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必考热点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3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一、力学1.牛顿运动定律:质点的运动状态由质点所受力决定。
2.平抛运动:自由落体加水平匀速直线运动。
3.受力分析:包括平行力的合成分解、拉力、摩擦力等。
4.动量守恒定律:在质量守恒的条件下,质点系在任意时间内的动量矢量的代数和保持不变。
5.力和能量的转化关系:力对物体的作用可使物体产生位移,从而改变物体的形态和分布式微粒的能量。
二、热学1.热平衡:不同物体或不同部分之间的温度、热量互相交换后达到一致。
2.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其中P为气体的压强、V为气体的体积、n为气体的物质量、R为气体常数、T为气体的温度。
3.热能传递: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
三、光学1.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光线在光密介质和光疏介质之间传播时,在界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
2.光的反射和折射成像:平面镜、凸透镜和凹透镜。
3.光的波动性: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现象。
4.光的光谱和颜色:光的分散现象、光的衍射光栅和光的彩色成分。
四、电学1.电场和电势:点电荷、电偶极子和电荷分布所构成的电场和电势。
2.电路中的电流: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关系。
3.电磁感应:磁通量和电动势的产生和变化方向。
4.电阻和电功率:欧姆定律和功率的计算。
5.交流电和电磁波:交流电的特征和参数、电磁波的特性和波长。
五、原子物理1.原子结构:原子核、电子的排布和能级、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
2.放射性衰变:核衰变的类型和规律、半衰期的计算。
3.核反应:核聚变和核裂变的原理、核能和核能利用。
以上是高考物理必考的主要知识点,考生应重点掌握和理解这些内容,同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同时,还需要做好题目的积累和分析,通过练习和复习巩固这些知识,以提高在高考中的应对能力和解题能力。
高考物理考点归纳一、力物体的平衡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是物体发生形变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力是矢量。
2.重力(1)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注意]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但在地球表面附近,可以认为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2)重力的大小:地球表面G=mg,离地面高h处G/=mg/,其中g/=[R/(R+h)]2g(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不一定指向地心)。
(4)重心:物体的各部分所受重力合力的作用点,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3.弹力(1)产生原因:由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有恢复形变的趋势而产生的.(2)产生条件:①直接接触;②有弹性形变.(3)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弹力的受力物体是引起形变的物体,施力物体是发生形变的物体.在点面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面;在两个曲面接触(相当于点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过接触点的公切面.①绳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且指向绳收缩的方向,且一根轻绳上的张力大小处处相等.②轻杆既可产生压力,又可产生拉力,且方向不一定沿杆.(4)弹力的大小:一般情况下应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弹簧弹力可由胡克定律来求解.★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的大小和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即F=kx.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它只与弹簧本身因素有关,单位是N/m.4.摩擦力(1)产生的条件:①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存在压力;③接触面不光滑;③接触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滑动摩擦力)或相对运动的趋势(静摩擦力),这三点缺一不可.(2)摩擦力的方向:沿接触面切线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与物体运动的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3)判断静摩擦力方向的方法:①假设法:首先假设两物体接触面光滑,这时若两物体不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没有相对运动趋势,也没有静摩擦力;若两物体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有相对运动趋势,并且原来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跟假设接触面光滑时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同.然后根据静摩擦力的方向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确定静摩擦力方向.②平衡法: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以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4)大小:先判明是何种摩擦力,然后再根据各自的规律去分析求解.①滑动摩擦力大小:利用公式f=μFN 进行计算,其中FN是物体的正压力,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甚至可能和重力无关.或者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②静摩擦力大小:静摩擦力大小可在0与f max 之间变化,一般应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由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5.物体的受力分析(1)确定所研究的物体,分析周围物体对它产生的作用,不要分析该物体施于其他物体上的力,也不要把作用在其他物体上的力错误地认为通过“力的传递”作用在研究对象上.(2)按“性质力”的顺序分析.即按重力、弹力、摩擦力、其他力顺序分析,不要把“效果力”与“性质力”混淆重复分析.(3)如果有一个力的方向难以确定,可用假设法分析.先假设此力不存在,想像所研究的物体会发生怎样的运动,然后审查这个力应在什么方向,对象才能满足给定的运动状态.6.力的合成与分解(1)合力与分力: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它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而那几个力就叫做这个力的分力.(2)力合成与分解的根本方法:平行四边形定则.(3)力的合成:求几个已知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共点的两个力(F 1 和F 2 )合力大小F 的取值范围为:|F 1 -F 2 |≤F ≤F 1 +F 2 .(4)力的分解: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叫做力的分解(力的分解与力的合成互为逆运算).在实际问题中,通常将已知力按力产生的实际作用效果分解;为方便某些问题的研究,在很多问题中都采用正交分解法.7.共点力的平衡(1)共点力: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作用线相交于一点的几个力.(2)平衡状态: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叫平衡状态,是加速度等于零的状态.(3)★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的平衡条件: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即∑F=0,若采用正交分解法求解平衡问题,则平衡条件应为:∑F x =0,∑F y =0.(4)解决平衡问题的常用方法:隔离法、整体法、图解法、三角形相似法、正交分解法等等.二、直线运动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运动形式.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需要选定参照物(即假定为不动的物体),对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所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对它的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照物来研究物体的运动.2.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只有质量没有形状和大小的点,它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仅凭物体的大小不能做视为质点的依据。
高考河南物理必考知识点一、力学部分1. 力的基本概念和力的分类2. 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系3. 牛顿第二定律和力的合成4. 牛顿第三定律和力的平衡5. 重力和万有引力定律6. 运动的基本定律和牛顿的运动定律7. 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8. 力与加速度的关系9. 线性动力学和牛顿运动定律二、热学部分1. 温度和热平衡2.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气体分子运动理论3. 热传递和传热方式4. 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5. 理想气体的定容定压和定温过程6. 熵的概念和熵增原理7. 高分子材料的热学性质8. 理想气体的等温过程和绝热过程9. 热力学循环和热效率三、光学部分1. 光的传播和光的直线传播2. 光的折射和反射定律3. 球面镜和薄透镜的成像规律4. 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5. 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6. 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程差7. 平面镜和薄透镜的成像性质8. 双缝干涉和杨氏双缝干涉公式9. 像的位置和放大率的计算四、电学部分1. 电荷和电场的基本概念2. 电势差和电势能的计算3. 高分子材料的导电性质4. 电容器和电路中的电容5. 恒定电流中的电路和欧姆定律6. 理想电流表和理想电压表的等效电路7. 线圈中的安培力和电感的计算8.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计算9. 电场强度和电势的关系五、现代物理部分1. 光电效应和波粒二象性2. 玻尔原子模型和能级结构3. 周期表和元素的性质4. X射线和γ射线的相互作用5. 核衰变和核能的释放6. 中子和质子的相互作用7. 波尔兹曼分布和费米分布8. 半导体材料和P-N结的特性9. 近代物理学的发展和应用以上是高考河南物理必考的知识点,掌握好这些内容将能有助于你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祝你成功!。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的总结和归纳一、运动的描述。
1. 质点。
- 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 条件: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问题的影响可忽略不计时,物体可视为质点。
例如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球可视为质点;研究地球自转时,不能将地球视为质点。
2. 参考系。
- 定义:为了描述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为不动的物体。
- 选择不同的参考系,对物体运动的描述可能不同。
例如坐在行驶汽车中的乘客,以汽车为参考系是静止的,以路边的树木为参考系是运动的。
3. 位移与路程。
- 位移:矢量,是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其大小等于初末位置间的直线距离,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 路程:标量,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只有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4. 速度。
- 平均速度:定义为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即v = (Δ x)/(Δ t),是矢量,其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
- 瞬时速度: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是矢量。
当Δ t趋近于0时,平均速度就趋近于瞬时速度。
- 速率:速度的大小,是标量。
5. 加速度。
- 定义: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即a=(Δ v)/(Δ t),是矢量,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
加速度反映了速度变化的快慢。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
- 速度公式:v = v_0+at,其中v_0为初速度,a为加速度,t为时间,v为末速度。
- 位移公式:x = v_0t+(1)/(2)at^2。
- 速度 - 位移公式:v^2 - v_0^2=2ax。
2. 自由落体运动。
- 定义: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
- 特点:初速度v_0 = 0,加速度a = g(重力加速度,g≈9.8m/s^2)。
- 公式:v = gt,h=(1)/(2)gt^2,v^2 = 2gh。
3. 竖直上抛运动。
- 定义:将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的运动。
高考物理必考的热点总结高考物理中的热点问题是考生需要重点关注和掌握的内容,也是高考试题中经常出现的知识点。
下面是一份高考物理必考热点问题的总结,以帮助考生整理和巩固知识。
1. 牛顿力学(1) 牛顿三定律:惯性、相互作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2) 动量守恒定律:弹性碰撞、完全非弹性碰撞。
(3) 力的合成和分解:平衡条件、平行四边形法则。
(4) 斜面运动:重力分解、重力势能、惯性力、动摩擦力等。
2. 电学(1) 电荷与电场:库仑定律、点电荷电场强度、电场线、电场势能、电势差和电位、引入电势、电势能的计算。
(2) 电阻与电路:欧姆定律、电阻单位和计算、串联与并联电路、电功和功率、电热效应。
(3) 磁场与电磁感应:磁感强度、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电磁感应的应用实例。
3. 光学(1) 光的传播性质:光的折射、反射、折射定律、全反射等。
(2) 光的波动性质:光的波动模型、单缝衍射与双缝干涉、光的偏振与光的自然状态、光的干涉和衍射。
(3) 光的光学仪器:人眼的构造和光学功能、显微镜、望远镜、照相机等的光学成像原理。
4. 热学与热力学(1)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理想气体定律、理想气体玻意耳定律、理想气体的内能、热容等。
(2) 热传递:热传导、热辐射、热对流、热传导的实际应用、热量计算等。
(3) 热力学第一定律:内能的变化、功和热的关系、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
(4) 热力学第二定律:卡诺循环、热机效率、熵的概念、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应用。
5. 波动和振动(1) 机械波的传播:机械波的类型、波动方程、波速与波长、波的叠加。
(2) 声音传播: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的特性和应用、共振和波动的耦合。
(3) 长度、质量和时间的测量:标准单位、误差与绝对误差、相对误差、有效数字等。
6. 核物理(1) 放射性现象:α衰变、β衰变、γ射线、半衰期等。
(2) 核能与核反应:质量与能量关系、裂变与聚变、原子弹和核电站等。
(3) 相对论:速度的相对性、质能关系、动质量、质能转化等。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大全1. 动力学动力学是物理学中重要的知识点之一,它研究物体运动的原因和规律。
常见的动力学内容包括力的作用、牛顿三定律、加速度等。
2. 力学力学是物理学的基础,它研究物体的平衡和运动规律。
高考物理中的力学内容主要包括静力学、动力学和牛顿运动定律等。
静力学主要研究物体在平衡状态下受力情况和力的平衡条件。
动力学研究物体的运动以及运动中的力学规律。
牛顿运动定律是力学中的重要定律,它描述了物体受力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3. 热学热学是物理学中研究热现象和热力学规律的学科。
高考物理中的热学内容主要包括温度、热量、热传导、热力学等。
了解热学的基本概念和定律对于理解能量转化和传递是非常重要的。
4. 光学光学是研究光的产生、传播和变化规律的学科。
光学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也是高考物理的必考内容之一。
光学包括光的反射、折射、干涉、衍射等,了解光学的基本原理和现象对理解光的特性和应用非常有帮助。
5. 电学电学是研究电现象和电路的学科。
电学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应用价值。
高考物理中的电学内容主要包括电荷、电场、电流、电路等。
了解电学的基本原理和定律对于理解电路的组成和运行非常重要。
6. 声学声学是研究声波产生、传播和变化规律的学科。
声学在音乐、语言、声波测量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应用。
高考物理中的声学内容主要包括声波的产生、传播和特性等。
了解声学的基本原理对于理解声波的特性和应用非常重要。
7. 原子物理原子物理是研究原子结构和原子核反应的学科。
原子物理在核能、辐射防护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
高考物理中的原子物理内容主要包括原子结构、放射性衰变、核反应等。
了解原子物理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方法对于理解原子核的结构和性质非常重要。
总结:高考物理是一门重要的科目,它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了解并掌握物理的基本原理和知识点对于解答高考物理题目非常重要。
动力学、力学、热学、光学、电学、声学和原子物理是高考物理中的必考知识点,掌握这些知识点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物理学的原理。
高考物理高频考点1. 运动学高考物理中,运动学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其中包括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加速运动等各种类型的题目。
例如,计算物体运动速度、加速度、位移等;求解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问题;分析物体在圆周运动中的力学性质等。
2. 力学力学是物理学中的基础部分,也是高考物理重点内容之一。
包括力的合成与分解、牛顿三定律、重力、弹簧力、摩擦力等。
在高考中,常见的力学题目有:求解物体在斜面上受力平衡问题;计算物体受到的重力;分析物体在弹簧上的振动问题等。
3. 电学电学是高考物理考试的必考内容。
包括电路的基本组成、电阻、电流、电压等。
常见的电学题目有:计算电阻的串并联等效;分析电路中的电流分布;计算电阻的功率损耗等。
4. 光学光学是高考物理中的一个较难的考点。
包括光的反射、折射、光的颜色等。
常见的光学题目有:计算物体在镜面中的像距离、像大小等;分析光在不同介质中的折射问题;解释物体的颜色形成原理等。
5. 热学热学是高考物理中的一个重要考点。
包括热传导、热膨胀、理想气体定律等。
常见的热学题目有:计算物体的热膨胀量;分析热传导问题;计算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等。
6. 波动波动是高考物理中的考点之一。
包括机械波动、电磁波动等。
常见的波动题目有:计算波的速度、频率、周期等;分析波的干涉、衍射等现象;解释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问题等。
7. 物态变化物态变化是高考物理中的一个重要考点。
包括固体与液体的转化、液体与气体的转化、气体的理想气体定律等。
常见的物态变化题目有:计算物质的熔化、凝固、汽化、凝华的热量等;解释物质在不同外界条件下的物态转变等。
8. 牛顿力学牛顿力学是高考物理中的一大考点。
包括力的合成与分解、牛顿三定律、动量守恒定律等。
常见的牛顿力学题目有:计算物体受到的合力;分析物体在斜面上的受力平衡问题;计算碰撞过程中的动量守恒等。
9. 电磁感应电磁感应是高考物理中的一个难点。
包括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自感、互感等。
常见的电磁感应题目有:计算电动势、感应电流等;分析电磁感应现象的产生原理;计算自感、互感等量值等。
高考物理必考归纳总结物理是高考理科中一门重要的学科,也是许多学生头疼的科目之一。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和应对高考物理,我将对高考中必考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以下是高考物理必考的几个重点考点:1. 力学部分1.1 运动学高考中,运动学是必考的一个重要内容。
涉及到平抛运动、斜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等。
同学们要熟悉运动的基本概念、运动的描述和运动的规律,掌握如何计算速度、加速度、位移等物理量。
1.2 牛顿力学牛顿力学是力学部分的核心内容。
包括牛顿三定律、摩擦力、弹簧力、万有引力等。
同学们要了解不同物体受力情况下的运动规律,理解力的作用和相互作用,掌握如何计算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时间等。
1.3 动量与能量动量与能量是力学部分的重点考点。
包括动量守恒定律、动能定理、弹性碰撞、不可逆过程等内容。
同学们要掌握动量和能量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理解动量和能量的转化与守恒规律,应用于解决与动量和能量变化有关的问题。
2. 热学部分2.1 理想气体理想气体是热学部分的重要内容。
包括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理想气体定律、理想气体的变态等。
同学们要理解理想气体的性质和状态方程,掌握理想气体的变态过程计算方法,应用于解决与理想气体相关的问题。
2.2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是热学部分的核心内容。
包括内能、功、热量、焓等概念,以及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达式和应用等。
同学们要了解内能、功、热量、焓等物理量的概念和相互关系,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基本原理,掌握计算与热力学第一定律相关的物理量的方法。
3. 光学部分3.1 光的反射和折射光的反射和折射是光学部分的重点考点。
同学们要了解反射和折射的基本规律,掌握光的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之间的关系,理解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路径和速度变化。
3.2 光的成像光的成像是光学部分的核心内容。
同学们要掌握薄透镜成像的基本原理,理解物体和像的位置关系、大小关系和性质,应用于解决与光的成像有关的问题。
以上是高考物理必考的几个重点考点的归纳总结。
高考物理必考归纳知识点高考物理是高中阶段物理知识的综合应用,它不仅考察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还考察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高考物理必考的归纳知识点:力学部分:1. 牛顿运动定律:包括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第二定律(力的定量关系)和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
2. 能量守恒定律:在没有外力作用的封闭系统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3. 动量守恒定律:在没有外力作用的封闭系统中,系统总动量保持不变。
4. 圆周运动:包括向心力、角速度、线速度、周期等概念。
5. 万有引力定律:描述了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热学部分:1.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在热力学过程中的表现。
2.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描述理想气体在不同温度和压力下体积的变化。
3. 热机效率:描述热机将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的效率。
电磁学部分:1. 库仑定律:描述两个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2. 电场和磁场:包括电场强度、电势、磁感应强度等概念。
3. 欧姆定律:描述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4.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描述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动势的现象。
5. 安培环路定理:描述电流与磁场之间的关系。
光学部分:1. 光的折射和反射定律:包括斯涅尔定律和反射定律。
2. 干涉和衍射现象:描述光波在遇到障碍物或通过狭缝时的行为。
3. 光的偏振:描述光波振动方向的特性。
现代物理部分:1. 相对论基础:包括时间膨胀和长度收缩等概念。
2. 量子力学基础:包括波粒二象性、量子态的叠加原理等。
实验部分:1. 实验原理:理解实验的基本原理和目的。
2. 实验操作: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巧。
3. 数据处理:学会如何记录数据、分析数据和得出结论。
结束语:掌握这些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能够帮助学生在物理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物理是一门需要不断实践和思考的学科,希望每位学生都能够通过深入理解和勤奋练习,提高自己的物理素养。
物理高考必考总结归纳在高考物理的复习备考中,有一些知识点是必考的,因为它们涉及到了物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本文将对这些必考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
一、力学与运动学1. 牛顿三定律:必须熟练掌握牛顿第一、第二、第三定律的表述和运用,能够应用到各种具体情况中解决问题。
2. 重力与惯性:了解地球上物体的重力、重力加速度以及惯性等基本概念,掌握计算物体的重力、惯性和加速度的方法。
二、热学与热力学1. 热传导和热辐射:掌握热传导和热辐射的基本原理,了解热传导和热辐射的应用。
2. 热力学第一定律: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述和应用,能够应用能量守恒原理解决相关问题。
三、电学与电磁学1. 电流和电阻:了解电流和电阻的概念,熟悉欧姆定律的表述和应用。
2. 简单电路:掌握串、并联电路的计算方法,了解电功率和电能的概念。
3. 磁场与电磁感应:了解磁场的基本性质和电磁感应的原理,掌握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
四、光学与光学仪器1. 光的反射和折射: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基本规律,能够应用折射定律解决相关问题。
2. 光的成像:理解光的成像的基本原理,熟悉凸透镜和凹透镜成像规律。
3. 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了解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的基本特点,了解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等现象。
五、原子物理与核物理1. 原子结构和原子核:了解原子结构和原子核的基本组成,掌握质子、中子和电子的基本性质。
2. 放射性衰变:理解放射性衰变的基本规律,熟悉放射性元素的衰变定律和半衰期的计算方法。
六、波动与振动1. 机械波与电磁波:了解机械波和电磁波的基本特征,理解波动和振动的基本概念。
2. 声音的传播和光的传播:掌握声音和光的传播速度的概念,了解声音和光的干涉、衍射和多普勒效应等现象。
以上是物理高考必考知识点的总结归纳,希望同学们能够针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和训练,掌握基本概念和解题方法,为高考物理取得好成绩奠定坚实的基础。
祝愿同学们考试顺利!。
2019届高考物理必考热点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世界最基本的结构、最普遍的相互作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及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的自然科学。
小编准备了高考物理必考热点,希望你喜欢。
《质点的直线运动》
用速度图象解决两物体的追及问题或一个物体的两个运动过程。
题型:选择题。
《相互作用与牛顿定律》
用整体法与隔离法进行受力分析,受力平衡的情况是基本要求,较高要求则是结合牛顿定律、运动学公式分析一个物体的两个运动过程或两个物体的连接体问题。
题型:选择题、计算题。
《曲线运动、机械能、万有引力定律》
(1)对“功和能”的理解与简单应用。
题型:选择题、计算题。
(2)用万有引力定律、圆周运动公式对两个天体围绕中心天体运动的问题分析。
题型:选择题。
《电场、电路》
对常见电场中各点的电场强度、电势、电势能、电容的分析与计算。
题型:选择题。
《磁场》
用磁场力与电场力、圆周运动的知识以及几何知识,分析和计算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的运动的问题。
题型:计算题。
《电磁感应、交流电》
(1)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方向。
题型:选择题。
(2)有关变压器变压比、变流比、远距离输电的计算。
题型:选择题。
《必考内容实验题》:
(1)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多用电表的读数。
题型:实验题。
(2)用伏安法测量电阻器、电流表、电压表的电阻。
(3)对照实验原理图连接实验电路。
(4)用计算法和图象法处理数据:用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关系等知识计算电阻,会描点,作出图象,求电动势、内阻。
题型:实验题。
《物理3-3》:
(1)用分子动理论分析气体压强、温度,内能,热力学定律,固体、液体的性质。
题型:选择题、填空题。
(2)用气体定律分析和计算。
题型:计算题。
《物理3-4》:
(1)振动图象与波的图象、波的传播与干涉。
题型: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
(2)光的折射定律、全反射。
题型: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
《物理3-5》:
(1)玻尔理论、光电效应、半衰期、质能方程、核反应方程。
题型:选择题、填空题。
(2)物体相互作用中的能量转化关系、动量守恒定律。
题型:机械能守恒、增加、减少,动量守恒的计算题。
高考物理必考热点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