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生长发育
- 格式:pptx
- 大小:3.43 MB
- 文档页数:3
人体的生长与发育教案第一章:人体的生长与发育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人体生长与发育的基本概念。
让学生理解生长与发育的区别和联系。
让学生掌握人体生长与发育的主要影响因素。
1.2 教学内容生长与发育的定义生长与发育的区别和联系人体生长与发育的主要影响因素1.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讨论学生的生长发育经历讲解生长与发育的概念分析生长与发育的区别和联系探讨人体生长与发育的主要影响因素第二章:人体的生长发育过程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人体生长发育的基本过程。
让学生理解不同年龄段人体生长发育的特点。
2.2 教学内容人体生长发育的基本过程不同年龄段人体生长发育的特点讲解人体生长发育的基本过程分析不同年龄段人体生长发育的特点学生分享自己的生长发育经历第三章:人体的生殖与发育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人体的生殖与发育过程。
让学生理解生殖与发育的关系。
3.2 教学内容人体的生殖与发育过程生殖与发育的关系3.3 教学活动讲解人体的生殖与发育过程分析生殖与发育的关系学生讨论生殖与发育对个体发育的影响第四章:营养与生长发育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营养对人体生长发育的重要性。
让学生掌握合理的膳食搭配原则。
4.2 教学内容营养对人体生长发育的重要性合理的膳食搭配原则讲解营养对人体生长发育的重要性分析合理的膳食搭配原则学生讨论如何制定适合自己的膳食计划第五章:运动与生长发育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运动对人体生长发育的影响。
让学生掌握适当的运动原则。
5.2 教学内容运动对人体生长发育的影响适当的运动原则5.3 教学活动讲解运动对人体生长发育的影响分析适当的运动原则学生分享自己的运动经验和建议第六章:睡眠与生长发育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睡眠对人体生长发育的重要性。
6.2 教学内容睡眠对人体生长发育的重要性6.3 教学活动讲解睡眠对人体生长发育的重要性学生分享自己的睡眠习惯和经验第七章:心理因素与生长发育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心理因素对人体生长发育的影响。
⼉童少年卫⽣学(⽂本)(1)第⼀章⼉童少年⽣长发育第⼀节⽣长发育指标和研究内容⽣长发育(growth and development)⽣长发育是⼉童少年群体的基本特征之⼀,也是社会发展的⼀⾯镜⼦。
个体的⽣长发育⽔平是健康状况的反映,群体的⽣长发育⽔平则是社会发展、卫⽣保健和社会⽂明的⼀⼤标志。
对该群体发育规律的全⾯了解,对其影响因素的深⼊研究,不仅可丰富⼉少卫⽣学的学科知识和理论体系,也是制定⼉童少年卫⽣保健政策和⾏动纲领的基础和前提。
⽣长发育包括⾝体和⼼理两个⽅⾯的统⼀,这⼀复杂的⽣物学现象需要运⽤不同的指标。
随着基础医学和⼼理学、神经科学和⾏为科学等学科的发展,⽣长发育的研究内容呈现出从整体⽔平到基因与代谢⽔平的整合。
⼀、⽣长、发育的基本概念(⼀)⽣长(growth)⽣长是指⾝体各部分以及全⾝在⼤⼩、长短和重量上的增加以及⾝体化学成分的变化。
即⽣长包含形态⽣长(morphological growth)和化学⽣长(chemical growth)。
(⼆)发育(development)发育是指⾝体组织、器官、各系统在功能上不断分化与完善的过程,也包括⼼理、⾏为和体⼒的成熟过程。
发育⼀词,通常在⽣理功能和⼼理⾏为⽅⾯使⽤较多。
⽣长和发育密不可分,⽣长是发育的前提,发育寓于⽣长之中。
对细胞、组织和器官,在形态变化的同时,必然伴随功能的分化和增强。
因此,常常把⽣长发育⼀起表述,或⽤“发育”⼀词代替“⽣长”或“⽣长发育”。
(三)成熟(maturity)成熟是指⽣长和发育达到⼀个相对完备的阶段,标志着个体在形态、⽣理功能、⼼理素质达到成⼈的⽔平,具备独⽴⽣活和⽣殖养育下⼀代的能⼒。
成熟⽔平或称之为成熟度(maturity degree)是指特定的⽣长发育指标的相对发育⽔平,即当时的发育⽔平与成⼈⽔平的百分⽐。
(四)⽣长发育可塑性(plasticity of growth and development)⽣长发育可塑性是指⼈体的结构、功能为适应积极或消极的内外环境及⽣活经历⽽发⽣改变的能⼒,也就是⽣长发育的可能性,意味着⽣长发育的状态可以被⽣活经历塑造。
第四篇儿科护理学第一章生长发育1.生长发育规律连续性和阶段性出生后1年生长最快(尤其是前3个月),为出生后第一个生长高峰;至青春期又迅速加快生长,为出生后第二个生长高峰各系统发育的不均衡性神经系统发育最早;生殖系统发育最晚;淋巴系统是先快后会缩顺序性自上向下、由近及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个体差异性个体差异岁年龄的增长变化越来也大,青春期差异更大2.体重意义是反映小儿营养状况的敏感指标计算公式1~6个月:体重(kg)=出生时体重(kg)+月龄×0.7(kg)7~12个月:体重(kg)=6(kg)+月龄×0.25(kg)2岁至青春期前:体重(kg)=年龄×2+8(kg)3.身长(高)概述新生儿出生时约50cm;1岁时约75cm;2岁时约85cm计算公式2~12岁身长(高)(cm)=年龄×7+70(cm)4.胸围定义是指沿乳头下缘绕胸一周的长度概述1岁时头围与胸围相等,之后胸围超过头围;计算公式1岁至青春前期的胸围超过头围的长度(cm)约等于小儿岁数减去15.腹围定义是指平脐水平绕腹一周的长度概述2岁前腹围与胸围大致相等,之后腹围小于胸围6.囟门前囟定义顶骨与额骨之间的菱形间隙,以囟门对边中点间的连线距离表示,出生时约1.5~2.0m前囟闭合时间1~1.5岁时闭合;前囟迟闭、过大多见于佝偻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前囟饱满多见于颅内压增高、脑积水、脑炎、脑膜炎、脑肿瘤、脑出血等前囟凹陷多见于极度消瘦或脱水者后囟闭合时间最迟约在生后6~8周闭合7.牙齿乳牙萌出时间生后4~10个月,最晚2.5岁出齐乳牙数目计算2岁之内乳牙的数目约为月龄减去4~6乳牙萌出延迟12个月之内尚未萌出者第二章小儿保健1.主动免疫与被动免疫主动免疫是指易感者接种特异性抗原所产生的免疫力;主要措施包括:接种菌苗、疫苗、类毒素被动免疫是指接触感染源后获得的免疫力2.预防接种口诀:“出生乙肝卡介苗,二月脊灰炎正好,三四五月百白破,八月麻疹岁乙脑”乙肝疫苗0、1、6月龄(肌注)卡介苗出生时(皮内注射)脊髓灰质炎疫苗2、3、4月龄,4周岁(口服)百白破疫苗3、4、5月龄,18~24月龄麻疹疫苗8月龄(皮下注射)乙脑减毒疫苗8月龄,2周岁(皮下注射)3.预防接种的注意事项严格操作严格查对制度和严格无菌操作局部消毒①一般消毒:用2%碘酊和75%或0.5%碘伏消毒皮肤后注射;②接种活疫苗、菌苗消毒:只用75%酒精消毒(因活疫苗、菌苗易被碘酊杀死,影响效果),接种后剩余活疫苗应烧毁第三章小儿营养与喂养1.乳汁的成分蛋白质含较多的清蛋白和球蛋白糖主要成分为乙型乳糖脂肪颗粒小、含脂肪酶,利于消化、吸收矿物质钙、磷比例合理(为2:1),利于吸收免疫因子初乳中含SIgA,能有效抵抗病原微生物的侵袭2.母乳喂养的指导指导内容:①生后1小时开奶;②按需哺乳,母婴同室;③两侧乳房先后交替哺乳;④喂奶完毕,轻拍婴儿背部;⑤喂奶后婴儿以右侧卧位为佳;⑥按需哺乳。
《婴幼儿生理学知识》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婴幼儿生理学知识》教材的第一章“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具体内容包括:婴幼儿的生长发育特点、生长发育的影响因素以及促进婴幼儿健康成长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婴幼儿的生长发育特点和规律。
2. 掌握影响婴幼儿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
3. 学会促进婴幼儿健康成长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
教学重点:婴幼儿的生长发育特点及促进健康成长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婴幼儿生长曲线图、实物模型。
2. 学具:笔记本、教材、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婴幼儿生长曲线图,引发学生对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婴幼儿的生长发育特点,让学生了解生长发育的规律。
3. 互动环节:分组讨论影响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因素,每组派代表进行分享。
4.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婴幼儿生长发育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布置一道关于婴幼儿生长发育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知识拓展:介绍促进婴幼儿健康成长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8.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提醒学生课后复习。
六、板书设计1. 《婴幼儿生理学知识》第一章婴幼儿的生长发育2. 内容:生长曲线图发育特点影响因素促进健康成长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谈谈你对婴幼儿生长发育的认识。
2. 答案要点:婴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和特点。
影响婴幼儿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
促进婴幼儿健康成长的方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关注婴幼儿的生长发育状况,了解其生理需求。
2. 探索更多促进婴幼儿健康成长的方法,提高家庭育儿水平。
3. 深入学习相关领域的知识,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
2. 互动环节:分组讨论影响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因素。
3. 知识拓展:介绍促进婴幼儿健康成长的方法。
第一篇儿童保健第一章小儿生长发育生长指细胞增殖、增大和细胞间质增加,主要是量的变化发育指人体达到成熟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系列变化,主要是质的变化。
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第一节小儿体格生长一、生长规律及临床意义体重是身体各器官系统和体液重量的总和,衡量小儿营养状况的重要指标。
❖增长规律年龄越小,增长越快新生儿期出生体重、生理性体重下降婴儿期第一个高峰期第二年增长速度减慢青春期第二个高峰期❖体重计算公式生后6个月体重(kg)=出生体重(kg)+月龄×0.87-12个月小儿体重(kg)=出生体重(kg)+4.8+(月龄-6) ×0.25 1-10岁小儿体重(kg)=年龄(岁) ×2+7(或8)❖临床意义1、有个体差异±10%男> 女城市> 农村2、正常均值±2SD均值–1~2SD增长过快可能发生肥胖增长缓慢可能营养不良❖测量方法身高(长)头顶到足底的垂直长度,代表头、脊柱和下肢的增长。
反应骨骼发育、身体长度的指标。
➢增长规律年龄越小,增长越快1、生后第一年最快,是出生时的1.5倍2、生后第二年增长速度减慢3、青春期:第二高峰期4、头、脊柱和下肢增长速度不一致➢身高计算公式1~10岁儿童身高(cm)=年龄(岁)×7+70➢临床意义正常:±2 SD生长发育迟缓:< - 2SD➢测量方法坐高头顶至坐骨结节的长度,代表头部与脊柱的增长。
坐高增长规律出生时33cm与身高的比例随年龄增长而下降临床意义比例大于正常值头围反应脑和颅骨的发育。
头围发育规律出生34cm1岁46cm2岁48 cm5岁50cm15岁接近成人临床意义过小过大胸围反应胸廓骨骼、肺、肌肉和皮下脂肪的发育。
∆胸围发育规律出生32cm1岁头、胸围相等1岁后>头围(年龄–1)∆临床意义交叉延迟胸廓发育异常、佝偻病、营养不良上臂围代表上臂骨骼、肌肉、皮下脂肪的发育,常用来评价营养状况。
第一章人体发育学概论名词解释1.生长发育2.生长3.发育4.成熟5.生长发育障碍6.注意7.记忆8.思维9.想象10.情绪情感11.依恋12.能力13.气质14.性格15.先天性运动功能障碍16.后天性运动功能障碍17.脑性瘫痪18.学习障碍19.智力落后20.智商21.发育商22.智力简答题1.生理功能发育。
2.心理功能发育。
3.社会功能发育。
4.异常发育及其影响因素。
5.人体发育学的临床意义。
6.新生儿期的主要特点。
7.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8.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9.生长发育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10.生长发育的不均衡性。
11.脑发育的关键期。
12.脑的可塑性。
13.出生时即有,暂时存在的反射。
14.出生后逐渐建立,终生存在的反射。
15.运动发育的主要特点。
16.语言理解的发育。
17.构音能力的发育。
18.内部语言的发育。
19.儿童语言处理过程的发育特征。
20.注意的质量随着年龄增长而不断发展,简述其特点。
21.思维的发育。
22.先天性运动功能障碍23.后天性运动功能障碍。
24.智力落后的主要病因。
25.智力落后的主要表现。
26.重症身心发育障碍的主要临床表现。
第二章胎儿期名词解释1.胎儿期2.胎动3.畸胎4.早产儿5.胎教简答题 1.什么是胎教2.胎儿宫内神经系统发育可能出现的异常发育有哪些3.胎儿的运动形式。
4.胎儿期的行为发育主要包括哪些 5.早产的定义及不良后果。
6.胎儿宫内发育的器官发育最关键时期。
第三章婴幼儿期粗大运动发育名词解释1.粗大运动发育2.觅食反射3.握持反射4.拥抱反射5.放置反射6.踏步反射7.侧弯反射8.紧张性迷路反射9.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ATNR10.立直反射11.降落伞反射12.平衡反应13.平衡简答题1.平衡功能中躯体感觉系统的作用。
2.平衡功能中视觉系统的作用。
3.仰卧位姿势运动发育的特点。
4.俯卧位姿势运动发育特点。
5.坐位姿势运动发育特点。
6.立位姿势运动发育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