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同属一个世界 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596.50 KB
- 文档页数:21
《我们同属一个世界》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我们同属一个世界》这一音乐课程,让学生感受多元文化的音乐魅力,增强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
二、作业内容1. 音乐欣赏:学生需在家中通过网络或音乐资源,搜集与《我们同属一个世界》相关的音乐作品,如不同国家、民族、地区的音乐代表作品,并了解其文化背景和音乐特点。
2. 创作准备:学生需以小组形式,围绕“和平、友谊、共融”的主题,构思并创作一首简单的合唱歌曲或乐曲。
创作过程中,学生需考虑音乐的旋律、节奏、和声等要素,以及如何通过音乐表达主题。
3. 歌词编写:各小组根据构思的乐曲,编写符合主题的歌词。
歌词需体现多元文化的融合,展现人类共同追求和平与友谊的美好愿景。
4. 排练与录制: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歌曲排练,教师给予指导。
排练完成后,各小组需利用学校提供的设备,录制合唱或乐曲的表演视频。
三、作业要求1. 音乐作品选择:所选音乐作品需具有代表性,能反映不同国家、民族、地区的音乐特色。
2. 创作要求:创作过程中,学生需充分发挥想象力,结合所学音乐知识,创作出富有感染力和个性的作品。
3. 歌词编写:歌词需紧扣主题,语言简洁明了,富有感染力。
同时,要体现多元文化的融合,展现人类共同追求和平与友谊的愿景。
4. 排练与录制:排练过程中,学生需积极参与,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录制时,要保证音质清晰,画面稳定,能够充分展示学生的表演水平。
四、作业评价1. 教师将从音乐作品的选材、创作的内容、歌词的编写、表演的技巧等方面进行评价。
2. 评价将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合作精神、创新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的提升。
3. 评价结果将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一部分,以鼓励学生在音乐课程中的积极参与和学习。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改进和提高。
2. 学生的作业将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交流,让学生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一、课题:第一单元——流行乐风计六课时,第二课时二、教学目标:(一)通过聆听,能够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达到认识、理解歌曲的风格特征。
(二)能够了解不同的演唱形式。
(三)激发学生“爱”的情怀,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
三、教学重点:熟悉主旋律,感受音乐情绪四、教学难点:体会风格特征五、教学方法:聆听演唱法、探究讨论法、讲解分析法、对比欣赏法、创设实践法、即兴创编法。
六、教学过程:(一)回顾上节课内容。
(二)新课:《隐形的翅膀》1、聆听,思考:(1)、这首歌曲的情绪特点是?深情(2)、歌曲表现了一种怎样的精神?自强不息2、歌曲的创作背景:《隐形的翅膀》是同名影片的主题曲。
影片《隐形的翅膀》讲述15岁的花季少女志华不幸被高压电击中,经医院奋力抢救,虽保住了性命,却失去了双臂;影片以此为基础展开情节,塑造了自强不息、奋力拼搏的残疾朋友的形象。
3、介绍作者王雅君,台湾词曲创作人,为多位当红艺人创作歌曲。
1981年、也非音乐相关科系出身的王雅君,在创作界的资历仅短短4年,际遇发展看似顺遂,但王雅君可是凭著金牛座天生一股『苦干打拼』的硬颈精神,今日才能在亚洲乐坛崭露头角。
她的作品中其中最著名的是张韶涵的《隐形的翅膀》、范玮琪的《暮光》、林俊杰的《保护色》、郭静的《聊天》、张韶涵的《寓言》等等多首歌曲的词曲皆为其谱写,被称为“才女”。
4、有感情地演唱《隐形的翅膀》(三)新课:《我们同属一个世界》1、聆听歌曲,思考:音乐表达了什么情感?2、复听,思考:歌曲有哪些演唱形式?领唱、合唱3、介绍创作背景这首歌是由Michael jackson与Lionel Richie合作写成的呼吁帮助非洲饥荒人民的慈善歌曲该曲在1985年获得格莱美“年度歌曲”及“最佳短篇音乐录影带”等四项大奖并最终筹集了6000万美元的慈善捐款由美国45位歌星联合演唱昆西·琼斯负责制作震撼了亿万人的心风靡全球。
4、介绍作者:迈克尔杰克逊5、介绍摇滚乐:摇滚乐: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一种美国流行音乐。
《我们同属一个世界》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1. 掌握歌曲《我们同属一个世界》的基本旋律与歌词内容。
2. 理解歌曲所传达的和平、友爱与团结的世界观。
3. 通过歌唱和音乐欣赏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 激发学生对多元文化音乐的兴趣,增强其国际视野。
二、教学重难点本课时的重点在于:1. 歌曲的旋律掌握与歌词的准确演唱。
2. 理解歌曲背后所蕴含的全球和平共处的意义。
难点在于:1.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准确把握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2.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歌曲内涵及所传达的国际友爱精神。
三、教学准备课前准备包括:1. 准备《我们同属一个世界》的乐谱和录音资料。
2. 收集有关国际友好关系的图片和故事,以供教学中使用。
3. 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包括音响设备和投影仪等。
4. 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和规则,以促进学生间的有效互动与交流。
四、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1. 创设情境,引发兴趣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世界各地的音乐片段,包括民族、流行等不同风格的音乐,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不同文化的魅力。
随后,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音乐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故事和文化吗?”引导学生对音乐背后的文化背景产生好奇心。
2. 引出主题,明确目标教师简短介绍本节课的课题《我们同属一个世界》,说明本课将通过歌曲的学习和赏析,了解多元文化的交融,以及音乐在其中的作用。
告诉学生今天将共同学习一首能代表多元文化的世界经典歌曲,旨在培养学生尊重差异、平等看待各种文化的意识。
(二)新课学习1. 歌词解析与文化探讨首先,教师朗读歌词,并逐句解释其含义,尤其是一些生僻词汇或表达方式,使学生能准确理解歌词的内容。
接着,带领学生分组探讨每句歌词背后所反映的不同地域文化和思想感情。
教师需适时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见解和感受,并鼓励他们用多元的视角去看待世界文化。
2. 歌曲演唱与情感体验在学生对歌词有了一定理解后,开始学习歌曲的演唱。
《我们同属一个世界》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举世化和国际化的观点,以及它们在摩登社会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以举世视野看待问题的认识,提高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认识到举世问题和挑战需要举世共同应对,建立举世共同体认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举世化的过程和影响,以及举世化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建立举世共同体认识,以及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教学视频和案例,以便在教室上进行展示和讨论。
2. 准备一些与举世化相关的书籍和资料,供学生课后阅读和参考。
3. 制作PPT课件,以便在教室上进行讲解和互动。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观看相关视频,让学生谈谈观后的感受,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举世性的挑战,需要举世性的合作。
2. 展示图片和数据,让学生感受当前世界面临的环境问题,以及这些问题的严重性。
(二)新课讲授1. 阅读材料,思考并回答问题: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当前的环境问题?如何共同建设一个美丽的世界?2. 讨论交流:鼓励学生就如何共同建设一个美丽的世界展开讨论,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3. 教师总结并讲授可持续发展理念和行动,强调共同应对举世性挑战的重要性。
(三)教室互动1. 提问:在平时生活中,我们能为共同建设一个美丽的世界做些什么?2.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主题(如垃圾分类、勤苦用水、低碳出行等),制定一份行动计划,并分享给全班同砚。
3. 教师点评并鼓励学生在平时生活中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和行动。
(四)小结作业1. 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共同建设美丽世界的重要性。
2. 安置作业: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钻研,制作一份PPT,并在全班进行分享。
通过以下是我为你准备的关于“可持续发展与绿色能源”主题的PPT内容:**幻灯片1:封面*** 主题:可持续发展与绿色能源* 介绍:我们的演讲将盘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以及绿色能源如何推动这一经过。
音乐课课时计划反思:小课堂:如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
在学生阶段,至关重要!!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自己做主,不受别人支配,不受外界干扰通过阅读、听讲、研究、观察、实践等手段使个体可以得到持续变化(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与价值的改善和升华)的行为方式。
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01学习内容的自主性1、以一个成绩比自己好的同学作为目标,努力超过他。
2、有一个关于以后的人生设想。
3、每学期开学时,都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设立一个学期目标。
4、如果没有达到自己的目标,会分析原因,再加把劲。
5、学习目标设定之后,会自己思考或让别人帮助分析是否符合自己的情况。
6、会针对自己的弱项设定学习目标。
7、常常看一些有意义的课外书或自己找(课外题)习题做。
8、自习课上,不必老师要求,自己知道该学什么。
9、总是能很快选择好对自己有用的学习资料。
10、自己不感兴趣的学科也好好学。
11、课堂上很在意老师提出的重点、难点问题。
12、会花很多时间专攻自己的学习弱项。
02时间管理13、常常为自己制定学习计划。
14、为准备考试,会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
15、会给假期作业制定一个完成计划,而不会临近开学才做。
16、常自己寻找没有干扰的地方学习。
17、课堂上会把精力集中到老师讲的重点内容上面。
18、做作业时,先选重要的和难一点的来完成。
19、作业总是在自己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20、作业少时,会多自学一些课本上的知识。
03 学习策略21、预习时,先从头到尾大致浏览一遍抓住要点。
22、根据课后习题来预习,以求抓住重点。
23、预习时,发现前面知识没有掌握的,回过头去补上来。
24、常常归纳学习内容的要点并想办法记住。
25、阅读时,常做标注,并多问几个为什么。
26、读完一篇文章,会想一想它主要讲了哪几个问题。
27、常寻找同一道题的几种解法。
28、采用一些巧妙的记忆方法,帮助自己记住学习内容。
《我们同属一个世界》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节课的作业设计旨在通过《我们同属一个世界》这一音乐课程,让学生:1. 了解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音乐作品,增进对世界各地音乐文化的认识。
2. 学会用歌声表达情感,提高歌唱技巧与团队协作能力。
3. 培养学生音乐鉴赏力及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作业内容1. 预习准备:- 学生需在家提前预听《我们同属一个世界》的歌曲,并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及所表达的情感。
- 搜集与世界各地音乐文化相关的资料,如不同国家的音乐风格、乐器等。
2. 课堂互动:- 分组讨论:学生将根据所搜集的资料,在班级内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对世界各地音乐文化的理解与感受。
- 歌唱练习:学生将在老师指导下进行歌曲的演唱练习,包括音准、节奏、情感表达等方面的指导。
3. 创作表现:- 歌曲改编:学生将尝试将歌曲进行简单改编,加入个人或小组的创意元素,如改变歌曲的节奏、增加和声等。
- 创作表演:小组内合作,编排一段与歌曲主题相关的舞蹈或小品表演,展示对多元文化及音乐作品的理解。
三、作业要求1. 预习准备要求详尽,搜集资料应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能够反映出不同国家音乐文化的特点。
2. 课堂互动时,小组讨论要积极,每位学生都应参与其中,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歌唱练习时,要按照老师的指导认真练习,确保音准和节奏的准确。
3. 创作表现环节中,歌曲改编要有创意,不能过于复杂,要保证演唱的可行性。
创作表演要与歌曲主题紧密相关,展现多元文化的融合。
4. 所有作业内容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按时提交。
四、作业评价1. 老师将根据学生预习准备的资料质量、课堂互动的参与度及表现进行评价。
2. 对于歌唱练习,老师将关注学生的音准、节奏及情感表达,给出相应的指导与评价。
3. 创作表现环节的评价将综合考虑学生的创意、改编能力及小组合作的成果,给予鼓励与建议。
五、作业反馈1. 老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逐一评价,指出优点与不足,并给出改进建议。
一、让世界充满爱1986年被联合国定为“国际和平年”,《让世界充满爱》是一部献给“国际和平年”的组歌。
1986年5月10日这部组歌由参加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的百名歌手在北京工人体育馆演唱。
演出时,曲作者郭峰亲自用钢琴、电子合成器伴奏。
这次演出获得很大成功,这部组歌立即不胫而走,唱遍大江南北,联合国也在向全球播出的特别节目中介绍了这部组歌,被誉为“具有鲜明时代特征、闪耀着时代光彩的通俗歌曲。
”参加演唱的百名歌手有的已在当时歌坛颇有名气,有的后来成为富有实力的歌坛新人。
欣赏歌曲(让世界充满爱)本曲有四个部分,我们即将学到的是歌曲的第二部分,请同学们分析一下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共分为三部分ABA三部曲式,调性上B段音乐与A段音乐形成对比,最后四个乐句是A部分的完全再现。
二、我们同属一个世界1985年,非洲的埃塞俄比亚、苏丹、毛里塔尼亚等国发生严重干旱,粮食短缺,成百万人死于饥荒,消息传来,全世界各国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救援非洲人民,最引人注目的是1月28日在英国和美国举行的由民间发起的“生存援助音乐会”,《我们同属一个世界》就是大会主题歌。
这首主题歌是西方摇滚巨星迈克尔·杰克逊和莱昂内尔·里奇连夜赶写出来的。
7月13日,迈克尔·杰克逊在美国费城肯尼迪体育场举行救援非洲灾民音乐会,同时,鲍勃·吉尔多夫也在英国伦敦温布利体育场举办另一场有几十名歌手参加的救援音乐会,两场音乐会通过卫星向全世界现场直播,收看观众达20亿人,募集救济款8500万美元。
欣赏歌曲(我们同属一个世界)这首歌是F大调,2/4拍,曲调十分流畅,音域也不宽。
歌曲看起来像是由三段曲调和一段副歌组成,实际上这段曲调,又是用许多位歌星所熟悉的曲调重新编配填词而成。
歌词是说理和叙述性的,副歌则是:“天下一家,四海皆兄弟,要人人生活得更美好,从现在做起。
拯救人类生命,就只能靠自已,那光辉的明天,靠我和你。
”这几句,它是歌曲的主要内容,富于号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