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种母羊的饲养管理
- 格式:docx
- 大小:15.37 KB
- 文档页数:4
简析繁殖期母羊饲养管理技术要点母羊是羊群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繁殖期的饲养管理对羊群的繁殖和产羊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母羊繁殖期的饲养管理中,需要注意许多技术要点,本文将针对这些要点进行简析。
一、合理饲养管理1.注意饲养环境:母羊在繁殖期需要一个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有利于母羊的产羔和幼崽的生长发育。
2.科学配饲:母羊在繁殖期需要充足的营养来支持胚胎和胎儿的生长,因此需要根据母羊不同的繁殖阶段和体重,科学配饲不同的饲料,确保其获得足够的营养。
3.定期体检:母羊在繁殖期需要定期进行体检,确保其健康状况良好,预防疾病的发生,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二、注意保健工作1.定期驱虫:母羊在繁殖期需要定期进行驱虫工作,避免寄生虫对母羊的影响,保证母羊的健康。
2.疫苗接种:母羊在繁殖期也需要定期接种疫苗,提高其对疾病的防御能力,降低疾病的发病率。
3.保持卫生:母羊饲舍的卫生情况直接关系到母羊的健康和生产效率,因此需要定期对母羊饲舍进行清洁、消毒,保持干燥和通风。
三、注意繁殖管理1.精确记录:母羊在繁殖期的配种、妊娠期、产羔情况都需要进行精确记录,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2.配种管理:母羊在配种期需要选择优质的公羊进行配种,确保母羊的后代具有优良的遗传品质。
3.妊娠管理:母羊在妊娠期需要进行适当的运动和饲养管理,避免母羊因为运动不足或过度疲劳导致胎儿死亡。
1.分娩前期准备:母羊在分娩前期需要进行饲养管理、饮水管理等准备工作,确保母羊分娩时有充足的体力和产羔顺利。
2.分娩监护:母羊分娩时需要有专人进行监护,帮助母羊产羔,确保母羊和幼崽的安全。
3.产后护理:母羊产羔后需要适当的护理,包括清洁母羊、喂食等工作,确保母羊和幼崽的健康。
在母羊繁殖期的饲养管理中,合理饲养管理、保健工作、繁殖管理和分娩管理是非常重要的技术要点,只有做好这些工作,才能保证母羊的健康和繁殖效率,为羊群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引言为了确保种山羊的健康、繁殖和生产效益,提高养殖场的整体管理水平,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养殖场内所有种山羊的管理工作。
二、饲养管理1. 饲料管理(1)根据种山羊的生长发育阶段,科学搭配饲料,保证营养均衡。
(2)饲料原料要新鲜、无污染,避免使用发霉、变质饲料。
(3)饲料储存要防潮、防霉变,定期检查饲料质量。
2. 饮水管理(1)提供充足、清洁的饮用水,保持水质良好。
(2)定期检查水槽,确保无破损,防止漏水。
3. 环境管理(1)保持羊舍清洁、干燥,定期清理粪便,定期消毒。
(2)羊舍温度控制在适宜范围内,冬季注意保暖,夏季注意通风。
(3)羊舍内设置足够的运动场,供种山羊活动。
三、繁殖管理1. 配种管理(1)根据种山羊的生长发育情况,合理安排配种时间。
(2)采用人工授精或自然交配,提高受胎率。
(3)记录配种日期、母羊发情状况等信息。
2. 产羔管理(1)产羔前做好产房准备,包括消毒、清洁等工作。
(2)接产过程中,注意观察母羊和羔羊状况,确保母子平安。
(3)产后及时对母羊进行护理,确保其恢复健康。
3. 培育管理(1)对羔羊进行科学喂养,保证其生长发育。
(2)定期对羔羊进行驱虫、防疫等工作。
四、疾病预防与治疗1. 定期对种山羊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疾病。
2. 制定合理的防疫程序,包括疫苗接种、驱虫等。
3. 发现疫情时,立即隔离病羊,进行隔离治疗,并报告相关部门。
五、记录管理1. 建立种山羊档案,包括出生日期、体重、繁殖记录、防疫记录等。
2. 定期统计羊群数量、生长状况、繁殖情况等数据。
3. 记录饲养管理、繁殖管理、疾病预防与治疗等工作情况。
六、人员管理1. 定期对养殖场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
2. 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养殖场正常运转。
3. 对工作人员进行绩效考核,奖优罚劣。
七、附则1. 本制度由养殖场负责人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3. 养殖场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制度进行修订。
种羊的饲养管理技术
种羊是人们饲养有益家畜的一种,它们可以为人类提供肉、毛、皮毛和牛奶等,为我们的食物供应提供重要贡献。
种羊的饲养管理技术是种羊的农业生物技术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种羊生产性能的重要因素。
因此,为了提高种羊的生产性能,提高种羊生产效率,必须正确把握种羊的饲养管理技术。
首先,种羊应选择优质的原料,营养物质要均衡,能够满足羊的需要。
其次,必须建立规范的饲养管理制度,定期对种羊进行体检,检查羊只的营养状况,及时发现种羊存在的疾病,并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此外,种羊的栏舍环境应保持清洁,定期清扫,除除臭气,以防止羊只受到疾病的侵害。
另外,应建立动物保护制度,禁止羊只过分劳累,给予充足的休息和休养期。
此外,种羊饲养管理应坚持科学饲养,依照种羊的生长发育特点,定期补充多种适宜种羊生长发育的营养物质,以保证羊只得到适当营养状况并健康成长发育;同时,需要加强种羊饲养管理,有计划使用合理药物,以防止羊只受到疾病的侵害,并定期检查羊只的生长发育情况,及早发现疾病,保障羊只的生长发育。
同时,应定期对种羊的生产性能进行检测,及时发现种羊生产性能的变化,从而提高种羊的生产力。
此外,种羊饲养管理还要注意种羊行为习惯,密切关注羊只的行为动作,及时发现不良行为,并采取措施纠正;同时,要及时调整羊只的作息时间,以免处于疲劳的状态;此外,还应注意种羊的交配,
必要时可向专家咨询,以保证种羊的品质。
以上是种羊的饲养管理技术的总体内容,运用这些技术可以有效的提高种羊的生产性能,提高羊只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不良行为等,为种羊的生产提供可靠的保障。
只有正确把握种羊的饲养管理技术,才能有效提高种羊的生产力,提高种羊生产的整体效率。
种母羊的饲养可分为空怀期、妊娠期和哺乳期三个阶段。
一、空怀期母羊的饲养空怀期母羊不妊娠、不泌乳无负担,因此往往被忽视。
其实此时母羊的营养状况直接影响着发情、排卵及受孕情况。
营养好、体况佳,母羊发情整齐,排卵数多。
因而加强空怀期母羊的饲养管理,尤其是配种前的饲养管理对提高母羊的繁殖力十分关键。
对个别体况较差者,要给予短期优饲,使羊群膘情一致,发情集中,便于配种、产羔。
二、妊娠期母羊的饲养羊的妊娠期约5个月。
妊娠期又分为妊娠前期和妊娠后期。
妊娠前期即妊娠前3个月,前期因胎儿发育较缓慢,所需营养与空怀相同。
一般在青草期放牧即可满足营养需求,不用补饲,在枯草期应补些青干草。
妊娠后期,即妊娠最后2个月,此时胎儿生长迅速,这一阶段需要饲料营养充足、全价。
如果营养不足会影响胎儿发育,羔羊初生重小,被毛稀疏,生理机能不完善,体温调节能力差,抵抗力弱,羔羊成活率低,极易发病死亡。
母羊妊娠前期要防止发生早期流产,后期要围绕保胎来考虑。
应避免羊群吃发霉变质饲料,不饮污水,防止羊群受惊吓,不能紧追急赶,出入圈时严防拥挤,草架、料槽及水槽要有足够的数量,防止喂饮时拥挤造成流产。
三、哺乳期母羊的饲养管理哺乳期3~4个月,又分哺乳前期和哺乳后期。
哺乳前期即哺乳期前2个月,羔羊主要营养依靠母乳。
母乳量多、充足,羔羊生长发育快,体质好,抗病力强,存活率就高。
因此,必须加强哺乳前期母羊的饲养管理,促进其多泌乳。
哺乳前期单靠放牧不能满足母羊泌乳的需要,因此必须补饲草料。
补饲量应根据母羊体况及哺乳的羔羊数而定。
产单羔的母羊每天补精料0.3~0.5公斤,青干草2公斤,多汁饲料1.5公斤。
产双羔母羊每天补精料0.4~0.6公斤,干草1公斤,多汁饲料1. 5公斤。
母羊产羔后1个月,其泌乳量达到高峰,2个月以后逐渐下降,进入泌乳后期。
此时羔羊的胃肠功能已趋于完善,可以大量利用青草及粉碎精料,不再完全依靠母乳的营养。
对哺乳后期的母羊,应以放牧为主,补饲为辅,逐渐取消补饲。
种羊场喂养管理技术规程一、分群与阶段划分1、分群:羊按群别可分为后备羊(后备公羊、后备母羊)、成母羊、种公羊。
2、阶段划分:羊按阶段可分为:哺乳仔羊(出生-断乳)、断奶仔羊(断乳-体重10kg)、生长羊(体10kg-20kg)、肥育羊(体重20kg-50kg)。
二、后备羊喂养管理技术(一)喂养技术1、各阶段旳营养需要与日粮营养浓度,应符合DB11/T 499.4旳规定。
2、控制体增重,体重20kg前自由采食,之后限饲,日饲料采食量控制为1.5 kg -2kg。
每日加喂0.5kg左右青绿饲料。
3、应保持充足饮水,并常常清洗消毒饮水设备以防止细菌滋生。
水质应符合NY 5027原则。
(二)管理技术1、后备公羊:(1)后备公羊一般在8 月龄以上,体重50kg 以上开始使用,最低使用年龄不得低于7.5 月龄。
(2)应淘汰性欲低下、配种能力差、精液质量差旳公羊。
(3)后备公羊旳训练:选择性情温顺旳母羊训练后备公羊,减少交配风险。
初配每月一次,之后可增至每月2-3 次,休息期应不少于3d。
随时检查精液品质,详细记录后备公羊交配状况。
2、后备母羊:(1)40kg 体重时(约7 月龄)转入配种舍,体重到达500kg (8 月龄)精确记录第一次、第二次发情日期,一般到第三次发情时配种。
(2)发情体现及配种时机旳选择。
当母羊有下列变化时便可配种:——行为变化:食欲下降,烦躁不安,接受发情母羊爬跨;——外阴变化:阴道粘膜发暗红,并有少许白色粘液(用手指摸时感觉更明显),阴户肿胀看上去有些微皱时;——压背反应:用两手用力压母羊旳背部,羊不走动,呈静立反射;——接受公羊爬跨:公羊放入母羊栏,让公羊试情,发情母羊接受公羊旳爬跨。
(3)配种旳有效时期是在静立发情开始后大概24h,在12h-26h 之间。
第一次配种应当在开始静立发情被检出之后12h-16h 完毕,再过12h-14h 时进行第二次配种。
交配后内饲料采食量不应超过1.0kg/d,以免产生过多体热导致受精卵死亡。
母羊养殖方法与注意事项大全摘要:母羊养殖是现代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作为家畜中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一种,母羊的养殖需要注意多个方面,如选择品种、饲养环境、饲料搭配等。
本文将介绍母羊养殖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帮助养殖者提高母羊的养殖效益。
正文:一、选择优质品种在开始母羊养殖之前,应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生态环境的优质品种。
常见的母羊品种有南方细毛羊、北方草原羊等。
细毛羊具有生长快、效益高等优势,适合南方的高温多雨地区;而草原羊耐受力强,适应性广,适合北方干燥寒冷的环境。
二、提供舒适的饲养环境母羊要保持在清洁、干燥的饲养环境中,远离脏物和积水。
羊舍的建造要结实耐用,完善的排水设施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冷季节,需要加强保暖措施,为羊群提供合适的温度。
三、合理的饲料搭配母羊的饮食需求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需要根据不同阶段的需求,合理配制饲料。
养殖者可以选择饲料加工厂的合格饲料,或者按照营养需要自己配制饲料。
四、科学的饲养管理母羊的饲养管理要科学、规范。
要定期对母羊进行疫苗接种和驱虫,确保其身体健康。
定期进行体检,预防疾病的发生。
同时,要注意羊群之间的疾病传播,隔离病羊,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五、合理的配种时间母羊进入发情期时,是合理配种的最佳时间。
一般来说,每年的秋季和冬季是母羊发情的高峰期,这时选取优质种公羊进行配种,可以获得较高的受胎率。
六、注意分娩护理母羊的分娩需要特殊的护理。
提前为母羊准备好整洁、安静的分娩舍以及足够的干净饮水。
分娩过程中,要高度关注母羊的状态,保持舒适和安全,如有需要,及时寻求兽医的帮助。
七、科学的断奶与断育在母羊的养殖过程中,断奶和断育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针对母羊和幼羊的年龄和发育情况,科学安排断奶和断育的时间。
合适的断奶和断育,有助于维持母羊群体的健康和繁殖能力。
八、合理的出售与交易母羊养殖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出售和交易。
在进行出售和交易时,要选择有信誉的合作伙伴,确保商业交易的安全。
简析繁殖期母羊饲养管理技术要点繁殖期母羊饲养管理技术要点主要包括饲养环境、饲料管理、疾病防控、生殖行为和饲养管理等方面。
以下将对每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饲养环境1.舒适的舍群环境:保持舍群内的温度、湿度和通风状态均衡,合理布置舍群内的栏位,确保母羊的舒适度和活动性。
2.保持清洁卫生:定期清理舍群内的粪便和床材,保持舍群内的清洁卫生状况,减少疾病的发生。
3.合理的饮水设施:母羊在哺乳期需保持充足的饮水量,因此应提供充足的饮水设施,保证母羊的水分摄入。
二、饲料管理1.合理的饲料配方:根据母羊的营养需求制定合理的饲料配方,包括草料、浓缩饲料和矿物质添加剂等,确保其能够提供充足的营养。
2.多样化的饲料供给:在饲料供给方面,可采用多样化的供给方式,如干饲料、浸饲料和混饲料等,以增加母羊对饲料的摄入量和食欲。
3.适当的饲喂频率:繁殖期母羊需要定时定量地饲喂,一般每天饲喂3-4次,避免过度喂食和不足喂食的问题。
三、疾病防控1.常规的疫苗接种:注重母羊的疫苗接种,包括疫苗接种和驱虫,预防常见的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2.定期的体检和保健:根据兽医的建议,定期对母羊进行体检和保健,及时发现并处理患病情况,保持母羊的健康状态。
3.隔离病羊和患病羊:发现病羊后,及时隔离并进行治疗,避免病羊传染给其他健康的母羊。
四、生殖行为1.合理的配种选择:根据母羊的品种特点和遗传背景,选择适宜的公羊进行配种,确保繁殖后代的质量。
2.合理的配种时间:根据母羊的发情情况和繁殖目的,确定合适的配种时间,提高母羊的受胎率。
3.监测母羊的生殖情况:定期监测母羊的生殖情况,包括发情期、排卵期和妊娠情况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处理。
1.合理的群体搭配:根据母羊的品种特点和个体状况,合理搭配母羊群体,避免过度交配和同胞配种的问题。
2.合理的群体管理:定期对母羊群体进行管理,包括换羊位、换代等,保持母羊群体的平衡状态。
3.科学的产羔及幼崽管理:根据母羊的分娩情况和幼崽的生长状况,合理管理产羔和幼崽,提高其存活率和发育质量。
母羊饲养管理
母羊饲养管理是在农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对母羊的饲养管
理能够直接影响到母羊的健康和繁殖能力,从而影响到羊肉的品质和
养殖效益。
母羊饲养管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饲料供应:母羊需要足够的饲料才能维持充足的能量和营养,
特别是在孕后期和哺乳期,要特别注意饲料的供应,保证母羊能够产
生足够的乳汁供应羔羊。
2. 饮水管理:母羊要保持充足的饮水量,特别是在夏季高温天气,要保证水源清洁卫生,充足供应,以免因饮水不足导致母羊口渴、消
化不良、发热等症状。
3. 疫病防治:母羊要注重疫病防治,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常规的
疫病防治措施,以预防常见的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保证母羊健康安全,防止疫情对养殖业造成严重的损失。
4. 繁殖管理:母羊繁殖管理是母羊饲养管理的重点,要注意掌握
母羊的孕期和分娩期,及时给母羊提供适合分娩的温暖和安静环境,
保证羔羊的安全平稳产出。
同时要根据母羊的年龄和健康状况,合理
计划母羊的配种和繁殖,以达到最大化的繁殖效益。
以上就是母羊饲养管理的关键点,通过科学的养殖管理,能够提高母羊的养殖效益,同时保证羊肉的品质和安全卫生,为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稳定保障。
饲养种羊管理制度一、前言种羊是畜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良好的管理制度对于提高养羊效益和羊群品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因此,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实用的饲养种羊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旨在对种羊管理制度进行系统的介绍和阐述,以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指导和参考。
二、羊舍管理1. 羊舍建设(1)场地选择:选择地形平坦、排水良好的地段,离主要驻地和饮水处近。
充足的阳光照射和通风对于羊舍内环境的保持至关重要。
(2)羊栏设置:为了便于管理和疾病防控,羊舍的栏杆应该坚固、分隔合理、易于清洁,并配备相应的喂水设施和饲料槽。
(3)温度控制:要根据当地气候情况,配置相应的保温设施和通风设备,确保羊舍内的温度和湿度处于适宜范围。
2. 羊舍卫生(1)定期消毒:每月对羊舍进行一次全面的消毒,特别是夏季高温多雨的季节要做好防霉除螨的工作。
(2)粪便清理:定期清理羊舍内的粪便,保持环境的清洁卫生,减少病原微生物的滋生和传播。
(3)垃圾处理:对于羊舍内产生的垃圾,要及时进行分类和处理,做到不留垃圾、不积水、不滋生蚊蝇。
三、饲料管理1. 饲料配方(1)科学配方:根据不同生长阶段和品种的种羊,合理配置饲料的配方和营养成分,保证羊群的生长发育和繁殖需要。
(2)质量保障:选购饲料的时候,要选择优质的原料,并严格按照配方进行比例混合,确保饲料的质量和卫生安全。
2. 饲养管理(1)定量喂食:要按照种羊的生长发育需求,制定合理的喂养计划,并严格按照时间、量进行喂食。
(2)水源保障:要确保饮水的来源清洁卫生,水质优良,保持24小时供水的状态。
(3)监测管理:定期对饲料进行营养分析,了解羊群的饲料摄入量和饲料利用率,及时调整饲养管理方案。
四、疾病防控1. 疫苗接种(1)规定时间:根据当地的疫病流行情况和兽医的建议,制定接种时间和接种方案,确保种羊免疫的有效性。
(2)记录备案:对接种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接种时间、接种疫苗和免疫效果,以备日后查阅。
后备种母羊的饲养管理要点张淑莹吉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吉林长春 130062后备种母羊是养殖场发展的前提,也是羊群繁衍的基础。
只有通过合理的饲养管理,才能保障羊群的健康,进而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
因此,对后备种母羊饲养管理技术要点进行分析,有着现实性的意义。
1 做好饲料管理和饲养环境工作1.1 补饲与限制饲养4~6月龄是后备种母羊饲养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中后备种母羊处在迅速发育阶段,对营养要求比较高。
在这个时期中又恰逢断奶,并且处于青黄不接的饲料转换阶段,这些都会对后备种母羊的培育形成影响。
因此,刚刚断奶的后备种母羊需要进行精料补饲,时间至少要延长到一个月。
在这个过程中还要综合放牧回归之后再补饲适量的优质青草,不能突然停止补饲。
在羊舍中饲养的后备种母羊需要将精料作为主要的饲料,其中需要注意维生素与微量元素的补充。
后备种母羊在培育的时候有一个过渡期,通常在8~12个月龄的时候进行饲养限制的工作,这样就能够以免肥胖对繁殖产生影响。
放牧饲养的后备种母羊只需要补充微量元素,不需要补饲任何精粗饲料。
在羊舍中饲养的后备种母羊在8个月龄之后要控制饲料,预防其早熟。
要尽量提升蛋白质质量,限制氨基酸与维生素等相关添加剂的喂养,这样才能保障后备种母羊生殖系统的正常发育,让后备种母羊增强体质,选择最好的豆科、牧草、干草、青贮饲料,经常称重检查,检查是否符合日增重的要求。
1.2 控制饲养环境温度对种母羊的影响较大,羊舍温度若是在25 ℃之上,极易导致母羊食欲下降,若是羊舍温度低于5 ℃则会影响母羊的繁殖,所以需要做好夏季的防暑与冬季的保暖,将羊舍的温度控制在适宜的范围。
除此之外还要做好羊舍的清理工作,要定期对羊舍周围的环境进行消毒杀菌,以此预防病原微生物感染配种羊群。
梅雨季节是羊病的多发阶段,在个时期中要保障羊舍的干燥。
饲养人员要定期换舍内的垫草,在地面上撒适量的石灰或者是焦泥灰,以此吸收羊舍的湿气,进而保障舍内环境的干燥。
种母羊的饲养与管理要点作者:李涛来源:《现代畜牧科技》 2016年第8期李涛(黑龙江省克山县河北乡畜牧兽医综合服务站,黑龙江齐齐哈尔161600)摘要:种母羊是内羊养殖场的重要群体,是羊群发展的基础。
做好种母羊的饲养管理工作,可以保证种母羊正常的发情、配种、受胎,并可实现多胎、多产,提高羔羊成活率以及活力,是实现肉羊养殖较高经济效益的关键,现对种母羊的饲养管理要点简单的加以介绍。
关键词:种母羊;饲养要点;空怀期;妊娠期;哺乳期;管理要点;环境;疾病预防中图分类号:S826.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9737(2016)08-0036-011 种母羊的饲养要点按照母羊的生理阶段,可以将母羊分为空怀期、妊娠期和哺乳期,母羊在各个阶段的饲养方法都不一样,为了保证母羊良好的体况和繁殖性能,进行全年均衡的饲养。
对于种母羊要实行分期饲养的方法,根据母羊在不同生理阶段的特点采取合理的饲养方法。
空怀期。
空怀期是指母羊从羔羊断奶到配种受胎前的这段时期,此期的饲养目的是使母羊恢复体况并保持适宜的膘情。
一般在配种前的11.5个月实行短期优饲的方法以使母羊达到配种要求的体况标准,适宜的膘情对于提高母羊的配种受胎率有很重要的作用,还可以使母羊发情整齐、产羔整齐,并且保证产羔的数量和质量。
妊娠期。
妊娠期是指母羊从成功受孕到产羔前的这段时期。
此期的饲养目的是保证自身适宜的体况以及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
母羊的妊娠期一般为5个月,受孕后的前3个月为妊娠前期,此期胎儿的生长发育缓慢,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量较少,这一时期对营养的要求足够母羊维持需求即可,所以在采取放牧饲养时,适量的补饲即可,在舍饲饲养时,只要给予充足的草料,可不补饲精料,或者补饲少量精料即可。
但是要注意饲草的新鲜以及易消化性;妊娠期的后2个月为妊娠后期,此期胎儿的生长发育迅速,体重增长速度快,初生重90%是在妊娠后期生长的。
因此这一时期母羊对营养的需求量明显增加,如果这一阶段的营养供应不足,会导致羔羊的初生重较小,体质较弱,抵抗力弱,羔羊的死亡率高。
种母羊日管理技巧
一个羊场地展处好不好,关键在于种羊的管理。
而当下是种羊配种的黄金时节,对于种母羊的管理非常重要,这直接关系到来年产羔的数量,质量。
进而影响一年的收入,所以我们养羊人一定不要大意:
1.配种前的饲养管理
母羊配种前,应对其抓膘复壮,为配种妊娠准备好充足营养。
在日粮配合方面,应以保证正常的新陈代谢为基础,对断奶后较瘦弱的母羊,还要适当增加营养,以达到复膘。
溧水县种羊场饲养的波尔母羊以舍饲为主,干粗饲料如山芋藤、花生秸等任其自由采食,每天放牧约4个小时,这一时期,每天每只母羊应该另外补饲约0.4千克的混合精料。
羊体质虚弱,腹部虚空,体力和水分消耗量大,可饮淡盐水加适量麸皮。
产羔卜3天内如果母羊膘情好,可以少喂精料甚至不喂,只喂适量青绿饲料,以防消化不良或乳房炎。
②哺乳后期指的是母羊生产2个月后到羔羊断奶之间。
羔羊出生2个月后,母羊的泌乳量减少,羔羊利用饲料的能力日渐增强,从以母乳为主的阶段过渡到以饲料为主的阶段。
()。
种母羊的饲养管理要点
1.饲养:
哺乳母羊断奶后应充分放牧,加强饲养,使其迅速恢复体况。
在配种前10天~15天进行短期优饲,日补饲精料0.2公斤及适量的胡萝卜素或维生素,力争满膘配种。
配种后7天~10天给予短期优饲,以后3个月营养水平要求和配种前差不多,但营养更全面;怀孕后期合理补饲混合精料、优质青草、干草以及块根多汁饲料等。
母羊产仔后,最初几天主要采取舍饲方式,以优嫩草、干草为主,同时喂米汤,让其自由饮用,并根据膘体情况灵活补饲豆渣、豆浆等,每天0.5公斤。
但体况好、乳汁充足的羊可少补或不补。
产后15天~20天,在原有饲料和充分放牧的基础上,每天补饲精料0.3公斤-0.5公斤,尽量喂给优质青绿饲料,1个月后逐渐减少精料。
2.管理:
怀孕后期母羊要单栏关养,放牧时应选择平坦的优质草场,但要避免吃霜冻草和寒露草,防止走远路,忌驱赶、殴打羊群,避免羊群拥挤、斗架。
补料时不饲喂青贮饲料;产仔母羊哺乳最初几天,尽量少放牧,不到灌术丛、荆棘中去,以免刺伤乳房。
带仔母羊继续单栏饲养。
种母山羊的饲养管理要点种母羊是羊群中一个基础群体,不仅数量较大,而且承担着配种、妊娠、哺乳和提高后代生产性能等繁重任务。
为获得较高的繁殖效率,应给予种母山羊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以提高受胎率、多胎多羔率、羔羊成活率。
种母山羊按生理阶段,可分为空怀期、妊娠期和哺乳期。
(一)空怀期为羔羊断奶至母山羊再次配种受胎这段时间。
空怀母山羊的饲养管理重点是保持一个良好的体况,以利于正常发情、排卵、配种和受孕。
对空怀母山羊应抓好放牧或加强舍饲,使其很快复膘,为配种作好准备。
如果采取放牧方式,且利用牧草丰盛的草地放牧,可不补料或少补料。
对体况不好尤其是体质瘦弱的母山羊,应在配种前一个月内采取短期优饲措施,方法是每头每天增喂精料120,150克,育种核心群另加胡萝卜250克。
实行短期优饲,可使母山羊发情整齐,受胎率高。
(二)妊娠期为母山羊怀孕至产羔这段时间,共5个月,可分成妊娠前期(3个月)、妊娠后期(2个月),其饲养管理应有所区别。
1.妊娠前期胎儿在此期间发育比较慢,所增加的重量只占羔羊初生重的10,。
因此,母山羊此期所需的营养并不比空怀期多多少。
一般放牧饲养,如果草质好、生长快,从牧草中采食到的营养物质即可满足母山羊需要,则无需补饲。
但在枯草季节要补加优质干草和青贮料,任其采食。
对高产母山羊应补给0.2千克左右精料,并补充一些多汁饲料。
舍饲母山羊也要尽可能利用空闲地和零星牧地放牧和运动。
总之,母山羊要保持中等偏上体况。
2.妊娠后期胎儿在此期间生长发育迅速,增重大,所增重量约占羔羊初生重的90,。
为满足胎儿对营养物质的需要,应加强母山羊的饲养,供给较高水平的营养。
该期如营养不足,则羔羊初生体重小,体质弱,成活率低;如果缺乏钙、磷矿物质饲料,则易引发母山羊产后瘫痪。
妊娠后期母山羊必须补饲体积较小、营养价值较高的优质干草和精料,能量营养不宜过高,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含量高,钙、磷应增加40,,50,,比例为2:1。
放牧后每日补饲1,1.5千克干草,1,1.5千克青贮饲料,0.3,0.5千克精料,具体补饲量依母山羊的体重、体况而定。
汇报人:日期:CATALOGUE目录•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繁殖管理•环境卫生饲养管理01春季青绿饲料逐渐减少,应重视青贮饲料的使用,保证种母羊的营养需求。
青贮饲料精料补充饲料品质根据种母羊的体重、体况和妊娠情况,适量补充精料,确保母羊获得足够的能量和营养。
选用品质优良的饲料,避免使用霉变或受污染的饲料,确保母羊的健康和生产性能。
03饲料管理0201建立规律的饲喂时间表,定时饲喂,使种母羊形成规律的饮食习惯,有利于消化和吸收。
定时饲喂根据种母羊的个体差异和生长阶段,合理分群,便于饲养管理和观察。
合理分群饲养计划根据种母羊的营养需求和饲料成分,科学配制饲料,确保营养均衡。
科学配制在更换饲料时,应逐渐过渡,避免突然更换引起种母羊的不适。
逐渐过渡定期观察种母羊的生产情况、健康状况和采食情况,做好记录,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观察记录饲养技术疫病防治02防疫措施疫苗接种根据当地疫病流行情况和疫苗接种要求,及时给种母羊接种疫苗,提高免疫力。
强化消毒定期对羊舍、饲料、饮水等场所进行消毒,减少病原菌的传播和感染。
定期检查定期对种母羊进行身体检查,包括体温、呼吸、食量、精神状态等,以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如蛔虫、肺虫等,可能导致羊消瘦、贫血、咳嗽等症状。
寄生虫病如口蹄疫、山羊痘等,传播速度快,对羊群危害大。
传染病如感冒、胃肠炎等,与环境变化、饲养管理等因素有关。
普通疾病常见疾病03辅助治疗如营养补充、护理等,有助于疾病的康复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治疗方法01药物治疗针对不同的疾病,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如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等。
02手术治疗对于某些疾病,如创伤、骨折等,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繁殖管理03发情鉴定观察母羊的外观变化发情母羊通常会表现出兴奋不安、目光迷离、食欲减退等症状,有时还会出现追逐公羊或接受其他母羊嗅闻的现象。
触摸母羊的生殖器官在母羊处于安静状态时,可以触摸其外阴部,感受生殖器官的变化。
发情期的母羊生殖器官会变得肿胀、湿润,有时还会流出黏液。
种用母羊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种用母羊可分为空怀期、妊娠期和哺乳期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母羊应根据生理阶段对营养物质的需求给予合理饲养。
本文介绍种用母羊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供参考。
1、空怀期母羊的饲养管理空怀母羊的饲养管理相对比较粗放,其日粮供给通常略高于维持需要的饲养水平即可,一般不补饲或只补饲少量的干草。
但是,由于年龄、胎次、带羔的数量和时间长短等因素的影响,母羊的体况差异很大。
对于后备青年母羊,发情配种前仍处在生长发育的阶段,需要供给较多的营养;泌乳力高或带双羔的母羊,在哺乳期内的营养消耗大、掉膘快、体况弱,必须加强朴饲,以尽快恢复母羊的膘情和体况。
在配种前1-1.5个月,应安排繁殖母羊在较好的草地放牧,促进抓膘,使母羊在繁殖季节能正常地发情配种。
对体况较差的母羊,要单独组群,给予短期补饲(每日补精料200-300克),促使母羊快速复壮。
2、妊娠期母羊的饲养管理羊的妊娠期约5个月。
妊娠期可分为妊娠前期和妊娠后期两个阶段。
妊娠前期即妊娠前3个月,其特点是胎儿增重较缓慢,所需营养与空怀期基本相同。
夏秋季节,妊娠前期母羊的饲养一般以放牧为主,不补饲或少量补饲精料,在冬春季节应朴些精料或青干草。
妊娠后期,即妊娠的最后2个月,此时胎儿生长迅速,因此,这一阶段需要给母羊提供营养充足、全价的饲料。
母羊妊娠后期日粮能量水平比空怀期高20%-30%,蛋白质增加40%-60%;除放牧外,需补饲一定的混合精料和优质青干草。
根据母羊放牧采食情况,每天可补精料0.40千克,青干草1-1.5千克,青贮料1千克,胡萝h0.5千克。
在妊娠母羊管理上,前期要防止发生早期流产,后期要防止母羊由于意外伤害而发生早产。
母羊在预产期前一周左右,可放入产圈内饲养,并适当进行运动。
3、哺乳期母羊的饲养管理在哺乳前期的2个月中,母乳是羔羊营养的主要来源,羔羊生长变化的75%同母乳量有关,每千克鲜奶约可使羔羊增重0.176千克。
为满足羔羊生长发育的需要,必须加强母羊的饲养,提高母羊泌乳量。
如何做好种母羊的饲养管理
一、分期饲养
母羊的饲养包括空怀期、妊娠期和哺乳期。
为保持种母羊良好的配种体况,要尽可能做到全年均衡饲养,尤其应搞好母羊的冬春补饲。
1、空怀期:
是指从羔羊断乳到配种受胎的时期。
此期要注意母羊的抓膘复壮,在配种前1~1.5个月实行短期优饲,提高母羊配种时的体况,达到
发情整齐、受胎率高、产羔整齐,产羔数多。
2、妊娠期:
是指从怀孕到产羔的时期,一般为5个月。
妊娠前期(受孕后前
3个月)因胎儿发育较慢,需要的营养物质少,一般放牧或给予足够
的青草,适量补饲(每只每天50~100克精料)即可满足需要。
此期
饲草饲料要新鲜易消化,饮水清洁无冰碴,不使羊受惊猛跑,以防
止早期隐性流产;妊娠后期(后2个月)是胎儿迅速生长之际,初生重
的90%是在母羊妊娠后期增加的。
这一阶段若营养不足,羔羊初生
重小,抵抗力弱,极易死亡且因膘情不好,到哺乳阶段没做好泌乳
的准备而缺奶。
因此,此时应加强补饲,除放牧外,每只羊每天需
补饲精料500克、干草1~1.5公斤、青贮料1.5公斤,食盐和骨粉15克。
给怀孕母羊的必须是优质草料,要注意保胎。
发霉、腐败、
变质、冰冻的饲料都不能饲喂,不饮温度很低的水。
3、哺乳期:
一般为2个月,由于羔羊生后的2个月主要靠母乳提供营养,母羊的营养应保证泌乳量多为前提,产双羔的母羊每天补给混合精料0.6公斤、豆科干草1公斤,产单羔母羊每天补给精料0.5公斤、
豆科干草0.5公斤,不论单羔还是双羔都应补给多汁饲料1.5公斤。
二、管理要点
1、供应充足饮水:
高温季节需水量大,喂水更不能间断;妊娠、哺乳母羊需水量增加,产前、产后母羊易感口渴,饮水不足易发生母羊烦躁不安、泌乳停止;喂粗蛋白、粗纤维和矿物质含量高的饲料时,其供水量同时也要增加。
每天要保证放牧前和归牧后供给一次充足饮水。
2、适宜的温度:
温度对母羊的影响很大,舍温超过25℃时即引起食欲下降,舍温低于5℃或高于25℃时,母羊的繁殖性能将受到影响。
要做好夏季防暑降温和冬季保暖工作。
3、保持环境干燥和安静:
雨季是羊病(尤其是肺炎)多发季节,应注意羊舍内干燥,勤换垫草,在地面上撒些石灰或焦泥灰,以吸湿气而保持羊舍干燥。
母羊胆小易惊,尤其在分娩、哺乳和配种时影响更大,怀孕母羊同圈饲养相互惊扰或强制牵拉等,都可能造成流产。
因此,在管理上要细致,保持环境安静。
4、搞好卫生消毒:
及时清除羊舍内粪便,保持舍内清洁卫生。
对食具和饮水器要经常洗刷,定期用0.1%高锰酸钾水溶液消毒或用水煮沸消毒,并定期对羊舍及周边环境用火碱消毒,以消灭饲养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
5、合理配种繁殖:
正确使用人工授精繁殖技术,可提高繁殖成活率。
母羊性成熟一般为4~8月龄。
一般初配母羊体重接近成年母羊可开始配种。
肉用母羊配种适龄为12个月龄,早熟品种、饲养管理条件好的母羊配种时间可提早:一般配种季节是春、秋两季,最理想的时间是9~11月份。
种母羊在繁殖选配时,要防止近亲交配及体质、外形有相同缺点的种羊互配而导致后代生产性能下降。
种母羊除了外形好,还应具备产仔多、泌乳量高、母性好的生产性能。
母羊如第一胎表现产仔及母性不好,每二胎仍然差时,须及
时淘汰,不能再作种用。
三、疫病防控
羊痘、山羊传染性胸膜炎、炭疽、羊快疫、羊布病等传染病是危害养羊业的烈性传染病,应及时做好疫苗接种工作,同时要定期驱虫。
母羊产仔后,要饲喂些磺胺类药物,也可就地取材,饲喂适量
的蒲公英、地丁、车前子等有消炎作用的野草,以防乳腺炎、阴道炎、败血症等疾病。
在管理上,应养成羔羊定时吃奶、母羊定时放
奶的习惯,防止母羊乳房中乳汁积存过久而形成乳块,导致乳腺炎
发生。
同时应注意母羊采食、饮水、排大小便等日常情况的观察,
发现病情及时治疗。
羊是人们熟悉的家畜之一,其饲养在我国已有5000余年的历史。
羊全身是宝,其毛皮可制成多种毛织品和皮革制品。
在医疗保健方面,羊更能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羊肉、羊血、羊骨、羊肝、羊奶、
羊胆等等可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羊肉
羊肉营养丰富,历来被用做壮阳的佳品。
它富含优质蛋白质
12.3%,脂肪28.8%,为猪肉的一半。
另外含矿物质磷、铁以及维生
素B、维生素A等营养素。
《本草纲目》载其功用“羊肉能暖中补虚、补中益气、开胃健力,治虚劳
恶冷、五劳七伤。
”金人李果说:羊肉有型之物。
能补有形肌肉之气,故曰“补可去弱。
人参羊肉之属人参补气,羊肉补形。
凡味
同羊肉者,皆补血虚益阳生则阴长也。
”隋朝名医巢元方诊治麻大
总管只病曰“风入腠理,病有胸臆,须羊肉蒸熟掺药之则愈。
”祖
国医学认为其性味甘温,入脾肾经,有益补气补虚、温中暖下之功效,因而可用于虚痨羸瘦、腰膝酸痛、产后虚冷、腹痛、寒疝、中
虚反胃等病症的治疗,有三高症的人应注意不可多食。
羊血
羊血含蛋白质16.4%,主要为血红蛋白,其次为血清蛋白,血清球蛋白和少量纤维蛋白。
性味咸平有止血、祛淤之功效,可用于吐血、血、肠风痔血、妇女崩漏、产后出血晕、外伤出血、跌打损伤等症的治疗故《随息居饮食谱》中有‘生饮止诸血,解诸素。
熟食但止血,患肠风痔血者宜之“的记载。
临床上若遇外伤上出血,取羊血炭十分,混匀敷于患部,再用纱布加压包扎,血即可止。
羊肝
羊肝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B、维生素C、钙、磷等成分。
其中维生素A的含量较高,每克肝含维生素A为29900国际单位。
羊肝性味甘凉,入肝经,有益血、补肝、明目之功效。
凡血虚羸瘦、妇人产后贫血、肺结核、夜盲症、白内障者,用羊肝200克,谷精草、杭白菊各30克,煮服,每日一剂。
羊肝若于菟丝子、车前子、枸杞子、决明子等19味中药配合,即为名方“羊肝丸”,可治青光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