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电营销各类用电性质电费详细计算过程解析(内含有公式)
- 格式:xls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19
电费计算方法编辑计算公式:
电费金额=基本电费+电度电费+功率因数调整电费
基本电费:
①按变压器容量=计费容量X基本电价
②按需量=需量示数X乘率X基本电价
电度电费=抄见电量X电价
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基本电费+电度电费)X(土)功率因数调整电费月增减率% (功率因数高于标准值减收,低于标准值增收电费)
大工业用电实行两部制电价,两制电价由基本电价、电度电价和功率因数调整电费三部分构成。
基本电价是指按用户受电变压器千伏安)或最大需量(千瓦)计算的电价;电度电价是指按用户实用电量(千瓦)计算的电价;功率因数调整电费是指根据用户月加权平均功率因数调整减收或增收的电费。
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对照表。
电力零售计算公式
电力零售计算公式可能会因不同地区、电力公司和套餐类型而有所差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计算公式:
- 固定价格套餐:
零售电费=电量×固定价格
例:某零售用户为一般工商业10千伏不分时用户,某月用了10000千瓦时电量,签约了固定价格套餐结算,套餐约定电价为0.50元/千瓦时,依据零售电费=电量×固定价格,则零售电费为
10000×0.50=5000元。
- 比例分成套餐:
结算电价=交易基准价−(交易基准价−月度交易均价)×分成比例零售电费=电量×结算电价
例:某零售用户为一般工商业10千伏不分时用户,某月用了10000千瓦时电量,签约了比例分成套餐结算,套餐约定交易基准价0.50元/千瓦时。
如果当月月度交易均价为0.45元/千瓦时,合同约定收益比例为50%,根据结算电价=交易基准价−(交易基准价−月度交易均价)×甲方收益比例,则结算电价=0.5−(0.5−0.45)×50%=0.475元,零售电费为0.475×10000=4750元,即合同约定电价高于月度交易均价,用户选择比例分成套餐,结算电价较固定价格套餐便宜,同等电量下节省了电费,享受到了降价收益。
如果当月月度交易均价为0.55元/千瓦时,合同约定损失比例为50%,根据结算电价=交易基准价−(交易基准价−月度交易均价)×甲方损失比例,则结算电价=0.5−(0.5−0.55)×50%=0.525元,零售电费为0.525×10000=5250元,即合同约定电价低于月度交易均价,用户选择比例分成套餐,最终结算电价高于固定价格套餐,同等电量下增加了电费,承担了部分涨价风险。
电价计算公式
1、电量分档及加价标准:
分为三个档次,第一档为230度及以内,维持现行电价标准;第二档为231度-400度,在第一档电价的基础上,每度加价0.05元;第三档为高于400度部分,在第一档电价的基础上,每度加价0.3元。
2、阶梯电价与峰谷电的执行:
按照“先峰谷、后阶梯”的方式计算。
总用电量=第一档用电量+第二档用电量+第三档用电量=峰电量+谷电量
基础电费=峰电量×峰电价+谷电量×谷电价
第二档递增电费=第二档用电量×第二档递增电价
第三档递增电费=第三档用电量×第三档递增电价
总电费=基础电费+第二档递增电费+第三档递增电费
比如一户居民用电量为300度,峰时200度,谷时100度,峰时电价0.5583元,谷时0.3583元,因为这户居民超过了第一档电量70度,超过的部分再按照每度0.05元计算:200×0.5583+100×0.3583+(300-230)×0.05=150.99元。
3、第一档电价标准:
未开通峰谷电的为:0.5283元
开通峰谷电的为:峰电0.5583元,谷电0.3583元
峰电时段:8:00-21:00
谷电时段:21:00-8:00
4、执行周期:
阶梯电价按年为周期执行。
全年分档电量按照月度电量标准乘以月份计算,执行相应分档的电价标准。
5、家庭户籍人口5人以上的档位:
对家庭户籍人口在5人(含5人)以上的用户,每月增加100度阶梯电价基数。
即:第一档为330度及以内;第二档为331-500度;第三档为高于500度部分。
电费怎么算的公式是什么?电费怎么算的公式是什么?电费的计算公式会因地区和电力公司而异,以下是一般情况下的电费计算公式:总电费 = 用电量×单价 + 附加费用其中,“用电量”指的是你的用电量,通常以千瓦时(kWh)为单位,“单价”是每个单位电力的价格,“附加费用”是可能包括的额外费用,如基本电费、燃料费、分布成本等等。
举例来说,如果你在一个月内用了200千瓦时的电,每千瓦时的单价是0.5元,附加费用是20元,那么你需要支付的总电费是:总电费 = 200 kWh × 0.5 元/kWh + 20 元 = 120 元民用阶梯电价收费标准1、阶梯电价:按照每户每月电量分档划分为夏季标准和非夏季标准。
其中:(1)夏季标准(5月-10月):第一档电量为每户每月0-260度的用电量,其电价不作调整;第二档电量为每户每月261-600度的用电量,其电价每度加价0.05元;第三档电量为每户每月601度及以上的用电量,其电价每度加价0.30元。
(2)非夏季标准(1-4月、11-12月):第一档电量:每户每月0-200度,其电价不作调整;第二档电量:每户每月201-400度,其电价每度加价0.05元;第三档电量:每户每月401度及以上,其电价每度加价0.30元。
2、峰谷电价:高峰时段(14:00—17:00;19:00—22:00);平时段(8:00—14:00;17:00—19:00;22:00—24:00)低谷时段(0:00—8:00)。
居民峰段、平段、谷段的电价比价(不含政府性基金及附加)为:峰段电度电价平段电度电价谷段电度电价=1.6510.5。
3、合表电价:居民合表用户不执行居民阶梯电价,其电价水平统一提高0.037元/千瓦时。
因为不同地市的具体的电价执行标准,具体可以咨询当地有关部门。
至于水费价格,分为居民用水、非居民用水和特种行业用水三类。
各地水费价格有所不同。
以贵阳市居民用水为例:1、普通生活用水阶梯:每户用水量21吨,按2.82元/吨收费;21吨_每户用水量36吨,按3.73元/吨收费;每户用水量_36吨,按4.64元/吨收费。
基本电费的计算公式
电费是指我们每个月要支付的电能使用费用,那么它的计算公式是什么呢?下面让我们详细了解一下。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电费的计算方法是以电量和电价为基础的。
电量是指我们使用电的量,电价是每度电价格。
在我国,电价是由地方政府制定并且在国家价格管理部门审核通过的。
不同地区的电价是不同的,可以通过当地供电公司的官网进行查询。
其次,电费的计算公式是电量 x 电价。
电量的单位是千瓦时(kWh),电价的单位是元/千瓦时。
比如说,如果你一个月家里用的电量是200kWh,电价是0.6元/千瓦时,那么你这个月要支付的电费就是200 x 0.6 = 120元。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电费的计算还要考虑到阶梯电价的因素。
阶梯电价是指在某个使用电量范围内,电价随着用电量的增加而逐步增加。
也就是说,使用的电量越多,电价也会越高。
最后,除了基本电费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电费项目,如燃煤环节费、燃气环节费、基本建设费等等。
这些费用的计算方法不同,需要根据当地政策进行查询。
总之,电费的计算公式是通过电量和电价来进行计算的。
需要注意的是,除了基本电费之外,还有其他的电费项目需要注意。
在使用电时,我们应该尽量节约用电,以达到减少电费的目的。
电价计算公式范文1.按照阶梯电价计算的公式:阶梯电价是指按照用电量的不同范围,划分为不同的电价等级,超过每个阶梯范围的用电量按照不同的电价收费。
设定不同的电价等级和对应的电价,如下所示:用电量在0-100度之间的部分,电价为a元/度。
用电量在101-200度之间的部分,电价为b元/度。
用电量在201-300度之间的部分,电价为c元/度。
用电量在300度以上的部分,电价为d元/度。
按照这个设定,用电量为E度的电费计算公式如下:电费=(E1*a)+(E2*b)+(E3*c)+(E4*d)其中,E1,E2,E3和E4分别表示在对应阶梯范围内的用电量。
2.按照分时电价计算的公式:分时电价是指按照电力负荷的不同时间段,划分为不同的电价等级,不同时间段的用电量按照不同的电价收费。
设定不同时间段的电价等级和对应的电价,如下所示:用电时间在夜间的部分,电价为a元/度。
用电时间在白天的部分,电价为b元/度。
按照这个设定,用电量为E度,其中夜间用电量为E1度,白天用电量为E2度的电费计算公式如下:电费=(E1*a)+(E2*b)3.按照季度电价计算的公式:季度电价是指按照不同季度的用电量,划分为不同的电价等级,不同季度的用电量按照不同的电价收费。
设定不同季度的电价等级和对应的电价第一季度的部分,电价为a元/度。
第二季度的部分,电价为b元/度。
第三季度的部分,电价为c元/度。
第四季度的部分,电价为d元/度。
按照这个设定,用电量为E度的电费计算公式如下:电费=(E1*a)+(E2*b)+(E3*c)+(E4*d)其中,E1,E2,E3和E4分别表示在对应季度内的用电量。
这些是常见的电价计算公式,根据不同的电价形式和计费规则,可以灵活地调整和设定电价等级和对应的电价,以满足不同的电力消费需求。
工业电费计算公式详解在工业生产中,电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成本,因此对工业电费的计算非常重要。
工业电费的计算通常是根据用电量和电价来进行的。
下面我们来详细解析工业电费的计算公式。
工业电费的计算公式通常是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用电量、电价、功率因数、变压器损耗和附加费用。
首先,我们来看用电量的计算。
用电量通常是以千瓦时(kWh)为单位的。
用电量的计算公式为,用电量 = 功率×使用时间。
其中,功率是指设备的额定功率,单位为千瓦(kW),使用时间是指设备的使用时间,单位为小时(h)。
用电量的计算可以根据具体设备的额定功率和使用时间来进行。
其次,我们来看电价的计算。
电价是指每度电的价格,通常以元/千瓦时为单位。
电价的计算通常是由供电部门根据当地的电力市场情况和政策来确定的。
电价的计算公式为,电费 = 用电量×电价。
根据用电量和电价的计算公式,可以得出具体的电费金额。
接着,我们来看功率因数的计算。
功率因数是指实际功率与视在功率之比,通常用来衡量设备的电能利用率。
功率因数的计算公式为,功率因数 = 有功功率÷视在功率。
其中,有功功率是指设备实际消耗的功率,单位为千瓦(kW),视在功率是指设备的视在功率,单位为千伏安(kVA)。
功率因数的计算可以根据设备的实际功率和视在功率来进行。
此外,还需要考虑变压器损耗和附加费用。
变压器损耗是指变压器在输电过程中产生的能量损耗,通常由供电部门根据变压器的损耗系数来计算。
附加费用是指除电价外的其他费用,如输配电价、环保费等。
变压器损耗和附加费用的计算可以根据具体的电力政策和费用标准来进行。
综上所述,工业电费的计算公式包括用电量、电价、功率因数、变压器损耗和附加费用。
通过以上公式的计算,可以得出具体的工业电费金额。
在实际生产中,工业企业需要根据具体设备的用电情况和当地的电力政策来进行电费的计算,以便合理控制成本,提高生产效益。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对工业电费的计算有所帮助。
电费计算公式电费计算公式电费计算公式:目前,国内电网用电实行“两部制电价”,就是将电价分为基本电价和电度电价两部分,计算电费时将按用电容量乘以基本电价和按电量乘以电度电价所得的电费之和作为总电费的计算办法。
即:基本电价=用电容量×基本电价电度电价=电度电量×电量电价电费=用电容量×基本电价+电度电量×电量电价用电容量:1按受电变压器容量(即变压器容量)计取;2按企业用电最大需量计取。
计算时两者选其一;电度电量:即电度表计量的,每月按表读数。
所以电费计算的主要差别在每月基本电费的计算上。
■基本电价:经向供电公司了解:1、按受电变压器容量计取用电容量,则基本电价为 28元 / KVA2、按最大需量计取用电容量,则基本电价为 38 元/ KVA,若实际使用容量不足上报最大需量的40%时,按40%收取;超过最大需量则要加倍收取基本电费(超过按76元/ KVA)■案例:假设受电变压器容量为A,则按容量每月应交纳的基本电费P1=28A;假设最大需量为B,则按最大需量每月应交纳的基本电费P2=38B。
如令P1=P2,则B=74%A。
即当最大需量等于容量的74%时,两种交费方式下所缴纳的基本电费相同,亦即74%为两种方式盈亏的分界点:当最大需量小于74%的变压器容量时,按最大需量缴纳基本电费便宜;当最大需量大于74%的变压器容量时,按变压器容量缴纳基本电费便宜。
需量电费与容量电费的关系图如下:需量电费与容量电费的关系就公司实际情况分析而言,在安装1600 KVA容量变压器的情况下,其需量需求应该在变压器容量的80%左右,由于超出74%的比例,故选择按受电变压器容量计取基本电费对公司有利。
■其他规定多余的变压器容量可以在供电局申请暂停,每年暂停时间不得超过6个月,暂停后多余容量部分是否收费请咨询供电局。
功率因数过低会被供电局罚款,目前高新区供电局定的功率因数为0.85,低于0.85会被罚款,罚款数额有专用公式计算,公式请到供电局大厅咨询。
基本电费计算方法电费是指居民、企事业单位及其他使用电力设备的用户每个月需向供电部门支付的电能使用费用。
电费的计算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一、总用电量法:总用电量法是指将其中一时期内(通常是一个月)的用电总量乘以电价计算电费。
其中,用电总量是指其中一时期内的电表读数减去上一时期电表读数的差值。
电价是由供电部门根据国家和地方政策制定的,一般以一定的费率(元/千瓦时)计算。
公式如下:电费=用电总量×电价二、分时电价法:分时电价法是指按照不同用电时间段的电价计算电费。
在分时电价政策下,一天会被分为不同的用电时间段,如高峰时段、平时时段、低谷时段等。
在高峰时段,电价较高;在平时时段,电价适中;在低谷时段,电价相对较低。
用户在每个时间段内用电量不同,因此电费的计算也不同。
公式如下:电费=高峰时段用电量×高峰时段电价+平时时段用电量×平时时段电价+低谷时段用电量×低谷时段电价三、阶梯电价法:阶梯电价法是指根据用户的用电量设置多个不同阶梯的电价,用户的电费随着用电量不同而逐步递增。
一般来说,划分的阶梯越多,电价越高。
用户的实际用电量落在哪个阶梯中,就按照该阶梯的电价计算电费。
公式如下:电费=用电量×电价四、季度尖峰平谷电价法:季度尖峰平谷电价法是指按季度周期划分电价,每个季度内又分为尖峰时段、平时时段、低谷时段。
在尖峰时段电价较高,平时时段电价适中,低谷时段电价较低。
通过统计一个季度内用户每个时段的用电量和该时段的电价,计算该季度的电费。
公式如下:电费=尖峰时段用电量×尖峰时段电价+平时时段用电量×平时时段电价+低谷时段用电量×低谷时段电价需要注意的是,以上的计算方法中并没有考虑到基本电费、负荷电费、附加费等,这些费用根据不同地区和用户类别的不同而异。
因此,在实际计算电费时,还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添加相应的费用。
在实际生活中,为了节约能源和减少电费支出,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合理选择用电时间,减少高峰时段用电;购买高效节能设备,降低用电量;发挥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作用,减少对电网的依赖等。
电费抄核收电费包括:结算电量+电价结算电量=抄见电量+变损+线损+退补电量电价:用户都可按单一制、两部制分类。
电量计算1、结算电量分解:抄见电量计算、定比定量计算、主分表扣减计算、变损电量计算、线损电量计算、结算电量计算2、有功表、无功表:抄见电量=(本次示数-上次示数)*综合倍率综合倍率=PT变比*CT变比*电能表自身倍率需量表:抄见最大需量=本次示数*综合倍率(最大需量仅与本次抄见有关,与上次无关)3、四种方式抄见电量计算正常接线:抄见电量=(本次示数-上次示数)×综合倍率电能表翻转:抄见电量=(本次示数+10表位数-上次示数)×综合倍率倒转:抄见电量=(上次示数-本次示数)×综合倍率倒转且翻转:抄见电量=(上次示数+10表位数-本次示数)×综合倍率例1:某中学采用公用变供电,安装低压电能表一块,互感器倍率为300/5,本月底抄码为00188,上月底抄码为99880,问该客户本月用电量为多少?解:综合倍率:300/5=60+-⨯=抄见电量:(0018810000099880)6018480例2:某315KV A工业客户采用10kV高压供电,高压侧计量,已知客户电流互感器为25/5,该客户3月份抄见有功表码为2600,无功表码为1900,4月份抄见有功表码为2900,无功表码为2100,试求该客户4月份的电量为多少?⨯=解:综合倍率:25/510000/100500-⨯=抄见电量:有功电量=(29002600)500150000-⨯=无功电量=(21001900)500100000例3:某315KV A工业客户采用10kV高压供电,高压侧计量,已知客户电流互感器为25/5,该客户3月份抄见有功总表码为2600,其中峰段表码750,谷段表码830,平段表码1020,无功表码为1900;4月份抄见有功表码为2900,其中峰段表码860,谷段表码920,平段表码1125,无功表码为2100,试求该客户4月份的电费的各段电量为多少?⨯=解:综合倍率:25/510000/100500-⨯=抄见电量:总有功电量=(29002600)500150000-⨯=峰:(860750)50055000-⨯=谷:(920830)50045000--=(平包底)平:150000550004500050000-⨯=总无功电量=(21001900)5001000004、什么情况下用定比定量法计算电量?1)不好分线,不具备装表条件;2)用的比较少。
电费计算方法编辑计算公式:
电费金额=基本电费+电度电费+功率因数调整电费
基本电费:
①按变压器容量=计费容量×基本电价
②按需量 =需量示数×乘率×基本电价
电度电费 =抄见电量×电价
功率因数调整电费 =(基本电费 +电度电费)×(±)功率因数调整电费月增减率 %(功率因数高于标准值减收,低于标准值增收电费)
大工业用电实行两部制电价,两制电价由基本电价、电度电价和功率因数调整电费三部分构成。
基本电价是指按用户受电变压器千伏安)或最大需量(千瓦)计算的电价;电度电价是指按用户实用电量(千瓦)计算的电价;功率因数调整电费是指根据用户月加权平均功率因数调整减收或增收的电费。
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对照表。
供电局电量电费计算算法电量电费计算算法电费计算总体计算顺序:注:以上有两个追补电量的过程,主要考虑到有些追补电量需要参与到变损和线损的计算,而有些追补电量不需要参与变损和线损的计算.到底采用哪种电量追补方式,视标志而定。
1 计算抄见电量[分时表不能在计量点设置中设置成不执行分时电价]对于普通表和执行分时电价的总段,如下处理:电能表度差=(本月表码—上月表码),根据度差进行数据溢出安全保护。
如果度差大于等于零,则有:抄见电量=度差*综合倍率如果度差小于零,则有:抄见电量=(最大量程+度差)*综合倍率总电量=抄见电量+换表电量+增减电量对于执行分时电价的峰谷表,则如下处理:峰段抄见电量= 峰度示差*综合倍率谷段抄见电量= 谷度示差*综合倍率总段抄见电量= 总度示差*综合倍率如果度差小于零,则有:峰段抄见电量= (最大峰量程+峰度示差)*综合倍率谷段抄见电量= (最大谷量程+谷度示差)*综合倍率总段抄见电量= (最大总量程+总度示差)*综合倍率平段抄见电量= 总段抄见电量–峰段抄见电量–谷段抄见电量峰段电量=峰段抄见电量+峰增减电量+峰换表电量谷段电量=谷段抄见电量+谷增减电量+谷换表电量平段电量=平段抄见电量+平增减电量+平换表电量总电量=抄见电量+换表电量+增减电量其中:综合倍率=PT倍率*CT倍率注意:1)如果本月起码大于上月止码,注意更新满码标志,以便数据溢出保护2)对于换表电量,在抄表初始化时进行计算3)对于增减电量,分为两类,一类是在计算抄见电量时进行处理,直接合计到相应的表计和时段上.4)对于正常表码和需量表要求保留四位小数5)对于分时表,其中的总段电量为机械总段追补电量的说明:通过工作单追补电量,则追补电量只对本月有效,通过追补界面,则对每个月都有效,对于分时表,追补应对峰、平、谷分别追补,不能将电量放置在总段,非分时表只能在总段进行追补,表前追补参与表的套扣和变损计算,表后则不参与。
企业电费解析一、总用电量的计算(度):(本月-上月)x倍率+总有功变损+ 总有功线损二、电费的计算(元):1、城镇居民用电:总用电量x10%x**元/度2、非居民用电:总用电量x10%x**元/度3、普通工业用电:总用电量x80%x**元/度4、总电费(元)=城镇居民用电+非居民用电+普通工业用电+峰电费(高峰用电)+力调电费(奖惩电费)-谷电费(底谷用电)三、总有功线损的计算:[(本月-上月)x倍率-总有功变损]x5%四、力率的计算;力率=总有功功率/视在功率开平方总有功功率平方+总无功功率平方=视在功率1、总有功功率=(本月有功表数-上月有功表数)x倍率+总有功变损+ 总有功线损2、总无功功率=(本月无功表数-上月无功表数)x倍率+总无功变损+ 总无功线损五、力调电费(奖惩电费)的计算:以普通工业用电:总用电量x80%x普通工业用电的单价x奖惩率六、奖惩率的说明以0.90为标准值的功率因数调整电费表我户是以0.90为标准值的功率因数调整用户,从上表可知:功率因数小于0.9将产生力调电费,功率因数:0.89~~0.70,其幅度为月电费逐步以0.5%递增;功率因数:0.69~~0.65,其幅度为月电费逐步以1%递增;功率因数自0.64及以下,每降低0.01电费增加2%。
例如:我们已计算出力率为0.44,查上表得知功率因数:0.65月电费增加15%,由于功率因数:0.65以下每降低0.01电费增加2%,因此可知:(0.65-0.44)x2=42% 奖惩率=42%+15%=57%附: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水利电力部国家物价局)(83)水电财字第215号文件1983年12月2日鉴于电力生产的特点,用户用电功率因数的高低对发、供、用电设备的充分利用、节约电能和改善电压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为了提高用户的功率因数并保持其均衡,以提高供电用双方和社会的经济效益,特制定本办法。
∙功率因数的标准值及其适用范围∙功率因数标准0.90,适用于160千伏安以上的高压供电工业用户(包括社队工业用户)、装有带负荷调整电压装置的高压供电电力用户和3200千伏安及以上的高压供电电力排灌站;∙功率因数标准0.85,适用于100千伏安(千瓦)及以上的其他工业用户(包括社队工业用户),100千伏安(千瓦)及以上的非工业用户和100千伏安(千瓦)及以上的电力排灌站;∙功率因数标准0.80,适用于100千伏安(千瓦)及以上的农业用户和趸售用户,但大工业用户未划由电业直接管理的趸售用户,功率因数标准应为0.85。
各种类别电费计算方法
1.家庭用电费计算方法:根据电表的读数和电价,计算出月度用电量和电费。
常规的家庭电费计算方法是将电表上的读数相减得出本月用电量,再乘以电价得出电费。
2.商业用电费计算方法:商业用电的计费方式一般是按照峰谷时段分别计费。
峰时段电价高,谷时段电价低,所以商业用户一般会通过调整用电时间来降低电费。
3.工业用电费计算方法:工业用电的计费方式不同于居民和商业用户,它的计费方式是按照总需电量来进行计算。
电力公司会根据工业用户的总需电量和电价来计算出月度电费。
4.太阳能电费计算方法:太阳能发电系统的电费计算方式和普通的电费计算方式不同。
太阳能电费计算方法是先计算出系统的总成本,再根据发电量来分摊成本,最后得出每度电的成本。
5.燃气用电费计算方法:燃气发电的电费计算方式和普通的电费计算方式不同。
燃气用电费计算方法是将燃气的费用和发电的效率计算在内,得出每度电的成本。
6.可再生能源电费计算方法:可再生能源的电费计算方法是先计算出系统的总成本,再根据发电量来分摊成本,最后得出每度电的成本。
可再生能源电费要比传统能源电费低。
7.电动汽车充电电费计算方法:电动汽车的充电电费计算方法和普通的电费计算方式不同。
电动汽车充电电费计算方法是将充电桩的费用和电价计算在内,得出每度电的成本。
大工业用电电费计算公式以功率因数0。
90为基数,低于该数时罚款(每低于0.01 点罚款1%)高于该数时奖励(每高于0.01点奖励0。
5%)1:罚款数= (基数功率因数—实际功率因数)×1%×总电费2:奖励数=(基数功率因数—实际功率因数)×0.5%×总电费3:倍率=电压互感器倍率X电流互感器倍率4:有功电量=(本月有功表数—上月有功表数)×倍率5:无功电量=(本月无功表数—上月无功表数)×倍率6:峰段电量=(本月峰段表数-上月峰段表数)×倍率7:谷段电量=(本月谷段表数—上月谷段表数)×倍率8:平段电量=有功电量-峰段电量—谷段电量-照明电量9:峰段电费=差数×倍率×电价10:谷段电费=差数×倍率×电价11:应收电费=电度电费+基本电费+力率电费12:电度电费=有功电量×电价13:力率电费=(基本电费+峰段电费+谷段电费+平段电费)×力率考核百分比14:动力电费=(峰段电费+谷段电费+平段电费)+力率电费15:照明电费=照明电量×照明电价16:应收电费合计=基本电费+动力电费+照明电费17:有功电量=峰段电量+谷段电量+平段电量+照明电量18:力调电费=峰段+谷段+平段+基本电费19:平段电量=大工业有功总-峰段电量—谷段电量20:基本容量:暂停部分容量的基本电费按50%计算收取=(容量+容量)×使用天数/30+现使用容量×未使用天数/30天×0.521:或(基本电费=使用容量/使用天数+现使用容量)22:城市附加及其他费用的电量以使用的容量分别计量:a:使用30KV A变压器城市附加、可再生能源附加、库区移民基金、重大水利基金的计算电量=非居有功总。
b:在当月使用30KV A、400KV A变压器时,城市附加分别为:非居有功、大工有功(总),而可再生能源附加、库区移民基金、重大水利基金=非居有功+大工有功(总)。
售电达人必须要懂的大工业用户电费计算方法大工业用电实行两部制电价,工业用电每月应缴纳的电费,是由基本电费、电度电费和力调电费组成。
基本电价,亦称固定电价,代表电力企业成本中的容量成本,即固定费用部分。
计算时按用户受电变压器(kVA)或合同最大需量(kW)计算,与用户实际用电量无关;电度电价,亦称流动电价,代表电力企业成本中的电能成本,计算时按用户实用电量(kW·h)计算,与用户用电设备容量或合同最大需量无关;力调电费,是指根据用户月加权平均功率因数调整减收或增收的电费。
力调电费与功率因数密切相关,功率因数越低,线路及设备的利用率越低,线路功率损耗越大,供电质量也越低。
力调电费通过衡量用户的功率因数,对电费进行相应的增减,功率因数越高,增收的电费越低,甚至在超过某一标准时还可得到电费的减收。
除此之外,根据不同的地域政策,还需要增加相应附加费用。
最终的工业用电电费计算公式如下:具体计算方法如下:计算用电量先从抄表记录中算出当月有功表(包括尖(部分地区)、峰、平、谷)、无功表、照明表的指数及电量值。
如果未装照明表时,应按定比或定量值将非居民照明用电电量减出,剩余的电量才是大工业用电量。
如果是高供低计者,还应加变损电量。
计算电度电费电度电费(元)=目录电价(元/kW·h)×用电量(kW·h)如果实行峰谷电价的用户,则应算出峰谷电度电费(元)=[峰电价(元/kW·h)×峰电量(kW·h)]+[谷电价(元/kW·h)×谷电量(kW·h)]+[平电价(元/kW·h)×平电量(kW·h)](部分地区还需计算尖时电价)计算基本电费如按变压器容量计费时:基本电费(元)=变压器容量(kVA)×变压器容量的基本电价(元/kVA)如按合同最大需量计费时:基本电费(元)=合同最大需量(kW)×合同最大需量的基本电价(元/kW)如实际使用的合同最大需量值超出申请数值的105%则超出部分应加倍收费(广东)计算电费值电费值=电度电费+基本电费计算力调电费1) 先求出电量比值:电量比值=无功电量/有功电量比值2) 由比值查表求出功率因数3) 查出力调电费百分数。
用电费率计算公式电费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个家庭和企业都需要支付电费来维持日常生活和工作的需要。
而电费的计算通常是根据电费率计算公式来进行的。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电费率计算公式的相关知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电费的计算方式。
电费率计算公式是指根据用电量和电价来计算电费的数学公式。
一般来说,电费率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电费 = 用电量×电价。
其中,用电量是指单位时间内所消耗的电能,通常以千瓦时(kWh)为单位;电价是指每单位电能所对应的费用,通常以元/千瓦时为单位。
在实际使用中,电费率计算公式可能会因地区、用电性质、用电时间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下面我们将分别介绍这些因素对电费率计算公式的影响。
首先是地区因素。
不同地区的电价可能有所不同,这主要是由于当地的能源资源、电力供应情况、政策法规等因素所决定的。
因此,同样的用电量在不同地区可能会对应不同的电费。
在使用电费率计算公式时,需要根据当地的电价标准来确定电价的数值。
其次是用电性质因素。
不同的用电设备对应的电费率计算公式也会有所不同。
例如,家庭用电主要是以生活用电为主,而企业用电可能涉及到生产用电、空调用电、照明用电等不同类型的用电,这些不同类型的用电对应的电价可能会有所不同。
因此,在使用电费率计算公式时,需要根据不同用电性质来确定相应的电价。
再次是用电时间因素。
在一些地区,电价可能会根据用电时间的不同而有所浮动。
例如,在一些地区,夜间用电的电价可能会低于白天用电的电价。
这是因为夜间用电时段对电网的负荷有所缓解,因此电力供应成本相对较低。
在使用电费率计算公式时,需要根据用电时间的不同来确定相应的电价。
除了以上所述的因素之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可能会影响电费率计算公式的具体形式,例如季节因素、能效因素、政策优惠等。
因此,在实际使用电费率计算公式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相应的调整和计算。
总的来说,电费率计算公式是用来计算电费的数学公式,其基本形式为电费 = 用电量×电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