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眼睛与视力矫正》微课精讲+知识点+课件教案习题
- 格式:pdf
- 大小:2.29 MB
- 文档页数:16
眼睛与视力矫正教案第一章:眼睛的结构与功能1.1 教学目标了解眼球的基本结构掌握眼睛的主要功能认识视觉的形成过程1.2 教学内容眼球的结构: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等眼睛的功能:光线聚焦、色彩识别、深度感知等视觉的形成: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视网膜→视觉神经→大脑1.3 教学活动展示眼球模型,让学生直观了解眼球结构通过图片和案例,让学生了解眼睛的功能及视觉的形成过程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眼睛和视觉的理解第二章:视力矫正原理2.1 教学目标了解视力矫正的必要性掌握视力矫正的基本原理认识常见的视力矫正工具2.2 教学内容视力矫正的必要性:近视、远视、散光等视力问题视力矫正原理:通过眼镜、隐形眼镜、角膜塑形镜等工具进行矫正常见视力矫正工具:眼镜、隐形眼镜、角膜塑形镜、激光手术等2.3 教学活动讲解视力矫正的必要性及基本原理展示不同视力矫正工具的图片和实物,让学生了解其特点和使用方法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视力矫正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第三章:近视的成因与矫正3.1 教学目标了解近视的成因掌握近视的矫正方法认识预防近视的措施3.2 教学内容近视的成因: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光线不足、遗传等近视的矫正方法:佩戴眼镜或隐形眼镜、角膜塑形镜、激光手术等预防近视的措施:保持正确的用眼姿势、定期检查视力、适量户外活动等3.3 教学活动讲解近视的成因、矫正方法和预防措施进行视力检查模拟活动,让学生了解如何正确检查视力第四章:远视的成因与矫正4.1 教学目标了解远视的成因掌握远视的矫正方法认识预防远视的措施4.2 教学内容远视的成因:眼球过长或角膜曲率过小、年龄增长等远视的矫正方法:佩戴眼镜或隐形眼镜、激光手术等预防远视的措施:保持正确的用眼姿势、定期检查视力、适量户外活动等4.3 教学活动讲解远视的成因、矫正方法和预防措施进行视力检查模拟活动,让学生了解如何正确检查视力第五章:视力健康与生活品质5.1 教学目标了解视力健康对生活品质的影响掌握保持视力健康的措施认识视力健康的重要性5.2 教学内容视力健康与生活品质的关系:影响学习、工作、日常生活等视力健康的重要性:关系到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5.3 教学活动讲解视力健康对生活品质的影响及重要性分享保持视力健康的成功案例,激发学生对视力健康的关注第六章:常见眼部疾病及其预防6.1 教学目标了解常见眼部疾病的特点掌握预防眼部疾病的方法认识保持眼健康的重要性6.2 教学内容常见眼部疾病:干眼症、青光眼、白内障、视网膜脱离等保持眼健康的重要性:提高生活质量、防止失明等6.3 教学活动讲解常见眼部疾病的特点及其对生活的影响展示预防眼部疾病的图片和案例,让学生了解预防方法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保持眼健康第七章:视力矫正技术的最新发展7.1 教学目标了解视力矫正技术的过去与现在掌握视力矫正技术的最新进展认识科技对视力矫正的影响7.2 教学内容传统视力矫正技术:眼镜、隐形眼镜等最新视力矫正技术:角膜塑形镜、激光手术、人工晶体等科技对视力矫正的影响:提高矫正效果、降低并发症风险、个性化矫正等7.3 教学活动讲解传统视力矫正技术与最新视力矫正技术的区别展示最新视力矫正技术的图片和案例,让学生了解其特点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科技对视力矫正的影响第八章:眼睛的保护与护理8.1 教学目标了解眼睛的保护与护理知识掌握保护眼睛的方法认识定期检查视力的重要性8.2 教学内容眼睛的保护: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佩戴合适的眼镜等眼睛的护理:保持眼部卫生、定期按摩眼部、使用眼部护肤品等定期检查视力:了解视力变化、及时发现眼部疾病8.3 教学活动讲解眼睛的保护与护理知识及其重要性展示眼睛保护与护理的图片和案例,让学生了解保护眼睛的方法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定期检查视力第九章:眼睛与心理健康9.1 教学目标了解眼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掌握保持良好心理状态的方法认识眼睛与心理健康的重要性9.2 教学内容眼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情绪波动、压力过大等会影响眼健康保持良好心理状态的方法:调整心态、缓解压力、保持愉悦的心情等眼睛与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维护眼健康,提高生活质量9.3 教学活动讲解眼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及其重要性展示保持良好心理状态的图片和案例,让学生了解保持良好心理状态的方法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维护眼睛与心理健康第十章:综合实践活动10.1 教学目标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对眼睛与视力矫正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10.2 教学内容开展视力检查活动:学生分组,模拟专业视力检查过程,检查彼此的视力设计视力矫正方案:针对检查出的视力问题,为学生设计合适的视力矫正方案分享实践经验:学生之间交流在实践活动中的收获和感悟10.3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视力检查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让学生根据检查结果,为彼此设计视力矫正方案,提高学生对视力矫正的认识邀请学生分享实践经验,加深学生对眼睛与视力矫正的理解重点解析本教案《眼睛与视力矫正教案》共分为十个章节,涵盖了眼睛的结构与功能、视力矫正原理、近视与远视的成因与矫正、视力健康与生活品质、常见眼部疾病及其预防、视力矫正技术的最新发展、眼睛的保护与护理、眼睛与心理健康以及综合实践活动。
过程与方123123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在视网膜上所成像与正常眼的区别。
了解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
在实验中探究出用凸透镜矫正远视眼的方法。
在实验中探究出用凹透镜矫正近视眼的方法。
.会测眼镜的度数。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第六节眼睛与视力矫正教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具有对眼睛有.保健的-意识。
2. 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点】明确眼睛的构造及原理、知道如何保护视力以及用实验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模拟实验对近视眼、远视眼进行矫正。
【教具准备】教师:眼球模型、多媒体课件。
学生:盛水的圆烧瓶、焦距不等的凸逶镜子和凹透镜、平行光源。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在投放人的眼睛结构模型,同照相机作类比,眼睛如同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相机的镜头(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胶片,来自物体的光经晶状体成像于视网膜上,再通过视神经把信息传给大脑,产生视觉。
学生讨论分析原因。
(二)进行新课一、认识眼睛及其视力缺陷投放图片(1)正常.的眼睛:人眼看物体和凸透镜成像的原理是一样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是缩小倒立的实像。
来自物体的光线通过瞳孔,经.过晶状体成像在视网膜上,再经过神经系统传到大脑,经过大脑处理,我们就看到了物体。
(2)近视眼:眼睛自我调节本领较弱, (3)远视眼:眼睛自我调节本看远处物体时使远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前。
看进出物体实使近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后。
2、正常的眼睛自我调节本领较强,使远近物体的像都能成在视网膜上。
因此人们能看清远处或近处的物体。
学生观察图片,对比三种眼睛。
二、探究:视力的矫正器材:光具坐、两个不同焦距的凸透镜和两个不同焦距的凹透镜,光远(蜡烛)、光屏做*法:1、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摆放在光具坐上,2、点燃蜡烛,调节透镜、或光屏直到得以清晰像,(正常严)3、在(1)的基础上.先前移动光屏,像变模糊(近视眼)。
这时在凸透镜前放一凹或凸透镜,并前后移动,看能否得到一清晰像。
眼睛与视力矫正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眼睛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使学生掌握常见的视力问题及其成因。
3. 培养学生正确的用眼习惯,提高视力健康意识。
4. 引导学生了解视力矫正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眼睛的基本结构、视力问题的成因、视力矫正方法。
2. 教学难点:眼睛内部结构的详细功能、视力矫正技术的原理。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眼睛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视力问题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2. 利用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眼睛的结构和视力问题。
3.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用眼习惯和视力矫正经验。
4. 进行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视力矫正的实际情况。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眼睛结构图、视力问题图片、视力矫正设备图片等直观教具。
2. 准备相关视频资料。
3. 准备案例分析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眼睛的重要性和保护视力的重要性。
2. 讲解眼睛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展示眼睛结构图,让学生了解眼睛的各个部分及其功能。
3. 讲解视力问题的成因,分析生活中可能导致视力问题的因素,如长时间用眼、不正确的用眼姿势等。
4. 介绍视力矫正方法,如眼镜、隐形眼镜、激光手术等,并解释各种方法的适用情况和注意事项。
5.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用眼习惯和视力矫正经验,互相学习,提高视力健康意识。
6. 进行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视力矫正的实际情况,加深对视力问题的认识。
7. 总结课程内容,强调正确的用眼习惯和视力矫正的重要性。
8.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如何保护视力,并制定相应的计划。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眼睛基本结构和功能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对视力问题成因和矫正方法的理解程度。
3. 评价学生对正确用眼习惯和视力健康意识的养成情况。
七、教学拓展1. 邀请眼科医生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了解眼睛健康知识。
2. 组织学生参观眼科医院或视力矫正中心,直观了解视力矫正过程。
重点知识:
1、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物体在焦距以内,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2、显微镜①结构:目镜、物镜。
②成像原理: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普通放大镜,把实像再次放大成虚像。
3、望远镜①结构:目镜、物镜。
②成像原理: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普通放大镜,把实像再次放大成虚像。
4、照相机①结构:镜头、光圈、快门、胶片。
②成像原理:当物距大于两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5、投影仪①结构:凸透镜、平面镜、屏幕。
②成像原理:当物距在焦距与两倍焦距之间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精品课件:
教案: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神奇的光的最后一节, 安排在凸透镜成像规律之后.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学生认识透镜到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 这和眼睛成像类似, 便于学生理解掌握眼睛视物原理, 探究近视和远视的成因以及矫正方式.. 与自身紧密相连, 更好的提醒学生注意保护视力, 享受眼中的美好世界.
学情分析:
学生学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后对物体成像有了更直观的理解.而眼睛又是自身的一部分很容易引起学生注意和兴趣. 他们很想知道近视的成因如何矫正和保护视力.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眼睛的结构
2 了解眼球看物体的原理
3 知道远近视的成因和矫正的方法
4 注意保护视力 关爱弱视群体
二 过程与方法
学习模拟实验的方法, 探究远近视的成因, 培养学生探究归纳总结表达能力三 情感与价值观
通过模拟眼睛成像的方法, 激起学生对生活自身的探究欲望.
通过实验探究远近视的成因和矫正方法,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观.实验中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团结合作的品质.
教学重点
1 眼睛视物的原理
2 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
教学难点
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
教学方法
实验法 演示法 多媒体教学
教学器材
激光笔 三线光源 曲度不同的凸透镜 12 个 画有眼球的卡纸 12 张 直尺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
动设计意图
1 提问凸透镜成像相关规律回忆复
习凸透
镜成像
规律
回谷旧
知, 并为
眼睛成
像原理
做铺垫
新课导入,让学生观看视频, 一个视力模糊的男孩曲买东西的窘境
提问男孩眼睛出现什么问题, 让学生当一回医生, 给男孩找到原因并给出解决的方式观看视
频
引起学
生的兴
趣和求
知欲.引
导学生
发现问
题思考
解决的
方法
让学生自主学生眼球的结构, 并让学生准确说出各部分的结构名称
对学生进行鼓励自主学
习眼球
结构
培养学
生阅读
和自学
能力
讲解眼睛看见物体的原理,通过展示 ppt引导学生得出,是物体光线经过晶状体在视网膜呈现倒立缩小的实像
指出这个成像和凸透镜成像类似学生观
察分析
并得出
结论
晶状体
相当于
凸透镜
视网膜
相当于
光屏
知道视
物原
理,为
接下去
的模拟
眼球实
验做准
备
请学生利用学生演锻炼学
实验器材模拟眼睛视物原理
给出正常眼睛看物体的光路图,并引导学生分析眼睛看不清了可能是什么部位出现问题示实验
其他学
生观察
实验过
程和现
象,并
对实验
进行点
评。
得出看
不清可
能是晶
状体出
现问题
生的实
验动手
能力,
培养学
生观察
实验分
析问题
的能力
给出不同厚度的晶状体,并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 进行实验。
巡视并指导学生实验学生分
组实验
并展示
自己的
实验结
果分析
该现
象。
培养学
生发现
问题设
计实验
解决问
题的能
力。
演示实验。
分析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最后得
出眼睛
远视和
近视的
成因和
矫正方
法
培养学
生动手
能力,
养成小
组合作
的美好
品质
锻炼学
生总结
和表达
能力
用表格和视频归纳总结眼睛的近视和远视的成因及矫正方法学生思考并总结
学了眼球的相关知识,知道保护眼睛的重要性。
小组讨
论
保护眼
睛的方
法方法
让学生
知道保
护视力
的意义
和方
随堂演练法。
通
过练习
巩固所
学内容
课堂小结学生总
结所学
的内容
板书设计
神奇的眼睛
1 眼球的结构
2 近视眼及其矫正
3 远视眼及其矫正
4 注意用眼卫生
练习:
考点 1:近视眼远视眼及其矫正
1. 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被眼睛观察的物体. 拿一个近视眼镜给 “眼睛” 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 在拿走近视眼镜后,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
A. 将蜡烛远离凸透镜
B. 将光屏远离凸透镜
C. 将光屏靠近凸透镜
D. 将光屏和蜡烛同时远离凸透镜
2. 全国中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表明:中学生近视发生率急剧上升,且低龄化. 甲、乙两眼睛的成像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甲是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B. 甲是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C. 乙是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D. 乙是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3. 眼球的结构类似于 (选填 “照相机”、“幻灯机” 或 “放大镜”),把来自外界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 (选填 “倒立” 或” 正立”)的像,小明同学由于不注意用眼卫生,形成了近视眼,应当戴 镜进行矫正。
4. 拿一副远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如图所示,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移走远视眼镜,烛焰的像变得模糊,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
A.将蜡烛靠近凸透镜 B.将光屏靠近凸透镜
C.将光屏远离凸透镜 D.将光屏和蜡烛同时靠近凸透镜
考点 2:透镜的应用
1. 如图,手机扫描二维码,相当于给二维码拍了一张照片,手机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上的二维码是光源
B.扫码时二维码要位于摄像头二倍焦距以外
C.要使屏幕上二堆码的像变小,只需将二维码靠近凸透镜
D.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实像
2. 用一个焦距为 10cm 的放大镜来观察邮票细节,放大镜与邮票的距离应( )A.大于 20cm B.等于 10cm C.小于 10cm D.在 10cm 与 20cm 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