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
- 格式:ppt
- 大小:5.88 MB
- 文档页数:6
浅谈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15财务管理1班马尚月 1529220057摘要:微生物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体内的有益菌,体外的有各种细菌,都是微生物。
在生活中,我们也会食用微生物及其产物,医学上会用到微生物作为抗生素等,这些都是微生物带给我们生活上的便利。
当然微生物也是能引起人类疾病的病毒和细菌。
所以,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是和平共处,相互制约,相互依存,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状态。
关键词:微生物应用福祸人类微生物主要是由一群肉眼看不見的单细胞生物所构成的,其种类之繁多,数目之庞大,超乎我们的相像。
目前,微生物大致分类为细菌、真菌(包含酵母菌和微菌)、藻类和俗称为寄生虫的原虫和蠕虫。
病毒是一种只能在活的生物细胞中复制的简单有机体,严格说来並不能视为一种生物,不过,也被归属于微生物。
微生物千姿百态,有些是腐败性的,即引起食品气味和组织结构发生不良变化。
当然有些微生物是有益的,它们可用来生产如奶酪,面包,泡菜,啤酒和葡萄酒。
微生物非常小,必须通过显微镜放大约1000 倍才能看到。
比如中等大小的细菌,1000个叠加在一起只有句号那么大。
想像一下一滴牛奶,每毫升腐败的牛奶中约有5千万个细菌,或者讲每夸脱牛奶中细菌总数约为50亿。
也就是一滴牛奶中可有含有50 亿个细菌。
微生物对人类最重要的影响之一是导致传染病的流行。
在人类疾病中有50%是由病毒引起。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资料显示:传染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在所有疾病中占据第一位。
微生物导致人类疾病的历史,也就是人类与之不断斗争的历史。
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人类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新现和再现的微生物感染还是不断发生,像大量的病毒性疾病一直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
一些疾病的致病机制并不清楚。
大量的广谱抗生素的滥用造成了强大的选择压力,使许多菌株发生变异,导致耐药性的产生,人类健康受到新的威胁。
一些分节段的病毒之间可以通过重组或重配发生变异,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流行性感冒病毒。
每次流感大流行流感病毒都与前次导致感染的株型发生了变异,这种快速的变异给疫苗的设计和治疗造成了很大的障碍。
第2节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一、微生物与人类二、食品来自微生物:(1)做蘑菇,它是真菌,还有木耳、山上的野蘑菇都是真菌,可直接食用。
(2)酵母菌可用来做馒头。
使它们松软,我们酿红酒也要用酵母。
(3)制作泡菜时主要是乳酸菌起作用,主要来源于用过的泡菜坛,料液中。
(4)制作酸牛奶时,要将接种后的牛奶置于30—35摄氏度的环境中,有利于乳酸菌的快速繁殖。
(5)夏天太热,温度适合微生物的繁殖,把食物放在冰箱,可以减慢繁殖速度,维持食物新鲜,食物就不容易发霉,变馊。
(6)隔顿饭菜和熟食必须加热才能食用。
就是用高温杀死细菌。
(7)某些细菌和真菌在适宜的条件下会使食物腐败或腐烂。
这些食物又会影响身体健康。
如霉花生、过期食物。
所以很多要长期贮存的食物都要放防腐剂或放冰箱里。
三、微生物与疾病:病毒使人生病,比如,沙眼依原体,流感病毒,麻疹病毒。
艾滋病-艾滋病毒菌痢-痢疾杆菌致癌物-黄曲霉素等中毒食物-有毒蘑菇等四、微生物医药及其应用前景:俗话说“病从口入”。
为了防止疾病,尤其传染性疾病,我们除了要注意饮食卫生和环境卫生。
病毒使是我们生病,也有病毒对我们是有利的。
我们可利用来消灭害虫,同时可以利用病毒作为载体,对人类的遗传病进行治疗。
微生物可害人也可救人。
1.青霉素、头孢霉素—真菌2.链霉素、金霉素、卡那霉素和庆大霉素—放线菌1.下列微生物中,对人类有害的是()A.青霉菌B.酵母菌C.鬼笔鹅膏D.乳酸菌【答案】C【解析】A、利用青霉菌可以生产青霉素,故青霉菌对人类有益;不符合题意.B、酿造业离不开酵母菌,故酵母菌对人类有益;不符合题意.C、此菌极毒,含有毒肽和毒伞肽两大类毒素.中毒后潜伏期长达24小时左右.死亡率高达50%以上,甚至100%.故对人类有害;符合题意.D、乳酸菌可以制酸奶、酸黄瓜等发酵食品,故对人类有益;不符合题意.2.下列不属于人类对微生物的利用的是()A.农业生产上进行秸秆还田B.曲霉使馒头长毛发霉C.建沼气池,生产沼气新能源D.利用根瘤菌的固氮作用,采用豆粮间作,瓜类与豆类轮作等方法【答案】B【解析】A、农业生产上进行秸秆还田的原理是人们利用土壤中的微生物把秸秆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重新被植物吸收利用,不符合题意.B、馒头长的毛主要是曲霉等霉菌引起的,曲霉菌在馒头上大量繁殖,使得馒头发霉长毛,不属于人们对微生物的利用,符合题意.C、某些细菌、甲烷菌等微生物能分解沼气池中的废物、秸秆、粪便等,产生沼气,是一种清洁能源,是对微生物的很好的利用,不符合题意.D、豆科植物的根瘤中有根瘤菌,能固定空气中的氮,提高土壤的肥力,人们常利用根瘤菌的这一固氮作用进行豆粮间作,瓜类与豆类轮作等.不符合题意.。
一、人类与微生物和平共处,相互制药,相互依存,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状态在人身体的体表及其与外界相通的腔道,如口腔、鼻腔系统、咽喉腔、眼结合膜、肠道及泌尿生殖道等部位都有大量的微生物的存在,其中一部分为长期寄居的微生物,在机体防御机能正常时是无害的,称为正常菌群或正常微生物群。
正常菌群对人体有益无害,而且是必须的。
正常菌群是由相当固定的细菌组成,有规律地定居于身体一些特定部位,成为身体的一个组成部分。
正常菌群数量是巨大的,大约为1014个左右,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通过个体的适应和自然选择,正常菌群中不同种类之间,正常菌群与宿主之间,正常菌群、宿主与环境之间,始终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中,形成一个互相依存,相互制约的系统,因此,人体在正常情况下,正常菌群对宿主表现不致病。
除正常菌群外,还有一种称为过路菌群,又称外籍菌群,是由非致病性或潜在致病性细菌所组成,来自周围环境或宿主其它生境,在宿主身体存留数小时,数天或数周,如果正常菌群发生紊乱,过路菌群可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引起疾病。
正常菌群有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1、如菌群之间生物的拮抗作用,正常菌群在人体某一特定位粘附,定植和繁殖,形成一层菌膜屏障。
通过拮抗作用,抑制并排斥过路菌群的入侵和群集,调整人体与微生物之间的平衡状态。
2、免疫作用,正常菌群能刺激宿主产生免疫及清除功能。
3、营养作用,人体肠道的正常微生物,如双岐杆菌,乳酸杆菌,大肠埃希菌等能合成多种人体生长发育必须的维生素,如B族维生素,维生素K等,营养并参与糖类和蛋白质的代谢。
4、排毒作用,如双岐杆菌能使肠道过多的革兰氏阴性杆菌下降到正常水平,减少内毒素的吸收。
5、抗肿瘤作用,能降解、清除体内的致癌因子,激活体内的抗肿瘤细胞因子等。
6、抗衰老作用,双歧杆菌能刺激肠道产生免疫球蛋白,还能及时清除体内的自由基,产生SOD(超氧化物歧化酶)等。
人类与微生物之间的动态平衡称为微生态平衡,影响其微生态平衡的因素有外环境因素,也有宿主因素,外环境主要是通过改变宿主的生理功能产生的,如正常菌群,通过产生细菌素,抗生素和其代谢产物,以及争夺营养,空间争夺以阻止过路菌群入侵,保持自身的稳定性。
浅谈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微生物,是生存在自然界里一大群体形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直接看不到,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数千倍,甚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
微生物的种类繁多,在数十万种以上。
与医学最相关的称为医学微生物,医学微生物大致分以下数种: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真菌及病毒等。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对人类既有利的一面又有不利的一面。
一、人类与微生物和平共处,相互制药,相互依存,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状态在人身体的体表及其与外界相通的腔道,如口腔、鼻腔系统、咽喉腔、眼结合膜、肠道及泌尿生殖道等部位都有大量的微生物的存在,其中一部分为长期寄居的微生物,在机体防御机能正常时是无害的,称为正常菌群或正常微生物群。
正常菌群对人体有益无害,而且是必须的。
正常菌群是由相当固定的细菌组成,有规律地定居于身体一些特定部位,成为身体的一个组成部分。
正常菌群数量是巨大的,大约为1014个左右,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通过个体的适应和自然选择,正常菌群中不同种类之间,正常菌群与宿主之间,正常菌群、宿主与环境之间,始终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中,形成一个互相依存,相互制约的系统,因此,人体在正常情况下,正常菌群对宿主表现不致病。
除正常菌群外,还有一种称为过路菌群,又称外籍菌群,是由非致病性或潜在致病性细菌所组成,来自周围环境或宿主其它生境,在宿主身体存留数小时,数天或数周,如果正常菌群发生紊乱,过路菌群可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引起疾病。
正常菌群有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1、如菌群之间生物的拮抗作用,正常菌群在人体某一特定位粘附,定植和繁殖,形成一层菌膜屏障。
通过拮抗作用,抑制并排斥过路菌群的入侵和群集,调整人体与微生物之间的平衡状态。
2、免疫作用,正常菌群能刺激宿主产生免疫及清除功能。
3、营养作用,人体肠道的正常微生物,如双岐杆菌,乳酸杆菌,大肠埃希菌等能合成多种人体生长发育必须的维生素,如B族维生素,维生素K等,营养并参与糖类和蛋白质的代谢。
浅谈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摘要:我们应该时刻意识到,在我们的周围和机体内都有其他生命体与我们共存。
虽然人类与微生物的斗争会无止境地持续下去,但只要我们充分认识到我们所处的环境,认识到生态平衡对人类的好处,不要为了发展而牺牲环境,而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那么,人类就能够在这微生物的世界里更好地生存下去.关键字:微生物、人类,祸、福在说明微生物与人类之前,我们首先明确一下什么是微生物。
不了解何为微生物又从何谈微生物与我们人类的关系呢?微生物主要是由一群肉眼看不见的单细胞生物所构成的,其种类之繁多,数目之庞大,超乎我们的相像。
目前,微生物大致分类为细菌、真菌(包含酵母菌和微菌)、藻类和俗称为寄生虫的原虫和蠕虫。
病毒是一种只能在活的生物细胞中复制的简单有机体,严格说来并不能视为一种生物,不过,也被归属于微生物.微生物的分布很广泛,虽然它们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它们也常常使工业器材受到腐蚀,使食品及原料腐败和变质,甚至以食物作媒介引起人体中毒、染病、致癌和死亡. 1 、微生物的作用 1.1 微生物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在生物圈内的物质循环过程中,以异样型微生物为主的分解者,在有机物的矿质化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于生产者一起共同推动着生物内的物质循环,使生态系统保持平衡。
例如,在碳素循环中,地球上90% 的co 2 是由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产生的;在氮素循环中,固氮作用、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都有微生物的活动;在磷和硫的循环中同样也需要各种微生物的活动。
1。
2 微生物与污水处理工业迅猛发展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一定的环境污染。
在众多的污水、。
我们生活中的世界,其实是到处布满微生物的世界,从远古时期起人类就和微生物在地球上共处,人类在适应了微生物的同时,又不断遭遇微生物所引起的各种疫病,因此人类与微生物之间就展开了战争。
1929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在研究培养葡萄球菌时,偶然发现了青霉素,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抗菌素类药物的诞生。
浅议微生物与人体的关系摘要:微生物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他给人类带来的利益不仅是享受,而且实际上涉及到人体的健康和人类的生存。
因此,为了保护我们人体的健康,为了人类能更好的生存,我们应正确认识微生物与我们人体的关系。
本文主要描述了一些普通的人体微生物、微生物疾病以及简单的介绍了微生物的感染和免疫。
希望人们能始终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及时预防病原微生物所带来的种种危害。
关键词:微生物、人类、病原微生物1 微生物的发展过程微生物学一般定义为研究肉眼难以看清的称之为微生物的生命活动的科学,至今不过100多年的历史。
1.1 微生物的发现据考古学推测,我国在8000年以前已经出现了曲蘖酿酒,4000多年前我国的酿酒已十分普遍,而且当时的埃及人也已学会烘制面包和酿制果酒,2500年前我国人民已经发明酿酱、醋,知道用曲治消化道疾病。
公元6世纪(北魏时期),我国贾思勰的巨著《齐名要术》详细的记载了制曲、酿酒、制酱和酿醋等工艺。
公元9世纪到10世纪,我国已发明鼻苗法种豆,用细菌浸出法开采铜。
到了16世纪,古罗马医生G.Fracastoro才明确提出疾病是由肉眼看不见的生物引起的。
真正看见并描述微生物的第一个人是荷兰商人安东·列文虎克,他利用自己自制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世界,清楚地看见了细菌和原生动物。
首次揭示了一个崭新的生物世界——微生物界。
1.2 微生物的发展进程继列文虎克发现微生物世界以后的200年间,微生物学的研究基本上停留在形态描述和分门别类的阶段。
直到十九世纪中期,以法国的巴斯德和德国的科赫为代表的科学家才将微生物的研究从形态描述推进到生理学研究阶段,揭露了微生物是造成腐败发酵和人畜疾病的原因,并建立了分离、培养、接种和灭菌等一系列独特的微生物技术,从而奠定了微生物学的基础,开辟了医学和工业微生物等分支学科。
到了20世纪40年代,随着生物学的发展,许多生物学难以解决的理论和技术问题十分突出,特别是遗传学上的争论问题,使得微生物这样一种简单而又具完整生命活动的小生物成了生命学研究的“明星”,微生物学很快与生物学主流汇合,并被推到了整个生命科学发展的前沿,获得了迅速的发展。
人类与微生物的共生关系人类与微生物的共生关系是一个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复杂系统,微生物在人类的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将从人类身体健康、食物生产与保质、环境保护三个方面探讨人类与微生物的共生关系。
一、人类身体健康微生物存在于人类身体的各个部位,其中包括皮肤、口腔、肠道等。
微生物在维持人类身体健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皮肤上,微生物与人类共同构成皮肤微生物群落,其中包括有益菌和有害菌。
有益菌可以抑制有害菌的繁殖,维持皮肤的生态平衡,抵御疾病的侵袭。
在口腔中,微生物参与了口腔卫生的维护。
例如,口腔中的某些微生物能够分解食物残渣,防止龋齿的发生。
此外,口腔中某些微生物还能够产生抗菌物质,起到保护口腔健康的作用。
在肠道中,微生物群落对人类健康至关重要。
肠道微生物参与了食物的消化、养分的吸收以及调节免疫功能等多个方面。
一方面,肠道微生物能够帮助人类分解食物中的纤维素和其他难以消化的物质,提供人体所需的能量和营养物质;另一方面,肠道微生物通过影响免疫系统的发育和调节,起到预防过敏、炎症性肠病等疾病的作用。
二、食物生产与保质微生物在食物生产和保质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人类与微生物的共生关系在食品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面包和酒的生产中,酵母菌发酵作用可以使面粉膨胀,使酒精生成。
这种微生物参与的发酵过程不仅提供了食品的口感和味道,还能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在乳制品生产中,乳酸菌发酵作用能够使牛奶变酸,产生酸奶和奶酪等乳制品。
乳酸菌通过降低牛奶的PH值,抑制有害菌的生长,保持乳制品的新鲜和品质。
在腊肉和腊肠等肉制品的制作中,乳酸菌和肠道微生物能够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同时产生特殊的风味物质,赋予肉制品独特的风味。
三、环境保护微生物在环境保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人类与微生物的共生关系与环境的良性循环密切相关。
在土壤中,微生物参与了有机物的分解和养分的转化。
微生物降解了大量的有机废物,释放出二氧化碳等物质,参与了土壤呼吸过程。
第二节: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教材分析: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尽管有些微生物会使人患病,但大多数微生物有益于人类,本节教材从微生物与食品,微生物与疾病,微生物与医药,微生物的应用前景等几个方面,举例说明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并通过“自制泡菜”的活动,使学生体验微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举例说明微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2、能力目标:通过“自制泡菜”的活动,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指导实际生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②认识有些疾病往往与细小的微生物有关,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③辨证的看待微生物与健康、疾病、医药的关系。
④以微生物广阔的发展前景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热情。
教学重点:微生物食品、微生物与疾病。
教学难点:微生物与疾病,微生物与医药。
教学方法:讲授,自学与课件展示图片相结合。
讨论与归纳总结相结合。
教学过程:导语(复习知识、导入新课):微生物是生物圈中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低等生物。
微生物广泛分布在我们身边,一些微生物以腐生方式生活,在生物圈中属于分解者,一些微生物以寄生方式生活,属于消费者,还有一些微生物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属于生产者,微生物在生物圈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那么生物与我们人类的关系如何呢?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要学习的内容,第2节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一、微生物与食品1、有些微生物人们可以直接食用,如蘑菇、木耳、灵芝等。
2、有些微生物用于食品加工:①展示发酵现象图片,让学生思考什么是发酵。
②向学生介绍酵母菌——发酵之母。
松软可口的馒头,香喷喷的大面包就是有了酵母菌的帮助才能烤制出来。
酵母菌有的呈球形和卵形,绝大多数酵母菌以出芽方式进行无性繁殖,样子很像盆栽仙人掌的出式出长,酵母菌本领非凡,它们可以把果汁或麦芽汁中的粮类(葡萄糖)在缺氧的情况下,分解成酒精和CO2,使糖变成酒。
它能使面粉中游离的糖类发酵,产生CO2气体,在蒸煮过程中CO2气体受热膨胀,于是馒头就变得松软,所以被称为发酵之母,酵母菌浑身是“宝”,它的菌体中含有一半以上的蛋白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科学家研究开发食用酵母,样子像牛肉和猪肉,被称为“人造肉”,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国再次食用酵母。
第2节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举例微生物与人类健康的关系;2.能力目标:通过分组自制泡菜和酸奶,让学生体验微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加学生生活经验。
在信息交流中,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动手实践,体会“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快乐,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和劳动精神。
教学重点:微生物与食品;微生物与疾病。
教学难点:微生物与疾病;微生物与医药。
教学过程:1.复习旧课:什么是微生物?(在生物圈中,凡是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低等生物,统称为微生物)微生物的种类分成哪几种?(略)以前我们所学过的哪些知识和微生物有关呢?(引起传染病的传染源是微生物)2.引入新课:我们周围也有很多的微生物,你们了解的有哪些呢?酵母菌可用来发酵,我们家经常用来蒸馒头。
我们的食物放几天可能就腐烂了。
酒放久了会变酸。
是的,微生物一直存在我们周围,而且与人类的关系密切。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微生物与食品。
微生物与食品我们生活中,很多食品直接和间接地使用了微生物,哪位同学来举例?(我们家有做蘑菇,它是真菌,还有木耳、山上的野蘑菇都是真菌,可直接食用)(酵母菌可用来做馒头。
使它们松软)(我们酿红酒也要用酵母)制作泡菜和酸牛奶主要是哪种微生物起作用?说出这种微生物的来源?(制作泡菜时主要是乳酸菌起作用,主要来源于用过的泡菜坛、料液中)制作酸牛奶时,为什么要将接种后的牛奶置于30—35摄氏度的环境中?(有利于乳酸菌的快速繁殖)任何生物都有一定适于生存的温度。
太低、太高都不行。
平常还有利用温度来影响微生物的繁殖吗?(夏天太热,温度适合微生物的繁殖,把食物放在冰箱,可以减慢繁殖速度,维持食物新鲜,食物就不容易发霉,变馊)(在学习合理膳食后,我们知道隔顿饭菜和熟食必须加热才能食用。
就是用高温杀死细菌)某些细菌和真菌在适宜的条件下会使食物腐败或腐烂。
这些食物又会影响身体健康。
如霉花生、过期食物。
人类与微生物的关系浩瀚的宇宙中,目前我们知道只有地球上存在生命。
人类对地球上生命世界的认识是个漫长的过程。
数百万年前人类出现时,看到的是大树和小草,飞禽走兽和鱼虾虫鳖。
这些物体与山石、河水不同,它们“一岁一枯荣”,能够生长发育,繁衍后代,有的还会自主活动,是有生命的物体。
人们称它们为生物。
17世纪中期,一位荷兰人用自己磨制的显微镜观察到了会活动的“小动物”,人类才第一次知道地球上还有一个肉眼看不见的生命世界。
不过,那时人们还不知道这些小精灵和人类有什么关系。
直到一百多年前,通过许多科学家的细致观察和不懈探索,做出了许多重大的发现,人们才逐渐了解到这些微小的生命和人类是多么息息相关,知道它们对地球上生命世界的维持是如何不可须臾缺少,才越来越重视它们了。
微生物是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动物、显微藻类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却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
涵盖了有益有害的众多种类,广泛涉及健康、食品、医药、工农业、环保等诸多领域。
不管事何种微生物,和人类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 对有害微生物的抗御在健康及医药方面,提起微生物,多数人可能会想到使人生病的细菌或病毒。
的确,疾病是人类生存的最大自然威胁,人类最初研究微生物,也是从病原微生物开始的。
其实,尽管引起感染甚至传染病的微生物是少数,但是在人类历史上他们确曾造成严重的瘟疫,死人数以千万计的传染病屡屡发生。
在长期与微生物相处的进化过程中,人体形成了抵御病菌侵袭的相当健全的防御机制。
当然,病菌和人类的斗争是永远不会停歇的。
应该说人类在抵抗病菌的过程中,主动性越来越大。
尽管如此,人类对病菌的危害绝不能放松警惕。
在食品方面,主要表现在食物的保鲜方面。
其实生活中常用到的冰箱.防腐剂等防止食物腐败的方法就是阻止微生物在食物上的繁殖。
生活中污染食物的细菌数不胜数,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霍乱弧菌、创伤弧菌、空肠弯曲菌、耶尔森氏菌、流产布氏杆菌、猪布氏杆菌、脓性链球菌等等。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微生物简介微生物(microorganism简称microbe)是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一些小型的原生动物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却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
一般将微生物划分为以下8大类:细菌、病毒、真菌、放线菌、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可谓“无处不在,无处不有”,涵盖了有利有害的众多种类,普遍涉及健康、医药、工农业、环保等诸多领域。
下面就具体从医疗保健、工业生产、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几个方面分析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一)微生物与医疗保健首先,微生物学对于医疗保健起了庞大的推动作用。
英国医生受到巴斯德胚种学说的影响,发明了石炭酸手术消毒法,为降低手术感染率起到了庞大的作用。
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到二十世纪初的三十年间,由于微生物学各类方式的出现,许多严重危害人畜的病原微生物被分离出来,如炭疽芽胞杆菌、麻风分枝杆菌、肺炎链球菌、伤寒沙门氏菌、结核分枝杆菌、鼠疫巴斯德氏菌等。
科学家通过十几年尽力发明了减毒型牛痘结核杆菌制成的bcg,让人类在病原菌的眼前,有了主动性。
通过对微生物的代谢的研究,发现一种碱性染料可以抑制微生物四氢叶酸的产生,令微生物死亡,化学医治剂磺胺类药物大量出现。
上世纪初的青霉素的出现,引发了发掘宝库的热潮,链霉素、氯霉素等接踵出现。
现在,基因工程菌药物的应用,更是带来庞大的医疗价值和商业价值。
其次,作为一名二十一世纪的爱漂亮女性,爱漂亮是一门一生的必修课,所以自然的就将微生物与医疗保健的关注点放在了微生物与美容养颜上。
微生物酵素可调节血压、调节肠胃功能、调节免疫功能、护肝、医治糖尿病的保健功效,微生物酵素的美白、抗衰老、去痘和防腐的美容功效。
微生物酵素就是益生菌。
(Probiotics),是指改善宿主微生态平衡而发挥有利作用,达到提高宿主健康水平和健康状态的活菌制剂及其,存在于地球上的各个角落里面,动物体内有利的细菌或真菌主要有:、、、等。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222011328220135 动科1班孙波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与微生物息息相关的,要对微生物有全面的了解才能让微生物为人类所用。
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的,可以说微生物既是人类的敌人,更是人类的朋友。
微生物对人类最重要的影响之一是导致传染病的流行。
在人类疾病中有50%是由病毒引起。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资料显示:传染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在所有疾病中占据第一位。
微生物导致人类疾病的历史,也就是人类与之不断斗争的历史。
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人类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新现和再现的微生物感染还是不断发生,像大量的病毒性疾病一直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
一些疾病的致病机制并不清楚。
大量的广谱抗生素的滥用造成了强大的选择压力,使许多菌株发生变异,导致耐药性的产生,人类健康受到新的威胁。
一些分节段的病毒之间可以通过重组或重配发生变异,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流行性感冒病毒。
每次流感大流行流感病毒都与前次导致感染的株型发生了变异,这种快速的变异给疫苗的设计和治疗造成了很大的障碍。
而耐药性结核杆菌的出现使原本已近控制住的结核感染又在世界范围内猖獗起来。
微生物能够致病,能够造成食品、布匹、皮革等发霉腐烂,但微生物也有有益的一面。
最早是弗莱明从青霉菌抑制其它细菌的生长中发现了青霉素,这对医药界来讲是一个划时代的发现。
后来大量的抗生素从放线菌等的代谢产物中筛选出来。
抗生素的使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一些微生物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发酵,生产乙醇、食品及各种酶制剂等;一部分微生物能够降解塑料、处理废水废气等等,并且可再生资源的潜力极大,称为环保微生物;还有一些能在极端环境中生存的微生物,例如:高温、低温、高盐、高碱以及高辐射等普通生命体不能生存的环境,依然存在着一部分微生物等等。
看上去,我们发现的微生物已经很多,但实际上由于培养方式等技术手段的限制,人类现今发现的微生物还只占自然界中存在的微生物的很少一部分。
另外微生物还为人类带来巨大危害,如疫病的传播。
微生物与人的关系微生物,是生存在自然界里一大群体形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直接看不到,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数千倍,甚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
微生物的种类繁多,在数十万种以上。
与医学最相关的称为医学微生物,医学微生物大致分以下数种: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真菌及病毒等。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对人类既有利的一面又有不利的一面。
一、人类与微生物和平共处,相互制药,相互依存,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状态在人身体的体表及其与外界相通的腔道,如口腔、鼻腔系统、咽喉腔、眼结合膜、肠道及泌尿生殖道等部位都有大量的微生物的存在,其中一部分为长期寄居的微生物,在机体防御机能正常时是无害的,称为正常菌群或正常微生物群。
正常菌群对人体有益无害,而且是必须的。
正常菌群是由相当固定的细菌组成,有规律地定居于身体一些特定部位,成为身体的一个组成部分。
正常菌群数量是巨大的,大约为1014个左右,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通过个体的适应和自然选择,正常菌群中不同种类之间,正常菌群与宿主之间,正常菌群、宿主与环境之间,始终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中,形成一个互相依存,相互制约的系统,因此,人体在正常情况下,正常菌群对宿主表现不致病。
除正常菌群外,还有一种称为过路菌群,又称外籍菌群,是由非致病性或潜在致病性细菌所组成,来自周围环境或宿主其它生境,在宿主身体存留数小时,数天或数周,如果正常菌群发生紊乱,过路菌群可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引起疾病。
正常菌群有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1、如菌群之间生物的拮抗作用,正常菌群在人体某一特定位粘附,定植和繁殖,形成一层菌膜屏障。
通过拮抗作用,抑制并排斥过路菌群的入侵和群集,调整人体与微生物之间的平衡状态。
2、免疫作用,正常菌群能刺激宿主产生免疫及清除功能。
3、营养作用,人体肠道的正常微生物,如双岐杆菌,乳酸杆菌,大肠埃希菌等能合成多种人体生长发育必须的维生素,如B族维生素,维生素K等,营养并参与糖类和蛋白质的代谢。
微生物特征和与人类的关系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物体,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原生动物等。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无处不在,它们在地球上的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与人类的关系也是错综复杂的。
本文将探讨微生物的特征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微生物的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微生物体积非常小,通常以微米为单位,只能通过显微镜才能看到。
尽管如此,它们数量庞大,在一滴水中甚至可以存在数百万到数十亿个微生物。
其次,微生物具有较简单的细胞结构。
相对于复杂的多细胞生物,微生物的细胞结构较为简单,没有真核细胞器,如细胞核和线粒体,只有一种或几种细胞器,如质膜、细胞壁、类核以及光合体等。
第三,微生物具有很高的遗传变异能力。
由于微生物的短生命周期和大量繁殖后代,它们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发生遗传变异。
这使得微生物在适应环境变化和抵抗抗生素等药物时具备较强的生存能力。
微生物与人类有着紧密的关系。
首先,微生物与人类的健康息息相关。
微生物可以在人体内定居并与人体共生。
肠道中的微生物群落对人体的健康具有重要影响,它们参与人体食物消化和营养吸收,维持肠道的稳态,对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起到关键作用。
其次,微生物是人类工业和农业的重要助手。
在食品生产中,微生物被广泛应用于发酵工艺,如制作酸奶、酸菜和酒等。
此外,微生物也可生产抗生素、酶和药物等,为医药行业做出巨大贡献。
再次,微生物对环境保护起到重要作用。
微生物能够分解有机废弃物和污染物,清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微生物参与大气、土壤和水体循环中的关键过程,对环境污染物的降解起到重要作用。
最后,微生物可引发严重的传染病。
微生物是众所周知的许多传染病的病原体,如流感、艾滋病、天花等,这些疾病对人类健康构成重大威胁。
与微生物的关系中有许多挑战。
首先,抗生素的滥用造成了微生物抗药性的增加。
过度使用抗生素导致了抗生素耐药性的快速演化,使得微生物越来越难以对抗抗生素的攻击。
这给公共卫生和医学治疗带来了严重的挑战。
其次,微生物的疾病传播对公共卫生安全构成威胁。
生命科学中的微生物与人类健康关系微生物是一类以细菌、真菌、病毒等为代表的微小生物,广泛存在于我们周围的环境中。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微生物与人类健康之间的关系越来越感兴趣。
本文将探讨生命科学中微生物与人类健康的关系,并分析其对人类健康的重要性。
一、微生物在人体内的作用微生物在人体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人类的肠道内存在大量的微生物,这被称为肠道微生物群。
肠道微生物群能够参与食物的消化吸收,分解植物纤维和碳水化合物,并合成有益的维生素和氨基酸。
其次,微生物还可以调节人体的免疫系统,帮助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稳定。
最后,微生物还能够与人体的神经系统相互作用,影响人的情绪和行为。
二、微生物与人类健康的密切关系微生物与人类的健康紧密相关。
首先,肠道微生物群的失调往往会导致肠道疾病的发生。
一些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群的变化与多种疾病,如肠炎、肥胖症和糖尿病等密切相关。
其次,某些微生物还可以引起感染性疾病,如细菌感染、真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等,给人类健康带来威胁。
此外,微生物还与人的免疫系统密切相关,过弱或过激的免疫反应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三、微生物对人类健康的重要性微生物对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通过了解微生物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科学家可以研发出更加高效和安全的抗生素,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
其次,人们可以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促进肠道微生物群的平衡,从而预防肠道疾病的发生。
此外,研究微生物还可以为人类健康提供更多的治疗方案,如通过改变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来治疗某些疾病。
总之,微生物与人类健康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微生物在人体内起着重要的作用。
研究微生物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深入了解人类健康的本质,为人类健康的维护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微生物与人类健康关系的研究将为人类带来更好的生活质量。
第2节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教学内容分析:“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是北师大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18章第2节的内容。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尽管有些微生物会使人患病,但大多数微生物有益于人类。
本节教材从微生物与疾病、微生物与食品、微生物与医药、微生物的应用前景几个方面,举例说明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并通过“自制泡菜”活动,使学生体验微生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对微生物有一定的了解,但知道的大都是微生物对人类负面影响的比较多一些。
为此,本课主要引导学生分析生活中的实例,在分析实例中体验微生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举例微生物与人类健康的关系;2.能力目标:通过分组自制泡菜和酸奶,让学生体验微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加学生生活经验。
在信息交流中,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动手实践,体会“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快乐,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和劳动精神。
4.教学重点:微生物与食品;微生物与疾病。
5.教学难点:微生物与疾病;微生物与医药。
教学准备:1.提前几天让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蔬菜,制作一道包菜。
同时教师可以带领几名同学(或生物兴趣小组)亲自泡菜。
2.提前一周搜集有关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科普资料,如酵母菌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治病微生物与相关疾病、抗生素药物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1.复习提问引入新课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是微生物?以及微生物的生活。
那么什么是微生物?微生物的生活方式是怎样?生:在生物圈中,凡是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低等生物,统称为微生物。
生活方式主要有腐生生活、寄生生活、自养生活。
师:微生物的种类分成哪几种?生:答(略)师:以前我们所学过的哪些知识和微生物有关呢?生:引起传染病的传染源是微生物。
师:在日常生活中,一提到细菌、真菌及病毒这些微生物,人们往往首先想到它们的害处,如上节课我们所了解的,它能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使食品腐败变质等,我相信同学们还可以举出很多细菌和真菌引起动植物患病的事例,所以现在人们往往“谈菌色变”,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微生物都对人类百害而无一利呢?谁能举出一些细菌和真菌对人类有益的实例吗?它们的存在对人类有没有益处呢?生:相互议论,积极发言。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讲义一、引言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中,微生物无处不在。
从我们呼吸的空气,到我们所吃的食物,再到我们身体内部,微生物都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它们既可以对人类的健康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也可能带来负面的危害。
接下来,让我们深入探讨微生物与人类的复杂关系。
二、微生物对人类的益处1、食品生产微生物在食品生产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例如,在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可以将糖类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从而酿造出美酒。
制作面包时,酵母发酵产生二氧化碳,使面团膨胀,赋予面包松软的口感。
此外,微生物还用于生产酸奶、奶酪、酱油、醋等各种食品,丰富了我们的饮食选择。
2、生物制药许多药物的生产都依赖于微生物。
例如,抗生素就是由微生物产生或通过微生物发酵合成的。
青霉素是最早被发现和应用的抗生素之一,它拯救了无数生命。
此外,微生物还用于生产胰岛素、疫苗等重要的生物制品,为治疗疾病和预防传染病做出了巨大贡献。
3、环境保护微生物在环境治理方面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它们可以分解有机污染物,如石油泄漏后的清理,微生物能够分解石油中的成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在污水处理中,微生物通过代谢作用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转化为无害物质,使水质得到净化。
4、农业生产微生物可以作为生物肥料和生物农药。
一些有益微生物能够固定空气中的氮,为植物提供氮素营养。
同时,它们还能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从而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对环境的危害。
三、微生物对人类的危害1、引发疾病许多微生物是病原体,能够导致人类患上各种疾病。
如细菌引起的肺炎、破伤风、霍乱等;病毒引起的流感、艾滋病、肝炎等;真菌引起的脚气、癣病等。
这些病原体通过空气、水、食物、接触等途径传播,对人类的健康构成威胁。
2、食物腐败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会导致食物变质腐败。
细菌、霉菌等微生物在适宜的条件下会分解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产生难闻的气味和有害的物质,使食物失去食用价值。
3、工业生产中的问题在工业生产中,微生物可能会引起腐蚀、污染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