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专项项目申报指南

农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专项项目申报指南

农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专项项目申报指南
农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专项项目申报指南

农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专项项目申报指南

年度河北省重点研发计划农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专项项目申报指南

一.总体安排

(一)总体思路深入贯彻中央.省委一号文件精神,落实国家《“三五”农业农村科技创新专项规划》《河北省农村经济发展“三五”规划》和《河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三五”规划》等工作任务,进一步抢抓创新驱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机遇,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满足农业结构调整.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美丽乡村建设需求为导向,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配置资金链和人才链,突出解决全省农业发展的共性.关键和重大技术瓶颈问题,强化共性关键技术创新与集成示范,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切实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移转化,为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提供科技支撑。

(二)重点任务围绕完善全省现代农业产业创新链,重点加强粮棉油.优质林果.绿色蔬菜.生态养殖全产业链科技创新,提高主要农畜产品供给能力和供给质量。突出农业生态技术攻关,改善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推进农用生物制品研制,不断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水平。

二.支持重点专题一:粮棉油产业创新链优先主题一:粮棉油种质资源与育种技术创新(指南代码3000201)研究内容:重点开展节水.优质.抗病.抗逆.专用.适宜机械化等粮食(小麦.玉米.马铃薯.谷子.杂粮) .棉花.油料(大豆.花生)作物的种质资源创制及应用。开展杂种优势利用.作物分子育种等现代育种技术研究。开展数字化育种管理系统的创新研究与应用。绩效指标:【约束性指标】

小麦:创制抗逆.抗病.优质等优异性状育种新材料30 份。玉米:创制耐密.抗倒.抗病.籽粒脱水快.适合机械化操作等优良性状育种新材料30 份,高配合力自交系5-6 个。棉花:创制优质.抗病.抗逆.适宜机械化采摘等育种新材料50-80 份。杂粮:创制谷子兼抗拿捕净和咪唑乙烟酸除草剂,食用豆抗枯萎病.抗豆象,甘薯抗旱节水,燕麦高β-葡聚糖等优异育种新材料15-20 份。马铃薯:创制高产.抗病.抗旱.高干物质含量.低还原糖含量育种新材料3-5 份。花生:创制高油高油酸.低油高油酸.抗旱.适宜机械剥壳和收获等性状的育种新材料10-15 份。大豆:创制抗病强.品质指标好.适宜机械化育种新材料30 份。开发建立小麦育种材料数字化管理系统1 套。

【预期性指标】

申请植物新品种权5 项以上,发表论文5篇以上。优先主题二:粮棉油新品种选育(指南代码3000202)研究内容:重点开展优质专用.高产稳产.抗逆抗病虫粮棉油新品种选育。小麦:重点

培育绿色(节水.节肥.节药) .优质(优质强筋.优质中筋) .高产稳产(抗逆.广适) .特色(糯麦.高营养品质.彩色小麦等)新品种。玉米:重点选育高产.耐密.抗逆.适宜机械化收获或粮饲兼用玉米新品种以及优质青贮.鲜食等专用新品种。马铃薯:重点培育优质.高产.抗病.抗旱.加工品质优良的新品种。杂粮:重点培

育病虫草抗性突出.优质高效的新品种。棉花:重点培育优质专用.耐盐碱.抗枯黄萎病.适宜机械化采摘.丰产稳产的棉花新品种。花生:重点培育高产高油高油酸.适宜机械剥壳和机械收获.节水耐

旱花生新品种。大豆:重点培育高产.高品质.环境友好.适宜机械化种植新品种。绩效指标:【约束性指标】

小麦:育成新品种10 个,高产品种比区试对照品种增产3%

以上,优质强筋小麦品质达到国家一级优质麦标准。玉米:育成

玉米新品种3 个,适合全程机械化品种比区试对照品种不减产,倒伏倒折之和小于3%,无高感主要病害,特色专用玉米品质指标达到优质食品加工要求。马铃薯:育成新品种2 个,鲜食型品种每100g 鲜薯维生素 C 含量12mg 以上.粗蛋白含量

1.5%以上,加工型品种干物质含量19%以上.还原糖含量低于0.3%。杂粮:育成新品种3 个以上。棉花:育成新品种4-5个,比区试同类型对照品种增产5%以上,枯萎病指小于10,黄萎病指小于30,耐盐性达到二级以上,纤维长度29mm 以上,比强度

29cN/tex 以上,马克隆值

4.0-

5.0。花生:育成新品种2-3 个,比区试对照品种增产5%以上,抗性提高1-2 个等级,高油品种脂肪含量55%以上,高油酸含量70%以上,油酸与亚油酸比值10%以上,早熟品种夏播生育期110 天以内。大豆:育成新品种5 个,蛋白和脂肪含量大于63%,且在低水肥条件下较对照不减产。

【预期性指标】

申请植物新品种权10 项以上。优先主题三:粮棉油绿色高效生产技术研究(指南代码3000203)研究内容:开展粮棉油生产重大病虫草害预测预报技术.综合防治技术.节水节肥节药高效绿色配套栽培管理技术研究,集成绿色高产高效生产技术体系,建立规模化标准化绿色生产技术示范基地。绩效指标:【约束性指标】

制定绿色高效生产技术规程10 项,减少农药用量15%以上,生物节水10%以上,节肥5%以上;建立生产技术示范基地10 个,实现增效10%以上。

【预期性指标】

申请专利10 项以上,发表论文10篇以上。优先主题四:粮棉油全程机械化生产关键设备和技术研发(指南代码3000204)研究内容:重点开展大田作物精量播种.化肥和农药精准施用.机械化除草.水肥一体化.两茬轮作区适用玉米籽粒联合收获机械等关键装备和技术研发,建设全程机械化生产示范基地。绩效指标:【约束性指标】

研发播种.机械化收获.肥药精准施用.水肥一体化等新型农机装备10 台(套)以上,引进转化农机具产品5 项以上,制订标准和技术规程10 项以上,建立示范基地5 个。

【预期性指标】

申请专利5项以上,发表论文5篇以上。优先主题五:特色粮油产品加工技术研究(指南代码3000205)研究内容:重点开展营养强化粉.多谷物混合粉.食品微生物发酵杂粮制品.益生菌发酵植物蛋白等新型粮食加工制品研发。研制原粮低温制粉设备。开展粮食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开展专用特色玉米加工技术及制品研发,马铃薯.杂粮方便休闲食品加工技术及制品研发。开展花生.鲜果.干果加工技术及制品研发。开展非转基因豆制品研发。

绩效指标:【约束性指标】

研发粮油加工关键技术10项,研制新设备5 台(套),开发新型粮油加工产品15 个;开发特色杂粮功能性成分提取加工综合利用关键技术1-2项;建立示范基地5 个。

【预期性指标】

申请或授权专利5项以上,发表论文5篇以上,在3 家以上大型企业示范应用。专题二:优质林果产业创新链优先主题一:果树种质资源和育种技术创新(指南代码3000206)研究内容:重点开展苹果.梨.葡萄.桃.杏.草莓.枣.核桃.板栗等主要果树种质

资源收集.保存.评价和创新。同时开展倍性育种.杂种优势利用.快速育种等育种技术的研究。

绩效指标:【约束性指标】

搜集果树种质资源30-50份,建立种质资源圃20 亩,创制优异育种新材料10 份,提出或优化果树育种新技术1-2 项。

【预期性指标】

申报或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3 项,发表论文3-5篇。优先主题二:果树优良新品种选育(指南代码3000207)研究内容:重点开展丰产.优质.多抗(抗逆.抗病.抗虫) .耐贮藏.宜加工等主要果树新品种选育。同时开展苹果等矮化.抗性.亲和力强砧木的选育。绩效指标:【约束性指标】

创制优异果树育种新材料20 份,获得优系10-12 个,示范推广新品种 0.8-

1.0 万亩。【预期性指标】

选育适宜我省地区发展的丰产.优质.抗病.耐贮果树新品种1-2 个,申报或获得植物新品种权2-3 个,发表论文2-3篇。优先主题三:主要果树提质增效栽培技术研究(指南代码3000208)研究内容:重点开展主要果树的省力.节本.设施栽培新模式。开展品质提升.重大病虫绿色防控.质量检验与追溯等技术研究,并开展标准化栽培技术集成创新。

绩效指标:【约束性指标】

建立主要树种省力栽培模式研究示范园以及新模式设施栽培基地6-8 个,推广面积2000 亩以上;提出主要果树化肥.农药投入量比xx 年零增长的技术方案3-5 项;提出林果节水技术方案2-4 项;研制提高树体营养水平和果品质量的新型专用肥料2-3 种.高效低残留新型农药3-4 种。

【预期性指标】

构建主要果树省力化栽培技术体系.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控体系以及果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筛选出高效利用养分的砧木1-2 种;发表高水平论文5-6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5 项;编制地方或企业标准3-5 项;果园化肥减施20%-25%.农药减施10%-15%,果园经济效益提高15%-20%。优先主题四:果园作业机械设施选型与研制(指南代码3000209)研究内容:重点开展果园新型育苗.建园.施肥.灌溉.病虫防控.中耕除草.整形修剪.采收分级.环境监控等适用机械设施的选型与研制。绩效指标:【约束性指标】

建立适于全程机械化的果园生产模式2-3 套;研制多功能.智能化.精准化的育苗.建园.施肥.灌溉.病虫防控.中耕除草.整形修剪.采收分级.环境监控等设施或装备8-10 套;建立全程机械化.标准化果园2-3 个,面积达到5000 亩。

【预期性指标】

申请国家专利2-3 项,编制企业标准2-3 项,发表论文3-5篇。优先主题五:果品贮藏加工技术研究(指南代码3000210)研

究内容:重点开展干鲜果品分级包装.贮藏保鲜.冷链运输.制干制汁.发酵酿制.功能成分提取及无废弃物综合加工利用等技术研究。

绩效指标:【约束性指标】

建立我省果品商品化处理技术体系;开发果品制干制汁等加工关键技术3-6 项;开发特色果品功能性成分提取加工综合利用关键技术1-2 项;建立示范基地1-2 个。

【预期性指标】

申请专利3-8 件,发表论文5-10篇,在2-3 家大型企业示范应用。优先主题六:林木种质资源收集与新品种选育(指南代码3000211)研究内容:重点开展主要造林树种.乡土树种.景观树种.花卉等种质资源的收集和保存,重要野生种质驯化及国外良种的引进,重要林木的育种新技术研究和新品种选育。

绩效指标:【约束性指标】

建立5-10 个主要林木树种的种质资源库,收集种质资源300 份以上;建立或集成主要林木树种的繁育栽培技术体系;研发1 套适合特色野生花卉的品质评价体系;制定林木育苗技术规程和栽培技术规程2-3 项;创制新种质15 份以上;申报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2-5 项;鉴(审)定品种2-6 个;申报国家专利4-7项,发表论文7-10篇。

【预期性指标】

发表 SCI 论文1-2篇,在我省推广林木良种5-10 个。优先主题七:森林培育与生态修复关键技术研究(指南代码3000212)研究内容:重点开展风蚀沙地.滨海盐碱地.干旱阳坡等困难立地

造林技术研究。开展防风固沙林.水土保持林等生态公益林经营管理技术研究。同时开展林下经济技术研究与林木病虫害防治技术

研究。绩效指标:【约束性指标】

针对困难立地主要限制因子提出人工造林综合配套技术与规

范1-2 项,造林成活率较常规造林技术提高15%;开发基于现代经营理念的生态公益林经营管理技术1 项,建立标准化管理示范基地2000亩;提出林下经济产业化经营模式5-8 个,实现森林经营可持续发展;研发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1 项,实现病虫害防治无公害化。

【预期性指标】

发表论文30篇以上,申请发明专利10 件以上。专题三:绿色蔬菜产业创新链优先主题一:蔬菜种质资源和育种技术创新

(指南代码3000213)研究内容:重点选择白菜.茄子.甜(辣)椒.番茄.黄瓜(华南型) .洋葱.萝卜等河北省优势蔬菜种类,开展

表型性状精准鉴定,以及研究基础具有优势蔬菜的全基因组水平

基因型鉴定研究。探索重要性状的遗传规律,挖掘重要性状基因/主效 QTL,获得可用于育种实践的分子标记研究,高效聚合多个

目标性状的育种技术研究,分子染色体工程高效育种技术研究,

现代分子育种(全基因组选择技术)与常规育种(杂种优势育种.

细胞工程育种.诱变育种等)高效集成的育种技术体系研究。开展大.小孢子培养快速获得纯合育种新材料研究,创制具有育种价值的有益突变体,创制携带野生近缘种和栽培品种优异特性的育种

新材料,创制不育性稳定.农艺性状优良的雄性不育系。绩效指标:【约束性指标】

完成50 份主要蔬菜种质资源表型精准鉴定和基因型鉴定,筛选遗传背景清楚的优异种质10 份以上;定位和标记重要性状基因/主效 QTL10 个,获得可用于育种实践的分子标记10 个以上;创制优质.抗病虫.抗旱节水.耐低弱光.耐抽薹开花.资源高效利用等优异新种质或突变体30 份以上,优良自交系5 份以上,农艺性

状优良的雄性不育系3 份以上。攻克不同物种间优异基因高效转移与利用.基因定点诱变.有益突变体高效鉴定.分子标记聚合育种.单倍体育种等关键技术2-3 项。【预期性指标】

建立种质资源精准鉴定技术1 项以上;申

农业部肥料登记资料要求和程序

农业部肥料登记资料要求和程序 1、临时登记资料要求和程序 1)登记资料 境内企业 肥料临时/正式登记申请表、营业执照复印件、企业标准、商标注册证明、生产企业的基本情况、产品及生产工艺概述、无知识产权争议声明、标签及使用说明书样式、毒性报告、肥效小区试验报告、检验样品、肥料生产企业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条件考核表、省级农业行政部门初审意见表。具体请参见《肥料登记资料要求》。 境外及港、澳、台企业 肥料临时/正式登记申请表、营业执照复印件、产品生产和销售许可证明、产品质量保证、商标注册证明、生产企业的基本情况、产品及生产工艺概述、无知识产权争议声明、标签及使用说明书样式、毒性报告、肥效小区试验报告、检验样品。具体请参见《肥料登记资料要求》。 营业执照复印件、产品生产和销售许可证明:外国企业须经中国驻当地使领馆的认证,港澳台企业须经公证部门公证。 此外,如果属于肥料新产品,还必须提交企业简介、产品特点、产品作用机理的电子版材料。 2)资料要求 ?肥料临时登记申请表:应填写主要养分指标的种类(与企业标准一致);固体产品养分含量用%表示,水剂产品用g/L表示。产品通用名称由中心统一命名,可不填;商品名称请符合 登记规范,不能误导、夸张,不能含数字、序列号等。含氮产品须明确是否含硝态氮。 ?营业执照:必须在有效期内;经营范围应当包括肥料或土壤调理剂等生产;应在执照复印件上加盖企业公章,且申明与原件一致。 ?企业标准:县级以上技术监督局备案,包含主要技术指标(与申请表中一致),有毒有害元素(砷、铅、镉、铬)限量指标,pH,水不溶物(土壤调理剂、有机肥除外),水分含量(仅 限固体产品)等。 ?商标注册证明:商标已注册的须提供注册证书复印件;商标已被受理的产品须提供受理证明。 ?生产企业的基本情况:企业如实填写。 ?产品及生产工艺概述:企业如实填写。 ?无知识产权争议声明:应当包含商品名称、主要技术指标。 ?标签及使用说明:请按GB18382-2001规范。应分别注明主要养分技术指标(含养分种类)、商品名称、通用名称、登记证号(申请临时登记应预留登记证号位置)。 ?毒性报告:由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定单位出具的经口急性毒性试验报告,或委托中心代为安排。 ?肥效小区试验报告:省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认定单位出具的近三年内1年2地或2年1地的规范试验报告,或委托中心代为安排试验并出具报告。

农业项目申请报告书

项目申报书 一、项目概述 ***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于2006年6月成立,以蔬菜肥药减量增效技术的拟推广为主,实施有机蔬菜的生产和优良品种的试验示范推广。合作社经过3年的农田实验研究,取得了有机蔬菜生产先进技术种植和肥药减量技术上的重大突破,2006年月 至2009年月,通过在县镇对亩大葱、亩菠菜、亩大头菜等作物上实施肥药 减量技术,实现年产蔬菜万吨,总产值万元,蔬菜种植过程中共减少肥药量的10%,亩均节约成本30元。 肥药减量技术是一项科学性、应用性很强的农业科学技术,其技术核心是通过测 土配方施肥,培肥地力,减少化肥使用量,调整优化用肥结构,提高化肥利用率;通 过创新害虫防治的科学手段,推广使用高效低毒农药、生物农药、生物防治技术,降 低农产品的农药含量,提高农产品“绿色率”,以此改善农产品品质,提高农作物的 产量,并不断减少农田和环境的污染。以蔬菜肥药减量增效技术的拟推广为主, 实施有机蔬菜的生产和优良品种的试验示范推广和应用对于促进蔬菜增产、推动农业 增效、农民增收特别是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国家 “三农”工作的重要工程,对于治理农业土地资源污染,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推进农 业现代化建设、农业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二、项目承担单位的工作基础及技术推广优势 1、合作社简介。***合作社于2006年8月在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登记,专门从事蔬 菜肥药减量增效技术的有机农业生产项目,项目现有人员7名,其中高级职称1人, 中级职称1人,助理农技师2名,日常管理人员3名。合作社共有会员50名,涉及三个村庄60余户家庭,由种植户、销售户和示范户组成,蔬菜总种植面积为亩。 2、机构健全。***合作社2006年成立之初,就制定了规范的专业合作社章程,建立健全了完善的成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等制度,成立了监督机构,保障了合作社成员 的知情权、决策权、监督权等民主权利,实行独立的会计核算,严格落实财务会计制度,会计账簿、财务管理和盈余分配等规范科学完善,很好的保障了成员的经济利益。 3、人力资源保障。该合作社技术人员从事年农业专业技术研究,对农业生产有浓厚 的兴趣,并取得突出成绩,同志曾获奖,在方面作有深入研究,实现的成果。特别是在蔬菜肥药减量增效技术的有机农业生产项目上,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丰富的 实践经验。 4、技术支撑。通过研究和实验,已经全面掌握农田土地结构的检测分析技术,制定 了一套具体可行的土地检测办法及化肥、农药比例的配置、使用原则办未能。有较为 规范的技术标准和科学的操作流程。 5、机械设备配套齐全。年月至年月,先后购置了、农业机械设备套,实现 了合作社生产的机械化和专业化。 6、成效显著。***合作社实施标准化生产,建立了统一的生产操作规程,2006年月至2009年月,通过在镇、、等三个村亩地实施项目技术,实现年产蔬菜万吨, 总产值万元,农户人均增收元,实现了蔬菜肥药减量增效技术在农业生产运用的 预期目标,并打造了区域内的生产示范基地,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信誉度。

农业部肥料登记标准与含量指标

农业部肥料登记标准及含量 在此列出相关肥料标准,以供参考。 1、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固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 NY1107-2006) 2、大量元素水溶肥料液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 NY1107-2006) 3、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固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 NY1428-2007) 4、微量元素水溶肥料液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 NY1428-2007) 5、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微量元素型)液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 NY1429-2007) 6、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微量元素型)固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 NY1429-2007) 7、含氨基酸水溶肥料(钙元素型)固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 NY1429-2007) 8、含氨基酸水溶肥料(钙元素型)液体产品技术指标为(标准号 NY1429-2007) 9、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大量元素型)固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 NY1106-2006 ) 10、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大量元素型)液体产品技术指标(( 标准号 NY1106-2006 ) 11、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微量元素型)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 NY1106-2006 ) 12、生物有机肥技术指标( NY 884-2004) 13、农用微生物菌剂技术指标(GB20287-2006 ) 14、复合微生物肥料技术指标(NY/T798—2004 ) 15、有机肥料技术指标(NY525 —2002 16、氨化硝酸钙技术指标(HG/3733-2004) 17、农林保水剂技术指标(标准号 NY886)

1、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固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NY1107-2006) 项目指标 大量元素含量,%≥50.0 微量元素含量,%≥0.5 水不溶物含量,%≤ 5.0 PH值(1:250 倍稀释) 3.0-7.0 水分 (H2O),%≤ 3.0 注: a大量元素含量指N、P2O5、K2O含量之和。大量元素单一养分含量不低于 6.0%。 b微量元素含量指铜、铁、锰、锌、硼、钼元素含量之和。产品应至少包含两种微量 元素。含量不低于 0.1%的单一微量元素均应计入微量元素含量中。 2、大量元素水溶肥料液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NY1107-2006) 项目指标 大量元素含量, g/L≥500 微量元素含量, g/L≥5 水不溶物含量, g/L≤50 PH值(1:250 倍稀释) 3.0-7.0 注: a 大量元素含量指 N、 P2 O5、 K2O 含量之和。大量元素单一养分含量不低于 60g/L 。 b微量元素含量指铜、铁、锰、锌、硼、钼元素含量之和。产品应至少包含两种微量 元素。含量不低于 1g/L 的单一微量元素均应计入微量元素含量中。 3、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固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 NY1428-2007) 项目指标 微量元素含量,%≥10.0 水不溶物含量,%≤ 5.0 PH值(1:250 倍稀释) 3.0-7.0 水分 (H2O),%≤ 6.0 注:微量元素含量指铜、铁、锰、锌、硼、钼元素含量之和。产品应至少包含两种微量元素。含量不低于 0.1%的单一微量元素均应计入微量元素含量中。钼元素含量不高于 1.0%。

2012年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部专项项目申报指南【模板】

附件: 2012年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部专项 项目申报指南 2012年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部专项投资安排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一号文件及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关于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工作若干意见》(国办发[2009]63号)精神,以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实现粮食稳定发展和确保主要农产品有效供应、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努力加大对良种繁育、优势特色种养示范的投资力度,建设一批区域骨干性、示范指导性项目,改善和提高农业生产条件,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新农村建设。主要安排良种繁育及加工基地、原原种扩繁基地、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牧草种子繁育基地、园艺类良种繁育及生产示范基地、畜禽良种繁育、水产品苗种繁育及养殖基地、秸秆养畜等8类项目。 一、良种繁育专项 (一)良种繁育及加工基地项目 1.申报品种及区域重点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国发[2011]8号)精神,着力提升农作物种子生产和加工能力,不断提高种子企业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用种安全,2012年重点加强水稻、玉米、小麦等主要粮食作物良种繁育及加工基地建设,兼顾棉花、油料等经济作物,根据制种优势区域布局,支持“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全面推进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机械化的种子生产基地建设。项目重点布局在吉林、黑龙江(含黑龙江农垦总局)、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山东、湖北、湖南、四川、甘肃、新疆(含兵团)等省(区)。 2.申报单位条件

(1)申报单位。为农业部发证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项目建设实行属地化管理,所申报项目的承担单位可不限于本省种子企业。2007-2011年承担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部专项项目和农业部种子工程项目且尚未竣工验收的单位不能申报。 (2)品种条件。繁育推广主要农作物的,应有由企业申请的1个以上通过国家级审定的品种,或者5个以上且在至少3个省(区、市)通过省级审定的品种;自有品种的经营量占公司经营总量的比例达到50%以上。 (3)人员条件。具有专职从事科研育种的中级以上(或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研究人员5名以上,经营主要农作物种子的高级研究人员(或相关专业硕士以上学历)1名以上。具有专业的种子生产、加工、贮藏技术人员和种子检验人员(涵盖扦样、室内检验、田间检验类别)各5名以上。 (4)设施设备条件。 ①检验设施设备。具备固定的检验场所,面积200平方米以上,布局合理;检验仪器配套匹配,质量管理体系完善。检验场所和仪器设备须具备自有产权,不可租赁。 ②加工设备设施。种子加工厂房500平方米以上,具有总加工能力10吨/小时以上的种子加工成套设备。种子加工厂房和设备设施须具备自有产权。 ③干燥贮藏设施。晒场面积3000平方米以上,库房面积1500平方米以上。相关设施须具备自有产权。 ④育种机构。有专门的育种机构,有固定的育种人员和工作经费,自有科研实验室面积300平方米以上,长期稳定的育种场所面积100亩以上。科研实验室须具备自有产权,不可租赁。育种场所具有自有产权或租赁10年以上。 ⑤申报单位资产、财务状况良好,上年度净资产不低于所申请中央财政资金规模的3倍,资产负债率低于65%。有健全的售后服务体系,经营场所500平方米以上。 (5)基地条件。有稳定的种子生产基地10000亩以上(水稻种子生产基地面积5000亩以上)。繁育基地要符合《植

农业综合项目开发流程

农业综合项目开发流程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流程 土地治理项目 一、前期工作阶段: 总体规划:县级农发办事机构依据国家农发办及省级农发办事机构规划,以及本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总体规划,结合当地农业开发后备资源情况,编制本县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五年总体规划。 前期准备:(一)以“农民要办”为前提,加强政策宣传,提高农民参与农业综合开发的主体意识。(二)项目申报单位提出立项申请前,应由村民委员会采取民主方式征求是否愿意实施土地治理项目和是否自愿筹资筹劳,并出具相关证明材料。 编制项目建议书:(一)县级农发办事机构要指导乡镇等项目申报单位编制项目建议书。(二)编制项目建议书按国家农发办有关要求编制。

建立项目库:(一)项目建议书经省(地)级农发办事机构或委托县级农发办事机构实地考察(审查)合格后,方可存入项目库。(二)项目库实行动态管理,报想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充实,入库项目材料应存入计算机并报上级农发办事机构。(三)县级农发办事机构采取竞争立项办法,从项目库中选择扶持项目。 编报可行性研究报告:(一)依据经审查合格后的项目建议书,由有资质的单位或县级农发办事机构组织专家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按国家农发办有关要求编制和上报。(三)可行性研究报告将作为年底项目实施计划的编报依据,各级农发办事机构须加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确保质量。 评估审定:(一)省级或委托地级农发办事机构对所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审定或审查。(二)地级农发办事机构组织专家对所有项目进行实地考察,省级农发办事机构抽查。(三)省级农发办事机构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审定或审查意见和项目实施考察结果,择优确定项目。(四)需国家农发办办组织评估审定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须在中央财政投资控制指标下达前报送国家农发办。(五)项目评审应建立责任制,明确评估人员的职责。 二、申报批复阶段:

农业科技生态园项目立项申请报告范本

Record the situation and lessons learned, find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form future countermeasures.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农业科技生态园项目立项申请 报告

编号:FS-DY-20763 农业科技生态园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关于申请农业科技生态园立项的报告 石家庄市政府: 农业科技生态园项目已通过杜北乡西营村委两会决议、农户代表会议,征询各农户意愿,并达到涉及农户全部同意,合同签约,土地承包款项已全部发放。项目申报条件成熟,现恳请给予立项,项目具体情况如下: 一、项目开发商 江恒农业科技生态园由河北江恒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独资开发。注册资金1000万。河北江恒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隶属于河北江恒集团,集团主要项目有新华茶城、东方花园、锦泽房产、农业科技生态园等。是石家庄市新华区的知名企业。 二、项目地址 江恒农业科技生态园位于石家庄市新华区杜北乡西营村北,东经114`27`,北纬38`7`。友谊北大街东侧,学府路

政法学院南邻。紧邻南水北调。总面积531亩。 三、项目现状 目前此地块是西营村一般农田用地,土层较薄。属于沙漏地。所种农作物大部分为麦子、玉米,青菜。有一部分为树苗培植。所种农作物收入低廉。河北江恒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解决目前现状决定开发此地块,开发农业科技生态园大大改善农村土地收益,帮助村民致富,使当地村民尽快富起来。 四、项目内容 〈一〉、主题定位 生态农业、休闲观光、科研基地、农产品加工。 〈二〉目标定位 1、第一产业是农产品、第二产业是农产品加工、第三产业是农业加旅游的农旅双模式的休闲产品。利用第一产业开发第二产业,打造收益较高的第三产业。创立农业科技品牌。 2、将江恒农业科技生态园打造成为具有市场化、专业化、一体化、高新化的高科技园区。 3、使江恒农业科技生态园成为具有生产性、观赏性、娱

苏北农业科技成果推广项目申报书

苏北农业科技成果推广项目申报书 (格式) 项目名称: 申请单位: 技术合作单位: 合作企业: 主管部门: 实施期限:

《苏北农业科技成果推广项目申报书》 主要内容 一、申请推广项目的理由 二、基础条件与保障措施 三、实施内容与任务分工 四、项目实施地点与规模 五、经费预算与筹资方式 六、项目进度与考核指标 七、组织方式与运行机制 八、经济社会效益的分析 九、专项资金审批意见表 十、附件 (一)技术鉴定部门或专家认定意见(二)协作单位同意合作证明 (三)合作企业同意合作证明 (四)其它必要的证明材料

苏北农业科技成果推广项目经费预算表 (2007年度) 单位:万元 注:表1—5项预算要详细,必须注明规模、数量及标准等,并加附表按项分述。

《苏北农业科技成果推广项目申报书》 编制说明 一、申请推广项目的理由 从产业化经营和促进农民增收的角度,重点分析本地区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现状,以及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二、基础条件与保障措施 (一)已有基础条件:指申请单位为实施本推广项目所能提供的设施、设备和试验、示范基地及其它必要条件。 (二)项目单位组成:主要包括主管部门、承担单位、技术依托单位及合作企业。 (三)人员配套与保障:指保证本推广项目正常实施所需要的研究人员、技术人员配备、落实与解决途径,以及申请单位为上述人员投入本项工作所提供的保障条件。 三、实施内容与任务分工 (一)实施内容:指实施本推广项目的技术组装、配套、集成和生产性试验、示范等具体内容。 (二)任务分工:指本推广项目所有参加单位在承担项目中的具体工作、任务和分工。 四、项目实施地点与规模

农业部肥料登记标准及含量指标

农业部肥料登记标准及 含量指标 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农业部肥料登记标准及含量 在此列出相关肥料标准,以供参考。 1、?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固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NY 1107-2006) 2、大量元素水溶肥料液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NY 1107-2006) 3、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固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NY 1428-2007) 4、微量元素水溶肥料液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NY 1428-2007) 5、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微量元素型)液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NY 1429-2007) 6、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微量元素型)固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NY 1429-2007) 7、含氨基酸水溶肥料(钙元素型)固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NY 1429-2007) 8、含氨基酸水溶肥料(钙元素型)液体产品技术指标为(标准号NY 1429-2007) 9、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大量元素型)固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NY 1106-2006) 10、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大量元素型)液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 NY 1106-2006) 11、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微量元素型)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NY 1106-2006) 12、生物有机肥技术指标(NY 884-2004) 13、农用微生物菌剂技术指标(GB 20287-2006)

14、复合微生物肥料技术指标(NY/T 798—2004) 15、有机肥料技术指标(NY 525—2002 16、氨化硝酸钙技术指标(HG/3733-2004) 17、农林保水剂技术指标(标准号NY886) 1、?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固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NY 1107-2006) 2、? 大量元素水溶肥料液体产品技术指标(标准号NY 1107-2006)

2010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指南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印发2010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指南 的通知 (国农办[2009]17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农业部农业综合开发办事机构: 现将《2010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指南》印发给你们(电子文档可到财政部门户网站查看、下载),请据此认真做好项目前期准备工作。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二〇〇九年九月二十八日附件: 2010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 申报指南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是财政部门支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由县(市)、地(市)农业综合开发办事机构负责推荐,省级农业综合开发办事机构负责评估、审定,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负责政策指导和抽查。为更好地体现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和在更大范围内择优选项,鼓励符合条件的项目单位积极申报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按照《国

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29号)的有关规定,现发布2010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指南如下: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以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方针政策为指导,以壮大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扶持具有明显竞争优势和辐射带动作用的产业化经营项目,促进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和农产品加工业结构升级,提高农业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水平,逐步形成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主导产业,推进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 二、扶持范围和重点 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扶持范围包括:经济林及设施农业种植、畜禽水产养殖等种植养殖基地项目;粮油、果蔬、畜禽等农产品加工项目;农产品储藏保鲜、产地批发市场等流通设施项目。项目安排原则上限于农业综合开发县。 2010年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重点扶持的产业包括:专用小麦、专用玉米、优质水稻、高油大豆、“双低”油菜、“双高”糖料、棉花、名优经济林、蔬菜、茶叶、名优花卉、蚕桑、畜牧、淡水水产等。 2010年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严格限制的项目包括:中成药加工、粮食酿酒工业、木材深加工、纺织工业,深海养殖及捕捞项目,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名录和有关野生动

项目审批程序流程图

XX市项目审批程序流程图 政府投资项目审批程序流程图 城市建设项目核准流程图 城市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图 城市建设项目备案流程图 城市建设项目转报流程图 (种植业、林业、畜牧、海洋渔业、水利)项目备案流程图 农业、水利项目核准流程图 农业、水利项目核准流程图 交通类:公路、独立公路桥梁、机场扩建项目 能源类:风电站、电网工程项目核准流程图 (省政府划分的地方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核准权限属市级投资主管部门核准的项目)交通类:铁路、公路、独立公路桥梁、水运、新建机场 能源类:火电站、燃煤热电站、风电站转报流程图 (属省级以上投资主管部门核准的项目) 工业项目备案流程图 商贸流通项目转报流程图 利用外资项目核准流程图 利用外资项目转报流程图 社会事业项目申请上级补助资金转报流程图 高技术项目申请上级补助资金转报流程图 社会事业项目备案流程图 高技术产业项目备案流程图 社会事业项目备案流程图 申请省以上政府直接投资或资本金注入的基本建设项目初步设计转报流程图 申请市政府直接投资或资本金注入的基本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审批流程图 基本建设项目招标方案核准流程图

政府投资项目审批程序流程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资金拨付 | | | | | |

城市建设项目核准流程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农业部最新肥料登记标准及流程【最新版】

农业部最新肥料登记标准及流程 2015年9月2日,农业部公告第2287号发布了《肥料正式登记审批标准》《肥料临时登记审批标准》《肥料续展登记审批标准》《肥料变更登记审批标准》等行政审批服务标准,4项《标准》自2015年9月6日起实施。同日,农业部第2291号公告发布了基于上述4项标准有关要求的《肥料登记行政许可项目网上申报程序》,自2015年9月6日起,实施网上申请和纸质材料申请并行。二者都符合要求的,农业部行政审批办公大厅方予以受理。 现将《肥料正式登记审批标准》《肥料临时登记审批标准》《肥料续展登记审批标准》《肥料变更登记审批标准》4项标准和《肥料登记行政许可项目网上申报程序》《新用户注册流程说明》等6项新规一并集结于后。希望全行业腐植酸肥料生产企业,依照农业部肥料登记新标准和流程,及时组织腐植酸肥料产品登记,依规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附件: 1.《肥料正式登记审批标准》

2.《肥料临时登记审批标准》 3.《肥料续展登记审批标准》 4.《肥料变更登记审批标准》 5.《肥料登记行政许可项目网上申报程序》 6.《新用户注册流程说明》 附件1: 肥料正式登记审批标准 (NY/XZSP TG 302.57-2015) 1项目类型 前审后批。 2审批内容

2.1 申请人的资质。 2.2 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规和政策的规定。 2.3 产品是否安全、有效。 2.4 质量检验报告是否真实有效。 2.5 产品标签标识是否符合要求。 2.6 试验数据与结果和相关证明资料是否真实可信。3审批依据 3.1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 3.2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3.3 《肥料登记管理办法》。 3.4 《肥料登记资料要求》。

农业建设项目立项报批程序

农业建设项目立项报批程 序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农业建设项目立项报批程序 2011-07-13【】 农业建设项目立项报批程序 一、报批流程 二、立项报批释义 农业建设项目立项报批,是指农业部对地方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或部直属单位申请(全部或部分)使用中央预算内投资(或国债资金)建设的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申报和审批行为。农业建设项目立项报批,是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和农业部《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农业部2004年第39号令)及《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申报审批管理规定》(农计发[2004]10号)设立的行政审批事项。 农业建设项目立项报批,按照投资规模区分为项目建议书报批和可行性研究报告报批。根据《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申报审批管理规定》,投资规模在1000万元以下且不需要办理征地及环评等审批手续的中小型项目,可直接申报审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规模在1000万元以上且需要办理征地、环评等审批手续的项目,一般应先申报审批项目建议书,然后在完成建设用地、环境评价报批等手续及进一步细化建设方案的基础上,再编报和审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三、流程说明 1、发布项目指南:农业部发展计划司会同有关行业司局,提出年度农业基本建设投资计划总体方案和项目前期工作安排,编制并发布项目指南。项目指南一般综合各类项目资金盘子和编报要求,按年度一年发布一次;专项资金项目也可以单独发布。 2、编制项目报告: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农业部直属直供垦区、部直属单位,按照项目指南要求,组织本辖区内或本系统建设单位编制项目建议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原则上应委托有相应专业资质的工程咨询或设计单位编制。农业项目编制单位应具备农业工程咨询或农林工程设计乙级(含)以上资质,民用工程项目应具备建筑工程或其他专业相对应咨询或设计乙级(含)以上资质。 3、项目初选: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农业部直属直供垦区及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产科学院等发展计划部门,对辖区或系统内建设单位编制申报的项目建议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要按照项目指南要求首先进行初选。项目初选主要内容包括:申报项目是否符合投资方向;申报项目是否符合区域布局规划、行业建设规划或本地区本系统建设规划;建设单位是否具备承担该项目的条件(包括独立法人资格、单位性质、技术力量、土地及必要房屋等基础条件等);建设规模、建设内容、投资规模、资金来源构成等是否符合项目指南要求;拟上报项目报告编制内容与深度是否符合要求,相关附件是否齐全完整,申报项目数量是否在限制范围内。 经初选符合项目指南要求的项目,由初选单位按隶属或归口管理关系,以计字号文同时上报行业司局和发展计划司。中国农业科学院和中国水产科学院以外的部直属单位建设项目,由本单位行文报行业司局和发展计划司;农业部直属单位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直接报发展计划司。 4、行政审查:农业部发展计划司和行业司局受理上报项目后,依据项目指南要求进行行

2011年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部专项项目申报指南

2011年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部专项项目申报指南

农业部办公厅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印发《2011年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部专项项目申报指南》 的通知 根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规范部门项目申报和评审工作的通知》(国农办[2010]4号)有关要求,为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部专项项目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进一步加强2011年项目申报工作,明确项目投资方向及申报要求,农业部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联合制定了《2011年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部专项项目申报指南》。现印发给你们,请据此做好项目前期准备工作。 一、严格按照《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部门项目管理办法》等文件中有关规定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原则上须由具备农业工程资质的工程设计(咨询)单位编制,并达到相应深度要求。 二、农业部门应会同本级财政部门认真组织项目前期工作。要本着科学严谨、宁缺勿滥的原则,对拟申报项目进行评审把关。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对项目建设条件、

附件: 2011年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部专项 项目申报指南 2011年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部专项投资安排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1号文件及财政部《关于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工作若干意见》,以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实现确保粮食稳定发展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应、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努力加大对良种繁育、优势特色种养示范的投资力度,建设一批区域骨干性、示范指导性项目,改善和提高农业基础设施条件,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农业产业化发展。主要安排良种繁育及加工基地、原原种扩繁基地、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牧草种子繁育基地、园艺类良种繁育及生产示范基地、畜禽良种繁育、水产品苗种繁育及养殖基地、秸秆养畜等8类项目。 一、良种繁育专项 (一)良种繁育及加工基地项目 1.申报品种及区域重点

2020年区域生态循环农业项目申报内容,申报流程与方法

2020年区域生态循环农业项目申报内容,申报流程与方法 一、申报对象 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二、申报部门 农业农村部、各县级农业管理部门 三、申报方式 申报对象可单独申报、或者联合申报项目 四、审批权限 按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要求,将项目审批权限全部下放省级部门 五、申报数量 每省份3-6个 六、扶持资金规模 单个项目1000万元左右 七、申报条件 1、申报对象须在工商部门注册1年以上、具备可持续经营能力; 2、通过信用中国网、中国政府采购网等查询,没有不良诚信记录或被列入监管黑名单;具有专门从事生态环境保护的专业人员和较强的技术力量; 3、须委托专业机构作为技术依托单位,协助开展项目区域生态环境监测和实施综合养分管理计划等; 4、项目区域为特定行政区域(至少为1个乡镇),边界清晰,相对集中连片;对于不能完成整乡镇推进的项目,要求项目覆盖农田面积不低于1万亩,畜禽饲养规模不低于1.5万头猪当量。 八、项目申报范围及要求 1、项目所在区域必须是农业综合开发县; 2、项目所在县(市)级人民政府对生态循环农业发展高度重视,已制定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规划或畜禽粪便、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稻渔生态种养等相关规划; 3、项目所在县(市)级人民政府建立了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组织协调机制,开展过生态循环农业管理制度创新与探索; 4、对农牧渔业大县,以及列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业综合改革试验区、国家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的县市及开展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试点、种养循环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的县市给予优先扶持,适当向中西部生态保护与建设重点地区倾斜。

九、申报项目 1、农副资源综合开发项目:包括农副资源饲料化、农副资源肥料化、农副资源基料化、农副资源燃料化项目; 2、标准化清洁化生产项目:包括农业标准化生产设施、农田保育设施、稻渔生态种养设施、农药化肥氮磷控源治理设施等项目; 3、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主要是根据养殖场清粪工艺、配套农田消纳面积等,因地制宜选择一种或几种循环利用模式,实现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达标排放。 十、申报流程 1、自下而上,逐级上报原则。 2、项目申报单位可单独申报或联合申报项目,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并附相关区域材料,由当地农发部门逐级联合报送至省级农业部门和,评审后报送至农业农村部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审查。 十一、申报材料 ① 申报单位(含协作单位)营业执照复印件; ② 经中介机构审计的连续两年的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及财务报表附注); ③ 审计报告、所得税税收缴款书或免税证明复印件、开户银行出具的存款证明; ④ 项目单位现有基地、养殖设施、农业生产废弃物处理设施及仪器设备清单(须注明具体规格、数量、单价等); ⑤ 项目建设需占用土地的土地使用证明或土地租赁协议复印件,如项目内容覆盖多个建设地点,每个建设地点均应提供土地使用证明文件; ⑥ 项目申报单位自筹资金承诺函; ⑦ 项目区域规划图、建设地点规划设计平面图和单项工程设计平面图; ⑧ 项目申报企业与技术支撑机构签订的技术委托协议书复印件。与协作单位签订的合作意向协议书复印件。 ⑨ 申报单位为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或国家级扶贫龙头企业认定文件复印件。

肥料登记表格

肥料登记申请书 (非微生物肥料产品) 申请单位:(公章)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电话: 联系人: 申请日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编制

肥料登记资料目录 申请肥料产品登记的,需提供以下资料(境外申请人提交外文资料的,应同时翻译成中文): 1. 非微生物肥料产品登记申请单 2. 境内申请人应提交标注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企业注册证明文件复印件(加盖企业公章)。 3. 企业所在地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初审意见表。 4. 生产企业考核表:境内申请人应提交所在地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或其委托单位出具的肥料登记生产企业考核表,并附企业生产和质量检测设备设施(包括检验仪器)图片等资料; 5. 产品安全性资料:产品安全性风险较高的,申请人还应提交产品对土壤、作物、水体、人体等方面的安全性风险评价资料。 6. 产品田间试验报告:申请人应提交按相关技术要求在中国境内开展规范的田间试验或效果试验,并附由相应检测资质单位出具的供试样品检测报告。 7. 产品执行标准:针对执行企业标准的产品。 8. 产品标签:应符合《肥料登记管理办法》《肥料登记资料要求》的规定。 9. 企业及产品基本信息,包括生产企业基本情况资料、产品研发报告、生产工艺资料等。 10. 肥料样品:应提交同一批次的肥料样品2份,每份样品不少于600克(毫升),颗粒剂型产品不少于1000克。 11. 若需开展抗爆性试验还应提交1份不少于9000克的样品;或开展包膜降解试验还应提交1份不少于1000克的包膜材料。 12. 国外及港、澳、台生产企业还需提交以下材料: (1)国外及港、澳、台地区申请人应提交所在国(地区)政府签发的企业注册证书和肥料管理机构批准的生产、销售证明。 (2)国外肥料生产企业的注册证书和生产、销售证明还需经中华人民共和国驻企业所在国(地区)使馆(或领事馆)确认。 (3)国外及港、澳、台地区申请人还需提交委托代理协议。 (4)国外及港、澳、台地区申请人应提交相应的企业生产和质量检测设备设施(包括检验仪器)图片等资料。

农业部肥料登记 要求

农业部肥料登记资料要求( 境内产品) 申请临时登记,申请者应填写《肥料临时/正式登记申请表》,并提交下列中文资料(3份)及肥料样品。其中,毒性报告、菌种安全鉴定报告可以在办理登记时委托受理单位送相关或指定单位办理;残留试验及残留检测方法资料,如没有要求可不提交。 1.生产者基本概况 首次申请肥料登记,应提供肥料生产企业的基本情况资料。包括:(1)工商注册证明文件。 境内产品,提交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颁发的企业注册证明文件复印件(加盖发证机关确认章)。工商营业执照的经营范围应包括申请登记的肥料类(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肥料生产者)。 (2)生产企业基本情况资料。 包括企业的基本概况、人员组成、技术力量、生产规模、设计规模等。 (3)产品及生产工艺概述资料。 包括①产品类型、产品名称、技术来源、主要有效成分;②产品剂型、可溶性、稳定性、质量保证期;③适用作物范围以及对作物产量、质量、环境生态的影响;④生产基本设备和生产工艺流程简述。

微生物肥料还应提供使用微生物菌种的来源、分类地位、培养条件、检测方法、菌种安全性,以及产品中所使用菌种的鉴定材料、菌体、菌落照片和抹片等资料。 (4)商标注册证明。 商标注册为非强制性法律文本,但建议生产者申请商标注册。属协议使用商标的,应提交商标持有者允许使用该商标的协议书等合法文件。 (5)无知识产权争议的声明。 2.产品执行标准 境内产品,应提交产品执行标准。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产品,产品的企业标准中各项技术指标,原则上不得低于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要求。企业标准必须提供产品各项技术指标的详细分析方法,包括原理、试剂和材料、仪器设备、分析步骤、分析结果的表述、允许差等内容。分析方法引用相关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要注明引用标准号及具体引用条款。 微生物肥料产品的标准,还应提供检测用的微生物培养基配方、培养条件、菌体特征等资料。 企业标准必须经所在地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3.产品标签样式(包括标识、使用说明书)

关于印发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农业部农业综合开发机构: 现将《2012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指南》印发给你们(电子文档可到财政部门户网站查看、下载),请据此认真做好项目前期准备工作。 附件:2012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指南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 室 二〇一一年六月二十七日附件: 2012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 申报指南 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国家财政支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农业综合开发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更好地体现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和在更大范围内择优选项,鼓励符合条件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申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依照《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60号),现发布2012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指南。 一、指导思想 以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方针政策为指导,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为目标,围绕区域主导产业发展需要,着力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通过扶持具有明显竞争优势和带动作用的产业化经营项目,提高农业生产的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水平,促进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和农产品加工业结构升级,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二、扶持范围和重点 (一)扶持范围 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扶持的项目范围包括:经济林及设施农业、畜禽水产养殖等种植养殖基地项目;粮油、果蔬、畜禽等农产品加工项目;农产品储藏保鲜、产地批发市场等流通设施项目。 产业化经营项目一般安排在农业综合开发县。 (二)扶持重点 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重点扶持的产业包括:专用小麦、专用玉米、优质水稻、高油大豆、“双低”油菜、“双高”糖料、棉花、蔬菜、畜禽、名优经济林(果)、茶叶、名优花卉、蚕桑、水产等。 各省可根据国家产业政策扶持重点和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结合本省实际,确定重点扶持的优势农产品产业。 重点扶持产业之外的中成药深加工、木材深加工、纺织深加工以及深海养殖、捕捞等项目一般不予扶持。 三、扶持对象 符合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扶持条件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 四、扶持方式和相关政策 农业综合开发扶持产业化经营采取贷款贴息和财政补助两种方式,以贷款贴息为主。 东部地区(北京、天津、辽宁、大连、上海、江苏、浙江、宁波、福建、山东、青岛、广东12个省、市)中央财政产业化经营项目资金70%以上用于贷款贴息项目,30%以下用于财政补助项目。

农业结构调整项目申报指南

附件:1 2015年度河南省农业结构调整项目申报指南 为扎实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农业结构调整工作,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按照公正、公开、公平、公信原则,鼓励符合条件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申报农业结构调整项目,根据《河南省农业结构调整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豫财农[2010]272号),特制定《2015年度河南省农业结构调整项目申报指南》。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确保粮食安全为前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都市生态农业工程建设和旱地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为重点,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区位比较优势,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全面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升农业效益和综合竞争力,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推动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推进全省农业现代化进程。 (二)基本原则。申报的农业结构调整项目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全省农业结构调整发展方向,有利于培育和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符合当地实际,具有较好的资源、

经济和技术条件,区域特色突出;科技含量高,市场发展前景广阔,辐射带动能力强,有利于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凡是近两年经纪检、检察、审计部门检查有违纪违规的农业经营主体不再予以扶持;2015年度财政资金扶持的项目(含拟定扶持的项目)不重复支持。 二、扶持对象、重点和方式 (一)扶持对象 重点扶持近几年来呈现整体扩张态势,市场前景发展预期良好,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高,带动农民增收能力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二)扶持重点 按照“扶优、扶大、扶强、扶品牌”的原则,2015年省农业结构调整专项资金,适度集中资金规模,重点建设都市生态农业工程,调整旱地农业生产结构,促进优势特色农业主导产业发展。继续坚持以设施农业为重点,支持园艺产品、畜牧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和现代水产养殖业,加快特色高效农业主导产业设施化和规模化发展,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快速发展。 1.园艺作物。重点支持蔬菜、水果、花卉苗木、茶叶、中药材、蚕业等优质特色园艺农产品智能化连栋温室、标准化日光温室、塑料大棚、集约化育苗场设施农业基地建设。 2.畜牧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区)建设。重点支持肉牛、

设施农业项目申报流程图

省级设施农业流程图 流程一:项目申报流程图 1、接申报指南、网上发布指南 2、查询项目储备库,征求分管领导、财政局、乡镇、事业站意见 确定项目预报单位和数量 3、召开项目预报会,确定项目负责人,联系人、联系方法,加入项目交流群,预报单位明确一家技术依托单位和一名挂钩指导员(本行业中级职称以上), 4、各预报单位召集社员大会,确定是否申报 5、先行申报汇总表,确定项目名称,资金规模和申请资金额度 6、在技术依托单位,挂钩指导员、农技站协助编写项目申报书 7、农委财政召开项目评审会(资料一式十份),邀请项目管理、业务、工程、财务、专家组织评审,进行综合评分排名,出具专家评审意见。项目管理专家审查项目主体资格、申报方向; 财务专家审核项目配套比率; 工程专家审核单位造价; 业务专家审核实施内容,绩效估算。 8、将评审结果交农委领导集体讨论、会商财政局,并汇报市分管领导,确定最终申报名额 9、在农林网、财政网上进行公示 10、项目单位经技术依托单位、挂钩指导员修改项目书后定稿,电子

稿发送现代农业发展科备案 11、开展网上申报,项目单位申请用户名密码报农委科教科备案 12、项目单位填写项目资料,上传附件,提交县级审核 13、市农委科教科进行审核,审核不合格附修改意见退回。 14、项目单位修改补充材料后再提交 15、农委现代农业发展科审核完成后,请科长复核,提交上级部门。 16、各单位网上打印申报文本 17、申报材料装订成册,除按照省、市规定份数外,同级农委、财政、技术依托单位各留一份。 18、申报材料收齐后,农委编制申报文件,经农委、财政分管领导签字后取得文号行文,同时项目加盖两部门章。 29、文本及文本按有关要求及时邮寄,同时申报电子文本。 20、申报单位于申报截止后一周取回备案盖章文本。 流程二:实施方案编制流程 1、接上级项目批复文件、农委组织项目实施单位,邀请业务站、乡镇农技站参加项目布置会,下达项目编号 2、项目单位进行项目实施方案编写 3、请农技站进行四至定位 4、邀请专业人员绘制项目示意图 5、召开社员大会确定项目成员资产量化方案 6、根据项目实际实施情况进行文本修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