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相交线与平行线概念判断题

相交线与平行线概念判断题

相交线与平行线概念判断题
相交线与平行线概念判断题

1. 下列正确说法的个数是()

①同位角相等②对顶角相等

③等角的补角相等④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相等

A . 1, B. 2, C. 3, D. 4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点之间,直线最短;

B.过一点有一条直线平行于已知直线;

C.和已知直线垂直的直线有且只有一条;

D.在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

3. 下列图中∠1和∠2是同位角的是()

A. ⑴、⑵、⑶,

B. ⑵、⑶、⑷,

C. ⑶、

⑷、⑸, D. ⑴、⑵、⑸

4. 如果一个角的补角是150°,那么这个角的余角的度数是 ( )

°°°°

5. 下列语句中,是对顶角的语句为 ( )

A.有公共顶点并且相等的两个角

B.两条直线相交,有公共顶点的两个角

C.顶点相对的两个角

D.两条直线相交,有公共顶点没有公共边的两个角

6. 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

A.内错角相等

B.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C.三条直线相交,必产生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7. 两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的平分线( )

A.互相重合

B.互相平行

C.互相垂直

D.无法确定

8.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是( ) ①同位角相等;

②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③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④三条直线两两相交,总有三个交点;⑤若a∥b,b∥c,则a∥c. 个个个个

9. 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②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

③若线段AB与CD没有交点,则AB∥CD;④若直线a∥b,b∥c,则a与c不相交.

A 1个个个 D. 4个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②在同一平面内,两条不相交的线段是平行线;

③两条射线或线段平行,是指它们所在的直线平行;④不相交的两条射线不一定平行;

[ ]

个个个个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

②在同一个平面内,两条不相交的线段是平行线;

③在同一个平面内,没有交点的直线是平行线.

个个个个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有()

①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②在同一平面内,两条不相交的线段是平行线;

③过一点可以而且只可以画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④一条直线有无数条平行线;

⑤过直线外一点可以作无数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A.0个B.1个C.2个D.3个

1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在同一平面内,两条不平行的线段必相交

B.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线段是平行线

C.两条射线或线段平行是指它们所在的直线平行D.一条直线有可能同时与两条相交直线平行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有(

(1)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必平行.

(2)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线段必平行.

(3)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4)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所得到同位角相等.(5)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一对内错角的角平分线互相平行.

A.1个B.2个C.3个D.4个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为()

①.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②.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③.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④.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不是平行就是相交

⑤若直线a、b平行,则a上的线段AB与b上的线段CD 一定平行。

个个

答案:BDDBD DCABB BCCBD

运筹学判断题

运筹学判断题

判断题√√×× 一、线性规划 1.若线性规划存在最优解则一定存在基本最优解√ (若存在唯一最优解,则最优解为最优基本可行解(一个角顶),若存在多重最优解(由多个角顶的凸组合来表示) 2.若线性规划为无界解则其可行域无界√ (可行域封闭有界则必然存在最优解) 3.可行解一定是基本解× (基本概念) 4.基本解可能是可行解√ (基本概念) 5.线性规划的可行域无界则具有无界解× (有可能最优解,若函数的梯度方向朝向封闭的方向,则有最优解) 6.最优解不一定是基本最优解√(在多重最优解里,最优解也可以是基本最优解的凸组合) 7.x j的检验数表示变量x j增加一个单位时目标

函数值的改变量√ (检验数的含义,检验函数的变化率) 8.可行解集有界非空时,则在极点上至少有一点达到最优值√ (可行解集有界非空时,有可行解,有最优解,则至少有一个基本最优解) 9.若线性规划有三个基本最优解X(1)、X(2)、X(3),则X=αX(1)+(1-α)X(3)及X=α1X(1)+α2X(2)+α3X(3)均 为最优解,其中√(一般凸组合为X=α1X(1)+α2X(2)+α3X(3),若a3=0,则有X=αX(1)+(1-α)X(3)) 10. 任何线性规划总可用大M单纯形法求解√ (人工变量作用就是一个中介作业,通过它来找到初始基本可行解)

11. 凡能用大M法求解也一定可用两阶段法求解√ (大M法和两阶段法没有本质区别) 12. 两阶段法中第一阶段问题必有最优解√ (第一阶段中,线性规划的可行域是封闭有界的,必然有最优解) 13. 两阶段法中第一阶段问题最优解中基变量全部非人工变量,则原问题有最优解×(只能说有可行解,也有可能是无界解) 14. 任何变量一旦出基就不会再进基× 15. 人工变量一旦出基就不会再进基√ (这个是算法的一个思想,目标函数已经决定了) 16.普通单纯形法比值规则失效说明问题无界√ 17. 将检验数表示为λ=C B B-1A-C的形式,则求极大值问题时基可行解是最优解的充要条件是λ≥0√ (各种情况下最优性判断条件)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复习+知识点+总结

第 1 页 共 4 页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复习 5.1.1相交线(详见课本第2页) 1、相交线的概念: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只有一个 点, 那么这两条直线叫做相交线,公共点称为两条直线的交点. 如图1所示,直线AB 与直线CD 相交于点O. 2、对顶角的概念:若一个角的两条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条边的 延长线, 那么这两个角叫做对顶角. 如图2所示,∠1与∠ 3、∠2与∠4都是对顶角. 3、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 . 4、邻补角的概念:如果把一个角的一边 延长,这条反向延长线与这个 角的另一边构成一个角,此时就说这两个角互为邻补角. 如图3所示,∠1与∠2互为邻补角,由平角定义可知∠1+∠2=180°. 5.1.2垂线(详见课本第3-5页) 1、垂线的概念: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 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 , 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 ,它们的交点叫做 . 2、垂线的性质 (1)(垂直公理)性质1:在同一平面内,经过直线外或直线上一点, 有且只有 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即过一点有且只有 条直线与已知直线 . (2)(垂直推理)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即垂线段最 . 3、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 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 如图5所示,l 的垂线段PO 的长度叫做点P 到 直线l 的距离. 4、 垂线的画法(工具:三角板或量角器) 画法指点:⑴一靠:用三角尺一条直角边靠在已知直线上, ⑵二移:移动三角尺使一点落在它的另一边直角边上, ⑶三画:沿着这条直角边画线,不要画成给人的印象是线段的线. 5.1.3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详见课本第6-7页) 1、三线八角 两条直线被第 条直线所截形成 个角,它们构成了同位角、内错角与同旁内角. 如图5,直线b a ,被直线l 所截 ①∠1与∠5在截线l 的同侧,同在被截直线b a ,的上方,叫做 角(位置相同)同位角是“F ”型 ②∠5与∠3在截线l 的两旁(交错),在被截直线b a ,之间(内),叫做 角(位置在内且交错)内 错角是“Z ”型 ③∠5与∠4在截线l 的同侧,在被截直线b a ,之间(内),叫做 角. 同旁内角是“U ”型 2、如何判别三线八角 图形补全. 如上图6 5.2.1平行线(详见课本第11-12页) 1、 平行线的概念:在同一平面内,不 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⑴ ;⑵(通常把 的两直线看成一条直线) 判断同一平面内两直线的位置关系时,可以根据它们的公共点的个数来确定: A B C D 1 4 3 21A B C D O 图2 O D C B A 图1 图5 21 O C B A 图3 图4 E

(完整版)第五章_相交线与平行线_知识点+考点+典型例题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考点与典型例题 【知识要点】 1.两直线相交 2.邻补角:有一条公共边,另一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 3.对顶角 (1)定义:有一个公共顶点,且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或两条直线相交形成的四个角中,不相邻的两个角叫对顶角) 。 (2)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 4.垂直定义:当两条直线相交所形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90°那么这两条线互相垂直。 5.垂线性质:①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②垂线段最短。 6.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平行”用符号“∥”表示,如直线a,b是平行线,可记作“a∥b” 7.平行公理及推论 (1)平行公理:过已知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2)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注: (1)平行公理中的“有且只有”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存在性;二是唯一性。 (2)平行具有传递性,即如果a∥b,b∥c,则a∥c。 8.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相交和平行。 9.平行线的性质: (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在同一平面内) (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在同一平面内) (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在同一平面内) 10.平行线的判定 (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在同一平面内) (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在同一平面内) (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在同一平面内) (4)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补充: (5)平行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 (6)在同一平面内 ......,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11.平移的定义及特征 定义:将一个图形向某个方向平行移动,叫做图形的平移。 特征:①平移前后的两个图形形状、大小完全一样; ②平移前与平移后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平行且相等。 【典型例题】

公文 判断题及答案

判断题 1.通常一件公文只有一个主送机关,防止多头主送。() 2·公文的制发必须符合客观实际,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不能报喜不报忧。() 3. 公文写作必须及时迅速,把握时机,适应机关行政管理需要。提高机关工作效率。() 4·规范性文件是以强制力推行的用以规范各种行为规范的文件。() 5.通报用于反映新情况、新问题,行文强调及时快捷。() 6.批复的主送机关是下级机关。() 7.通知具有多种功能,既能上传,又可以下达。() 8·为减少发文,在向上级机关呈送的报告中,可附带请示问题。() 9·由下级机关制发的法规和规章,规范范围内的上级机关可以不受其约束。() 10.自主的行政管理法规可以创造新的规则。() 11.规范性公文的生效日期应是公文起草完成的时间。() 12. 在规范性公文中,应当使用拟、打算、准备等词汇修饰意图和要求。() 13·在答复询问报告中,可以同时汇报本机关的最近工作进程。() 14. 向上级机关及时汇报工作是下级机关必须遵守的一项工作制度。() 15.请示的内容必须是属于本机关职权范围之内的事。() 16.工作报告应在工作开始之前写,以求得上级领导的指导。() 17·综合性总结报告是总结一个机关在一定时期内的实践经验。() 18.撰制规范性公文应当特别注意维护文件的条理性。() 19·规定与办法的不同点在于规定比办法更具体、精细,所针对事物的规模相对小一些。() 20.决定可以用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具有法定的强制力。() 21.对于上级的指示,只须参考执行。() 22.机关制发文件,应遵守事无巨细都要发文的原则。() 23.公文是人人都要阅读的,行文文字要求不必很精炼。() 24.为提高办事效率,不必每一份文件都经过领导签发。() 25.材料是公文写作的基础,在明确行文目的之后,要进行调查研究。() 26.不经签发人同意,任何人不得改动公文定稿的内容。() 27.向一切有审批权的机关请求批准时均应写请示。() 28.请示在未获批准之前不能抄送给下级机关。() 29.公文的结尾应言止意不尽。() 30.某县公安局向县财政局主送《关于限三日内完善安全措施的指示》。() 31.为使上行文能得到及时的处理,应在文中多标注几个主送机关。() 32.公文中的数字均应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33.请示的结尾可写作:以上意见如无不当,请着即批复。() 34.在报告中不能夹带请示事项。() 35.主送机关必须是受文机关中级别层次高的机关,抄送机关则必须是其中级别层次低的机关。() 三、判断题 1.√2.√3.√4.√5.√6.×7.×8.× 9.×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31. ×32.× 33.×34.×35.×

《运筹学》-期末考试-试卷A-答案(1)

《运筹学》试题样卷(一) 一、判断题(共计10分,每小题1分,对的打√,错的打X ) 1. 无孤立点的图一定是连通图。 2. 对于线性规划的原问题和其对偶问题,若其中一个有最优解, 另一个也一定有最优解。 3. 如果一个线性规划问题有可行解,那么它必有最优解。 4.对偶问题的对偶问题一定是原问题。 5.用单纯形法求解标准形式(求最小值)的线性规划问题时,与0 >j σ对应的变量 都可以被选作换入变量。 6.若线性规划的原问题有无穷多个最优解时,其对偶问题也有无穷 多个最优解。 7. 度为0的点称为悬挂点。 8. 表上作业法实质上就是求解运输问题的单纯形法。 9. 一个图G 是树的充分必要条件是边数最少的无孤立点的图。 10. 任何线性规划问题都存在且有唯一的对偶问题。 二、建立下面问题的线性规划模型(8分) 某农场有100公顷土地及15000元资金可用于发展生产。农场劳动力情况为秋冬季3500人日;春夏季4000人日。如劳动力本身用不了时可外出打工,春秋季收入为25元 / 人日,秋冬季收入为20元 / 人日。该农场种植三种作物:大豆、玉米、小麦,并饲养奶牛和鸡。种作物时不需要专门投资,而饲养每头奶牛需投资800元,每只鸡投资3元。养奶牛时每头需拨出1.5公顷土地种饲料,并占用人工秋冬季为100人日,春夏季为50人日,年净收入900元 / 每头奶牛。养鸡时不占用土地,需人工为每只鸡秋冬季0.6人日,春夏季为0.3人日,年净收入2元 / 每只鸡。农场现有鸡舍允许最多养1500只鸡,牛栏允许最多养200头。三种作物每年需要的人工及收入情况如下表所示:

试决定该农场的经营方案,使年净收入为最大。 三、已知下表为求解某目标函数为极大化线性规划问题的最终单纯形表,表中54,x x 为 (1)写出原线性规划问题;(4分) (2)写出原问题的对偶问题;(3分) (3)直接由上表写出对偶问题的最优解。(1分) 四、用单纯形法解下列线性规划问题(16分) 3212max x x x Z +-= s. t. 3 x 1 + x 2 + x 3 ≤ 60 x 1- x 2 +2 x 3 ≤ 10 x 1+ x 2- x 3 ≤ 20 x 1, x 2 , x 3 ≥0 五、求解下面运输问题。 (18分) 某公司从三个产地A 1、A 2、A 3 将物品运往四个销地B 1、B 2、B 3、B 4,各产地的产量、各销地的销量和各产地运往各销地每件物品的运费如表所示: 问:应如何调运,可使得总运输费最小? 六、灵敏度分析(共8分) 线性规划max z = 10x 1 + 6x 2 + 4x 3 s.t. x 1 + x 2 + x 3 ≤ 100 10x 1 +4 x 2 + 5 x 3 ≤ 600 2x 1 +2 x 2 + 6 x 3 ≤ 300

初一:“相交线与平行线”解题方法与技巧

精锐教育名师大讲堂讲义 初一数学 “相交线与平行线”解题方法与技巧 ● 学习要求 1.理解对顶角和邻补角的概念,理解邻补角与补角的区别和联系;掌握对顶角的性质. 2.知道垂线的概念和基本性质,会画已知直线的垂线,会用尺规画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知道过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知道垂线段最短的性质,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意义并会度量点到直线的距离. 3.通过观察两条直线和第三条直线相交所成角的特征,归纳并理解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 4.了解平行线的概念,掌握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及平行线的性质,会用三角尺和直尺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理解两条平行线之间距离的意义,会度量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知道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是描述这两条平行线相对位置的量。 5.会运用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及有关基本事实进行说理,初步养成言必有据的习惯,初步感知形式推理的规则和过程。 ● 方法点拨 ● 考点1:邻补交、对顶角的概念性质 1. 如图1,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过点O 作射线OE ,则图中的邻补角一共有( ) A .3对 B .4对 C .5对 D .6对 2.如图2,将一副直角三角板叠在一起,使直角顶点重合于点O ,则AOB DOC ∠+∠= _________ . 3.三条直线两两相交于同一点时,对顶角有m 对,交于不同三点时,对顶角有n 对,则m 与n 的关系是( ) A .m = n ; B .m >n ; C .m <n ; D .m + n = 10. 4.下面四个图形中,∠1与∠2是对顶角的图形的个数是( ) A .0 B .1 C .2 D .3 12 1 2 1 2 1 2 考点2:垂线与斜线概念性质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 B .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一定相交; C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 D .直线c 外一点A 与直线c 上各点连接而成的所有线段中,最短线段的长是3cm ,则 (图1) (图2)

相交线与平行线难题汇编附答案

相交线与平行线难题汇编附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直线 a ∥b ∥c ,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落在直线 b 上,若∠1=30°,则∠2 等于( ) A .40° B .60° C .50° D .70°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得1324==∠∠,∠∠,再根据直角三角板的性质得341290+=+=?∠∠∠∠,即可求出∠2的度数. 【详解】 ∵a ∥b ∥c ∴1324==∠∠,∠∠ ∵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落在直线 b 上 ∴341290+=+=?∠∠∠∠ ∵∠1=30° ∴290160=?-=?∠∠ 故答案为:B .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行线和三角板的角度问题,掌握平行线的性质、三角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2.如图,不能判断12//l l 的条件是( ) A .13∠=∠ B .24180∠+∠=? C .45∠=∠ D .23∠∠=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结合图形对选项一一分析,排除错误答案. 【详解】 A 、∠1=∠3正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B 、∠2+∠4=180°正确,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C 、∠4=∠5正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D 、∠2=∠3错误,它们不是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故不能推断两直线平行. 故选:D . 【点睛】 此题考查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各性质定义. 3.如图,直线a ∥b ,直线c 分别交a ,b 于点A ,C ,∠BAC 的平分线交直线b 于点D ,若∠1=50°,则∠2的度数是( ) A .50° B .70° C .80° D .110°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BAD=∠1,再根据AD 是∠BAC 的平分线,进而可得∠BAC 的度数,再根据补角定义可得答案. 【详解】 因为a ∥b , 所以∠1=∠BAD=50°, 因为AD 是∠BAC 的平分线, 所以∠BAC=2∠BAD=100°, 所以∠2=180°-∠BAC=180°-100°=80°.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点睛】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平行线的性质,解题关键是掌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4.如图,下列能判定AB ∥CD 的条件有几个( ) (1)12∠=∠ (2)34∠=∠(3)5B ∠=∠ (4)180B BCD ∠+∠=?.

判断题及答案

《审计案例研究》判断题及参考答案 一、判断并说明理由(不论判断结果正确与否,均需要说明理由) 1.在签定审计业务约定书之前,应当对事务所的胜任能力进行评价。评价的内容,应包括除事务所的独立性和助理人员以外的全部事项。 ×;理由:应评价执行审计的能力、独立性、保持应有谨慎的能力 2.会计师事务所对任何一个审计委托项目,不论其繁简和规模大小都应该制定审计计划。 √;理由:审计计划至关重要,只是计划繁简、粗略程度有所不同而已。 3.在编制审计计划时,注册会计师可能有意地规定计划的重要性水平高于将用于评价审计结果的重要性水平。 ×;理由:应为低于。因为这样通常可以减少未被发现的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并且能给注册会计师提供一个安全边际。 4.为了保持审计的连续性和审计结果的可比性,注册会计师对同一客户所进行的多年度会计报表审计,应使用相同的重要性水平。 ×;理由:因为被审计单位经济业务、宏观环境等都在变化 5.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计划阶段,之所以必须执行分析性复合程序,目的是帮助确定其他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从而使审计更具效率和效果。 √;理由:通过分析性复核程序可以指出高风险的审计领域之所在 6.在审计的计划阶段,利用审计风险模型确定某项认定的计划检查风险,所使用的控制风险是审计人员的计划估计水平。 √;理由:计划检查风险,应根据计划阶段评估的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综合水平确定 7.在审计报告阶段,注册会计师运用分析性复合的结论印证其他审计程序所得出的结论的直接目的在于确定是否需要执行其他分析性复合审计程序。 ×;理由:用于对被审会计报表的整体合理性做最后的复核。 8.记录应收账款明细账的人员不得兼任出纳是预防员工贪污、挪用销货款的最有效办法。 ×;理由:这是内部控制制度的基本要求;但最有效的是职责分工。 9.应收账款函证的回函应当直接寄给会计师事务所。 √;理由:因为注册会计师应控制函证全过程;不能交被审单位收发函证。

运筹学期末复习及答案

运筹学概念部分 一、填空题 1.运筹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各种有组织系统的管理问题,经营活动。 2.运筹学的核心主要是运用数学方法研究各种系统的优化途径及方案,为决策者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 3.模型是一件实际事物或现实情况的代表或抽象。 4通常对问题中变量值的限制称为约束条件,它可以表示成一个等式或不等式的集合。5.运筹学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基础是最优化技术,并强调系统整体优化功能。 6.运筹学用系统的观点研究功能之间的关系。 7.运筹学研究和解决问题的优势是应用各学科交叉的方法,具有典型综合应用特性。8.运筹学的发展趋势是进一步依赖于_计算机的应用和发展。 9.运筹学解决问题时首先要观察待决策问题所处的环境。 10.用运筹学分析与解决问题,是一个科学决策的过程。 11.运筹学的主要目的在于求得一个合理运用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最佳方案。 12.运筹学中所使用的模型是数学模型。用运筹学解决问题的核心是建立数学模型,并对模型求解。 13用运筹学解决问题时,要分析,定义待决策的问题。 14.运筹学的系统特征之一是用系统的观点研究功能关系。 15.数学模型中,“s·t”表示约束(subjectto 的缩写)。 16.建立数学模型时,需要回答的问题有性能的客观量度,可控制因素,不可控因素。17.运筹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各种有组织系统的管理问题及经营活动。 18. 1940年8月,英国管理部门成立了一个跨学科的11人的运筹学小组,该小组简称为OR。 二、单选题 19.建立数学模型时,考虑可以由决策者控制的因素是( A ) A.销售数量B.销售价格C.顾客的需求 D.竞争价格 20.我们可以通过( C)来验证模型最优解。 A.观察B.应用C.实验D.调查 21.建立运筹学模型的过程不包括( A )阶段。 A.观察环境B.数据分析C.模型设计D.模型实施 22.建立模型的一个基本理由是去揭晓那些重要的或有关的(B ) A数量B变量C约束条件 D 目标函数 23.模型中要求变量取值( D ) A可正 B可负 C非正 D非负 24.运筹学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效果具有(A ) A 连续性 B整体性C 阶段性D再生性

XX中考数学一轮复习相交线与平行线

XXxx数学一轮复习相交线与平行线 学 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第16课时 相交线与平行线 .了解直线、射线、线段、角的概念及性质;会比较线段的长短,理解线段的和、差,以及线段中点的意义;会计算角的和与差,会对度、分、秒进行简单的换算. 2.了解余角、补角、对顶角、垂线、垂线段、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理解等角(或同角)的余角(或补角)相等,理解垂线的性质. 3.能识别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理解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会运用相关知识进行作图、计算及推理. 4.了解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5.会用尺规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一个角等于已知角,角的平分线,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6.会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作一条直线的垂线;会用三角尺和直尺过已知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平行线. 7.会利用基本作图作三角形:已知三边或两边及其夹角或两角及其夹边作三角形;已知底边及底边上的高线作等腰三角形;已知一直角边和斜边作直角三角形. 8.通过具体实例,了解定义、命题、定理、推论的意义. 9.结合具体实例,会区分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了解原命题及其逆命题的概念.会识别两个互逆的命题,知道原命题成立其逆命题不一定成立. 【知识梳理】

.几个重要概念: 线段、射线、直线:线段有_______个端点.将线段向一个方向无限延伸就形成了射线,射线有_______个端点.将线段向两个方向无限延伸,就得到直线,直线_______端点.线段的中点:把一条线段分成两条________线段的点.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经过线段的中点,并且_______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中垂线).角:由两条有公共端点的_______组成的图形;也可以看成是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成的图形. 角的平分线: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_______的两个角的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 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_______,那么这两个角互为余角,也就是说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余角;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_______,那么这两个角互为补角,即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补角. 方位角:从某点的指北方向线起,按顺时针方向到_______之间的水平夹角. 对顶角、邻补角: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不相邻的两角是 _______,相邻的两角是_______. 垂线: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_______时,我们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_______,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不_______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几个重要结论: 直线公理:两点确定_______条直线. 线段公理:两点之间,_______最短. 角的度量:1°=________',1'=_______".

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总复习含答案

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总复习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五个命题: ①如果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那么这两个数的平方相等; ②内错角相等; ③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④两个无理数的和一定是无理数; ⑤坐标平面内的点与有序数对是一一对应的.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在两直线平行的条件下,内错角相等,两个无理数的和可以是无理数也可以是有理数, 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 ①正确; ②在两直线平行的条件下,内错角相等,②错误; ③正确; ④反例:两个无理数π和-π,和是0,④错误; ⑤坐标平面内的点与有序数对是一一对应的,正确; 故选:B . 【点睛】 本题考查实数,平面内直线的位置;牢记概念和性质,能够灵活理解概念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2.如图,不能判断12//l l 的条件是( ) A .13∠=∠ B .24180∠+∠=? C .45∠=∠ D .23∠∠=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结合图形对选项一一分析,排除错误答案. 【详解】 A 、∠1=∠3正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B 、∠2+∠4=180°正确,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C 、∠4=∠5正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D 、∠2=∠3错误,它们不是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故不能推断两直线平行. 故选:D . 【点睛】 此题考查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各性质定义. 3.如图,直线AB ∥CD ,直线EF 分别交AB 、CD 于E 、F 两点,EG 平分∠AEF ,如果∠1=32°,那么∠2的度数是( ) A .64° B .68° C .58° D .60° 【答案】A 【解析】 【分析】 首先根据平行线性质得出∠1=∠AEG ,再进一步利用角平分线性质可得∠AEF 的度数,最后再利用平行线性质进一步求解即可. 【详解】 ∵AB ∥CD , ∴∠1=∠AEG . ∵EG 平分∠AEF , ∴∠AEF=2∠AEG , ∴∠AEF=2∠1=64°, ∵AB ∥CD , ∴∠2=64°. 故选:A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性质以及平行线的性质,熟练掌握相关概念是解题关键. 4.如图,将一张矩形纸片折叠,若170∠=?,则2∠的度数是( )

判断题目及答案

1. 学生的成长完全仰仗教师对于教学活动的指导,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起主宰作用。( 错 ) 2. 现代教育制度实际上工业经济时代的产物。(对) 3. 质量是教育事业的生命线,目前的教育改革,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把提高质量作为改革的核心。(对) 4. 知识经济时代,“文盲”的内涵是指没有文化、知识的人。(错) 5. 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对于21世纪人类发展具有越来越关键的意义。(对) 6. 生产方式的变革,可以促成国家非常规的发展。(对) 7. 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探究的过程、选择的过程、创造的过程,也是学生科学精神、创造精神,乃至正确世界观逐步形成的过程。(对)8. 课程改革的焦点是协调国家发展需要和学生发展需要二者之间的关系。(对) 9. 国家发展的需要是这次改革的首选目标。(对) 10. 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形成过程同时也是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对) 11. 新课程淡化不同领域(特别是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等)对学生发展的独特价值,重视学科界限,强调学科间的联系和整合。(错) 12. 新课程内容以学科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追求学科体系的严密性、完整性、逻辑性。(错) 13.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是以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为前提的。(对) 14. 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重视学生发展和教师的成长纪录,是今后评价与考试改革的主要方向。(对) 15.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加强了旨在养成学生科学素养和实用技能方面的课程,使科学、综合实践等课程的比重呈上升趋势。(对) 16. 课程结构的调整的实质是,重新认识和确立各种课程类型以及具体科目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价值、地位、作用和相互关系。(对) 17. 综合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相关学科的整合,促进学生认识的整体性发展并形成把握和解决问题的全面的视野和方法。(对)

《运筹学》习题线性规划部分练习题及答案.doc

《运筹学》线性规划部分练习题 一、思考题 1. 什么是线性规划模型,在模型中各系数的经济意义是什么? 2. 线性规划问题的一般形式有何特征? 3. 建立一个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一般要几步? 4. 两个变量的线性规划问题的图解法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5. 求解线性规划问题时可能出现几种结果,那种结果反映建模时有错误? 6. 什么是线性规划的标准型,如何把一个非标准形式的线性规划问题转化成标准形式。 7. 试述线性规划问题的可行解、基础解、基础可行解、最优解、最优基础解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8. 试述单纯形法的计算步骤,如何在单纯形表上判别问题具有唯一最优解、有无穷多个最优解、无界解或无可行解。 9. 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采用人工变量法,人工变量法包括哪两种解法? 10.大M 法中,M 的作用是什么?对最小化问题,在目标函数中人工变量的系数取什么?最大化问题呢? 11.什么是单纯形法的两阶段法?两阶段法的第一段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在怎样的情况下,继续第二阶段? 二、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 线性规划问题的最优解一定在可行域的顶点达到。 2. 线性规划的可行解集是凸集。 3. 如果一个线性规划问题有两个不同的最优解,则它有无穷多个最优解。 4. 线性规划模型中增加一个约束条件,可行域的范围一般将缩小,减少一个约束条件,可行域的范围一般将扩大。 5. 线性规划问题的每一个基本解对应可行域的一个顶点。 6. 如果一个线性规划问题有可行解,那么它必有最优解。 7. 用单纯形法求解标准形式(求最小值)的线性规划问题时,与0 >j σ对应的变量都可以被选作换入变量。 8. 单纯形法计算中,如不按最小非负比值原则选出换出变量,则在下一个解中至少有一个基变量的值是负的。 9. 单纯形法计算中,选取最大正检验数k σ对应的变量k x 作为换入变量,可使目 标函数值得到最快的减少。 10. 一旦一个人工变量在迭代中变为非基变量后,该变量及相应列的数字可以从单纯形表中删除,而不影响计算结果。 三、建立下面问题的数学模型 1. 某公司计划在三年的计划期内,有四个建设项目可以投资:项目Ⅰ从第一年到 第三年年初都可以投资。预计每年年初投资,年末可收回本利120% ,每年又可以重新将所获本利纳入投资计划;项目Ⅱ需要在第一年初投资,经过两年可收回本利150% ,又可以重新将所获本利纳入投资计划,但用于该项目的最大投资额不得超过20万元;项目Ⅲ需要在第二年年初投资,经过两年可收回本利160% ,但用于该项目的最大投资额不得超过15万元;项目Ⅳ需要在第三年年初投资,年末可收回本利140% ,但用于该项目的最大投资额不得超过10万元。在这个计划期内,该公司第一年可供投资的资金有30万元。问怎样的投资方案,才能使该公司在这个计划期获得最大利润? 2.某饲养场饲养动物,设每头动物每天至少需要700克蛋白质、30克矿物质、 100克维生素。现有五种饲料可供选用,各种饲料每公斤营养成分含量及单 价如下表2—1所示:

相交线与平行线的基本概念

8765432 1a b c b c a 1234567822211121 D. C.B.A.相交线与平行线 一、知识提要 1. 有一条公共边,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具有这样关系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 有公共顶点,另两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具有这样位置关系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与为90度的两个角互为余角,与为180度的两个角互为补角; 余角与补角都就是大小角、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就是位置角、 2. 定理①对顶角相等;②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③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3. 平行的两个定理 ①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② 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平行、 简记为:如果b //a ,c //a ,那么b //c 、 4. 垂直的两个定理 ① 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② 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5. 认识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二、精讲精练 1. 如图,∠1与∠2就是对顶角的就是( ) 2. 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就是( ) ①若∠1与∠2就是对顶角,则∠1=∠2; ②若∠1与∠2就是邻补角,则∠1=∠2; ③若∠1与∠2不就是对顶角,则∠1≠∠2; ④若∠1与∠2不就是邻补角,则∠1+∠2≠180°、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为( ) ①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②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③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④平行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4. 下列推理正确的就是( ) A .因a ⊥b ,b ⊥c ,故a //c B .因a ⊥b ,b //c ,故a //c C .因a //b ,b ⊥c ,故a //c

(完整版)运筹学》习题答案运筹学答案

《运筹学》习题答案 一、单选题 1.用动态规划求解工程线路问题时,什么样的网络问题可以转化为定步数问题求解()B A.任意网络 B.无回路有向网络 C.混合网络 D.容量网络 2.通过什么方法或者技巧可以把工程线路问题转化为动态规划问题?()B A.非线性问题的线性化技巧 B.静态问题的动态处理 C.引入虚拟产地或者销地 D.引入人工变量 3.静态问题的动态处理最常用的方法是?B A.非线性问题的线性化技巧 B.人为的引入时段 C.引入虚拟产地或者销地 D.网络建模 4.串联系统可靠性问题动态规划模型的特点是()D A.状态变量的选取 B.决策变量的选取 C.有虚拟产地或者销地 D.目标函数取乘积形式 5.在网络计划技术中,进行时间与成本优化时,一般地说,随着施工周期的缩短,直接费用是( )。C A.降低的 B.不增不减的 C.增加的 D.难以估计的 6.最小枝权树算法是从已接接点出发,把( )的接点连接上C A.最远 B.较远 C.最近 D.较近 7.在箭线式网络固中,( )的说法是错误的。D A.结点不占用时间也不消耗资源 B.结点表示前接活动的完成和后续活动的开始 C.箭线代表活动 D.结点的最早出现时间和最迟出现时间是同一个时间 8.如图所示,在锅炉房与各车间之间铺设暖气管最小的管道总长度是( )。C A.1200 B.1400 C.1300 D.1700 9.在求最短路线问题中,已知起点到A,B,C三相邻结点的距离分别为15km,20km,25km,则()。D A.最短路线—定通过A点 B.最短路线一定通过B点 C.最短路线一定通过C点 D.不能判断最短路线通过哪一点 10.在一棵树中,如果在某两点间加上条边,则图一定( )A A.存在一个圈 B.存在两个圈 C.存在三个圈 D.不含圈 11.网络图关键线路的长度( )工程完工期。C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不一定等于

人教版初一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与习题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1、在平面内,不重合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相交与平行。 2、互为邻补角: (1)定义:如果两个角有一条公共边且有一个公共顶点,它们的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 (2)性质:从位置看:互为邻角;从数量看:互为补角; 3、互为对顶角: (1)定义:如果两个角有有一个公共顶点且它们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2)性质:对顶角相等 垂直 4、垂直: (1)定义:垂直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形。当两条直线相交所形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它们交点叫做垂足。其中的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2)性质: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3)表示方法:用符号“⊥”表示垂直。 5、任何一个“定义”既可以做判定,又可以做性质。 6、垂线是一条直线,垂线段是垂线的一部分。 7、垂线段的性质: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简单说成:垂线段最短)。 8、区分: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两点间的距离: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 “两点间的距离”和“点到直线的距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是“点到直线的距离”是“两点间的距离”的一种特殊情况。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9、内错角的定义:两个角都在截线的两侧,都在被截直线之间。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内错角。 10、同位角的定义:两个角都在截线的同侧,都在被截直线的同一方。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同位角。 11、同旁内角的定义:两个角都在截线的同侧,都在被截直线之间。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同旁内角。 相交线、平行线 12、截线与被截直线的定义:截线就是截断两条同一方向直线的直线,被截直线就是被截线所截断的两条同一方向的直线。 13、相交线的定义:在平面内有一个公共交点的两条直线,叫做相交线。

七年级下相交线与平行线同步练习

1相交线 学习要求 1.能从两条直线相交所形成的四个角的关系入手,理解对顶角、互为邻补角的概念,掌握对顶角的性质. 2.能依据对顶角的性质、邻补角的概念等知识,进行简单的计算. 课堂学习检测 一、填空题 1.如果两个角有一条______边,并且它们的另一边互为____________,那么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叫做互为邻补角. 2.如果两个角有______顶点,并且其中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两边的___________ ________,那么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 3.对顶角的重要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 4.如图,直线AB 、CD 相交于O 点,∠AOE =90°. (1)∠1和∠2叫做______角;∠1和∠4互为______角; ∠2和∠3互为_______角;∠1和∠3互为______角; ∠2和∠4互为______角. (2)若∠1=20°,那么∠2=______; ∠3=∠BO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1=______°-______°=______°. 5.如图,直线AB 与CD 相交于O 点,且∠COE =90°,则 (1)与∠BOD 互补的角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BOD 互余的角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EOA 互余的角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BOD =42°17′,则∠AOD =__________; ∠EOD =______;∠AOE =______. 二、选择题 6.图中是对顶角的是( ). 7.如图,∠1的邻补角是( ). (A)∠BOC (B)∠BOC 和∠AOF (C)∠AOF (D)∠BOE 和∠AOF 8.如图,直线AB 与CD 相交于点O ,若AOD AOC ∠=∠3 1 ,则∠BOD 的度数为( ). (A)30° (B)45° (C)60° (D)135°

相交线与平行线概念判断题(带答案)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概念判断题 1. 下列正确说法的个数是() ①同位角相等②对顶角相等 ③等角的补角相等④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相等 A . 1, B. 2, C. 3, D. 4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点之间,直线最短; B.过一点有一条直线平行于已知直线; C.和已知直线垂直的直线有且只有一条; D.在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 3. 下列图中∠1和∠2是同位角的是() A. ⑴、⑵、⑶, B. ⑵、⑶、⑷, C. ⑶、 ⑷、⑸, D. ⑴、⑵、⑸ 4. 如果一个角的补角是150°,那么这个角的余角的度数是( ) °°°° 5. 下列语句中,是对顶角的语句为( ) A.有公共顶点并且相等的两个角 B.两条直线相交,有公共顶点的两个角 C.顶点相对的两个角 D.两条直线相交,有公共顶点没有公共边的两个角 6. 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内错角相等 B.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C.三条直线相交,必产生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7. 两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的平分线( ) A.互相重合 B.互相平行 C.互相垂直 D.无法确定 8.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是( ) ①同位角相等; ②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③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④三条直线两两相交,总有三个交点;⑤若a∥b,b∥c,则a∥c. 个个个个 9. 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②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 ③若线段AB与CD没有交点,则AB∥CD;④若直线a ∥b,b∥c,则a与c不相交. A 1个个个 D. 4个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②在同一平面内,两条不相交的线段是平行线; ③两条射线或线段平行,是指它们所在的直线平行;④不相交的两条射线不一定平行; [ ] 个个个个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 ②在同一个平面内,两条不相交的线段是平行线; ③在同一个平面内,没有交点的直线是平行线. 个个个个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有() ①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②在同一平面内,两条不相交的线段是平行线; ③过一点可以而且只可以画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④一条直线有无数条平行线; ⑤过直线外一点可以作无数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A.0个B.1个C.2个D.3个 1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在同一平面内,两条不平行的线段必相交 B.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线段是平行线 C.两条射线或线段平行是指它们所在的直线平行D.一条直线有可能同时与两条相交直线平行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有( (1)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必平行. (2)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线段必平行. (3)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4)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所得到同位角相等.(5)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一对内错角的角平分线互相平行. A.1个B.2个C.3个D.4个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为() ①.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②.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③.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④.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不是平行就是相交 ⑤若直线a、b平行,则a上的线段AB与b上的线段CD一定平行。 个 个 个 个 答案:BDDBD DCABB BCCBD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