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气象与海洋学试题十八(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04.50 KB
- 文档页数:8
一、单项选择题(共100分,每题1分)1.对大气温度有较大影响的大气成分是:Ⅰ.氮气,Ⅱ.臭氧,Ⅲ.二氧化碳,Ⅳ.氧气,Ⅴ.水汽,Ⅵ.氢气A.Ⅰ~ⅥB.Ⅰ~ⅤC.Ⅱ.Ⅲ.ⅤD.Ⅱ.Ⅳ.Ⅴ2.下列哪个等压面最能代表对流层达大气的一般运动状况?A.850hPaB.300hPaC.500hPaD.700hPa3.5℃换算成华氏温度和绝对温度分别为:A.41℉、273KB.37℉、273KC.41℉、273KD.37℉、278K4.形成露或霜的主要冷却过程是:A.绝热上升B.辐射冷却C.平流冷却D.接触冷却5.当只考虑纬度对气温的日变化影响时,气温日较差较大的地区是:A.极地附近B.热带地区C.温带地区D.副极地地区6.在纬度45°的海平面上,温度为0℃的大气压称为标准大气压,其数值是:A.1000hPa 750mmHgB.1013.25hPa 760mmHgC.1000hPa 760mmHgD.1013.25hPa 750mmHg7.在地面天气图上,等压线的疏密和风力大小的关系是:A.等压线疏,风力大B.等压线密风力小C.等压线密,风力大D.无等压线,风力大8.通常将由低压向外延伸的狭长区域称为:A.低压带B.高压带C.低压槽D.高压脊9.地面气压日变化两次谷值出现的时刻大约在:A.02h,14hB.04h,16hC.08h,20hD.10h,22h10.饱和水气压是温度的函数,当温度相等时,水面与冰面的饱和水汽压关系为:A.水面与冰面相等B.水面大于冰面C.水面小于冰面D.与水面冰面无关系11.通常在沿海地区绝对湿度日、年变化与:A.气温日年变化规律相反B.气温日年变化规律一致C.气压日年变化规律一致D.气压日年变化规律相反12.风的脉动性在摩擦层中最明显,一日内最大的脉动性出现在:A.清晨B.傍晚C.午后D.深夜13.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与水平气压梯度成正比,与空气密度成反比,其方向为:A.平行等压线并与风向一致B.垂直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C.斜穿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D.垂直等压线由低压指向高压14.地转风公式适用于:A.龙卷风B.台风涡旋区C.空气平直运动D.空气旋转运动15.在南半球自由大气层中,测者背风而立,高压应在测者的:A.左前方B.右方C.左方D.右前方16.下列哪个数学表达式描述了了高压中的梯度风公式?(An地转偏向力,Gn气压梯度力,C惯性离心力)A.︱An︱=︱Gn︱+︱C︱B.︱Gn︱=︱An︱+︱C︱C.︱C︱=︱An︱+︱Gn︱D.︱An︱=︱Gn︱×︱C︱17.通常,低压发展,其中心区域的风力将: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定18.在北太平洋上,某东行船舶观测到强劲的ENE真风,根据风压关系判断高压应在:A.船舶的高纬一侧B.船舶的前方C.船舶的低纬一侧D.船舶的后方19.下图为摩擦层中风压关系示意图,试指出图中矢量OC为:A.水平气压梯度力B.水平地转偏向力C.北半球地转风D.南半球地转风20.大气环流是在哪些因子共同作用下行成的?I.海陆分布;II.地球自转;III.适宜的环流条件;IV.太阳辐射;V.大地形作用;VI.常年的盛行风A. I~ VIB. I、III、IV、VC. II~ VID. I、II、IV、V21.右图是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图中的E带为:A.赤道低压带B.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C.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D.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22.下列属于永久性大气活动中心的有:A.冰岛低压、阿留申低压B.亚洲低压、蒙古高压C.亚洲低压、北美高压D.夏威夷高压、澳大利亚高压23.夏威夷高压发展最盛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24.通过分析海平面平均风场,可以得到一下结论:A.冬季风多从海洋吹响陆地B.冬季风多平行于海岸线吹C.夏季风多从陆地吹响海洋D.夏季风多从海洋吹向陆地25.通常,将大范围风向随季节有规律的转变的盛行风称为:A.季风B.海陆风C.山谷风D.焚风26.我国黄海、渤海冬季盛行什么风?A.东北B.西北C.西南D.东南27.夏季形成北印度洋强劲季风的原因是::Ⅰ.南半球信风带北移,Ⅱ大地形作用,Ⅲ.印度半岛的岬角效应,Ⅳ.北半球信风带南下,Ⅴ.强的印度低压,Ⅵ.澳大利亚高压发展A.Ⅰ、Ⅱ、Ⅲ、Ⅴ、ⅥB.Ⅰ、Ⅱ、ⅤC.Ⅱ~ⅥD.Ⅱ、Ⅴ、Ⅵ28.西非的塞内加尔夏季盛行:A.西北风B.西南风C.东南风D.东北风29.在受海陆风和山谷风共同影响的港口,离岸风发生的时间和构成是:A.白天,海风+谷风B.白天,陆风+山风C.夜间,海风+谷风D.夜间,陆风+山风30.我国山东半岛成山头附近海域,偏北风通常比周围海域大1-2级左右,其主要原因是:A.岬角效应B.狭管效应C.海陆热力差异D.流波效应31.冬季我国海域常盛行偏北大风,其中:A.渤海、黄海多东北风B.渤海、黄海多北风C.东海主要为北风和东北风D.南海以西北风为主32.下列哪组云完全属于波状云?、Ac、ScB.As、St、CsC.St、Cu、NsD.Cu、Cb33.间歇性降水主要来自:A.Ns或AsB.Sc或厚薄不均匀的AsC. Cu、CbD.Cs或厚薄不均匀的Ac34.调查表明,北太平洋产生海雾时的海温大致限于:A.8℃B.16℃C.20℃D.24℃35.辐射雾在一天中最浓的时间在:A.日出前B.中午C.日落前后D.夜间36.寒冷空气覆盖在较暖水面上形成的雾称为:A.平流雾B.辐射雾C.锋面雾D.蒸汽雾37.在40°S以南整个高纬度的西风漂流上,终年有雾,其最盛期出现在:A.3~5月B.6~8月C.9~11月D.12~次年2月38.广东沿海的雾季约在:A.2~3月B.4~5月C.6~7月D.1~2月39.影响海面能见度的最主要天气现象是:A.低云B.雨C.雾D.雷暴40.如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时进行气象观测时,要求补测的时间应在:A.正点前30分B.正点后1h内C.正点后2h内D.正点后30分41.观测干、湿球温度表时,视线应与温度表水银柱顶端保持:A.水平B.垂直C.仰视30°D.俯视30°42.在空盒气压表上读数后,除温度订正外,还需进行什么订正才能得到本站气压?A.刻度订正和纬度订正B.高度订正和刻度订正C.刻度订正和补充订正D.高度订正和补充订正43.某轮航向正西,航速20kn,测得视风为北风,风速10m/s,则真风为:A.225°、10m/sB.45°,14m/sC.45°,10m/sD.225°14m/s44.观测时有浓雾,天空状况不明,此时云状观测应记录:A.云状不作记录B.云量不作记录C.云状记“≡”、总云量记“10”、低云量记“0”D.总云量记“10”、低云量记“10”、云状记“≡”45.若看见闪电和听到雷声的时间间隔为10S,则立刻可推算出测者与雷暴的距离约为:A.300mB.3000m C3300m D.30000m46.根据有关规定,船舶观测海浪,若没有风浪或涌浪时,则该栏:A.填“—”B.填“无”C.填“×”D.空白47.在南半球背倾斜流而立,右侧等压面(海面):,左侧等压面(海面):A.低、低B.高、低C.高、高D.低、高48.在北半球,表层风海流的流向偏于风的去向之:A.右约45°B.左约45°C. 右约28°D. 左约28°49.赤道逆流属于:A.暖流B.冷流C.中性流D.变性流50.中高纬度北大西洋西部的海流是指:A.墨西哥湾流B.拉布拉多海流C.北大西洋海流D.加纳利海流51.下列属于暖海流的是:A.福克兰海流B.秘鲁海流C.西澳海流D.马达加斯加爱海流52.中国东部沿海的沿岸流属于:A.自北向南暖流B.自北向南冷流C.自南向北暖流D.自南向北冷流53.坡陡d是指:(H:波高;L:波长;T:周期)A.T/HB.L/HC.H/TD.H/L54.在大洋中风浪充分成长与下列那些因素有关?Ⅰ风向;Ⅱ水温;Ⅲ风速;Ⅳ风区;Ⅴ水深;Ⅵ风时A.Ⅰ、Ⅱ、ⅣB. Ⅰ、Ⅱ、Ⅳ、ⅥC.Ⅲ、Ⅳ、Ⅴ、ⅥD. Ⅲ、Ⅳ、Ⅵ55.涌浪在传播过程中,逐渐衰减的因素有:Ⅰ、波高;Ⅱ、波长;Ⅲ、周期A.ⅠB.Ⅰ、ⅡC.Ⅱ、ⅢD.Ⅰ、Ⅱ、Ⅲ56.下列哪种情况有利于波浪的波高增大?A.气温高于水温B.波浪与海流方向正交C.波浪与海流同向D.波浪与海流相向或接近于相向57.国际、国内海浪预报图上的波高为:A.平均波高B.均方根波高C.有效波高D.大波的平均波高58.世界大洋大浪的频率全年最高的海域是:A.冬季北大西洋中高纬B.南半球西风带C.夏季北印度洋D.冬季北太平洋的中高纬59.冬季中国近海大浪频率最高出现在:A.渤海海峡B.北部湾C.长江口D.台湾海峡60.大洋表层水温的水平分布主要取决于什么因素?Ⅰ太阳辐射,Ⅱ海流,Ⅲ经度,Ⅳ海陆分布,Ⅴ天气,Ⅵ纬度A.Ⅰ、Ⅱ、Ⅲ、Ⅳ、ⅥB.Ⅰ、Ⅱ、ⅥC.Ⅱ、Ⅲ、Ⅳ、ⅤD.Ⅰ、Ⅱ、Ⅳ61.在水平方向上物理属性比较均匀的大块空气称为气团,此物理属性一般指:A.湿度、气压、能见度B.湿度、温度、风C.温度、湿度、大气稳定度D.湿度、气压、云62.热带大陆气团具有如下特征:A.干燥、炎热、气层不稳定B.潮湿、闷热、整层气层不稳定C.干燥、炎热、气层稳定D.热湿、低层不稳定、中层常有逆温层63.冷、暖气团常伴随的云系特征为:A.冷、暖气团均伴随层状云B.冷气团伴随积状云,暖气团伴随层状云C.冷、暖气团均伴随积状云D.冷气团伴随层状云,暖气团伴随积状云64.冬季偏南风将海洋空气吹入大陆后,大陆将受哪种气团及天气系统控制?A.冷气团、不稳定、晴朗B.冷气团、稳定、多雾和层云C.暖气团、不稳定、晴朗D.暖气团、稳定、多雾或层云65.锋是三度空间结构的天气系统,它在空间呈现出:A.水平带状结构B.垂直带状结构C.螺旋带状结构D.倾斜带状结构66.在急行冷锋附近,垂直运动的主要分布特征是:A.锋两侧高层上升、低层下沉B.冷气团为下沉运动,暖气团低层下沉、高层上升C.锋两侧高层下沉、低层上升D.冷气团为下沉运动,暖气团高层下沉、低层上升67.冷锋的移速规律为:A.南北走向与东西走向移速大体一致B.南北走向移速慢、东西走向移速快C.南北走向移速快、东西走向移速慢D.移速与冷锋走向无关68.在南半球,热带气旋低层水平气流总是:A.逆时针方向向中心辐合B.顺时针方向向中心辐合C.逆时针方向向外辐散D.顺时针方向向外辐散69.海洋上温带气旋强度最大、范围最广的季节为: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70.根据气旋形成和活动的地理区域,将气旋分为:Ⅰ、锋面气旋;Ⅱ、暖性气旋;Ⅲ、温带气旋;Ⅳ、冷性气旋;Ⅴ、热带气旋;Ⅵ、无锋面气旋A.Ⅲ、ⅤB.Ⅰ、Ⅳ、Ⅴ、ⅥC.Ⅱ、Ⅳ、ⅥD.Ⅱ、Ⅳ、Ⅴ、Ⅵ71.强大的锋面气旋地面最大风力可达:A.9级B.10级C.11级D.12级72.右图为南半球典型锋面气旋示意图,其中A点的风向为:A.NE风B.SW风C.W风D.NW风73.船舶在北太平洋遇到锋面气旋,测得风向变化为SE-E-NE-N-NW,并有连续性降水,则可断定该轮通过的部位是: A.气旋中心南侧附近 B.气旋中心南侧边缘 C.气旋中心北侧附 D.气旋中心北侧边缘74.在北太平洋强锋面气旋中,风浪最大的区域常出现在:A.气旋的西南部B.气旋的东南部C.气旋的西北部D.气旋的东北部75.北半球地面反气旋的流场特征是:A.顺时针辐合B.逆时针辐散C.顺时针辐散D.逆时针辐合76.通常反气旋水平尺度的大小有如下关系:A.温带反气旋等于副热带反气旋B.温度反气旋大于副热带反气旋C.温带反气旋小于副热带反气旋D.温带反气旋和副热带反气旋无法比较77.根据反气旋形成和活动的地理区域,将反气旋分为:A.极地反气旋、温度反气旋、副热带反气旋B.冷性反气旋和暖性反气旋C.极地反气旋、温带反气旋、锋面反气旋 C.温带反气旋、副热带反气旋、冷高压78.温带反气旋移动方向大致是:A.在北半球自NW向SE,南半球自SW向NEB.在北半球自E向W,在南半球自W向EC.在北半球和南半球均自NW向SED.在北半球和南半球均自SW向NE79.由寒潮关键区经我国新疆、青海、西藏高原东侧南下,影响西北、西南和江南各地,一般强度较弱,该冷空气属于: A.东北路 B.西北路 C.北路 D.西路80.影响东亚地区主要反气旋系统是:A.夏季冷高压,冬季副热带高压B.冬、夏季均为冷高压C.冬季冷高压,夏季副热带高压D.冬、夏季均为副热带高压81.全球副热带高压分布呈:A.北半球、南半球均为带状B.北半球带状、南半球断裂状C.北半球、南半球均为断裂状D.北半球断裂状、南半球带状82.采用国际标准后,我国近中心风力达10-11的热带气旋,称为:A.强热带风暴B.强台风C.热带风暴D.台风83.我国中央气象台发布台风紧急警报时,意味台风将在什么时间内影响我国沿海?A.24hB.48hC.12hD.36h84.全球没有热带气旋发生的海域有:Ⅰ、南印度洋;Ⅱ、南太平洋东部;Ⅲ、墨西哥湾;Ⅳ、加勒比海;Ⅴ、南大西洋;Ⅵ、孟加拉湾A.Ⅱ、Ⅴ、ⅥB.Ⅱ/ⅤC.Ⅰ、Ⅱ、ⅤD.Ⅲ、Ⅵ85.热带气旋中心气压不再加深,风力不再增大,而大风和降雨的范围扩大,这个阶段是:A.初生阶段B.发展阶段C.成熟阶段D.消亡阶段86.热带气旋与温带气旋相比较,通常从中心向外围的大风变化为:A.两者均迅速减小B.前者迅速减小,后者缓慢减小C.前者缓慢减小,后者迅速减小D.两者均缓慢减小87.通常适合极地或半球天气图底图的投影方式为:A.墨卡托投影 B兰伯特投影 C.极射赤面投影 D.正射投影88.地面天气图的图时为:A.基本天气观测03Z,09Z,15Z,21Z;补充天气观测00Z,06Z,12Z,18ZB.基本天气观测00Z,06Z,12Z,18Z;补充天气观测03Z,09Z,15Z,21ZC.基本天气观测00,06,12,18(北京时);补充天气观测03,09,15,21(北京时)D.基本天气观测03,09,15,21(北京时);补充天气观测00,06,12,18(北京时)89.填图符号WW表示:A.现在天气B.过去天气C.6h降水量D.3h降水量90.通常地面天气图的分析项目有:A.等压线、等温线、锋线、等3h变压线、重要天气区等B.等压线、锋线、3h等变压线、重要天气区等C.等高线、槽线、脊线、切变线、等温线、温度平流等D.等压线、锋线、6h等变压线、重要天气区等根据附图回答下列问题:91. 图中标明的关于风警报符号共有:A. 1处B. 2处C. 3处D. 4处92. 图中0202号热带气旋近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是:A. 7级B. 8级C. 9级D. 10级93. 图中0202号热带气旋中心的移向和移速分别为:A. 移向不定、移速大于5 knB. 移向不定、移速小于5 knC. 移向不定、移速小于1 knD. 移向不定、移速小于5 km94. 图中[SW]警报表明目前最大风力是:A. ≥10级B. 8~9级C. 10~11级D. ≥12级95. 图中35°N 150°E附近观测站上风向风速是:A. NW15 KTB. NW 30 m/sC. SE15 KTD. NW15 m/s96. 图中35°N 150°E附近观测站上三小时变压为:A. +1.8 hPaB. +3.0 hPaC. -3.0 hPaD. +1.0 hPa97. 图中渤海及我国东北地区的气压场形势为:A. 北低南高,气压梯度指向海洋B. 北低南高,气压梯度指向陆地C. 北高南低,气压梯度指向海洋D. 北高南低,气压梯度指向陆地98. 图中强度968hPa锢囚锋面气旋,在其中心900海里的范围内风力为:A. 9-10级B. 10-11级C. 8-9级D. 7-11级99. 图中在台湾东南洋面有一大片花线围成的区域,该区域为:A. 大浪区B. 大风区C. 热带气旋移入区D. 浓雾区100. 图中正位于20°N、120°E海面的船舶观测到的实际风向为:A. SEB. SWC. NWD. NE。
第一章1、对流层具有哪些特征?对流层厚度如何变化?特征:1、气温随高度而降低。
2 、具有猛烈的对流和湍流运动。
3.、气象要素沿水平方向分布不均匀。
如温度、湿度等。
厚度变化:下界为地面,上界随纬度和季节变化,平均厚度10-12 公里。
通常在高纬为6-8Km,中纬度10-12Km,低纬度17-18Km。
夏季对流层的厚度比冬季高。
2、分别简述自由大气层和摩擦层中的风压定律?1在北半球摩擦层中,风斜穿等压线吹,背风而立,高压在右前方,低压在左前方。
在南半球高压在左前方,低压在右前方。
北半球,高压中的风斜穿等压线以顺时针方向向外辐散,低压中风斜穿等压线以逆时针方向向中心辐合。
2在北半球自由大气中,风沿等压线吹,背风而立,高压在右,低压在左。
在南半球自由大气中,风沿等压线吹,背风而立,高压在左,低压在右。
3、说明摩擦层中风随高度的变化规律?在气压梯度不随高度变化的前提下,风随高度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摩擦力随高度的变化。
在北半球,风速随高度增大,风向渐渐右偏;在南半球,风速随高度增大,风向渐渐左偏。
4、为什么印度半岛沿海夏季吹特别强大的西南风?由于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变为西南风,迭加上印度低压南侧的西南风。
另外还有高原的阻挡作用,印度半岛岬角作用,使西南风强劲。
7-8月份风力达8-9级,9-10月份开头减弱。
阿拉伯海的风大于孟加拉湾,尤其是索科特拉岛南侧的北印度洋,西南风特别大,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狂风恶浪海区之一。
5、简述平流雾的形成条件和特征?定义:暖湿空气流经冷的下垫面,导致气温下降,水汽分散所形成的雾。
此雾多形成于冷暖海流交汇处的冷水面一侧。
平流雾形成条件:1冷的海面和适当的海气温差:;2适宜的风场;3要有充分的水汽;4稳定的层结,低层逆温:抑制对流进展;特点: (1) 浓度大,雾滴浓密,能见度恶劣;(2)水平范围广;(3) 垂直厚度大;(4) 持续时间长;(5) 一天中任何时刻均可发生,大洋中无明显的日变化; (6)随风飘移。
航海气象学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航海气象学中,关于气压系统的基本分类,下列哪项描述是错误的?A. 低压系统通常伴随有上升气流B. 高压系统通常伴随有下沉气流C. 低压系统通常伴随有降水天气D. 高压系统通常天气晴朗答案:D2. 风速的测量单位通常使用:A. 米/秒B. 千米/小时C. 节D. 英里/小时答案:C3. 航海中,遇到热带气旋时,正确的做法是:A. 直接穿越气旋中心B. 沿气旋路径航行C. 避开气旋路径,选择安全航向D. 靠近气旋中心以获取更强的动力答案:C4. 航海气象学中,关于云的分类,下列哪项描述是正确的?A. 高积云通常预示着恶劣天气B. 卷云通常预示着晴朗天气C. 积雨云通常预示着晴朗天气D. 层云通常预示着恶劣天气答案:B5. 航海气象图上,等压线密集表示:A. 风速较小B. 风速较大C. 气压变化不大D. 气压变化剧烈答案:B6. 航海中,关于海流的影响,下列哪项描述是错误的?A. 海流可以影响船舶的航速B. 海流可以影响船舶的航向C. 海流可以影响船舶的稳定性D. 海流对船舶没有影响答案:D7. 航海气象学中,关于海雾的形成,下列哪项描述是正确的?A. 海雾通常在气温高于海水温度时形成B. 海雾通常在气温低于海水温度时形成C. 海雾通常在气温等于海水温度时形成D. 海雾的形成与气温和海水温度无关答案:B8. 航海中,关于潮汐的影响,下列哪项描述是错误的?A. 潮汐可以影响船舶的吃水深度B. 潮汐可以影响船舶的航道选择C. 潮汐可以影响船舶的航速D. 潮汐对船舶没有影响答案:D9. 航海气象学中,关于风暴潮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 风暴潮通常在热带气旋影响下形成B. 风暴潮通常在高压系统影响下形成C. 风暴潮通常在低压系统影响下形成D. 风暴潮与气压系统无关答案:A10. 航海中,关于冰山的预警,下列哪项描述是错误的?A. 冰山预警通常在极地地区发布B. 冰山预警通常在热带地区发布C. 冰山预警通常伴随有详细的冰山位置信息D. 冰山预警对船舶航行安全至关重要答案:B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 航海气象学中,影响船舶航行的主要气象因素包括:A. 风速和风向B. 气压变化C. 温度和湿度D. 降水和云量答案:A, B, C, D2. 航海中,遇到以下哪些情况需要特别注意航行安全?A. 强风天气B. 浓雾天气C. 雷暴天气D. 晴朗天气答案:A, B, C3. 航海气象学中,关于海浪的描述,以下哪些是正确的?A. 海浪可以影响船舶的稳定性B. 海浪可以影响船舶的航速C. 海浪可以影响船舶的航向D. 海浪对船舶没有影响答案:A, B, C4. 航海中,关于潮汐的描述,以下哪些是正确的?A. 潮汐可以影响船舶的吃水深度B. 潮汐可以影响船舶的航道选择C. 潮汐可以影响船舶的航速D. 潮汐对船舶没有影响答案:A, B, C5. 航海气象学中,关于海冰的描述,以下哪些是正确的?A. 海冰可以影响船舶的航速B. 海冰可以影响船舶的航向C. 海冰可以影响船舶的稳定性D. 海冰对船舶没有影响答案:A, B, 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航海气象学中,低压系统通常伴随有下沉气流。
海洋学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上最大的海洋是哪一个?A. 大西洋B. 太平洋C. 印度洋D. 北冰洋答案:B2. 海洋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什么?A. 大气B. 陆地C. 海洋D. 太空答案:C3. 以下哪个不是海洋学的主要分支学科?A. 物理海洋学B. 化学海洋学C. 生物海洋学D. 地质海洋学答案:D4. 海洋中最深的地方是哪里?A. 马里亚纳海沟B. 太平洋海沟C. 大西洋中脊D. 印度洋海沟答案:A5. 以下哪个不是海洋生物?A. 海豚B. 海星C. 海藻D. 沙漠仙人掌答案:D6. 海洋表面温度的分布规律是什么?A. 从赤道向两极递减B. 从赤道向两极递增C. 两极温度相同D. 赤道温度最高,两极温度最低答案:A7. 海洋中的盐分主要来源于哪里?A. 河流B. 大气C. 地壳D. 冰川答案:A8. 以下哪个是海洋污染的主要来源?A. 工业废水B. 农业废水C. 生活污水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9. 海洋中的潮汐现象是由什么引起的?A. 地球自转B. 月球引力C. 太阳引力D. 地球公转答案:B10. 海洋中的珊瑚礁是由什么生物建造的?A. 珊瑚虫B. 海绵C. 海草D. 海星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海洋学研究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海洋物理过程B. 海洋化学过程C. 海洋生物过程D. 海洋地质过程答案:ABCD2.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海洋温度?A. 太阳辐射B. 海流C. 风D. 海洋深度答案:ABCD3. 海洋中的营养物质主要包括哪些?A. 氮B. 磷C. 铁D. 硅答案:ABCD4. 以下哪些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A. 浮游植物B. 海藻C. 珊瑚D. 细菌答案:AB5. 海洋中的污染物可能对海洋生物造成哪些影响?A. 生长发育受阻B. 繁殖能力下降C. 生物多样性减少D. 生物链破坏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海洋覆盖了地球表面的71%。
海气象与海洋学》参考题1、何为气象要素、天气和气候?指出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答:气象要素就是,表征大气状态的物理量【气温、气压、湿度等】和物理现象【风、云、雾、雨、雪、霜】;在一特定区域,在短时间内,各种气象要素综合在一起能够反映出一种特定的状况,称为天气;各种气象要素的多年平均特征【其中包括极值】,能够反映出一种特定的状况,称为气候。
三者的区别在于,它们从时间【天气、气候】和空间【气象要素】上分别表征大气的动态的变化;三者的联系是,气象要素决定天气状况,周期性的天气变化影响气候。
2、何谓温标?写出摄氏和华氏温标之间的换算关系。
答:温标就是温度的数值表示法。
华氏温表和摄氏温标之间的关系:C=5÷9×(F-32)(1-1)F=9÷5×C+32 (1-2)3、试解释气压变化的原因。
答:气压随高度的变化而变化。
她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空气的密度和空气柱高度的改变引起的。
如果空气密度增大,单位面积上空气柱质量大,气压就随着升高;如果空气柱高度增加,空气柱总重量增加,气压也会随着升高。
4、分别简述自由大气层和摩擦层中的风压定律。
答:※自由大气【地砖风、梯度风】风压定律【即白贝罗定律】:在北半球,北风而立,低压在右,高压在左;在南半球,背风而立,低压在右,高压在左。
※摩擦层中的风压定律【即白贝罗定律】:在摩擦层中风斜穿等压线,背风而立,在北半球低压在左前方,高压在右后方;在南半球,低压在右前方,高压在左后方。
5、为什么中国东部近海夏季多东南风,冬季多西北风?答:我国大陆东部、南部环海,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存在差异引起了海陆季风。
夏季,海洋温度较低,而大陆温度较低,海洋上副热带高压加强,大陆上出现热低压。
水平气压梯度有海洋指向陆地,因此形成了从海洋吹向陆地的夏季风【即东南风】温度较低,而海洋温度相对较高,大陆上形成冷高压,而海洋上主要为低压所控制,水平气压梯度有大陆指向海洋,因此形成了从陆地吹向海洋的冬季风【即西北风】6、简述空气垂直运动的主要类型及其成因。
航海气象与海洋学题库181-2-10问题:[单选]地面传真图上强风警报[GW]表示风力()A.<8级B.8~9级C.10~11级D.12级问题:[单选]高空天气形势报告中经常提到的588线是指()A.700百帕等压面上588位势米等高线B.700百帕等压面上5880位势米等高线C.500百帕等压面上588位势米等高线D.500百帕等压面上5880位势米等高线问题:[单选]高空天气形势报告中经常提到的308线是指()A.700百帕等压面上308位势米等高线B.700百帕等压面上3080位势米等高线C.500百帕等压面上308位势米等高线D.500百帕等压面上3080位势米等高线/ 腾讯手游助手问题:[单选]在传真地面图上锢囚锋的符号为()A.紫色线条B.带有几个半圆形符号的线条C.A.B都对D.A.B都错问题:[单选]在传真地面图上暖锋的符号为()A.红色线条B.带有几个半圆形符号的线条C.A.B都对D.A.B都错问题:[单选]JMH传真地面分析图上()A.加粗线的间隔是每隔5条等压线有一条B.加粗线的规定数值为:…960.980.1000.1020.1040…C.A.B都对D.A.B都错问题:[单选]对于天气图预报方法而言,行之有效的天气系统尺度是()A.小尺度中尺度B.中间尺度大尺度C.A.B都对D.A.B都错问题:[单选]气预报方法中属于半经验性的是()A.天气谚语B.天气图方法C.数值预报D.统计预报。
海洋⽓象与海洋学试题⼗⼋(含答案)试题⼗⼋1. 86 ° F分别相当于:A. -30℃,243KB. 30℃,243KC. -30℃,303KD. 30℃,303K2. 在通常情况下:A.洋⾯上⽓温的⽇较差⽐⽔温的⽇较差⼩ B.陆⾯上⽓温的⽇较差⽐⽔温的⽇较差⼤C.洋⾯上⽓温的⽇较差⽐陆⾯的⽇较差⼤ D.陆⾯上⽓温的⽇较差⽐⽔温的⽇较差⼩3. 北半球1⽉海平⾯⽓温等温线向北凸出最显著的地区位于北⼤西洋,这主要是由于: A.海陆热⼒性质差异和⿊潮的作⽤ B.海陆热⼒性质差异和湾流的作⽤C.地表不均匀和湾流的作⽤ D.地表不均匀和⿊潮的作⽤4. 逆温层是指⽓温随着⾼度的增加⽽:A. 升⾼的⽓层B. 降低的⽓层C. 先升后降的⽓层D. 先降后升的⽓层5. 通常能够代表对流层⼤⽓的⼀般运动状况的标准等压⾯为:A. 850hPaB. 700hPaC. 500hPaD. 300hPa6. ⼀个标准⼤⽓压的值为:A. 60mmHg,1000hPaB. 750mmHg,1013.25hPaC. 750mmHg,1000hPaD. 760mmHg,1013.25hPa7. 地⾯⽓压⽇变化两次峰值出现的时刻⼤约为:A. 0200,1400B. 0400,1600C. 0800,2000D. 1000,2200B. 黄海C. 东海D. 南海9. 在1km以下近地层⼤⽓中,⾼度每升⾼10m:A. ⽓压升⾼1.3hPaB. ⽓压升⾼1hPaC. ⽓压下降1.3hPaD. ⽓压下降1hPa10. ⽔平⽓压梯度的⽅向:A. 平⾏于等压线B. 与等压线的交⾓为45°C. 垂直于等压线,由⾼压指向低压D. 垂直于等压线,由低压指向⾼压11. 右图中给出了地⾯⽓压场分布,鞍型场出现在:A.G、N区B. D、E区C. F、M区D. B、C区12. 在海洋上通常绝对湿度a与相对湿度f的⽇变化规律是:A. ⽩天a和f增⼤,夜间a和f减⼩B. ⽩天a和f减⼩,夜间a和f增⼤C. ⽩天a减⼩f增⼤,夜间a增⼤f减⼩D. ⽩天a增⼤f减⼩,夜间a减⼩f增⼤13. E 冰为冰⾯上的饱和⽔汽压,E ⽔为过冷却⽔⾯上的饱和⽔汽压,当温度相同时:A. E 冰> E ⽔B. E 冰< E ⽔C. E 冰 = E ⽔D. E 冰 = E ⽔ = 6.11百帕14. 使未饱和空⽓达到饱和或过饱和的途径是:A. 增加⽔汽B. 降低温度C. AB都对15. 下列正确的说法是:A. 我国⽓象台海上⼤风警报下限风⼒为6级B. 国外⽓象台海上⼤风警报下限风⼒为8级C. AB都对D. AB都错16. 在低压中:A. |An| =|Gn| +| C|B. |Gn| =|An| + |C|C. |C| =|Gn| +|An|D. |An| +|Gn| +|C|= 017. 关于⽔平地转偏向⼒下列正确说法是:A.风速越⼤,纬度越⾼,⽔平地转偏向⼒就越⼤B.风速越⼤,纬度越低,⽔平地转偏向⼒就越⼩C.风速越⼩,纬度越⾼,⽔平地转偏向⼒就越⼩D.风速越⼩,纬度越低,⽔平地转偏向⼒就越⼤18. 统计表明,年平均⼤风( > 8级)⽇数:A. 东海沿岸最少B. 黄、渤海沿岸次之C. 南海沿岸最多D. ABC都对19. 在⾼⽓压区中,等压线的分布规律是,当空⽓密度和纬度相同时:A. 曲率半径越⼤(等压线越平直)的地⽅越稀疏B. 曲率半径越⼩(等压线越弯曲)的地⽅越密集C. AB都对D. AB都错20. 在北半球摩擦层⾼⽓压中,风绕中⼼:A. 逆时针⽅向向外辐散B. 顺时针⽅向向外辐散C. 逆时针⽅向向中⼼辐合D. 顺时针⽅向向中⼼辐合21. 产⽣单圈环流的基本因素是:A. 地球表⾯获得的太阳辐射不均匀B. 地转偏向⼒作⽤C. 海陆分布和地形差异22. 右图是全球⽓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意图,图中C带为:A.NE信风带B. 南半球盛⾏W带C. SE信风带D. 北半球极地E风带23. 7⽉份的⼤⽓活动中⼼的有:A.蒙古⾼压,北美⾼压 B.蒙古⾼压,澳⼤利亚⾼压C.澳⼤利亚⾼压,⾮洲⾼压,南美⾼压 D.北美⾼压,南美⾼压24. 产⽣季风环流的基本因素是:A.⾏星风带的季节性位移,海陆分布或⼤地形作⽤B.地球表⾯获得的太阳辐射不均匀和地转偏向⼒作⽤C.⽔平⽓压梯度⼒和⽔平地转偏向⼒D.⽔平地转偏向⼒和海陆分布25. 皆属于低云的是:A. Ci Cs CcB. Ac CcC. Cu Cb ScD. A、B、C都对26. 能产⽣连续性降⽔的云是:A. CiB. CuC. CbD. Ns27. 有轻雾时海⾯能见度:A. 0.1千⽶<能见度< 0.5千⽶B. 0.1千⽶<能见度< 1千⽶C. 0.5千⽶<能见度< 5千⽶D. 1千⽶<能见度< 10千⽶28. 调查表明,北太平洋产⽣海雾时的表层海温⼤致限于:A. 8℃B. 16℃C. 20℃D. 24℃29. 锋⾯雾产⽣的典型部位是:B. 第⼀型冷锋前C. 第⼆型冷锋前后D. ABC都错30. 中国近海雾⽇的地理分布表现为三个相对的多雾中⼼,其中有:A. 黄海中、南部B. 长江⼝⾄⾈⼭群岛C. 北部湾D. ABC都对31. 我国近海的海雾呈带状分布,其特点是:A. 南窄北宽,南早北晚B. 南宽北窄,南早北晚C. 南窄北宽,南晚北早D. 南宽北窄,南晚北早32. 波陡 d 是指:(H:波⾼; l:波长;T:周期)A. H/ lB. l /HC. H/TD. T/H33. 当波浪由深⽔区传⾄浅⽔或近岸时,______。
《航海气象与海洋学(二三副)》试题1、形成云的主要冷却过程是: (33224:八、云和降水:1)A.绝热冷却B.辐射冷却C.平流冷却D.乱流冷却2、云形成的主要条件: (33226:八、云和降水:2)A.水平运动B.下沉运动C.水平运动+水汽D.上升运动+水汽3、云消散的主要条件: (33228:八、云和降水:3)A.上升运动B.下沉运动C.水平运动+水汽D.上升运动+水汽4、在大气层结不稳定条件下,形成的云为: (33230:八、云和降水:4)A.层状云B.波状云C.积状云D.卷状云5、孤立、分散、垂直发展的云块,具有底部水平、顶部明显隆起呈圆弧或菜花状结构的云为: (33231:八、云和降水:5) A.层状云B.积状云C.波状云D.卷状云6、哪组云完全属于低云? (33233:八、云和降水:6)A.Ci、Cu、StB.As、St、CsC.St、Cu、NsD.Ac、Cc、Cb7、通常能够产生阵性降水的云是: (33235:八、云和降水:7)A.Cs、AcB.Fn、StC.Ns、AsD.Cu、Cb8、伴随雷暴、阵雨、大风等剧烈天气现象的云是: (33237:八、云和降水:8)A.CsB.CbC.NsD.Fn9、出现阵性降水、阵性大风和雷暴等剧烈天气现象的云为: (33239:八、云和降水:9)A.卷云B.积云C.雨层云D.积雨云D.雾或毛毛雨11、在大气层结稳定条件下,由系统性抬升作用形成的云为: (33242:八、云和降水:11)A.层状云B.波状云C.积状云D.卷状云12、水平范围广、云顶较为平坦、形如海面起伏、均匀成层的云为: (33244:八、云和降水:12)A.卷状云B.波状云C.积状云D.层状云13、通常能够产生连续性降水的云是: (33246:八、云和降水:13)A.Ns、AsB.Fn、StC.Cs、AcD.Cu、Cb14、在大气层结稳定或逆温条件下,由乱流和大气波动形成的云为: (33248:八、云和降水:14)A.层状云B.波状云C.积状云D.乳状云15、水平范围广、云顶常有逆温、云体呈波浪起伏状的碎云块和云片或云层、且排列整齐的云为: (33250:八、云和降水:15) A.乳状云B.波状云C.积状云D.层状云16、下列哪组云完全属于积状云? (33252:八、云和降水:16)A.Ci、Cu、StB.As、St、CsC.St、Cu、NsD.Cu、Cb17、下列哪组云完全属于层状云? (33254:八、云和降水:17)A.Ci、Cu、StB.As、St、CsC.St、Cu、NsD.Cu、Cb18、下列哪组云完全属于波状云? (33255:八、云和降水:18)A.Cc、Ac、ScB.As、St、CsC.St、Cu、NsD.Cu、Cb19、发展旺盛的积雨云顶部呈砧状,这是由于________造成的。
海洋⽓象复习题海洋⽓象复习题1.海洋⽓象学的定义海洋⽓象学就是研究海上⼤⽓的物理信息(天⽓现象和天⽓系统),以及海洋与⼤⽓相互作⽤规律的学科。
2.海洋⽓象灾害种类有哪些?(1)风暴潮灾害(2)海啸(3)⾚潮灾害(4)海冰灾害(5)灾害性海浪(6)海岸带灾害(7)厄尔尼诺的危害。
3.⼤尺度海-⽓相互作⽤重点研究的内容是什么?⼤⽓环流和海洋环流的⽣成及其对应关系⼤洋西边界流动(湾流和⿊潮)对于其邻近海区的天⽓、天⽓系统和⽓候的影响热带海洋对局部乃⾄全球⼤⽓环球和⽓候的影响⼤⽓中⼆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和海洋对此过程的作⽤,及其对⽓候变迁的影响等3. 海洋⽓象学研究⽅法和内容是什么?1、海洋⽓象的观测和试验。
包括海洋⽓象观测⽅法的研究、海洋⽓象观测仪器和装置的研制、局部或⼤范围海域的海洋⽓象的调查研究。
2、海洋天⽓分析和预报。
研究海上的天⽓和天⽓系统及与其密切相关的海洋现象,包括海雾、海冰、海浪、风暴潮、海上龙卷、热带风暴、温带⽓旋的机理分析及其预报⽅法。
3、海洋和⼤⽓的相互作⽤。
在海洋⽓象学中所研究的海-⽓相互作⽤,主要是海洋和⼤⽓之间各种物理量,包括热量、动量(或动能)、⽔分、⽓体和电荷等的输送和交换的过程及其时空变异,海-⽓边界层的观测和理论,及⼤尺度海-⽓相互作⽤⽅法:⼤规模的海洋⽓象现场实验海洋⽓象观测⽅法的研究海洋⽓象观测仪器和装置的研制局部或⼤范围海域海洋⽓象的调查研究1、盐度的定义和影响盐度的因素是什么?全球海洋盐度随纬度分布的规律有哪些?海⽔中溶解的固体物质总量叫海⽔的含盐度。
影响因素:(1)⽓候(2)河川径流(3)洋流2、海洋学的密度为什么不写单位?若写海⽔密度为27.68时,则其绝对密度值应是多少?: ρ s,T,P=1.02768,则σs,T,P=27. 684. 写出海洋热收⽀平衡⽅程,并注明各项表⽰的意义?太阳辐射在海洋中的分布规律是什么?其中:经由海⾯进⼊海洋的辐射能海⾯有效回辐射(海⾯辐射和⼤⽓逆辐射差)蒸发耗热感热交换5. 为什么太平洋SST 明显⾼于⼤西洋的?全球表层海⽔温度的变化规律(年、冬、夏)并试分析其影响因素。
海洋气象学复习题2013. 6.301 说明海洋气象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海洋气象学是研究海上大气的物理和动力特征,以及海洋与大气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
海洋气象学既涉及大气又涉及海洋,因此它是大气科学和海洋科学共同研究的领域。
由于地球表面的绝大部分为海洋所覆盖,而海水又具有和陆地迥然不同的物理、化学性质,这就决定了海洋在海洋气象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2 说明海洋气象预报的基本内容一、海洋环境气象水文要素和灾害的监测、预报以及海上事故救援、海洋调查、海洋航运、海上工程等方面的气象保障。
二、海洋气象预报的内容包括海洋气象水文要素的预报和海洋灾害性天气的预报警报两大类三、按预报时效来划分,海洋气象预报业务包括海洋天气监测、沿海及海区临近预报、短时预报、短期预报、中期预报、延伸期预报。
对各类预报都要进行预报质量检验。
四、海洋气象业务还包括建立各种海洋气象灾害的应急预案和按海域分等级的海上事故救援气象保障预案,提供海事区域风、能见度、浪、降水、气温等要素预报评估,开展海洋气象灾害评估和各类气象保障服务效果评估。
3 什么是大气环流, 驱动大气环流的主要因子水平尺度2000km以上的大气运动称为行星尺度运动,大气环流是一种全球行星尺度的大气运行现象。
其活动的水平空间范围在几千公里以上。
大气的运动就是风。
大气环流也是风的大尺度水平流动和流动状态轨迹以及流动的分布状态。
大气环流是在热力因子和动力因子的共同作用下形成和维持的。
热力因子主要的是指太阳辐射随纬度分布不均匀、动力因子主要包括地球自转,海陆分布和大地形起伏等。
其中太阳辐射随纬度分布不均匀,是影响大气环流形成和维持的最基本的因子,是大气环流产生的源动力。
4 海陆热力差异的表现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表现在三个方面:1.辐射性质差异: 太阳辐射在陆地上只限于一个薄层内,而在海洋里可以达到几十米深。
因此大陆上的温度远比海洋上温度对太阳辐射敏感。
2.热容量差异: 海水的热容量是陆地热容量的两倍, 海洋升温和降温速度远小于陆地。
试题十八1. 86 ° F分别相当于:A. -30℃,243KB. 30℃,243KC. -30℃,303KD. 30℃,303K2. 在通常情况下:A.洋面上气温的日较差比水温的日较差小 B.陆面上气温的日较差比水温的日较差大C.洋面上气温的日较差比陆面的日较差大 D.陆面上气温的日较差比水温的日较差小3. 北半球1月海平面气温等温线向北凸出最显著的地区位于北大西洋,这主要是由于: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黑潮的作用 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湾流的作用C.地表不均匀和湾流的作用 D.地表不均匀和黑潮的作用4. 逆温层是指气温随着高度的增加而:A. 升高的气层B. 降低的气层C. 先升后降的气层D. 先降后升的气层5. 通常能够代表对流层大气的一般运动状况的标准等压面为:A. 850hPaB. 700hPaC. 500hPaD. 300hPa6. 一个标准大气压的值为:A. 60mmHg,1000hPaB. 750mmHg,1013.25hPaC. 750mmHg,1000hPaD. 760mmHg,1013.25hPa7. 地面气压日变化两次峰值出现的时刻大约为:A. 0200,1400B. 0400,1600C. 0800,2000D. 1000,22008. 下列气压日较差最大的海域是:A. 渤海B. 黄海C. 东海D. 南海9. 在1km以下近地层大气中,高度每升高10m:A. 气压升高1.3hPaB. 气压升高1hPaC. 气压下降1.3hPaD. 气压下降1hPa10. 水平气压梯度的方向:A. 平行于等压线B. 与等压线的交角为45°C. 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D. 垂直于等压线,由低压指向高压11. 右图中给出了地面气压场分布,鞍型场出现在:A.G、N区B. D、E区C. F、M区D. B、C区12. 在海洋上通常绝对湿度a与相对湿度f的日变化规律是:A. 白天a和f增大,夜间a和f减小B. 白天a和f减小,夜间a和f增大C. 白天a减小f增大,夜间a增大f减小D. 白天a增大f减小,夜间a减小f增大13. E 冰为冰面上的饱和水汽压,E 水为过冷却水面上的饱和水汽压,当温度相同时:A. E 冰> E 水B. E 冰< E 水C. E 冰 = E 水D. E 冰 = E 水 = 6.11百帕14. 使未饱和空气达到饱和或过饱和的途径是:A. 增加水汽B. 降低温度C. AB都对D. AB都错15. 下列正确的说法是:A. 我国气象台海上大风警报下限风力为6级B. 国外气象台海上大风警报下限风力为8级C. AB都对D. AB都错16. 在低压中:A. |An| =|Gn| +| C|B. |Gn| =|An| + |C|C. |C| =|Gn| +|An|D. |An| +|Gn| +|C|= 017. 关于水平地转偏向力下列正确说法是:A.风速越大,纬度越高,水平地转偏向力就越大B.风速越大,纬度越低,水平地转偏向力就越小C.风速越小,纬度越高,水平地转偏向力就越小D.风速越小,纬度越低,水平地转偏向力就越大18. 统计表明,年平均大风( > 8级)日数:A. 东海沿岸最少B. 黄、渤海沿岸次之C. 南海沿岸最多D. ABC都对19. 在高气压区中,等压线的分布规律是,当空气密度和纬度相同时:A. 曲率半径越大(等压线越平直)的地方越稀疏B. 曲率半径越小(等压线越弯曲)的地方越密集C. AB都对D. AB都错20. 在北半球摩擦层高气压中,风绕中心:A. 逆时针方向向外辐散B. 顺时针方向向外辐散C. 逆时针方向向中心辐合D. 顺时针方向向中心辐合21. 产生单圈环流的基本因素是:A. 地球表面获得的太阳辐射不均匀B. 地转偏向力作用C. 海陆分布和地形差异D. ABC都对22. 右图是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示意图,图中C带为:A.NE信风带B. 南半球盛行W带C. SE信风带D. 北半球极地E风带23. 7月份的大气活动中心的有:A.蒙古高压,北美高压 B.蒙古高压,澳大利亚高压C.澳大利亚高压,非洲高压,南美高压 D.北美高压,南美高压24. 产生季风环流的基本因素是:A.行星风带的季节性位移,海陆分布或大地形作用B.地球表面获得的太阳辐射不均匀和地转偏向力作用C.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水平地转偏向力D.水平地转偏向力和海陆分布25. 皆属于低云的是:A. Ci Cs CcB. Ac CcC. Cu Cb ScD. A、B、C都对26. 能产生连续性降水的云是:A. CiB. CuC. CbD. Ns27. 有轻雾时海面能见度:A. 0.1千米<能见度< 0.5千米B. 0.1千米<能见度< 1千米C. 0.5千米<能见度< 5千米D. 1千米<能见度< 10千米28. 调查表明,北太平洋产生海雾时的表层海温大致限于:A. 8℃B. 16℃C. 20℃D. 24℃29. 锋面雾产生的典型部位是:A. 暖锋后B. 第一型冷锋前C. 第二型冷锋前后D. ABC都错30. 中国近海雾日的地理分布表现为三个相对的多雾中心,其中有:A. 黄海中、南部B. 长江口至舟山群岛C. 北部湾D. ABC都对31. 我国近海的海雾呈带状分布,其特点是:A. 南窄北宽,南早北晚B. 南宽北窄,南早北晚C. 南窄北宽,南晚北早D. 南宽北窄,南晚北早32. 波陡 d 是指:(H:波高; l:波长;T:周期)A. H/ lB. l /HC. H/TD. T/H33. 当波浪由深水区传至浅水或近岸时,______。
A. 波长变长B. 周期变大C. 波高减小D. 波面变陡34. 风浪离开风区传至远处的波浪或风区里风停息后遗留下来的波浪,称为:A. 涌浪B. 风浪C. 内波D. 驻波35. 关于风暴潮的统计表明,气压每下降1hPa,海面升高约:A. 0.5cmB. 1cmC. 5cmD. 10cm36. 下列正确的说法是:A. 风海流是风对海面的切应力、地转偏向力、黏滞摩擦力达到平衡时形成的稳定海流B. 地转流是海面上空气的水平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平衡时形成的稳定流动C. 补偿流是从江河流入大洋中的水D. 潮流是潮波运动中,水质点沿垂直方向的周期流动37. 日本海浮冰最盛期出现在:A. 1月上旬~2月上旬B. 2月末~3月C. 3月末D. 3月末~4月38. 从理论上说,出现大潮的时间是:A. 近日点B. 上弦日C. 下弦日D. 朔望日39. 从静力学理论分析,正规半日潮往往出现在月赤纬:A. 接近于零时B. 最大时C. 与测者纬度相同时D. 以上都不对40. 停潮是:A. 潮汐停止升降的时候B. 高潮发生后潮汐停止升降的现象C. 平流的时候D. 低潮发生后潮汐停止升降的现象41. 确定下列哪种类型的潮汐为不正规半日混合潮:A. 在一个太阴日里有两次海水涨落,涨落潮时间几乎相等,潮差几乎相等B. 在一个太阴日里有两次海水涨落,但高潮潮高不等,低潮潮高也不等C. 在半个月里至少有一半天数出现一天有一次海水涨落的现象D. 在半个月中一天出现一次海水涨落的现象的天数少于7天42. 中国国家海洋局海洋情报研究所出版的《潮汐表》哪几册是关于国外海区的?A. 一、二、三册B. 一、二册C. 四、五、六册D. 五、六册43. 我国某主港某日高潮潮时为1138,其附港高潮时差为-0150,改正值为15。
该附港日的高潮潮时为:A. 1328B. 1342C. 0948D. 100344. 中版《潮汐表》中的“潮流预报表”对于回转流给出:I 两流速极大值及其时刻;II 两流速极小值及其时刻;III 流向; IV 转流时间; V 预报位置。
A. I ~ VB. I ~IVC. I ~ IIID. I ~ III,V45. 半日潮港,涨潮流箭矢上标注4kn,则该处小潮日涨潮流第一小时内的平均流速为:A. 2/3knB. 4/3knC. 8/3knD. 2kn46. 在通常情况下,船舶海洋水文气象观测的北京时间为:A.00,06,12,18 B.08,14,20,02C.03,09,15,21 D.04,10,16,2247. 云高的观测对象包括:A. 低云B. 中云、高云C. AB都对D. AB都错48. 观测时有霾,云状、云量无法辨明时:A. 低云状栏记∞ ,总、低云量栏记-B. 低云状栏记∞ ,总、低云量栏记10C. 低云状栏记-,总、低云量栏记-D. 云状、云量栏均不作记录49.“海面有效能见度”是指:A. 视力正常的人在四周1/4以上的视野范围内都能见到的最大水平距离B. 能见度填图符号以千米为单位C. AB都对D. AB都错50. 记录海面有效能见度时:A. 记录取一位小数B. 能见度不足0.1km时,记0.0,夜间无法进行观测时,相应栏记“-”C. AB都对D. AB都错51. 风的观测:A. 风向以度(°)为单位,记整数B. 风向正北记为360°C. AB都对D. AB都错52. 当船上所有的测风仪器均失灵时,______。
A. 必须根据海面状况进行目力测风B. 风的观测项目可以缺测C. 风力大时要进行目力测风,风力小时可缺测D.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53. 某轮航向正南,航速28kn,测得视风从右舷45度吹来,视风速10m/s,则真风为:A. 135°,14 m/sB. 135°,10 m/sC. 315°,10 m/sD. 315°,14 m/s54. 观测干、湿球温度表时,当湿球纱布冻结,则:A.湿球读数取干球读数 B.停止湿球温度的观测C.读数为干球读数的一半 D.读数为干球读数的四分之一55. 船舶观测气压时:A. 国产空盒气压表要求必须水平放置B. 国外船上的空盒气压表通常悬挂在墙壁上使用C. AB都对D. AB都错56. 利用空盒气压表,从读数到得到本站气压需要三项订正:A. 温度订正、刻度订正、补充订正B. 湿度订正、温度订正、补充订正C. 高度订正、温度订正、补充订正D. 纬度订正、温度订正、补充订正57. 观测波高时首先根据浪的特征,区分出风浪和涌浪,各挑选较远处______个显著大波分别估计它们的波高,取平均值作为风浪和涌浪的波高值。
A. 1~2B. 3~5C. 10~20D. 20~3058. 表层海水温度是指海面到水下______的海水的温度。
A. 0.1mB. 0.5mC. 1.0mD. 2.0m59. 在世界气象组织规定的海洋船舶地面天气报告电码中:A. 第十三组0SnTwTwTw:水温指示码、表层水温,以0.1℃为单位编报B. 第十四组2PwPwHwHw:涌浪指示码、涌浪周期、涌浪波高C. AB都对D. AB都错60. 气团的形成或变性是空气与下垫面之间通过______等一系列的物理过程,其中是主要进行热量交换和水汽交换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