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砌体工程II
- 格式:ppt
- 大小:14.24 MB
- 文档页数:22
砌体工程施工方案2
1. 工程概述
砌体工程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一种建造方式,通过将砖块、砖砌块或其他砌体
构件按照设计图纸要求按一定规则进行叠组而形成的构造体系。
本文将详细介绍砌体工程的施工方案2,包括施工准备、施工工艺、工程质量控制等内容。
2. 施工准备
2.1 材料准备
在进行砌体工程施工前,需要提前准备好砖块、砂浆、水泥等材料,确保材料
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数量充足。
2.2 施工设备
准备好施工所需的设备,如砌筑工具、搅拌机、抹灰板等,确保设备完好并符
合安全要求。
2.3 施工人员
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确保施工人员掌握各项砌砖技术,提高施工效率
和质量。
3. 施工工艺
3.1 布置砌体工程
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在基础上的标线确定砌体构件的位置和高度,并进行精确
的测量和调整。
3.2 砌筑墙体
采用砌筑墙体的方法,按照设计要求将砖块按规定的方式砌放,保证墙体垂直、水平和整齐。
3.3 砂浆施工
在砖砌墙体中逐层铺设砂浆,确保砖块之间的缝隙饱满,并对接头部位进行加
固处理。
4. 工程质量控制
4.1 施工过程监控
定期对施工过程进行检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4.2 完工验收
对已完成的砌体工程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国家标准,并进行验收
报告。
5. 结束语
砌体工程施工方案2在确保施工质量的前提下,提高施工效率,促进工程的顺
利完成。
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和科学的工艺流程,可以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
砌体工程施工方案(2)(完整版)工程名称:中建·大公馆K4地块项目建筑地点: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曙光村建设单位:XXX设计单位:XXX监理单位:XXX勘察单位:XXX施工总承包:XXX1.总体概况中建大公馆项目K4地块总用地面积.0㎡,总建筑面积.0m2;包括1栋34~44层超高层住宅楼、1栋42F、3栋48F 超高层住宅楼及2栋2F商业楼、若干2F商业裙楼和1个2F 整体地下室。
2.设计概况建筑面积总建筑面积20.65万㎡,建筑层数为地下2层/34~48层,耐久年限为50年,抗震烈度为6度,防水等级为地下室一级,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建筑防火分类为一类,屋面为一级。
主楼采用钻孔砼浇筑(后注浆),裙楼采用天然基础。
3.砌筑工程概况地下室填充墙(内墙)采用MU10蒸压灰砂砖,墙体厚度为200mm,砌筑砂浆为M5水泥砂浆砌筑。
分户墙(0.15标高以下)采用MU20蒸压水泥灰砂砖,墙体厚度为200mm,砌筑砂浆为普通砌筑砂浆。
分户墙(0.15标高以上)采用A3.5,B06蒸压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厚度为200mm,专用砌筑砂浆。
其他部位的墙体砌筑材料和规格详见表格。
编制依据:1.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2.设计文件要求;3.施工图设计文件;4.现场实际情况。
设计文件:1.建筑设计文件;2.结构设计文件。
中建大公馆K4地块的施工图纸和组织设计需要遵循一系列规范和标准文件,包括《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加气混凝土砌块建筑构造》、《蒸压砂加气砼精确砌块墙体自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等。
这些规范文件的编号和名称也需要在施工中严格遵循。
在施工准备阶段,需要进行技术准备和材料准备。
技术准备包括对施工图纸进行审查和熟悉设计要求和标准,以及编制砌筑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此外,还需要对作业班组进行技术交底,确保砌筑工程按方案要求进行。
材料准备包括购进砂加气精确砌块,并按国家标准进行验收。
砌块运至现场后,需要按规格分等级堆放,并在堆垛上设立标志,标明品种、规格、强度等级,一般堆放高度不得超过2m,堆垛间留设通道。
1、掌握砌筑工程的施工工艺;2、掌握砌筑工程的质量要求;1、砌筑工程所使用的材料和脚手架;2、了解桥涵砌体的施工要点。
砌筑工程:用砂浆和普通黏土实心砖、空心砖、硅酸盐类砖、石材和各类砌块组成砌体的工程。
其中砖砌体广泛应用于民用住宅工程,而砌块还应用于框架结构的填充墙。
砖1、种类:普通黏土砖、蒸压灰砂砖、粉煤灰砖、空心砖和承重多孔砖。
2、尺寸:普通黏土砖:240 ㎜× 115 ㎜×53㎜承重多孔砖:190 ㎜× 190 ㎜×90㎜空心砖:长度有240 ㎜、290 ㎜;宽度有140 ㎜、180 ㎜、190 ㎜;厚度有90 ㎜、115 ㎜。
3、砖的强度等级:以抗压强度为主要标准来确定,同时满足各等级中的一定抗折强度。
强度等级:标准黏土(粉煤灰)砖有MU7.5、MU10、MU15、MU20、MU25承重多孔砖有MU10、MU15、MU20、MU25、MU30非承重空心砖有MU2、MU3、MU5 4、外观质量检查:普通要求尺寸准确、边角整齐(清水墙还要求色泽均匀)、无掉角、缺棱、裂纹和翘曲等现象。
例如:承重多空砖外观检查(以5 块砖一次试验)尺寸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样本平均样本极差样本平均样本极差样本平均样本极差偏差≤ 偏差≤ 偏差≤290、240 ±2.0 5 ±2.5 7 ±3.0 8190、180、175 ± 1.5 4 ±2.0 6 ±2.5 7140、11590 ± 1.5 3 ± 1.6 5 ±2.0 6砂浆1、作用:在砌体内的作用主要是填充砖之间的空隙,并将其粘结成一整体,使上层砖的荷载能均匀地传到下层,同时砂浆填满块体间的缝隙,减少了砌体的透气性,提高砌体的保温性能与抗冻性能。
2、种类:水泥砂浆、石灰砂浆、混合砂浆和其他一些加入外加剂的砂浆。
例如普通有防水砂浆、保温砂浆等。
砌体工程(二)砌体工程的工作内容包括:负责砌体材料的修琢加工、砌筑场地清理排水、材料的试验和供应、设备的配置和维修、工程质量的检验和验收等工作,以及提供完成上述砌体工程所需的全部人工、材料、施工设备和辅助设施等;负责砌体工程胶凝材料(如水泥砂浆等)的试验工作,择优选定其配合比、稠度,并应达到施工图纸要求的强度。
4.4.1砖砌体工程4.4.1.1砂浆配合比按设计强度的要求在现场经过实验确定砌筑砂浆的配合比,使用时水泥砂浆的强度应达到GB-201或其它同等标准要求,并经项目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按此配合比施工。
4.4.1.2砂浆搅拌将确定的砂浆配合比换算成每次搅拌投入材料的用量,并在施工下料牌上标明后置于现场醒目位置,以便操作人员严格按要求投料。
砂浆采用机械拌合,或在干净水平的平板内用手工进行拌制。
砂浆充分彻底地进行搅拌以使各种材料组分均匀地混合在一起。
各种组分采用提供要求的砂浆粘稠度前提下的最低用水量进行搅拌。
砂浆应随拌随用,一般在3小时内用完。
如果施工期间最高气温在30℃以上,则需在2小时内用完。
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使用已经有初凝现象发生的砂浆。
不许将已完成拌制的砂浆重新进行混合拌制。
拌好的砂浆用不漏水的容器盛放或运输,如砂浆出现泌水现象,在砌筑前再次拌合。
4.4.1.3砂浆试块按项目监理工程师的要求并按有关规定制作试块,养护并测定其28天龄期的抗压强度,以确定砌筑砂浆的标号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4.4.1.4砌筑要求砖砌体水平灰缝的砂浆应饱满,实心砖砌体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得低于80%。
竖向灰缝宜采用挤浆或加浆方法,使其砂浆饱满。
砖砌体的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一般为10毫米,但不应小于8毫米,也不大于12毫米。
上下砖应错缝,每块砖应平行砌筑,内外搭接。
主体砌筑时,操作者必须熟悉工程各部标高、位置、尺寸,竖向包括门窗过梁、预留洞等,水平方向包括门口、窗口、预留洞等位置尺寸。
砌砖前一天,把砖湿润阴透,严禁干砖上墙,留槎要严格按规范,不允许留直槎。
建筑施工课件——砌体工程一、概述砌体工程是建筑施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涉及到建筑物的结构安全、使用寿命和外观美观。
砌体工程主要包括砌筑墙体、柱子、拱顶等结构,以及与此相关的各项附属工程。
本课件旨在对砌体工程的基本概念、材料选择、施工工艺和验收标准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建筑施工提供科学、规范的指导。
二、砌体工程的基本概念1.砌体结构:砌体结构是指用砖、石材、混凝土砌块等块状材料,通过砌筑砂浆将其连接成整体,形成的建筑物结构。
2.砌筑砂浆:砌筑砂浆是指用于砌筑砖、石材、混凝土砌块等块状材料的胶凝材料,其主要作用是连接块状材料,使之成为整体。
3.砌筑工艺:砌筑工艺是指砌筑过程中采用的方法和技术,包括砌筑方式、砌筑工具、砌筑顺序等。
4.砌体工程验收标准:砌体工程验收标准是指对砌体工程质量进行评价的依据,主要包括材料、施工工艺、结构安全、外观质量等方面的要求。
三、砌体工程材料选择1.块状材料:块状材料是砌体工程的主要构成部分,包括砖、石材、混凝土砌块等。
在选择块状材料时,应考虑其强度、尺寸、外观、耐久性等因素。
2.砌筑砂浆:砌筑砂浆是砌体工程的胶凝材料,其主要作用是连接块状材料,使之成为整体。
在选择砌筑砂浆时,应考虑其强度、粘结力、耐久性等因素。
3.辅助材料:辅助材料是指在砌体工程中起辅助作用的材料,如防水剂、抗裂纤维等。
在选择辅助材料时,应根据砌体工程的具体需求进行选择。
四、砌体工程施工工艺1.施工准备:施工准备包括材料准备、工具准备、技术交底等。
在施工准备阶段,应确保材料质量合格、工具齐全、施工人员了解施工工艺。
2.基层处理:基层处理是指对砌筑墙体、柱子、拱顶等结构的基础进行处理,包括清理、找平、湿润等。
基层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砌体工程的质量。
3.砌筑施工:砌筑施工是砌体工程的核心环节,包括砌筑方式、砌筑顺序、砌筑工艺等。
在砌筑施工过程中,应确保砂浆饱满、块状材料垂直平整、灰缝均匀。
4.养护与成品保护:养护是指砌体工程完成后,对其进行一定时间的保护,以促进砂浆的硬化。
砌体工程施工二建作为企业,具备二级建造师资质的砌筑企业,应当具备一定的经验、技术实力和管理水平,才能够进行砌体工程的施工。
在进行砌体工程施工之前,企业需要对工程进行全面的评估和规划,确保施工过程中能够高效快速地完成任务,并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
本文将从砌体工程的施工过程、技术要点、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砌体工程施工过程1. 准备工作在进行砌体工程施工前,首先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勘测和准备工作。
这包括了确定施工区域的边界、地基状况、地下管线等情况,以及制定相应的施工计划和安全措施。
同时,还需要准备好所需的材料、工具和设备,确保施工过程中能够顺利进行。
2. 基础施工砌体工程的基础施工是整个工程的基础,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稳固性和使用寿命。
在进行基础施工时,首先需要对地基进行处理,确保基础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随后,在地基上进行基础的浇筑和封圈等工作,为砌体工程的施工奠定基础。
3. 砌筑墙体在进行墙体的砌筑时,需要注意墙体的布置、尺寸和材料的选择,保证墙体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在砌筑墙体时,需要使用专业的砌筑工具和设备,确保墙体的垂直度和水平度,同时还要注意墙体的砖缝间距和砂浆的挤压量,保证墙体的质量和美观度。
4. 筑砌柱、梁除了墙体外,砌体工程中还包括了柱、梁等结构构筑的工作。
在进行柱、梁的砌筑时,同样需要保证构件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以及保证构件之间的连接牢固性。
在进行柱、梁的砌筑时,需要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构件的尺寸和位置的精准度。
5. 清场收尾在砌体工程施工完成后,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和收尾工作。
这包括了清除施工现场的杂物和残渣、清洁工具和设备等工作。
同时,还需要对施工的材料进行保存和整理,以备后续使用。
以上是砌体工程施工过程的基本步骤,通过上述过程的规范操作,可以保证砌体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最终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二、砌体工程的技术要点1. 砌筑工艺砌体工程的砌筑工艺是影响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标题:砌体工程施工二建:工艺与要点解析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建筑工程项目的数量和规模也在逐年增加。
在建筑工程中,砌体工程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安全、美观和耐久性。
因此,深入了解砌体工程施工的工艺和要点,对于提高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针对砌体工程施工二建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砌体工程施工工艺1. 施工准备在砌体工程施工前,首先要进行的是施工准备。
包括对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明确施工做法;完成工作面移交手续;对墙体拉接筋、构造柱、门过梁等进行植筋;以及完成进场材料的见证取样、检验及砌筑砂浆的试配工作。
2. 放线定位放线定位是砌体工程施工的重要环节。
施工前要完成轴线复测,熟悉图纸做好施工平面布置,划分好施工段,安排好施工流水,工序交叉衔接安排等工作。
3. 基层处理基层处理包括对基础面或楼面上定出轴线位置和标高,所有砌体下做C15混凝土墙垫,高出建筑地面上200mm。
与梁、板的处理措施包括在房屋四角或楼梯间转角处设立皮数杆,通过调整灰缝和C15混凝土墙垫保证梁、板的缝宽在2~4mm之间,用细石混凝土填塞。
4. 砌块排列砌块排列时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确保砌体的稳定性和美观性。
在排列过程中,要注意砌块的色泽、边角整齐、无弯曲、裂纹等质量问题。
5. 砌筑施工砌筑施工是砌体工程的核心环节。
砌筑时要按照放线定位和砌块排列的要求进行,确保砌体的垂直度、平整度和灰缝的均匀度。
同时,要控制好砌体的砌筑速度,避免因过快导致砌体不稳定。
6. 预留洞口预留洞口是砌体工程施工中的重要环节。
在砌筑过程中,要根据设计要求预留出洞口,确保洞口的尺寸和位置准确无误。
7. 质量验收质量验收是保证砌体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
施工完成后,要进行严格的质量验收,确保砌体的各项指标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
二、砌体工程施工要点1. 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砌体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施工技术的管理,确保施工质量。
主要包括对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检查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