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发酵工程
- 格式:pptx
- 大小:74.82 MB
- 文档页数:45
微生物发酵工程微生物发酵工程是一门应用生物学领域的重要学科,它利用生物转化功能强大的微生物来生产各种化学物质。
这项技术在药品、食品、饮料、化妆品、环境保护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微生物发酵的定义、应用、工程设计等多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微生物发酵的定义及原理微生物发酵是指利用微生物的代谢能力和酶的功能,通过适宜的培养条件,将底物转化成目标产物的过程。
它是一种自然而又复杂的生物反应过程,其基本原理可以归纳为底物与微生物的相互作用。
1. 微生物的选择酿酒、面包等产物需要酵母菌;乳酸、醋等食品需要乳酸菌和醋酸菌;抗生素需要青霉菌、链霉菌等。
不同的产品需要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2. 培养条件的控制温度、pH、氧气供应、营养物质的添加等都是微生物发酵过程中需要控制的因素。
这些因素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速率和产物生成率。
3. 酶的作用微生物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酶在催化底物转化成产物的反应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不同的产物需要特定的酶来完成转化。
二、微生物发酵的应用微生物发酵技术的应用广泛,以下主要介绍几个方面的应用。
1. 食品工业微生物发酵在食品工业中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酸奶、豆豉、泡菜、味精等都是通过微生物发酵得到的。
微生物在发酵过程中可以产生有益的物质,例如乳酸、醋酸、氨基酸等,为食品增添了特殊的风味和营养价值。
2. 药品工业抗生素是微生物发酵的重要应用之一。
青霉素、链霉素等都是通过微生物发酵生产的。
此外,微生物发酵还可以用于生产维生素、氨基酸等药用物质。
3. 环境保护微生物发酵技术在环境保护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废水处理中利用微生物的能力来分解有机物,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还可以通过微生物发酵来处理有机废弃物,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三、微生物发酵工程的设计与优化微生物发酵工程的设计是实现高效产物合成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优化策略。
1. 培养基优化培养基的成分对微生物的生长和产物生成起到重要的影响。
通过合理调整培养基的组成,可提高产物的生成效率。
微生物学与发酵工程的关系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的科学,而发酵工程是利用微生物进行工业生产的一门学科。
微生物学与发酵工程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和互相促进的关系。
微生物学为发酵工程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而发酵工程则是微生物学研究成果的应用和发展。
微生物学为发酵工程提供了丰富的微生物资源。
微生物是发酵工程的基础和关键。
通过对各种微生物的研究和分离,可以得到适合发酵生产的菌种。
微生物学家通过对微生物的形态、生理、遗传等方面的研究,为发酵工程提供了合适的菌种选择和培养条件的优化。
微生物学的发展也推动了发酵工程的进步,新的微生物资源的发现使得发酵工程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微生物学为发酵工程提供了发酵过程的理论基础。
微生物学研究了微生物的代谢途径、生长规律、产物合成等方面的原理,为发酵工程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通过对微生物代谢途径的研究,可以了解微生物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长和代谢特点,从而调节发酵条件以提高产物的合成效率。
微生物学还研究了微生物的基因工程和代谢工程,通过改造微生物的基因组和代谢途径,可以实现对发酵过程的精确控制和产物的改良。
发酵工程的实践应用也促进了微生物学的发展。
发酵工程的需求推动了微生物学技术的创新和改进。
在大规模发酵生产中,微生物的培养、发酵条件的控制、产物的提取纯化等都需要微生物学的技术支持。
同时,发酵工程中的问题和挑战也促使微生物学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以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和技术支持。
微生物学与发酵工程的关系可以用一个相互促进的循环来描述。
微生物学为发酵工程提供了理论和实验基础,为发酵工程的发展提供了支持;而发酵工程的应用和需求则推动了微生物学的研究和创新。
两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了微生物学和发酵工程的发展。
总的来说,微生物学与发酵工程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
微生物学为发酵工程提供了微生物资源和理论基础,而发酵工程则是微生物学研究成果的应用和发展。
微生物学与发酵工程的合作促进了两个领域的发展,为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推动。
微生物复习资料1.发酵工程:即微生物工程。
是渗透有工程学的微生物学,是传统的发酵技术与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等相结合,具体包括菌种选育、菌体生产、代谢产物的发酵以及微生物机能的利用等。
发酵:借助微生物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的生命活动,来制备微生物菌体本身,或其代谢产物的过程。
2.菌种:用于发酵过程作为活细胞催化剂的微生物,包括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四大类。
来源于自然界大量的微生物,从中经分离并筛选出有用菌种,再加以改良,贮存待用于生产。
3.培养基:供微生物、植物和动物组织生长和维持用的人工配制的养料,一般都含有碳水化合物、含氮物质、无机盐(包括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和水等。
有的培养基还含有抗菌素和色素,用于单种微生物培养和鉴定。
4.菌种退化:菌种的发酵能力降低、繁殖能力降低、发酵产品的得率降低5.下游技术:发酵液、动植物细胞培养液、酶反应液和动植物组织细胞与体液等中提取、分离纯化、富集生物产品的过程称为下游加工过程6.工业微生物育种方法:A、自然选育;B、生产选育;C、诱变育种;D、细胞工程育种E、基于代谢调节的育种;F、代谢工程育种G、基因重组育种;H、蛋白质工程育种;J、组合生物合成育种;K、反向生物工程育种7.菌种选育目的:改善菌种的特性,使产量提高,改进质量、降低成本、改革工艺、方便管理及综合利用等8.影响微生物生长的环境因素:温度ph 氧9.好氧发酵罐:机械搅拌式通风发酵罐、自吸式发酵罐、气升式发酵罐和塔式发酵罐10.影响种子质量的主要因素1、培养基:2、种龄与接种量3、斜面冷藏时间4、温度:温度直接影响生长和酶的合成;5、pH值:对微生物有明显的影响。
[调节方法有三种方法:用酸碱溶液中和法;使用缓冲溶液法;使用生理缓冲剂.]6、通气搅拌:[溶解氧的作用:参与菌体呼吸作用]7、泡沫:8、染菌的控制9、种子罐级数11)大规模工业生产的培养方法A、固体培养(曲法培养):浅盘固体培养,深层固体培养B、液体培养:浅盘液体培养,液体深层培养(目前几乎所有的好气发酵均采用此法);C、载体培养:用天然(或人工)多孔材料代替麦麸之类固态基质作微生物生长的载体,营养成分可严格控制。
发酵工程全部知识点总结一、发酵工程的基本概念1. 发酵的定义发酵是指利用微生物或其代谢物来改变物质的过程。
主要包括酵母、细菌、真菌等微生物。
2. 发酵工程的定义发酵工程是指利用发酵微生物代谢特性,通过合理调控环境条件,进行微生物发酵过程中的相关技术。
二、发酵微生物1. 酵母酵母是发酵工程中最常用的微生物,广泛应用于酒类、面包、啤酒等食品工业中。
2. 细菌细菌在发酵工程中也有重要的应用,如益生菌、酸奶中的乳酸菌等。
3. 真菌真菌发酵应用广泛,包括酵素生产、抗生素生产、食品添加剂等。
三、发酵工程的基本过程1. 液体发酵液体发酵是将发酵微生物培养在液体培养基中,通过控制培养基成分、通气、温度等条件来进行微生物代谢产物的生产。
2. 固体发酵固体发酵是将发酵微生物培养在固体底物中,通过控制底物成分、湿度、通气等条件来进行微生物代谢产物的生产。
3. 半固体发酵半固体发酵是将发酵微生物培养在半固体底物中,采用液态和固态发酵的优点来进行微生物代谢产物的生产。
四、发酵工程的主要设备和工艺1. 发酵罐发酵罐是发酵工程的主要设备之一,根据不同的发酵工艺和需求,可以采用不同类型的发酵罐。
2. 发酵工艺发酵工艺是指在发酵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微生物和产物特性,进行合理的发酵条件控制和操作流程。
3. 发酵控制系统发酵控制系统是指在发酵工程中,通过自动化设备和仪器,实现对发酵条件如温度、pH 值、通气、搅拌等的精确控制。
五、发酵工程的应用范围1. 食品工业发酵工程在食品工业中应用广泛,如酿造啤酒、制作酸奶、发酵面包、制作酱油等。
2. 医药工业发酵工程在医药工业中应用广泛,如生产抗生素、激素、酶制剂等。
3. 燃料工业发酵工程在燃料工业中也有应用,如生物乙醇、生物柴油等。
4. 化学工业发酵工程在化学工业中也有应用,如生产乳酸、丙酮、丙二醇等。
六、发酵工程的发展趋势1. 发酵工程技术的进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发酵工程的技术也在不断提高,发酵设备和工艺不断更新。
微生物发酵工程的特点
1. 微生物发酵工程可神奇啦!就像一个魔法盒子,能把普通的原料变得大不一样。
比如说酿酒,利用微生物的发酵,就能把粮食变成香醇的美酒,这不是很奇妙吗?
2. 它的高效性简直让人惊叹!好比是一辆飞速前进的列车,快速地产生我们需要的东西。
像生产酸奶,通过微生物发酵,短时间内就能得到美味的酸奶,这多厉害呀!
3. 微生物发酵工程的多样性太让人惊喜啦!如同一个巨大的宝库,有着无穷无尽的可能。
比如生产各种生物制剂,不同的微生物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能创造出这么多不同的产物,难道不酷吗?
4. 它的适应性真的很强啊!就像一个顽强的战士,不管在什么环境下都能战斗。
在各种极端条件下,微生物都可以进行发酵,为我们带来需要的东西,怎能不让人佩服?
5. 微生物发酵工程还有着惊人的灵活性呢!仿佛是一个百变精灵,可以根据我们的需求随时调整。
像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发酵产物的种类和产量,多么灵活呀,是不是很赞?
6. 它的可持续性更是让人充满希望!恰似一股源源不断的清泉,为未来提供动力。
利用微生物发酵来生产清洁能源,既环保又可持续,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啊!
总的来说,微生物发酵工程就是这么神奇、高效、多样、适应、灵活、可持续,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和惊喜!。
微生物工程与发酵工程微生物工程与发酵工程是一门涵盖微生物学、生物工程学和化学工程学等多个学科知识的综合性学科。
本文将从微生物工程与发酵工程的基本概念、应用领域以及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探讨。
微生物工程与发酵工程是利用微生物生长、代谢和功能特性,通过工程手段加工产品的一门学科。
微生物是一类生命活动较为简单的生物体,但却在自然界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微生物工程利用这些微生物可控地合成有用的物质,如酶、抗生素、有机酸等。
而发酵工程则是在具体产品的生产过程中,通过对微生物生长环境、培养基和发酵条件的控制,达到最佳生产效果。
微生物工程与发酵工程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在食品工业中,微生物工程与发酵工程被广泛应用于酿造、发酵、酸奶、酵素等食品的生产过程中,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在制药工业中,利用微生物工程生产抗生素和其他药物,为人类的健康提供了重要保障。
在环境保护领域,微生物工程与发酵工程可以用来处理废水、废气等环境问题,起到净化环境、保护生态的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微生物工程与发酵工程的前景非常广阔。
在新药开发领域,微生物工程可以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合成更多更有效的药物,为医疗健康领域带来更多新的突破。
在能源领域,微生物工程可以研发利用微生物生产生物燃料的技术,为替代传统石油能源提供新的途径。
在环境领域,微生物工程可以利用微生物降解有害物质、净化环境等技术,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贡献力量。
总而言之,微生物工程与发酵工程作为一门前沿交叉学科,将继续在多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人类的生产生活、医疗健康、环境保护等方面提供更多更好的解决方案。
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微生物工程与发酵工程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微生物工程与发酵工程微生物工程与发酵工程是现代生物技术领域中的重要分支,通过对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的研究与应用,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本文将从微生物工程和发酵工程的基本概念、应用领域、发展历程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微生物工程的基本概念微生物工程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以微生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微生物的生理特性、代谢途径以及遗传信息进行研究,运用工程技术手段来改良微生物的性质或开发利用微生物,以满足人类社会对于产品、能源、环境等方面的需求。
微生物工程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农业、能源等领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微生物的工业发酵。
微生物工程通过对微生物的培养、菌种筛选、代谢工程等方式,实现了大规模的微生物生产,如生物药物、生物肥料、酿造工艺中的酒精、乳酸、醋酸等。
此外,微生物工程还可以应用于环境修复、废弃物处理、能源生产等领域。
二、发酵工程的基本概念发酵工程是微生物工程领域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它以微生物的代谢过程为基础,运用工程技术手段进行发酵过程的优化、控制和扩大规模生产,以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发酵工程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学等领域。
在食品行业中,发酵工程被用于酿造传统的食品和调味品,如酱油、酱菜、味精等。
在医药行业中,通过发酵工程可以生产多种生物药物,如抗生素、乙肝疫苗等。
在化学行业中,发酵工程被用于生产有机酸和有机溶剂,如乳酸、醋酸、甘油等。
三、微生物工程与发酵工程的发展历程微生物工程与发酵工程的发展历程与人类社会对于资源利用和生产方式的需求密切相关。
随着工业革命的爆发,人类对于能源和化工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推动了微生物工程与发酵工程的发展。
19世纪末,发酵工艺的研究进入了现代化阶段,由此标志着微生物工程与发酵工程的发展有了较大的突破。
20世纪初,发酵工程开始应用于工业生产,如酒精、醋酸等的大规模生产。
在此后的几十年间,发酵工程经历了从衰退到复兴的过程,由于人造合成有机化合物的发展和应用,导致了对于发酵工艺的冷落。
发酵工程,是指采用现代工程技术手段,利用微生物的某些特定功能,为人类生产有用的产品,或直接把微生物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的一种新技术。
发酵工程的内容包括菌种的选育、培养基的配制、灭菌、扩大培养和接种、发酵过程和产品的分离提纯等方面。
发酵工程的内容它是一级学科“轻工技术与工程”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和重点发展的二级学科,在生物技术产业化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1)“发酵”有“微生物生理学严格定义的发酵”和“工业发酵”,词条“发酵工程”中的“发酵”应该是“工业发酵”。
(2)工业生产上通过“工业发酵”来加工或制作产品,其对应的加工或制作工艺被称为“发酵工艺”。
为实现工业化生产,就必须解决实现这些工艺(发酵工艺)的工业生产环境、设备和过程控制的工程学的问题,因此,就有了“发酵工程”。
(3)发酵工程是用来解决按发酵工艺进行工业化生产的工程学问题的学科。
发酵工程从工程学的角度把实现发酵工艺的发酵工业过程分为菌种、发酵和提炼(包括废水处理)等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都有各自的工程学问题,一般分别把它们称为发酵工程的上游、中游和下游工程。
(4)微生物是发酵工程的灵魂。
近年来,对于发酵工程的生物学属性的认识愈益明朗化,发酵工程正在走近科学。
(5)发酵工程最基本的原理是发酵工程的生物学原理。
发酵工程是指采用工程技术手段,利用生物(主要是微生物)和有活性的离体酶的某些功能,为人类生产有用的生物产品,或直接用微生物参与控制某些工业生产过程的一种技术。
人们熟知的利用酵母菌发酵制造啤酒、果酒、工业酒精,乳酸菌发酵制造奶酪和酸牛奶,利用真菌大规模生产青霉素等都是这方面的例子。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发酵技术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并且已经进入能够人为控制和改造微生物,使这些微生物为人类生产产品的现代发酵工程阶段。
现代发酵工程作为现代生物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例如,用基因工程的方法有目的地改造原有的菌种并且提高其产量;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药品,如人的胰岛素、干扰素和生长激素等。
微生物发酵工程概述-课件 (一)
微生物发酵工程是指利用微生物在特定条件下对有机物进行代谢转化,以获得有用产物的一种技术。
微生物发酵工程又被称为微生物工艺学,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学、农业等领域。
微生物发酵工程的主要过程包括培养微生物、加入发酵基质、维持发
酵条件、采集发酵产物等。
发酵基质通常是含有碳源、氮源、矿物质
等营养成分的液体或固体,通过调节基质中各成分的比例和浓度,可
以影响微生物的生长速率和代谢产物的种类和量。
微生物发酵工程的应用十分广泛。
在食品行业中,例如酿造啤酒、葡
萄酒、酸奶等,通过微生物代谢作用获取大量的发酵产品;在医药领域,利用微生物发酵工程可以大规模合成药物,如青霉素、链霉素、
抗肿瘤药物等;在化工行业,则可以生产酒精、有机酸、氨基酸、酶
制剂等。
微生物发酵工程的兴起始于20世纪初。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随着生命
科学、材料科学、信息技术等多种学科的发展,微生物发酵工程也得
到了更深入的研究和更广泛的应用。
在微生物种类、发酵工艺、发酵
产物种类和质量等方面,都产生了重大的变化和进展。
总之,微生物发酵工程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在工业、农业、
医药、环保等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未来,随着各种新兴科
学技术的不断涌现,微生物发酵工程也将继续发展和创新,为人们创
造更多的价值。
《微生物发酵工程》导学案微生物发酵工程导学案尊敬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将学习一门非常重要的科学课程——微生物发酵工程。
微生物发酵工程在生物技术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涉及到食品、饲料、酒精、抗生素等多个领域的生产与研究。
本节课的导学案将引领我们一步步了解微生物发酵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与应用。
让我们开始吧!一、微生物发酵工程概述1.1 微生物发酵工程定义微生物发酵工程是利用微生物及相关技术进行可控生物化学反应的工程过程。
1.2 微生物发酵工程的特点(1)高效性:微生物具有快速繁殖和代谢的特点,能快速产生所需的产物。
(2)资源丰富:微生物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生存能力,适应不同条件下的发酵过程。
(3)多样性:微生物种类繁多,可以利用不同的微生物进行发酵,实现多种产物的生产。
二、微生物发酵工程的原理2.1 微生物发酵过程微生物发酵主要包括三个阶段:生长阶段、发酵阶段和收获阶段。
其中,生长阶段是指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发酵阶段是指微生物利用底物进行代谢产物的生成,收获阶段是指对发酵产物的分离、提纯和提取。
2.2 微生物发酵的条件(1)温度:不同微生物对温度的要求不同,需要根据微生物种类来调整发酵的温度。
(2)pH值:微生物对pH值有一定的适应性,需要调整培养基的pH值以保证发酵效果。
(3)氧气供应:微生物发酵是一个氧气需求量较大的过程,合理控制氧气供应可以提高发酵效果。
三、微生物发酵工程的应用3.1 食品工业中的微生物发酵微生物发酵在食品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如酸奶、豆豉、面肠等的生产,通过微生物的代谢可以改变食品的口感、气味等特性。
3.2 饲料工业中的微生物发酵微生物发酵可以将粮食废弃物转化为高蛋白的饲料,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并降低生产成本。
3.3 酒精工业中的微生物发酵酒精是微生物发酵的重要产物之一,通过合理的微生物发酵工艺可以生产出各种酒精饮品,如啤酒、白酒、葡萄酒等。
3.4 抗生素工业中的微生物发酵微生物发酵可以大量生产各类抗生素,为医疗行业提供重要的药物资源,有效对抗病原体。
发酵工程复习1.什么是微生物工程?微生物工程也称之为微生物发酵工程。
微生物工程学是以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和生物工程学为基础,又与工程技术紧紧联系在一起而建立的一个完整的科学与工程技术体系。
它是研究利用微生物(包括“工程微生物”在内)及其代谢产物与工艺生产过程原理的科学。
2.了解微生物工程发展的4个阶段及每个阶段的特点?(1)微生物工程的孕育时期——天然发酵(或自然发酵);(2)第一代微生物发酵技术——纯培养技术的建立,柯赫,发明固体培养基建立了纯培养;(3)第二代(近代)微生物发酵技术——深层培养技术,如抗生素工业生产带动了生化工程的建立;(4)第三代微生物发酵技术——微生物工程,主流发展方向为工程菌;(5)第四代微生物发酵技术——微生物工程。
3.微生物代谢产物的三种类型?(1)初级代谢产物:微生物通过代谢活动所产生的、自身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物质。
(2)次级代谢产物:微生物生长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化学结构十分复杂、对该微生物无明显生理功能,或并非是微生物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物质。
(3)转化产物:以外源物质为底物,通过微生物细胞的酶或酶系对底物某一特定部位进行化学反应,使它转变成结构相类似但更具有经济价值的化合物。
4.工业菌种必须满足的条件是什么?(1)生产力:能在廉价的培养基上迅速生长,所需的代谢产物的产量高,其它代谢产物少(2)操作性:培养条件简单,发酵易控制,产品易分离(3)稳定性:抗噬菌体能力强,菌种纯粹,不易变异退化(4)安全性:是非病源菌,不产有害生物活性物质或毒素5.掌握实验室及工厂常用的微生物培养方法。
(1)固体培养实验室常见的固体培养方法;生产中常见的固体培养基:小麦麸皮(2)液体培养实验室常见的液体培养:试管液体培养,浅层液体培养,摇瓶培养,发酵罐培养;生产中常见的液体培养:浅盘培养,发酵罐深层培养,连续培养(恒化培养:通过控制培养基中营养物的浓度,使微生物在低于最高生长速率的条件下生长繁殖;恒浊培养:可控制微生物在最高生长速率与最高细胞密度的水平上生长繁殖,达到高效率培养的目的;多级连续培养;固定化细胞连续培养),补料分批培养,混合培养。
微生物发酵工程1.微生物工程(Microbial engineering):是利用微生物的特定性状和功能,通过现代化工程技术生产有用物质或直接应用于工业化生产的技术体系;是将传统发酵与现代DNA 重组、细胞融合、分子修饰和改造等新技术结合并发展起来的现代发酵技术。
2.微生物的随机分离法:针对有些微生物的产物对产生菌的筛选没有直接的选择性指示作用而采用的分离方法。
常用的方法有:稀释混合倒平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平板划线分离法、稀释摇管法、液体培养基分离法、单细胞分离法,选择培养分离法等。
3.微生物的施加选择性压力分离法:利用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其生长繁殖对环境和营养的要求不同,如温度、PH、渗透压、氧气、碳源、氮源等,人为控制这些条件,使之利于某类或某种微生物生长,而不利于其他种类微生物的生存,以达到使目的菌种占优势,而得以快速分离纯化的目的。
4.代谢的负反馈抑制:在生物当中尤其是在酶的作用机制当中是指:一种代谢反应被其反应产物所抑制的现象,是调节细胞代谢最主要的机制。
5.前体:某些化合物被加入培养基后,能够直接在生物合成过程中结合到产物分子中去,而自身的结构并未发生太大变化,却能提高产物的产量,这类小分子物质被称为前体。
6.促进剂:促进剂是一类刺激分子,它们并不是前体或营养,这类物质的加入或可以影响微生物的正常代谢,或促进中间代谢产物的积累,或提高次级代谢产物的产量。
7.抑制剂:抑制剂是一类刺激因子,在发酵过程中加入抑制剂会抑制某些代谢途径的进行,同时刺激另一代谢途径,以致可以改变微生物的代谢途径。
8.孢子培养基:孢子培养基孢子培养基是供菌种繁殖孢子的一种常用固体培养基,对这种培养基的要求是能使菌 体迅速生长,产生较多优质的孢子,并要求这种培养基不易引起菌种发生变异。
9.种子培养基:种子培养基是供孢子发芽,生长和菌体繁殖的,对这类培养基碳源应该提供速效碳源。
10.发酵培养基:发酵培养基是供菌种生长、繁殖和合成产物之用。
生物选修三发酵工程知识点知乎发酵工程是一门研究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生产的学科,涉及到微生物学、化学、生物工程等多个学科领域。
以下是发酵工程的一些重要知识点:1.发酵过程及其条件:发酵是一种利用微生物或酶催化剂进行有机物转化的生物过程。
发酵过程通常需要一些基本条件,如适宜的温度、pH值、氧气供应、营养物质等。
2.微生物的选择:发酵过程中,选择适宜的微生物对于产品的质量和产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常见的发酵微生物包括酵母菌、乳酸菌、大肠杆菌等。
3.发酵基质:发酵基质是微生物生长和代谢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它包括碳源、氮源、矿物质、维生素等。
发酵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微生物的需求来设计合适的发酵基质。
4.发酵过程的控制:发酵过程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需要通过控制发酵温度、pH值、氧气供应、基质浓度等参数来实现最佳的发酵效果。
5.发酵设备及操作:发酵工程中使用的设备包括发酵罐、搅拌器、气体供应系统、温控系统等。
发酵操作需要严格控制发酵过程中的各个参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确保发酵过程的成功进行。
6.剪切力与氧气传递:在发酵过程中,剪切力的作用可以促使混合物更加均匀地分布在发酵液中,从而提高氧气传递效率,有效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
7.发酵产物的分离与纯化:发酵产物的分离与纯化是发酵工程中的关键步骤之一、常用的分离技术包括离心、滤过、透析、薄层层析、凝胶层析等。
8.发酵中的计量和控制:发酵过程的计量和控制是发酵工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监测和调控发酵过程中的各个参数,可以实现发酵过程的优化和控制。
9.发酵工程的应用:发酵工程在食品工业、医药工业、化工工业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酿酒、饮料、乳制品、药物、酶制剂等都是通过发酵工艺生产的。
10.发酵工程的发展:随着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发酵工程的研究和应用也得到了广泛的推广。
发酵工程的发展方向包括发酵过程优化、新型发酵设备开发、生物传感器等。
总结起来,发酵工程是研究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生产的学科,涉及到微生物学、化学、生物工程等多个学科领域。
微生物与发酵工程微生物是指形体微小、结构简单、通常要用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楚的生物。
第一节:微生物的类群微生物比较表:微生物 细菌 放线菌 蓝藻支原体 真菌原生生物第二节:微生物的营养、代谢和生长一、微生物的营养1.微生物需要的营养物质、来源及功能2.微生物培养基的配制原则(1) 目的明确:培养不同的微生物选用不同的材料 (2) 营养要协调:注意各种营养物质的浓度和比例(3) PH 要适宜:不同的微生物适宜生长的PH 范围不同 3.培养基的种类培养基是一种人工配制的、适合微生物生长或产生代谢产物用的混合养料。
其分类如下:(2)固体培养基:用于微生物的分离、计数半固体培养基:用于观察微生物的运动、鉴定、保藏菌种液体培养基:用于工业生产根据化学成分分为:合成培养基:用已知成分的化学物质配成天然培养基:用成分不明确的天然物质配成,用于工业生产二、微生物的代谢定义:微生物代谢是指微生物细胞内所发生的全部化学反应。
特点:由于微生物的表面积与体积比很大,有利于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所以其代谢异常旺盛。
2. 微生物代谢的调节主要有两种调节方式:酶合成的调节和酶活性的调节。
两种方法同时存在,密切配合相互协调。
3. 微生物代谢的人工控制酶合成调节(基因表达的调控) 组成酶:微生物中一直存在,受遗传物质控制的酶 诱导酶:环境中特定物质诱导下合成的酶酶活性调节 (酶结构的变化)代谢产物积累过量时就会抑制酶的活性 特点是:快速、精细。
措 施 改变微生物的遗传特性:例如诱变处理 控制发酵条件:例如改变细胞膜的透性三、微生物的生长1.微生物群体生长的规律(1)微生物群体生长的测定方法:A.测定细菌的细胞数目:样品与等量的已知含量的红细胞混合,用显微镜计数,得出细菌与红细胞的比例,推算出单体体积内的细菌数。
B.测重量:计算细胞总的重量(2)生长规律:2.影响微生物生长的环境因素(1)温度:最适温度是25-370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