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光光度计简易操作手册
- 格式:docx
- 大小:4.38 MB
- 文档页数:20
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说明书一、引言分光光度计是一种常用的光谱分析仪器,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医药等领域。
本说明书旨在详细介绍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帮助用户正确操作仪器,获得准确可靠的测试结果。
二、仪器概述1. 仪器外观与部件分光光度计由仪器主体、光路系统、检测系统、数据处理系统等部分组成。
仪器外观美观大方,便于携带和操作。
各部件的名称和简要功能如下:(以下为分条列举,具体内容可自行补充)2. 技术参数分光光度计的技术参数包括波长范围、测量范围、分辨率等,用户在选择和操作仪器时应了解这些参数,以确保符合实验要求。
三、使用前的准备工作1. 仪器检查与校准使用分光光度计之前,需要进行仪器检查和校准。
保证仪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试剂与样品的准备根据实验需求,准备好所需的试剂和样品。
确保试剂的新鲜度和纯度,样品的稳定性和一致性,以获得可靠的测试结果。
四、使用方法1. 开机与预热按下开机按钮,观察仪器显示屏,确认仪器已开启并进入预热状态。
等待预热时间,确保仪器温度稳定。
2. 设置光谱参数通过仪器的操作界面,设置光谱参数,包括波长范围、积分时间等。
根据实验要求和样品特性进行设定,以获得最佳的测试效果。
3. 样品处理将待测样品放置于适当的位置,并按照操作要求使其与仪器的光路系统相连。
确保样品处于恒温状态,以消除温度变化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4. 测量操作点击测量按钮,观察仪器显示屏上的测试结果。
根据所需的数据精度,可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提高测试的准确性。
5. 数据处理仪器可提供各种数据处理方式,如光谱图绘制、峰值分析、浓度计算等。
根据实验目的,选择适合的数据处理方法,提取有用的信息。
6. 清洁与保养使用完毕后,及时清洁仪器的各部件,确保无试剂或样品残留。
定期进行仪器的维护与保养,延长仪器寿命并保持其正常运行。
五、安全注意事项1. 使用时应注意个人防护,避免与试剂直接接触。
2. 遵守实验室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实验室环境的安全与洁净。
分光光度计简易操作步骤1操作步骤1.1连接仪器电源线,确保仪器供电电源有良好的接地性能。
1.2接通电源,开机使仪器预热20分钟。
至仪器自动校正后,显示器显示“546.0nm 0.000A” 仪器自检完毕,即可进行测试。
1.3用<方式>键设置测试方式,根据您的需要选择,透过率(T),吸光度(A)浓度(C)1.4选择分析的波长,按键6(设定键)屏幕上显示“WL=×××.×nm”字样,按键1或键2输入所要分析的波长,之后按键7(确认键)、显示器第一列右侧显示“×××.×nm BLANKING ”,仪器正在变换到所设置的波长及自动调出0ABS/100%T请稍等。
待仪器显示出需要的波长,并且已经把参比调成0.000A时,即可测试。
1.5将参比样品溶液和被测样品溶液分别倒入比色皿中,打开样品室盖,将盛有溶液的比色皿分别插入比色皿槽中,盖上样品室盖。
一般情况下,参比样品放在第一个槽位中。
仪器所附的比色皿,其透过率是经过配对测试的,未经配对处理的比色皿将影响样品的测试精度。
比色皿透光部分表面不能有指印、溶液痕迹,被测溶液中不能有气泡、悬浮物,否则也将影响样品测试的精度。
1.6将参比样品推(拉)入光路中,按<0ABS/100%T>键调“0ABS/100%T”。
此时显示器显示的“BLANKING”,直至显示“100.0”%T或“0.000A”为止。
1.7当仪器显示器显示“100.0%T”或“0.000A”后,将被测样品推(或拉)入光路,这时,便可以从显示器上得到被测样品的测试参数。
2注意事项3.1使用前注意预热20分钟。
3.2空白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必须澄清,不得有浑浊。
如有浑浊,应预先过滤,并弃去初滤液。
3.3室内无强电磁干扰源及有害气味。
3.4仪器放置应避开有化学腐蚀气体的地方,如硫化氢、氨气等,仪器应避免阳光直射。
分光光度计的详细使用说明书一、引言分光光度计是一种常见的实验仪器,用于测定溶液的吸光度和透过率,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环境等领域的实验和研究中。
本使用说明书旨在帮助用户正确操作和维护分光光度计,以充分发挥其功能并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二、仪器概述分光光度计采用光学分光技术,通过光源、光栅、样品室、光电检测器等部分组成。
具有波长调节范围广、高精度的特点。
本型号分光光度计支持单光束和双光束测量模式,可满足不同实验需求。
三、仪器准备1. 将分光光度计放置在平稳的台面上,确保周围环境无振动和干扰。
2. 连接电源线并插入电源插座,确保电源稳定工作。
3. 打开仪器上电源开关,待仪器验光完成后即可进行下一步操作。
四、实验步骤1. 调节光源a. 将待测溶液放入样品室中,确保室内无气泡和杂质。
b. 使用仪器提供的选择按钮或旋钮,调节光源亮度,直到显示屏亮度达到合适水平。
2. 设置测量模式a. 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单光束或双光束测量模式。
单光束模式适用于快速测量,双光束模式适用于比较测量和长时间稳定性要求较高的实验。
b.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滤光片,以过滤掉不需要的波长。
3. 操作液晶屏a. 通过液晶屏上的功能按键选择菜单中的参数。
菜单项可能包括波长选择、时间设置等。
b. 根据实验要求输入相应的数值,如波长值或测量时间。
4. 测量样品a. 将样品溶液倒入配有光学比色皿的样品室中。
b. 关闭样品室,按下“测量”按钮,仪器将自动开始测量。
5. 数据处理a. 仪器测量完成后,将显示屏上的数据记录下来,包括吸光度和透过率。
b. 如需保存数据,将数据传输到计算机或使用仪器自带的存储功能。
六、仪器维护1. 清洁a. 使用柔软的干净布擦拭仪器表面,保持仪器的清洁和光滑。
b. 定期使用专业的光学清洁液清洗样品室和光学元件,防止灰尘和杂质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 保养a. 定期检查仪器电源线是否损坏,如有问题及时更换。
b. 注意保持仪器的通风良好,避免积灰或过热。
实验室紫外分光光度计使用说明及注意事项一、紫外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1.1 准备工作我们需要准备好紫外分光光度计。
在购买时,要选择一款性能稳定、精度高的仪器。
在使用前,还需要对仪器进行校准,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我们还需要准备一些标准溶液,用于后续的实验操作。
1.2 实验操作步骤(1)打开紫外分光光度计的电源,等待仪器自检完成。
(2)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波长范围。
通常情况下,我们会选择一个较小的范围,如200-400nm,以便更好地观察样品的变化。
(3)将标准溶液倒入比色皿中,然后将比色皿放入紫外分光光度计的样品室中。
注意不要让比色皿中的溶液溢出。
(4)调整仪器的参数,如增益、狭缝宽度等,以获得最佳的测量结果。
(5)等待仪器显示稳定的读数后,记录下测量值。
这个数值就是样品在该波长下的吸光度。
(6)重复上述操作,分别测量不同波长的吸光度值。
根据实验需求,计算出样品的总吸光度。
1.3 注意事项(1)在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时,要注意保护眼睛。
因为该仪器会产生较强的紫外线辐射,长时间直接观察可能会对眼睛造成伤害。
因此,在操作过程中,要佩戴防护眼镜。
(2)在测量过程中,要确保比色皿中的溶液不会溢出。
如果发现溶液有溢出的现象,要及时停止实验,避免影响测量结果和仪器的使用寿命。
(3)在调整仪器参数时,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不同的样品可能需要不同的参数设置才能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
因此,在操作过程中,要灵活运用各种参数设置方法,以便更好地满足实验需求。
二、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应用领域及发展前景紫外分光光度计作为一种重要的分析仪器,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环境监测、食品检测等领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紫外分光光度计在更多领域的应用也将得到拓展。
例如,在药物研发过程中,紫外分光光度计可以用于测定药物的吸收光谱,从而为药物的设计提供重要依据;在新材料研究中,紫外分光光度计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了解材料的电子结构和能带结构等信息。
分光光度计使用说明书仪器使用一、开机预热使用前仪器预热30分钟。
二、波长设置1按“ ”键,并观察显示屏上波长值,至需要的测试波长。
2按动数字键,显示SET WL=XXX,再按“确认“键,至需要的测试波长。
﹡注意事项:波长设置请不要忘记调整100.0%T/0A后,以稳定5min后进行测试为好. 三、设置测试模式按动“测试模式”键,便可切换测试模式。
相应的测试模式循环如下:A→T→C→A..﹡开机默认的测试方式为吸光度方式四、设置浓度测试功能在浓度模式测试功能时,按动“功能”键,才能进入STD/CONC=1000标准浓度测试方式或STD/FACT=1000斜率测试方式。
五、调T零仪器调0%T必须在样品室盖关闭的状态下。
按动“调0%T”键显示屏上显示“ZERO..”,仪器便进入自动“调0%T”,当显示“XXX.X%T或-0.XXXA”时便完成调T零。
六、100%T/OA将参比样品置入样品架,并拉动样品架拉杆使其进入光路。
然后按动“100%T/OA”,此时屏幕显示“BLANK”延迟数秒便显示“100.0%T”或“-0.000A”“0.000A”,即自动完成调100%T/OA。
﹡注意事项:100%T/OA时不要打开样品室盖、推样品架。
七、结果打印在得到的测试结果后按动“打印”键,便可通过RS232输送给外接打印机打印结果。
八、比色皿配对性仪器所附的比色皿是经过配对测试的(误差不大于0.5%T),石英比色皿一套两只,供可见光谱区使用。
两只石英比色皿上标记Q或者箭头、4只玻璃比色皿上标记G方向要一致。
石英比色皿于玻璃的不能混用,更不能和其他不经配对的比色皿混用。
手拿比色皿要拿磨砂面,透光面不应有手印或试剂痕迹,待测液中不能有气泡、悬浮物,否则也影响样品的测试精度。
最后洗净比色皿。
九、基本操作(一)吸光度测试1按动“测试模式”键,切换到吸光度测试模式。
2调整测试波长3置入参比样品,按动“调100%T/OA”键,此时仪器显示“BLANK..”延迟数秒便显示“-0.000A”或“0.000A”4按动“调0%T”键,屏幕显示“ZERO..”,仪器进入自动调“0%T”状态当显示屏幕显示“-0.000A”或“0.000A”时,便可完成调T零5确认0.000A是否正确。
分光光度计操作步骤说明书操作步骤说明书一、引言分光光度计是一种常用的实验仪器,在化学、生物学、医学等领域广泛应用。
本操作步骤说明书旨在详细介绍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以帮助用户正确操作该仪器,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二、仪器准备1. 确保分光光度计的电源插座已连接,并处于待机状态。
2. 检查仪器是否清洁,如有污垢则使用柔软的布轻轻擦拭仪器表面。
3. 确保仪器各部件完好且无损坏,若发现问题应及时联系维修人员修复。
三、样品准备1. 根据实验需要,选取适当的样品并准备好。
2. 确保样品准备过程无明显误差,如称量不准、溶液浓度错误等都会影响实验结果。
四、仪器校准1. 打开分光光度计软件,并选取所需的测量模式。
2. 在仪器中央放置一只空白试管(不含任何样品),点击“校准”按钮进行零点校准。
3. 将待测样品放置于试管中,并确保样品均匀分布于试管中。
4. 点击“校准”按钮进行样品校准,校准过程中应确保试管不发生异常移动或晃动。
5. 校准完成后,仪器将显示校准曲线和样品吸光度值。
五、测量操作1. 将样品试管插入分光光度计样品槽中,确保试管稳定且与光路平行。
2. 打开仪器软件,在设定好的测量模式下点击“开始测量”按钮。
3. 仪器将自动记录样品吸光度值,并将数据显示在软件界面上。
4. 在每次测量前,应先清洁样品槽,并确保试管内无残留物影响测量结果。
5. 如需要多次测量同一样品,应先用清水清洗试管,再放入新的样品,重复步骤2-4。
六、数据处理1. 根据实验需求,将测得的吸光度数据导出或记录下来。
2. 在数据处理前,应检查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如发现异常应及时排查错误原因。
3. 根据实验目的,使用合适的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
七、仪器关机1. 在实验完成后,点击软件界面上的“停止测量”按钮。
2. 关闭分光光度计软件,并将仪器恢复到待机状态。
3. 断开电源插头,彻底关闭仪器。
八、安全注意事项1. 分光光度计属于精密仪器,请小心操作,避免碰撞或撞击。
分光光度计操作说明分光光度计是一种测定样品溶液浓度和反应性质的仪器,广泛应用于医药、生化、环境和工业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分光光度计的操作方法,包括准备工作、测量步骤和数据解析等。
一、准备工作1、打开电源,接通仪器,进行前置滤器预热,选择所需的光源和检测器,调整波长选择器至想要的波长。
2、选择样品,在仪器背面的样品仓(0.5ml或1.5ml)中加入样品溶液,盖紧盖子。
3、选择参比溶液,在仪器另一个样品仓中加入参比溶液,并盖紧盖子。
4、根据总体路径长度选择测量池品质,将测量池放于样品仓中,排走空气泡。
5、打开机门使光波进入,调整光程长度,使其透光,保证测量精度和精确度。
二、测量步骤1、调零:按下ZERO键,仪器进行调零,在没有样品和参比溶液的情况下,按操作键零点校准,确保每次测量的精准性。
2、预扫描:本步骤主要是用于确定样品光谱特性。
选择扫描范围(一般是200-800 nm),以及所设的波长间隔,点击预扫描按钮得出纯品溶液的吸光度光谱图以及信号波形,对分析样品光谱的信噪比/背景的测量基线进行预处理.3、样品光谱测量:在预扫描结果的基础上,调整波长选择器至想要的波长,测量样品的吸光度,保存数据。
4、参比溶液光谱测量:同时测量参比溶液的吸光度,保存数据。
5、空白校正:计算每个样品的净吸光度差,通过参比溶液的吸光度减去背景吸光度的方式,使最小的净吸光度在空白校正后为零。
6、浓度计算,由已知浓度的标准样品得出标准曲线,然后由电脑根据吸光度值自动计算尚未知道的样品浓度。
三、数据解析测量得到的数据可用于确定样品的溶液浓度,计算方法是根据表格或图形中给出的标准曲线来计算。
在此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实验的要求进行不同的数据处理,例如,可以进行半定量分析、多元素分析和标记物分析等。
其他需要注意的事项:1、用干净、无静电的棉布或纸巾擦拭测量池,防止表面的污垢或污染物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2、在测量之前,确保测量池中没有气泡或杂质,以避免误差的出现。
分光光度计使用说明一、仪器准备1.将分光光度计放在平稳的台面上,确保光路垂直。
2.将电源线插入电源插座,并连接到仪器的电源接口。
3.打开仪器的电源开关,待仪器预热完成后,仪表上的显示屏会显示相关信息。
二、调整光路1.调节仪器上的调节螺丝,使光束垂直。
2.确保样品室、检测器、光源等部件都没有灰尘或污渍,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三、选择测量波长1.在仪器的面板上选择所需的波长,通常可以通过按下“波长选择”按钮,并使用面板上的增加或减少按钮选择波长。
2.对于多个波长的测量,可以先选择一个波峰,然后进行相应的测量。
四、校准仪器1.使用标准溶液进行仪器的校准。
校准可以通过按下仪器面板上的“校准”按钮来进行。
2.将标准溶液注入样品室,然后按下“校准”按钮。
仪器会自动将该浓度的溶液设置为标准值,并根据该标准值进行后续测量。
五、测量样品1.将待测样品注入样品室,并确保样品室盖子严密关闭,以防止外部光干扰。
2.增加或减少样品室内的溶液浓度,直到仪器读数在可测范围内。
3.等待一段时间,直到仪器的读数稳定在一些数值上,此时可以读取示数作为该样品的吸光度或透光度。
六、数据处理1.将测得的吸光度或透光度值记录下来,并根据需要进行转换或计算。
2.如果需要绘制吸光度-浓度曲线,可以测定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将吸光度与浓度值进行配对,然后绘制曲线。
3.使用所绘制的吸光度-浓度曲线,可以根据测得的吸光度值来计算样品的浓度。
七、仪器的维护1.在使用完毕后,关闭仪器的电源开关,并拔掉电源线。
2.清洁仪器的各个部分,特别是样品室和光路部分,可以使用棉签或清洁纸轻轻擦拭。
3.定期对仪器进行漂白操作,可选择性地使用漂白剂对光路进行清洁处理,以去除污渍和杂质。
以上就是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正确操作仪器可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进行实际操作前,还需要详细阅读仪器的使用说明书,确保熟悉仪器的各项功能和操作步骤,以免误操作或造成损坏。
超微量分光光度计
1.打开电源。
2.根据样品类型选择程序,并设置测量参数(体积参数设置为1-2µl)。
3.用擦镜纸擦拭点样口和盖子,确保样品口和盖子干净。
4.在漩涡混匀器上混匀样品。
5.用移液枪吸取空白样品(1-2µl)滴在样品口,使样品形成液珠。
(样品口的LED灯可以在系统设置里关闭)。
6.盖上盖子,选择“blank”按钮,生成一个空白测量(调零)。
7.用擦镜纸擦除点样口和盖子上的样品(必要时可用蒸馏水或70%的酒精或异丙醇擦拭)。
8.输入样品名称。
9.用移液枪吸取少量(1-2µl)样品溶液滴在测量口,使样品溶液形成小液珠。
测量完成后擦拭点样口和盖子,再继续测量下一个样品。
10.用完后用清水或70%酒精擦拭样品口,关闭电源,套上外防尘保护套。
注意:样品口必须用专用纸擦拭干净,任何擦拭残余物也必须用恰当的方法清除!。
751—GW分光光度计简要操作手册第1章仪器的调试1.1 稳流稳压电源的调试1. 接通并打开稳流稳压电源和主机的电源。
将稳流稳压电源的选择开关拨向钨灯W位置,钨灯指示灯亮,电表指示在12V处,此时从主机光源室上方小孔观察到钨灯亮,表示稳流稳压电源钨灯系统工作正常。
2. 将稳流稳压电源的选择开关拨至氘灯H的位置,氘灯指示灯亮,电表指示在300mA 处。
此时从主机光源室上小孔中观察,钨灯已灭,而氘灯起辉,则表示稳流稳压电源氘灯系统正常。
1.2 钨灯的调整1. 将主机波长盘调至580nm处,狭缝调至2mm,把光源灯反射镜拨至钨灯W工作位置,稳流稳压电源的选择开关拨向钨灯W位置,当钨灯亮时,用一张白纸放入实验室右壁,在白纸上可观察到长方形橙黄色光斑。
光斑边缘两侧分别为橙色、绿色。
2. 如是其他形状,则卸下光源室盖,放松光源灯反射镜后定位螺钉(钨灯)上的紧固螺母,略微调节定位螺钉,以见到上述光斑为准,调节完毕后,旋紧定位螺钉(钨灯)上的紧固螺母。
a) 注意:紧固螺母旋紧后,应复查定位螺钉(钨灯)是否移位。
1.3 氘灯的调整1. 将主机波长盘调至625nm处,狭缝调至2mm,把光源灯反射镜拨至氘灯H工作位置,稳流稳压电源的选择开关拨向氘灯H位置,当氘灯起辉时,用一张白纸放入实验室右壁,在白纸上可观察到一较暗的均匀最佳位置的近长方形亮斑。
2. 如亮斑形态偏或不均匀,放松光源灯反射镜后定位螺钉(氘灯)上的紧固螺母。
略微调节定位螺钉(氘灯),以见到上述光斑为准,调节完毕后,旋紧定位螺钉(氘灯)上的紧固螺母。
原样装复光源室盖。
3. 调整后,请关小狭缝至0.2mm左右。
注意:紧固螺母旋紧后,应复查定位螺钉(氘灯)是否移位。
1.4 仪器氘灯能量的调试选用氘灯作光源,将主机波长盘调至200nm处,狭缝调至<0.5mm,放大器光门杆拉出,置亮电流,选用蓝敏管.此时主机显示数字应为四位数(即显示为大于1000),若显示数字小于1000,表明氘灯能量低,可能是产生内部紫外能量吸收所致。
分光光度计的操作方法
1.准备工作:
-打开光源开关,预热分光光度计,一般需要预热10-15分钟。
-将分光光度计的光程调节控制旋钮调至最小位置。
-准备样品溶液。
2.调零:
-提前调零是为了保证准确测量样品的吸光度值。
将纯溶剂(作为空白)倒入比色皿中,将比色皿放置于分光光度计的样品槽中。
-打开分光光度计,调节光程旋钮,直到显示屏的数值稳定在0附近。
-可选择"调零"按钮进行自动调零。
3.设置波长:
-根据需要的波长,选择合适的滤光片或进入光纤。
-打开分光光度计,使用波长调节旋钮设置所需的波长。
波长调节旋
钮上通常有独立的目录盘,可直接选择波长。
-调节波长时,观察光束的响应,当显示屏上的数值稳定后即可。
4.测量样品吸光度:
-将样品溶液倒入比色皿,并将其放入样品槽中。
-关闭样品槽盖,并调节光程旋钮,直到显示屏上的数值稳定。
-将样品槽中的溶液吸光度读数记录下来,这个数值即为样品的吸光度。
-执行上述操作之前,最好将比色皿和样品槽进行清洁和干燥,以避
免外界因素对读数的干扰。
5.计算结果:
-根据测得的吸光度值,结合吸光度对应的摩尔吸光度,使用贝尔-朗
伯定律计算物质的浓度。
6.注意事项:
-在操作前注意检查仪器的光源是否正常,是否需要更换滤光片。
-避免直接用手触摸比色皿,以免污染样品。
-在进行波长选择时,应避免过多的频繁操作,以维持仪器的稳定性。
-操作完成后,及时关闭分光光度计,将光程旋钮调至最小位置。
紫外分光光度计操作指南说明书目录1. 简介2. 仪器准备3. 标样制备4. 仪器操作4.1 打开仪器4.2 清洗样品池4.3 调节光学系统4.4 设置波长和检测范围4.5 校准仪器5. 数据处理5.1 计算吸光度5.2 绘制吸光度曲线5.3 分析样品浓度6. 仪器维护6.1 关闭仪器6.2 清洁仪器表面6.3 保养光学系统7. 故障排除7.1 仪器无法开机7.2 光谱异常7.3 吸光度读数错误1. 简介紫外分光光度计是一种常用的分析仪器,用于测量物质在紫外光区域的吸光度。
本操作指南旨在提供对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全面认识,以及如何正确操作仪器进行分析测试。
2. 仪器准备在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之前,确保仪器正常运行并处于适宜的工作环境中。
检查仪器电源连接是否稳定,仪器表面是否清洁,并注意远离有干扰源的地方。
3. 标样制备在操作前,准备一系列浓度已知的标准溶液,用于校准和检测样品。
确保标样溶液配制准确,可以参考相关实验室方法。
4. 仪器操作4.1 打开仪器按下仪器的电源开关,等待仪器启动并完成自检程序。
确保仪器屏幕上显示正常。
4.2 清洗样品池打开样品室盖板,取出样品池,并用去离子水进行清洗。
确保样品池内无杂质和水迹。
4.3 调节光学系统按照仪器型号和使用说明,调节光学系统以确保光路畅通。
可以使用本仪器附带的调节工具进行调节。
4.4 设置波长和检测范围根据需要测量的样品特性,设置合适的波长和检测范围。
通过菜单或旋钮来调节波长和范围,确保仪器准确检测。
4.5 校准仪器使用标准溶液对仪器进行校准。
按照仪器说明书上的步骤,分别将零点和校准曲线进行校准。
5. 数据处理5.1 计算吸光度使用仪器测量待测样品的吸光度值。
确保样品吸光度在仪器检测范围之内。
5.2 绘制吸光度曲线根据标准样品的吸光度值,制作吸光度曲线,用于后续样品浓度的计算和分析。
5.3 分析样品浓度通过比对待测样品的吸光度值与吸光度曲线,可以计算出样品的浓度。
分光光度计使用说明书使用说明书一、产品概述分光光度计是一种用于测量溶液的吸光度的仪器。
利用该仪器可以快速准确地确定溶液的浓度或者反应速率。
本使用说明书将介绍如何正确操作和维护分光光度计,以确保获得准确可靠的测量结果。
二、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a. 将分光光度计放置在水平台面上,并接通电源。
b. 打开仪器盖,确保样品池干净无杂质。
c. 检查光源和检测器是否正常工作,如有异常请联系售后服务。
2. 设置测量参数:a. 根据待测样品的特性选择适当的波长。
可参考相关文献或专业建议。
b. 在仪器控制面板上输入所选波长,并设置所需测量模式(如吸光度、浓度等)。
c. 确定所需测量次数,若需要测量同一样品的多个数据点,请设置合适的扫描速度和时间间隔。
3. 校准仪器:a. 使用标准品进行仪器校准。
可选择合适的标准品(如纯净水或已知浓度的溶液)进行校准,确保测量精确度。
b. 将标准品放入样品池中,按下校准按钮,仪器将自动校准至零位。
4. 放置样品:a. 将待测样品倒入样品池中,确保样品池完全填满,且无气泡或杂质。
b. 关闭仪器盖,避免外界光干扰。
5. 进行测量:a. 按下测量按钮,仪器将自动开始测量。
b. 等待测量结果稳定后,记录测量数值。
c. 如果需要连续测量多个样品,请按照上述步骤将新样品放置在样品池中。
6. 数据处理:a. 根据测量结果计算所需的浓度或者反应速率。
b. 如有需要,可将数据导出至外部设备或者打印机。
c. 清除样品池中的残留物,确保仪器和样品池保持干净。
三、维护和注意事项1. 定期清洁:a. 关闭仪器电源,并拔除电源插头。
b. 用温和的清洁剂和柔软布将仪器外部表面擦拭干净。
c. 定期检查光源和检测器的工作状态,如有异常应及时联系售后服务。
2. 防尘措施:a. 保持仪器处于干燥无尘的环境中,避免粉尘进入仪器内部。
b. 不使用时,及时盖好仪器盖,防止灰尘积累。
3. 注意事项:a. 在操作分光光度计时,请确保手部无水分、油脂或溶液残留,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UVPROBE简易操作手册第1章:初始画面第2章:装置的连接第3章:测定第4章:光谱测定方式4-1参数和显示的设置4-2光谱测定4-3数据处理功能1.波长范围和纵轴范围的变更2.峰谷检测3.光谱线色彩的改变等4.面积计算5.数据计算6.其他第5章:光度分析方式5-l参数和显示的设置5-2定量测定第6章:动力学方式第1章:初始画面启动UVPROBE以后,出现上示的对话窗口,需要输入设定的用户名和密码,然后点击确定健。
测量前注意事项1、测量前先打开仪器,再打开计算机,测量完成后确认样品室内无样品后,关上样品室盖,先关闭计算机再关闭仪器。
2、电压不稳定一定要使用镇压器,否则将烧坏仪器保险丝。
3、样品池内溶液不要超过池容积的4/5,样品池放入样品室前外部要擦干。
测量完毕后,比色皿要冲洗干净。
4、定期检查干燥剂情况,若已经变色要更换。
5、使用大样品室要把检测器切换到EXT状态,使用完后要拨到INT状态。
6、测量时,波长范围的边界要尽量避开检测器和光源更换时的波长。
第2章:装置的连接首先从下拉式菜单的仪器项上追加需要的仪器。
操作完毕如下图①所示,加装了UV-1650、UV- 2550、UV- 2450以及UV- 3150;使用时点击实际连接的仪器,例如下图的UV- 2450,然后点击上图的连接键②,这样装置与PC机连接(当然,中间的通讯电缆的连接、通讯口的指定等都是必须的,此处不再赘述)并开始下示的初始化面。
使用大样品室时,首先安装光路转换器(下图左),然后将检测器切换按钮拨到EXT 档(下图右),测量完毕后需要将检测器切换按钮又拨回到INT 档上。
初始化大约需要5分钟左右,进行一系列的检查和初置,如一切顺利通过就可以开始测定。
若某些项检测失败,请检查光源是否正常发光和干燥剂是否放置正确。
第3章:测定首先选择测定的方式,在主菜单上能发现右图所示的各键,自左至右分别为:1.报告生成器:用于制作各种格式的报告。
一、目的:建立Varian cary 100型紫外分光光度计标准操作规程,以保证Varian cary 100型紫外分光光度计的正确使用。
二、范围:适用于Varian cary 100型紫外分光光度计操作的全部行为。
三、责任:中心化验室对本SOP的实施全面负责。
四、内容:4.1测定前的准备工作4.1.1接通电源并将电源开关打开至“ON”位置,依次打开显示器、打印机及电脑主机进入Windo ws桌面。
4.1.2将仪器电源开关打开至“I”位置,仪器开始自检,自检完毕后,预热30分钟左右再进行测定。
4.2吸收光谱测定4.2.1参数设置在Windows桌面上用鼠标双击Cary winUV图标,进入Cary winUV子菜单选择Scan图标并双击,进入Scan控制界面。
按Setup键,屏幕显示参数设定条件表,根据实验要求,对扫描起始波长和终止波长、测定量程方式、扫描控制参数、基线控制参数、是否参照扫描、是否打印参数等逐项进行设定或改变,待所需参数均设定好后应检查1次,以确认所有参数均已正确设定,按OK键。
4.2.2将盛以对照溶液的比色皿放入样品池室的“1”号位置,盛以样品溶液的比色皿放入“2”号位置,关紧样品室门。
在Scan控制界面上按Zero键调零,调零完毕按Start键,出现Save AS子菜单,在filename目录里输入样品名,按Save键,出现Sample name屏幕,按OK键,仪器进行扫描。
扫描完毕按Print键打印结果。
4.3单波长数据测定4.3.1参数设置在Windows桌面上用鼠标双击Cary winUV图标,进入Cary winUV子菜单选择Simple Read图标并双击,进入Simple Read控制界面。
按Setup键,屏幕显示参数设定条件表,根据实验要求,在Read at Wavelength选项里设定所需波长;在Ave Time(sec)选项里设定读信号时间;在SWB选项里设定光谱带宽;在Y Mode选项里设定测定量程方式;以吸收度显示选ABS等逐项进行设定或改变,待所需参数均设定好后应检查1次,以确认所有参数均已正确设定,按OK键。
UVPROBE简易操作手册第1章:初始画面第2章:装置的连接第3章:测定第4章:光谱测定方式4-1参数和显示的设置4-2光谱测定4-3数据处理功能1.波长范围和纵轴范围的变更2.峰谷检测3.光谱线色彩的改变等4.面积计算5.数据计算6.其他第5章:光度分析方式5-l参数和显示的设置5-2定量测定第6章:动力学方式第1章:初始画面启动UVPROBE以后,出现上示的对话窗口,需要输入设定的用户名和密码,然后点击确定健。
测量前注意事项1、测量前先打开仪器,再打开计算机,测量完成后确认样品室内无样品后,关上样品室盖,先关闭计算机再关闭仪器。
2、电压不稳定一定要使用镇压器,否则将烧坏仪器保险丝。
3、样品池内溶液不要超过池容积的4/5,样品池放入样品室前外部要擦干。
测量完毕后,比色皿要冲洗干净。
4、定期检查干燥剂情况,若已经变色要更换。
5、使用大样品室要把检测器切换到EXT状态,使用完后要拨到INT状态。
6、测量时,波长范围的边界要尽量避开检测器和光源更换时的波长。
第2章:装置的连接首先从下拉式菜单的仪器项上追加需要的仪器。
操作完毕如下图①所示,加装了UV-1650、UV- 2550、UV- 2450以及UV- 3150;使用时点击实际连接的仪器,例如下图的UV- 2450,然后点击上图的连接键②,这样装置与PC机连接(当然,中间的通讯电缆的连接、通讯口的指定等都是必须的,此处不再赘述)并开始下示的初始化面。
①②使用大样品室时,首先安装光路转换器(下图左),然后将检测器切换按钮拨到EXT档(下图右),测量完毕后需要将检测器切换按钮又拨回到INT档上。
初始化大约需要5分钟左右,进行一系列的检查和初置,如一切顺利通过就可以开始测定。
若某些项检测失败,请检查光源是否正常发光和干燥剂是否放置正确。
第3章:测定首先选择测定的方式,在主菜单上能发现右图所示的各键,自左至右分别为:1.报告生成器:用于制作各种格式的报告。
2.动力学测定方式:一般测定吸收值随时间的变化,通常用于酶反应随时间的变化。
3.光度测定(定量)方式:可进行多波长、单波长、峰高或峰面积定量。
校准曲线可使用多点、单点、K因子等方法。
由于具有自定义方程的功能,DNA/蛋白质测定等以前需要特殊选购的软件才能进行的工作,使用UVPROBE可自编程序进行测定。
4.光谱测定方式:可进行紫外可见区的分光光谱测定。
第4章光谱测定方式4-1参数和显示的设置1.参数的设定点击菜单栏上的键,即可出现如下图所示的选择测定条件的画面:在图中的[测定]标签,可选择波长测定的范围、扫描的速度、采样间隔等条件。
一般情况下,测定反射率时选择中速,测量波长范围较小时采样间隔可选择0.1、0.2或0.5nm,测量波长范围较大时最好选择自动采样间隔。
测量反射率时扫描速度要选择中速,测透过率和吸光度则选择快速。
点击图中[试样准备]标签,可输入重量、体积、稀释因子、光程长等信息。
点击图中[仪器参数]标签,可选择测定种类(吸收值、透射率、能量、反射率)以及通带(狭逢)等条件。
但是UV-1600/1700的通带分别固定为2nm/lnm不可选择。
2,显示设置点击主菜单上的键,可分别开关图象面板(图中的左键)、数据处理面板(中)以及方法面板(右键)。
数据处理面板图象面板方法面板4-2光谱测定①②③④⑤1.溶液的吸光度/透过率测定:首先点击上图的②进行基线校正,然后点击③TO Wג波长设置到500nm,再点击①自动调零。
为何要如此做?原因非常简单,由于一般的分光光度计的能量在500nm左右最强,在此自动调零可得到最正确的基线。
通常上述操作在开机后进行一次就足够了。
将样品和参比物分别放入样品池,盖上样品室,此后,设置样品点击④键即可开始测定。
2.大样品室测量如下图所示,首先换上光路转换器(下图左),再把检测器转换按钮拨到EXT方向(下图右中的⑤)。
2.1相对反射率测定点击菜单栏上的键,设定测量波长范围,扫描速度为中速等;在[仪器参数]标签,选择测定种类为反射率(Reflectance)以及通带狭逢(Slit)为20;S/R EXCHANGE 设定为INVERSE 。
首先在下图②位置放入反光镜作参比物,进行基线校准,将TO Wג设置到500nm,然后再自动调零;取下参比物,再在②中放入样品,点击Star开始测量。
注意图中③,④要拨到100%T方向,或者把该附件整个拧下取出。
测量时,入射光的角度为8o。
2.2 绝对反射率测定点击菜单栏上的键,设定测量波长范围,扫描速度为中速等;在[仪器参数]标签,选择测定种类为反射率(Reflectance)以及通带狭逢(Slit)为20;S/R EXCHANGE 设定为NORMAL 。
首先在下图②位置放入标准硫酸钡白板,图中③,④要拨到100%T方向,进行基线校准,将TO Wג设置到500nm后再自动调零。
然后将图中③,④要拨到Measure方向,在⑥中放入样品,点击Star开始测量即可。
62.3透过率测定点击菜单栏上的键,设定测量波长范围,扫描速度等;在[仪器参数]标签,选择测定种类为吸光度/透过率(Absorbency/ Transmission);通带狭逢(Slit)为20;S/R EXCHANGE 设定为NORMAL 。
首先在图②位置放入标准硫酸钡白板,在图①位置放入样品,然后点击Star开始测量。
注意图中③,④要拨到100%T 方向,或者把该附件整个拧下取出。
4-3数据处理功能1.波长范围以及纵轴范围的变更变更范围十分简单,只需在点击图象上最大和最小的位置,然后输入适当的数字即可。
这表示可以随意地放大和缩小图象的标尺。
点击需要变更的位置,然后输入需要的数值就可改变范围得到新设置范围的光谱此外,在图象上点击鼠标右键,在出现的快捷菜单上选择自动标尺也能使标尺设置到适当的大小。
2.峰谷检测点击主菜单上的[数据处理——峰值检测],出现如下画面。
①此处的数据处理面板中出现峰谷的表,需要说明的是该结果使用了上一次设置的检测条件,当然用户还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加以改变。
如果图中有多条光谱的话,这些光谱的峰谷表都将出现在数据处理的面板中,点击表格下的标签①,即可切换。
在数据处理面板上点击鼠标右键,出现快捷菜单,在此菜单中可选择是否在图象中显示峰谷的标记等等,左下图,在快捷菜单上点击属性,出现右下图。
在属性对话框中可设置阈值,改变峰谷检测的灵敏度。
如果点未峰的标签,出现下图:用户可选择在图中标注的内容和形式。
下图是上述选择后的图象。
图中峰谷都有编号,而且分别用向下和向上的箭头表示其位置。
3.光谱颜色的变更在图象面板上点击鼠标右键,出现如左下菜单,如果在其中选择自定义后,将出现右下图:由右上图可见,光谱的颜色、线的类型、线的粗细等等均可自由地设置,十分方便。
如果在快捷菜单上选择十字游标,光谱面板中出现十字游标,可自由移动,便于读取峰谷的位置及强度。
如果选取图例的话,图中就可出现光谱的图例。
如下图:4.面积计算如果要计算光谱的面积,请在主菜单中选择[数据处理——面积计算]①读数条②上图①是读数条,左右移动决定光谱面积计算的范围,②是计算结果的显示。
③上图中积分区域的图象格式及色彩可以改变,点击图中③所指的区域出现下图:在此,即可选择颜色和网格等格式。
面积计算可反复进行,没有限制。
如果计算面积的区域想删除,可在欲删除的区域中点击鼠标右键,从出现的菜单中选择删除。
此外,上图中面积计算到了基线,如果希望改变,从菜单上选择属性:在基线到零的选择框中取消标记,图象和数据处理面板上的结果都将改变。
5.数据处理测定得到的光谱可进行各种计算。
从主菜单上选择[数据处理——计算]即可:如果图象上不止一条光谱,需先选择需要处理的数据集,然后选择运算的算符及常数,最后点击计算键。
输入保存结果的文件名,点击确定键,新的经过计算的光谱(数据集)将重叠显示在图象面板中。
6.其他.选点检测选点检测可以从已经得到的光谱中选取任意多个点的数据,选择时只要拖动读数条或在下图的波长列中手动键入波长值即可。
.数据打印测定的光谱可使之数字化(表格化)表格的数据与实际采集的范围和间隔相同。
如果想改变,点击鼠标右键调出属性菜单,然后可设置表格的范围以及显示的间隔。
此外,无论是数据面板上的表格或图象面板内的光谱都可用复制粘贴的办法将数据或图象转移到其他市售的软件中去,例如[MS WORD]和[Excel]等。
如果打开的光谱较多,既可以全部一起显示也可以选择显示,选择时在数据面板上点击鼠标右键,然后选择属性,在此取舍显示与否。
见下图:先点击要隐藏的数据集,然后按隐藏键即可。
注意,此操作只从图象上消除了该数据集,实际上数据集仍然在计算机的内存中。
.图象面板上图象的删除欲删除图象面板中的图象,先在主菜单上选择[文件——属性]。
得到下图:.改变坐标轴的显示位数选择[显示——设置]出现下图,可在图中的划圈部分改变位数。
第5章光度测定方式5-l参数及显示的设置1.参数的设置点击菜单栏中的键,出现下图:无论如何选择,波长都是必须的,并要加入以后才有效。
2.显示设置在某单栏上有右列各键,点击以后分别出现标准表(最左)、样品表(左2)、工作曲线图(右2)和样品图(最右)。
5-2定量测定1.光度测定首先如前所述,选择了点及波长,然后在方法中选择校准,在此决定用工作曲线法定量,并选择多点、单点或K 因子法等。
关闭方法画面后出现如下图象进行定量测定也需要基线校正和自动调零,方法如前面所述。
此后,样品室内逐个放入标准,点击上图下方的读数键即可。
注意,无论是测定标准或未知样品,必须输入名称才有效。
标准测定完毕,工作曲线自动显示。
接下去就可测定未知样品的浓度了。
有时不测定浓度,只测定某些波长的读数,则在校准方法中选择“原始数据”,在登录时选择若干需要的波长,即可测标准表 样品表工作曲线样品图定各波长的读数。
在工作曲线图象上点击鼠标右键,选择属性,可从该图象上得到许多有用的信息,见下图:只需在这些显示的项目中做标记,相应的信息即出现在工作曲线图象的左下方。
见下图的划圈部分:2.K因子法所谓K因子法实际上可称为已知工作曲线法(而且不局限于直线),即工作曲线回归方程的系数和次数已知,故而只要输入这些系数以及工作曲线的次数。
这一方法对工作曲线较为稳定的日常分析非常有效。
设置方法见下图:第6章动力学6-1参数和显示的设置1.参数的设置在菜单栏中点击方法键,得到如下图象:此处的计时方式选择的是“自动”,时间总量中需手动设置测定的时间。
由于是自动计时方式,所以采样步长(图中为时间周期)和读数次数将根据时间总量自动设置。
此外可设置波长以及活度计算的开始和结束时间。
设置大短的活度范围会出现错误信息。
相反,如果计时方式选择的是手动的话,则可输入时间周期和读取次数,而时间总量(测定时间)会根据输入的时间周期和读取次数自动计算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