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荷斯坦奶牛乳蛋白质的几项关键措施
- 格式:pdf
- 大小:158.58 KB
- 文档页数:2
362019.07科学养殖,增产增收。
·技术点击·蛋白过低,到达奶牛小肠蛋白质量较少,则乳蛋白合成量下降;过瘤胃蛋白水平过高,瘤胃微生物合成的菌体蛋白量减少,而菌体蛋白是优质蛋白质,会导致奶牛乳蛋白偏低。
3.日粮氨基酸不平衡 赖氨酸和蛋氨酸是奶牛产奶和合成乳脂肪、乳蛋白的主要限制性氨基酸。
特别是蛋氨酸,是乳蛋白合成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
蛋氨酸缺乏,乳蛋白合成受到抑制,乳蛋白降低。
赖氨酸和蛋氨酸比例不协调,乳蛋白合成也会受到影响。
一般要求日粮中赖氨酸和蛋氨酸之比为(2.95~3)∶1。
国内奶牛场常规日粮是玉米、豆粕、棉粕型日粮,玉米中赖氨酸和蛋氨酸缺乏,特别是蛋氨酸含量很低;豆粕中赖氨酸含量很高,蛋氨酸缺乏;棉粕中蛋氨酸也较低。
因此,此类日粮赖氨酸与蛋氨酸之比一般在(3.4~3.5)∶1,赖氨酸和蛋氨酸严重不平衡。
4.日粮中能量过低 日粮能量过低,导致瘤胃微生物合成菌体蛋白效率下降。
5.瘤胃功能下降 瘤胃微生物适宜的活动环境pH 值在5.8~6.8。
瘤胃pH 值低于5.8,瘤胃微生物功提高奶牛乳蛋白关键措施优质乳是我国奶业发展方向,优质乳指标包括营养指标和卫生指标,乳脂肪和蛋白质是牛奶中的主要营养成分,特别是乳蛋白含量,对于牛奶品质具有较大的影响。
由于牛奶品种和饲料结构等原因,我国牛奶乳蛋白水平偏低,如何提高牛奶中乳蛋白水平,生产优质奶是奶牛场普遍关注的问题,一、影响奶牛乳蛋白水平的因素1.日粮蛋白质水平 一般高产奶牛要求日粮干物质中粗蛋白在17.5%~18%,如果日粮蛋白质缺乏,则乳腺合成较少乳蛋白。
2.日粮过瘤胃蛋白水平太低或者太高 高产奶牛日粮粗蛋白中一般要求过瘤胃蛋白占35%~40%,瘤胃降解蛋白占60%~65%。
过瘤胃养殖世界YANGZHISHIJIE编辑:邓婧(dengjing_njzf@)37 推进养殖标准化,发展现代畜牧业。
能降低;低于5.5,瘤胃微生物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合成菌体蛋白数量明显减少,乳蛋白降低。
提高奶牛乳蛋白含量的技巧奶牛是农业中重要的家畜之一,乳制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营养来源。
提高奶牛乳蛋白含量可以改善奶制品的质量和口感,并且对奶牛的生产效益也有积极影响。
本文将介绍几种提高奶牛乳蛋白含量的技巧。
一、饲料管理饲料是奶牛乳蛋白含量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合理的饲喂管理可以提供丰富的营养,帮助奶牛合成更多的乳蛋白。
1.品种选择:选择适宜生产乳蛋白的优质饲料品种。
常见的高蛋白饲料包括豆粕、菜籽粕、酒糟等,它们富含植物蛋白,有助于提高奶牛乳蛋白含量。
2.均衡饲喂:根据奶牛的不同生长阶段和生产阶段,合理配置高质量的饲料,保证奶牛获得均衡的营养。
在饲喂过程中可适量添加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剂,促进奶牛对蛋白质的吸收和利用。
3.定时定量:设定科学的饲喂计划,按时按量给予奶牛饲料,避免突然饥饱或过度进食,保持奶牛的饲料消化和吸收平衡,有利于乳蛋白的合成和积累。
二、环境管理良好的生产环境可以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和乳蛋白含量,以下是几项环境管理技巧。
1.舒适住房:为奶牛提供宽敞、通风、干净的住房,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舒适的生活环境可以减轻奶牛的压力,促进乳蛋白的合成。
2.合理的饮水条件:确保奶牛有充足的清洁饮水,水质要符合卫生要求。
适量的水分摄入有助于维持奶牛的新陈代谢和乳蛋白的合成。
3.精心的清洁卫生:定期清洁和消毒牛舍、饮水设施,防止细菌滋生和传播。
清洁环境可以减少奶牛的感染和疾病发生,提高奶牛的产奶质量。
三、健康管理奶牛的健康状况对乳蛋白含量有很大影响,以下是几点健康管理的技巧。
1.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奶牛的疾病,保持奶牛身体健康。
定期的体检可以监测奶牛的体重、体温等指标,及时调整饲料和管理方案。
2.合理的疫苗免疫:根据季节和疾病流行情况,制定合理的疫苗免疫计划,提高奶牛的免疫力。
免疫措施有助于减少奶牛的疾病发生,提高产奶质量。
3.合理的放牧安排:提供适合奶牛放牧的场地和草料,增加奶牛运动量,促进新陈代谢,提高乳蛋白的合成。
利用培育技术提高奶牛乳品质的措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奶制品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作为人类最重要的蛋白质来源之一,奶制品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
而要提高奶制品的品质,就需要从源头出发,通过培育技术改良奶牛的乳质。
本文将由四个方面探讨如何利用培育技术提高奶牛乳品质的措施。
首先,优化奶牛品种是提高奶牛乳质的基础。
通过选择和培育具有较高产奶、脂肪含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奶牛品种,可以有效提高乳品质。
例如,荷斯坦奶牛被广泛用于奶牛饲养行业,因其乳脂肪和蛋白质含量较高。
此外,借助生物技术,利用基因编辑和转基因技术,可以进一步优化奶牛基因,使其产奶性能更优良。
其次,科学的饲养管理对奶牛乳品质的提高至关重要。
合理的饲料配方和营养补给是确保奶牛健康和乳质的关键。
合理的饲喂方法应包括精确的膳食控制、定期的营养检测以及针对性的饲喂策略。
此外,良好的生活环境也能提高奶牛的乳质,包括舒适的牛舍、良好的通风和饮水系统等。
再次,疾病防控是保障奶牛健康和乳质的关键。
奶牛饲养中常见的疾病如乳房炎、泌乳障碍等,都会对乳质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进行定期的疫苗接种和常规的健康检查非常重要。
另外,科学的防疫措施和卫生管理也能有效降低奶牛患病的风险,进而提高乳质。
最后,提高奶牛乳品质还需要借助现代化的生产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大数据等技术广泛应用于奶牛养殖中。
通过利用这些技术,可以实现对奶牛的全面监控和精确管理。
例如,通过乳质监测设备,可以实时监测奶牛的体温、喂食量和产奶量等关键指标,及时调整饲养管理策略。
此外,智能化的奶牛挤奶设备也能减少因人为操作而导致的乳品质量下降。
综上所述,利用培育技术提高奶牛乳品质的措施包括优化奶牛品种、科学的饲养管理、疾病防控和现代化的生产技术。
这些措施相互配合,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奶牛的乳质,满足人们对于高品质奶制品的需求。
只有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技术创新,才能不断提高奶牛乳品质,促进奶制品行业的发展。
提高奶牛乳蛋白和乳脂率的综合技术措施乳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是决定牛奶质量的重要指标, 是牛奶中最重要的营养物质。
通过系统选种和引用乳质性状好的荷斯坦牛的血统可以达到改善乳成分的长期效果。
依据乳脂肪和蛋白质形成的机理,通过优化日粮结构、使用保护性脂肪和提高日粮能量水平、补充过瘤胃蛋白质和氨基酸、使用缓冲剂和酵母培养物调控瘤胃环境,以及配合合理的饲养方法,可以提高乳脂率和乳蛋白质率。
.影响奶牛生产能力的因素很多,归纳起来遗传、环境、营养等三个方面起着决定作用良种是提高牛群生产性能的基础据美国农业部(USDA) 1996 年对美国50 年来畜牧生产中各种科学技术所起作用的总结,品种改良的作用居各项技术之首,科学选购和培育良种奶牛是提高奶牛群体生产性能的重要措施。
选择高产品种:培育生产性能高的奶牛品种;适时淘汰生产性能低的奶牛,形成合理的牛群结构.正确对待干奶期的饲养管理对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十分重要保证奶牛在泌乳期的营养绝对需要是提高奶牛生产性能的关键措施搞好日常管理是提高奶牛产奶量的保障性措施:定时、定量、少给勤添;做好奶牛保健工程;保证饲料新鲜,防止异物创造好的生活环境提高奶牛生产性能:创造牛舍小范围的良性生态环境;定期消毒,保持舍内清洁;要善待奶牛一.提高乳蛋白的措施影响乳蛋白率的主要因素:正常的乳成分基本上是稳定的, 但各成分有一定的变动范围, 乳糖调节乳液的渗透压, 正常乳中其百分含量通常保持不变, 不同品种中也是最稳定的。
变动最大的是乳脂肪, 其次是乳蛋白。
乳成分受多种因素影响, 主要有品种、年龄和胎次、泌乳阶段和季节、环境和营养、饲养管理、产奶水平和挤奶技术、个体特征和健康等。
日粮所含营养物质是影响牛奶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品种对乳成分和产奶量的影响;年龄和胎次对乳蛋白率的影响;泌乳阶段对乳蛋白率的影响;季节对乳蛋白率的影响;疾病对乳蛋白含量的影响;日粮营养对乳蛋白率的影响。
1、提高乳蛋白率的遗传育种技术,品种不同,牛的产乳量和乳脂率有很大差异。
提高奶牛产奶量和奶中乳蛋白、乳脂率的措施
刘国文
【期刊名称】《北方牧业:奶牛》
【年(卷),期】2009(000)007
【摘要】奶牛产奶量是奶牛场、户的重要经济指标,直接关系到奶牛场、户经营
者的经济收入;但仅仅产奶量高是不够的,还应关注牛奶的主要成分——乳蛋白
和乳脂率,只有这两个质量指标合格,交信到乳品企业,牛奶才能卖出较高的价钱。
因此,产奶晕、乳蛋白和乳脂率尤其受到了牛场经营者的普遍关注与重视!现将提
高奶牛产奶量、乳蛋白和乳脂率的具体措施简单列举如下:
【总页数】0页(P32)
【作者】刘国文
【作者单位】河北迁安市畜牧水产局,河北唐山0644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23.91
【相关文献】
1.提高泌乳盛期奶牛乳脂率与乳蛋白含量的营养调控研究 [J], 杨正德;涂家宽;裴成江;宋大书;刘付祥
2.青贮与黄贮玉米秸秆对泌乳前期荷斯坦奶牛产奶量及乳脂率的影响 [J], 汤衡;吴海涛;卿丹丹;谢洪波
3.荷斯坦奶牛体型线性评定与其产奶量、乳脂率及乳蛋白的相关性分析 [J], 王小龙;杨章平;武秀香;尹召华;吴旭
4.提高奶牛乳脂率和乳蛋白率的调控措施 [J], 王玲玲
5.提高奶牛产奶量和乳脂率的有效措施 [J], 李振;冯顺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提高乳蛋白的原因及解决办法探讨上海健荷牧业科技有限公司肖玲一般来讲导致奶牛乳蛋白低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品种:相对来讲乳蛋白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较大,如娟珊牛乳蛋白相对较高,而中国荷斯坦牛的乳蛋白较低;2、干物质采食量低:奶牛干物质采食量上不去,对整个乳成分都会影响,包括乳蛋白,乳糖,干物质等指标。
3、粗料品质差:粗料品质差会导致采食量降低,瘤胃微生物的合成也会受到影响;4、日粮蛋白品质差:日粮蛋白品质差,也就是进入小肠的代谢蛋白的品质比较差,影响氨基酸的吸收和利用,导致低乳蛋白。
5、日粮蛋白低:日粮蛋白过低,奶牛蛋白缺乏,导致低乳蛋白。
6、瘤胃功能差/瘤胃能氮平衡差:精料过多或粗料品质差,造成瘤胃酸中毒,将会影响瘤胃微生物蛋白产量。
一般产奶牛瘤胃微生物蛋白的合成量占到奶牛所需要蛋白的50~60%,并且瘤胃微生物蛋白中必需氨基酸(赖氨酸/蛋氨酸)水平高(2.6%/7.9%)对奶牛来讲是非常优质的蛋白源。
日粮中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淀粉过低,也会影响到瘤胃微生物蛋白合成。
7、代谢蛋白中必需氨基酸(赖氨酸/蛋氨酸)水平低或不平衡:在粗料水平比较差的条件下,奶牛可利用蛋白中蛋氨酸和赖氨酸的水平很低(1.7%~1.8%/5.6%~5.8),相反在以优质全贮青贮和苜蓿草日粮条件下,蛋氨酸/赖氨酸水平分别可以达到1.9%~2.0%,赖氨酸水平可以达到6.3%~6.5%。
很明显在这两种饲养水平下,可利用蛋白中限制型氨基酸的含量差别极大。
8、乳腺疾病(隐性乳腺炎):乳腺的健康对乳品质影响极大。
在隐性乳腺炎存在的情况下,乳腺的各项功能都会受到影响,包括乳蛋白合成的功能。
9、日粮脂肪的添加:脂肪对瘤胃微生物生长有抑制,会影响瘤胃微生物蛋白的合成,如大量的棉籽的使用会导致乳蛋白降低。
10、夏季炎热时,奶牛会产生热应激,奶牛的采食量降低,尤其是粗饲料的采食量降低,瘤胃功能下降,微生物蛋白合成量下降,导致乳蛋白低。
11、大量饲喂粗纤维过短的粗饲料或者TMR粉碎细度过细,奶牛反刍不好,造成慢性瘤胃酸中毒。
提高乳蛋白饲养管理方法时间:2011-03-11来源:作者:进入到4~5月份天气暖和,很多奶牛开始乳蛋白下降。
这种现象夏季进一步恶化,一直持续到9月份。
乳蛋白下降导致无法拿到正常奶价,给很多农户带来损失。
所以以下介绍关于预防乳蛋白下降,整理了乳蛋白下降原因与乳蛋白提高的饲养管理核心1. 乳蛋白牛奶里粗蛋白中纯蛋白(true protein)占大约95%,主要由酪蛋白(casein),乳清蛋白(lactalbumin), 乳球蛋白(lactoglobulin)三大部分组成。
其中,酪蛋白在乳蛋白中占76 ~ 80%。
与尿素同类型的非蛋白氮(NPN)占乳蛋白的4~8%. 一般来讲,荷斯坦牛的乳蛋白在3.1~3.3%之间。
乳蛋白主要由小肠吸收的氨基酸为前身,在乳腺合成。
白蛋白或免疫球蛋白一部分直接转移到血液。
小肠吸收的氨基酸合成为乳蛋白时,必须利用葡萄糖.2. 影响乳蛋白的因素除了营养因素之外,还有对乳蛋白产生影响的因素,如下所述:1) 品种:荷斯坦牛平均3.2%, 娟姗牛3.75%, 更塞牛3.54%,荷斯坦牛乳蛋白最低,就因为这种原因,在美国一些牧场饲养荷斯坦牛与娟姗牛一同挤奶,改善乳蛋白.2) 遗传:遗传能力大约0.5,可以通过改良,生产高蛋白牛奶.3) 年龄:也有年龄越大,乳蛋白较低的情况.4) 泌乳期:产犊之后乳蛋白较高,泌乳初期到高峰期为止逐渐呈现下降趋势,这与产奶量的增加有关。
泌乳中期乳蛋白开始逐渐增加.5) 季节:一般秋冬季时干物采食量大,所以乳蛋白高,相反,夏季干物采食量下降,所以乳蛋白低.6) 乳房炎: 乳房炎引起的牛奶里总蛋白含量变化是微小的3. 营养因素营养因素引起的乳蛋白变化相对乳脂率变化微小。
营养因素引起的乳蛋白变化范围是0.1 ~ 0.2% ,以下为营养因素引起的乳蛋白变化.1) 总饲料干物质当中能量含量: 能量摄取量达到最大化是提高乳蛋白最有效的办法。
但重要的是使用什么种类的能量,较多的、较安全的饲喂瘤胃易发酵的碳水化合物是很重要的。
提高奶牛乳蛋白含量的技巧奶牛是世界上重要的家畜之一,其产出的乳制品对人类的生活至关重要。
而奶牛乳蛋白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了乳制品的质量。
因此,提高奶牛乳蛋白含量是每一个养殖者都非常关注的问题。
下面将介绍一些提高奶牛乳蛋白含量的技巧。
第一,饲料管理是提高奶牛乳蛋白含量的重要措施。
优质的饲料可以提高奶牛对蛋白质的吸收率,从而增加乳蛋白的合成。
适当添加富含蛋白质的饲料,如豆粕、青贮玉米等,可以有效提高奶牛乳蛋白含量。
第二,合理的饲养管理也是提高奶牛乳蛋白含量的关键。
保持牛舍的清洁卫生,保证奶牛的健康,避免因疾病影响乳蛋白的合成。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疾病,对于保持奶牛乳蛋白含量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优质的水源也是影响奶牛乳蛋白含量的因素之一。
奶牛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大量的水,而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奶牛对蛋白质的吸收情况。
因此,需要确保奶牛饮用的水源清洁卫生,避免因水质问题导致乳蛋白含量下降。
第四,科学的养殖技术也是提高奶牛乳蛋白含量的必备条件。
通过科学的配种、定期挤奶、合理的营养管理等手段,可以有效提高奶牛乳蛋白含量。
此外,定期对奶牛进行体检,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处理,也是保证奶牛乳蛋白含量稳定的重要措施。
总之,提高奶牛乳蛋白含量是需要综合考虑饲料管理、饲养管理、水质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工作。
只有在全面优化这些方面的工作,才能有效提高奶牛乳蛋白含量,保证乳制品的质量和产量。
希望养殖者们能够认真对待这些技巧,不断提升养殖水平,为乳制品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提高乳牛奶产量和奶品质的几项措施提高乳牛奶产量和奶品质是每一个畜牧场都要面对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当属如何提升乳牛的奶产量和质量。
因此,在做好畜牧场维护和管理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措施以提高乳牛奶产量和奶品质成为畜牧场老板和管理者们必须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首先,要关注牛奶检测,对乳牛精确检测,根据乳牛的奶产量、奶品质和饲料成分,分析乳牛的突发恢复性,并及时给予补偿饲料支持,实施节约型原料购买,检索乳牛存栏健康情况,保证乳牛的健康水平,以提高乳牛的多毛性,牛奶的营养价值和产量。
其次,注重牛群形成,提高牛群的凝聚力,体现一群牛的群体活力,注重牧场布局、缓冲沟槽,把附近环境吸引饮水,以获得牛胎及牧场更多的凝聚力。
优化牧场布局,科学管理,防止牛只生病,减少隔离区域,或考虑光照环境的提升,提高乳牛的牧场安全指数,以提高牛群的奶产量和质量。
此外,还需要做好母牛的选育和母牛的营养管理。
正确的选育能改善奶牛的产量,而营养管理可以改善乳牛的牧场表现,减少成本,增加收益。
建立母牛队伍,实施优良而高效的淘汰标准,培育更多优良母牛繁殖,为提高奶牛的产量、品质和质量服务。
同时,也要加强对新品种的鉴定和科学饲养,采用更灵活的品种组合,以适应当地环境和饲料条件,同时选择更好的营养模式,提高比例饮食,以及适宜抗性粮食组合模式,实现饲养技术先进性和均衡性,精确控制乳牛的摄食量,以调节营养负荷,满足牛营养需求,提高乳牛奶产量和奶品质。
总结而言,为确保乳牛奶产量和奶品质,实现乳牛可持续发展,应定期对畜牧场进行健康检查,完善畜牧场的环境和设施,以实现乳牛的营养需求,严格执行母牛营养管理等措施,实现乳牛日常营养供给,提高乳牛奶产量和奶品质。
目前有很大一部分饲养小区或者正在从小区转型到牧场的中小型奶牛场,始终被乳蛋白低的问题困扰着(乳蛋白小于3.0),乳蛋白低最终导致的结果是,鲜奶价格低,甚至会导致鲜奶无法正常的销售。
在当前行业低迷的阶段,因为鲜奶乳蛋白低导致的这两个结果让牧场主苦不堪言。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乳蛋白低呢?奶牛乳蛋白率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奶牛的品种,荷斯坦奶牛平均乳蛋白率为3.1%;而乳肉兼用西门塔尔牛的平均乳蛋白率在3.6%以上;娟姗牛的乳蛋白率4%以上。
除了奶牛品种原因之外,奶牛营养问题也是造成乳蛋白含量低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牛奶中的乳蛋白主要来源于奶牛从肠道中消化吸收的蛋白,进而来源于瘤胃微生物蛋白质、饲料过瘤胃蛋白质及体组织动员的蛋白质。
如果日粮中蛋白质缺乏或氨基酸不平衡,会造成乳蛋白率的下降.另外,奶牛日粮的干物质采食量不足及精料饲喂量过低会引起瘤胃可发酵碳水化合物量的不足,瘤胃微生物蛋白质的合成量降低,从而降低了小肠中瘤胃微生物蛋白质的流量,也会造成乳蛋白率的下降。
所以,导致乳蛋白低的原因主要是,遗传因素、营养因素、泌乳阶段和环境因素。
一、影响乳蛋白率低的遗传因素中小型牧场没有对选种选配有足够的认识,针对牧场奶牛冻精的选择,往往只重视产奶量的遗传性的高低,而忽视其他方面的遗产因素,比如乳蛋白率、肢蹄、难产率等,从长久考虑,必须从品种改良入手。
我们可选择经过后裔测定的乳蛋白率遗传高的公牛,来提高牧场乳蛋白率,这是长远之计。
二、影响乳蛋白率低的营养因素1.采食量增加采食量可提高乳蛋白的含量,采食量的增加可使乳蛋白的含量提高0.1~0.2个百分点。
高产中小型牧场提高乳蛋白的措施谭立燕1娄常磊21上海光明荷斯坦牧业有限公司2河南省天然林牧业科技开发公司《奶牛》2017年07期74奶牛(产奶30千克以上)的干物质采食量应占到体重的3.0%~3.5%,每天大约为21~23千克干物质。
2.精饲料喂量适当精饲料喂量可提高乳蛋白含量,过高的精饲料喂量则会导致乳脂率的下降,但乳蛋白的含量可能略有升高(0.1~0.2个百分点)。
Heil ongjiang Ani m al Science奶牛肉牛a n d V e te rin a ry M ed ic in e NO.52005的牛(1.75kg )提高0.25kg,提高了14.5%。
2.2 饲料报酬每增加1kg 体重,试验组每头牛平均消耗饲草饲料12kg(其中玉米面1.5kg 、酒糟7.5kg 、微贮稻秸3.0kg ),对照组消耗饲草饲料11.99kg (其中玉米面1.71kg,酒糟8.57kg,未处理稻秸1.71kg )。
试验组比对照组每增重1kg 多消耗0.01kg 饲草饲料。
2.3 经济效益分析(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试验组每天每头获毛利14.9元,比对照组(13.0元)提高经济效益1.9元。
由此可以看出,微贮发酵饲料饲喂育肥牛试验效果显著。
表2 经济效益分析组别头均日增重/kg 头均日增加收入/元头均饲草饲料日消耗成本/元毛利/(元・头-1・天-1)每增重1kg 消耗饲料成本/元试验组2.0020.0 5.114.9 2.55对照组 1.7517.5 4.513.0 2.57相差0.252.250.6 1.9-0.02 注:饲草饲料价格按玉米面每千克0.9元,酒糟每千克0.1元,稻秸每千克0.1元,微贮稻秸每千克0.15元计算。
3 结论 稻草微贮发酵处理后饲喂育肥牛,能获得较好的增重效果和经济效益。
在试验2个月的时间里,微贮发酵的稻草比未经处理的每头牛可多获利114元。
(010)收稿日期:20041104作者简介:楼月琴(1962),女,浙江永康人,实验师,本科.提高荷斯坦奶牛乳蛋白质的几项关键措施楼月琴,杨菲菲(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学院,浙江金华321007)中图分类号:S823.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7034(2005)05002802 牛奶中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是决定牛奶质量的重要指标。
乳蛋白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蛋白质,它的氨基酸含量和构成比例基本上与人体所需氨基酸的数量、比例相接近。
Heil ongjiang Ani m al Science奶牛肉牛a n d V e te rin a ry M ed ic in e NO.52005的牛(1.75kg )提高0.25kg,提高了14.5%。
2.2 饲料报酬每增加1kg 体重,试验组每头牛平均消耗饲草饲料12kg(其中玉米面1.5kg 、酒糟7.5kg 、微贮稻秸3.0kg ),对照组消耗饲草饲料11.99kg (其中玉米面1.71kg,酒糟8.57kg,未处理稻秸1.71kg )。
试验组比对照组每增重1kg 多消耗0.01kg 饲草饲料。
2.3 经济效益分析(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试验组每天每头获毛利14.9元,比对照组(13.0元)提高经济效益1.9元。
由此可以看出,微贮发酵饲料饲喂育肥牛试验效果显著。
表2 经济效益分析组别头均日增重/kg 头均日增加收入/元头均饲草饲料日消耗成本/元毛利/(元・头-1・天-1)每增重1kg 消耗饲料成本/元试验组2.0020.0 5.114.9 2.55对照组 1.7517.5 4.513.0 2.57相差0.252.250.6 1.9-0.02 注:饲草饲料价格按玉米面每千克0.9元,酒糟每千克0.1元,稻秸每千克0.1元,微贮稻秸每千克0.15元计算。
3 结论 稻草微贮发酵处理后饲喂育肥牛,能获得较好的增重效果和经济效益。
在试验2个月的时间里,微贮发酵的稻草比未经处理的每头牛可多获利114元。
(010)收稿日期:20041104作者简介:楼月琴(1962),女,浙江永康人,实验师,本科.提高荷斯坦奶牛乳蛋白质的几项关键措施楼月琴,杨菲菲(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学院,浙江金华321007)中图分类号:S823.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7034(2005)05002802 牛奶中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是决定牛奶质量的重要指标。
乳蛋白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蛋白质,它的氨基酸含量和构成比例基本上与人体所需氨基酸的数量、比例相接近。
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在牛奶价格体系中都把乳蛋白的价值放在首位,有的国家乳蛋白和乳脂肪比价甚至达1.5ν1。
我国新的巴氏杀菌乳标准已把乳蛋白作为一项主要指标列入。
作为“南方奶牛之乡”的金华,如何采取有力措施来提高奶牛乳蛋白质含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提高乳蛋白率的关键性措施1.1 乳蛋白质应作为一项重要的选种指标目前我国牛奶中乳脂率提高很快,已接近世界中等水平,但乳蛋白率明显低于世界各国,这与我国以往以产奶量和乳脂率作为选种指标有关。
据研究,在影响乳蛋白浓度的因素中,遗传因素比饲养管理因素更为重要,特别是对低乳蛋白浓度的奶牛。
中国荷斯坦奶牛乳蛋白浓度的遗传力属中等偏上,为0.50~0.60。
饲草饲料、气候等条件的变化,对高乳蛋白浓度的奶牛影响较为明显;对低乳蛋白浓度的奶牛则影响甚微。
因此,对低乳蛋白浓度的奶牛应加大淘汰力度或通过育种手段进行改良、提高。
1.2 改善日粮中的蛋白质水平一般来说,在一定范围内,日粮中的粗蛋白含量较高能提高产奶量。
E mery 发现,日粮中蛋白质水平同乳蛋白浓度存在正相关,日粮中蛋白质每增加1%,乳蛋白浓度约增加0.02%。
而Spomdly 并未发现两者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但认为蛋白质水平对乳蛋白产量有一定的正效果。
在对蛋白质饲料的供应中,不仅要注意量的需要,而且要重视蛋白源的选择。
高蛋白原料,如豆饼、鱼粉等含粗蛋白40%~60%;中等蛋白原料,如干啤酒糟、棉粕、菜籽饼等含粗蛋白20%~40%。
不同原料的粗蛋白瘤胃降解率差异很大,鱼粉蛋白属低降解蛋白,而豆饼、棉粕的蛋白则很易被瘤胃微生物消化降解。
张丹凤等[1]报道,日产奶量为10,20,30kg 的奶牛,其日粮蛋白中非降解蛋白的比例不同,分别为26.4%、33.7%、36.7%,即不同产奶量的奶牛对日粮中降解蛋白和非降解蛋白的比例有不同的要求,产奶量越高,日粮中非降解蛋白占粗蛋白的比例也应随之增加。
增加鱼粉可提高高产奶牛的乳蛋白质,其原因就在于鱼粉中含有较多的非降解蛋白,并能提供较多的必需氨基酸。
而与之不同的是殷光骐等[2]的试验表明,在低蛋白奶牛日粮中添加鱼粉对提高乳蛋白质无明显作用。
1.3 提高日粮中能量水平日粮中能量水平是影响乳蛋白含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能量不足时,合成乳蛋白的氨基酸会被作为能源而利用,并且会降低瘤胃内微生物蛋白质的合成量,其结果导致乳蛋白率的下降。
在奶牛饲养方式上采取粗料自由采食,通过增加精料水平提高精粗比,可使得能量摄入量增加,增加的能量可提高乳蛋白浓度和产量。
Rook 等报道,以青贮料为基础日粮的泌乳母牛,每日补充 3.0,6.0和9.0kg 的精料,结果乳蛋白率从3.18%提高到 3.31%,乳蛋白产量从0.7kg /d 增加到0.9kg/d 。
Fraser 和W ener 的研究也表明,当谷实类精料水平增加至4kg/d 时,乳蛋白率可由3.1%提高到3.3%。
E mery 报道,每当谷物或饲草提供的净能增加4.1868MJ 时,乳蛋白率可增加0.015%。
因此,通过提高精料水平或改进青贮料品质可增加奶牛的能量摄入,从而提高乳蛋白率和产量。
1.4 合理使用饲料添加剂1.4.1 氨基酸添加剂 赖氨酸和蛋氨酸是影响乳蛋白分泌的主要限制性氨基酸。
乳蛋白对过瘤胃蛋氨酸和赖氨酸的补充82很敏感,尤其是产奶高峰以后的奶牛。
Koch等给以大豆粕为惟一蛋白质饲料的42头奶牛(18头初产,24头经产)日粮中添加过瘤胃蛋氨酸10.9g(或蛋氨酸11.7g)、赖氨酸14.6g。
发现初产牛乳蛋白分别提高 1.8%和 3.9%,经产牛提高2.5%、3.5%。
Kamp l等利用西门塔尔牛所做的试验表明,每天添加15g/头保护性蛋氨酸,能提高产奶量2.19kg/d 和乳蛋白0.27%。
王纪亭等的试验表明,奶牛日粮中添加瘤胃保护性蛋氨酸,可提高奶牛产奶量、乳脂率,并可使乳蛋白率超过10%。
1.4.2 维生素添加剂 烟酸又叫尼克酸,是一种B族维生素,与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及脂肪代谢有关。
Homer指出,烟酸可通过提高微生物蛋白合成效率或增加微生物生长所需能量,因而增加十二指肠微生物氮量,提高小肠氨基酸的利用率。
每头奶牛每日喂6g烟酸,可预防酮病,促进瘤胃菌体蛋白的合成,提高产奶量及乳蛋白、乳脂肪含量。
现在有的奶牛饲养者为提高奶牛产奶量往往在饲料中添加脂肪,但这样做会降低乳蛋白浓度;在补充脂肪时同时补充烟酸,则可缓解这一矛盾,提高乳蛋白的产量。
叶酸是生物体内系列化学反应中辅酶合成的原料,参与蛋白质、核酸等代谢,一般情况下,瘤胃微生物通过自身合成叶酸满足机体需要。
Girard报道,日粮中补充叶酸,血清中叶酸浓度升高,导致瘤胃的丙酸产量增加,进而使乳蛋白产量增加。
1.4.3 微生物 在饲料中添加乳酸菌、芽孢杆菌、酵母等微生物,可使乳蛋白浓度提高0.1%~0.2%。
对高产奶牛、饲喂精料过多的奶牛,添加微生物更为适合。
用含2×107个活菌的酵母粉剂,给每头奶牛每天投喂10g(拌在精料中),可使乳蛋白浓度提高0.06%。
1.5 牧草的选择1.5.1 供给优质的牧草 目前,奶牛养殖中粗料多用稻草(DM中CP为4%),也有时用玉米秸秆(DM中CP为5%)和少量的青贮玉米(DM中CP为8%),基本上无粗蛋白含量高的牧草,如苜蓿干草(DM中CP超过18%)。
所以配出来的奶牛日粮粗蛋白往往低于其营养需要量,且精料偏多。
这一方面加大了成本,另一方面有可能造成奶牛慢性酸中毒。
提供优质、高蛋白的苜蓿干草代替禾本科干草或稻草,既可在减少精料的情况下满足奶牛对粗蛋白的需要量,提高乳蛋白含量,又可以降低成本及减少由于精料过多带来的慢性酸中毒。
此外,不同饲草的搭配,对提高乳蛋白浓度也有良好的作用。
例如,给奶牛饲喂不同比例的玉米牧草青贮比饲喂单一的牧草青贮,能提高乳蛋白浓度和产量。
把青贮铡短或干草粉碎(或制成颗粒),可使乳蛋白提高而乳脂率下降,这一现象称之为“蛋白质脂肪递转”。
1.5.2 饲草类型 饲草类型对乳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研究表明:与多年生黑麦草相比,白三叶草能促进放牧饲养的奶牛乳蛋白含量的提高。
当母牛采食白三叶草时,小肠蛋白质流量提高,从而获得了较高的乳蛋白水平。
一般而言,牧草调制成干草或青贮对乳蛋白含量无影响;而饲料作物的调制(如青贮),则对乳蛋白含量有影响。
用牧草青贮与玉米青贮的混合日粮饲喂初产母牛时,提高玉米青贮的比例可提高乳蛋白含量,这可能是因为玉米青贮会增加母牛的能量摄入量。
1.6 给奶牛良好的“关怀”高产奶牛通过人工选育产生基因突变形成专门化体型,如乳房膨大,行走不便,易发生神经症状。
与低产奶牛不同,高产奶牛生理是专门化选种造就的偏向性生理。
超级高产奶牛,如头胎产奶量超过1万kg的明星奶牛,神经类型呈高度紧张型,内分泌激素亦处于超常状态。
人类必须对奶牛实施超常的自然亲和,给予奶牛良好的关怀,即把奶牛当成“人”或“宠物”来安抚,执行“精神安抚和物质福利”原则,为奶牛提供良好的饲养和“居住”环境,给予适宜的运动、按摩乳房、刷拭牛体,常常保持牛体清洁卫生等,可保证较高的产奶量和乳蛋白含量。
2 结束语金华市奶牛绝大多数系中国荷斯坦奶牛,年平均产奶量长期以来徘徊在5t/头,且乳蛋白含量偏低。
而奶牛乳蛋白质受诸多因素影响,养殖场应根据奶牛具体的生产性能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低乳蛋白奶牛加大淘汰率或通过育种手段加以改良;对高乳蛋白奶牛更要注重日粮的合理搭配和实施科学的饲养管理,使其高乳蛋白的优良性状充分发挥出来。
通过饲养和营养方法进行综合调控是一条简单易行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1] 张丹凤,陆东林.提高乳蛋白浓度的措施[J].新疆奶业,2002(1):14-15.[2] 殷光骐,刘丙华,葛建明,等.奶牛日粮中增加非降解蛋白饲料提高乳蛋白率的试验[J].中国奶牛,1999,(2):18-19.(010)・基层园地・仔猪热水浴法 仔猪出生后生活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由原来通过胎盘进行气体交换、摄取养料和排除废物而转变为自行呼吸、消化和排泄;另外,在母体子宫内生活条件相对稳定,不易受外界环境影响。
仔猪出生后直接与外界环境接触,首先对温差的改变极为敏感。
依据仔猪的生理特点,在实践中总结出仔猪热水浴法。
此法能增强仔猪体质,提高仔猪成活率。
仔猪热水浴法即母猪产仔时,按正常规律接产,在喂奶后,先用0.1%高锰酸钾溶液把母猪奶头洗净并挤掉积奶,然后用盆或木桶装5kg45~50℃的温水,放入5g左右的高锰酸钾(溶液的颜色以淡红色为宜),逐头把小猪泡于溶液中,使仔猪头鼻露出水面,一边泡一边擦洗,每头仔猪洗浴1分钟即抱出擦干,放到母猪身边喂初乳。
如室内温度过低,要对室温进行调节,确保室温在30℃左右再进行热水浴,以免仔猪受凉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