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制作简易密度计 万
- 格式:ppt
- 大小:374.50 KB
- 文档页数:12
1 综合实践活动—制作简易密度计
导学目标:
1.归纳比较浮力大小的方法,并能灵活应用浮沉条件比较浮力大小。
2.利用漂浮条件的等量关系,求物体和液体密度。
3.能利用漂浮条件设计实验测量密度。
4.能根据排开液体体积变化判断液面升降。
【自主学习】密度计浸入液体的深度h 与液体密度ρ液的关系
1、推导h 的表达式:
2、表达式:
3、结论:液体密度越大,密度计浸入液体的深度 。
密度计在未知液体中的深度h 与液体密度ρ液成 。
4、图像分析
根据图像得到:密度计刻度值由上而下逐渐 ;
密度计刻度线分布 。
5、制成的密度计刻度线过密,如何改进? 如右图,写出刻度线间距h 的表达式: ;
改进措施:可以选用更 的吸管。
6、观察实验室密度计,下端配重的作用是 。
综合实践活动—制作简易密度计【导学目标】1.归纳比较浮力大小的方法,并能灵活应用浮沉条件比较浮力大小。
2.利用漂浮条件的等量关系,求物体和液体密度。
3.能利用漂浮条件设计实验测量密度。
【自主学习】A.密度计浸入液体的深度h与液体密度ρ液的关系1、推导h的表达式:2、表达式:。
B、图像分析:用自制简易密度计测出密度计进去水中的深度H。
根据以上推导出的公式,计算出液体密度与下表中的密度值相等时,简易密度计浸入的深度h(取密度的单位为g/cm3)液体的密度ρ(g/cm3)0.8 0.9 1.0 1.1 1.2 ……浸入的深度h/cm ……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完成图像。
3、根据图像得到:密度计刻度值由上而下逐渐(变大/变小/不变);密度计刻度线分布(均匀/不均匀)。
4.结论:液体密度越大,密度计浸入液体的深度密度计在未知液体中的深度,h与液体密度ρ液成。
C、用自制的简易密度计分别测出密度计浸入盐水、可乐的深度h,利用推导式算出盐水、可乐的密度。
液体的种类水盐水可乐浸入的深度h/cm液体的密度ρ(g/cm3)1.0h 1、h2,将实验数据填入表格。
2、根据已知推导式计算出盐水与可乐的密度,填入表格。
D、检验刻度误差:1、如何来检验自制的简易密度计测出液体的密度是否准确呢?2、检验刻度误差的方法:;。
3.介绍实验室中的密度计:1)密度计是一种可以直接测量液体的仪器仪器。
2)读数方法:静止时液面所对刻度乘以水的密度。
3)它的刻度特点:上下,刻度间隔。
4)密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物体漂浮在液面上时浮力等于的原理制成的。
5)密度计浸入液体中越深,说明液体的密度是越。
6)观察实验室密度计,下端配重的作用是 .E、制成的密度计刻度线过密,如何改进?1.改进措施:可以选用更的吸管。
【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学到了什么?。
探究活动:自制密度计1.写出密度计的原理以及简要的制作过程;用画简图加文字说明亦可。
参考方法:方法一,在四季润喉片药瓶中放入一标准刻度的纸条,加入一定的配重,并用瓶塞塞好,把瓶放入水中观察药瓶漂浮的情况,适当调节配重的多少,使药瓶浮于水面的位置恰在某一刻度线位置,这一刻度线就是1.000,再把药瓶放在密度不同的其他液体中,记下药瓶漂浮的位置,就可制成密度计。
方法二,找一支塑料圆珠笔杆除去挂钩,用蜡烛油把钩口封死,在笔杆中装入适量的配重也能制成密度计,刻度方法同方法一。
方法三,找粗细均匀截面形状相同的木棒一根,在一端钉一大铁钉,铁钉上缠一些铁丝也能制成密度计,刻度方法同方法一。
方法四,用铅笔自制密度计,在铅笔一端缠绕数圈细铁丝,或插到一块橡皮里,使其能在水中直立,刻下此时水面在铅笔杆的位置,即制成简易密度计,将此“密度计放到煤油中,若油面高于刻度线,表明ρ油<ρ水,放到浓食盐水中,若液面低于刻度线,表明ρ油<ρ盐水。
若有条件再利用密度不同的已知液体如上法多刻制几条刻度线,使用就更方便了。
方法五,用较小的玻璃瓶,内装适量砂子,在瓶口处插上一支小竹签,瓶口与竹签之间套着气门心以保持瓶口密封。
在小竹签上标上相应密度值,即可做成一只显示冷、热水密度差别的灵敏密度计。
方法六,取一根表面涂蜡的细木棍,在棍的一端绕上适量的铁丝,使它能够竖直地浮在液体(不能是强碱或强酸溶液)中。
在细木棍上标上相应密度值,即可制成一个简单密度计。
方法七,用硬纸粘成一个长纸筒,下端装上一段圆柱形铁块,封住下端,浸透石蜡,使其不透水。
在长纸筒上标定相应密度值2.制作过程中,你发现密度计的刻度与温度计的刻度有什么不同。
3.请对两位同学不同的“选材”将对制作密度计效果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估,并对制作过程提出一条合理建议。
这几种密度计标定相应密度值的方法是:将所制密度计与标准密度计同时放在密度不同的多种液体中(例如,可自行配制浓度不同的食盐溶液,酒精溶液等备用),按照标准密度计示值,在竹签上、细木棍上、长纸筒上与液面相平的位置划线并注上相应密度值。
制作简易密度计
【设计意图】
制作简易密度计的实践活动是一项集浮力、物体的浮沉、密度于一体的综合性制作活动。
通过这项制作活动,可以使学生知道浮力知识的又一应用;进一步理解浮力的知识, 关键是通过技术设计与制作活动学生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观察、思考、动手试一试、想一想、做一做的体验与思维的过程中愉快的学习物理。
【教学目标】
1.通过简易密度计的设计和制作,让学生应用二力平衡和浮力等知识进行技术设计,学习技术设计的思想和方法。
2.通过简易密度计的设计、制作,培养学生敢于动手、乐于创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体验创造和成功的快乐。
3.通过技术设计与制作活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获取并整合经验。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能应用二力平衡和浮力等知识设计、制作简易的密度计。
教学难点:在制作过程中能主动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方法解决问题。
【课前准备】
饮料吸管、钢珠、水、食盐水、酒精、刻度尺、量筒、可乐等。
【板书设计】。
初二物理简易密度计制作方法
制作简易密度计需要的材料:
1. 一只空瓶子
2. 一定量的水
3. 一块平滑的木片或塑料片
4. 一只测尺子
制作步骤:
1. 将空瓶子放在平稳的桌面上;
2. 将一定量的水倒入瓶子中;
3. 将木片或塑料片平放在瓶口上,使其浮在水面上;
4. 用测尺子测量瓶口到水面的距离,记录下来;
5. 加入一定量的盐或砂糖搅拌均匀;
6. 重复步骤3、4、5,记录不同浓度溶液时的瓶口到水面的距离。
分析结果:
1. 密度计原理是利用物体的浮力,根据阿基米德定律,被液体浸泡的
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被液体排开的液体的重量。
因此,木片或塑
料片浮在水中的部分体积就是水的体积,盐或砂糖加入后,密度变化,浮在水中的部分体积也会发生变化,根据瓶口到水面的距离可以计算
出液体的密度。
2. 密度计测出的值只是大致值,不太精确,更精确的密度计需要使用
精密仪器。
基于证据、思辨的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以“制作简易的密度计”的教学为例摘要:基于苏科版教材,尝试设计与开展“制作简易的密度计”的综合实践活动。
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体验产品的制作过程,思考产品在制作与使用过程中的困难与差异。
培养学生养成基于证据的物理思维习惯,鼓励学生采用思辨的物理思维方式,在实践中逐步形成正确的物理观念。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自制密度计;证据;思辨综合实践活动是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的特色栏目之一,其设计初衷就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与规律之余,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各色项目任务的开展以及项目产品的制作之中。
在完成相应任务的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养成科学探究的思维方式,为其学科素养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制作简易的密度计”是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八年级下册压强与浮力单元的相关内容。
学生学习了浮力的学科知识以后,安排综合实践活动,能够使学生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浮力的知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下面笔者简要阐述本节课的设计流程及教学反思,尝试从证据收集、问题思辨的角度来实施课堂教学。
一、基于真实问题的真实情境活动的开展必然须基于真实的生活情境。
密度计的使用价值在于能够比较不同液体的密度,进行比较后就能够应用于生活、生产之中。
因此,“盐水选种”就成了本堂课需要融入的生活情境。
提出问题:“如何测量不同盐水的密度”?除了使用天平、量筒等常规方法之外,有没有一种可以更简单更直接的测量方法?二、基于可视模型的原理分析若直接问“密度计的测量原理”,对于学生来说一定比较抽象,因此,可设计如下活动:将同一个鸡蛋轻轻放入两杯不同的盐水中,使其漂浮(如图1)。
提出问题:“鸡蛋在不同的盐水处于哪种状态?两种盐水中鸡蛋受到的浮力变化吗?排开的盐水体积变化吗?”学生通过观察与对比,感受盐水密度ρ液与排开体积V排之间的关系,借用漂浮状态时所受浮力F浮与所受重力G物二力平衡,以此推理可利用物体的漂浮条件通过比较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间接比较不同液体的密度,若换一个规则形状的物体漂浮例如塑料吸管,则可以间接测量液体密度(如图2)。
密度计制作方法
密度计是一种用于测量物质密度的仪器,广泛应用于化学、医药、食品、石油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一种简单的密度计制作方法,以供参考。
材料清单:
1. 一只玻璃试管
2. 一支滴管
3. 一根细长的玻璃棒
4. 一杯水
5. 一些不同密度的液体,如酒精、油等
步骤:
1. 将玻璃试管置于水平的桌面上,用细长的玻璃棒轻轻敲打试管底部,使其中的气泡全部排出。
2. 用滴管将水滴入试管中,直至试管装满水,同时注意不要让水溢出试管口。
3. 将试管放置于水平的桌面上,等待水的表面处于水平状态。
4. 用滴管将待测液体滴入试管中,直至液面上升到试管口。
5. 记录液面高度,即为待测液体的密度。
6. 重复以上步骤,测量不同密度的液体,并将结果记录下来。
注意事项:
1. 制作密度计时,要确保试管底部无气泡,否则会影响测量结果。
2. 测量时要保证试管放置平稳,液面处于水平状态,否则也会影响测量结果。
3. 测量前要先了解待测液体的性质和密度范围,避免测量错误。
总结:
这种简单的密度计制作方法虽然粗糙,但可以用于一些简单的实验和日常生活中的测量。
当然,如果需要更精确的测量结果,建议使用专业的密度计。
初二自制简易密度计步骤一、简易密度计制作前的准备1. 材料准备咱们要找一根粗细均匀的吸管,就那种喝饮料的吸管就行。
这吸管最好是透明的,这样咱们能看得清楚。
还有啊,得找一些小珠子或者小钢珠之类的重物,像那种做手工用的彩色小珠子就挺合适的。
再就是准备一些蜡或者橡皮泥,用来密封和调整重心的。
当然啦,还得有一个盛水的容器,像小杯子或者小瓶子都可以。
2. 原理了解同学们,密度计的原理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
简单说就是物体在液体里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液体的重力。
密度计在不同密度的液体里,排开液体的体积不一样,它浸入液体的深度也就不一样。
这样咱们就能通过它浸入的深度来判断液体的密度啦。
二、简易密度计的制作步骤1. 制作密度计的主体先把吸管一端用蜡或者橡皮泥封起来。
这一步可得小心点,要封得严实,不然等会儿放重物或者放到水里就会进水。
就像盖房子打地基一样,地基不牢,房子可就不稳啦。
2. 加入重物接着把小珠子或者小钢珠从吸管没封的那一端慢慢放进去。
放多少呢?放进去一些之后,咱们可以把吸管竖起来,看看它是不是能比较稳地立着。
如果立不住,那就再加点重物。
要是太沉了,就倒出来几颗。
这就像炒菜放盐一样,得适量,多了少了都不行。
3. 调整重心放好重物之后,如果发现密度计不太平衡,那就用蜡或者橡皮泥再调整一下。
让它能够在水里比较平稳地漂浮,就像小船在水上一样,得稳稳当当的。
4. 标记刻度做好密度计之后,咱们把它放到已知密度的液体里,比如水。
先在吸管上标记出它在水里浸入的深度。
这就是咱们的一个标准刻度啦。
然后呢,可以再找一些其他密度已知的液体,像盐水,再把密度计放进去,标记出在盐水中的刻度。
这样,咱们就可以根据这些刻度来大致判断其他液体的密度了。
三、简易密度计的使用和注意事项1. 使用方法当我们要测量一种液体的密度时,就把制作好的简易密度计轻轻放到液体里。
然后观察它浸入液体的深度,再根据之前标记的刻度来判断液体的密度。
2. 注意事项同学们,在使用的时候可别太粗鲁了。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第6章物质的物理属性综合实践活动自制简易密度计配制盐水我设计这节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自制简易密度计配制盐水的活动,理解密度的概念和物质的物理属性。
我希望通过这个活动,学生能够亲手实践,深化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并从中体验到物理的乐趣。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密度的基本概念,了解不同物质的密度差异,以及如何通过实验配制盐水。
同时,我也希望学生能够通过活动培养观察、思考、动手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在教学难点和重点上,我会着重讲解密度的计算方法和实验操作技巧。
学生需要理解密度是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以及如何利用这个公式进行计算。
学生还需要掌握如何准确测量液体的体积和质量,以及如何通过调整盐水的浓度来达到预期的密度。
为了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我会准备一些简单的实验器材,如量筒、天平、砝码、盐和清水等。
学生则需要准备自己的实验报告,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在活动过程中,我会先向学生讲解密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然后指导他们如何自制密度计,并利用它来测量不同液体的密度。
接着,我会带领学生进行盐水的配制实验,让他们亲手调整盐水的浓度,以达到预期的密度。
在整个过程中,我会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活动的重难点上,学生需要掌握密度计的制作和使用方法,以及如何准确测量和计算密度。
他们还需要学会如何通过调整盐水的浓度来达到预期的密度,这需要他们对密度有一定的理解和掌握。
通过这节综合实践活动,我希望学生能够不仅掌握密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学设计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需要特别关注的。
学生对于密度的理解程度是这节课的关键。
密度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理解密度需要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因此,如何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密度,并能够运用密度公式进行计算,是我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
自制简易密度计的制作和使用方法是活动的核心。
我需要确保学生能够正确地制作密度计,并能够利用它来测量液体的密度。
密度计的制作方法简介密度计是一种用于测量物体密度的仪器。
通过测量物质在单位体积中的质量来计算密度。
本文将介绍一种简单的制作密度计的方法,需要的材料和步骤。
材料准备1.一个透明的玻璃容器2.一些不同密度的物质,如水、酒精、油等3.一个量杯或注射器4.纸和笔制作步骤1.准备一个透明的玻璃容器,这样可以清楚地观察不同物质的层次。
2.收集不同密度的物质,如水、酒精、油等。
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密度范围。
3.使用量杯或注射器在容器中分别倒入一定量的不同物质,同时记录每种物质的名称和体积。
4.把物质小心地倒入玻璃容器中,尽量避免产生气泡。
5.等待物质在容器中静止,形成各自的层次。
6.利用纸和笔标记每个层次的位置和密度值。
根据物质的质量和体积,计算每种物质的密度值。
7.清理玻璃容器,准备进行下一次测量。
注意事项1.使用透明的玻璃容器可以方便观察不同物质的层次,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2.在倒入物质时,要小心避免气泡的产生,因为气泡可能会干扰层次的形成。
3.记录每个层次的位置和密度值非常重要,这样可以进行后续的计算和分析。
结论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可以制作一个简单的密度计来测量不同物质的密度。
通过测量物质在单位体积中的质量并计算密度值,可以深入了解物质的特性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这种制作方法适用于初学者,可以在家中进行简单的实验。
希望这篇文档可以帮助你制作自己的密度计,并对密度测量有更深入的理解和应用。
注意:制作密度计涉及使用液体和玻璃容器,请务必小心操作,避免发生任何意外。
自制密度计实验
自制密度计
实验材料:装满水的杯子,盐,吸管,夹子,小皮筋,笔。
第一步,用夹子和小皮筋在吸管的一端固定,以防吸管漏水,从而导致实验有误差,也能让这个简易的密度计能在水里里起来。
接下来,把吸管放入用装满水的杯子中,直到吸管漂浮在水中。
用笔在吸管上做上标记。
下一步,盐加入水中,搅拌均匀。
把吸管再次放入水中,观察水面位置,用笔做上标记。
同一个密度计漂浮在两种不同的液体中,因为密度计所受的重力没有改变,二力平衡,浮力也没有改变,由于密度不同,排开的水也不同,所以密度计在密度大的液体中漂浮的浅,在密度小的液体中,漂浮更深。
最后,比较两次记录水面的高度,我们可以看出密度计放在盐水中露出高度比放在水中露出高度高。
重复以上步骤,多做几次实验,我们可以发现水的密度比盐水的密度小。
综合实践活动—制作简易密度计导学目标:1.归纳比较浮力大小的方法,并能灵活应用浮沉条件比较浮力大小。
2.利用漂浮条件的等量关系,求物体和液体密度。
3.能利用漂浮条件设计实验测量密度。
4.能根据排开液体体积变化判断液面升降。
【自主学习】密度计浸入液体的深度h与液体密度ρ液的关系1、推导h的表达式:2、表达式:3、结论:液体密度越大,密度计浸入液体的深度。
密度计在未知液体中的深度h与液体密度ρ液成。
4、图像分析根据图像得到:密度计刻度值由上而下逐渐;密度计刻度线分布。
5、制成的密度计刻度线过密,如何改进?如右图,写出刻度线间距h的表达式:;改进措施:可以选用更的吸管。
6、观察实验室密度计,下端配重的作用是。
10.1压强导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压力,会画压力的示意图。
2.知道压力与重力的区别。
3.知道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并能建立压强定义公式,知道压强单位及意义。
【自主学习】一、压力1、压力: 作用于物体 的力叫做压力。
作出下图中物体对水平面、斜面、墙壁的压力。
2、产生原因:由于受挤压的表面发生 而产生,所以压力属于 力。
3、作用点:在被压物体 。
4、方向:与被压物体表面 。
5、压力的作用效果:压力可以使物体发生 。
二、区分压力与重力1、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
用力的示意图分别作出物体对地面的压力F 、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F /和物体的重力G.①压力F 的作用点在 ,重力G 的作用点在 ,所以,压力与重力作用点 (一定/可能)不同。
②如上图,压力与支持力是一对 ,支持力与重力是一对 ,所以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 物体的重力,即 F G.③压力F 的方向 水平面向下,重力的方向总是 向下,也就是 水平面向下。
所以物体在 面上时,压力的方向与重力的方向 。
2、物体静止在斜面上用力的示意图分别作出物体对斜面的压力F 、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F /和物体的重力G.①此时F 与G 的大小相等么?为什么?②此时F 与G 方向相同么?【合作探究1】探究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大小与倾斜程度的关系。
百度文库
百度文库
综合实践活动—制作简易密度计
导学目标:
1.归纳比较浮力大小的方法,并能灵活应用浮沉条件比较浮力大小。
2.利用漂浮条件的等量关系,求物体和液体密度。
3.能利用漂浮条件设计实验测量密度。
4.能根据排开液体体积变化判断液面升降。
【自主学习】密度计浸入液体的深度h 与液体密度ρ液的关系
1、推导h 的表达式:
2、表达式:
3、结论:液体密度越大,密度计浸入液体的深度 。
密度计在未知液体中的深度h 与液体密度ρ液成 。
4、图像分析
根据图像得到:密度计刻度值由上而下逐渐 ;
密度计刻度线分布 。
5、制成的密度计刻度线过密,如何改进? 如右图,写出刻度线间距h 的表达式: ;
改进措施:可以选用更 的吸管。
6、观察实验室密度计,下端配重的作用是 。
简易密度计制作实验器材:粗细均匀且一端密封的塑料管1个,适量的水、酒精和酱油,空矿泉水瓶1只(瓶盖端剪掉),铁钉若干个,铅笔1只,尺子1个实验步骤:1.在粗细均匀且一端密封的塑料管中放入铁钉若干个,使它能竖直浮于水面;2.这样,一个粗略地、未标刻度、能漂于水面的“密度计”就制成了(如图);3.制作:在空矿泉水瓶中倒入适量的水,并轻轻将未标刻度“密度计”放入水中,使其漂浮在水中,待其静止后,轻轻用铅笔在水面位置画一条线,将密度计拿出,加深这条线,并在旁边写上“1.0”,意为水的密度为“1.0g/m3”。
对于粗细均匀、漂浮在液体中的物体,由阿基米德原理有:G=F=SHρρ=(G/S)/H令k=G/S,则ρH=k,ρ,H成反比关系用尺子量出上述塑料管浸没在水中的高度H=11.50cm,由ρ水=1.0g/m3,代人上式得:k=11,50,因此该密度计满足下述规律:ρ=11.50/ H密度ρ(g/m3)0.8 0.9 1.0 1.1 1.2 1.3 塑料管浸没在液体中的高度H (cm)14.38 12.78 11.50 10.45 9.58 8.85 将表中数据标示在“密度计”上,获得标有刻度“密度计”(如图):4.验证:倒掉瓶中的水,倒入适量质量浓度为95%的的酒精,并将“密度计”放入酒精中,测出酒精密度约为0.82 g/m3(如图):对于质量浓度为95%的的酒精,可计算出它的密度:ρ95%酒精=m÷v=m÷(0.95 m÷ρ纯酒精+0.05m÷ρ水)≈0.81 g/m3 测量结果和计算结果比较接近,说明该密度计制作是比较成功的。
5.应用:倒出瓶中的的酒精,倒入适量的酱油,将“密度计”放入酱油中,测出酱油密度约为1.23 g/m3(如图):。
自制密度计实验报告密度是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通常用ρ表示。
密度计是一种常用的用于测量密度的仪器。
常见的密度计有水银密度计、酒精密度计等。
本实验将制作一种简单的密度计,以测量液体的密度。
制作材料:1. 透明塑料瓶2. 一段铝管3. 染色液体4. 量杯5. 电子秤6. 尺子7. 温度计实验步骤:1. 用尺子测量铝管的长度,并将其锯成适当的长度。
将铝管放入透明塑料瓶中,调整位置使其垂直于底部。
2. 用量杯将染色液体倒入瓶中,直到液体的面积超过铝管。
等待几分钟,直到液体稳定,确保铝管的位置不动。
3. 用电子秤测量整个密度计的重量,并记录下来。
4. 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并记录下来。
5. 用尺子测量液体面上的高度h1和铝管上方的高度h2,并记录下来。
6. 重复以上步骤,使用不同的液体和温度进行测量,记录数据。
实验数据:液体温度/℃ h1/cm h2/cm 密度/kg·m-3红染料 20.1 6.8 4.3 1126蓝染料 20.3 5.1 2.6 1029黄染料 20.2 8.2 6.7 1263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可以计算出每种液体的密度。
例如,红染料的密度为1126kg/m3。
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液体的密度不同,且密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实验结论:本实验制作的密度计能够简单、准确地测量液体的密度。
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得出了不同液体的密度,并发现密度与温度变化相关。
此外,实验中还发现密度计的制作材料和液体的颜色等因素也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