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鲁智深形象分析培训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20.00 KB
- 文档页数:3
鲁智深分析鲁智深,原名鲁达,北宋年间关西人士,在梁山泊一百单八将中排第十三位。
鲁达原是宋渭州经略使种师中帐下提辖官,生得身长八尺、腰阔十围、面圆耳大、鼻直口方,腮边一部络腮胡须,为人性如烈火,好打抱不平,因为见郑屠欺侮金翠莲父女,三拳打死了镇关西,避祸出走,后在五台山文殊寺出家为僧,因背上刺有花绣,故此江湖上人送绰号“花和尚”。
鲁达本在渭州小种经略相公手下当差,任经略府提辖。
为救弱女子金翠莲,他三拳打死恶霸镇关西,被官府追捕。
逃亡途中,经金翠莲的丈夫赵员外介绍,鲁达到五台山文殊院落发为僧,智真长老说偈赐名曰:“灵光一点,价值千金。
佛法广大,赐名智深。
”他从此有了安身之处,隐姓埋名过起了日子。
可鲁智深在寺中难守清规戒律,结果酒醉大闹五台山,智真长老只得让他去投东京汴梁大相国寺安身,临别赠四句偈言:“遇林而起,遇山而富。
遇水而兴,遇江而止。
”鲁智深在大相国寺看守菜园,收服了附近的一伙泼皮。
他在菜园中倒拔垂杨柳,并偶遇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豹子头”林冲,结为异姓兄弟。
后来林冲遭太尉高俅陷害,被刺配沧州,鲁智深不放心,一路暗中保护。
在野猪林,解差董超、薛霸欲害林冲性命,鲁智深及时出手,救下林冲,此后一直护送至沧州七十里外。
鲁智深因而为高俅所迫,只得逃离大相国寺。
鲁智深在江湖上漂泊,后与杨家将之后“青面兽”杨志、林冲之徒“操刀鬼”曹正等一起攻下青州二龙山宝珠寺,就此在二龙山落草为寇。
后二龙山、桃花山、白虎山三山聚义,又一同上了梁山。
后来,宋江奉圣命征讨方腊起义军,大战乌龙岭。
鲁智深追杀敌将夏侯成,却迷路入了深山;得一僧人指点,从缘缠井中解脱,生擒方腊,立下大功。
宋江等凯旋时,夜宿杭州六和寺。
鲁智深听得钱塘江潮信,心中顿悟,应了‘听潮而圆,见信而寂’的谒语,沐浴更衣,圆寂涅盘,留颂曰: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
忽地顿开金绳,这里扯断玉锁。
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鲁提辖在潘家酒楼吃酒时,听了金家父女对郑屠的控诉后,毫不犹豫地要去“打死了那厮”,被史进、李忠劝住后,马上从身上掏出五两多银子,又向史进借了十两银子一并交给金家父女作盘缠。
鲁智深的人物形象分析作为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血肉饱满而神采飞扬的古代侠义英雄人物形象,其中鲁智深是公认的最成功的一位。
金圣叹曾说:“写鲁达为人处,一片热血直喷出来,令人读之深愧虚生世上,不曾为人出力。
”纪德君对鲁智深的评价是“杀人须见血,救人须救彻;才大心细,雄猛沉稳;率性而行,粗豪不羁。
”聂绀弩先生曾经认为,鲁智深的形象是“人性的极峰,也是对于人性的最高理想”。
细读《水浒传》鲁智深这一人物呈现如下特点:一、豪爽直率嫉恶如仇鲁智深性格豪爽,不拘小节,对待朋友和弱者表现出极大的同情心和保护欲。
在瓦罐寺,鲁智深见崔道成,丘小乙两人强占寺庙,霸占民女,十分愤恨,大开杀戒;在华州府,他得知贺太守霸占民女,贪赃枉法,十分气愤,竟冒险前去行刺,结果被抓,打入死牢,幸亏宋江攻城才救了出来。
他对邪恶的行为表现出强烈的反感,拳打镇关西、大闹五台山,“禅仗打开生死路,戒刀杀尽不平人”是鲁智深一生最真实的写照。
二、粗中有细智勇双全虽然鲁智深行为粗犷,但在处理事情时却表现出细腻的一面,如在救助金家父女时,他不仅考虑如何安全帮助,还— 1 —考虑到他们缺少盘缠,主动提供帮助。
在救林冲的时候也是知微见著,见到有人找董超和薛霸就开始留心有无异常,在野猪林救了林冲以后,索性一直护送到沧州,深怕途中有变。
估计不会再出什么事了,才离开。
临分别时,还一禅杖把松树打折,以此来震慑董超和薛霸,免他们又生歹心,可见鲁智深是粗中有细,有勇有谋。
三、救弱济困重情重义鲁智深是一个心地善良、重情义的大丈夫。
他曾多次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帮助那些处于困境中的人,当他听金老父女哭诉投亲不着,流落异乡被人欺凌讹诈之后,当即就说:“老儿,你来,洒家与你些盘缠,明日便回东京去如何?”立即凑了十五两银子送与了金老。
这突出地表现了鲁智深富有同情心,心地善良,慷慨大方的优良品质和豪爽性格。
鲁智深在瓦官寺和老僧抢粥吃,但是当得知老和尚三天没吃饭了,才化得这些小米熬粥吃,于是便停下不吃了,这些表现也体现了鲁智深心地善良,推己及人的仁者之心。
《水浒传》主人公鲁智深形象性格分析一、人物绰号:鲁达――鲁提辖(官名)――鲁智深(法号)――花和尚(因其背上有花绣);二、人物个性:有勇有谋、粗中有细、嫉恶如仇、杀富济贫、坚定勇敢,鲁莽直率、俠肝义胆、豁达明理。
三、精彩故事情节的概括:1.拳打镇关西起因:鲁提辖(鲁智深)在当和尚之前,和李忠、史进在酒楼中喝酒,听人啼哭,扰了酒兴,大怒,便问何事.一姓金父女道:有一个卖肉的叫镇关西(又叫郑大官人),强抢民女,又要挟钱财,想到苦楚,不忍痛心。
经过:鲁提辖听后,怒不可遏.便接济了金氏父女,第二天提着个哨棒到了镇关西家,先耍弄了他一番,之后大打出手.鲁提辖打了镇关西三拳,拳拳正中要害,三拳便使镇关西一命呜呼。
结果:之后因杀人,惹了大祸,便逃难,路遇金老汉,金老汉知恩图报,他女婿将鲁达送到五台山上当了和尚,因其脊背有花绣,被人称’花和尚’。
2.大闹桃花村起因:被从五台山赶走,方丈将他介绍到东京大相国寺,路上经过桃花村经过:小霸王周通强抢刘太公女儿为妻,被鲁智深装新娘戏弄,后遇打虎将李忠,原来李忠和周通就是桃花山上两个山代王,两人将鲁智深带到山上,后来鲁智深觉得两人吝啬,便离开桃花山。
结果:趁他们下山打劫时,缚了小喽啰,抢了一点金银酒器,离开桃花山3.火烧瓦罐寺起因:离开桃花山往东京的路上,化缘遇到瓦罐寺经过:瓦罐寺寺众多被(生铁佛)崔道成和(飞天夜叉)丘小乙两人赶走,只留下几个老弱走不动的,后来鲁智深没打过他们两人,逃出去,遇上(九纹龙)史进在路上打劫,两人一起回了瓦罐寺杀了崔和丘,放火烧了瓦罐寺。
结果:放火烧了瓦罐寺,史进去投少华山,鲁智深去东京大相国寺4.倒拔垂杨柳起因:鲁智深为了替金氏父女出气三拳打死了郑屠后,弃职逃往他地。
经过:鲁智深先来到五台山文殊院出家,因不守佛规,喝酒闹事,引起寺院其他和尚的不满,方丈知他将来必成正果,于是将他介绍到大相国寺看菜园子。
菜园子附近住着二、三十个泼皮,他们常来菜园子偷菜,已换了几个看园子的人都管不了他们。
鲁智深人物分析鲁智深是中国文学名著《水浒传》中的英雄人物,也是长篇小说中最具个性鲜明、形象深入人心的角色之一。
他是一个体格魁梧、神勇无敌的猛将,同时也是一个性格直爽、豪爽大方的豪杰。
本文将对鲁智深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进行深入分析。
首先,从外貌上看,鲁智深是一个高大威猛的猛将。
他身材魁梧,力大无穷,胸膛宽广,腰身粗壮,肌肉线条分明。
他的脸庞上有浓密的胡须,眉宇间透露着威严和英勇。
他的目光坚定有力,透露出一股不可征服的决心。
他的形象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与其他水浒英雄形成鲜明对比。
其次,鲁智深的性格特点是直爽豪爽。
他言语直率,豪情万丈,从不拐弯抹角。
他不喜欢玩弄文字游戏,善于抓住问题的本质,直接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
他不会在口头上同意别人的观点,却心怀古道热肠,积极维护正义和公平。
他义薄云天,勇敢地站出来保护弱者。
他对朋友忠诚无比,在困难的时候总是出于朋友间的义气,毫不犹豫地为朋友拼死一搏。
再次,鲁智深的胆识和勇猛无比。
他在水泊梁山中能力卓越,无人能敌。
他肆无忌惮地与敌人战斗,不畏艰险,只为完成自己的使命。
他的勇气来自于他内心的正义感,他坚信自己是为了维护天下百姓的安宁而战斗的,这种坚定的信念使他勇往直前,毫不退缩。
他在战斗中表现出的无所畏惧和英勇无敌的形象,使他成为文中最令人钦佩的角色之一。
最后,鲁智深的豪爽和善良使他在团结集体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他乐于助人,善良和蔼。
他敢于为正义和正道而战,但也能够对敌人的悲惨命运表达同情和怜悯。
他对朋友兄弟无私地付出,甘愿担下各种艰难险阻,以保护他人的利益。
他深受梁山好汉的尊敬和喜爱,成为水浒英雄中的一位灿烂明星。
鲁智深作为《水浒传》中的英雄人物,以他的身手、声望和性格特点,塑造了一个威猛、豪爽、直爽、忠诚、善良的形象。
他是一个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英雄,也是一个富有同情心和善良的人。
他与其他水浒英雄形成鲜明的对比,展示出了他的独特魅力。
鲁智深的形象从侧面反映了水浒英雄的共同特点,即在困境面前勇往直前,坚守正义,保护弱者。
《水浒传》人物形象分析之鲁智深备课资料(语文版八年级上册)《水浒传》人物形象分析之鲁智深《水浒传》塑造了一百零八位草莽英雄,写得“情状逼真,笑语欲活”,从语言行动、性格作风到理想志趣,人物的迥异性格被刻画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金圣叹曰:“所叙一百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
”本文就一百八好汉中鲁智深一人进行分析。
鲁智深,原名鲁达,绰号花和尚。
原是渭州经略府的提辖官,为因好打抱不平,三拳打死“镇关西”,而流亡江湖,后上梁山泊作了步军头领。
是《水浒传》中一个独具特色的人物形象。
下面对其性格进行具体分析:相貌粗恶,性格粗卤鲁达一出场,头裹芝麻罗万字顶头巾,脑后两个太原府纽丝金环,上穿一领鹦哥绿纻丝战袍,腰系一条文武双股鸦青绦,足穿一双鹰爪皮四缝干黄靴。
生得面圆耳大,鼻直口方,腮边一部貉臊胡须。
身长八尺。
腰阔十围。
这是第三回他出家前的外貌描写,再看第五回他出家之后的外貌描写:皂直裰背穿双袖,青圆绦斜绾双头。
鞘内戒刀,藏春冰三尺;肩头禅杖,横铁蟒一条。
鹭鹚腿紧系脚絣,蜘蛛肚牢拴衣钵。
嘴缝边攒千条断头铁线,胸脯上露一带盖胆寒毛。
生成食肉餐鱼脸,不是看经念佛人。
这一前一后一粗一恶把鲁智深相貌描绘得极为生动形象,读之让人脑中尽现这相貌粗恶的鲁智深。
此人不止相貌粗恶,性格也粗卤,且好打、好骂,焦躁急性。
鲁智深与史进英雄相惜,当即请史进上街吃酒,路上碰见使枪棒卖药的李忠,因是史进的师傅便邀其一同吃酒,谁知李忠道:“待小子卖了膏药,讨了回钱,一同和提辖去。
”鲁达道:“谁奈烦等你,去便同去!”李忠再诉缘由并叫史进与鲁达先行,鲁达就焦躁起来,把那看的人一推一交,骂道:“这厮们夹着屁眼撒开,不去的洒家便打!”这会搅了李忠的生意,李忠只好无奈收摊同去。
吃酒时听得人哭,焦躁起来,把碟儿盏儿都丢在楼板上,酒家来问,他又是张口即叱责。
当店小二不放金老父女走时,鲁达大怒,揸开五指,去那小二脸上只一拳,打得那店小二口里吐血,再复一拳,打落两个门牙。
鲁智深专题一、人物生平鲁智深出身下层军官,无家眷,无牵挂,从他身上体现出下层人物大无畏的最彻底的反抗精神。
他一开始并不是穷困潦倒,但他对社会愤恨,发起主动的反抗进攻,表现出他见义勇为的侠义精神。
拳打镇关西,大闹野猪林,大闹五台山,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襟怀坦白,豪爽仗义。
在对待招安的问题上,态度鲜明,强烈反对,表现出彻底的革命性。
他的性格特点是:“禅仗打开危险路,戒刀杀尽不平人。
”行动信条是:“杀人须见血,救人须救彻。
”1、性格特点:嫉恶如仇、侠肝义胆、粗中有细、勇而有谋、豁达明理2、相关情节:(1)鲁提辖拳打镇关西(2)鲁智深大闹五台山(3)鲁智深大闹野猪林(4)其它,如:倒拔垂杨柳二、事件概括鲁智深大闹野猪林豹子头林冲因得罪了高俅,被刺配沧州。
陆虞候买通防送公人董超、薛霸,要于途中结果(杀害)林冲。
两公差一路上百般折磨林冲。
在野猪林,见四面无人,两公差便凶相毕露,不由分说把林冲绑在树上,说明高太尉陆虞候指使他俩陷害林冲的根由。
两人要用水火棍打死林冲。
二人正要下手,忽然听见有人大喝一声,接着跳出来个和尚,原来是鲁智深,他一直在暗中保护林冲。
鲁智深捡了禅杖,怒火冲天地朝两公差打来。
两公差惊得魂飞魄散,不敢动弹一下。
鲁智深来到林冲面前,把绳子割断,扶起林冲,一路护送林冲安全到了沧州府。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天,鲁达、李忠、史进三人来到潘家酒楼喝酒。
吃得正欢,突然听到隔壁传来啼哭的声音,鲁达就叫酒保过来询问。
原来是当地一个自称“镇关西”的屠户郑屠强娶了金氏女子为小妾,后又索要银两,金氏父女只好四处卖唱。
鲁达和史进当即凑了十五两银子给他们。
第二天清早,鲁达安排金氏父女安全离开后,便去找郑屠算帐。
鲁达装作买肉,故意戏耍了郑屠一番。
郑屠被激怒后暴跳如雷,被鲁达摁倒在地,先后只三拳便要了他的性命。
鲁达怕吃官司,一溜烟回家收拾好行礼走了。
(后面的故事就是鲁达出家当了和尚,法名智深,有名的花和尚)三、名著练习(一)思考与探究1.鲁智深绰号花和尚,他在渭州三拳打死镇关西,在相国寺倒拔垂杨柳,在野猪林救林冲。
《水浒传》中鲁智深的人物形象分析1. 人物介绍鲁智深的身份背景鲁智深,号称“花和尚”,是《水浒传》中的角色之一。
他本是少林寺的和尚,因为不满寺中的规矩,醉中曾与人斗殴,最终被迫离开寺庙。
之后,他加入了梁山泊一伙。
鲁智深的外貌特征鲁智深身高八尺,目光炯炯有神,面色红润,浓眉大眼,浓密的胡须搭在宽阔的胸膛上。
2. 人物性格强悍的战斗力鲁智深作为水浒第二位好汉,以其强大的武力而闻名。
他擅长使用铁棒,力大无穷。
在战斗中,鲁智深勇猛无敌,与敌人搏斗时毫不畏惧,常常能够以一己之力击败众多敌人。
直爽豪放的性格鲁智深为人直爽豪放,性格开朗。
他对朋友忠诚,为义气所驱使。
同时,他也有善于交际的一面,能够与各路英雄志士和睦相处,广交朋友。
酒肉爱好者鲁智深酒量惊人,对酒肉极为痴迷。
他常常与好友一起畅饮,且无比豪爽。
同时,鲁智深常常因为酒后失态,不受控制地与他人发生争斗,甚至将酒吧砸毁。
3. 人物形象的象征意义代表力量与正义鲁智深作为梁山泊中的一员,代表着力量与正义。
他的强大战斗力与对于正义的追求将他与梁山泊的义士们紧密联系在一起。
他用自己的力量去保护天下良善之人,为正义而战。
体现智勇双全的形象鲁智深的名字中包含“智”字,不仅体现出他的智慧,同时也暗示了他的聪明才智。
他智勇双全,战斗力强大同时又有出色的智慧应对各种危机。
他在梁山泊中起着重要的策略指导作用。
豪爽忠诚的朋友形象鲁智深为人豪爽,对朋友忠诚,常常在困境中保护朋友。
他与其他好汉们的深厚友谊体现了忠诚与义气的价值观。
4. 总结鲁智深是《水浒传》中一个十分有魅力的人物形象。
他的强大战斗力与直爽豪放的性格让他成为众人景仰的对象。
同时,他体现了正义、智慧和忠诚这些重要的品质。
通过鲁智深的形象,作者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令人难以忘怀的角色。
鲁智深人物形象解析
鲁智深人物形象解析:
鲁智深,水浒传中的一位英雄人物,以其豪爽直率的性格和过人的武艺而闻名。
他的形象塑造着一个勇猛无敌的英雄形象,深受读者喜爱。
首先,鲁智深的外貌特征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身材魁梧,膀大腰圆,
两腮胡须拉得老长。
皮肤黝黑,目光炯炯有神,透露出一股威严和力量。
这种强壮的体格和凶狠的容貌与他威风凛凛的形象相得益彰。
其次,鲁智深的性格也是独特而且引人注目的。
他坦率直率,做事直来直去,
从不做作。
他有着无畏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不畏艰难困苦,敢于迎接任何挑战。
他忠诚正直,严于律己,对朋友忠实无比,从不离弃。
同时,鲁智深也是一个好笑、善解人意的人,常常以幽默机智的言谈逗乐队伍。
此外,鲁智深在武艺上也是独步江湖的存在。
他擅长拳脚搏击,力大无穷,斗
志昂扬。
他的拳法精湛,在水浒传中频频展现他的绝顶身手,他的武艺让人叹为观止。
总的来说,鲁智深的人物形象是一个具有豪放、善良、勇敢的英雄形象。
无论
是外貌特征还是性格特点,都使他在水浒传中成为一个备受瞩目、令人难以忘怀的角色。
鲁智深的形象不仅展现了他的武功与战斗力,更揭示了他内心深处额坚定信念和忠诚之心,这让他成为了许多读者心目中真正的英雄。
水浒传之鲁智深的性格解析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一部具有丰富人物形象的作品。
其中,鲁智深作为水浒传中的英雄人物之一,其性格特点丰富多样。
本文将从不同方面对鲁智深的性格进行解析,包括其勇猛果敢、豪爽直率以及情感丰富等等。
鲁智深以其勇猛果敢的性格而闻名于世。
在水浒传中,鲁智深以身高七尺、膀大腰圆的形象展现出其强壮有力的一面。
他具有一身过人的武艺,在战场上屡建奇功,往往能够一人独挡敌军。
他面对敌人时从不畏惧,拥有过人的勇气和决心,即使面对危险和死亡,也能毫不退缩。
他曾说过一句名言:“飞将军角弓不解弦,鬼神惊破胆!”这句话概括了鲁智深勇猛果敢的性格。
除了勇猛果敢,鲁智深还有豪爽直率的一面。
他性格开朗,豪爽大方,喜欢饮酒作乐。
他是一个坦诚直率的人,从来不善于欺瞒和伪装。
他对待朋友和敌人都一样,一切都是真诚的。
他的豪爽直率使得他能与水浒传中的其他人物建立起深厚的友谊,成为众多英雄好汉的知己。
他曾经与其他水浒好汉一起聚义,成为水浒英雄中的重要一员。
然而,鲁智深的性格并不仅仅是勇猛果敢和豪爽直率,他也有情感丰富的一面。
鲁智深在水浒传中常常表现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亲人的关怀。
虽然他在江湖中过着游离的生活,但是他内心深处对家人的牵挂和思念从未减少。
他在入伙梁山泊之前,曾在家中照顾年迈的母亲。
他的亲情和家庭观念,使他成为水浒传中一个具有温情的角色。
总的来说,鲁智深作为水浒传中的英雄人物,其性格表现丰富多彩。
勇猛果敢、豪爽直率以及情感丰富都是他性格中的重要特点。
这些特点共同构成了鲁智深独特的形象,使他成为水浒传中一个深受读者喜爱的角色。
通过对鲁智深性格的解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水浒传的世界,也能从中汲取一些有益的人生智慧。
《水浒传》鲁智深研究《水浒传》中的鲁智深,他的“该出手时就出手”的英雄气概,他的粗中有细,嫉恶如仇,我行我素的性格,他的扶危济困、打抱不平的侠义壮举,使他成为人们心中的大英雄;他虽然粗鲁,但却粗中有细智慧,他虽杀人无数,但为人正直,他独特的性格和形象给人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作者对鲁智深性格特征的刻画,运用了多种描写手法,错位描写,对比描写,衬托描写,以及对故事矛盾冲突的描绘等,独特的语言描写对鲁智深的形象刻画的入木三分,使人读了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天孤星鲁智深,原名鲁达,人称花和尚。
《水浒传》中梁山一百单八将之一,位列十三,在梁山上为步军头领之首。
鲁达本在渭州小种经略相公手下当差,任经略府提辖。
为救弱女子金翠莲,他三拳打死镇关西,被官府追捕。
逃亡途中,经赵员外介绍,鲁达到五台山文殊院落发为僧,智真长老说偈赐名曰:“灵光一点,价值千金。
佛法广大,赐名智深。
”1(第四回P50)鲁智深在寺中难守佛门清规,大闹五台山,智真长老只得让他去投东京汴梁大相国寺,临别赠四句偈言:“遇林而起,遇山而富。
遇水而兴,遇江而止。
”(第五回P62)在去东京汴梁大相国寺途中,先在桃花村醉打小霸王周通,后与史进重逢火烧瓦罐寺杀死生铁佛。
后鲁智深在相国寺看守菜园,收服众泼皮,倒拔垂杨柳,偶遇林冲,结为兄弟。
林冲落难,刺配沧州,鲁智深一路暗中保护。
在野猪林里,解差董超、薛霸欲害林冲,鲁智深及时出手,救了林冲一命,此后一直护送至沧州七十里外。
鲁智深因而为高俅所迫,再次走上逃亡之路,后与杨志等一起打下青州二龙山宝珠寺,就此落草。
后来宋江等接受招安,鲁智深陪同宋江,重上五台山,参礼智真长老。
师父说:“徒弟一去数年,杀人放火不易!”(第九十回P1090)临别再赠四句偈言:“逢夏而擒,遇腊而执。
听潮而圆,见信而寂。
”(第九十回P1091)宋江征方腊时,大战乌龙岭。
鲁智深追杀夏侯成,却迷路入深山;得一僧指点,从缘缠井中解脱,生擒方腊。
宋江大喜,劝智深还俗为官,荫子封妻,光宗耀祖,鲁智深说:“洒家心已成灰,不愿为官,只图寻个净了去处,安身立命足矣。
” (第一百十九回P1393)宋江又劝他住持名山,光显宗风,报答父母,鲁智深说:“都不要!要多也无用。
只得个囫囵尸首,便是强了。
”(第一百十九回P1393)宋江等凯旋,夜宿杭州六和寺。
鲁智深听得钱塘江潮信,终于顿悟,于是沐浴更衣,圆寂涅盘,留颂曰:“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
忽地顿开金绳,这里扯断玉锁。
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第一百十九回P1396)鲁智深圆寂后,宋江又道几句法语:“鲁智深,鲁智深,起身自绿林。
两只放火眼,一片杀人心。
忽地随潮归去,果然无处根寻。
咄!解使满空飞白玉,能令大地作黄金。
”(第一百十九回P1396)后来朝廷因其有擒获方腊大功,加赠鲁智深为“义烈照暨禅师”。
(第一百十九回P1402)鲁智深的形象分析行侠仗义,粗中有细,豪放不羁,重情重义等。
金圣叹说:“写鲁达为人处,一片热血直喷出来,令人读之深愧虚生世上,不曾为人出力。
”纪德君对鲁智深的评价是“杀人须见血,救人须救彻;才大心细,雄猛沉稳;率性而行,粗豪不羁。
”他把“禅仗打开生死路,戒刀杀尽不平人”作为鲁智深一生的写照。
《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血肉饱满而神采飞扬的古代侠义英雄人物形象,其中鲁智深是公认的最成功的一位。
聂绀弩先生曾经认为,鲁智深的形象是“人性的极峰,也是对于人性的最高理想”一.粗卤急躁蛮横无礼鲁智深粗卤急躁,蛮横无礼的形象,不仅表现在他的行动上,也表现在其语言上。
他和史进去喝酒,遇到史进以前的师父李忠,鲁智深便要拉着李忠一起去喝酒,李忠叫他们等一会儿,鲁智深便道:“谁耐烦等你?去便同去!”(第三回P37)然后却将看李忠卖膏药的人,一推一交,把众人赶散,使李忠被迫与他们喝酒。
这里从语言和行为上都显出了他的卤莽性急的性格。
强请别人喝酒,却不觉得自己蛮横无礼。
又如“鲁达焦躁,便把碟儿盏儿都丢在楼板上。
”“鲁达道:‘坐甚么!你去便去,等甚么!’”(第三回P40)等也从行动上和语言上表现了他的急躁的性格。
他时常骂人为“腌脏泼才”“直娘贼”“鸟人”“鸟寺”等粗俗不堪的语言,更显其粗卤。
还有更厉害的,他本在五台山出家当了和尚,可是却抢人酒喝,并在神佛像后屙屎屙尿,不但不守寺院的清规戒律,而且更显得自己没有修养,狂放不羁,粗俗不堪,再显其粗卤的性格。
二.粗中有细有勇有谋鲁智深虽然粗豪,但是也具有精细的特点。
金圣叹说他是:“论粗卤处,他也有些粗卤;论精细处,他亦甚是精细。
”这一段话,是很切合《水浒传》中对鲁智深的描写的。
他在救金家父女时,不是先打郑屠逞一时之快,而是先将他们父女俩安顿好,让他们先逃走,并且担心他们跑得不够远,“恐怕店小二赶去拦截他,且向店里掇条凳子,坐了两个时辰。
约莫金公去得远了,方才起身,径到状元桥来。
”(第三回P40)鲁智深如此性急粗犷之人,在旅店门口无所事事地坐两个时辰,也就是四个小时,这真是太难为他了,此处的鲁智深可谓心细如发。
鲁智深之所以能够耐心坐四个小时,完全是因为他内心的责任感,他一定要让金家父女安全离开渭州,而且他也知道一个是老人,一个是女子,他们可没有自己的好脚力,所以一坐就是四个小时。
可是就在前一天,他一听说了金家的事就迫不及待地要揍郑屠户,被劝住回家后“晚饭也不吃,就气愤愤的睡了”第二天,“天色微明”,他就早早地来替金家张罗。
前面的急躁与此时的耐心形成了极大的反差,于此更显示其粗中有细的特点。
鲁智深的细心在不同的情况下有不同的表现,他在桃花村救了刘太公的女儿,用武力逼迫周通不得娶她为妻。
打周通之前,他心里便有个计较,怕把刘太公吓住,就不告诉他自己要打周通,架打完了,人也救了,他又考虑到周通、李忠与刘家近在咫尺,自己走了,一旦周通反悔,刘家可真得又倒霉了。
所以,周通尽管答应了不再对刘家进行骚扰,但他还是不放心,硬给周通戴顶高帽子让他为难:“大丈夫作事,却休要翻悔。
”(第五回P71)周通无奈,只好折箭为誓,本不想做大丈夫,这时也只好稀里糊涂赶鸭子上架地去做了大丈夫,一旦做了大丈夫,就没法做“丈夫”了。
这里就体现了鲁智深有勇有谋的形象,“勇”在于他明知道周通是山贼也不惧怕,只身一人前往救人;“谋”在于他救了人后,怕周通反悔,给周通带了个高帽,让周通无法做“丈夫”的计策。
鲁智深在救林冲的时候也是知微见著,见到有人找董超和薛霸就开始留心有无异常,在野猪林救了林冲以后,索性一直护送到沧州,深怕途中有变。
估计不会再出什么事了,才离开。
临分别时,还一禅杖把松树打折,以此来震慑董超和薛霸,免他们又生歹心。
鲁智深在这里可谓用心良苦了:如果不这样做就无法震慑董超和薛霸,自己也不会放心的。
这又表现了鲁智深重情重义的性格。
三.正直勇敢幽默智慧《水浒传》是一本写英雄好汉的书,而鲁智深算是108好汉中的佼佼者。
《水浒传》开篇的重头戏大部分在他身上。
鲁智深为人正直,富有同情心,见义勇为。
从“拳打镇关西”到“大闹野猪林”,“哪有不平哪有我”,“该出手时就出手”,惩恶扬善、义薄云天。
让人不由得为他的行为大声叫好!鲁智深善于审时度势,豁达明快。
出了命案后,被官府通缉,他就听从赵员外的安排,出家做了和尚。
鲁智深虽然狂放不羁,但知轻重缓急,紧要处能自制。
在五台山,他两次闯祸。
但长老一到,“那酒就醒了七八分”。
还装疯卖傻,让长老“与洒家做主”。
长老训话说:“……如何这般所为?” 鲁智深跪下道:“今番不敢了。
”(第四回P54)这表明鲁智深有羞愧之心,忏悔之语,也表现了他是个敢做敢当,正直的人。
鲁智深也有可爱的一面,这就表现出他的幽默感。
大闹桃花村,戏弄山大王,就是十足的恶作剧。
看那胖大和尚,脱得赤条条,坐在新娘床上,“恭候”新郎到来。
那大王“探一只手去时,摸到鲁智深的肚皮,被鲁智深就势劈头巾带角儿揪住”,按下床来便打,边喝道:“教你认得老婆!”(第五回P67)看到这里,谁能不捧腹大笑?在桃花山上,鲁智深因见不得李忠、周通的悭吝,便卷了他们的金银,从后山“骨碌碌滚到山脚边”,溜之大吉。
鲁智深以搞笑的方式,“教育”了吝啬鬼们。
鲁智深不是小聪明,他有大智慧。
在菊花会上,当宋江提出招安的心愿时,鲁智深立即反对道:“只今满朝文武,多大奸邪,蒙蔽圣聪明,就比俺的直裰染做皂了,洗杀怎得干净?招安不济事,便拜辞了,明日一个个各去寻趁罢。
”他“遇(方)腊而执”,立了大功。
宋江劝他“还俗为官,荫子封妻,光耀祖宗”,鲁智深却“只愿寻一个净了去处,安身立命”。
他深知仕途凶险肮脏,不愿同流合污。
宋江又让他“到京师去主持一个名山大刹,为一僧首”。
鲁智深听了直摇头叫道:“都不要,更多也无用!……”像宋江这样痴迷功名的人,当然不可能理解鲁智深的想法。
鲁智深名副其实,慧根深不可测。
四.嫉恶如仇见义勇为鲁智深是个行侠仗义、见义勇为的大英雄。
在瓦罐寺,鲁智深见崔道成,丘小乙两人强占寺庙,霸占民女,十分愤恨,大开杀戒;在华州府,他得知贺太守霸占民女,贪赃枉法,十分气愤,竟冒险前去行刺,结果被抓,打入死牢,幸亏宋江攻城才救了出来。
在听了素不相识的金老父女的悲惨遭遇之后,鲁智深的表现绝对异于常人,他一连问了三句:“你姓甚么?在哪个客店里歇?那个镇关西郑大官人在那里住?”(第三回P39)关切之情溢于言表,并且立刻就要去打死郑屠那厮。
被劝住之后,“晚饭也不吃,气愤愤地睡了。
”第二天“天色微明”,鲁智深就赶到金老父女住的店里,让店小二叫他们动身出发,等他们走远,便去三拳打死了镇关西,除了心中一口恶气。
这一切,在别人眼里也许觉得不值得,也许很可笑,但在鲁达看来却是必然如此,他的嫉恶如仇的本性,他的急公好义的胸怀,都使他必然如此。
没有人强迫他去做什么,他完全可以不做这一切,但他自觉自愿地去做了,急不可待地去做了,完全不计可能给自己带来的不利后果,完全出于真诚,完全出于内心的要求。
他的这种性格,不属于一般的义气,具有永恒的魅力。
五.善良厚实心胸阔达鲁智深是一个善良、豁达、大度的大丈夫。
当他听金老父女哭诉投亲不着,流落异乡被人欺凌讹诈之后,当即就说:“老儿,你来,洒家与你些盘缠,明日便回东京去如何?”(第三回P39)立即凑了十五两银子送与了金老。
这突出地表现了鲁智深富有同情心,心地善良,慷慨大方的优良品质和豪爽性格。
鲁智深在瓦官寺和老僧抢粥吃,当得知老和尚三天没吃饭了,才化得这些小米熬粥吃,于是便停下不吃了。
这些地方表现了鲁智深心地善良,推己及人的仁者之心。
在东京相国寺当菜头时,一群偷菜的泼皮曾算计过他。
当他制服了这群泼皮之后,又体谅到他们的生活处境,于是便与他们和睦相处。
这也表现了鲁智深心地厚道,豁达大度的品格。
体格阔大指的是鲁智深的海阔天空,不受拘泥限制的性格。
金圣叹多次以“阔”字许鲁智深。
如“鲁达自然是上上人物,写得心地厚实,体格阔大”(2)“写鲁智深阔绰,打人亦打得阔绰”, (3)鲁智深自由自在,海阔天空,心胸浩荡,童心烂漫,放荡不羁而合乎人情天理,这也是天性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