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发展与政治文明第9章
- 格式:ppt
- 大小:155.50 KB
- 文档页数:18
第9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教案文章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民主制度等;了解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包括宪法、法律、司法制度等;了解政府的管理和服务,包括依法行政、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当前我国的政治体制和政府管理服务,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性,认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有责任参与政治生活;认同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树立法治意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民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包括宪法、法律、司法制度等。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有责任参与政治生活;如何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了解基本政治制度和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政治体制和政府管理服务的特点和问题。
3.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介绍当前我国政治体制和政府管理服务的情况,引出本课的主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2.讲授基本政治制度:介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民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让学生了解我国政治体制的特点和优势。
3.讲授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介绍宪法、法律、司法制度等,让学生了解我国法治建设的情况和成就。
4.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政治体制和政府管理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加深学生对基本政治制度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理解。
5.讨论和总结: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
政治文明是指人类改造社会的政治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政治活动的进步状况和发展程度的标志,它是与政治蒙昧和政治野蛮相对立的范畴。
中共十六大报告中提出“政治文明”的概念,这是我国生产力发生深刻变革,生产关系不断发展之后,对上层建筑领域发展提出的必然性要求。
政治文明其本质是一种回归主体性的文明,它强调每一个公民都拥有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
十六大报告在一系列论述“民享”的基础上,提出政治文明,其核心意义就在于“民治”,也就是让公民真正成为能够决定自己命运的政治上的主人。
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文明,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文明,是坚持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相结合基本方略的政治文明。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可分为政治民主化、政治公开化、政治法制化、政治科学化、政治高效化、政治清廉化六个层面。
因此,巩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根本保证;巩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体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要求;巩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体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方略。
具体讲,政治文明指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和政治发展取得的成果,主要包括政治制度和政治观念两个层面的内容。
从现代意义上理解政治文明,可有以下三个角度:一是政治文明意味着一种得以产生并具有持续生命力的政治形态。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有资本主义的政治文明,也有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和人类共同的政治文明。
二是政治文明意味着社会政治领域的进步。
三是政治文明更意味着政治的发展。
党的十六大报告,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
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
法制建设(2)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第九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一.单项选择题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点是:()A、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B、人民当家作主C、维护社会主义制度D、依法治国2、“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科学论断阐明了:()A、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B、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C、社会主义民主的内容D、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内在属性3、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民主集中制4、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A、政治协商B、民主监督C、参政议政D、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5、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性质是:()A、社会主义国家政体的改变B、社会主义国家国体的改变C、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6、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开拓力量是:()A、工人阶级;B、农民C、知识分子D、中国人民解放军7、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A、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文化B、尊重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特点和文化传统C、促进各民族间的团结D、实行民族区域自治8、“一国两制”构想是:()A、从解决台湾问题开始提出的B、从解决香港问题开始提出的C、从解决澳门问题开始提出的D、从解决港、澳、台问题开始提出的二.多项选择题1、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意义表现在:( abcd )A、政治文明是社会文明结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B、政治文明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良好的政治环境C、政治文明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良好的政治环境D、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相适应的E、政治文明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创造的各种成果和财富的总和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是因为:()A、它与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相适应B、它直接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国家政权的领导C、它保证人民的权力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处于首要地位D、它保证人民群众有效地对各级国家工作人员进行监督E、它与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相适应3、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方针是:()A、长期共存B、互相监督C、肝胆相照D、荣辱与共E、共同发展4、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要有利于:()A、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B、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C、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D、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E、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5、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是:()A、有法可依B、有法必依C、执法必严D、有错必纠E、违法必究6、江泽民对军队建设提出的总要求是:()A、政治合格B、军事过硬C、作风优良D、纪律严明E、保障有力7、新时期我国统一战线的对象包括:()A、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B、维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C、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D、结成反帝反霸统一战线的国际友人E、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8、依据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 cde )A、独立的外交权B、独立的防务权C、行政管理权D、立法权E、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三.辨析题1、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5分)题目1题干一般而言,政治发展的方式可以分为两大类:()和政治改革。
反馈正确答案是:政治革命题目2题干早期现代化国家的政治发展经历了国家建设、民主化、()三个阶段。
反馈正确答案是:福利化题目3题干()是实现当代政治文明的基本路径。
反馈正确答案是:宪政建设题目4题干()是政治发展实现其他目标的前提。
反馈正确答案是:政治稳定题目5题干选举权和()是民主得以保障和保存的基础性权利。
反馈正确答案是:罢免权标记题目信息文本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10分)题目6题干宪政的核心是()。
选择一项:A. 依法治国B. 形成公民社会C. 民主政治D. 保障自由反馈正确答案是:民主政治题目7题干宪政建设的根本意义在于它的()正义。
选择一项:A. 结果B. 形式C. 程序D. 法治反馈正确答案是:程序题目8题干政治稳定是指一国政治体系的连续性和有序性,它包括()。
选择一项或多项:A. 国家政权体系的稳定B. 权力结构的稳定C. 政治过程的有序状态D. 社会稳定反馈The correct answers are: 政治过程的有序状态, 权力结构的稳定, 国家政权体系的稳定题目9题干()是实现政治稳定的根本途径。
选择一项:A. 共同富裕B. 政治发展C. 发展经济D. 政治制度化反馈正确答案是:政治制度化题目10题干从广义上看,政治文明主要是指公共领域里的(),它意味着人们之间的普遍合作。
选择一项:A. 政治共识B. 政治一致C. 政治稳定D. 政治秩序反馈正确答案是:政治秩序信息文本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计25分)题目11题干政治革命政治革命是指以阶级为政治主体旨在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政治统治的暴力行动,是政治权力迅速实现变更,以一种政治体系代替另一种政治体系的激烈的变革。
题目12题干政治改革政治改革是指政治关系的调整与变化,也即统治阶级中的政治领导集团根据社会利益矛盾状况及其对统治权的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政治体系的改进,调节政治关系,以巩固和完善政治统治的过程。
政治发展与政治文明只有上多数人的行为都具有合理性时,才能构成一种文明。
因而文明应该是在社会文化中体现出的、政治文明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一样,是一个的过程。
就其标准来说,既是相对的又是绝对的。
其发展既是不断前进的,又是曲折反复的。
一般意义上的文明就是指人们行为的合理性。
而政治文明则应该是人们合理地对待政治生活,或者说在政治生活方面人们行为的合理性。
但是如果一个社会中只是少数人的行为具有合理性,那还不能构成一种文明。
只有社会上的多数人的行为都具有合理性时,才能构成一种文明。
因而政治文明应该是在社会文化中体现出的、社会上多数人对待政治生活的合理性倾向。
由于政治领域总是以权威的存在为前提的,因此,政治文明首先就表现为权威产生和运行的合理性。
而这种合理性的标准在古代和近社会中是存在巨大差别的。
在古代,权威的合理性存在于人与神的关系之中。
人们认为政治权威的产生只有被解释成神的意志的产物才是合理的,否则就是不合理的。
而权威一旦产生之后,由其亲子不断地继承下去就是合理的,而如果有谁篡夺了继承权则是不合理的。
这种认识在社会文化中沉淀了下来,就构成在权威产生上的古代政治文明。
而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则认为,只有按照人民主权原则,采取平等的普遍的选举形式产生的权威才具有合理性。
同样,这种认识在现代文化中沉淀了下来,也就构成在权威产生问题上的现代政治文明。
如果有人在现代社会中仍然主张运用古代的来产生权威,就会被认为是不合理的因而是不文明的。
就会遭到受现代文化熏陶的人们的抵制和反对。
政治文明表现的第二个方面是政治权威的政治行为的合理性。
这就是政治权威的政治行为的被约束性。
如果政治权威可以为所欲为而不受任何约束,那在任何都不能称之为政治文明。
只有政治权威的政治行为能够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而使之不能为所欲为的时候才是合理的,才能算作政治文明。
对于现代政治文明来说,约束政治权威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法,包括宪法和其他;二是制度,包括正式的制度和非正式的制度,有形的制度和无形的制度(习惯、惯例、舆论);三是程序,这些程序一方面包括在法律和制度中,另一方面也表现为一系列的专门程序。
《政治学原理》(补专)期末复习指导(一)一、单选和多选导论、第一章政治与政治学A孔子 B 韩非C庄子D 荀子5、中国古代的法家主张,政治之道在于(abc ),即政治权力的获取、保持和运用。
A法 B势C术D 变6、政治学的经济学研究方法根据市场经济中人与人之间行为的互动关系,形成特定的分析模式有(abd ),用来分析和解释政治现象。
A联盟理论模式 B 博弈对策模式 C 制度变迁模式 D 理性选择模式7、西方现代政治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abcd )。
A 政治沟通分析方法B 心理研究方法C 政治系统分析D 社会学研究方法8、马克思主义研究政治现象的方法有(abcd )。
A 经济分析方法 B历史研究方法 C 利益分析方法 D 阶级分析方法10、政治学研究内容可以分为(ab )。
A 政治哲学研究B 政治科学研究C政治经济研究 D 政治法律研究5、古典政治学时代政治学研究的主题是关于(ABC )。
A城市国家的观念 B 城邦的理论C世界国家论 D 直接民主理论6、古罗马时代人们对政治问题的思考主要体现在对(AD )的研究当中。
A 法律B 城邦 C社会 D 国家8、16-17世纪以后,“第三等级”要求废除等级制和限制君权的想法,反映在政治思考和研究中,就形成了反对专制主义的(ABC )理论的诞生。
A 社会契约B 君主立宪C 人民主权D 自由主义9、“科学主义”政治学时代主要的研究方法是(ABC )。
A 经验主义B实证主义 C 科学主义 D 理性主义2、(ABCD )是政治权力的主观构成要素。
A 组织B能力素质 C身份资格 D 理论与策略5、影响中央与地方权力的配置的因素有(ABCD )。
A 两者之间的利益分割B民族关系 C 文化传统 D 历史状况7、下列权利属于第二代“权利”的是(ABCD )。
A受教育权利 B健康 C选择职业 D 保持最低生活标准8、政治权利的内容在早期关于人权的若干历史经典文献中就有明确体现,这些文献包括(ABCD )。
第二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
第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我们党领导人民推翻剥削阶级的统治,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就是要组织和支持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而人民利益的广泛性和实现人民利益的复杂性、艰巨性,要求有一个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坚强的政治核心。
第二,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第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依法治国不仅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而且也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党的执政地位。
总之,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必须有机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实践之中。
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民主是国体和政体的统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人民民主专政国体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的统一。
(一)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
1、涵义:所谓国体,就是国家的阶级性质,即国家的权力由社会的哪个阶级或哪些阶级掌握。
所谓政体,主要指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即体现国体的具体的政治制度。
2、性质: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人民民主专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同我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斗争中的一个创造:(1)我国现阶段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第一,性质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