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题、论述题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45.00 KB
- 文档页数:4
第一讲铁路运输组织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一、计算题1、论述铁路运输货物运到期限是如何规定的?并计算保定到南京西有整车、零担货物各一批,运价里程为1086km,试分别计算运到期限?需在接轨站换装而另加1日。
论述解:我国铁路货物运到期限由货物发送期间、货物运输期间和特殊作业时间三部分组成。
(1)货物发送期间为1天(2)货物运输期间:运价里程每250kg或其未满为1日;按快运办理的整车货物,运价里程每500km或其未满为1日;(3)特殊作业时间:需要途中加冰的货物,每加冰冻一次,另加1日;运价里程超过250km的零担货物和集装箱货物,另加2日,超过1000km的加3日;笨重零担货物和危险零担货物,另加2日;整车分卸货物,每增加一个分卸站,另加1日;准、米轨直通运输的整车货物,因需在接轨站换装而另加1日。
整车:1、发送期间:1天2、货物运输时间:1086/250=5天3、特殊作业时间:加冰一次加1天∴运到期限1+5+1=7天零担:1、发送期间1天2、货物运输时间:1086/250=5天3、特殊作业时间:零担超过1000km,加3天;笨零加2天∴运到期限1+5+3+2=11天2、论述铁路运输货物运到期限是如何规定的?并计算郑州东到武威南,零担粉剂农药一批,运价里程为1477km,求运到期限?论述解:我国铁路货物运到期限由货物发送期间、货物运输期间和特殊作业时间三部分组成。
(1)货物发送期间为1天(2)货物运输期间:运价里程每250kg或其未满为1日;按快运办理的整车货物,运价里程每500km或其未满为1日;(3)特殊作业时间:需要途中加冰的货物,每加冰冻一次,另加1日;运价里程超过250km的零担货物和集装箱货物,另加2日,超过1000km的加3日;笨重零担货物和危险零担货物,另加2日;整车分卸货物,每增加一个分卸站,另加1日;准、米轨直通运输的整车货物,因需在接轨站换装而另加1日.零担:1、发送期间1天2、货物运输时间:1477/250=6天3、特殊作业时间:零担超过1000km,加3天;危零加2天∴运到期限1+6+3+2=12天3、论述铁路运输货物运到期限是如何规定的?并计算齐齐哈尔到山海关,里程为1034km,分整车(锦州加冰);零担(笨重车床);集装箱,分别计算运到期限?论述解:我国铁路货物运到期限由货物发送期间、货物运输期间和特殊作业时间三部分组成。
采购管理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计算题 2. 论述题 3. 案例分析题计算题1.某企业在计划期需要采购某种钢材500吨,有A、B两个供应商的货物质量均符合企业的要求,信誉也较好。
A供应商相距企业2.5公里,其报价为4100元/吨,运费是3.6元/吨公里,订购费用支出为180元;B供应商相距企业12公里,其报价为3500元/吨,运费是1.5元/吨公里,订购费用支出360元。
请采用采购成本比较法确定该企业的供应商。
正确答案:由题意可分别计算从A、B两个供应商采购所需支付的成本:从A供应商进行采购的总成本为:500吨×4100元/吨+500吨×2.5公里×3.6元/吨公里+180元=2054.680元:从B供应商进行采购的总成本为:500吨×3500元/吨+500吨×1.5公里×12元/吨公里+360元=1759360元:从B供应商进行采购的总成本比从A供应商采购低了:2054680-1759360=295320(元),在交货时间与质量都能满足企业需求的情况下,应选择B供应商为合适的供应商。
涉及知识点:采购管理2.某单位计划期需要采购某种物资200吨,甲、乙两个供应商供应的物资质量均符合企业的要求,信誉也比较好。
距企业比较近的甲供应商的报价为320元/吨,运费为5元/吨,订购费用(采购中的固定费用)支出为200元;距企业比较远的乙供应商的报价为300形吨,运费为30元/吨,订购费用(采购中的同定费用)支出为500元。
请判断,应如何选择该物资采购的供应商?正确答案:根据题意,可分别计算从甲、乙两个供应商采购所需支付的成本:从甲供应商进行采购的总成本为:200吨×320元/吨+200吨×5元/吨+200元=65200元:从乙供应商进行采购的总成本为:200吨×300元/吨+200吨×30元/吨+500元=66500元:从甲供应商进行采购的总成本比从乙供应商采购低了1300元(66500—65200),在交货时间与质量都能满足企业需求的情况下,应选择甲作为物资采购的供应商。
全国自考(西方经济学)模拟试卷1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名词解释 4. 简答题 5. 计算题6. 论述题单项选择题1.在坐标图上,表示收入和消费关系的45°线意味着( )A.直线上所有的点表示消费等于收入B.直线上所有的点表示收入等于储蓄C.直线上所有的点表示消费等于储蓄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正确答案:A解析:消费曲线与两条坐标轴之间的45°线相交于一点。
在这一点左边,消费大于收入;在这一点右边,消费小于收入;在这一点上,消费等于收入。
2.平衡预算乘数( )A.等于边际储蓄倾向的倒数B.与政府购买乘数相等C.与税收乘数相等D.等于1正确答案:D解析:平衡预算乘数指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同的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与政府购买(或税收)变动的比率。
在税收为定量税的条件下,平衡预算乘数等于1。
3.IS曲线和LM曲线相交,表示( )A.产品市场均衡而货币市场非均衡B.产品市场非均衡而货币市场均衡C.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D.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都不均衡正确答案:C解析:表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状态,在产品市场中,投资等于储蓄,在货币市场上,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
4.失业率是( )A.失业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百分比B.失业人数占就业人数的百分比C.失业人数占国家总人数的百分比D.失业人数占年龄在16岁以上的人口数的百分比正确答案:A解析:失业率是指失业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百分比,是一国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
其计算公式为:失业率=失业人数/(失业人数+就业人数)。
5.最常用的收入政策工具是( )A.价格和工资管制B.收入指数化C.税收刺激计划D.A和C都对正确答案:B解析:收入政策往往借助于工资价格管制、收入指数化和一定的税收政策来实现。
6.假设某个国家的总人口数为6 000万人,就业者为4 500万人,失业者为500万人,则该国的失业率为( )A.12%B.8.1%C.11%D.10%正确答案:D解析:失业率是指失业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百分比,是一国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
中国精算师准精算师(货币银行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简答题 4. 计算题 5. 论述题单项选择题1.按照风险从小到大排序,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2011年真题]A.储蓄存款,国库券,普通股,公司债券B.国库券,优先股,公司债券,商业票据C.国库券,储蓄存款,商业票据,普通股D.储蓄存款,优先股,商业票据,公司债券E.优先股,储蓄存款,商业票据,公司债券正确答案:C解析:一般情况下信用从大到小的排序为:国家信用、银行信用、企业信用;一般情况下企业发行金融工具的风险从大到小依次为:普通股风险、优先股风险、债券风险。
2.如果出口商品的计价货币有下跌趋势,为避免损失,出口商可以( )。
[2011年真题]A.推迟结汇B.按约定时间结汇C.购买相同金额的远期外汇D.出售相应金额的远期外汇E.发行国内债券正确答案:D解析:远期外汇交易,是指买卖双方成交后,并不立即办理交割,而是按照所签订的远期合同规定,在未来的约定日期办理交割的外汇交易。
其目的主要是套期保值和投机,套期保值是为避免汇率变动造成汇价波动的外汇风险,投机是为从汇率变动中赚取利润。
3.当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准备金规定时,会出现( )。
[2008年真题]A.商业银行持有的超额储备增加B.可供商业银行发放的贷款增多C.货币供给减少D.货币乘数变大E.货币需求减少正确答案:C解析:法定准备金是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给量的三大法宝之一:当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准备金规定时,商业银行持有超额储备减少,货币乘数变小,进而其可用贷款减少,最终导致货币供给减少;当中央银行降低法定准备金规定时,商业银行持有超额储备增加,货币乘数变大,进而其可用贷款增加,最终导致货币供给增加。
4.金融资产的内在价值是根据金融资产预期( ),利用市场利率或贴现率折算的现值。
[2008年真题]A.收益流B.成本流C.现金流D.资金流E.资本流正确答案:C解析:任何金融资产的内在价值取决于持有金融资产可能带来的未来的现金流收入。
经济学基础综合金融(微观经济学)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简答题 2. 计算题 3. 论述题简答题1.简述“谷贱伤”现象。
正确答案:“谷贼伤农”指风调雨顺时,农民粮食增收,粮价却下降,卖粮收入反而比往年少的现象。
“谷贼伤农”的经济学原因分析: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对于缺乏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会使厂商的销售收入减少,相反,提高价格会使厂商的销售收入增加,即商品的价格与销售收入呈同方向的变动。
其原因在于:对于缺乏弹性的商品,厂商降价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增加率小于价格的下降率。
这意味着需求量的增加所带来的销售收入的增加量并不能全部抵消价格下降所造成的销售收入的减少量。
所以,降价最终会使销售收入减少。
造成“谷贱伤农”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农产品往往是缺乏需求弹性的商品。
以图2.7来具体说明。
图中的农产品的需求曲线D是缺乏弹性的。
农产品的丰收使供给曲线由S的位置向右平移至S’的位置,在缺乏弹性的需求曲线的作用下,农产品的均衡价格大幅度地由P1下降为P2。
由于农产品均衡价格的下降幅度大于产品的均衡数量的增加幅度,最后致使民总收入量减少,总收入的减少量相当于图中矩形OP1E1Q1和OP2E2Q2的面积之差。
涉及知识点:微观经济学2.假定消费者购买x和y两种商品,起初,若Px下降,Py保持不变,再假定x的需求价格弹性大于1,则y的购买量会不会起变化?正确答案:原来消费处于均衡状态,设预算方程为PxX+PyY=M,现在X的价格下降为,若X的需求价格弹性大于1,则对X的需求量增加,消费者用于X 的支出也随之增加,即(X1为Px下降后的x的需求量)。
由于M,Py不变,所以Y的需求量减少。
涉及知识点:微观经济学3.利用效用论有关原理,说明一个经济社会中不可能所有的商品都是劣等品。
正确答案:(1)效甩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是消费者从商品消费中所获得的满足,是消费者对商品主观上的偏好和评价。
施工员岗位理论与实务一、计算题:1.已知:某构件砼的实验室配合比为1:x:y=1:2.55:5.12,水灰比为W/C=0.6,每1m3, 砼的水泥用量C=285kg,现场测得砂含水率为3%,石含水率1%。
求:施工配合比及每1m3各种材料用量。
答:施工配合比为1:x(1+Wx):y(1+Wy)=1:2.55(1+3%):5.12(1+1%)=1:2.63:5.17水泥285kg 砂285×2.63=749.55Kg 石285×5.17=1473.45kg水285×0.6-285×3%-285×5.12×1%=134.61kg2.某房屋基础为带状基础,其基槽断面尺寸如下图所示。
根据设计提供的资料,地基土为亚粘土,Ks=1.30,Ks\=1.05。
施工组织设计已经批准,规定基槽两面均按1:0.33放坡,余土用2.5m3/车容量的自卸载重汽车外运。
经计算,基槽全长240m。
问题:(1)边坡坡度和坡度系数是同一回事吗?为什么?(2)计算基槽挖方量(计算结果保留整数);(3)计算弃土土方量;(4)计算外运车次。
答:(1)边坡坡度和坡度系数不是一回事。
边坡坡度i指挖土深度h与边坡底宽b只比;工程中常以1:m表示放坡,m称为坡度系数即:i=1:(b/h)=1:m;2)基槽挖方量:Vw=(1.5+0.33×1.5)×1.5×240=718m3;(3)弃土量:基础体积=(1.2×0.55+0.6×1.0)240=288m3;(4)外运车次:401/2.5=160车;3.利用高程为9.354m的水准点A,欲测设处高程为的8.765B点,若水准仪安置在A、B两点之间,A点水准尺度读数为1.736m,问B点水准尺读数应为多少?并绘图说明。
答:HAB=HA-HB=9.354-8.765=0.589m b=(HA-HB)+a=0.589+1.736=2.3524.某高层建筑基础C15砼垫层审计尺寸为:80×60×0.2m,基坑深5.0m。
三基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 细胞核是细胞内最大的细胞器。
B. 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工厂。
C.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是维持细胞形态。
D. 细胞壁只存在于植物细胞中。
答案:B二、填空题1. 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________和________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答案:叶绿体;光2. 牛顿第二定律表达式为________,其中F代表力,m代表质量,a 代表加速度。
答案:F=ma三、判断题1.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造成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的根本原因。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 请简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区别。
答案: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单一的直线能量传递路径,起点是生产者,通过一系列消费者直到顶级捕食者。
食物网则是由多个相互交织的食物链组成,更加复杂地反映了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能量传递关系。
2. 阐述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答案: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指出任何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
日常生活中,例如乘坐汽车时,当车辆突然刹车,乘客的身体会向前冲,这就是由于惯性作用。
五、计算题1. 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受到一个10N的恒定力作用,求物体在5秒内的加速度和位移。
答案: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 a = F/m = 10N/2kg = 5m/s²。
位移 S = 1/2 * a * t² = 1/2 * 5m/s² * (5s)² = 62.5m。
六、论述题1. 论述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
答案: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温度升高、降水模式改变、极端天气事件增多等现象,对农业生产造成了显著影响,包括作物生长周期的改变、病虫害的增加以及产量的不稳定等。
应对措施包括培育适应性强的作物品种、改进灌溉和耕作技术、实施农业保险制度以及推广可持续农业实践等。
经济学基础综合(金融)模拟试卷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简答题 2. 计算题 3. 论述题简答题1.证明:如果某消费者对商品X1,X2的效用函数为:U=(X1X2)=10(X12+2X1X2+X22)-50则对该消费者来说,X1,X2之间存在完全替代的特性。
正确答案:完全替代品指消费者愿意以固定比例用一种商品替代另一种商品。
在完全替代情况下,商品的边际替代率MRS为非零常数,无差异曲线是一条斜率固定的崖线。
存在完全替代时,消费者对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非常敏感,一般会购买价格较低的那种商品。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可以表示为:根据己知的效用函数可知,商品X1,X2的边际效用分别呢为:因此,该消费者消费商品X1,X2的边际替代率为:由于商品X1,X2边际替代率为1,因此,对该消费者来说,商品X1,X2之间存在完全替代的特性。
2.你认为古典宏观经济学和凯恩斯宏观经济的核心区别是什么?为什么?正确答案:古典宏观经济学的主要观点是,价格可以灵活变动,工资可以灵活变动,市场总是能够出清,经济一直处于充分就业得状态,因此不需要政府进行干预。
而凯恩斯宏观经济学认为,工资并非灵活变动,短期内价格灵活变动也存在困难,市场并非一直处于充分就业的状态,因此政府需要进行干预。
3.如何理解固定资本更新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存在的物质基础?正确答案:固定资本更新之所以能成为经济危机周期性发生的物质基础,其原因主要表现存以下两个方面:固定资本的大规模更新为暂时摆脱危机,促进复苏和高涨阶段的到来准备了物质条件。
当经济进入停滞阶段,出于竞争的需要,资本家开始了新一轮的投资,对原有设备进行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并大量增加新的技术含量更高的技术设备。
大规模的投资带动了经济的增长,从而使生产摆脱危机。
但是,随着经济的复苏,投资以加速的方式进行,把经济迅速推向繁荣的极限,从而为下一次经济的全面失衡创造了条件。
4.一国国际收支始终是平衡的,经常项口顺差,则资本与金融账户一定是逆差,这种说法正确吗?如果正确,那么你认为合适的国际收支结构是资本与金融账户顺差而经常项目逆差,还是资本与金融账户逆差而经常项目顺差呢?正确答案:合适的困际收支结构要看困内资源禀赋如何,根据不同的资源禀赋,合适的围际收支结构也会存在区别。
计算题(共8题)91某地的经度为106°15′00″,在六度带中的中央经线经度为?度为?度为? (共57题,共370分)给定某一海域的海面观测点分布地图及每个点的海面日平均温度观测数据,先需要计算该海域内某一天的海面温度等值线分布及温度变化梯度分布,请利用GIS 的功能给出求解方法和步骤。
计算淹没区域范围、淹没耕地面积及淹没区移民数量,你需要哪些基本数据?并结合GIS 的功能给出详细的技术方案和实现过程。
观测数据,先需要计算该海域内某一天的海面温度等值线分布及温度变化梯度分布,请利用GIS的功能给出求解方法和步骤。
计算淹没区域范围、淹没耕地面积及淹没区移民数量,你需要哪些基本数据?并结合GIS的功能给出详细的技术方案和实现过程。
earth使用了哪些关键技术这样做意义何在?法处理冲突,随机探测再散列的下一地址公式为:d1=H (key )di=( di-1 +7 * key ) % 11 (I=2,3…..)试在0到10的散列地址空间中对关键字序列(22,41,53,46,30,13,01,67)画出Hash表示意图,并求在等概率情况下查找成功的平均查找长度。
层(包括区域名称)(1):确定每个监测点所在行政区域名称,(2):确定图中所有点的环境监测数据,(3):要求每个点周围10公里内必须有监测站,求出没有被覆盖到的区域。
地图数字化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可能导致对曲线采点过多,需要对曲线进行采样简化,即在曲线上取有限个点,将其变为折线,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原有的形状。
请分析、描述Douglas-Peucker 算法,并绘出其程序流程图。
同时规定采伐去必须位于距河流2KM 以内,还要在沿公路8KM 以内。
现在有地形图,河流矢量图,公路矢量图。
问如何用GIS 确定可采伐的范围,并画出示意图。
法? 结果不一致。
请分析可能影响统计结果的因素。
点,试用GIS 知识帮助有关部门进行选址,售票点要满足的地学条件:A 新的售票点要尽量远离现有的售票点B 优先考虑城市商业用地,其次居民用地也可以C 尽量在人口密集区域D 要在离交通500米以内试写出需要的数据的内容和类型,设计一个应用模型,用图文说明运行方法和步骤减少噪声干扰,同事依山傍水,而且公园可利用面积为最大,试用GIS 方法模拟选址分析步骤,设计其数据处理流程图,并说明有关步骤。
全国自考(西方经济学)模拟试卷1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名词解释 4. 简答题 5. 计算题6. 论述题单项选择题1.在IS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货币量减少会引起( )A.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下降B.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上升C.国民收入减少,利率上升D.国民收入减少,利率下降正确答案:C解析:在IS曲线不变的情况下,均衡国民收入减少、均衡利息率升高,原因是货币需求增加、货币供给减少。
2.下列情况中会引起总需求曲线向右方移动的是( )A.物价水平不变时利率上升B.投资增加C.税收增加D.物价水平下降正确答案:B解析:投资增加导致总支出增加,从而使得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
3.在实际的资本一产出比率大于有保证的资本一产出比率时,投资者会( )A.减少投资B.增加投资C.保持原投资水平D.以上都有可能正确答案:B解析:实际的资本一产出比率大于有保证的资本一产出比率时,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实际投资小于意愿的投资,从而投资者会增加投资。
4.技术进步会引起( )A.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都向右方移动B.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都向左方移动C.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方移动,但长期总供给曲线不变D.长期总供给曲线向右方移动,但短期总供给曲线不变正确答案:A解析:技术变动的影响一般使得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5.下列哪种说法最好地表述了预算约束线? ( )A.消费者可以购买的每种物品量B.消费者消费选择的限制条件C.消费者合意的消费水平D.消费者所作出的消费选择正确答案:B解析:预算约束线在消费者面临的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收入对效用最大化形成约束。
既定的收入全部用于消费可以购买到的商品组合构成的曲线即为消费者的预算约束线。
预算约束线方程为P1X1+P2X2=M。
预算约束线限定了消费者能够选择的商品的范围。
6.三部门经济中,总需求的表达式为( )A.AD=C+I+GB.AD=C+S+TC.AD=C+I+(X-M)D.AD=C+G+I+ (X-M)正确答案:A解析:在三部门经济中,总需求Y=AD=C+I+G。
水利二级建造师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水利工程的主要功能是()A. 改善水质B. 调节水量C. 保护生态环境D. 提供供水答案:B2. 下列哪个选项是水利工程建设中常用的人工材料?()A. 石材B. 木材C. 水泥D. 砂石答案:C3. 河道治理的主要目标是()A. 增加河道容量B. 加强河岸防护C. 提高水生态环境D. 防止水灾发生答案:A4. 下列哪个选项是水利工程中常用的土建材料?()A. 钢材B. 水泥C. 玻璃D. 塑料答案:B5. 水利工程建设中常用的机械设备是()A. 挖掘机B. 天车C. 压路机D. 振动筛答案:A二、填空题1.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规范》是由()制定的。
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 水工程施工中常用的钢筋材料是()。
答案:HRB4003. 水利工程建设中,常用的防护材料是()。
答案:混凝土4. 水利工程中,常用的堤坝填料材料是()。
答案:砂石5. 水利工程中常用的水泵类型是()。
答案:离心泵三、简答题1. 请简述水利工程的分类及其功能。
水利工程可以分为灌溉工程、河道治理工程、水库工程、水利发电工程等。
其主要功能包括调节水量,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供水和发电等。
2. 请简要描述水利工程建设中常用的材料和设备。
水利工程建设中常用的材料包括水泥、钢筋、混凝土等,用于土建工程的建设。
常用的设备包括挖掘机、压路机等施工机械设备。
3. 什么是河道治理?请列举常见的河道治理措施。
河道治理是指对河道进行规划、建设和维护的过程,以实现河道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常见的河道治理措施包括河道疏浚、堤岸加固、河床整治等。
四、计算题1. 某水利工程的总造价为1000万元,按照项目进度安排,已完成60%的工程量,请计算目前已完成的工程投资金额。
答案:已完成的工程投资金额 = 总造价 ×完成工程量= 1000万元 × 60%= 600万元2. 某水利工程涉及土方开挖,工程量为10000立方米,挖掘机每小时能挖掘100立方米的土方,请计算完成该土方开挖工程需要的挖掘机工作时间。
全国自考(财务管理学)模拟试卷4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简答题 4. 计算题 5. 论述题单项选择题1.安全边际和安全边际率的数值越大,公司发生亏损的可能性就( )A.越大B.越小C.不变D.以上都不正确正确答案:B解析:安全边际和安全边际率的数值越大,公司发生亏损的可能性越小,公司就越安全。
2.基金管理人为管理和运作基金而收取的费用是( )A.基金管理费B.基金托管费C.基金交易费D.基金运作费正确答案:A解析:基金管理费是指从基金资产中提取的、支付给为基金提供专业化服务的基金管理人的费用,即基金管理人为管理和运作基金而收取的费用。
3.在产品设计阶段,通常采用的成本控制标准是( )A.目标成本B.计划指标C.消耗定额D.费用预算正确答案:A4.下列各项中,属于非系统风险因素的是( )A.战争B.经济衰退C.通货膨胀D.公司工人罢工正确答案:D解析:非系统风险是指由于某一特定原因对某一特定资产收益率造成影响的可能性。
它是特定公司或行业所特有的风险,因而又称为公司特有风险。
例如,公司的工人罢工、新产品开发失败、欠去重要的销售合同或者发现新矿藏等。
这类事件的发生是非预期的、随机的,它只影响一个或少数几个公司,不会对整个市场产生太大的影响。
5.在销售预算的基础上编制的,根据预计的销售量和预计的期初、期末产成品存货量,按产品分别计算出每一个产品的预计生产量的预算是( ) A.生产预算B.存货预算C.直接材料预算D.制造费用预算正确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生产预算的概念,考生应识记。
生产预算是在销售预算的基础上编制的,根据预计的销售量和预计的期初、期末产成品存货量,按产品分别计算出每一个产品的预计生产量。
6.以货币和证券为交易对象的金融市场是( )A.外汇市场B.股票市场C.资本市场D.黄金市场正确答案:C解析:资本市场以货币和证券为交易对象;外汇市场以各种外汇信用工具为交易对象;黄金市场则是集中进行黄金买卖和金币兑换的交易场所。
经济学基础综合(金融)模拟试卷1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简答题 2. 计算题 3. 论述题简答题1.联系信息不对称中的逆向选择理论说明劳动力市场上的逆向选择,并分析教育信号在克服这种逆向选择中的重要作用。
正确答案:(1)劳动力市场交易的对象是劳动这种特殊商品,劳动是劳动力在劳动过程中的体力和脑力的付出。
在劳动的需求方(雇主)和供给方(劳动者)交易之前,双方要根据各自掌握的一系列信息来商定劳动合约。
一般情况下,雇主对某一岗位的体力和脑力劳动强度、劳动环境与工作条件可能给劳动者造成的负效用以及自身遵守合约的概率等信息的掌握是确定和充分的,但对劳动者的劳动技能及劳动过程中努力的程度(即劳动的质量和数量)这类信息的掌握则是不确定和不充分的。
对劳动者而言,情况正好相反。
这便是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
(2)教育信号在解决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对称有熏要作用。
雇主虽然无法事先知道劳动者的生产率,但是根据教育状况可以判断其生产能力,教育也因此成为标志潜在生产能力的信号。
教育状况的意义并不限于它可能成为传递潜在生产能力的信号。
生产能力信号仅仅是社会地位符号的一个部分,后者还包括一些前者所没有的内容。
见识、品位、社会关系网络这些影响社会地位评价的因素并不能简单地归于生产能力范畴。
而有关这些因素的信息,通过学校经历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来的。
也就是说,教育状况通过比传递能力信号更广泛的途径影响着雇主决策。
因此,教育信号在克服劳动力市场的逆向选择作用巨大。
2.试用资本完全流动性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讨论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制下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应。
正确答案:(1)在资本完全流动、固定汇率制度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应分析如图所示,假设经济初始处于图(a)的均衡状态。
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将会引起利率的下降,但在资金完全流动的情况下,本国利率的微小的下降会导致资金的迅速流出,出现国际收支逆差,进而使得本国货币贬值。
为维持汇率稳定,政府将在外汇市场购进本国货币,从而抵消了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影响,如图(b) 所示。
国家税务面试题目及答案一、简答题1. 请简述增值税的基本概念及其作用。
答案:增值税是一种对商品和劳务在生产、流通过程中增值部分征收的税收。
其作用主要体现在调节经济、促进公平竞争、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等方面。
2. 什么是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当前我国的起征点是多少?答案: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是指个人收入达到一定数额后,开始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最低限额。
当前我国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为每月5000元。
二、案例分析题某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销售收入为1000万元,成本费用为600万元,增值税税率为13%,请计算该公司应缴纳的增值税额。
答案:首先计算增值额,即销售收入减去成本费用:1000万元 - 600万元 = 400万元。
然后根据增值税税率计算应缴纳的增值税额:400万元× 13% = 52万元。
因此,该公司应缴纳的增值税额为52万元。
三、论述题请论述税收筹划的基本原则及其在企业经营中的应用。
答案:税收筹划的基本原则包括合法性原则、合理性原则、效益性原则和风险控制原则。
在企业经营中,企业应依法纳税,同时通过合理规划税务事项,降低税负,提高经济效益。
例如,企业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税收政策、合理安排财务结构、合理利用税收优惠等方式进行税收筹划。
四、计算题某企业2023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为100万元,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率为25%,请计算该企业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额。
答案:根据企业所得税的计算公式,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 适用税率。
将数据代入公式计算:100万元× 25% = 25万元。
因此,该企业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额为25万元。
五、判断题1. 增值税专用发票可以用于抵扣进项税额。
()答案:正确。
2.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是固定的,不会因收入的增加而变化。
()答案:错误。
个人所得税采用超额累进税率,随着收入的增加,税率会相应提高。
六、选择题1. 下列哪项不是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A. 工资、薪金所得B.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C.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D. 增值税答案:D2. 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一般是多少?A. 10%B. 15%C. 20%D. 25%答案:D。
中财习题答案在中财(中央财经大学)的课程中,习题答案的生成需要根据具体的课程内容和习题类型来定制。
由于没有具体的习题内容,我将提供一个通用的框架,以帮助学生理解如何解答中财的习题。
中财习题答案示例一、选择题1. 经济学中的边际效用递减原理指的是()A. 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随着价格的增加而减少B. 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随着价格的减少而增加C. 随着消费者消费量的增加,每增加一个单位商品带来的额外满足感逐渐减少D. 商品的总效用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而增加答案:C2.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价格是由()A. 个别厂商决定B. 政府决定C. 消费者决定D. 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答案:D二、简答题1. 简述货币政策的三大工具及其作用。
货币政策的三大工具包括:- 公开市场操作:中央银行通过买卖政府债券来调节货币供应量。
- 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规定商业银行必须保留一定比例的存款作为准备金,以控制商业银行的信贷创造能力。
- 贴现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影响商业银行的借贷成本和货币市场的利率水平。
2. 什么是通货膨胀?其主要原因有哪些?通货膨胀是指货币购买力下降,物价水平普遍上升的经济现象。
其主要原因包括:- 货币供应量增加:过多的货币追逐有限的商品和服务。
- 成本推动型:生产成本上升导致商品价格提高。
- 需求拉动型:总需求超过总供给,导致价格上升。
三、计算题1. 假设某公司本年度的销售额为1000万元,变动成本为600万元,固定成本为200万元,计算该公司的营业利润。
营业利润 = 销售额 - 变动成本 - 固定成本营业利润 = 1000万元 - 600万元 - 200万元营业利润 = 200万元四、论述题1. 论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
财政政策主要通过政府支出和税收来影响经济,包括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则通过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利率等手段来影响经济。
两者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相互配合,共同作用于经济增长、就业和物价稳定等目标。
全国自考(财务管理学)模拟试卷5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简答题 4. 计算题 5. 论述题单项选择题1.需要了解公司的纳税情况,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的是( )A.经营者B.债权人C.股东D.政府正确答案:D解析:通过财务分析,政府需要了解公司的纳税情况,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等。
2.固定预算编制方法的缺点是【】A.编制过程复杂B.公司经常难以控制C.计算量大D.具有主观性正确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固定预算。
如果用固定预算来衡量业务量水平经常变动的公司的经营成果,则会使实际执行结果与预朝业务量水平相差很多,公司往往难以控制。
3.设某产品销售价格为每件3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0元,相关固定成本为6000元,则该产品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量为( )A.150件B.300件C.430伺D.600件正确答案:B解析: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量Q==300(件)。
4.下列各项中,不影响经营杠杆系数的是【】A.产品销售数量B.产品销售价格C.固定成本D.利息费用正确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经营杠杆系数的概念。
利息费用影响财务杠杆系数,但与经营杠杆系数无关。
5.公司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之间应该有一个最优的比例,即( ) A.最优控制成本B.最优资本成本C.最优资本结构D.最优权益资本正确答案:C解析:公司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之间应该有一个最优的比例,即最优资本结构。
在这个比例上,公司价值最大,资本成本最低。
6.某大型国有企业拟建立一项基金,每年年初投入100万元,若年利率为10%,则5年后该基金的本利和将为( )A.564.10万元B.871.60万元C.610.50万元D.671.56 7万元正确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即付年金终值的计算。
根据即付年金终值的计算公式:F=A×(F/A,r,n)×(1+r)或F=A×[(F/A,r,n+1)一1],5年后该基金的本利和将为:100×[(F/A,10%,5+1)一1]=671.56(万元),或:100×(F/A,10%,5)×(1+10%)=671.56(万元)。
建筑结构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建筑物的三种基本结构形式是什么?A. 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B. 砖混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C. 木结构、石结构、混凝土结构D. 框架结构、砖混结构、钢结构2. 以下哪种材料不属于建筑结构常用材料?A. 钢筋B. 混凝土C. 木材D. 塑料3. 地震作用下,建筑物的哪种结构形式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A. 砖混结构B. 框架结构C. 剪力墙结构D. 筒体结构4. 建筑物的静力荷载主要包括哪些?A. 活荷载、雪荷载、风荷载B. 恒定荷载、活荷载、温度荷载C. 活荷载、恒定荷载、风荷载D. 恒定荷载、雪荷载、温度荷载5. 以下哪个不是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A. 安全性B. 经济性C. 美观性D. 灵活性6. 建筑物的抗震设计中,通常采用哪种方法来确定地震作用?A. 静力法B. 反应谱法C. 动力法D. 等效静力法7.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提供抗压强度B. 提供抗拉强度C. 提供抗剪强度D. 提供抗弯强度8. 建筑物的耐久性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A. 材料的耐久性B. 结构的设计C. 施工的质量D. 所有以上因素9. 以下哪种荷载属于可变荷载?A. 恒定荷载B. 活荷载C. 风荷载D. 雪荷载10. 建筑物的稳定性分析通常不包括以下哪项?A. 抗倾覆分析B. 抗滑移分析C. 抗浮力分析D. 抗弯分析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建筑物结构设计中,如何考虑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2. 描述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和混凝土的相互作用。
3. 解释什么是建筑物的耐久性,并简述提高建筑物耐久性的方法。
三、计算题(每题25分,共50分)1. 给定一栋三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物,每层高度为3.5米,每层的楼面活荷载为4.0kN/m²,恒定荷载(包括楼板自重、墙体自重等)为2.5kN/m²。
请计算第一层框架柱的轴向力。
1、、
2、对于以下图像分别用罗伯特方法和索伯尔方法求出新图像(计算前原图像的左右上下各
(1)
(2)用索伯尔方法求出新图像:
3、#
4、结合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谈谈遥感与非遥感信息复合的重要意义
遥感作为采集地球数据及其变化信息的重要手段,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并成为地理信息系统采集空间数据的主要信息源与数据更新途径。
遥感图像处理系统包含若干复杂的解析函数,并有许多方法用于信息的增强与分类,但遥感系统本身的空间分析能力颇为有限,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将促进遥感信息的综合开发与利用。
遥感信息来源于地球表面物体对太阳辐射的反射,某些波段还具有一定的穿透能力,由此可得到具的一定地表深度的信息,通过不同地物地相关性间接地获得信息,还可通过不同遥感信息源的优势互补,进行复
合增加信息量,尽管如此,通过遥感手段获得信息仍不能解决实际中的全部问题,因此将地形、气象、水文等专题信息,行政区划、人口、经济收入等人文与社会经济信息作为遥感数据的补充。
它们的复合并非几种信息的简单叠加,可以得到原来几种复合信息所不能提供的新信息。
信息复合可有助于综合分析问题,阐述自然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赋存与演变规律,提高解译的效果,因此遥感数据与地理数据的复合是遥分析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手段,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
5、结合地物光谱特征解释比值运算能够突出植被覆盖的原因
比值运算是两幅相同行数和列数图像的对应像元的亮度值相除,通过检测波段的斜率信息并加以扩展,以突出不同波段间地物波谱的差异,提高图像对比度。
比值运算能够突出植被覆盖的主要原因是比值运算对于去除地形影响非常有效。
由于地形起伏及太阳倾斜照射,使得山坡的向阳处与阴影处在遥感影像上的亮度有很大区别,同一植被覆盖向阳面和背阴面亮度不同,给判读解译造成困难,特别是在计算机分类时不能识别。
由于阴影的形成主要是地形因子的影响,比值运算可以去掉这一因子影响,使向阳与背阴处都只与地物反射率的比值有关。
1、如何评价遥感图像的质量
遥感图像是各种传感器所获信息的产物,是遥感探测目标的信息载体,通过遥感图像可以获得三方面的信息:目标地物的大小、形状及空间分布等特征;目标地物的属性特征;目标地物的变化动态特征。
因此评价遥感图像质量归纳为三方面特征,即几何特征、物理特征和时间特征,这三个特征的表现参数即为空间分辨率、波谱分辨率、辐射分辨率以及时间分辨率。
——空间分辨率指影像上能够详细区分的最小单元的尺寸或大小,或者说指像素所代表的地面范围的大小(又称地面分辨率),即扫描仪的瞬时视场,或地面物体能分辨的最小单元。
一般而言,空间分辨率越高,图像所反映的地面信息越详细。
实际上,每一地物在图像上的可分辨程度,不完全取决于空间分辨率的绝对值,而是和它的形状、大小以及它与周围物体相对亮度及结构的差异,也就是与它的背景值相关。
——波谱分辨率是指传感器在接收目标辐射所用的波段数目、波段波长以及波段宽度。
也就是选择的通道数,每个通道的波长、带宽,这三个因素共同决定波谱分辨率。
波长间隔愈小,波段数目越多,分辨率愈高。
如成像光谱仪在可见光至红外波段范围内,被分割成几百个窄波段,具有很高的光谱分辨率,从而近似于连续的光谱曲线上,可以分辨出不同物体光谱特征的微小差异,有利于识别更多的目标,甚至有些矿物成分也可被分辨。
传感器的波段选择必须考虑目标的光谱特征值,才能取得好效果。
…
——辐射分辨率是指传感器接收波谱信号时,对波谱信号强度差异的敏感程度,是图像可以表达的灰度等级,一般用灰度数来表示。
也就是说,灰度值分级的数目取决于传感器的辐射分辨率。
——时间分辨率指对同一地区遥感影像重复覆盖的频率。
时间分辨率有不同的数量级,分为三种类型:超短、短周期分辨率,中周期分辨率和长周期时间分辨率。
可根据不同的遥感目的,采用不同时间分辨率。
综上所述,遥感图像的质量取决于空间、波谱、辐射和时间的分辨率。
6、引起遥感影像位置畸变的原因是什么如果不作几何校正,遥感影像有什么问题如果作了
几何校正,又会产生什么新的问题
遥感影像位置畸变是指遥感图像在几何位置上发生了变化,表示为图像上各像元的位置坐标与地图坐标系中的目标地物坐标的差异,产生诸如行列不均匀,像元大小与地面大小对应不准确,地物形状不规则变化等。
遥感影像位置畸变形的原因有:
–遥感器的内部畸变:由遥感器结构引起的畸变。
–遥感器的外部畸变:由图像投影方式的几何学引起的畸变。
它可以进一步分为遥感平台位置和运动状态变化引起的畸变。
—图像投影面和地图投影法的选取引起的畸变
–-
–地形起伏引起的畸变
–地球表面曲率引起的畸变
–大气折射引起的畸变
–地球自转引起的畸变
遥感影像的总体变形(相对于地面真实形态而言)是平移、缩放、旋转、偏扭、弯曲及其他变形综合作用的结果。
产生畸变的图像给定量分析及位置配准造成困难,因此遥感数据接收后,首先由接收部门进行校正,这种校正往往根据遥感平台、地球、传感器的各种参数进行处理。
而用户拿到这种产品后,由于使用目的不同或投影及比例尺的不同,仍旧需要作进一步的几何校正。
几何校正的基本思路是从具有几何畸变的图像中消除畸变的过程,也可以说是定量地确定图像上的像元坐标(图像坐标)与目标物的地理坐标(地图坐标等)的对应关系(坐标变换式),然后确定校正后图像上每点的亮度值。
通常有三种方法:最近邻法、双向线性内插法和三次内插法。
——最邻近内插法以距内插点最近的观测点的像元值为所求的像元值。
该方法最大可产生±个像元的位置误差,优点是不破坏原来的像元值,处理速度快,但处理后图像的亮度具有不连续性,从而影响了精确度。
——双线性内插法使用内插点周围的4个观测点的像元值,对所求的像元值进行线性内插。
该方法的精度比最邻近内插法明显提高,特别是对亮度不连续现象或线状特征的块状现象有明显的改善。
但这种内插法破坏了原来的数据,对图像起到平滑作用,从而使对比度明显的分界线变得模糊。
——三次卷积内插法使用内插点周围的16个观测点的像元值,用三次卷积函数对所求像元值进行内插。
该方法具有图像的均衡化和清晰化的效果,可得到较高的图像质量,细节表现更为清楚,缺点是计算量很大,破坏了原来的数据,对控制点选取的均匀性要求很高。
Sobel Click to use the Sobel filter:
Prewitt Click to use the Prewitt filter:
用模板t1作卷积计算后取绝对值加上模板t2计算后的绝对值,计算出的梯度值放在中心像元f(i,j)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