业研究 2007(9)33.倪建军.徐立中.王建颖基于CAS理论的多Agent建模仿真方法研究进展[期刊论文]-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2006(5)34.白少布.薛恒新供应链管理面向复杂性——供应链的CAS特性揭示[期刊论文]-经济师 2006(9)35.魏大为.许春燕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及其对二语习得研究的启示[期刊论文]-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1)36.刘阳.王前集群创新系统入群企业行为模型研究[期刊论文]-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9(9)37.侯艳龙基于CAS理论的企业动态核心能力适应机制研究[期刊论文]-经济师 2009(10)38.李玉玲.吴祈宗虚拟企业的演化与CAS理论[期刊论文]-生产力研究 2007(22)39.黄民兴复杂性科学与中东研究[期刊论文]-西亚非洲 2006(3)40.张旭凤.孟宪妤基于解释结构模型的物流企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期刊论文]-物流技术 2009(8)41.李强.毕贵红.王华基于Agent的城市废物计量收费方案仿真研究[期刊论文]-计算机仿真 2008(12)42.游文霞.王先甲StarLogo在基于agent复杂系统建模与仿真中的应用[期刊论文]-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6(3)43.蔡子微中医学的文化基础与理论体系研究纲要(七)--科学继承与发展:传统复杂系统理论问题研究(上)[期刊论文]-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06(4)44.李振龙复杂适应系统的博弈分析研究[期刊论文]-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3(13)45.杨建卫基于多Agent和复杂自适应系统的金融生态评价模型[期刊论文]-河南科学 2011(3)46.陈明红.查先进基于CAS的信息资源配置自组织研究[期刊论文]-图书与情报 2009(3)47.陈伟.金福霍兰的涌现性思想评析[期刊论文]-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1)48.丁堃作为复杂适应系统的绿色创新系统的特征与机制[期刊论文]-科技管理研究 2008(2)49.孙世岩.刘忠.刘健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与计算机作战模拟[期刊论文]-计算机仿真 2003(12)50.黄金.赵冬梅基于ISM模型的数字鸿沟影响因素分析[期刊论文]-统计与决策 2011(8)51.刘晓峰.陈通投资项目的经济—社会—生态协同评价模型[期刊论文]-统计与决策 2010(16)52.陈通.刘晓峰.柳锦铭基于CAS理论的有限理性项目经济评价研究[期刊论文]-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7(12)53.蔡子微中医学的文化基础与理论体系研究纲要(八)——科学继承与发展:传统复杂系统理论问题研究(下)[期刊论文]-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06(5)54.孙洪军证券仿真复杂系统建模及其应用[学位论文]博士 200455.张涛.孙林岩.孙海虹.李刚供应链的系统运作模式分析与建模--基于复杂自适应系统范式的研究[期刊论文]-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3(11)56.侯合银复杂适应系统的特征及其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期刊论文]-系统科学学报 2008(4)57.金福.陈伟遗传算法之父——霍兰及其科学工作[期刊论文]-自然辩证法通讯 2007(2)58.孙建.叶民强基于主体的SWARM建模分析及其应用[期刊论文]-福建电脑 2002(11)59.陈明红网络信息生态系统信息资源动态配置研究[期刊论文]-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1(11)60.许萍.刘洪复杂适应系统观的组织变革——提升企业环境适应力的途径[期刊论文]-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2007(2)61.王儒敬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布局自适应决策模型研究[学位论文]博士 200562.童泽平基于复杂科学管理的武汉光谷光电子产业集群研究[期刊论文]-科技管理研究 2010(7)63.陶秋燕.吴祈宗基于复杂性理论的企业主动适应性成长能力解析[期刊论文]-商业经济与管理 2008(12)64.谢力.魏汝祥.尹相平从经济系统的复杂性看现代经济学理论的发展[期刊论文]-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08(3)65.廖守亿.陈坚.陆宏伟.戴金海基于Agent的建模与仿真概述[期刊论文]-计算机仿真 2008(12)66.康坛.穆东物流创新系统复杂适应性研究[期刊论文]-物流技术 2008(4)67.宗利永.孙绍荣.李绍英多主建模下主体行为与制度环境的交互分析[期刊论文]-商业研究 2011(4)68.宋吉涛.方创琳.宋敦江中国城市群空间结构的稳定性分析[期刊论文]-地理学报 2006(12)69.毕胜基于Agent人工股市模拟研究——涨跌幅度限制实验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470.熊勇清.冯韵雯产业政策环境适应能力的影响因素及现状分析[期刊论文]-中国科技论坛 2011(12)71.李艳会复杂系统建模及分析[学位论文]博士 200472.张凡基于复杂适应性的城市地价趋势仿真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73.王凤彬"全息"原理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期刊论文]-系统工程 2005(3)74.刘忠庆环境变革中的电信企业分形管理[学位论文]博士 200575.刁伟涛制度、自组织与秩序--兼论中国社会的制度变迁[期刊论文]-江苏社会科学 2006(3)76.刘春雨网络路由BP-CT智能算法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77.虞佳基于电子商务的企业信息资源集成管理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78.李慜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配送网络优化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679.丁堃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绿色创新系统研究[学位论文]博士 200580.杨帆旧城住区可持续改善参与模式研究及应用——以武汉市江岸区百步亭为例[学位论文]硕士 200581.于海生SCM环境下SCP系统的复杂性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482.迟妍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作战模型研究[学位论文]博士 200483.余旸基于Multi-Agent的供应链建模及仿真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684.张伟论团队的自组织化问题[学位论文]硕士 200685.佟金萍基于CAS的流域水资源配置机制研究[学位论文]博士 200686.刘文荣煤矿区环境—社会复杂系统演化模拟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87.魏奇原生性产业集群演进的多主体模拟分析[学位论文]硕士 200688.丁堃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绿色创新系统研究[学位论文]博士 200589.刘大海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的中国股市微观行为研究[学位论文]博士 200490.佟金萍基于CAS的流域水资源配置机制研究[学位论文]博士 200691.苏振民城市可持续发展预警系统研究[学位论文]博士 2005本文链接:/Periodical_xtbzxxb200104009.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