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动车交通信息采集系统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2
一种新型的交通信息采集系统——浮动车交通信息采集系统研究一、浮动车系统简介目前北京市现有的交通信息采集系统主要包括:环型线圈检测系统、微波检测系统、超声波检测系统、视频检测系统(含牌照识别检测系统)等。
这些都是固定点交通流检测系统,能够检测道路断面交通流量、速度等交通参数,但覆盖范围有限。
目前,系统基本覆盖二、三、四环和联络线,以及四横两纵的主干路,对次干路和支路没有覆盖。
而且除牌照识别检测系统外,其它固定点检测系统检测到的交通流信息都是断面信息,不能完整反映区段交通运行情况,如只能获取断面速度,而不能获取路段平均旅行速度。
浮动车交通信息采集系统(简称浮动车系统,FCD)是伴随着ITS新技术应用而在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动态实时交通流信息采集技术。
所谓浮动车就是指安装有定位和无线通信装置的普通车辆(如出租车、公交车、警车等),这种车辆能够与交通数据中心进行信息交换。
而浮动车系统是指通过交通流中一定比例的浮动车辆与交通数据中心实时交换数据的一种新型交通信息采集系统。
浮动车系统之所以得到重视,主要原因在于浮动车系统有别于传统固定检测方法的突出特点:(1)覆盖面广,采集范围不再仅仅是点、线,而是面;(2)投资省。
浮动车系统通常结合调度和诱导系统建设,大大节省了投资;(3)采集数据多样、准确。
浮动车系统采集的路段平均车速、旅行时间对于了解道路运行状况、分析拥堵原因、提供交通诱导服务等都是非常关键的参数。
目前在欧洲(主要是英国、德国)、美国、日本都在积极研发和推广应用浮动车交通信息采集系统。
交研中心自2003年开始,即通过与国外知名科研机构、企业等进行交流与合作,开展浮动车交通信息采集系统的相关研究工作。
2004年,交研中心与美国通用公司合作完成了《北京2008奥运会浮动车实时交通流信息采集示范系统可行性研究》。
2 005年,承担北京市科委科技计划课题《浮动车交通信息采集系统研究》,进行全面的技术研究和示范系统建设。
浮动车交通信息采集系统研究摘要:浮动车交通信息采集系统是利用浮动车(即装载了GPS定位设备的车辆)获取道路交通信息的一种技术手段。
本文通过对浮动车交通信息采集系统的原理、应用和发展进行研究,分析了系统的优点和挑战,并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
研究结果表明,浮动车交通信息采集系统在智慧交通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潜力。
关键词:浮动车;交通信息;采集系统;应用前景一、引言交通拥堵问题是现代城市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因此研究和应用交通信息采集技术是提高交通效率和缓解交通拥堵的关键。
浮动车交通信息采集系统是指利用浮动车获取道路交通信息的一种技术手段。
该系统可以实时采集、分析和传输交通信息,用于道路流量监测、拥堵预测、交通指导等方面。
本文将从系统原理、应用和发展等方面进行研究与探讨。
二、浮动车交通信息采集系统原理浮动车交通信息采集系统的原理主要包括浮动车采集数据、数据处理和存储、交通信息展示等环节。
浮动车通过GPS定位设备获取实时的位置、速度和时间等信息,并将这些数据发送到数据处理中心。
数据处理中心主要负责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存储,同时生成交通信息报告和交通指导。
通过将交通信息展示在交通管理中心的监控平台上,可以实现实时监测和管理道路交通。
三、浮动车交通信息采集系统的应用1.道路流量监测:浮动车交通信息采集系统可以通过收集车辆位置和速度等数据,实时监测道路上的车流量情况。
根据实时的交通信息,可以及时调整道路信号灯的配时和交通流量的分配,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减少交通拥堵。
2.拥堵预测:浮动车交通信息采集系统可以根据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进行拥堵的预测。
通过分析道路上的车辆密度、速度等信息,可以判断是否存在拥堵情况,并提前准备交通引导方案,指导车辆绕行,从而缓解道路拥堵。
3.交通指导:浮动车交通信息采集系统可以根据实时获取的交通信息,为驾驶员提供路况信息和最佳的交通引导方案。
通过导航系统将交通信息传递给驾驶员,可以提高驾驶员的行车效率和安全性。
交通信息采集系统包含哪些方面交通信息采集系统是一个复杂而全面的体系,其包含多个方面的功能和组成部分,主要如下:一、道路监测设施:交通流量检测器:通过地磁感应、视频图像分析、微波雷达等技术实时获取路段或交叉口的车辆数量和速度。
路况探测设备:用于监控路面状况,包括湿滑程度、结冰、破损、坑洼等。
环境感知装置:如气象站,收集温度、湿度、风速、能见度等对道路交通有影响的环境数据。
二、车载信息采集:GPS定位与浮动车数据:利用GPS接收器获取车辆位置信息,结合无线通信网络上传至后台系统,形成浮动车数据,反映实际路网上的行车速度、行程时间、拥堵状态等信息。
车辆电子标识系统(如RFID、DSRC):记录并传输车辆身份识别信息以及行驶状态。
三、视频监控系统:高清摄像头及视频分析软件:用于捕捉道路上的交通动态,包括车辆违章行为、交通事故、行人过街等情况,并进行实时或事后分析。
四、智能信号控制系统:自适应信号控制单元:根据实时交通流量自动调整信号灯配时,优化路口通行效率。
信号机联网系统:实现信号机之间的协同工作和远程调控。
五、停车信息系统:停车场传感器:实时监测停车场内车位占用情况,并将数据上传至统一平台。
停车诱导屏:显示附近停车场的空闲车位信息,引导驾驶员合理停车。
六、公众参与与社交媒体数据:利用手机APP或其他移动终端,用户可以提供路况报告、事故信息等,作为官方数据的有效补充。
从社交媒体上抓取与交通相关的信息,经过处理后转化为有价值的交通数据。
七、通讯网络与数据传输:无线通信网络(如GPRS、4G/5G、V2X等):负责将各种前端采集设备的数据实时传输到数据中心。
数据通信机:作为信息采集点与中心系统的桥梁,确保数据的安全高效传输。
八、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后台数据分析软件:对接收到的海量交通数据进行清洗、整合和深度挖掘,生成交通流量分布图、出行模式分析报告、道路拥堵预警等信息。
决策支持平台:基于数据分析结果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调度建议、应急预案制定依据等决策支持服务。
浮动车(Floating Car Data)技术,也被称作“探测车(Probe car)”,是近年来国际智能交通系统(I TS)中所采用的获取道路交通信息的先进技术手段之一。
其突出优点是能够通过少量装有基于卫星定位的车载设备的浮动车获得准确实时的动态交通信息,成本低且效率高,具有实时性强,覆盖范围大的特点。
浮动车信息 (FCD) 采集技术是目前国际上ITS系统中采集道路交通信息的先进技术手段,它利用定位技术、无线通信技术与信息处理技术,实现对道路上行驶车辆的瞬时速度、位置、路段旅行时间等交通数据的采集。
经过汇总、处理后这些信息生成反映实时道路拥堵情况的交通信息,能够为交通管理部门与公众提供动态、准确的交通控制、诱导信息。
FCD技术采用移动的定位设备测量交通网络中各离散点的交通流信息,数据范围遍布整个地区,能全天候24小时的进行数据采集;利用无线实时传输、中心式处理大大提高信息采集效率;通过测量的车辆瞬时状态数据,能准确反映交通流变化;利用F CD技术还可以实现多参数测量,包括天气、道路状况、车辆安全等参数;利用现有GPS与通信网络资源,采集设备维护与安装成本低。
通过FCD技术进行数据采集与反应实时路况信息已经成为当今智能交通领域的研究热点。
各发达国家纷纷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支持FCD 系统的研究与试验。
比较典型的浮动车项目与实验包括英国ITIS Holdings Plc开发的FVD系统,美国的ADVA NCE与TranStar,德国的DDG与XFCD,日本的P-DRGS 与IPCar等。
在我国交通拥堵比较严重的大城市,比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均开始了对浮动车技术的深入研究与应用推广。
1. 系统框架基于GPS的浮动车交通信息系统主要由车载设备、无线通信网络与交通信息中心等组成。
车载设备主要包括GPS模块、无线通信模块等,GPS模块接收卫星定位信号并运算出车辆的坐标与瞬时速度,无线通信模块负责将车辆坐标、速度等数据传送到交通信息中心。
ATIS中浮动车信息处理及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浮动车信息处理及通信系统(Floating Car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FCIS)可以实现对城市交通实时监控与管理,从而提高交通运输效率、舒适度和安全性。
浮动车信息处理是FCIS的核心内容,旨在从浮动车辆所收集到的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并反馈给交通管理者。
目前,浮动车信息处理技术已经成为城市交通管理领域的一个热点,各国对其投入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
因此,本课题旨在通过设计和实现一个FCIS的浮动车信息处理及通信系统,进一步推进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1. 研究基于GPS的车辆定位及数据采集技术,实现对浮动车信息的实时收集和传输;2.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在收集到的数据中提取相关信息;3. 设计一套用于快速反馈交通信息的算法系统;4. 利用移动通信网络实现FCIS系统的互动模块,以便用户能够通过手机客户端获取实时的交通信息。
三、预期成果1. 设计和实现一个完整的浮动车信息处理及通信系统;2. 实现浮动车信息的实时采集和分析处理,提取相关数据并快速反馈交通信息;3. 构建一套完整的FCIS算法系统,提高系统的准确性和鲁棒性;4. 利用移动通信网络实现系统的互动模块。
四、进度安排1. 第一阶段(1个月):对FCIS系统的架构进行整体设计,确定系统主要模块;2. 第二阶段(2个月):开发浮动车信息采集及数据处理模块;3. 第三阶段(2个月):开发快速反馈交通信息的算法,并进行系统优化;4. 第四阶段(1个月):实现移动通信网络互动模块;5. 第五阶段(1个月):进行整体系统测试和优化,写出毕业论文。
基于动态车载导航系统的浮动车信息采集技术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进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很多城市存在着“无效的交通供给和无序的交通需求”的局面,交通拥堵现象普遍发生,道路基础设施的建设无法满足出行需求,引发了交通拥挤,交通事故,环境污染等城市交通问题。
过去,市场上的GPS车载导航,实现了路径指引的功能,但是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交通拥堵的频率增加,出行时间变长,静态车载导航已经不能满足出行需要。
目前,市场上逐渐出现了一些与动态导航有关的系统和产品。
如手机为终端的实时路况信息显示系统;高速公路上的实时路况显示屏等,使交通参与者通过动态信息的接收,减少出行时间,降低危险率,减少油耗和二氧化碳排放。
动态车载导航系统的关键部分是实时交通信息的采集和路径优化,本文主要研究动态车载导航系统的交通信息采集部分。
首先通过动态信息采集技术的对比,得出一种高效的信息采集技术——基于浮动车技术的道路交通信息采集。
然后介绍基于浮动车技术的交通信息采集方法的概述。
最后介绍浮动车信息采集技术的关键部分。
关键词:浮动车;信息采集技术;动态车载导航AbstractWith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accelerated in many cities of China there is invalid traffic supply and disorderly traffic demand "situation, the widespread occurrence of the phenomenon of traffic congestion, road infrastructure can not meet the travel demand, causing traffic congestion, traffic accident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urban transport problems.In the past, GPS car navigation market to achieve the function of the path guidelines, but with the increase of car ownership, traffic congestion increase in the frequency, time longer static vehicle navigation can not meet travel needs. Currently, the market, gradual emergence of a dynamic navigation systems and products. Such as the mobile phone terminal real-time traffic information display system; highway real-time traffic display. Traffic participants, reducing the travel time through the reception of dynamic information and risk reduction rate, reduce fuel consumption and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A key part of the dynamic vehicle navigation system is a real-time traffic information collection and path optimization, the paper studies the dynamic vehicle navigation system traffic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part. First, by comparison of the dynamic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technology to arrive at an efficient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technology - based on the floating vehicle technology, road traffic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And then describes the overview of the traffic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method based on floating car technology. Finally, the key part of the floating vehicle information collection technology.Keywords:Floating car;Information collection technology;Dynamic Vehicle Navigation目录绪论 (10)1动态车载导航系统 (11)1.1 动态车载导航系统的现状及关键性 (11)1.2 动态车载导航系统的组成 (11)2交通信息采集子系统数据采集方法的比较 (11)2.1固定型采集技术 (11)2.1.1磁频采集技术 (12)2.1.2波频采集技术 (12)2.1.3视频车辆检测器 (13)2.2移动型采集技术 (13)2.2.1基于GPS的采集技术 (13)2.2.2基于电子标签的采集技术 (13)2.2.3基于手机定位的采集技术 (14)3浮动车信息采集技术的准备工作 (14)3.1 探测车的选择 (14)4浮动车信息采集的关键技术 (15)4.1 适用于浮动车信息采集系统的方法及误差分析 (15)4.1.1信息采集的方法 (15)4.1.2信息采集的误差分析 (18)4.2 信息采集格式 (19)4.3浮动车交通信息编码分析 (20)4.3.1信息编码的方式选择 (20)4.3.2信源编码的算法比较 (20)4.4浮动车交通信息传输分析 (21)4.4.1数据传输的信道选择 (21)4.4.2数据传输的格式 (21)4.5 数据传输的协议及安全性 (22)4.5.1 建立数据传输协议 (22)4.5.2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23)4.6信息共享 (23)5浮动车信息采集技术国内外应用现状 (24)5.1浮动车信息采集技术的国外应用现状 (24)5.1.2德国浮动车数据系统FCD (24)5.1.2美国ADV ANCE (24)5.1.3日本新一代VICS系统 (24)5.2国内浮动车技术的研究现状 (24)5.2.1北京浮动车信息采集技术的应用现状 (24)5.2.2杭州浮动车信息采集技术的应用现状 (25)结论 (25)绪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将汽车作为代步工具,汽车需求日益增加。
一种新型的交通信息采集系统——浮动车交通信息采集系统研
究
一、浮动车系统简介
目前北京市现有的交通信息采集系统主要包括:环型线圈检测系统、微波检测系统、超声波检测系统、视频检测系统(含牌照识别检测系统)等。
这些都是固定点交通流检测系统,能够检测道路断面交通流量、速度等交通参数,但覆盖范围有限。
目前,系统基本覆盖二、三、四环和联络线,以及四横两纵的主干路,对次干路和支路没有覆盖。
而且除牌照识别检测系统外,其它固定点检测系统检测到的交通流信息都是断面信息,不能完整反映区段交通运行情况,如只能获取断面速度,而不能获取路段平均旅行速度。
浮动车交通信息采集系统(简称浮动车系统,FCD)是伴随着ITS新技术应用而在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动态实时交通流信息采集技术。
所谓浮动车就是指安装有定位和无线通信装置的普通车辆(如出租车、公交车、警车等),这种车辆能够与交通数据中心进行信息交换。
而浮动车系统是指通过交通流中一定比例的浮动车辆与交通数据中心实时交换数据的一种新型交通信息采集系统。
浮动车系统之所以得到重视,主要原因在于浮动车系统有别于传统固定检测方法的突出特点:(1)覆盖面广,采集范围不再仅仅是点、线,而是面;(2)投资省。
浮动车系统通常结合调度和诱导系统建设,大大节省了投资;(3)采集数据多样、准确。
浮动车系统采集的路段平均车速、旅行时间对于了解道路运行状况、分析拥堵原因、提供交通诱导服务等都是非常关键的参数。
目前在欧洲(主要是英国、德国)、美国、日本都在积极研发和推广应用浮动车交通信息采集系统。
交研中心自2003年开始,即通过与国外知名科研机构、企业等进行交流与合作,开展浮动车交通信息采集系统的相关研究工作。
2004年,交研中心与美国通用公司合作完成了《北京2008奥运会浮动车实时交通流信息采集示范系统可行性研究》。
2005年,承担北京市科委科技计划课题《浮动车交通信息采集系统研究》,进行全面的技术研究和示范系统建设。
经过近两年的深入研究,2007年3月,北京市科委组织专家对本课题成果进行了验收评审。
二、已取得的成果
1、技术研发
确定不同覆盖率要求条件下的浮动车数量规模。
针对我国大城市复杂路网特性,开发了基于改进的最优路径选择的浮动车数据实时地图匹配算法,尤其解决了主辅路并行、立交匝道等复杂区域的地图匹配难题,既满足了浮动车交通信息采集系统实时计算的速度性能要求,也达到了95%的匹配准确率。
建立了适合不同数据采集间隔的路段速度估算算法,通过对快速路的实际验证,算法精度达到90%以上。
2、应用系统搭建
北京市更新的出租车均配备了GPS定位装置,并有多家出租车公司建立了调度系统,项目利用现有的调度系统数据,建立了集浮动车实时处理和历史应用分析功能于一体的浮动车交通信息采集示范系统。
用于实时路况显示、路网运行评价、拥堵评价、出租车运营分析等方面,为交通决策、管理和交通信息服务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目前,参与计算的出租车在8000辆左右,约占出租车总量12%,占机动车总数的2.8%。
每辆车大约每分钟上传一个GPS点数据,每天接收到的数据量约900万条。
浮动车数据对于五环内(含五环)次干路以上路网的覆盖率达到90%以上。
此外,利用浮动车数据生成交通事件信息,自主研发了基于RDS-TMC、GPRS-TMC的交通信息发布实验系统。
3、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11篇,取得软件著作权登记3项,申请专利1项。
三、成果应用
1、实时路网运行状态显示与分析
以5分钟间隔更新路网运行速度信息,反映实时路网运行状态变化,为交通管理、交通信息服务提供数据。
2、交通决策支持分析
利用浮动车历史数据,进行路网运行速度变化趋势分析、拥堵点段识别与分析、出租运营情况分析、居民出行效率分析等。
3、疏堵方案制定
根据浮动车数据结果,对区域拥堵现象和症结进行分析,为疏堵方案制定提供依据。
4、交通拥堵评价
应用浮动车系统成果,进行分区域、分时段的交通运行状况变化趋势研究,用于长期监控城市交通拥堵变化趋势。
5、交通政策/措施影响分析
通过政策/措施实施前后交通运行情况前后对比,分析政策/措施实施效果,如大型活动交通保障措施实施效果,公交优先政策实施效果等。
6、路网可靠性分析
利用浮动车采集的大量具有行程特征的数据,分析北京市路网行程时间的波动性,结合反映路网运行效率的运行速度,从另一个角度反映路网运行状态质量的高低。
参加课题验收的专家组一致认为该课题研究紧密结合实际,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成果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可直接支持北京市及其它城市建立、实施浮动车交通信息采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