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3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掺减水剂)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2
C50 掺减水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1、设计依据及参考文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2、混凝土配制强度的确定2-1.设计要求C50。
2-2.混凝土配制强度计算根据JGJ/T55-2000;混凝土配制强度:fcu.o≥fcu.k+1.645δδ为6MPafcu.k 为50 MPa由fcu.o≥50+1.645×6≥59.9(MPa)3、配合比基本参数的选择3-1.水灰比(W/C)根据JGJ/T55-2000计算W/C=a a f ce/(f cu.o+a a.a b.f ce)其中a a 为0.46、a b 为0.07f ce 为42.5*1.13=48.02MPa由此,W/C=0.36。
3-2.坍落度的选择根据该C50 配合比使用部位,查表,坍落度选为50~70mm。
3-3用水量选择(m wo):根据坍落度数值、结构钢筋密集程度,选用碎石最大粒径为31.5mm,用水量m wo选用195kg。
实际使用中,掺用宁波奥立赛建材有限公司OLS200型高效减水剂,掺量1.5%。
该减水剂减水率达10%以上,设计中考虑10%的减水率,故计算用水量为:m O=195*(1-0.1)=176kg。
3-4.水泥用量(Mco):Mco=176/0.36=489kg3-5.砂率的选择根据坍落度查表,砂率选为28%。
3-6.砂用量(Mso):根据试验选用每m3混凝土拌合物重量(Mcp)为2400kg,用砂量Mso=(Mcp-Mwo-Mco- Mc 外)*0.28 = 639kg3-7.碎石用量(Mgo):Mgo=Mcp-Mwo-Mco-Mso =1296kg3-8.配合比:根据上面计算得水泥:水:砂: 碎石:减水剂300 :162 :639 :1296 :3.001 : 0.54 : 2.13: 4.32 :1%4、调整水灰比:调整水灰比为0.48,用水量取为163kg,水泥用量为Mco=163/0.48=340kg,按重量法计算砂、石用量分别为:Mso=625kg,Mgo=1269kg5、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配、调整与确定:试用配合比1 和2,分别进行试拌:配合比1:水泥:水:砂:碎石:减水剂= 300:162 :639 :1296 :3.00 kg/m3= 1: 0.54: 2.13 : 4.32 :1%;试拌材料用量为:水泥:水:砂:碎石:减水剂= 7 : 3.78 : 14.91 : 30.24:0.070kg; 拌和后,坍落度为70mm,达到设计要求;配合比2:水泥:水:砂:碎石:减水剂= 340 : 163 : 625 : 1269 : 3.40 kg/m3= 1 : 0.48 :1.84 : 3.73 : 1%试拌材料用量为:水泥:水:砂:碎石:减水剂= 8 : 3.84 : 14.72 : 29.84 :0.08kg拌和后,坍落度仅45mm,达到设计要求。
一、设计依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二、设计目的和要求(1)设计坍落度180±20mm;(2)混凝土设计强度为30MPa°三、材料(1)水泥:P.042.5,28d胶砂抗压强度48.6MPa,安定性合格;(2)砂:II区中砂,细度模数2.6;(3)碎石:最大粒径25mm,连续级配;(4)外加剂:聚竣酸高性能减水剂,固含量12%,掺量1.8%,减水率25%;(5)粉煤灰:F-H级粉煤灰,细度18.3%,需水量比99%;(6)粒化高炉矿渣粉:S95级,流动度比98%,28d活性指数101%;(7)拌和水:饮用水。
四、配合比设计计算(一)计算配制强度(fbu,O)由于缺乏强度标准差统计资料,因此根据《规程》表4.0.2选择强度标准差O为5.0MPa o表4.0.2C25-C45C5O-C55Σ 4.0 5.0 6.0根据公式fcu,02fcu,k+1.645B式中:fcu,0——混凝土试配强度(MPa)fcu,k ----- 设计强度(MPa)6 ----- 标准差,取5试配强度:fcu,0=fcu,k+l∙645σ230+1.645X5238.2(MPa)(二)混凝土水胶比(W/B)(1)确定矿物掺合料掺量应根据《规程》中表3.0.5-1的规定,并考虑混凝土原材料、应用部位和施工工艺等因素来确定矿物掺合料掺量。
表最大掺量(%)采用硅酸盐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0.404535粉煤灰>0.404030粒化高炉矿渣≤0.406555粉>0.405545钢渣粉—3020磷渣粉—3020硅灰—1010≤0.406555复合掺合料>0.405545注:1采用其它通用硅酸盐水泥时,宜将水泥混合材掺量20%以上的混合材量计入矿物掺合料;2复合掺合料各组分的掺量不宜超过单掺时的最大掺量;3在混合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矿物掺合料时,矿物掺合料总掺量应符合表中复合掺合料的规定。
精心整理安徽建筑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文献综述一、自密实混凝土简介混凝土是由胶凝材料(如水泥)和各种矿物掺合料、骨料(如砂石)及水按适当比例配合,拌合形成混合物,经过一定时间的凝结硬化,形成具有力学性能的人造石材。
自密实混凝土(Self-ConsolidatingConcrete简称SCC)是指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能够流动、密实,即使存在致密钢筋也能完全填充模板,同时获得很好均质性,并且不需要附加振动的混凝土。
工作奠定了基础。
1、国内对自密实混凝土的研究国内对自密实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开始于90年代初期。
1987年冯乃谦教授提出了流态混凝土概念,奠定了这一研究的基础。
1993年,北京城建集团构件厂在研制出C60-C80大流动性高强度混凝土的基础上开始着手于免振捣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的研制,于1996年获得了免振捣自密实混凝土的国家专利。
之后,中建一局、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及深圳、济南、天津、宁夏等地陆续有了自密实混凝土应用于工程实践的报道。
2003年广州西卡建筑材料公司天津分公司先后在天津和北京举办“高性能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研讨会”,推动了津京地区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
此外,清化大学的廉慧珍教授、覃维祖教授、武汉工业大学的马保国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巴恒静教授、福州大学的郑建岚教授、中南大学的谢友均教授、山东建工学院的李志明教授以及江苏建材研究院、天津3、自密实混凝土的应用现状目前,自密实混凝土已广泛应用于各类工业民用建筑、道路、桥梁、隧道及水下工程、预制构件中,国内也已有自密实混凝土用于特殊结构施工报道,如大型爆炸洞、水工建筑物、窄径深孔井桩、钢管混凝土等。
加拿大、英国有报道通过高掺量粉煤灰生产出28天强度为28-46MPa和30-35MPa的自密实混凝土;世界上跨度最大(主跨1990m)的悬索桥一明石海峡大桥工程是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成功应用的典范。
明石桥的2个锚锭分别使用了24万m3m和15万m3m强度为25MPa的自密实混凝土。
C30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书一、设计依据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二、设计目的和要求1、设计坍落度180±20mm;2、混凝土设计强度为30MPa。
三、组成材料1、水泥:P.042.5,28d抗压强度47MPa;2、砂:II区中砂,细度模数2.7;3、碎石:5~25mm合成级配碎石(5~10mm;10~25mm=30%:70%);4、外加剂: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掺量1.8%,减水率25%;5、粉煤灰:F-II级粉煤灰;6、粒化高炉矿渣粉:S95级;7、拌和水:饮用水。
四、配合比设计计算(1)计算配制强度(fcu,0)根据公式fcu,0≥fcu,k+1.645δ式中:fcu,0——混凝土试配强度(MPa)fcu,k——设计强度(MPa)δ——标准差,取5试配强度fcu,0=fcu,k+1.645σ=30+1.645×5=38.2(MPa)(2)混凝土水胶比(W/B)W/B=ɑa×fb/(fcu,0+ɑa×ɑb×fb)式中:ɑa,ɑb——回归系数,分别取0.53,0.20,fb——胶凝材料强度。
已知,水泥28d胶砂抗压强度为47.0MPa,方案一,粉煤灰掺量为30%,影响系数取0.75,则胶凝材料强度为:47.0×0.75=35.3MPa;方案二,矿粉、粉煤灰双掺,各掺20%,影响系数:粉煤灰取0.8矿粉取0.98。
则胶凝材料强度为:47.0×0.8×0.98=36.8MPa;由水胶比公式求得:方案一:W/B=0.53×35.3/(38.2+0.53×0.20×35.3)=0.45。
方案二:W/B=0.53×36.8/(38.2+0.53×0.20×36.8)=0.46。
(3)确定用水量碎石最大粒径为25mm,坍落度75~90mm时,查表用水量取210kg,未掺外加剂、坍落度180mm时单位用水量为:(180-90)/20×5+210=232.5kg/m3。
C30混凝土配合比计算过程一、设计依据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
2、施工图纸等相关标准。
二、设计目的和要求1、设计坍落度180±20mm。
2、混凝土设计强度为30MPa。
三、组成材料1、水泥:P.042.5,28d抗压强度47MPa。
2、砂:II区中砂,细度模数2.7。
3、碎石:5~25mm合成级配碎石(5~10mm;10~25mm=30%:70%)。
4、外加剂: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掺量1.8%,减水率25%。
5、粉煤灰:F-II级粉煤灰。
6、粒化高炉矿渣粉:S95级。
7、拌和水:饮用水。
四、配合比设计计算1、计算配制强度(fcu,0)根据公式 fcu,0 ≥ fcu,k+1.645δ式中:fcu,0——混凝土试配强度(MPa)fcu,k——设计强度(MPa)δ——标准差,取5试配强度 fcu,0 = fcu,k+1.645σ = 30+1.645×5 = 38.2(MPa)2、混凝土水胶比(W/B)W/B = ɑa×fb/(fcu,0+ɑa×ɑb×fb)式中:ɑa,ɑb——回归系数,分别取0.53,0.20,fb——胶凝材料强度。
已知,水泥28d胶砂抗压强度为47.0MPa,【方案一】:粉煤灰掺量为30%,影响系数取0.75,则胶凝材料强度为:47.0×0.75=35.3MPa;【方案二】:矿粉、粉煤灰双掺,各掺20%,影响系数:粉煤灰取0.8矿粉取0.98。
则胶凝材料强度为:47.0×0.8×0.98=36.8MPa;由水胶比公式求得:方案一:W/B=0.53×35.3/(38.2+0.53×0.20×35.3)=0.45。
方案二:W/B=0.53×36.8/(38.2+0.53×0.20×36.8)=0.46。
3、确定用水量碎石最大粒径为25mm,坍落度75~90mm时,查表用水量取210kg,未掺外加剂、坍落度180mm时单位用水量为:(180-90)/20×5+210=232.5kg/m3。
C30细石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一、设计要求1、泵送C30细石普通混凝土2、坍落度200±20mm3、和易性良好,无泌水、无离析现象,易泵送,易施工。
4、28天抗压强度符合强度评定标准(GB/T50107-2010)。
二、原材料要求水泥:级;砂:混合中砂(特细沙与人工砂各3:7),属Ⅱ区颗粒级配;碎石:5~10mm连续粒级; (5~10mm连续粒级);掺合料:II级粉煤灰;外加剂:高效减水剂;水:饮用水。
三、计算步骤1、确定混凝土配制强度(?cu ,0)依据JGJ55-2011表标准差σ质的规定,C30混凝土MPa。
则C30混凝土的配制强度为:?cu ,0 = 30+× =2、计算水胶比(1)计算水泥28天胶砂抗压强度值f ce =γc f ce = × =(2)计算胶凝材料28天胶砂抗压强度值f b = γf f ce = × = (粉煤灰掺量20%)(3)计算水胶比W/B=αa f b/(f+αaαb f b)=、确定用水量(m wo)依据JGJ55-2011第条规定,用水量可依表选取,取用水量为230kg。
由于高效减水剂减水剂率为18%,则试验单方混凝土用水量取190kg。
4、确定胶凝材料用量m bo =190/=㎏/m3 取值m bo =390㎏/m35、确定掺合料用量(m fo)依据JGJ55-2011表和的规定粉煤灰掺量取21%,则每立方m fo =390×=㎏/m3 取值m fo=80kg6、确定水泥用量(m c)m c =39-80=310㎏/m37. 计算减水剂用量选取掺量为%,得:.m a1 = m b o × =㎏/m38、确定砂率依据JGJ55-2011第的规定,因使用人工砂,所以砂率取值为49%。
9、计算砂、石用量采用质量法计算配合比,按下式计算:m c o+ m fo + m go + m so + m wo + m a1= m cpm soβs = ― × 100%m go+m so依据JGJ55-2011第的规定,拌合物质量取2400㎏/m3,然后将以上已知数据代入上面两公式后得:m so = 900㎏/m3;m go = 920㎏/m3通过以上计算,得配合比如下:四、试配,检验强度按计算配合比试拌,检验拌合物的和易性、坍落度均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
C30配合比设计计算书一、执行标准:1、JGJ55-2011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2、DB33T999-2016 《公路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3、JTG/T F50-2011 《公路桥梁技术规范》,4、设计图纸。
二、原材料1、水泥:嘉善天凝南方水泥有限公司生产P.O 42.52、粉煤灰:平湖月松建材生产F类Ⅱ级灰3、外加剂:嘉兴宁春生产NC-1高性能减水剂,减水率25%。
4、细集料:洞庭湖产中砂,细度模数2.775、粗集料:上海产4.75-16mm、15-31.5mm碎石6、水:地表水二、配合比设计(一)、计算初步配合比1、确定混凝土的配置强度(f cu.0)已知设计强度f cu.k=30.0KPa,标准差σ=5.0MPa 即 f cu.o=f cu.k+1.645σ=30+1.645×5.0=38.2MPa2、计算水胶比(W/B)已知配制强度f cu.0=38.2MPa,水泥28d强度f ce=γ cf ce.g=1.16×42.5=49.3MPa,粉煤灰掺量为20%,超量系数为1.2,影响系数为γf为0.8,胶凝材料28d抗压强度f b=49.3×0.8=39.44MPa,回归系数a a=0.53,a b=0.20,则W/B=(a a×f b) / (f cu.o+a a×a b×f b)=(0.53×39.44)/ (38.2+0.53×0.20×39.44)=20.903 / 42.381 = 0.49设计图纸要求水胶比最大不能超过0.45,取W/B=0.453、选定单位用水量(m wo)已知要求塌落度为140-180mm,故设初始计塌落度应为160mm。
碎石采用4.75-31.5mm连续级配,根据JGJ55-2011,查5.2.1-2表选单位用水量为205Kg,由于实验用砂为中砂,故未掺外加剂时,单位用水量为:M wo=205+(180-90)×5/20=230 (kg)当掺减水率为25%的高性能减水剂NC-1,单位用水量为:M w=230×(1-25%) = 172 (kg)4、计算单位水泥用量(m bo)(1) 按强度要求计算单位用灰量:已知单位用水量M w=172(Kg),水灰比W/B=0.45,则M bo=M w / (W/B) = 172 / 0.45 = 382 (Kg)粉煤灰掺量为20%,超量系数为1.2,则粉煤灰用量M fo=m bo×20% = 382×20%×1.2 = 92 (Kg)则实际水泥用量m co=m bo-m fo = 290 (Kg)(2)按设计图纸校核水泥用量,计算的单位用灰量大于C30混凝土要求的最小用灰量(380Kg),符合要求。
C30细石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一、设计要求1、泵送C30细石普通混凝土2、坍落度200±20mm3、和易性良好,无泌水、无离析现象,易泵送,易施工。
4、28天抗压强度符合强度评定标准(GB/T50107-2010)。
二、原材料要求水泥:砂:混合中砂(特细沙与人工砂各3:7),属Ⅱ区颗粒级配;碎石:5~10mm连续粒级;(5~10mm连续粒级);掺合料:II级粉煤灰;外加剂:高效减水剂;水:饮用水。
三、计算步骤1、确定混凝土配制强度(?cu,0)σ质的规定,C30混凝土5.0MPa。
则C30混凝土的配制强度为:?cu,0=30+1.645×5.0=38.2MPa2、计算水胶比(1)计算水泥28天胶砂抗压强度值f ce=γc f ce=1.16×42.5=49.3MPa(2)计算胶凝材料28天胶砂抗压强度值f b=γf f ce=0.78×49.3=38.5MPa(粉煤灰掺量20%)(3)计算水胶比W/B=αa f b/(f+αaαb f b)=3、确定用水量(m wo)取用水量为230kg。
由于高效减水剂减水剂率为18%,则试验单方混凝土用水量取190kg。
4、确定胶凝材料用量m bo=190/0.48=395.8㎏/m3 取值m bo=390㎏/m35、确定掺合料用量(m fo)则每立方m fo=390×0.22=78.0㎏/m3取值m fo=80kg6、确定水泥用量(m c)m c=39-80=310㎏/m37.计算减水剂用量选取掺量为1.8%,得:.m a1=m b o ×0.018=7.02㎏/m 3 8、确定砂率因使用人工砂,所以砂率取值为49%。
9、计算砂、石用量采用质量法计算配合比,按下式计算: m co +m fo +m go +m so +m wo +m a1=m cp m so βs =―×100% m go +m so㎏/m 3,然后将以上已知数据代入上面两公式后得: m so =900㎏/m 3;m go =920㎏/m 3通过以上计算,得配合比如下: 四、试配,检验强度按计算配合比试拌,检验拌合物的和易性、坍落度均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
【干货推送】C30混凝土配合比计算、强度详解,历年都会考一、设计依据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2、施工图纸等相关标准二、设计目的和要求1、设计坍落度180±20mm;2、混凝土设计强度为30MPa。
三、组成材料1、水泥:P.042.5,28d抗压强度47MPa;2、砂:II区中砂,细度模数2.7;3、碎石:5~25mm合成级配碎石(5~10mm;10~25mm=30%:70%);4、外加剂: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掺量1.8%,减水率25%;5、粉煤灰:F-II级粉煤灰;6、粒化高炉矿渣粉:S95级;7、拌和水:饮用水。
四、配合比设计计算1、计算配制强度(fcu,0)根据公式fcu,0≥fcu,k+1.645δ式中:fcu,0——混凝土试配强度(MPa)fcu,k——设计强度(MPa)δ——标准差,取5试配强度fcu,0= fcu,k+1.645σ=30+1.645×5=38.2(MPa)2、混凝土水胶比(W/B)W/B=ɑa×fb/(fcu,0+ɑa×ɑb×fb)式中:ɑa,ɑb——回归系数,分别取0.53,0.20,fb——胶凝材料强度。
已知,水泥28d胶砂抗压强度为47.0MPa,方案一:粉煤灰掺量为30%,影响系数取0.75,则胶凝材料强度为:47.0×0.75=35.3MPa;方案二:矿粉、粉煤灰双掺,各掺20%,影响系数:粉煤灰取0.8矿粉取0.98。
则胶凝材料强度为:47.0×0.8×0.98=36.8MPa;由水胶比公式求得:方案一:W/B=0.53×35.3/(38.2+0.53×0.20×35.3)=0.45。
方案二:W/B=0.53×36.8/(38.2+0.53×0.20×36.8)=0.46。
3、确定用水量碎石最大粒径为25mm,坍落度75~90mm时,查表用水量取210kg,未掺外加剂、坍落度180mm时单位用水量为:(180-90)/20×5+210=232.5kg/m3。
C30混凝土配合比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P42.5 外加剂:减水剂(减水率20%)粗骨料:碎石(31.5mm)细骨料:中砂一、确定试配强度f cu.o设计要求混凝土强度f cu.k=30MPa,混凝土强度标准差σ=5f cu.o=f cu.k+1.645·σ=30+1.645×5=38.23MPa二、确定水灰比W/Ca、计算水泥实际强度采用水泥28d抗压强度实测值f ce暂无资料,水泥强度等级值的富余系数按常规γc=1.13f ce=γc·f ceg=1.13×42.5=48.025MPab、计算水灰比W/C因为本单位没有混凝土回归系数统计资料,其回归系数按表查取αa=0.46,αb=0.07W/C=αa·f ce/(f cu.o+αa·αb·f ce)=0.5553≈0.56三、确定单位用水量m wo根据碎石最大粒径(20mm)及塌落度(35-50mm)查表,1m ³混凝土的用水量为m wo=195㎏,掺入水泥用量的0.75%减水剂后经试拌,减水率达20%,用水量m wo=195×(1-20%)=156㎏四、确定单位水泥用量m co根据确定的单位用水量m wo和确定的水灰比W/C值,计算水泥用量m com co=m wo/W/C=156/0.56=278㎏五、确定砂率值为了保证混凝土拌合料的和易性,确定砂率为βs=37%六、计算碎石、砂的用量采用质量法外加剂=278×0.75%=2.09㎏假定混凝土1m³重量为2450㎏m so+m go=2450-m co-m wo-减水剂=2450-278-156-2.09=2014㎏砂用量m co=2014×37%=745㎏碎石用量m go=2014-745=1269㎏混凝土初步配合比:A水泥∶砂∶碎石∶水∶减水剂278 745 1269 156 2.091 2.68 4.56 0.56 0.0075B水灰比增加0.05水泥∶砂∶碎石∶水∶减水剂256 ∶ 753 ∶ 1283 ∶ 156 ∶ 1.921 2.94 5.01 0.61 0.0075C水灰比减少0.05水泥∶砂∶碎石∶水∶减水剂306 ∶ 735 ∶ 1251 ∶ 156 ∶ 2.301 2.40 4.09 0.51 0.0075。
C 30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与说明一. 计算依据:1.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TJ55-2000》 2.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3.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42-2005》 二. 材料来源:1. 水泥:采用采用江西泰和南方水泥有限公司生产的“玉华”牌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
2. 碎石:采用井冈山鹅岭隧道1号斜井采石厂的碎石。
碎石按19~31.5mm 30%、9.5~19mm55% 4.75~9.5mm 15%比例掺配成符合规范的连续级配碎石。
3. 砂:采用泰和同兴砂场中砂,细度模数为2.61。
4. 外加剂:采用南昌金凯公司生产的JK-1聚羟酸缓凝高效减水剂,掺量为0.8%。
5. 水:饮用水。
6. 坍落度100~160mm ,砂率为40% 三、计算步骤:1、 砼试配强度计算:fcu.o=fcu.k+t б=30+1.645×5=38.2Mpa 2、 计算水灰比:49.00.15.4207.046.02.380.15.4246.0ααα,=×××+××=+=ceb a ocu cea f ff C W取W/C=0.443、 选用每立方米砼用水量:m wo =220kg 因为掺用0.8%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减水率为25%。
m wo =m wo (1-β)=220×(1-0.25)=165 kg 4、 计算水泥用量:kg cw m m wo co 37544.0165===5、 确定砂率为40%6、 假定砼容重为2400kg/m 37、 计算砂、砂砼重:m so +m G o =2400-165-375=1860 kg 8、 计算砂用量:m so =1860×0.40=744kg 9、 计算碎石用量:m G o =1860-744=1116 kgm (19-31.5mm )=1116×30%=335 kgm (9.5-19mm ) =1116×55% =614kgm (4.75-9.5mm )=1116×30%=167 kg10、 材料用量比例:水泥用量 砂用量 碎石用量 水用量 外加剂19~31.5 9.5~19 4.75~9.5375 744 335 614 167 165 3.00 比例 : 1 : 1.98 : 2.98 : 0.44 0.00811、以此配合比为基准配合比,分别增加和减少水灰比,通过混凝土配合比拌和试验,并分别将拌合物制件、标准养护,详见下表:。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报告书C30水下桩基中铁十四局穗莞深城际SZH-5A标中心试验室2014年07月一、设计说明根据设计图纸,我标段C30水下桩基配合比环境作用等级为H1、L1 Y1,按100年使用年限设计。
二、依据规范标准《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 10005-2010《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2002《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2-2009三、原材料水泥:中材亨达水泥有限公司郁南分公司,中材牌P.O42.5;细集料:东江砂场,中砂;粗集料:清远晟兴石场,5~25mm连续级配(16~25mm:5~16mm:=70:30);粉煤灰:广州运宏粉煤灰综合开发有限公司,F类Ⅱ级;外加剂:深圳市迈地砼外加剂有限公司,PCA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拌合水:饮用水。
四、设计步骤1、确定配制强度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混凝土的配制强度采用下式确定:f cu,0=f cu,k+1.645σ混凝土C30配制强度,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规定,σ取值为5.0Mpa,则C30配制强度为:f cu,0=(30+1.645×5.0)×1.15=43.9MPa2、计算水灰比:W/C=a a.fce/(f cu,0+a a.a b.fce),式中:a a=0.53,ab=0.20,fce=42.5×1.16=49.3Mpa得出ω/C=0.48,根据TB10424-2010《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取水灰比ω/C=0.41,符合要求。
3、用水量根据设计规程,查表4.0.1-2和通过试配,取用水量m wo= 230Kg,为了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和耐久性采取掺外加剂;外加剂减水率为32%,则:m wa=230×(1-0.32)=156.4Kg,取用水量为158Kg/m34、砂率的确定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要求,砂率取βs=40%5、材料用量的确定a 、胶凝材料总用量:mc=m wa/w/c=158/0.41=385Kg;取水泥用量为385Kg/m3b 、砂、石:(按假定容重法定计算)设定砼容重m cp= 2360Kg/m3c 、用下面联立方程式计算砂石用量:m so+m go=m cp-m co- m wam so/m so+m go=βs式中:m Co = 385Kg/m3m wa =158Kg/m3βs= 41% 得:m so=741Kg/m3m go = 1066Kg/m3d 、每立方砼材料重量比的初步确定水泥:水:砂:碎石:外加剂385Kg :158Kg :741Kg :1066Kg :3.85 Kg1 :0.41 : 1.92 :2.77 :0.01e、根据《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 10005-2010规定,为提高混凝土的施工性能和耐久性,应在混凝土中掺加掺量适宜粉煤灰。
桩基C30水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一、依据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2. 设计图纸二、原材料概况1.水泥:冀东海德堡(泾阳)水泥有限公司,P .0 42.5,实测强度fce=48.025Mpa.2.砂:临潼新丰河砂,中砂,细度模数Mx=2.823.石子:泾阳县云阳石场5~25mm连续级配4.水:自来水(可饮用)5.外加剂:西安益丰FDN型高效减水剂,掺量为0.8%。
减水率18%三、计算初步配合比1.配制强度fcu.o= fcu.R+1.645.σ=30+1.645×5=38.2(MPa)2.水灰比W/C=a a*fce/fcu.o+a a*a b*f ce=0.48×48.025/(38.2+0.33×0.48×48.025)=0.58因考虑外加剂减水率的影响和该水泥标准稠度用量较小,故取水灰比为0.48,符合规范要求。
3.计算用水量:设计塌落度为180-220mm。
考虑到钢筋笼边缘能够密实,塌落度设计220mm时,经查表用水量为225kg。
FDN型高效减水剂,掺量为水泥用量的0.8%时,减水率约为18%。
用水量为:m wo=225×(1-18%)=184 (㎏)4.水泥用量m co=184/0.48=383(㎏)符合水下混凝土每方水泥最小用量不小于350㎏的要求。
5.由水灰比及碎石最大粒径查表确定砂率为:βs=42% 符合规范要求的40~50%之间。
6.砂、石用量mso+mgo=2400-383-184mso /(mso+ mgo)=42%mso=770 (㎏) mgo=1063(㎏)7.外加剂用量383×0.8%=3.064(㎏)8.确定初步配合比为水泥:砂: 碎石: 水:外加剂383 : 770 : 1063 : 184 : 3.0641 : 2.01: 2.78 : 0.48 : 0.0089.试拌:每盘用量(0.025m3)水泥9.6㎏,砂19.2㎏,碎石26.6㎏,水4.6㎏外加剂76.6g塌落度:220mm ,和易性良好,成150×150×150mm试件两组。
混凝土配合比报审表合同号:新建兰新线甘青段LXS-10标报验编号:PHB201007005 施工单位:中铁三局兰新铁路甘青段项目经理部中心试验室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报告书类别:C30高性能混凝土兰新铁路甘青段项目经理部中心试验室2010年8月26日一、工程概括中国中铁三局集团公司承建的新建兰新铁路第二双线LXS-10标段,位于甘肃省张掖市境内。
起讫里程为DK487+298.6~DK546+307.6,正线长度54.679公里。
本标段正线共有桥梁27170延长米/29座,其中双线特大桥25692.8延长米/6座,大桥444.3延长米/2座,中桥939.8延长米/15座,小桥88.7(60+100+60)延长米/6座,涵洞2223横延米/83座。
预制架设整孔箱梁787孔,m及(40+56+40)m连续梁各1联,(40+64+40)m 连续梁2联。
二、施工条件及环境1、混凝土拌合采用强制式拌合机,配料系统为自动计量。
2、混凝土采用罐车运输。
3、混凝土运输最远距离25km。
4、C30高性能混凝土采用泵送施工,环境条件按T1、T2考虑,坍落度控制在180mm~220mm。
5、电通量要求<1500。
三、依据规范标准《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暂行技术条件》铁科技[2004]120号《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5]157号关于发布《铁路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等两项铁路工程建设标准局部修订条文的通知铁建设[2007]140号《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5]101号《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55-2000《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 50081-2002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50080-2002四、配合比设计技术条件1、使用部位:桩基、承台、加台、箱身基础、帽石、翼墙基础、泄床出入口、防磨层、泄床、涵身基础2、拌合方法:机械3、要求坍落度:180-220mm4、设计强度等级:C3056、试配强度:MPa7、外加剂掺量:1.1%8、粉煤灰掺量:30%9、胶凝材料限制:300~450kg/m311、环境作用条件:T2、T112、电通量:<1500 C13、最大水胶比:≯14、混凝土总碱含量:≤kg/m315、混凝土氯离子含量:≤0.10%五、原材料水泥:甘肃寿鹿山水泥有限公司寿鹿山牌P·O42.5低碱水泥;粉煤灰:甘肃张掖电厂Ⅰ级粉煤灰(掺量:30%);=;细骨料:平易河河沙(河砂),细度模数Mx粗骨料: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小瓷窑一点红矿业有限公司第一项目部, 5~31.5mm连续粒级碎石;(5~16mm:16~31.5mm=60%:40%)外加剂:陕西省建筑高新技术开发有限 LGS-XC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掺量: 1.1%);水:饮用水。
C30水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中铁十四局张唐铁路项目部中心试验室二〇一三年五月十三日C3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一、工程名称张唐铁路ZTSG-7标桥梁桩基。
二、环境条件等级碳化环境T1。
三、设计目的和用途1、目的保证混凝土强度及耐久性满足设计要求,工作性能满足施工工艺要求,经济合理。
2、用途桩基四、技术指标1、强度等级: C30,配制强度:42.7MPa;2、坍落度要求: 180~220mm;3、胶凝材料用量:280~550kg/m3;4、水胶比:≤0.555、56d电通量:<1200C;6、含气量:≥2.0%;7、泌水率(%):不泌水。
六、原材料技术标准七、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参数八、所用原材料C3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书一、 确定试配强度(f cu,0)1、根据《TB 10415-2003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采用水下混凝土灌注工艺时,混凝土设计强度应提高1.15倍。
f cu,0 =30×1.15=34.5(MPa )2、根据《JGJ55-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混凝土试配强度采用下式确定:f cu,0≥f cu,k +1.645σ =30×1.15+1.645×5.0=42.7(MPa ) 式中:f cu,0——混凝土配制强度(MPa );f cu,k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MPa ); σ ——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 )。
取5.0 二、计算水胶比(W/(C+f+k ) )根据TB10424-2010《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及TB/T3275-2011《铁路混凝土》要求,设计使用年限100年碳化侵蚀环境T1等级时,最低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最大水胶比为0.55,最小胶凝材料为280kg/m 3。
取水胶比0.39。
三、计算1m 3混凝土各项材料用量1、根据TB10424-2010《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要求,每立方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用量为380kg ,外加剂结合经验,掺量为1.05%,即3.99kg ,混凝土中粉煤灰掺量为胶凝材料总量的15%,矿粉掺量为胶凝材料总量的20%,则粉煤灰在混凝土中用量为380kg ×15%=57kg 矿粉在混凝土中用量为380kg ×20%=76kg ,水泥用量为380-57-76=247kg,用水量为150kg 。
1、设计依据及参考文献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J64-2000)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国内公路招标文件范本》之第二卷技术规范(1)
2、混凝土配制强度的确定
2-1.设计要求C30。
2-2.混凝土配制强度计算
根据JGJ/T55-2000;混凝土配制强度:
fcu.o≥fcu.k+1.645δ δ为5MPa fcu.k为30 MPa
由fcu.o≥30+1.645×5≥38.2(MPa)
3、配合比基本参数的选择
3-1.水灰比(W/C)
根据JGJ/T55-96及图纸和技术规范(1)
W/C=a a f ce/(f cu.o+a a.a b.f ce) a a为0.46 ;a b为0.07 ;f ce为42.5*1.1=46.75MPa
由此,W/C=0.54。
3-2.坍落度的选择
根据该C30配合比使用部位,查表,坍落度选为35~50mm。
3-3.砂率的选择
根据坍落度查表,砂率选为33%。
3-4.用水量选择(m wo):
根据坍落度数值、结构钢筋密集程度,选用碎石最大粒径为31.5mm,用水量m wo 选用180kg。
实际使用中,掺用山西黄河外加剂厂UNF-2A型高效减水剂,掺量1%。
该减水剂减水率达10%以上,设计中考虑10%的减水率,故计算用水量为:m O=180*(1-0.1)=162kg。
3-5.水泥用量(Mco):
Mco=162/0.54=300kg
3-6.砂用量(Mso):
根据试验选用每m3混凝土拌合物重量(Mcp)为2400kg,
用砂量Mso=(Mcp-Mwo-Mco- Mc外)*0.33 = 639kg
3-7.碎石用量(Mgo):
Mgo=Mcp-Mwo-Mco-Mso =1296kg
3-8.配合比:
根据上面计算得
水泥:水:砂: 碎石:减水剂
300 :162 :639 :1296 :3.00
1: 0.54 : 2.13: 4.32 :1%
4、调整水灰比:
调整水灰比为0.48,用水量取为163kg,水泥用量为Mco=163/0.48=340kg,按重量法计算砂、石用量分别为:Mso=625kg,Mgo=1269kg
5、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配、调整与确定:
试用配合比1和2,分别进行试拌:
配合比1:水泥:水:砂:碎石:减水剂= 300:162 :639 :1296 :3.00 kg/m3
= 1: 0.54: 2.13 : 4.32 :1%;
试拌材料用量为:水泥:水:砂:碎石:减水剂= 7 : 3.78 : 14.91 : 30.24:0.070 kg;
拌和后,坍落度为70mm,达到设计要求;
配合比2:水泥:水:砂:碎石:减水剂= 340 : 163 : 625 : 1269 : 3.40 kg/m3
= 1 : 0.48 :1.84 : 3.73 : 1%
试拌材料用量为:水泥:水:砂:碎石:减水剂= 8 : 3.84 : 14.72 : 29.84 :0.08 kg
拌和后,坍落度仅45mm,达到设计要求。
6、经强度检测(数据见试表),第1、2组配合比强度均达到试配强度要求,综合经济效益因素,确定配合比为第2组,即:
水泥:水:砂:碎石: 减水剂
8.0 : 3.840 : 14.72 : 29.84 : 0.080 kg
1 : 0.48 :1.84 : 3.73 : 1%
340 :163 :625 :1269 : 3.4 kg/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