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看菊花
- 格式:ppt
- 大小:2.26 MB
- 文档页数:19
8 看菊花〖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3自然段。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本课1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如“舍不得”、“离去”等。
3、激发学生想象走入课文的意境,感受菊花不怕寒冷的高洁品质。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菊花不怕寒冷的高洁品质。
〖重点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掌握课文的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菊花不怕寒冷的高洁品质。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准备〗几盆菊花、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观察导入,激发兴趣1、小朋友们,你们每天上学经过学校大厅时能看到什么花呢?2、是啊!秋天到了,菊花都开放了,你们想去看菊花吗?3、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一篇和菊花有关的课文。
(板书课题)8、看菊花(指名读、齐读课题。
)4、看了课题后,你有什么问题?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出示:各种类菊花开放的情景。
同学们问得真好,程老师准备了菊花给你们看。
要求:看菊花时,要认真看,不准发出声音。
能做到吗?看了菊花,你有什么感受?2、是啊,菊花真好看,我们一起去看看课文是怎样写的。
程老师示范读课文,小朋友们要做到,仔细听。
3、下面同学们自己读课文,来体会菊花的美。
要做到:读通顺,读流利,不读错字,不换字,不添字。
4、程老师看哪个小朋友读得最认真,能把课文里的字词读好。
看,谁能把这个词语读好。
爸爸:第二个爸要读轻声,谁来读一读开放:花儿开放了,是件非常开心的事,该怎么读好。
哪个小朋友你觉得自己读得比他好,也想来读读的?许多:许多是什么意思?怎样读好它?一点儿这里有个儿化音请小朋友跟老师读,谁能读好。
(抽读、开火车读。
)5、齐读这些字词。
6、同学们读得真好,我们把这些词语带进课文里,看看是否也能读好。
⑴指名一段一段读,读出停顿。
(师生评议,掌握朗读技巧,改进朗读。
)⑵男女生读,集体读。
⑶学生学习表演读。
⑷全班齐读课文。
三、识写生字过度:同学们的课文读得真好,相信大家的生字识写也不错啊!1、出示生字:公开不点也听什么结构?组词。
国标本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8课《看菊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设计理念:1.抓住文体本身,真正落实双基。
2.理清文本结构,渗透作文因素。
3.启发思维转化,突破重点难点。
4.利用课堂板书,指导当堂背诵。
5.把握课堂结构,提高课堂实效。
教学目标:1、初步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第二自然段。
2、学会有关节段的生字词,理解词语和课文内容。
3、初步能背诵第二自然段。
教学重点和难点:理解课文第二自然段内容。
教具准备:词语卡片、字卡、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以图揭题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上第八课。
(板书:8)(1)自学①把书打开,下面我们做第一件事,开始!(把生字表上的生字拼拼读读,读准音,看清形。
)②做第二件事,开始!(把生字放到课文里去,读通句子,读顺课文,标好自然段序号。
)③再读一遍课文,一边读,一边图文对照,看看书上哪个自然段讲这幅画上的内容(示图1)?开始!(学生指着书读)2、检查、揭题刚才小朋友们初读了课文,现在老师来检查检查,我们一边检查一边就开始学习了。
(1)(指图)看这幅图,书上哪个自然段写了这幅图的内容?(第一自然段)(2)看看第一自然段,哪些字词图上有的?(爸爸妈妈、菊花)(点小姑娘)那她是谁?(“我”)(若回答不出先放一放)你们看看他们在哪里?(公园)他们在做什么?(看菊花)(3)现在朗读回答①什么时候,爸爸妈妈带我去公园看菊花?读——生:星期天早晨,爸爸妈妈带我去公园看菊花。
②星期天早晨,爸爸妈妈带谁去公园看菊花?读——生:星期天早晨,爸爸妈妈带我去公园看菊花。
(那图上哪个是“我”?小姑娘就是“我”。
)③星期天早晨,爸爸妈妈带我去什么地方做什么?读——生:星期天早晨,爸爸妈妈带我去公园看菊花。
追问:他们去看什么呀?(看菊花)对,我们今天上的新课题目就叫——看菊花(揭示课题:看菊花)(4)找生字请小朋友们找找看这一段中的生字词有哪些?(“公”)(“公、公,什么公?”“公、公,公园的公。
8、看菊花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第二自然段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本课17个生字,认识一个笔画:横折提,读准生字:紫、很、更、听,理解词语:迎着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们喜爱菊花,不仅是因为它好看,更因为它有不怕寒冷的品质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第二自然段,正确书写田字格里的8个生字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们喜爱菊花,不仅是因为它好看,更因为它有不怕寒冷的品质教学时间:两教时2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本课17个生字。
认识一个笔画:横折提,读准生字:紫、很、更、听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菊花的美。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好消息,想知道吗?(想)公园里的菊花开啦!你听了这个好消息想干什么呢?我猜,一定是非常想去看菊花吧!是吗?揭示课题,板书课题:看菊花那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菊花。
随机出示:看菊花指导朗读,读出高兴的心情。
二、读准字音师:有一个小朋友和我们一样在星期天也和爸爸妈妈去公园看到了美丽的菊花,她看到的菊花是什么样子的呢?1.请小朋友们打开课文,自由地读一读。
边读边划出生字和自然段,借助拼音自己读一读课文。
2.学生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字音3.老师巡视指导出示:公园开放不许一点儿也不怕听了看菊花爸爸妈妈紫红离去很喜爱听话更好看边走边看天冷了舍不得离去星期天早晨一朵朵一丛丛一片片迎着深秋的寒风开放前鼻音:很后鼻音:听、更平舌音:紫4、再读课文。
要求:读通课文,读好长句子出示长句子:①星期天早晨,爸爸妈妈带我去公园看菊花。
②黄的,白的,淡绿的,紫红的,一朵朵,一丛丛,一片片,它们正迎着深秋的寒风开放呢.③天冷了,许多花都谢了,可菊花一点儿也不怕冷,大家都很喜爱它。
④听了爸爸的话,我觉得菊花更好看了。
)5.把生字、长句子带入课文,读通课文分自然段朗读课文,重点朗读第二段和第三段再读全文三初步感知课文师:小朋友读的很好!那么现在要认真地听老师读课文,听完以后思考这样的问题:出示填空:我喜欢菊花,因为菊花不但(),而且()。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2—4自然段,会背第二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们喜爱菊花,不仅是因为它好看,更因为它有不怕寒冷的品质。
2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生活经验有限,想象力不够丰富,知识面不甚宽广,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薄弱,因而对审美对象的鉴赏能力较差,对课文中蕴涵的美很难准确地把握和感受。
运用白板的交互作用进行语文辅助教学,可将这些内隐的“美”更为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迅速而准确地把握内容及主旨。
3重点难点1、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
2、理解人们喜爱菊花的原因。
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激趣导入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习了第8课,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和文中的小女孩和她的爸爸妈妈一起到公园去看菊花。
活动2【活动】复习二:复习旧知:1、学生复习“点”字的书写要点。
2、学生书空笔顺。
3.读词语,赢取门票。
去公园前要有门票,看,这些词语宝宝你还认识吗?(出示词语)只要读对了,就能获得门票。
(1)指一生读,评价。
(2)开火车读。
评价过渡:这列火车开得又稳又快,恭喜你们获得了门票。
没有拿到门票的小朋友也别着急,老师这里还有一张集体门票,只要读对了,也能进去。
4、(出示第一自然段)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活动3【讲授】新授知识三、赏菊入境:欣赏图片,感受菊花的美。
过渡:恭喜你们,都获得了门票,那咱们去赏菊吧。
1.播放课件图片,学生欣赏师:说说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说)赏析第二自然段。
1.同学们看得真仔细,记住了这么多,打开书93页自由读读第二自然段,要注意读书的姿势啊,做到头正,肩平,背直,开始吧。
2、师:谁来把第二自然段读给大家听一听,其他小朋友要注意认真倾听,并思考:你觉得公园里的菊花怎么样?(1)指名读。
(2)评价。
3、从哪儿看出菊花好看极了呢?请小朋友再到第二自然段中找找答案。
(1)课件出示第一句“公园里的菊花好看极了!”A,“好看极了”什么意思?你能用“极了”说句话吗?B,谁来夸夸这公园里的菊花?(指导朗读)过渡:从哪里可以看出菊花好看呢?(1)学习第二句。
第8课《看菊花》公开课教案(苏教版第一册)教材分析:《看菊花》是一篇赞美秋菊的课文,记叙了一家人在假日去公园看菊花的情况,着重描写了满园菊花五彩纷呈,争奇斗艳的繁盛景象,赞美了菊花不畏严寒、竞相开放的高贵品质。
教学中,重点在于带领学生进入课文、营造情境,让学生自己去看看五颜六色的菊花,感受菊花的颜色美、气质美。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孩子刚入学不久,还没有完全形成认真听、认真看、认真写的习惯,如果采用平淡枯燥的教学手段必定使他们感到乏味,学习没有积极性。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是用形象、声音、色彩来进行思考的,有声有色的教学手段,可以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感官,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清晰的印象,从而达到以“趣”促学,唤发他们发自内心的学习欲望,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了解菊花有哪些特点,通过学习,知道人们喜爱菊花,不仅因为菊花好看,更因为菊花不畏寒冷,体会菊花勇敢、坚强的精神。
3. 正确拼读本课的8个生字,绿色通道里的字只识不写,认识一个新偏旁,理解词语一朵朵,一丛丛,一片片教学重点:了解人们为什么喜爱菊花。
教学难点:1. 理解词语一朵朵,一丛丛,一片片2. 感受菊花勇敢、坚强的精神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 师:上课前,我们来猜一个谜语。
瓣儿红,瓣儿黄,斗狂风,战严霜,秋风一起扑鼻香。
(菊花)师:小朋友猜猜老师这个谜语的谜底是什么吗?(菊花) 你见过菊花吗?你见过的菊花是什么样子的?2.有个小女孩上周末刚跟爸爸妈妈一起去公园观赏了菊花,写下了一篇美丽的文章。
今天我们追随着小女孩的脚步,一起去公园看菊花。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看”字源识字二、检查朗读1.师:想要看到更多更美的菊花,必须要赢得门票。
老师这里有三种票,一种个人票,一种双人票,一种团体票。
个别读,开火车读,小老师读,同桌读,全班读2.师:小朋友的生字词掌握得不错,课文读得怎么样呢?请大家一起来当小老师,一起来听小朋友读课文。
语文一年级上册苏教版第八课《看菊花》教案看菊花教学过程教学随笔第一课时导入新课,揭示课题1.教师谈话。
2.板书:看菊花。
齐读。
初读指导1.范读课文。
2.学生练读课文。
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用学过的方法自学田字格里的生字,会读田字格上面的生字。
3.检查自学效果。
出示词语。
点名朗读。
注意平翘舌音,前后鼻音,多音字。
了解词语掌握情况,重点理解下列词语。
(略)齐读。
4.各自轻声试读课文。
5.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相机正音。
6.自读,想想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交流。
指导书写1.认识新笔画。
2.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3.学生描红。
第二课时复习1.读生字。
2.分段读课文。
精读训练1.分段读第一自然段。
点名读。
这段告诉我们是什么时候?有谁?指导读。
2.学习第二自然段。
自读。
“公园里的菊花好看极了。
”这句话讲了什么?齐读。
看图。
菊花怎样好看,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吗?课文中哪句话是具体写菊花好看的?出示:黄的,白的,淡绿的,紫红的,一朵朵,一丛丛,一片片,它们正迎着深秋的寒风开放呢。
分析练习朗读。
3.学习第三自然段。
自读,找出人们舍不得离去的另一个原因。
课文是怎样写菊花不怕冷的呢?指导读。
用亲切的语气,速度慢些,齐读。
4.背诵二、三自然段。
看图连起来背诵,不记得的可以看书。
配乐,指名背。
5.学习第三自然段。
点名读。
“更好看”是什么意思?“我”为什么会觉得菊花更好看了?总结课文-温馨提示:如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可联系文库删除处理,感谢您的关注!。
8、看菊花本文是关于8、看菊花,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小朋友,上节课我们一起去公园看(齐读课题)今天,我们还要再去细细地欣赏菊花。
不过在去之前,王老师想考考大家。
2、出示:公园许多一点儿紫红的离开更加开放指名读(提问:“许”的第二笔是什么?-横折提。
“一点儿”注意儿话音)—打乱顺序读—齐读3、这里有几个字宝宝迷路了,谁来帮助它们?出示:1、工2、公()厂()园()正()人二、精读课文:1、小朋友胜利过关,真棒!现在我们就一起去看菊花。
把书打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美美地读课文。
2、你觉得公园里的菊花怎么样?出示课件(好看,美丽)3、课文中有两个地方提到了菊花的好看,你们能找到吗?学生回答,老师出示:①公园里的菊花好看极了。
②听了爸爸的话,我觉得菊花更好看了。
4、你觉得菊花好看在哪些方面呢?(形状、颜色、味道)5、那菊花究竟有哪些颜色呢?(板:颜色)6、学生回答,出示:黄的白的淡绿的紫红的7、指名读词—齐读词8、这就叫五颜六色。
(板:五颜六色)读这个词。
9、喜欢菊花吗?那就读出来。
(读:公园里的菊花好看极了。
)10、齐读:“公园里的菊花好看极了。
……紫红的。
”11、谁来读:“一朵朵,一丛丛,一片片。
”(字体由小到大出示)指名读。
12、你告诉大家为什么越读越响?(学生回答,老师课件演示,一朵朵,几朵组成一丛,几丛组成一片,菊花真多呀!)学生齐读13、天气渐渐冷了,早上你来学校,走在路上,秋风吹在脸上有什么样的感觉?(冷,很冷,寒冷)14、可菊花却不怕冷,瞧,“他们正迎着深秋的寒风开放呢!”谁有信心读好这句话?指名读——分小组读——齐读15、这么好看的菊花想让它们永远留在心中吗?(看图,指名背—齐背)16、“听了爸爸的话,我觉得菊花更好看了。
”自由读爸爸的话,说说为什么会觉得更好看了呢?①自由读爸爸的话。
②回答为什么。
(菊花坚强,勇敢,不怕冷)③齐读爸爸的话。
(读出菊花的坚强,勇敢)④对呀,就因为菊花不怕冷,所以大元帅陈毅也忍不住赞美起菊花来。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8课《看菊花》说课稿范例《看菊花》是义务教育苏教版国标本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阅读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一家人在假日去公园看菊花的情景,赞美了菊花不畏严寒,竞相开放的高洁品质,是一篇适合一年级学生阅读的好教材。
根据我以往的教学经验,我班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很容易理解。
但要让学生凭借语言文字来体会菊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质,是有一定困难的。
根据教材特点和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初定以下教学目标:1、认识1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认识新笔画:横折钩。
2、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的能力,感受秋天之美。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菊花不畏严寒,竞相开放的高洁品质。
激发学生对菊花的热爱,对秋天和大自然的赞美。
其中目标1和目标2是课文的重点,目标3是课文的重点更是难点。
课文中的第二、三自然段主要写了人们看菊花后舍不得离去,以及人们喜爱菊花的主要原因,这是课文的重点。
由于学生没有生活经验,对课文中对菊花不怕寒冷的精神的赞美很难理解和体会,这也是课文的难点所在。
为了较好的实践新课标的理念,抓住课文的重点,突破难点。
在为学生创设平等对话的教学氛围的同时,倡导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探求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我力争在两课时完成教学。
第一课时,我准备采用三个层面的读,引导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首先,揭示课题,引导学生由课题质疑,然后引领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
接着,结合初读检查,引导学生再读课文,在这个过程中,我着重对“放、听、紫”进行正音,对于课文第二自然段第二句,根据我以往的教学经验,这是学生难读的句子,我将引导学生正确朗读。
在初步读正确、读流利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选择各自喜欢的内容,美读课文,让学生通过选择性阅读,再次加深对课文了解。
最后,我将预留七、八分钟的时间,指导学生学习“公、开、不、许”,尤其是“公”的八字头,“许”的言字旁,学生不容易掌握它们的间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