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义词及其辨析方法
- 格式:pdf
- 大小:127.67 KB
- 文档页数:2
近义词辨析方法与实例讲解
一、辨析词义差异
1.通过释义区分:在辨析两个或多个相似的词义时,可以通过查看词
典释义来进行区分。
例如,“迅速”表示快速,形容速度快,“急忙”表
示匆忙,形容紧急情况下着急出走,两者在语义上有所差异。
2.通过搭配区分:有时候词语的搭配也能帮助我们进行区分。
例如,“晴”和“明”都表示天气好,但“晴”常与“天”搭配,表示晴朗的天气,“明”常与“天空”搭配,表示天空明亮。
二、辨析语气色彩
1.通过正面与负面区分:有时候同一语意的词语,其中一个词有负面
的含义,而另一个则没有。
例如,“可爱”和“讨厌”都表示喜欢或不喜
欢的程度,但前者是褒义词,后者是贬义词。
2.通过语境区分:有时候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语气色彩。
例如,“说”可以表示说话的行为,也可以表示表明心情或意见的说法,前
者的语气比较客观,后者的语气比较主观。
三、辨析词语用法
1.通过语法角度区分:有时候词语的用法和句法结构不同。
例如,
“回答”和“回复”都表示对问题或信息做出回应,但“回答”是及物动词,后面需要接宾语,“回复”则常用于书面表达。
2.通过搭配区分:有些词语在搭配上有所区别。
例如,“传统”和
“习俗”都表示传承下来的风俗习惯,但“传统”更强调长期的、古老的,而“习俗”更强调社会群体的共同行为。
以上是近义词辨析的一些方法与实例讲解,通过观察词义差异、语气
色彩和词语用法等方面的区别,可以更准确地选择出合适的词语表达意思。
实际中需要通过反复阅读、大量的语言输入和输出来提高近义词的辨析能力。
词语辨析学习区分近义词和同义词词语辨析是语言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帮助我们区分近义词和同义词,避免在表达时产生歧义。
掌握词语辨析的技巧对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词语辨析的基本概念、学习方法以及一些常见词语辨析的例子。
一、基本概念1. 同义词:指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语。
这些词语可以在具体的语境中互相替换而不影响句子的意思。
例如,“快乐”和“愉快”即为同义词。
2. 近义词:指意思相近但不完全相同的词语。
这些词语虽然具备相似的意思,但在具体用法和语义上有一定的差异。
例如,“勇敢”和“英勇”即为近义词。
二、学习方法1. 对比分析法:通过对比两个词语的具体含义和用法,理解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别。
可以通过查阅词典或阅读相关文献来进行对比分析。
例如,对比“聪明”和“聪慧”,可以发现“聪慧”更多指智慧的积累和灵活运用。
2. 语境运用法:通过在不同的语境中使用这些词语,理解它们在不同语境下的具体含义和用法。
可以通过写作、口语练习等方式进行语境运用。
例如,在描述一个人时,可以用“机智”来形容他的反应;而在描述一种行为时,可以用“聪明”表示对事物的理解能力。
三、常见词语辨析1. 安静和寂静:安静强调没有噪音,不吵闹;寂静强调没有声音,没有声响。
例如:教室里非常安静,同学们都在静心听课。
夜晚的森林非常寂静,只有微风吹过的声音。
2. 喜欢和爱好:喜欢指对某人或某事感兴趣,心情愉悦;爱好指某种特定的爱好或兴趣。
例如:她喜欢看电影,每个周末都去电影院。
他的爱好是收集邮票,他有很多稀有的邮票。
3. 希望和愿望:希望指对未来有所期待,但不一定能实现;愿望强调通过努力可以实现。
例如:我希望明天的天气能够放晴,这样我就可以去露营了。
他有一个愿望,希望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音乐家。
总结:词语辨析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关键步骤之一。
通过对比分析和语境运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近义词和同义词,避免在表达时产生歧义。
通过学习常见的词语辨析例子,我们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
同义词的辨析方法与技巧同义词的辨析汉语的同义词非常多,这是语言高度发达的表现;但也要求我们必须了解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别,善于辨析,从而准确地加以运用。
一般说来,同义词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差别:1.意义方面的差别(1)表现重点不同。
例如“安定”和“稳定”都有平静正常、没有变动的意思,都可以用于形势、生活和人的情绪,但“安定”含有平安、安好之意,如“我们要维护来之不易的安定团结局面”。
“稳定”更强调平稳、无大变化,如“这位病人现在病情比较稳定”。
再如:“假冒”和“伪劣”都有所售商品以次充好的意思。
“假冒”侧重指商品冒充名牌,如“请认清商标,谨防假冒”。
“伪劣”侧重指质量低劣,如“怪不得老出毛病,原来是伪劣产品”。
(2)范围大小不同。
例如“心情”、“心境”和“心绪”都指内心的思想感情。
“心情”泛指思想感情所处的状态,意义范围较广,书面、口头都常常使用。
如“心情激动”、“愉快的心情”。
“心境”主要指思想感情的境况,意义范围较窄,多用于书面。
如“小张家乡闹水灾,近来心境不好”。
“心绪”主要指萦回不断的思绪,或复杂的内心感情,意义范围较窄,也多用于书面。
如“他担心高考落榜,一直心绪不宁”。
再如:“生命”和“性命”都指生物体所具有的活动能力。
“生命”意义范围较广,而且引申用于政治、艺术、体育运动以及其他有活力的事物,如“古人语言中有生命的东西同样值得学习”。
“性命”多指人,也指动物,意义范围较窄,多用于口头,如“亏得躲闪快,要不我这条性命就没了”。
(3)语意轻重不同。
例如“违背”、“违反”、“违犯”和“违抗”都有不遵从的意思。
“违背”指背离、不遵守、不实行,语意较轻,常用于协议、诺言、良心等,如“他这个人说话算数,从不违背自己的承诺”。
“违反”指不符合,向反面去做。
它有的地方可以和“违背”互换,但总的说来,语意较重,常用于理论、原则、规章、制度等,如“他违反校规,受到了记过处分”。
“违犯”不是一般的违背、违反,且有触犯、抵触之意,性质严重得多,常用于政策、法令、法规、纪律等,如“党纪国法不容违犯”。
古代汉语同义词及其辨析技巧1. 嘿,你知道古代汉语里同义词可不少呢,就像“疾”和“病”。
一般来说,“疾”就像小感冒那种,发病快好得也快,比如说“君有疾在腠理”。
而“病”呢,那就是比较严重的啦,像病入膏肓那种。
所以这两个词虽然意思相近,但程度可不一样哦。
2. 古代汉语同义词可有意思啦!拿“视”和“见”来说吧。
“视”就好比你主动去看某个东西,是个动作,像“目不能两视而明”。
“见”呢,则强调看到的结果,就好像你走在路上突然“见”到一朵美丽的花,是一种结果的呈现。
3. 咱来聊聊古代汉语同义词呗。
“往”和“适”你分得清吗?“往”感觉比较笼统,就是去某个地方,像“往而不来”。
“适”就更强调到某个特定的地方去,就好比你要“适”远方的亲戚家,更有明确的目的地呢。
4. 你有没有想过“诛”和“杀”在古代汉语里的区别呀?这可有趣了。
“诛”带有一种惩罚性,是因为某人有罪而惩处他,就像“诛暴秦”。
“杀”就比较单纯,就是把一个生命结束掉,比如说“杀人者死”。
这两个词虽然都和夺取生命有关,但意义差别可大了呢。
5. 古代汉语同义词辨析有技巧的哦。
“完”和“备”,“完”更侧重于完好无损,就像一个完整的瓷器,“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备”呢,强调齐全,各种东西都有,就好像准备一场盛宴,各种菜肴、餐具都“备”齐了。
6. 嗨,“饥”和“饿”这对同义词你了解吗?“饥”通常是指一般的饿,就是肚子有点空的感觉,像“家有常业,虽饥不饿”。
“饿”就比较严重了,是那种饿得快不行的状态,感觉像是要两眼冒金星啦。
7. 哇哦,“言”和“语”在古代汉语里也有区别呢。
“言”更多是说话的内容,比较正式一点,就像大臣向皇帝“言”事。
“语”则侧重于互相说话、交谈,像朋友之间“相语以事”,是不是很有趣呀?8. 古代汉语里的“领”和“颈”你知道怎么区分吗?“领”就是脖子的前面部分,像领口围着的地方,“引领而望”。
“颈”就是整个脖子啦,要是说“刎颈之交”,可不能说成“刎领之交”哦,那意思就完全不对啦。
同义词辨析的十个方法本文是关于同义词辨析的十个方法,感谢您的阅读!同义词辨析十法辨析同义词要坚持“同中求异”的基本原则,可以从以下10个方面分析:一、词义轻重不同:有些同义词的细微差别表现词义的轻重不同。
例:在西藏高原的雪山中也有变速这风光,也长着香蕉和菠萝,这实在是一件令人啧啧(称奇称道)的事。
(2006年山东卷) 析:“称道”是称述,称赞;“称奇”是称赞奇妙。
“称奇”比“称道”语义重。
这里用“称奇”。
二、范围大小不同:有些同义词词义涵盖的范围大小不同。
例:“保卫钓鱼岛”网站遭受黑客袭击,——(目前日前)仍在修复当中。
(2006年江西卷)析:“目前”指说话的时候,“日前”指几天前。
这里指直到说话的时候“仍在修复当中”,因此用“目前”。
三、适用对象不同:有些同义词所表示的概念相同,但适用对象不同,有上下、内外等之分。
例:今年1月1日,中国26年来粮食接受联合国——(馈赠捐赠)的历史画上了句号。
(2006年江西卷)析:“馈赠”是赠送(礼品),“捐赠”是赠送物品给国家或集体。
这里“中国26年来粮食接受联合国”是赠送物品给政府,因此用“捐赠”。
四、语体色彩不同:有些同义词词义体现出的庄重和诙谐、谦敬和讽刺、委婉和直露以及文、白,雅、俗等不同色彩,虽然意义相同或相近,但各适用于不同场合。
例:帕金森病是常见的中老年神经系统疾病,拳王阿里就患有——(该本)病。
(2006年江西卷)析:“该”是指示词,指上文说过的人或事物,多用于公文;“本”是指自己方面的,多用于口语。
五、感情色彩不同:有些同义词词义附带的表现为感情上的某种倾向、情调不同。
例: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我们仍然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从中探索出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编造)的规律。
(2005年重庆卷) 析:“臆造”指凭主观的想法编造。
“编造”①把资料组织排列起来(多指报表等);②凭想像创造(故事);③捏造。
“臆造”是贬义词,“编造”是中性词,因此应该选用“臆造”。
掌握辨析近义词的方法与技巧近义词在语文学习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正确地辨析近义词不仅可以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还可以增强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能力。
然而,由于近义词之间的差异细微,学生们常常会感到困惑。
因此,本节课将介绍一些掌握辨析近义词的方法与技巧,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词语。
一、通过词义辨析理解差异1. 词义辨析词义辨析是辨析近义词的基础。
学生们应该通过查阅词典、阅读相关语境等方式,了解每个近义词的具体词义。
例如,我们来看一下“喜欢”和“爱好”这两个词:- “喜欢”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感到愉快、满意,程度较轻。
- “爱好”则强调对某一方面的热爱和追求,程度较深。
通过对词义的辨析,学生们可以更加准确地选择适当的词语进行表达。
2. 词义转化有时,一些近义词之间存在着词义转化的关系。
学生们需要了解这种转化,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辨析这些词语。
例如,我们来看一下“冷静”和“平静”这两个词:- “冷静”原指温度低,后引申为指情绪稳定、不慌张。
- “平静”则强调没有波澜,指事物没有起伏或者人的情绪平稳。
通过对词义转化的了解,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些近义词的差异。
二、通过词性辨析把握用法除了词义辨析,词性辨析也是辨析近义词的重要方法之一。
学生们需要了解每个近义词所属的词性,以便在运用时选择正确的词语。
例如,我们来看一下“快乐”和“愉快”这两个词:- “快乐”是形容词,用来形容人的心情愉悦、高兴。
- “愉快”是形容词,用来形容人的心情舒畅、欢乐。
通过对词性的辨析,学生们可以更加准确地运用这些近义词。
三、通过搭配辨析掌握用法近义词在搭配上也有一些差异,学生们需要了解这些搭配差异以便正确运用。
例如,我们来看一下“忍耐”和“忍受”这两个词:- “忍耐”通常搭配动词,表示忍受、忍住。
- “忍受”通常搭配名词或动名词,表示经受、忍耐。
通过对搭配的辨析,学生们可以更好地掌握这些近义词的用法。
四、通过语境辨析理解用法语境是理解和辨析近义词的重要依据。
【导语】辨析同义词要坚持“同中求异”的基本原则,下⾯⽆忧考就给⼤家介绍下可以从以下10个⽅⾯分析,欢迎阅读! ⼀、词义轻重不同:有些同义词的细微差别表现词义的轻重不同。
例:在西藏⾼原的雪⼭中也有变速这风光,也长着⾹蕉和菠萝,这实在是⼀件令⼈啧啧(称奇称道)的事。
析:“称道”是称述,称赞;“称奇”是称赞奇妙。
“称奇”⽐“称道”语义重。
这⾥⽤“称奇”。
⼆、范围⼤⼩不同:有些同义词词义涵盖的范围⼤⼩不同。
例:“保卫钓鱼岛”站遭受⿊客袭击,——(⽬前⽇前)仍在修复当中。
析:“⽬前”指说话的时候,“⽇前”指⼏天前。
这⾥指直到说话的时候“仍在修复当中”,因此⽤“⽬前”。
三、适⽤对象不同:有些同义词所表⽰的概念相同,但适⽤对象不同,有上下、内外等之分。
例:今年1⽉1⽇,中国26年来粮⾷接受联合国——(馈赠捐赠)的历史画上了句号。
析:“馈赠”是赠送(礼品),“捐赠”是赠送物品给国家或集体。
这⾥“中国26年来粮⾷接受联合国”是赠送物品给政府,因此⽤“捐赠”。
四、语体⾊彩不同:有些同义词词义体现出的庄重和诙谐、谦敬和讽刺、委婉和直露以及⽂、⽩,雅、俗等不同⾊彩,虽然意义相同或相近,但各适⽤于不同场合。
例:帕⾦森病是常见的中⽼年神经系统疾病,拳王阿⾥就患有——(该本)病。
析:“该”是指⽰词,指上⽂说过的⼈或事物,多⽤于公⽂;“本”是指⾃⼰⽅⾯的,多⽤于⼝语。
五、感情⾊彩不同:有些同义词词义附带的表现为感情上的某种倾向、情调不同。
例:在改⾰开放的新形势下,我们仍然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从中探索出固有的⽽不是(臆造编造)的规律。
析:“臆造”指凭主观的想法编造。
“编造”①把资料组织排列起来(多指报表等);②凭想像创造(故事);③捏造。
“臆造”是贬义词,“编造”是中性词,因此应该选⽤“臆造”。
六、搭配关系不同:有些同义词基本义相同,但搭配有别,不能混⽤。
例:中国⽂物信息⽇前公布了已⼊围2005年度全国考古⼿⼤新发现的24个项⽬名单。
同义词辨析的方法6种一、定义法定义法是一种常用的同义词辨析方法。
通过给出词语的定义,来明确它们之间的差别。
定义法可以清晰地解释每个词的含义,以及它们在使用中的具体限制和区别。
例如,对于“增加”和“增添”这两个同义词,可以通过定义法进行辨析。
增加是指数量在原有基础上增多,增添则是指添加或补足某些东西,可以指抽象或具体的事物。
通过明确定义,可以更好地理解两个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
二、语境法语境法是通过将词语放入具体的语境中进行比较和分析,以明确同义词之间的差异。
通过观察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用法和意义,可以更准确地理解它们的含义和用法。
例如,对于“清净”和“清静”这两个同义词,可以通过语境法进行辨析。
清净多用于形容环境没有杂质或干扰,而清静则多用于形容环境安宁、安静的状态。
在不同的语境中,两个同义词的用法和意义会有所不同。
三、词义侧重法词义侧重法是通过比较同义词之间的词义侧重方向,来辨析它们的差异。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并准确使用它们。
例如,对于“焦急”和“焦躁”这两个同义词,可以通过词义侧重法进行辨析。
焦急强调的是心情急切的状态,通常用于描述对某件事情的等待或期望;而焦躁则强调的是心情烦躁不安的状态,通常用于描述内心的不平静或情绪的波动。
通过比较它们的词义侧重方向,可以更准确地理解它们的含义和用法。
四、感情色彩法感情色彩法是通过分析词语所表达的情感倾向,来辨析同义词之间的差异。
有些同义词虽然意义相近,但所表达的情感倾向却不同。
通过理解词语的感情色彩,可以更准确地使用它们。
例如,对于“夸奖”和“赞扬”这两个同义词,可以通过感情色彩法进行辨析。
夸奖通常表达的是一种积极的情感倾向,用于表达对某人或某事的肯定和赞赏;而赞扬则通常表达的是一种更为强烈的积极情感倾向,用于表达对某人或某事的极高评价和赞赏。
虽然两者的意义相近,但感情色彩略有不同。
五、语体色彩法语体色彩法是通过分析词语的语体风格和使用场合,来辨析同义词之间的差异。
同义词辨析技巧同义词是指在某种特定语境下,具有相同或者相似意义的词语。
在写作、口语表达中,正确运用同义词可以丰富表达方式,提高文采水平。
然而,有时候同义词的选择也会带来一些困惑,尤其是当两个词语的意思非常接近,很难区分它们的细微差别时。
因此,本文将从几个常见的同义词对出发,介绍一些辨析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运用同义词。
1. 感激 VS 感谢感激和感谢都表示对他人的好意或者帮助心存感激之情。
它们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通用,但在一些细微区别上有所不同。
“感激”常用于对别人的救助、恩情或者无私帮助表达感激之情,强调感激的深刻程度。
而“感谢”更常用于对日常生活中一般礼貌、帮助或者付出的感谢,强调感谢的礼貌。
例如:- 我非常感激你对我在困难时期的帮助。
- 感谢你在这个节日里给我寄来的礼物。
2. 困惑 VS 迷茫困惑和迷茫都表示心灵上的疑惑和找不到方向的情绪。
然而,它们在程度上有一些差别。
困惑更多指因为遇到复杂或令人费解的问题而无法解决,一时不能找到答案或办法。
而迷茫则更多指在事物的选择或者定位上心神不定,对未来感到无所适从。
例如:- 我对这道数学题非常困惑,完全不知道从何入手。
- 大学毕业后,很多人都会感到迷茫,不知道未来应该选择什么方向。
3. 经验 VS 经历经验和经历都可以表达一个人在某个领域或者某个事件中所积累的经验、所获得的知识。
然而,它们在用法上有所不同。
经验更多表示从某个事物中获得的心得、教训或者普遍的知识,是一种总结。
而经历则更多指经历过程中的具体事件或情境,强调亲身经历。
例如:- 这次旅行给我留下了很多宝贵的经验。
- 我在国外留学的经历让我成长了很多。
4. 调查 VS 研究调查和研究都可以表示一种对某个问题或现象的学术性的观察和分析。
然而,它们在研究的深度和目的上有所区别。
调查更多指透过一般的数据、观察和访谈来了解问题或者现象的基本情况,目的在于收集信息。
而研究则更多指对特定问题或者现象进行深入分析、探索,并从中得出结论或者提出新的见解。
怎样区别同义词的方法我们会经常看到一些成语的意思很相近,但是不知道它到底是近义词还是反义词。
那么小编在这里给大家整理了怎样区别同义词的方法,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怎样区别同义词的方法辨析同义词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1.从感情色彩上进行辨析,也就是从词的褒贬义去辨析.如"顽强"与"顽固",前者表示赞许,后者则表示憎恨.2.从语意轻重上进行辨析.如"破坏"与"摧毁",前者程度浅,后者程度深.3.从范围大小上进行辨析.如"战争"与"战斗",前者范围大,后者范围小.4.从具体与概括的不同进行辨析.如"衣服"与"衬衫","衣服" 是概括性的,指所有衣服,而"衬衫"是具体的,可以指长袖衬衫或短袖衬衫,男式衬衫或女式衬衫等.区别近义词的方法区别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间的不同。
当两种相似的事物作比较时,它们的不同点便是区别。
1. 区分;辨别。
《论语·子张》:“譬诸草木,区以别矣。
”《东观汉记·宗资传》:“ 汝南太守宗资任用善士,朱紫区别。
” 唐刘知几《史通·载言》:“纪传,悉入书部,题为‘制册’、‘章表书’,以类区别。
” 明唐顺之《条陈蓟镇练兵事宜》:“请以防秋之后,督抚诸臣遍阅参游等官,区别具奏,其不才者而黜之,其宜於内地者调而徙之。
”《人民日报》1968.5.17:“要严格区别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2. 差别,不同。
北齐李清《造报德象碑》:“二经混其无为,五纬彰其区别。
”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一:“国朝定例;文职五品以下不得县带数珠,翰林院官无所区别也。
” 柳青《铜墙铁壁》第十六章:“山坡上,庄稼地和路已经没有区别。
”。
同义词辨析方法范文
1.语义比较法:比较两个词语的语义差异,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从而确定它们是否可以互为同义词。
2.语用比较法:比较两个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情况,如果它们可
以在相似的语境中互换使用且不影响语境的意义,那么它们可以被认为是
同义词。
3.词义精确化法:通过进一步细化和解释词语的意义来区分它们之间
的差异。
例如,可以通过添加修饰语或限定词来澄清和具体描述词语的意义。
4.上下位关系法:确定两个词语之间的上下位关系,即确定它们在词
义层面上的父子关系。
如果两个词语之间存在上下位关系,那么它们可以
被认为是同义词。
5.构词法:通过分析两个词语的构词成分,例如词根、前缀、后缀等,来确定它们的词义差异。
如果两个词语的构词成分相似,那么它们很可能
是同义词。
在使用同义词辨析方法时,需要注意语境的变化、不同词义的存在以
及文化背景的因素,避免造成用词不当或产生误解。
同时,也可以参考词
典或语料库等工具来进一步确定词语的同义关系。
辨析近义词的几种常用方法例谈
1.对比法:通过对比两个近义词的意思、用法、搭配等方面的差异,来区分它们的具体含义。
例如,对比“勤奋”和“努力”,可以发现“勤奋”更加强调工作或学习的努力程度,而“努力”更多指倾向于付出的行动。
2.释义法:通过查阅不同词典或资料,寻找近义词的具体释义,以了解它们的细微区别。
例如,查阅“高兴”和“快乐”的释义,可以发现“高兴”强调一种暂时的愉快心情,而“快乐”则是一种更加持久和满足的情绪。
3.语境法:通过观察相应的语境和句子,推断近义词的具体含义。
例如,从“她对他的伤害感到愧疚”中,可以理解“愧疚”是指内心的一种自责和忏悔的情感,而不仅仅是对自己行为的简单认错。
4.搭配法:通过观察近义词与其他词的常见搭配,来理解它们的具体意义。
例如,将“优秀”与“出色”、“杰出”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优秀”更常用于描述能力、品质等方面的高水平,而“出色”则更常用于描述成就、表现等方面。
这些方法并不是具有固定的规则,因为近义词之间的差别是具有一定主观性和灵活性的。
因此,在辨析近义词时,需要结合具体语境和个人理解,灵活运用这些方法来准确把握它们的区别。
同义词常见的词汇现象。
掌握同义词的概念,了解同义词的辨析的方法,对于读懂古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同义词1 什么是同义词同义词是指语言中意义相同或相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
基本上说,我们所说的同义词,都存在着一定的细微差别,“浑言”“析言”。
同义词的本质特性,就是“有同有异”,即在其指称意义(概念意义、理性意义)或附加意义(语意轻重、感情色彩、语体风格等)上,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
学习同义词,我们既要明其“同”,更要求其“异”。
例如:饥、饿《韩非子•饰邪》:“语曰:‘家有常业,虽饥不饿。
国有常法,虽危不亡。
’”《淮南子•说山训》:“宁一月饥,无一旬饿。
”《左传•宣公二年》:“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
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
'”——这两个词都有“吃不饱”、“肚子饿”之义,《说文》:“饥,饿也。
”“饿,饥也。
” 但两者在“馁” (不饱)的程度上,却有不同。
《正字通》:“饿,饥甚。
”“饥”是一般的吃不饱,“饿”是完全没有食物吃。
2 怎样辨析同义词辨析同义词,主要是分清它们之间的“同”、“异”情况,特别要紧扣“异”字,搞清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别,从而加深对词义的理解。
辨析同义词的方法很多,下面,我们介绍六种最常用的方法:(1)搞清词义所指对象的差异。
商、贾(gu)――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白虎通•商贾》:“行曰商,止曰贾。
商之为言章也,章其远近,度其有无,通四方之物,故谓之商。
”《周礼•地宫•司市》:“以商贾阜货而行布。
”货贿阜盛而布泉得行郑玄注:“居卖物曰贾。
”《说文》:“贾,坐售卖也。
”这两个词都指做买卖的行为和做买卖的人,但所指对象并不完全相同。
“商”指往来行商,“贾”指设店售货。
由于所指并不完全相同,因此古代有“行商坐贾”之说。
(2)辨明行为方式状态的不同视、观、察、看、望、见一一这四个词都有“看”义,但“看”的方式不同。
“视”表示一般性的“看”的行为,《韩非子•外储说右上》:“今人主以二目视一国,一国以万目视人主。
同义词及其辨析方法
意义相同或相近的一组词叫做同义词。
同义词有两类,一类是不论从哪方面看,意义都相同,在语言表达中可以换用,如“气力”和“力气”、“演讲”和“讲演”,可称为等义词;另一类大体相同,但在意义和用法上又有一些细微差别,如“坚
决”和“坚定”、“思念”和“怀念”,所以也叫近义词。
我们一般所说的同义词就是指的这类同义词。
同义词在语言运用中有着积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⑴表达精确严密。
如“亲热”、“亲密”、“亲切”都有“感情好,关系密切”这个意思,但又有细微差别。
用于对人的态度上说“亲热”,
如“母子俩呀寸步不离,别提多亲热啦!”;用于人与人之间的往来上说“亲密”,如“王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户十分亲密。
”;用于表示内心流露的诚挚的感情上说“亲切”,如“生活在海外的华侨,看到五星红旗,就像见到祖国,见到亲人一样亲切。
”;
⑵文句生动活泼。
如:“我们以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骄傲,我们以生在这个英雄的国度而自豪。
”此句中,“骄傲”和“自豪”是同义词的交叉运用,有强调的作用。
如果都用“骄傲”或“自豪”,语言就显得呆板、平淡了。
⑶语体风格鲜明。
请看下面三个例子:
①惊悉先生不幸病逝,谨表沉痛的哀悼和亲切的慰问。
②鲁迅先生逝世,噩耗传来,全国震悼。
③得到先生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
例中的“获悉”和“得到”、“逝世”和“去世”、“噩耗”和“消息”是同义词,两相比较,前者是书面语,显得庄重、严肃,后者是口语,显得通俗、亲切。
⑷可使语气委婉。
为了某种表达目的、效果,从而适应交际的需要,可以选用不同色彩的同义词,表达一种委婉的语气。
如把“落后”说成“后进”,把“顽固”说成“固执”等。
⑸可使语势增强。
如:你看那毛竹做的扁担,多么坚韧,多么结实,再重的担子也挑得起。
最后说说同义词的辨析。
同义词多是为了准确地反映事物之间的细微差别,精密地表达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感情、态度或者为了适应各种语体风格的需要,而不断创造出来的。
掌握和运用好同义词,关键在于能辨析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
要结合语言的实际,掌握充分的材料,做到“求同”、“辨异”,即
找出同义词的“共性”和“个性”来。
辨异的思路可取“意义、用法、色彩”三方面,共有七法。
一辨词义轻重。
比如“希望—盼望—渴望”,词义由轻到重。
“希
望”只是一般的态度,“盼望”就加强了主观的意愿,“渴望”则更进一步表示了主观意愿的强烈程度。
二辨范围大小。
比如“事件—事变—事故”,范围由大到小。
这一组词都是指人类社会中的活动;“事件”是指由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引人注意的特殊事情,范围大;而“事变”是指突然发生的政治性事件,范围小;“事故”又是带有意外的不幸因素的一种事情,它的范围更小。
三辨感情色彩。
比如“成果—结果—后果”,“成果”指取得的成绩、成就,是褒义词;“后果”指不好的结局,是贬义词;“结果”则没有什么褒贬的意义,是中性词。
四辨语体色彩。
比如:“母亲—妈妈”,前者适用于庄重的场合,经常在书面上使用,后者适用于一般的场合,经常在口语中使用。
五辨具体概括。
比如:“河流—河”“书籍—书”,前者表示集体的、概括的事物,后者表示个别的、具体的事物。
六辨侧重方面。
比如:“抵挡—抵抗—抵御”,都有用力阻挡、制止敌对力量的意思。
但“抵挡”着重于阻挡、挡住,是比较被动的行
动;“抵抗”着重于反抗、抗拒,是主动、积极的行动;“抵御”着重于防御、阻止住,常是用相当多或相当强的人力、物力抵挡。
七辨搭配对象。
比如“交流—交换”,但“交流”搭配的对象大都是意义较抽象或所指范围较大的词,如“思想”“经验”“文化”“物
资”等;“交换”搭配的对象大都是意义较具体的或所指范围较小的词,如“礼物”“意见”“资料”“产品”等。
八辨词性和语法功能。
比如“发达—发展”,”发达”是形容词,不可带宾语,可以受程度副词的修饰,如“很发达”;可以修饰名词,“(他有着)发达的头脑”;可在句中充当谓语、定语,如“该地区经济很发达”“发达的经济为城市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发展”是动词,可以带宾语,如“发展生产”;可以受程度副词的修饰,如“努力发展”;在句中可以作谓语,如“我们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又如“突然—猛然”,“突然”是形容词,可以受程度副词修饰,如“非常突然”;在句中作状语或补语,如“他突然出现在我的面前”“他来得太突然了”。
“猛然”是副词,只能作状语,“他猛然一个急刹车,大家都摔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