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压铸熔炼操作规程案例.
- 格式:ppt
- 大小:2.81 MB
- 文档页数:25
铝合金熔炼与铸造工艺规范与流程资料来源:全球铝业网铝业知识频道一、铝合金熔炼规范(1)总则①按本文件生产的铸件,其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应符合GB/T9438-1999《铝合金铸件》、JISH5202-1999《铝合金铸件》、ASTMB108-03a《铝合金金属型铸件》、GB/T15115-1994《压铸铝合金》、JISH5302-2006《铝合金压铸件》、ASTMB85-03《铝合金压铸件》、EN1706-1998《铸造铝合金》等标准的规定。
②本文件所指的铝合金熔炼,系在电阻炉、感应炉及煤气(天然气)炉内进行。
一般采取石墨坩埚或铸铁坩埚。
铸铁坩埚须进行液体渗铝。
(2)配料及炉料1)配料计算①镁的配料计算量:用氯盐精炼时,应取上限,用无公害精炼剂精炼时,可适当减少;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加镁量。
②铝合金压铸时,为了减少压铸时粘模现象,允许适当提高铁含量,但不得超过有关标准的规定。
2)金属材料及回炉料①新金属材料铝锭:GB/T1196-2002《重熔用铝锭》铝硅合金锭:GB/T8734-2000《铸造铝硅合金锭》镁锭:GB3499-1983《镁锭》铝铜中间合金:YS/T282-2000《铝中间合金锭》铝锰中间合金:YS/T282-2000《铝中间合金锭》各牌号的预制合金锭:GB/T8733-2000《铸造铝合金锭》、JISH2117-1984《铸件用再生铝合金锭》、ASTMB197-03《铸造铝合金锭》、JISH2118-2000《压铸铝合金锭》、EN1676-1996《铸造铝合金锭》等。
②回炉料包括化学成分明确的废铸件、浇冒口和坩埚底剩料,以及溢流槽和飞边等破碎的重熔锭。
回炉料的用量一般不超过80%,其中破碎重熔料不超过30%;对于不重要的铸件可全部使用回炉料;对于有特殊要求(气密性等)的铸件回炉料用量不超过50%。
3)清除污物为提高产品质量,必须清除炉料表面的脏物、油污、废铸件上的镶嵌件,应在熔炼前除去(可用一个熔炼炉专门去除镶嵌件)。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压铸机操作规程(正式)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文件编号:KG-AO-4945-98 压铸机操作规程(正式)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本规程适用机型:J1125和J1125A最大压铸件(铝合金)重量:2.5公斤工作循环次数(次/小时):50~75(J1125)40~80(J1125A)1、遵守《铸造设备通用操作规程》有关规定。
2、检查油箱内机油量,如果油面低于油标的上限部位,应加入干净的20号机械油。
3、一般不准压空射,如必须空压射时,一定要在压射中放入软质垫料(如棉丝、铅块等),防止损坏设备。
4、按以下顺序起动设备,并空试其他动作:a、将调整工作制度的电器转换开关转向调整位置;b、转动电源开关,接通电源,接着转动手轮,使贮压缸伐打开;c、启动高压泵后,当电动机运转正常后,将泄压伐后柄拉出,升压顶开贮压缸伐伐塞;d、分别按动各动作的操纵按钮,检查各个动作是否正常,确认一切正常后,方可进行生产。
5、切实注意安全,操作者必须穿戴好劳保用品,不得站在正对压铸分型面的部位进行工作,防止铝水溅出,发生烧伤事故。
6、经常观察各种仪表读数是否符合工艺要求,设备的运动是否正常,如发现异常现象,必须按动终停按钮或停泵按钮,然后对设备进行检查,必要时通知维修人员修理。
铝合金熔炼规范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铝合金的熔炼规范适用于重力和压铸用铝硅(包括Al-Si-Mg、Al-Si-Cu等)指导性文件:《铝的熔炼规范》。
(1)总则①按本文件生产的铸件,其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应符合GB/T 9438-1999《铝铸件》、JISH 5202-1999《铝铸件》、ASTM B 108-03a《铝金属型铸件》、GB/T 15115-1994《压铸铝》、JISH 5302-2006《铝》、ASTM B 85-03《铝》、EN1706-1998《铝》等标准的规定。
②本文件所指的铝熔炼,系在电阻炉、感应炉及煤气(天然气)炉内进行。
一般采取石墨或铸铁。
铸铁须进行液体渗铝。
(2)配料及炉料1)配料计算①镁的配料计算量:用氯盐精炼时,应取上限,用无公害精炼剂精炼时,可适当减少;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加镁量。
②铝压铸时,为了减少压铸时粘模现象,允许适当提高铁含量,但不得超过有关标准的规定。
2)金属及回炉料①新金属铝锭:GB/T 1196-2002《重熔用铝锭》铝硅锭:GB/T 8734-2000《铝硅锭》镁锭: GB 3499-1983《镁锭》铝铜中间:YS/T 282-2000《铝中间锭》铝锰中间:YS/T 282-2000《铝中间锭》各牌号的预制锭:GB/T 8733-2000《铝锭》、JISH 2117-1984《铸件用再生铝锭》、ASTM B 197-03《铝锭》、JISH 2118-2000《压铸铝锭》、EN1676-1996《铝锭》等。
②回炉料包括化学成分明确的废铸件、浇冒口和底剩料,以及溢流槽和飞边等破碎的重熔锭。
回炉料的用量一般不超过80%,其中破碎重熔料不超过30%;对于不重要的铸件可全部使用回炉料;对于有特殊要求(气密性等)的铸件回炉料用量不超过50% 。
3)清除污物为提高产品质量,必须清除炉料表面的脏物、油污、废铸件上的镶嵌件,应在熔炼前除去(可用一个熔炼炉专门去除镶嵌件)。
铸造铝合⾦的熔炼⼯艺铝合⾦⽐纯铝的优势与应⽤铝合⾦⽐纯铝具有更好的物理⼒学性能:易加⼯、耐久性⾼、适⽤范围⼴、装饰效果好、花⾊丰富。
它的材料特性是轻、容易加⼯。
成本低,⽽且使⽤⼀种加⼯⼯艺可以⼤量⽣产同样的零部件,这也是他的特点之⼀。
⽽铝合⾦在承受了⼀定的⼒量后,会慢慢变形再损坏。
还有就是铝合⾦容易加⼯和具有⾼度的散热性特别是车辆引擎部分特别适合使⽤铝合⾦材料。
这⾥⼏乎完全是铝合⾦的⼀家天下。
此外,铝合⾦的加⼯⼯艺多种多样。
通⽤性较强。
各种合⾦的性能⽐较S 锌合⾦:压铸性能好,铸件表明光滑,尺⼨精度⾼。
浇注温度低,模具寿命长。
⼒学性能也较⾼,特别是抗压和耐磨性好。
能很好的接受表⾯处理,如电镀,喷涂,喷漆。
但易⽼化,⼯作范围窄。
温度低于0度,冲击韧性急剧降低。
温度升⾼,⼒学性能下降,且易发⽣蠕变。
另外密度⼤,航空,电⼦,仪表很少采⽤。
尺⼨变化也是锌合⾦铸件的重要问题。
S 铝合⾦:铝合⾦很多⽅⾯特别是使⽤性能⽅⾯⽐锌合⾦优越。
压铸性能良好,密度⼩,⽐强度⼤,⾼温⼒学性能好,低温下⼯作时,同样保证良好的⼒学性能(尤其是韧性)。
铝表⾯有⼀层与铝结合的很牢很致密的氧化膜,故耐蚀性好。
但是氧化膜能被氯离⼦,碱离⼦破坏,故在碱中,碳酸盐,盐酸及卤化物中很快腐蚀。
导电性与导热性好并且具有良好的切削性能。
但是铝合⾦有相当⼤的体收缩率,易在最后凝固处⽣成较⼤的缩孔。
另外,铝硅系合⾦还易粘模镁合⾦:密度⼩,⼒学性能好。
熔点低,凝固快,凝固收缩⼩,不腐蚀钢质模具。
⽐强度⾼于铝合⾦,但是屈服强度低于铝合⾦,承受载荷的能⼒稍差。
有良好的刚度和减震性,在承受冲击时,能吸收较⼤的冲击能量,可作产品外壳可减少噪声传递。
镁合⾦压铸时易产⽣缩松和热裂。
在低温下仍有良好的⼒学性能,可制造低温零件。
抗蚀性较低,故通常进⾏表⾯氧化处理和涂漆保护。
具有优良的脱模性能,与铁亲和⼒⼩,即使采⽤较⼩的出模⾓度也不会产⽣粘模现象。
模具寿命⽐铝合⾦长,⽐铝合⾦⾼4~5倍,并且成分和尺⼨稳定性也好,同时具有良好的切削加⼯性。
铝熔炼操作规程铝熔炼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铝熔炼工作的安全、规范进行,制定本操作规程。
第二章作业人员安全及技术要求第一条作业人员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岗前培训,掌握安全操作知识和技能。
第二条作业人员在进行熔炼操作时必须戴好防护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和防护服。
第三条作业人员应严格按照作业指令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改变操作程序。
第四条作业人员应随时关注炉内的温度和压力变化,及时报告异常情况。
第三章铝熔炼设备操作规范第一条确保熔炉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操作。
第二条熔炼炉炉底应保持清洁,不得有杂物阻塞炉底通道。
第三条熔炼炉在装入铝材前,应检查炉内是否有湿气和杂质,确保装铝材的质量。
第四条熔炉装铝材的温度应控制在适当范围内,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熔炼质量。
第五条在熔炼过程中,应控制炉内的温度和压力变化,避免温度过高或压力过大的情况发生。
第四章铝熔炼操作步骤第一条准备工作1.检查熔炉设备是否正常运行,炉底通道是否畅通。
2.检查铝材质量,确保没有含湿气和杂质。
第二条开始熔炼1.将储存的铝材放入熔炉中,控制装铝材的温度。
2.根据熔炉容量和铝材质量,确定加入融化剂的数量。
3.当熔炉内温度达到要求时,将融化剂加入熔炉中,并控制温度、压力的变化。
4.根据需要进行搅拌,加快铝材熔化速度。
第三条熔炼过程中的操作1.随时检查熔炉内温度和压力变化,若超出正常范围,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2.在熔炼过程中,应注意熔炉内的渣浆是否正常排出,若有堵塞现象,应及时清理。
3.定期检查熔炉设备的密封性和运行状态,确保安全操作。
第四条熔炼结束1.在熔炼结束后,关掉加热系统,等待熔炉内温度下降至安全范围。
2.将熔炉内的铝水倾倒到铝型材中,并检查铝材质量。
3.清理熔炉设备,保持整洁。
第五章紧急处理措施第一条熔炼过程中,如发生火灾或其他紧急情况,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第二条在熔炼过程中,如发现设备存在故障或异常,应及时停机检修,确保安全操作。
1 铝合金的熔化1.1坩埚、锭模及熔炼工具的准备1.1.1石墨坩埚的准备:1.1.1.1根据熔化量的多少选用容量适当的坩埚;1.1.1.2新坩埚使用前,应由室温缓慢升温至900℃进行焙烧,以去除坩埚的水分并防止炸裂;1.1.1.3旧坩埚(注意同一个坩埚不能用于熔化不同牌号的合金)使用前应检查是否损坏,清除表面熔渣和其它脏物,装料前预热到250~300℃。
1.1.2铁质坩埚一般采用球铁坩埚,也可用铸钢(或钢板焊接)坩埚。
为提高坩埚使用寿命,其外表面可进行液体渗铝处理。
1.1.3坩埚、锭模及熔炼工具,使用前应将残余的金属、氧化皮等杂物清除干净。
1.1.4新坩埚及有锈蚀污物的旧坩埚,使用前应吹砂或用其它方法清除干净,并加热到700~800℃,保温2~4小时,以除去坩埚吸附的水分及其它化学物质。
1.1.5铝镁系合金的熔炼工具,使用前应在光卤石等溶剂中洗涤干净。
1.1.6坩埚、锭模、熔炼工具使用前应涂防护涂料。
搪衬的保温坩埚重复使用时,可不涂防护涂料。
1.1.6.1涂料成分可按表1中的规定:表1 坩埚和工具用涂料1.1.6.2涂料的配制:涂料成分中的所有固体组元,配制前应磨碎,并经过100~140目过筛,然后混合均匀。
使用时,先将水玻璃倒入80~100℃的热水中搅拌均匀,加入固体组元后再搅拌均匀,冷却后备用。
配好后的涂料停放时间一般不超过8小时。
1.1.6.3将坩埚、锭模、熔炼工具预热到180~250℃,涂以防腐涂料。
1.1.7用于保温的碳素钢板焊接坩埚,其内表应用耐火材料搪衬。
耐火材料可按表2中的规定:表2 耐火材料成分配比1.2原材料1.2.1配制铝合金所用的金属材料应符合QB004《原材料技术条件及验收标准>标准》中的规定。
1.2.2配制涂料、搪衬、精炼用剂所用的辅助材料也应符合QB004中的规定。
1.3中间合金的配制:铝基中间合金的配制工艺及配料系数见表3及表4:表3 常用中间合金的配制工艺参数表4常用中间合金的配料系数1.3.1铝铜中间合金熔炼工艺:1.3.1.1将配制好的炉料充分预热;1.3.1.2将10~15%的铝及全部铜装炉,随着铜的熔化,分批将剩余铝锭加入熔炉,并充分搅拌,至全部熔化;1.3.1.3在700℃左右加入精炼剂(用量按各种精炼剂使用要求配加,如使用AWJ-3精炼剂,加入量为0.5~0.8%)进行除气精炼处理,扒渣后浇锭(锭厚≤25mm)。
压铸铝成型过程范文压铸铝是一种常见的金属成型工艺,通过将熔融的铝合金注入到金属模具中,然后在高压下迅速冷却,使铝合金凝固成型。
压铸铝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精度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航空航天等领域。
下面将详细介绍压铸铝的成型过程。
1.模具制备2.熔炼铝合金铝合金在压铸铝成型过程中作为原料,要先进行熔炼。
铝合金一般由铝和其他合金元素(如铜、锌、镁等)组成,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有不同的配比。
熔炼铝合金的过程需要控制温度、时间和配比,以确保合金的纯度和性能。
3.模具预热在进行压铸之前,模具需要进行预热。
预热的目的是为了提高铝合金的流动性,减少成型过程中的冷却速度,同时避免模具在注入铝合金时发生热震。
模具的预热温度通常在200-300摄氏度之间。
4.注射铝合金当模具预热到适当温度后,将熔炼好的铝合金注入到模具中。
注射铝合金的速度需要控制在适当范围内,以确保铝合金填充整个模具腔。
注射过程中需要保持模具和注射系统的温度稳定,以保证成型产品的尺寸精度。
5.模具冷却注射完成后,模具中的铝合金会迅速冷却。
冷却过程中,模具需要保持在一定的压力下,以确保铝合金不会产生气泡或缩孔。
冷却时间通常在几秒钟到几分钟之间,具体取决于模具的尺寸和设计。
6.模具开启和取出成品当铝合金完全凝固后,模具会开启,将成型产品取出。
成型产品在取出之前需要经过一定的冷却时间,以确保产品的结构和尺寸稳定。
取出后,可以对成品进行清理和修整,去除可能存在的毛刺或瑕疵。
7.热处理和表面处理(可选)在一些特殊需求下,成型产品可能需要进行热处理或表面处理。
热处理可以改善铝合金的硬度和耐腐蚀性能,表面处理如喷涂、电镀等可以提高产品的外观和保护性能。
以上就是压铸铝成型的过程。
压铸铝在制造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实现复杂零件的高效生产,并且具有较高的精度和表面质量。
然而,在使用压铸铝进行生产时,还需要注意模具的维护和替换,以确保生产的质量和效率。
1 铝合金的熔化1.1 坩埚、锭模及熔炼工具的准备1.1.1 石墨坩埚的准备:1.1.1.1 根据熔化量的多少选用容量适当的坩埚;1.1.1.2 新坩埚使用前,应由室温缓慢升温至900℃进行焙烧,以去除坩埚的水分并防止炸裂;1.1.1.3 旧坩埚(注意同一个坩埚不能用于熔化不同牌号的合金)使用前应检查是否损坏,清除表面熔渣和其它脏物,装料前预热到250~300℃。
1.1.2 铁质坩埚一般采用球铁坩埚,也可用铸钢(或钢板焊接)坩埚。
为提高坩埚使用寿命,其外表面可进行液体渗铝处理。
1.1.3 坩埚、锭模及熔炼工具,使用前应将残余的金属、氧化皮等杂物清除干净。
1.1.4 新坩埚及有锈蚀污物的旧坩埚,使用前应吹砂或用其它方法清除干净,并加热到700~800℃,保温2~4小时,以除去坩埚吸附的水分及其它化学物质。
1.1.5 铝镁系合金的熔炼工具,使用前应在光卤石等溶剂中洗涤干净。
1.1.6 坩埚、锭模、熔炼工具使用前应涂防护涂料。
搪衬的保温坩埚重复使用时,可不涂防护涂料。
1.1.6.1 涂料成分可按表1中的规定:表1 坩埚和工具用涂料1.1.6.2 涂料的配制:涂料成分中的所有固体组元,配制前应磨碎,并经过100~140目过筛,然后混合均匀。
使用时,先将水玻璃倒入80~100℃的热水中搅拌均匀,加入固体组元后再搅拌均匀,冷却后备用。
配好后的涂料停放时间一般不超过8小时。
1.1.6.3 将坩埚、锭模、熔炼工具预热到180~250℃,涂以防腐涂料。
1.1.7 用于保温的碳素钢板焊接坩埚,其内表应用耐火材料搪衬。
耐火材料可按表2中的规定:表2 耐火材料成分配比1.2 原材料1.2.1 配制铝合金所用的金属材料应符合QB004《原材料技术条件及验收标准 >标准》中的规定。
1.2.2 配制涂料、搪衬、精炼用剂所用的辅助材料也应符合QB004中的规定。
1.3 中间合金的配制:铝基中间合金的配制工艺及配料系数见表3及表4:表3 常用中间合金的配制工艺参数表4 常用中间合金的配料系数1.3.1 铝铜中间合金熔炼工艺:1.3.1.1 将配制好的炉料充分预热;1.3.1.2将10~15%的铝及全部铜装炉,随着铜的熔化,分批将剩余铝锭加入熔炉,并充分搅拌,至全部熔化;1.3.1.3 在700℃左右加入精炼剂(用量按各种精炼剂使用要求配加,如使用AWJ-3精炼剂,加入量为0.5~0.8%)进行除气精炼处理,扒渣后浇锭(锭厚≤25mm)。
铸造铝合金熔炼、浇注操作规程一、引言铝合金作为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在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
铸造铝合金需要经过熔炼和浇注等一系列操作,本文旨在规范铸造铝合金熔炼和浇注的操作流程,确保产品质量和工作安全。
二、设备与材料准备1.熔炉:熔炼铝合金的设备,应检查其完好性和安全性。
2.铝合金: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铝合金材料,并对其进行检查。
三、铸造铝合金熔炼操作步骤1.准备熔炉:检查熔炉是否完好,炉体清洁。
保证炉体内无杂物和水分。
2.启动熔炉:按照熔炉操作说明书的要求,启动熔炉。
根据铝合金的种类和用途,设定相应的炉温和加热时间。
3.加入铝合金:根据配料表和生产计划,按比例加入铝合金。
注意在加入过程中要避免飞溅和挥发。
4.熔炼铝合金:加热熔炉至设定温度,保持一定时间,使铝合金完全熔化和合金化。
5.检查合金液:在熔炼过程中,及时取出合金液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和温度测量,确保合金质量和温度控制。
6.熔炼结束:熔炼达到要求后,关闭熔炉电源,停止加热,将炉温降至安全范围以下。
四、铸造铝合金浇注操作步骤1.准备浇注模具:检查模具的完好性和清洁度,确保模具表面平整和无杂质。
2.铝合金熔炼液准备:将熔炼好的铝合金液倒入合适的容器中,注意防止浇注过程中的温度损失。
3.浇注准备:根据产品工艺要求,将模具固定在合适的位置上,并将浇注系统与模具连接。
4.开始浇注:将铝合金液缓慢倒入模具中,注意避免过快浇注引起气泡或缺陷的产生。
5.清理模具:待铝合金凝固后,将模具拆开,取出铸件。
清理模具,确保次次使用时的模具表面平整和清洁。
6.铝合金回收利用:收集浇注过程中产生的废料铝合金,进行回收再利用。
五、安全注意事项1.操作人员必须戴好防护手套、护目镜等个人防护用品,以免熔炼浇注过程中发生烫伤和眼睛受伤等意外事故。
2.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的培训,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以避免煤气中毒、火灾等危险发生。
3.在浇注过程中,要注意铝合金液的温度和倒注的方式,防止溅出和突然喷涌造成烫伤。
铝合金的熔炼规范适用于重力和压铸用铝硅(包括Al-Si-Mg、Al-Si-Cu等)指导性文件:《铝的熔炼规范》。
(1)总则①按本文件生产的铸件,其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应符合GB/T 9438-1999《铝铸件》、JISH 5202-1999《铝铸件》、ASTM B 108-03a《铝金属型铸件》、GB/T 15115-1994《压铸铝》、JISH 5302-2006《铝》、ASTM B 85-03《铝》、EN1706-1998《铝》等标准的规定。
②本文件所指的铝熔炼,系在电阻炉、感应炉及煤气(天然气)炉内进行。
一般采取石墨或铸铁。
铸铁须进行液体渗铝。
(2)配料及炉料1)配料计算①镁的配料计算量:用氯盐精炼时,应取上限,用无公害精炼剂精炼时,可适当减少;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加镁量。
②铝压铸时,为了减少压铸时粘模现象,允许适当提高铁含量,但不得超过有关标准的规定。
2)金属及回炉料①新金属铝锭:GB/T 1196-2002《重熔用铝锭》铝硅锭:GB/T 8734-2000《铝硅锭》镁锭:GB 3499-1983《镁锭》铝铜中间:YS/T 282-2000《铝中间锭》铝锰中间:YS/T 282-2000《铝中间锭》各牌号的预制锭:GB/T 8733-2000《铝锭》、JISH 2117-1984《铸件用再生铝锭》、ASTM B 197-03《铝锭》、JISH 2118-2000《压铸铝锭》、EN1676-1996《铝锭》等。
②回炉料包括化学成分明确的废铸件、浇冒口和底剩料,以及溢流槽和飞边等破碎的重熔锭。
回炉料的用量一般不超过80%,其中破碎重熔料不超过30%;对于不重要的铸件可全部使用回炉料;对于有特殊要求(气密性等)的铸件回炉料用量不超过50% 。
3)清除污物为提高产品质量,必须清除炉料表面的脏物、油污、废铸件上的镶嵌件,应在熔炼前除去(可用一个熔炼炉专门去除镶嵌件)。
4)炉料预热预热一般为350~450℃下保温2~4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