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混凝土抗渗试模自校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21.00 KB
- 文档页数:4
混凝土试模自校规程一:正式风格一、引言混凝土试模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环节,为确保试件制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制定本规程进行自校。
本规程适用于试块的制作和试验。
二、试模材料的准备1.混凝土材料:根据项目要求选择合适的水泥、骨料和矿渣粉等混凝土材料,并进行细度模数、黏度和比表面积等测试。
2.模具:选择适当的模具,要求模具内表面光滑,不得有明显划痕、凹凸和破损。
三、试模前的准备工作1.清洁模具:将模具进行清洁,并确保模具内没有杂物和附着物。
2.浸模:将模具放入水中浸泡,保持20~30min,以确保模具充分湿润。
3.除气:将模具放在振动台上,对模具进行振动,以排除混凝土中的气泡。
4.浇筑混凝土:将混凝土均匀倒入模具,同时用振动器进行振动,以确保混凝土充实到每个角落。
四、试块的养护1.拆模:混凝土浇筑2小时后,可进行试块的拆模。
2.养护:试块拆模后,将试块放入养护槽中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为28天。
3.水养护:试块养护前需进行水养护,保持试块表面湿润,每天用湿布覆盖试块,避免过早失水。
五、试验前的准备工作1.试块尺寸测量:使用尺子和千分尺测量试块的尺寸,包括长度、宽度和高度。
2.试块质量检验:使用天平测量试块的质量,确保符合规定的质量要求。
3.试块标识:在试块上标注清晰的标识,包括试块编号、制作日期和制作人员等信息。
六、试验方法1.试块抗压强度试验:采用万能试验机进行试验,按照规定的加载速率进行加载,记录试块的破坏载荷和破坏形态。
七、自校记录1.记录编制:对每个试块进行记录,包括试块编号、尺寸、质量、制作日期和试验结果等信息。
2.自校评估:根据自校记录进行评估,对试块的制作和试验过程进行分析和总结。
八、附件1.混凝土试模自校记录表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混凝土:指由水泥、骨料和矿渣粉等材料经过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坚固材料。
2.模具:用于制作混凝土试块的装置,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容器。
3.养护:指保持混凝土试块在一定温度和湿度条件下,以促进混凝土的充分硬化和强度发展。
砼试模自校办法
1、砼试模自校周期为三个月。
2、砼试模内表面应平整光滑,不得含有缺陷。
3、砼试模内部尺寸测量
试模两相对侧板内表面的距离,用游标卡尺对称测量高度。
应在每边的中点取一点,用游标卡尺测量。
尺寸应符合下列条件:
4、垂直度测量
用游标卡尺测量顶面两对角线的长度,其允许偏差见上表,侧板与底板上表面的垂直度用刀口直角尺和塞尺在侧板长度方向1/2处测量,不垂直度不超过±0.45度(即每100mm,其间隙为0.75mm)。
5、平整度测量
钢板直尺与塞尺测量试模五个内表面的不平度。
每100mm不超过0.05mm。
6、检测仪器:
①游标卡尺(分值为0.02mm);
②刀口直角尺;
③钢板直尺(分值为1mm);
④塞尺(0.02mm-1mm)。
7、本自校办法参考标准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工业行业标准》JG3019-94混凝土试模;
②《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编写规则》JJG1002-84。
混凝土试模校验/检验方法
一、技术要求
1、组成模腔的各平面应抛光,其不平度应不大于0.05mm。
2、承压面与相邻面的不垂直不应超过±0.5度。
3、模型的内部尺寸。
试模尺寸(mm)边长(mm)
150×150×150 150±0.2
二、校验项目及条件
1、校验/检验项目
(1)不平整度。
(2)相邻面不垂直度。
(3)模腔各部尺寸。
2、校验/检验用器具
(1)万能角度尺。
(2)游标卡尺:量程300mm,分度值0.02mm。
(3)塞尺。
(4)钢直尺:量程300mm,分度值1mm。
三、校验/检验方法
1、新购试模按下述方法进行校验。
(1)用钢直尺和塞尺在各模型的两个垂直的方向上选择两个不同
部位测量模型内部表面的不平度,取算术平均值;准确至
0.01mm。
(2)用万能角度尺测量各种模型内部各相邻面的不垂直度。
各相
邻面选择不同部位测量两点,取算术平均值;准确至0.1度。
(3)用游标卡尺测量各种模型内部的尺寸,在每个方向上选择
两个测点,取算术平均值;准确至0.1mm。
2、使用中的试模检验,用肉眼观测试模有无明显变形、锈蚀、组
合是否密贴。
四、校验结果处理
全部校验/检验项目均符合技术要求为合格。
五、校验周期、记录与证书
校验/检验周期为3个月,校验/检验记录格式见下表,校验/检验证书格式见附录Ⅰ。
新购混凝土及砂浆试模校验记录
使用中混凝土及砂浆试模检验记录。
水泥混凝土抗渗试模自
校方法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水泥混凝土抗渗试模自校方法
1总则
水泥混凝土抗渗试模是用于水泥混凝土抗渗试验试件件制作的专用试模。
2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本公司新购或使用中的水泥混凝土抗渗试模的校验。
3技术参数
水泥混凝土抗渗试模为上口直径175mm ;下口直径185mm、高150mm的截顶圆锥体,其几何尺寸为:
3.1 上口直径:175mm±0.5mm;
1
3.2 下口直径:185mm±0.5mm;
3.3 试模高:150mm±0.5mm。
4检验用标准器具
4.1 游标卡尺:量程度300mm,精度0.02mm。
5校验方法
5.1 用游标卡尺分别测量水泥混凝土抗渗试模的上口直径、下口直径和试模的高;
5.2 测量应在径向垂直方向各测一次,取其算术平均值。
6校验结果评定
新购置与使用中的水泥混凝土抗渗试模其上口直径、下口直径和试模高度尺寸需符合、、条规定的技术要求。
7附录
校验记录表。
2
水泥混凝土抗渗试模校验记录表仪器编号:校验编号:
校验人:复核人:技术负责人:
校验日期:年月日。
混凝土试模校验方法本方法适用于新购和使用中以及检修后的混凝土试模的校验。
1技术要求1.1内表面应平整光滑,不得有砂眼或缺陷、裂纹及划痕。
1.2内部尺寸误差不得大于公称尺寸的±0.2%。
1.3相邻面夹角为90°±0.3°。
1.4连接面缝隙不得大于0.2mm。
1.5内表面平整度100mm不大于0.04mm。
2校验项目及条件2.1校验项目2.1.1不平整度2.1.2相邻面不垂直度2.1.3内部尺寸2.2校验用器具。
2.2.1万能角度尺。
2.2.2游标卡尺:量程300mm,分度值0.02mm。
2.2.3塞尺。
2.2.4钢直尺:量程300mm,分度值lmm。
3校验方法3.1用钢直尺和塞尺在各试模的两个垂直的方向上选择两个不同部位测量试模内部表面的不平整度,取算术平均值;准确至0.01mm。
3.2用万能角度尺测量各试模内部各相邻面的不垂直度。
各相邻面选择不同部位测量两点,取算术平均值:准确至0.1°。
3.3用游标卡尺测量各试模内部的尺寸,在每个方向上选择两个测点,取算术平均值;准确至0.1mm。
4 校验结果处理全部校验项目均符合技术要求为合格。
4校验周期校验周期为3个月。
5校验记录混凝土试模校验记录送校单位:仪器编号:校验编号:项目校验数据结果外观内表面是否平整光滑、有砂眼、裂纹、划痕不平整度垂直度内部尺寸校验结论:校验员:核验员:校验日期:年月日混凝土坍落度筒校验方法本方法适用于新购和使用中以及检修后的混凝土坍落度筒的校验。
1技术要求1.1坍落度筒应为薄钢板或其他金属制成的圆台形筒。
内壁光滑、无凹凸部位。
1.2坍落度筒筒外上端三分之二高处应安两个把手,下端应有脚踏板。
1.3坍落度筒的内部尺寸为:底部内径 (200±2)mm顶部内径 (100±2)mm高度 (300±2)mm筒壁厚度不小于1.5mm1.4钢制捣棒直径16mm,长(600±5.0)mm,表面光滑,端头应磨圆。
混凝土试模自校检定规程混凝土试模自校检定规程本规程适用于新制造和使用中的混凝土试模的检定。
㈠概述混凝土试模是水泥混凝土强度试验方法中成型试体用的模型,其结构尺寸应符合《混凝土试模》(JC3019-1994)的要求。
㈡技术要求1.试模应有足够的刚度,能承受试件成型振捣时产生的压力而不致变形,内壁应平整、光洁,表面无残损、气孔、锈蚀等缺陷,紧固螺旋应有效,组装后接缝应符合规定。
2.非圆柱体试模:⑴试模内部尺寸允许偏差:±0.2%,且不得大于1mm。
⑵各相邻面应相互垂直,相邻面的夹角应在90°±0.3°内。
⑶试模内表面应把刨光磨光,粗糙度Ra=3.2μm.⑷试模试件承压面的平面度公差不得超过0.0005d(d为边长)。
⑸组装后,连接面缝隙不大于0.2mm3.圆柱体试模⑴试模内径误差应小于d/200,且小于1mm;高度误差应小于h/100,且小于1mm。
⑵圆筒纵轴与底板的应垂直,允许公差±0.5°。
⑶试模底板平面度公差不得超过0.02mm.㈢检验用器具1.深度游标卡尺:读数精度0.02mm。
2.钢直尺:量程300mm,分度值1mm;量程1000mm,分度值1mm。
3.游标角度尺: 0-320°读数精度2′(0.033°)4.塞尺:一组(0.2mm--2mm)。
5.表面粗糙度标准样块。
㈣检验项目和检定方法1.试模内部尺寸的检定非圆柱体试模用读数精度为0.02mm的三用游标卡尺检查,其长度应在宽度方向上取两个位置测量两个数值,取平均值;宽度应在长度方向上的两个端部测量2个数值,取平均值;深度也在长度方向上的两个端部测量2个数值,取平均值。
圆柱体试模用读数精度为0.02mm的三用游标卡尺检查,试筒内径分上端、下端分别检查,检查时按每转动120°角度测定直径一次,取平均值;高度在试筒内径十字对称的4个方向上量取,取平均值。
混凝土试模自校检验规程本规程适用于新购入或使用中的混凝土、砂浆抗压强度试模的自校检验。
1.总则1.1混凝土、砂浆立方体试模应符合JG3019—1994《混凝土试模》标准要求,用于制作混凝土试件的模具,自校周期为半年。
1.2用于混凝土、砂浆试模自校检验专用计量器具,应由计量管理人员保管,且周期检定必须合格。
2.技术要求2.1外观要求2.1.1混凝土试模的所有外表面应光洁、无毛刺、无粘砂、无伤痕。
2.1.2混凝土试模组装后,内表面应作防锈处理。
2.2混凝土试模内表面(工作面)应光滑平整,不得有砂眼、裂纹及划伤。
2.3混凝土组装后尺寸误差2.3.1混凝土试模组装后内部尺寸误差不应大于公称尺寸的±0.2%,且不应大于±1㎜。
2.3.2混凝土试模组装后其相邻面之间的夹角为直角,直角误差不应大于±0.3°。
2.3.3混凝土试模侧板、端板、隔板内表面的平面度误差,每100㎜不应大于0.04㎜,底板上表面的平面度误差每100㎜不应大于0.06㎜。
2.3.4混凝土试模组装后,其连接面的缝隙不得大于0.2㎜,隔板与侧板的缝隙不得大于0.4㎜。
3.检验用标准器具3.1刀口平尺,精度为0级, 应大于试模内表面对角线的长度。
3.2刀口直角尺, 精度为0级。
3.3、电子数显游标卡尺,0~300㎜,分度值0.04㎜;3.4电子数显深度游标卡尺, 0~300㎜,分度值0.04㎜。
3.5塞规,0.02~0.5㎜,长度150㎜。
3.6用于混凝土试模自校检验的专用计量器具由计量管理人员保管,且周期检定必须合格。
4.检验方法4.1尺寸测量:试模两相对面侧板内表面的距离,用游标卡尺对称测量,高度用深度游标卡尺对称测量。
每个边长上取三个测点。
4.2垂直度测量:垂直度用刀口直角尺和塞规测量。
侧板各相邻面的垂直度在其高度1/2测量,侧板与底板上表面的垂直度,应在侧板长度方向1/2处测量。
4.3平面度测量:试模侧板的平面度用刀口平尺和塞规测量,刀口平尺的长度,应大于立方体试模内表面对角线的长度。
混凝土试模自校方法介绍1:混凝土试模自校方法介绍1.引言本文档将介绍混凝土试模自校方法,读者了解混凝土试模的自校过程和步骤。
2.自校前准备工作2.1.准备试模材料和设备2.2.检查试模尺寸和形状是否符合要求2.3.清洁试模以确保其表面光滑度3.自校过程3.1.确定混凝土配比3.2.根据配比准备混凝土材料3.3.将混凝土倒入试模3.4.使用振动器振动混凝土,以确保混凝土均匀分布3.5.平整混凝土表面并去除多余的混凝土3.6.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并确保其在恒定温度下进行固化4.自校后处理4.1.恢复试模材料和设备的清洁4.2.检查混凝土试样的尺寸和表面质量4.3.记录混凝土试样的编号和相关数据4.4.存储混凝土试样以备后续测试5.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 混凝土试模材料清单- 混凝土试模自校流程图- 混凝土试样编号记录表6.法律名词及注释- 混凝土试模:用于制备混凝土试样的模具- 自校方法:指对试模进行自行校准或调整的方法2:混凝土试模自校方法介绍1.背景介绍混凝土试模是混凝土材料检测和研究的重要工具。
试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实验结果的正确性至关重要。
本文档将介绍混凝土试模的自校方法,以确保试模的精确性和一致性。
2.自校前准备工作在进行混凝土试模自校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2.1.检查试模尺寸和形状是否符合要求2.2.准备试模材料和设备,确保其清洁和完好无损2.3.清洁试模表面,以确保其光滑度和清洁度3.自校过程混凝土试模的自校过程可以分为以下步骤:3.1.确定混凝土配比,包括水灰比、骨料比例等3.2.根据配比准备混凝土材料,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和比例准确3.3.将混凝土倒入试模,注意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倒入速度3.4.使用振动器振动混凝土,以确保混凝土在试模中均匀分布,排除气泡和空隙3.5.平整混凝土表面,并去除多余的混凝土3.6.对试模进行养护,确保混凝土在恒定温度下进行固化,以获得准确的试样4.自校后处理完成混凝土试模的自校后,需要进行以下后处理工作:4.1.检查试模尺寸和表面质量,确保其符合标准要求4.2.记录混凝土试样的编号和相关数据,以备后续测试分析4.3.存储混凝土试样,以备进一步的力学性能测试5.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 混凝土试模自校流程图- 混凝土试模材料清单- 混凝土试样编号记录表6.法律名词及注释- 自校方法:指对试模进行自行校准或调整的方法,以确保其准确性和一致性。
混凝土试模校准方法(xx-2018-24)本方法适用于混凝土试模校准。
1.技术要求
1.1应有清晰的铭牌,标有试模名称、规格型号、制造厂名、出厂日期和出厂编号,侧板、端板、隔板和底板等均应有编号。
1.2试模内壁应光滑、不得有明显砂眼、裂纹及划伤等,外壁应无毛剌。
1.3 混凝土试模几何尺寸如下,且试模内部尺寸误差不应大于公称尺寸的0.2%,且不大于1mm。
1.4夹角:相邻面之间的夹角应为直角,其误差不应大于0.2°。
1.5内表面的平面度,定位面的平面度误差,每100mm不应大于0.04mm。
1.6组装试模连接面的缝隙,横隔板与侧板的缝隙不应大于0.1mm。
2.校准项目及条件
2.1校准器具:游标卡尺量程为300mm,分度值为0.02mm、0级刀口尺、塞规,深度尺。
2.2校准项目
2.2.1外观检查
2.2.2试模长、宽、高、平面度、垂直度、间隙。
3.校准方法
4.1内部尺寸测量:使用0.02mm游标卡尺和深度尺进行测量,用游标卡尺分别在顶部四条边内侧,测量试模长度、宽度,在试模内部四个立面中间,分别测量试模的深度。
4.2夹角测量:用精度为0级刀口直角尺和塞规测量立方体试模各相邻面的夹角,测量后换算成角度。
4.3平面度测量:采用精度为0级的刀口平尺和塞规进行测量。
4.4缝隙测量:使用塞规进行测量。
4.校准结果处理
全部校准项目均符合技术要求为合格。
5.校准周期
校准周期为1年。
混凝土抗渗试模校验规范
1 目的
1.1 本方法适用于新购或使用中的混凝土抗渗仪试模的校验。
1.2 混凝土抗渗试模系用于按《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GB/T50081-2002测定硬化后的抗渗等级试验制作时间用模具。
2 技术要求
2.1 混凝土抗渗试模应由铸铁或钢制成,内表面应机械加工平整光滑,并不应有任何砂眼或缺陷。
2.2 试模尺寸,如表所示。
混凝土抗渗试模尺寸
顶面直径(175±0.2)mm
底面直径(185±0.2)mm
高度(150±0.2)mm
2.3 试模内表面的不平整度,每100mm不超过0.05mm。
3 校验项目
3.1 外观检查。
3.2 测量试模的顶面、底面直径和高度。
3.3 测量试模各内表面的不平整度。
4 环境条件及校验用标准器具
4.1 环境条件
温度20℃±10℃,环境相对湿度不大于85%,校验现场周围应清洁,无影响工作的振动和腐蚀性气体存在。
4.2 校验用标准器具
4.2.1 钢直尺:量程300mm,分度值1mm。
4.2.2 游标卡尺:量程300mm,分度值0.02mm。
4.2.3 塞尺:10mm。
5 校验方法
5.1 用感官来检查,要符合2.1条要求。
5.2用游标卡尺,测量试模的顶面、底面直径和高度,其值应符合2.2条要求。
5.3 用钢直尺和塞尺测量试模各内表面的不平整度,其值应符合2.3条要求。
6 校验结果处理
6.1 全部校验项目均符合技术要求为合格。
6.2 校验周期为12个月。
7 校验记录。
混凝土试模自校检验规程本规程适用于新购入或使用中的混凝土、砂浆抗压强度试模的自校检验。
1.总则1.1混凝土、砂浆立方体试模应符合JG3019—1994《混凝土试模》标准要求,用于制作混凝土试件的模具,自校周期为半年。
1.2用于混凝土、砂浆试模自校检验专用计量器具,应由计量管理人员保管,且周期检定必须合格。
2.技术要求2.1外观要求2.1.1混凝土试模的所有外表面应光洁、无毛刺、无粘砂、无伤痕。
2.1.2混凝土试模组装后,内表面应作防锈处理。
2.2混凝土试模内表面(工作面)应光滑平整,不得有砂眼、裂纹及划伤。
2.3混凝土组装后尺寸误差2.3.1混凝土试模组装后内部尺寸误差不应大于公称尺寸的±0.2%,且不应大于±1㎜。
2.3.2混凝土试模组装后其相邻面之间的夹角为直角,直角误差不应大于±0.3°。
2.3.3混凝土试模侧板、端板、隔板内表面的平面度误差,每100㎜不应大于0.04㎜,底板上表面的平面度误差每100㎜不应大于0.06㎜。
2.3.4混凝土试模组装后,其连接面的缝隙不得大于0.2㎜,隔板与侧板的缝隙不得大于0.4㎜。
3.检验用标准器具3.1刀口平尺,精度为0级, 应大于试模内表面对角线的长度。
3.2刀口直角尺, 精度为0级。
3.3、电子数显游标卡尺,0~300㎜,分度值0.04㎜;3.4电子数显深度游标卡尺, 0~300㎜,分度值0.04㎜。
3.5塞规,0.02~0.5㎜,长度150㎜。
3.6用于混凝土试模自校检验的专用计量器具由计量管理人员保管,且周期检定必须合格。
4.检验方法4.1尺寸测量:试模两相对面侧板内表面的距离,用游标卡尺对称测量,高度用深度游标卡尺对称测量。
每个边长上取三个测点。
4.2垂直度测量:垂直度用刀口直角尺和塞规测量。
侧板各相邻面的垂直度在其高度1/2测量,侧板与底板上表面的垂直度,应在侧板长度方向1/2处测量。
4.3平面度测量:试模侧板的平面度用刀口平尺和塞规测量,刀口平尺的长度,应大于立方体试模内表面对角线的长度。
混凝土抗渗试模校验方法
1 范围
1.1 本方法使用于新制的或使用中的混凝土抗渗试模的校检。
1.2 混凝土抗渗试模系用于按《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GBJ81-1985测定硬化后的抗渗强度等级试验制作试件用模具。
2 要求
2.1 混凝土抗渗试模应由铸铁或钢制成,内表面应机械加工平整光滑,
并不应有任何砂眼或缺陷。
2.2 试模尺寸,见表10.1. 表10.1
2.3 试模内表面的不平度,应100㎜不超过0.05㎜。
3 校检用标准器具
3.1 标准钢直尺:量程300㎜,分度值1㎜。
3.2 游标卡尺:量程300㎜,分度值0.02㎜。
4 校验方法
4.1 用感官检查,应符合2.1条要求。
4.2 用游标卡尺,测量试模的顶面、底面直径和高度,其值应符合2.2
条要求。
4.3 用钢直尺测量试模各内表面的不平度,其值应符合2.3条要求。
5 校验结果评定
5.1 新的或使用中的混凝土抗渗试模,必须全部符合第2.1、2.2、2.3条
规定要求。
混凝土抗渗试模校验方法
5.2校检周期壹年。
6附录
6.1 校检记录,见表10.2。
混凝土试模自校规程1、自校依据混凝土试模自校依据:JG3019, 1994《混凝土试模》和GB/T50081—20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2、技术要求(1)应有铭牌,其中包括型号、规格、制造厂、出厂编号和出厂日期等。
(2)应有产品合格证和产品说明书。
(3)应有铸铁和钢材制成,内表面应平整光滑,无任何砂眼和缺陷,外观完好。
(4)立方体和棱体试模,试件的承压面的平面度的公差不得超过0.0005d(d00为边长)。
试件的相邻边间的夹角应为90C,其公差不得超过0.5C。
试件的每边长、直径和高的尺寸的误差不得超过1mm. (5)试模应装配紧密,混凝土试件震动成型时,试模不出现漏浆。
3、自校条件(1)检验用仪器设备1游标卡尺:测量范围0, 500mm,分度值0.02mm. ?2—级刀口直尺?3普通级塞尺,厚度为0.02,0.1mm. ?00 4万能角度尺。
测量范用0,360,分度值5?5钢直尺:0, 1000mm,分度值1mm。
?0(2)混凝土试模应在(20?10)C环境下自校,环境清洁,无腐蚀性气体。
4、自校项目和方法(1)技术要求(1)、(2)、(3)条对混凝土试模进行外观和资料检查。
(2)试模内边长、直径和高度用游标卡尺测量;内表面平整度用刀口直尺和塞尺测量,两相邻内表面垂直角用万能角度尺测量。
(3)模装满塑性混凝土(坍落度不小于3cm),在振动台上振捣30s,观测试模的组装密封效果。
5、自校结果处理及自校周期(1)经自校满足第(1)、(2)、(3)、(4)、(5)条要求的混凝土试模即为合格。
任何一条技术要求不满足者均为不合格,不合格者不得使用。
(2)混凝土试模自校周期为三个月。
6、混凝土试模自校记录表混凝土试模自校记录表设备规格型号设备编号自校号项H技术要求自校数据应有铭牌及产品合格证等外观应有铸铁和钢材制成,内表面应光滑平整无疵病承压面平整度的公差?0. 0005d0相邻边间的夹角为90,其公差试模尺寸偏差0?0.5边长,直径或高尺寸公差?1mm.组装质量震动30s不漏浆自校结论:自校人:核验人:自校日期:。
混凝土试模的校准方法1、概述1.1本规定适用于混凝土试模(以下简称试模)的校准。
1.2采用标准:《混凝土试模》JG3019-94。
1.3混凝土试件是规定形状的正方体试样,在规定温度下,以一定振幅振动或人工插捣成型,以mm为单位表示其边长。
2、技术要求2.1材料:试模由不低于HT200的铸铁制成。
亦可选用Q235号钢或更高的其它牌号钢。
2.2试模规格:100mm×100mm×100mm,150mm×150mm×150mm2.3试模组装后内部尺寸误差不应大于公称尺寸的±0.2%,且不应大于±1mm。
意即:边长为100mm的试模内部尺寸误差不应大于±0.2m m,边长为150mm的试模内部尺寸误差不应大于±0.3mm。
2.4试模组装后其相邻侧面和各侧面与顶板上表面之间的夹角应为直角,直角误差不应大于±0.3°。
2.5试模结构应保证组装时试模侧板能正确定位,整个试模必须连接紧密,紧固可*,在振动成型时不得松动、不漏浆。
试模内表面应光洁无伤、无锈。
3、校准方法3.1用标准器:0~300±0.02mm游标卡尺,直角尺。
3.2试模内部尺寸用游标卡尺检查,试模两相对侧板内表面的距离应用游标卡尺对称测量。
其高度应在每个边长上取两个点,对称测量。
3.3试模侧板各相邻面的垂直度应在其高度1/2处用直角尺测量。
侧板与底板上表面的垂直度,应在侧板长度方向1/2处测量。
3.4外观检验,应在明亮处目测。
4、校准结果的处理和校准周期4.1按技术要求中所列内容,逐项进行测量并记录。
计算记录数据误差,按技术要求中规定的允差判定是否合格。
4.2试模的校准周期一般为六个月。
特殊情况,如发现有明显误差时,应按本方法及时校准。
水泥混凝土抗渗仪校验规程1、适用方法本方法适用于水泥混凝土抗渗性试验用水泥混凝土抗渗仪的校准。
2、技术要求2.1仪器应带有铭牌(包括仪器名称、型号规格、出厂编号、出厂日期、制造厂等)、合格证、使用说明书。
2.2仪器外观完好,不应有锈蚀、碰伤、显著划痕及影响准确度的其他缺陷。
2.3加压系统密封性良好,压力设定的数量级为0.1MPa,水压显示值与压力设定值之间的误差及稳压启动差值均不大于0.05MPa,最高水压时及实验过程中管路系统均不应发生滴漏和机械性损坏。
2.4压力表:量程0-6MPa,精度为1.0或1.5级(计量检定合格)。
2.5试模:上口内径(175±0.5)mm、下口内径(185±0.5)mm、高(150±0.5)mm。
3、校准项目3.1外观检查。
3.2加压系统的密封性。
3.3试模尺寸。
4、校准环境及校准器具4.1校准环境:校准工作应在室内进行,环境温度为(20±5)℃,相对湿度不大于85%,校准现场应洁净,周围无影响校准结果的振动、污染、腐蚀性气体。
4.2校准器具:4.2.1游标卡尺:量程不小于200mm,分度值为0.02mm。
4.2.2万能角度尺:分度值2´.5、校验规程5.1外观检查:按照本方法2.1条、2.2条要求进行目测检查。
5.2加压系统的密封性校准:按抗渗仪的操作要求,当抗渗仪供水管路畅通,且供水正常时,关闭6个供水阀门,待充分排气后,关闭排气阀门。
按设定压力为0.5MPa、1.0MPa、1.5MPa、2.0MPa4个等级进行加压试验,在达到各级设定压力时及稳压过程中(每级不少于30min),分别检测设定压力与显示压力的误差以及稳压过程中的最大启动压差,并检查抗渗仪整个试验过程中的管路系统是否发生滴漏和其他损坏。
5.3试模尺寸校准:用游标卡尺逐个测量试模上口内径、试模高度,每120°测量1次,共测量3次,取平均值;用游标卡尺分别测量试模下口外径(D)和厚度(a);用游标卡尺测量试模外壁与地变得夹角(A)。
混凝土试模自校记录一、背景介绍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试模是评估混凝土性能的重要手段。
试模自校是指在正式进行试模之前,对试模进行一定的预处理,以确保试模达到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
本文将详细记录混凝土试模自校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
二、试模前准备1. 设计要求: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混凝土强度等级、配合比、材料种类和数量等参数。
2. 材料检查:检查水泥、砂子、骨料等材料的质量,并按照配合比计算出所需材料的数量。
3. 设备清洁:清洁搅拌机、搅拌钢筋等设备,确保其干净无异物。
4. 模具检查:检查试模是否完好无损,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三、配合比制定1. 水灰比计算: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和所选水泥品种计算出水灰比。
2. 骨料含量计算:根据配合比计算出所需骨料含量,并按照不同粒径分别称重。
3. 水量计算:根据水灰比和所需水泥量计算出所需水量。
四、试模制备1. 砂浆配制:将水泥、砂子和适量的水按照配合比放入搅拌机中进行搅拌,直至均匀。
2. 骨料加入:将骨料分别按照不同粒径加入到砂浆中,继续搅拌至均匀。
3. 模具准备:将试模放在平整的工作台上,用刷子涂上脱模剂。
4. 砂浆倒入模具:将混凝土砂浆倒入模具中,用振动棒震实。
五、养护过程1. 覆盖保湿:用塑料薄膜覆盖试模表面,并喷洒适量的水保持湿润。
2. 养护时间: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和气温确定养护时间,一般为7天以上。
3. 养护条件:保持试模温度在15℃以上,并避免阳光直射和风吹雨淋。
六、试样检验1. 取样方法:在试模中央取一个直径为150mm的圆柱体试样。
2. 试样标记:在试样上标记混凝土强度等级、配合比、试模编号等信息。
3. 试样养护:将试样放置在恒温恒湿的养护室中,保持温度在20℃左右,湿度在90%以上。
4. 试验时间: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和养护时间确定试验时间,一般为28天。
七、结论分析1. 强度检测:将试样放入万能材料测试机中进行强度检测,计算出其抗压强度值。
混凝土试模自校混凝土试模自校文档模板1. 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混凝土试模自校的详细步骤和要点,在进行混凝土试模前进行自校是确保试模质量的关键步骤。
通过自校,可以减少错误和质量问题,确保最终试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档涵盖了混凝土试模自校的全部过程,包括准备工作、自校前的检查和准备、自校步骤、自校后的确认测试等方面内容。
2. 准备工作在开始混凝土试模自校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包括但不限于:2.1 采集相关资料和标准:采集与混凝土试模相关的资料和标准文件,确保自校过程符合规范和要求。
2.2 安排合适的工作区域:选择一个安全、干净、宽敞的工作区域,为进行自校提供良好的条件。
2.3 准备必要的设备和工具:采集所需的设备和工具,包括混凝土试模模具、振动器、称重设备等。
2.4 获取适当的材料和混凝土配比:根据试模的要求和设计参数,选择适当的材料和混凝土配比。
3. 自校前的检查和准备在进入具体的自校步骤之前,需要进行一些检查和准备工作,以确保试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1 确认试模尺寸和几何形状:使用测量工具,确认试模的尺寸和几何形状是否与设计要求一致。
3.2 检查模具表面和内壁:子细检查试模模具的表面和内壁,确保其平整、干净,并无损坏或者异物。
3.3 校准称重设备:校准使用的称重设备,确保其准确性和稳定性。
3.4 检查振动器状态:检查振动器的状态和运行情况,确保其正常工作。
4. 自校步骤4.1 准备试模混凝土:按照事先确定的混凝土配比和材料比例,准备试模混凝土。
4.2 充实试模:将试模混凝土倒入模具中,逐层进行充实,确保混凝土的均匀分布和充实度。
4.3 振动试模:使用振动器对试模进行振动,以消除空隙和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
4.4 平整试模表面:使用平整工具对试模表面进行修整,使其平整、光滑。
4.5 移除模具:等待混凝土充分凝固后,轻轻移除模具,避免对试模造成损坏。
5. 自校后的确认测试完成自校后,需要进行一系列的确认测试,以检查试模的质量和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水泥混凝土抗渗试模自校方法
1总则
水泥混凝土抗渗试模是用于水泥混凝土抗渗试验试件件制作的专用试模。
2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本公司新购或使用中的水泥混凝土抗渗试模的校验。
3技术参数
水泥混凝土抗渗试模为上口直径175mm ;下口直径185mm、高150mm的截顶圆锥体,其几何尺寸为:
3.1 上口直径:175mm±0.5mm;
1
3.2 下口直径:185mm±0.5mm;
3.3 试模高:150mm±0.5mm。
4检验用标准器具
4.1 游标卡尺:量程度300mm,精度0.02mm。
5校验方法
5.1 用游标卡尺分别测量水泥混凝土抗渗试模的上口直径、下口直径和试模的高;
5.2 测量应在径向垂直方向各测一次,取其算术平均值。
6校验结果评定
新购置与使用中的水泥混凝土抗渗试模其上口直径、下口直径和试模高度尺寸需符合、、条规定的技术要求。
7附录
校验记录表。
2
水泥混凝土抗渗试模校验记录表仪器编号:校验编号:
校验人:复核人:技术负责人:校验日期: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