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手抄报内容
- 格式:docx
- 大小:200.60 KB
- 文档页数:6
宪法伴我成长手抄报内容简单
一、宪法的重要性
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性法律,是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活动的基础性法规,是国家的根本法。
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性法律,是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活动的基础性法规,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国家的基础性法规,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国家的基础性法规,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国家的基础性法规,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国家的基础性法规,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国家的基础性法规,是国家的根本法。
二、宪法保障人民权利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活动的基础性法规,它规定了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以及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保障了公民的基本权利,确立了国家的社会主义法律制度,是全体公民共同遵守的法律。
三、宪法伴我成长
宪法伴随着我们的成长,让我们充分了解国家的法律制度,从而让我们更加尊重宪法,热爱祖国,珍惜公民权利,更好地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做出自己的贡献。
关于宪法的手抄报素材
1. 宪法的重要性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维护国家发展的有力保障。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制度、权力与义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重要内容,为国家建设提供了基本指导。
2. 宪法保障公民权利
公民在宪法中得到了广泛的保障,例如言论自由、出版自由、信仰自由、人身自由等。
这些权利可以保障公民享有尊严、自由和平等的基本权利。
3. 宪法保障社会公正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并保障了社会公正性。
宪法规定了政治权力分配的原则和限制,确保了国家的治理是公正、公平,并有利于人民的得到长远的好处。
4. 宪法维护社会稳定
宪法规定了国家及其机构的职权范围,规定了政府的权利和义务,保障了国家的稳定和和平。
这是最基本的条件来保障国家发展的特殊要求。
5. 宪法保证了民主法治
宪法是一个国家的基本法制,这意味着宪法是一个带有民主法治属性的法律体系。
这些国家的法律、机关和制度都要符合宪法的规定,确保国家对社会的正常治理和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6. 宪法的意义
宪法代表了民意、是民意的产物,是国家的基本大法,是国家的法律总章程。
宪法的作用是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维护公正和治理稳定。
无论对于国家还是人民,宪法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宪法手抄报内容
一、宪法是什么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的内容规定的是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宪法规定的是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最基本
的原则,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运作的原则等;宪法的效力高于普通法律,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严格、复杂。
在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宪法的制定和修改都要经过区别于普通法律的特别的程序.
二、宪法的来历
1982年12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现行宪法。
现行宪法自公布实施以来,每年的12月4日全国各地都开展各种法制宣传活动.200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将每年12月4日的宪法日定为法制宣传日,体现了“依法制国”的要求。
2014年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将每年的12月4日正式确定为国家宪法日,
三、我来学宪法
从小要学法,法律威力大,
生活大世界,处处不离它。
护己要学法,保护你我他,
法前人平等,用法闯天下。
齐心来学法,歪风都能杀。
弘扬正气好,利民利国家.。
小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手抄报内容资料图片1)美国人生活中最显著而又有益的事情莫过于对法律的广泛研究了。
——(法国)托克维尔2)那不知道自己缺乏自由之意志的人才是真正的贫穷者。
——尼采3)能够认识到共同利益也是自己的利益,并借助于别人认识到的利益来控制自己履行权利,使人意识到,权利应该得到履行;这也就意味着,应该有权利存在,而权力应该通过相互承认得到控制。
——格林4)你所说的话不一定正确,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伏尔泰5)奇特几乎总能提供一种线索。
一种犯罪越是普通,越是不具特点,就越难以查明。
——(英国)柯南·道尔爵士7)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并非因为他们愿意做出这种行为,而是惟恐自己会成为这种行为的牺牲者。
——柏拉图8)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一种的网,触犯法律的人,小的可以穿网而过,大的可以破网而出,只有中等的才会坠入网中。
——(英国)申斯通9)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义是财富。
——爱献生10)如果法律没有恐惧支撑,它绝不能生效。
——(古希)索福克勒斯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3、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7、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权利。
8、侵占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9、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0、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2、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在不影响正常教育教学活动的前提下,应积极参加当地的社会公益活动。
宪法手抄报内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
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和国家生活中最重要的原则,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一、宪法的历史我国现行宪法是 1982 年宪法,它是在 1954 年宪法的基础上,经过多次修改完善而成的。
1954 年 9 月 20 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此后,我国分别于 1975 年、1978 年和 1982 年通过了新宪法。
1982 年宪法是我国现行宪法,之后又经过了五次修改,分别是 1988 年、1993 年、1999 年、2004 年和 2018 年。
二、宪法的主要内容1、总纲宪法总纲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等根本性问题。
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
2、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宪法赋予公民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包括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监督权和获得赔偿权等。
同时,公民也应当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等义务。
3、国家机构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机构体系,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国务院、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等。
明确了各国家机构的职权和相互关系,以保证国家权力的运行合法、有序。
4、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谷穗和齿轮,首都是北京。
三、宪法的重要意义1、保障公民权利宪法明确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为公民的权利提供了根本保障。
当公民的权利受到侵害时,可以依据宪法寻求救济。
2、维护国家稳定宪法确立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规定了国家的政治体制和权力运行机制,有利于维护国家的政治稳定和社会秩序。
3、促进社会发展宪法为国家的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有利于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关于简单的小学宪法手抄报内容1、根本法律由于最高权威的创制主体制定的、调整社会生活中最重要事项的法律具有最高的法律位阶,处于该位阶的法律是国家的根本法。
在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事项是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利益关系,即国家权力的归属及其纵向和横向的分工配置(国家权力的组织规范)、公民人权的尊重与保障(公民人权规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配置国家权力、保障公民人权的法律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唯一有权制定和修改宪法的机关。
为保持宪法的最高权威性和稳定性,宪法的修改需要按照特别的程序来进行,比修改普通法律更加严格。
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通常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人民代表在数量上近3000人)。
宪法作为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位阶,其他任何法律渊源均不能与宪法相抵触。
2、基本法律处于第二位阶的基本法律的创制权属于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它制定或系统修改必须经全国人大代表过半数通过才能达成,这是基本法律区别于宪法(根本法律)的重要特征之一(如前所述宪法的创制或者修改须经全国人大体体代表三分之二以上多数通过才能通过)。
基本法律的局部修改和解释权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基本法律的修改、解释不能突破该法的基本原则。
基本法律的适用和执行主体是国家司法机关和法律授予权力的行政机关。
基本法律的调整事项是社会生活中重要的利益归属和配置。
我国的基本法律包括民事基本法、行政基本法和刑事基本法以及诉讼法等。
3、普通法律在根本法律和基本法律位阶之下的法律是普通法律。
普通法律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和修改(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委员通常约为150人左右)。
根据立法法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该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
宪法主题小报内容
1. 宪法就像我们生活的大伞,时刻保护着我们呢!比如说,当别人侵犯你的权利时,宪法不就站出来为你说话,让你能得到公正吗?它是那么重要,我们可不能忽视它呀!
2. 嘿,宪法可不只是一本厚厚的书哦!像我们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这背后不就是宪法在支撑嘛!这不就是宪法在我们生活中的体现吗?
3. 同学们,想想看,如果没有宪法,那会怎样?社会岂不是会乱套啦!比如有人随便抢你的东西都没人管,多可怕呀!所以要珍惜有宪法保护的日子呀!
4. 宪法对国家来说,就如同基石一样重要呢!国家能稳定发展,宪法功不可没呀!就像盖房子需要坚固的基石,国家也需要宪法呀,不是吗?
5. 哇,宪法里的规定可都是为了我们好啊!就好比它规定每个人都要受教育,这让我们能学到知识,变得更有本事呀!我们能不感谢宪法吗?
6. 你们知道吗,宪法就像一个超级英雄默默守护着我们!比如我们能安心地睡觉、吃饭、玩耍,都是因为宪法在保障我们的安全呀!这难道不厉害吗?
7. 宪法其实和我们息息相关呀!从我们出生到长大,宪法都一直陪着我们呢!就像我们的好朋友一样,一直在保护和支持着我们,大家说是不是呀!
结论:宪法真的非常重要,它无处不在地保护着我们,保障着我们的生活和权利,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宪法,尊重宪法!。
宪法手抄报内容1. 中国第一部宪法54宪法颁布于1954年12月4日,后来,为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我国把12.4定为宪法宣传日。
2、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春秋·李耳《老子》译文:自然的范围,宽广无边,虽然宽疏但并不漏失。
3、唯奉三尺之律,以绳四海之人。
——唐·吴兢《贞观政要》译文:只有奉行严明的法律,才能治理天下之人。
4、先生事业不可量,惟用法律自绳己。
——唐·韩愈《寄卢仝》译文:先生的事业没有办法丈量,只能由法律来约束自己。
5、若夫肆意于法律之外,以威劫齐民,吾不忍为也。
——宋·苏洵《张益州画像记》译文:假如任意胡来不按法律来办事,一味靠武力来威胁平民,我是不会干的。
6、宥过无大,刑故无小。
——西汉·伏生《尚书·大禹谟》译文:误犯的过失,无论多大也要宽恕;明知故犯的过失,无论多小也要处罚。
7、此虽法律所无奈,尚可仰首披苍旻。
天高鬼神不可信,后世有耳犹或闻。
——宋·苏洵《自尤》译文:这就是法律的无奈了,我依然可以抬头问苍天为什么会这样。
天这么高,鬼神没有办法相信,但是后世的人们一定还是会听闻我们现在听见的话。
8.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
——列宁9、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内心受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
——康德10、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神中,每个人就是整个国家。
——孟德斯鸠11、法律研究的目的是一种预测,即对公共权力通过法院的工具性的活动产生影响的预测。
——【美】霍姆斯《普通法》12、法律的真谛,就是没有绝对的自由,更没有绝对的平等。
——我国著名法学家郭道晖13、法律就像旅行一样,必须为明天做准备。
它必须具备成长的原则。
——著名大法官卡多左14、法律所传达的是一种超越暴力,超越权利的声音,它所划定的权利边界虽然无形,却深深地刻画在人们的心灵之中。
——著名的法律学者15、法律之内,应有天理人情在。
有关宪法手抄报内容
1、青少年如何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1)不要轻信陌生人,与陌生人交流要时刻保持警惕。
(2)要学会分辨真伪,对新鲜事物不能一昧的盲从,首先要做的
是分辨其利弊。
2、青少年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面对法律?
(2)要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用法律武器武装自己。
(3)要具坚韧不拔的意志力,具有挫折意识。
(4)要有勤奋的精神和执著的追求。
1)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象影子跟随着身体一样。
2)没有事先公布的法律就没有刑罚。
3)宪法是一个无穷尽的一个国家的世代人都参与对话的流动的话语。
——劳伦·却伯
4)无论何人,如为他人制定法律,应将同一法律应用于自己身上。
——阿奎那
5)即使判决并没有准确的判定过去发生的事实真相,争端各方只要确信他们受到了公正的对待,他们也会自愿接受法院的裁判结果。
6)真想解除一国的内忧应该依靠良好的立法,不能依靠偶然的机会。
——亚里士多德
8)法不禁止即自由。
——法谚
9)让我们维护公平,那么我们将会得到更多的自由。
10)在世界各主要文明中,中国是距离法治最为遥远的一种,甚至与欧洲形成了两极相对的反差。
——滋贺秀兰
1、修建学校是好事滥伐森林悔不该
2、少年无知毁树苗害人害己是教训。
宪法手抄报内容
.
宪法手抄报内容
一、宪法是什么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的内容规定的是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宪法规定的是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最基本的原则,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运作的原则等;宪法的效力高于普通法律,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严格、复杂。
在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宪法的制定和修改都要经过区别于普通法律的特别的程序。
二、宪法的来历
1982年12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现行宪法。
现行宪法自公布实施以来,每年的12月4日全国各地都开展各种法制宣传活动。
200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将每年12月4日的宪法日定为法制宣传日,体现了“依法制国”的要求。
2014年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将每年的12月4日正式确定为国家宪法日,
三、我来学宪法
从小要学法,法律威力大,
生活大世界,处处不离它。
护己要学法,保护你我他,法前人平等,用法闯天下。
齐心来学法,歪风都能杀。
弘扬正气好,XXX家。
国家宪法日手抄报内容国家宪法日手抄报内容(通用4篇)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英语:NationalSecurityEducationDay)是为了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维护国家安全而设立的节日。
以下是作者整理的国家宪法日手抄报内容(通用4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国家宪法日手抄报内容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人们行为的基本法律准则。
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是其他法律、法规赖以产生、存在、发展和变更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是一个国家法律制度的基石。
我个人认为中国的宪法就像一个贴身的保镖,时刻地保护着我们每个中国公民的财产安全和人身安全,它同时也是大家工作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我们,每一位普通的中国公民,每一位优秀的少先队员,一定要时刻将宪法牢牢地拴在心尖,注入每一滴血液。
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列宁同志曾经说过:“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
”只要有了它,国家才会富强,人民才会自由。
我国的第一部宪法——《共同纲领》,是1949年为新中国成立而颁,是希望这个用无数条生命换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永盛不衰。
我国的宪法至今,以被修改过9次,也正是这9次的改变,让中国从衰败走到辉煌,从拘囚走到自由。
在我们的生活中,宪法无处不在。
但还是会有一些人藐视法律的存在。
比如,公共场所随地吐痰,公共设施乱涂乱画,十字路口红灯亮时,那些不顾及自身和他人安全义无反顾的闯灯者,趁他人不注意将他人财物占为己有者,为一己之利伤害他人者,利用职务之便将国家财产变为己有者等等,这些违背社会道德、不遵守法律的事是万万不可做的!所以,我们从小就要养成守记守法的好习惯,学法,懂法,学会用法律去保护身边的人,保护家人,保护自己,同时对那些有违法行为的人和事加以制止!我认为,宪法就如同一把双刃剑,对于那些不能自觉遵纪守法的人加以束缚,而对那些遵纪守法的良好公民的权益加以保护。
有了法,国家才会安宁!社会才会安定!人的生活才会更美好!国家宪法日手抄报内容2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保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长治久安的法律基础,是党执政兴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制保证。
宪法手抄报的摘抄内容以下是宪法手抄报的摘抄内容:1、宪法是一切法律的根基,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选择、制定和实施的重要法律。
每个公民都有义务遵守宪法和法律,保护宪法、尊重宪法、维护宪法权威。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国务院、中央军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组成,这些机构及其成员都必须遵守宪法、执行法律。
国家机构的工作应当为人民利益服务,保持与人民的紧密联系。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最高,代表人民行使最高国家权力,决定重大国家事务,选举重要国家机关领导人。
4、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如言论、出版、宗教、信仰、自由移动、个人隐私等权利。
同时,也规定了公民应当履行的基本义务和责任,如遵纪守法、尊重社会公德、勤劳守信、爱护公共财物等。
5、教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为重要的基础性事业,国家支持和推广群众性的文化、科技和体育活动。
同时,保障劳动者的权益,维护社会稳定、保护环境等都是宪法中明确规定的内容。
6、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其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
此外,它还规定了土地、林木、水资源等公共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加强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管理。
7、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保证各少数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共存,保护各民族的独特文化和习俗。
此外,还规定了国防和武装力量管理、司法程序和人民武装等重要问题。
8、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需要得到全体公民的尊重、维护和捍卫。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违反宪法和法律,损害国家、社会、公共利益。
只要我们共同遵守宪法,不断完善其体系,中华民族就必将以昂扬的姿态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
礼赞宪法手抄报
一、宪法是国家政治生活的根本性法律,是国家政治体制的根基。
二、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国家实行民主政治的基础。
三、宪法是保障人民权利和自由的根本准则,是保护人民利益的重要依据。
四、宪法是国家实行法治的基础,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准则。
五、宪法是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准则,是国家实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础。
六、宪法是国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基础,是保障民族平等的重要准则。
七、宪法是国家实行外交政策的基础,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依据。
八、宪法是国家实行科学发展观的基础,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依据。
九、宪法是国家实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是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准则。
十、宪法是国家实行公平正义的基础,是维护社会公正的根本准则。
十一、宪法是国家实行社会和谐的基础,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依据。
十二、宪法是国家实行绿色发展的基础,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准则。
十三、宪法是国家实行文明发展的基础,是推动文明进步的重要依据。
十四、宪法是国家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准则。
关于宪法的手抄报内容有法律才能保障良好的举止,也要有良好的举止才能维护法律。
你知道制作一份宪法的手抄报需要什么内容吗?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关于宪法的手抄报内容,供大家阅读和参考。
关于宪法的手抄报内容资料11、法律职业的社会地位是一个民族文明的标志。
;;费尔德2、凡法始立必有病。
――韩愈(唐)《钱重物轻状》3、法发展的重心不在立法、不在法学,也不在司法判决,而在社会本身。
;;埃利希4、法治意味着,政府除非实施众所周知的规则,否则不得对个人实施强制。
;;哈耶克5、法律是无私的,对谁都一视同仁。
在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
;;托马斯6、带来安定的是两种力量:法律和礼貌。
――歌德(德)《歌德的格言和感想集》7、法律,在它支配着地球上所有人民的场合,就是人类的理性。
――孟德斯鸠(法)《论法的精神》8、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像影子跟随着身体一样。
――贝卡利亚(意)《论犯罪和刑罚》9、要使事物合乎正义(公平),须有毫无偏私的权衡;法律恰恰正是这样一个中道的权衡。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政治学》关于宪法的手抄报内容资料2洗碗工如何变总裁会成功的人,不论在什么位置上都会成功。
最重要是能吃苦,态度敬业,这是成功的最佳秘诀。
最近几个大企业家因担忧台湾未来的竞争力,愿意带领年轻人创业,做他们的导师(mentor),制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给别人。
我有幸参加了一次这个聚会。
那天因为是聚餐,气氛比较轻松,有人就大胆地问:为什么你们现在从事的,都不是你们原来在大学念的科系?这不是所学非所用吗?这是好问题,《华盛顿邮报》的专栏作家瓦德华(Vivek Wadhwa)曾说:“你在大学读的学科与你的成就或人生发展,没有直接的关系。
”很多你在职场用到的东西在你念大学时,还未发明出来,大学教你的不过是求知的方法和做事的态度而已。
世界趋势不停在变,你必须眼睛锐利变得快,还得跟对老板。
建安七子的王粲写道:“从军有苦乐,但问所从谁,所从神且武,焉得久劳师?”一位总裁说他去美国留学时,暑假须去餐厅打工赚学费,他和同学一起去应征,当时景气不好,只找到最低工资的洗碗工,他的同学觉得自己是台湾最好大学的毕业生,洗碗是大材小用,做得很不甘愿,结果不到两个星期就被开除了。
以下是一些关于宪法伴我成长手抄报内容短语: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国家赖以治理和发展的基础。
2.宪法保障了人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是维护社会公正和平等的重要法律。
3.宪法是国家治理的基本原则和规范,是国家行政、立法、司法等机关的
依据。
4.宪法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公民意识和法治观念的重
要途径。
5.宪法是国家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必要条件。
6.宪法是国家形象的重要体现,是展示国家文化和价值观的重要窗口。
7.宪法精神是国家的核心价值观,是引领国家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
8.宪法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基本法律,是国家参与国际事务和合作的重要依
据。
9.宪法保障了各族人民的平等和团结,是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重要
法律。
10.宪法是全体公民共同制定和遵守的法律,是实现国家民主和法治的重要
途径。
二年级学宪法手抄报的字
1、我们国家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2、社会主义制度是国家的根本制度;
3、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4、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5、国家必须统一,民族必须团结;
6、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7、我国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特点;
8、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国家的象征和标志。
9、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论什么人都要遵守法律,无论什么人犯法都要受到法律追究,不因身份、地位、民族、性别、贫富、职业等而有所区别。
10、宪法是我们国家的根本大法,一切法律都不能同宪法的规定相抵触,任何人要服从宪法权威。
11、我们国家的审判机关是人民法院,法律监督机关是人民检察院,法院、检察院以及公安部门要分工合作、相互监督。
12、我们国家实行的是依法治国。
《宪法》的意义和重大作用有: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据,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
触。
2、宪法保障了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3、宪法促进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
4、宪法推动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5、宪法促进了我国人权事业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宪法知识手抄报内容一、宪法的定义和意义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制定和维护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规则,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它对于国家和公民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宪法的主要意义有以下几个方面:1.保护公民权利和自由: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如言论自由、人身自由、信仰自由等,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2.限制政府权力:宪法规定了国家政府的组织结构和职权范围,限制政府的权力,并确保政府依法行政,不能滥用职权。
3.维护社会稳定和秩序:宪法对公民的行为和义务进行了规定,保障社会的稳定和秩序,促进公民的守法行为。
4.确立国家的基本原则和制度:宪法规定了国家的基本原则和制度,如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教育制度等,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法律基础。
二、我国宪法的历史我国的第一部宪法是1949年12月4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为宪法制定机关的宪法。
随后,我国相继制定了多部宪法,其中最重要的是1978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部宪法的通过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宪政建设的新时期。
2004年,我国全面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次修宪进一步强调了人权保护、法治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性,为我国的法治进程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我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我国宪法包括了一系列重要的内容,下面是其中的一些重点:1.国家机构和政府组织: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机构和政府组织,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国务院等。
并规定了它们的职权和组织结构。
2.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宪法明确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如言论自由、人身自由、信仰自由等。
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3.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宪法规定了我国的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包括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协调发展。
4.法律和法律制度:宪法规定了法律是国家的基本法律,法律的制定和实施都必须符合宪法的规定,宪法的法律效力最高。
宪法手抄报内容
12月4日是国家宪法日。
一、宪法是什么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和职权等内容。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1.在内容上
宪法规定的是一个国家最根本、最核心的问题。
2.在法律效力上
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3.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
宪法比普通法更加严格。
包括制定机关和程序。
二、宪法的作用是什么
作为国家的根本法,宪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保证国家权力有效运行,规范和制约国家权力。
宪法通过赋予立法、行政、司法等国家机关公共权力,使国家权力在宪法的轨道上有效运行,避免国家权力缺位、越位和错位。
2.确认和保障公民基本权利。
宪法是人民共同意志的集中体现,人民通过宪法使自己的基本权利得到最明确是确认和最有效的保障。
3.调整国家最重要的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
在国家的各种社会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是由宪法来规范和调整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宪法是社会稳定的调解器和安全阀,对于解决各种重大社会矛盾和冲突,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宪法的基本价值
宪法的基本价值是保障人权。
宪法的根本目的和价值在于保障公民权利。
其手段主要是设置与限定国家权力。
国家机关不得行使宪法所未明确授予的权力。
保障人权是宪法规定的出发点,这是因为:
1.对于人权或公民基本权利作出明确规定,这是各国宪法的一项基本和主要内容。
2.宪法关于国家机构及其他问题的规定,也是以如何更好地保障人权为指导思想的。
宪政就是对以人权为基本内容和体现保障人权基本精神的宪法的贯彻落实。
四、宪法赋予的权利
(1)政治权利和自由。
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等自由。
(2)宗教信仰自由。
(3)人身自由。
包括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拘捕、限制、搜查、审问和侵害,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4)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和取得赔偿的权利。
(5)社会经济权利。
五、宪法规定的义务
(1)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
(2)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3)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
(4)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5)依法纳税。
六、我国现行宪法是哪一年通过
我国现行宪法是根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路线方针政策,于1982年12月4日由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并公布施行的。
七、我国现行宪法的结构
包括5个部分。
分别是:序言、第一章“总纲”、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第三章“国家机构”、第四章“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八、宪法的发展历程
为适应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变化,宪法先后经历了五次修改,分别于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进行了修改、完善。
这五次修订,都印证着时代的进步,丰富完善了经济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加强人权保障等内容。
自颁布以来,1982年宪法历经5次修改:
1982年12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部宪法在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上正式通过并颁布。
1988年4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
1993年3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
1999年3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2004年3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2018年3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
九、“宪法日”及其意义
为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加强宪法实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2014年11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设立每年12月4日为国家“宪法日”。
设立“国家宪法日”,是一个重要的仪式,传递的是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理念。
设立国家宪法日,不仅是增加一个纪念日,更要使这一天成为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
设立国家宪法日,也是让宪法思维内化于所有国家公职人员心中。
权力属于人民,权力服从宪法。
公职人员只有为人民服务的义务,没有凌驾于人民之上的特权。
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
学习宪法、尊崇宪法
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
让宪法成为我们共同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