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后期田间管理要注意什么
- 格式:docx
- 大小:16.05 KB
- 文档页数:2
水稻后期管理的关键措施
一、防灾抗灾
水稻生育后期是台风、暴雨、异常低温、极端高温的频发季节,要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的意识,时刻关注天气信息,对稻田不配套的田块,要清理内外三沟,确保能灌能排,提高抗灾能力。
二、肥药混喷
水稻抽穗至成熟期是产量形成的重要时期,80%以上的籽粒产量来自于抽穗后的光合产物。
多年的实践经验表明,采用肥药混喷,一能延缓功能叶衰老,二能增加叶绿素含量,提高叶面光合效率,三能加快光合产物向籽粒运转,促进籽粒灌浆结实。
三、病虫害防治
水稻后期要以防治穗颈瘟、稻曲病、纹枯病、稻纵卷叶螟为主要防治对象,兼治稻飞虱和螟虫。
当前要抢抓晴好天气用药,喷药后4小时内遇雨要补喷,要用对药种,用准药量,用足水量,提高防效。
1。
河南:水稻中后期田间管理技术意见
当前,我县水稻已进入孕穗期,为争取今年水稻丰收,应注意水稻中后期管理。
一、水分管理
1、足水孕穗、抽穗、开花,拔节后进入孕穗期,保持3――5厘米浅水层,勤灌水;抽穗、扬花期,稻田必须建立3――5厘米水层不断水。
2、湿润灌浆,齐穗后干湿交替,以湿为主,湿润灌浆。
3、蜡熟末期落干,成熟收获前3――5天断水落干,做到晚断水养老稻,提高稻米品质。
二、追肥
1、准时施保花肥,剑叶露尖时施保花增粒肥,每亩施尿素3――4.5千克。
2、喷施叶面肥,抽穗初期、灌浆期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400倍液,或喷施多元微肥稀释液。
三、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1、水稻纹枯病:每亩用20%井冈霉素可溶粉剂25――37.5克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37.5――50克或10%己唑醇悬浮剂30――50克兑水喷雾。
2、稻飞虱:每亩用25%噻嗪酮异丙威可湿性粉剂25――35克或10%醚菊酯悬浮剂50――70克兑水喷雾。
3、螟虫:每亩用25%毒?唑磷乳油80――100克兑水喷雾。
4、稻瘟病:每亩用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20――30克
或30%稻瘟灵乳油100――150克或40%稻瘟灵乳油80――100克或20%稻瘟酰胺悬浮剂60――100克兑水喷雾。
5、稻曲病:破口前5――7天,每亩用25%咪鲜胺乳油50――60毫升或10%己唑醇悬浮剂30――50克兑水喷雾,同时可兼治稻瘟病、纹枯病等。
2024年9月水稻田间管理措施一、水的管理。
9月的时候呀,水稻对水的需求可有点讲究啦。
这时候稻田里的水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哦。
如果水太多了呢,水稻的根可能就会被泡得不舒服啦,就像我们人在水里泡太久,手脚都会皱巴巴的一样。
所以要适当排水,让土壤保持一种湿润但又不积水的状态。
可是也不能让稻田太干呀,太干的话水稻会渴的,就像我们口渴没水喝的时候会难受一样。
一般呢,保持浅层的水就比较合适啦,大概几厘米深的水层就好啦。
二、肥料管理。
这个月的肥料管理也很重要呢。
水稻在生长的这个阶段,就像小朋友在长身体的时候,需要补充足够的营养。
不过施肥可不能乱来哦。
首先要看看水稻的生长情况,如果水稻看起来有点瘦弱,叶子不够绿,那可能就是缺肥啦。
这时候可以适当施一些氮肥,但是氮肥也不能施太多,不然水稻光长叶子,稻穗就长得不好啦。
除了氮肥,钾肥也不能少呀,钾肥就像是给水稻的身体加了一把劲儿,能让稻杆更结实,不容易倒伏。
施肥的时候呢,可以把肥料均匀地撒在稻田里,然后再灌一点水,让肥料能更好地被水稻吸收。
三、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可是水稻的大敌呢。
9月的时候,可能会有一些害虫来捣乱,像稻飞虱啦,稻纵卷叶螟啦之类的。
这些害虫可坏了,它们会咬水稻的叶子,吃水稻的汁液,就像小坏蛋在破坏我们的东西一样。
所以我们要经常去稻田里看看,如果发现有虫子,就要赶紧想办法。
可以用一些生物防治的方法,比如说放一些青蛙或者寄生蜂,让它们去吃掉害虫。
不过有时候害虫太多了,可能就得用一点农药啦。
但是用农药的时候要特别小心哦,要按照说明书上的剂量来用,可不能用多了,用多了不仅会伤害水稻,还会对环境不好呢。
而且在打农药的时候,要做好防护措施,自己可不能被农药伤到呀。
四、杂草清理。
稻田里要是长了很多杂草可不行哦。
杂草就像是一群不请自来的客人,会跟水稻抢营养、抢阳光、抢地盘。
这时候我们就得把这些杂草清理掉。
除草的方法有很多种呢。
可以人工去拔草,虽然有点累,但是比较环保。
要是稻田面积比较大的话,也可以用一些除草剂。
水稻种植课堂晚稻管理的五项措施农民的朋友们知道,晚稻和开花期是确定产量的关键时期。
抽穗后的光合能力是决定籽粒产量的重要因素。
因此,后期管理是晚稻高产的关键。
让我们来看看需要特别关注的五个主要措施。
1防止过早衰老和衰弱在晚稻的标题后,叶子不再生根,营养生长基本停止。
根据测量,90%的水稻产量是由抽穗后的光合产物形成的。
如果后期管理得不到妥善管理,就会出现“耳朵过多,结果不足,耐力和耐力减少”的过早老化现象。
因此,为了提高结实率和增加晚稻的千粒重,必须努力管理根部并保护叶子并防止过早老化。
在生长期,晚稻经历了早期的高温干旱和长时间的灌水过程。
肥料损失很大,损失很大。
进入耳粒期后,大部分叶片都陈旧,特别是施用磷钾肥会影响大耳朵。
形成和增加谷粒重量。
因此,管理要注意花肥和颗粒肥的应用。
在主茎0.5~1叶的情况下,最好使用保鲜肥,每亩施用7.5~10kg三元复合肥。
最好将谷物肥料施用于谷物的头部,每亩施用5~7.5kg尿素,叶色较旧;每亩田间5~7.5kg高浓度三元复合肥,叶色正常。
在抽穗期和抽穗期开始时,每英亩使用150g磷酸二氢钾和500g尿素,并加入50kg水,并在阳光明媚的下午或阴天进行叶面施用。
通过这些管理,可以整齐,可以提高根和功能叶的活力,有效防止早衰,可以满足抽穗和灌浆的养分要求,保护大耳朵和增加粮食的目的可以实现重量,可以提高晚稻的产量。
2防止贪食和晚熟在晚稻生长期间,一些氮肥施用更多。
磷肥和钾肥配合施肥不足,容易出现旗叶悬垂和厚绿叶,不仅会降低晚稻生长结实率,还会形成大量的开放空间,减少千粒重。
这对提高晚稻产量极为不利。
另外,由于这种晚稻的氮含量过高,水稻植株的吸收会导致植物细胞空间过大,容易引起晚稻的倒伏,硅化程度会引起害虫。
和疾病,然后增加预防和控制的数量。
并增加农药的使用,导致晚稻污染,同时会增加晚稻的晚熟,使稻米的品质和产量受到严重影响。
对于晚稻的这部分,可以在后期采取诸如结露水,增加暴露时间和喷洒磷酸二氢钾的措施以防止晚稻迟到。
晚稻后期重的管水
晚稻生长后期缺水干旱或断水过早,将使稻株根系吸收能力下降,叶片早衰,光合作用降低,从而影响结实率和千粒重。
因此,各地农户要根据当地晚稻的不同生育进程、天气变化状况及晚稻、绿肥的生长情况,采取以下相应措施:
一、抽穗扬花期――浅水灌溉。
晚稻抽穗扬花期对水的需求较大,特别是杂交晚稻,在这一时期稻田还需灌上浅水。
在天气晴好、气温较高时,田间一般都应保持3厘米左右的浅水层;阴雨天可排水落干,保持田间湿润。
二、灌浆结实期――灌“跑马水”。
晚稻进入灌浆结实期后,应以灌“跑马水”为主,干干湿湿,以湿为主,一般先灌1次水,让其自然落干,1-2天后再灌1次水,反复多次,做到活水养老稻,收割前7天左右断水为宜。
三、遇到低温冷害――深水保温。
晚稻在扬花灌浆期往往会遇到低温冷害侵袭而影响灌浆结实,碰到这种情况,可短时间灌深水保温,水层一般在10厘米左右,待冷空气过后气温回升时再恢复正常灌水。
如白天天气晴好,也可采取夜灌日排的方法,以提高稻田温度,减轻低温冷害。
四、播绿肥的稻田――灵活灌水。
播绿肥的晚稻田,晚稻、绿肥共生期长达1个月左右,要解决晚稻需水、绿肥怕水的矛盾,则要采取灵活的灌水方法,使稻、绿肥生长两不误。
首先要及时疏通田间排水沟,掌握灌排主动权。
然后根据天气和土质情况灵活灌水,田土粘、阴雨天气多,可以少灌或不灌水;如果是沙性田或天气比较干燥,就应适当增加灌水次数。
灌水
也应以“跑马水”为主,以田间湿润但不积水为宜。
水稻后期管理不可松及注意事项
水稻后期是重要的生产时期,要注意做好相关管理措施。
合理施肥:在水稻生育中后期要控制氮肥用量,对脱肥、落黄稻田应采取少吃勤餐的方法,看苗补肥,要追肥和叶面肥结合作用。
合理浅灌:以浅水灌溉为主,实行浅―湿―干间歇灌溉的原则,从而达到以水养根,以根保叶,活秆成熟。
在孕穗期如遇17℃以下低温,应灌15厘米深水护胎防止冷害;抽穗开花期保持浅水层,灌足生态需水;灌浆期开始间歇灌溉,改善土壤的通气状况,增强根系活力,促进叶的功能达到活秆成熟;到黄熟期停灌。
病虫害防治:防治稻瘟病可采用防治效果较好的药剂,如75%三环唑每公顷300-500克、40%富士一号每公顷1.5公斤,兑水200-300公斤进行喷雾,每隔5-7天喷一次,一般喷2-3次即可。
注意:喷洒药剂要躲过水稻的开花期。
搞好灭草:每公顷用禾大壮2.5-3公斤,加农得时0.2公斤或草克星0.15-0.2公斤,毒土法施药,也可结合追肥同时施用。
在草龄较大的地块可用快杀稗0.3-0.6公斤,撤水喷雾,两天后重新灌水。
后期拿净田间稗穗,有利于通风透光。
- 1 -。
晚稻中后期田间管理
作者:暂无
来源:《农家之友》 2012年第9期
一、科学管水。
当水稻生长进入孕穗期时,这段时间是水稻需水量最多的时期,应保持一定水层以养胎。
9月中下旬,抽穗扬花期间,如果田间水分不足,会使茎叶早衰,光合能力减弱,减少养料的制造和输送,田间也应保持一定水层。
二、巧施穗肥。
看苗酌情追肥,可在抽穗前3天~5天亩用150 克磷酸二氢钾加1公斤尿素兑水50公斤喷施,注意雨天不能喷施,以免淋失。
三、防病治虫。
今年由于前段时间的多阴雨天气,导致连晚细条病、稻纵卷叶螟为害比较严重,同时,纹枯病、稻飞虱自9月份也将进入危害期。
为此,9月份要切实抓好以细条病、纹枯病、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为的防治工作,防治细条农药选用20%龙克菌悬浮剂100克,防治稻纵卷叶螟农药选用35%毒死稗80毫升~90毫升;防治螟虫农药选用5%锐劲特悬浮剂30毫升、50%虫杀手粉剂100克。
各地农民要根据当地病虫情报,选好对口农药,及时防治,注意不能使用一些高残留的农药(如甲胺磷),确保稻米食用安全。
(佚名)。
水稻后期田间管理要注意什么水稻种植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前期投入大量劳作后,收获即将来临,但是如果后期管理跟不上,水稻丰收仍不能实现,下面我们了解一下水稻后期田间管理技术需注意什么,以便更好地采集措施,促进水稻生长,实现丰收目标。
水稻后期的喷药管理一是农药一定要注意现配现用,防止农药间发生化学反应而降低药效。
夏秋时节雷雨天多,在农药中添加助剂既可以增进药液的效果,又可延缓雨水的冲刷,较好地保证了防效。
二是施药时间要量避开水稻扬花期(上午9时前、下午3时后用药),以免引起花粉败育;早上露水太重也不宜施药,会降低药液的含量;若是有辛硫磷农药成份等见光易分解的农药,宜在阴天或下午3时后用药;若是在水稻生育后期用敌敌畏扫残防治稻飞虱时,则宜在天气晴好的中午施药,以提高防治效果。
三是喷药部位要明确,防治穗颈瘟、稻纵卷叶螟时,喷头应向上喷雾,让细细的药液徐徐落下或飘向植株的穗部或叶片上,这类病虫防治以1.6匹弥雾机防效较好;防治稻飞虱或水稻纹枯病时,应把喷头对准植株的中下部,让药液尽可能多地喷向水稻基部,加强对病虫的防治和叶片的保护。
这类病虫防治又以大水量的扑浇泵为好。
水稻后期田间水层有学问防治稻飞虱、2龄以上稻纵卷叶螟幼虫时,田间要适当建立3~5天的水层,让药液布满田面形成植株间上爬的药液层,增加防治效果;若是防治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或虫卵及低龄稻纵若虫时,则对水层不讲究;而后期进行田间薰蒸防治稻飞虱时,则要保持田间干爽无水状态,才能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水稻后期的药剂使用管理要严禁使用甲胺磷、1605等国家明令禁止的农药和菊酯类农药。
对大米质量追溯的田块,应严格按指定的配方施用,禁止使用扑虱灵、吡蚜酮、丙溴磷等残留时间长的药剂。
在收获前一个月不宜施用任何药剂。
同时要保持田间环境卫生田间施完肥、打好药后应迅速清理污染物,保持田间的环境整洁卫生。
对鱼、虾等水产品较为敏感的农药,要做好防护措施。
一、前言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后期管理对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确保水稻丰收,现将水稻后期管理重点工作计划如下:二、工作目标1. 提高水稻产量,力争达到预期目标;2. 提高水稻品质,确保食品安全;3. 降低病虫害发生率,减少农药使用量;4.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降低灌溉成本。
三、工作措施1. 病虫害防治(1)加强病虫害监测,及时掌握病虫害发生动态;(2)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降低病虫害发生率;(3)合理使用农药,严格控制农药使用量,减少农药残留。
2. 灌溉管理(1)合理安排灌溉时间,确保水稻生长所需水分;(2)采用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3)加强田间巡查,发现漏水、渗水等问题及时修复。
3. 肥料管理(1)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水稻生长需求,科学施肥;(2)合理施用氮、磷、钾等肥料,确保水稻生长所需养分;(3)推广有机肥料和生物肥料,减少化肥使用量。
4. 收割与晾晒(1)选择适宜的收割时间,确保水稻籽粒饱满;(2)采用机械收割,提高收割效率;(3)加强晾晒管理,防止稻谷发霉变质。
5. 品质提升(1)加强田间管理,提高水稻品质;(2)推广优质高产水稻品种,提高产量和品质;(3)加强稻谷加工技术培训,提高稻谷加工品质。
6. 信息服务(1)及时发布水稻后期管理相关信息,提高农民科技素质;(2)加强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自我管理能力;(3)搭建信息服务平台,为农民提供便捷的信息服务。
四、工作进度安排1. 8月份:完成病虫害监测,制定防治方案;2. 9月份: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加强灌溉管理;3. 10月份:进行肥料管理,加强收割与晾晒指导;4. 11月份:开展品质提升工作,加强信息服务。
五、工作总结1. 对水稻后期管理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2. 总结成功经验,为今后水稻生产提供借鉴;3. 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不断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
水稻10月份田间管理10月啦,咱的水稻到了很关键的田间管理时期呢。
一、水的管理。
这时候水可不能乱灌呀。
水稻都长到这个时候了,水太多了可不行,容易让水稻根泡坏呢。
就像人一直泡在水里,也会不舒服的呀。
如果之前下了雨,田里积水比较多的话,一定要及时把水排出去。
但是呢,也不能让稻田太干啦,要是土都干裂了,水稻也会渴坏的,就像咱们人渴得嗓子冒烟一样难受。
所以呢,要保持那种浅浅的一层水就好啦,大概就是能看到水,但又不会有太多积水的那种感觉。
二、施肥那些事儿。
10月的时候,水稻对肥料的需求还是有的呢。
不过施肥可不能像撒豆子一样随便撒。
这个时候如果要施肥的话,要选择合适的肥料,比如说钾肥就很重要。
钾肥就像是给水稻吃的强身健体的小药丸,可以让水稻的茎杆更结实,不容易倒伏。
施肥的时候呢,要均匀地撒在田里,可不能这边撒一堆,那边一点都没有。
要是不均匀,有的水稻就会营养过剩,有的就会营养不良,就像咱们吃饭,有的人吃太多撑着了,有的人没得吃饿着了,这可不好。
三、病虫害防治。
10月的水稻可容易被害虫盯上了呢。
像稻飞虱这种害虫,可讨厌了。
它们就像一群小土匪,趴在水稻上吸食水稻的汁液。
要是发现有稻飞虱,咱们可不能手软。
可以用一些比较环保的农药去喷一喷,把这些小害虫赶跑。
还有稻瘟病,这个病可麻烦了,就像人得了感冒一样,水稻得了稻瘟病就会没精神,叶子发黄。
咱们得经常去田里看看,一旦发现有稻瘟病的症状,就要赶紧采取措施。
可以把生病的水稻叶子拔掉,然后再喷药,就像给生病的水稻打针吃药一样,让它们快快好起来。
四、杂草清理。
田里的杂草也是个大麻烦呢。
杂草就像调皮的小孩子,在稻田里乱长,抢水稻的营养和阳光。
10月了,要是看到田里还有杂草,可不能任由它们生长。
咱们可以用手拔掉,虽然有点累,但是为了水稻能长得好,这点累算什么呢。
或者也可以用一些小工具,轻轻地把杂草除掉,可不能太用力把水稻也伤到了呀。
咱们种水稻可不容易呢,10月的田间管理做好了,水稻才能长得壮壮的,到时候丰收的时候,那一颗颗饱满的稻粒,就像一个个小金子一样,让人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种植水稻后期管理制度一、时机1. 大水后期管理大水后期是水稻生长的关键时期,也是产量形成的主要阶段。
根据气候条件的不同,南方大水后期一般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北方一般在8月上旬至9月上旬。
大水后期管理要抓住时机,做好以下几点工作:1)根据水稻生长情况,掌握好排水、调水的时机,尽量减轻水稻的气根积水现象,保障气根的通气条件。
2)及时施肥,增加水稻的养分供给,促进水稻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质量。
3)注意害虫防治,及时对水稻田间的害虫进行防治,防止害虫对水稻的危害。
4)注意水稻的病害防治,及时对水稻的病害进行防治,防止病害对水稻的危害。
5)注意杂草防治,及时清除田间的杂草,减少杂草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2. 收获后期管理收获后期是水稻收获的关键时期,也是确保水稻产量和质量的关键时期。
根据气候条件的不同,南方收获后期一般在9月中旬至10月中旬,北方一般在10月上旬至11月上旬。
收获后期管理要抓住时机,做好以下几点工作:1)及时判定水稻收获时机,根据水稻的生长情况和气候条件,合理确定水稻的收获时机,保证水稻的籽粒充分成熟。
2)做好水稻的田间管理工作,及时清除田间的杂草,减少杂草对水稻的影响;注意水稻的病虫害防治,及时对水稻的病虫害进行防治,保障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3)注重水稻的管理技术,注意保护水稻的根系和叶片,避免叶片受伤和根系腐烂,增强水稻的抗逆性,促进水稻的生长发育。
以上是关于水稻后期管理的时机的讨论,接下来将介绍水稻后期管理的具体方法和技术。
二、方法1. 水肥管理水肥管理是水稻后期管理的重要内容,科学合理的水肥管理能够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
在大水后期,应根据水稻的生长情况和气候条件,适时补充水分和养分,保证水稻的生长需求。
可采取粒下施肥、滞育前肥等方式,将养分有效供给给水稻,促进水稻的生长发育,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2. 叶面喷施叶面喷施是水稻后期管理的一种常用技术,通过叶面喷施能够有效补充水稻的养分需求,促进水稻的生长发育,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水稻生长后期管理技术要点作者:王亚娟王晓丽来源:《吉林农业》2013年第07期1.水分管理做好田间水分管理,确保顺利抽穗扬花,保持根系活力,切实保证顺利灌浆。
孕穗抽穗期田间保持深水,但不宜一次灌深水且时间过长。
灌浆期应保持田间供水的条件下增加土壤通气机会,以养根保叶,延长根系活力,防止叶片早衰。
具体水分管理措施为:抽穗结束后让水层自然落干,其后每隔5~6天灌水一次,然后自然落干,保持大田干干湿湿,使土壤通气而湿润,维持老根的活力,促进再发一次新根,保持功能叶的活力,增加粒重。
成熟期切忌断水过早,一般收获前一周左右断水。
2.搞好配方施肥合理施蘖肥,做到氮、磷、钾平衡配施,确保在水稻有效分蘖期内达到足够的茎数。
插秧早、长势好、茎数够的田块,应在6月中旬施最后一次蘖肥。
插秧晚、长势差、茎数不足的田块,要在6月25日前施最后一次蘖肥,最迟不超过6月末。
在保证氮、磷、钾肥足量的基础上,配施锌肥和硅肥。
刚刚开始分蘖的田块,应通过增施生物菌肥、复合微肥,喷施叶面肥等辅助措施,促进早生快发。
穗肥施用应满足四个条件:落黄、土壤肥力下降、天气晴好及保证后期安全成熟。
在此基础上才能巧施穗肥,约在抽穗前20天施用。
粒肥施用则要因地因时因苗,以避免贪青晚熟和发生穗茎瘟。
3.病虫害的防治重点防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三化螟、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条纹叶枯病等。
综合采用农业和生态防治技术、诱杀技术、生物防治技术以及选择高效、环保型农药,实行防治,掌握好防治适期、药剂施用量、施用方法,每个农药品种每季使用不超过2次,避免产生抗药性。
推广噻嗪酮(扑虱灵)、醚菊酯、吡蚜酮等药剂防治稻飞虱,吡虫啉防治白背飞虱,丙溴磷、氯虫苯甲酰胺等防治稻纵卷叶螟,咪鲜胺、三环唑等药剂防治稻瘟病,杀虫双、杀虫单等药剂防治螟虫。
推广应用苏云金杆菌(Bt)制剂防治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卵孵化盛期喷施,可有效控制害虫并保护稻田天敌。
稻瘟病和稻曲病常发区及感病品种种植区,选用枯草芽孢杆菌制剂、春雷霉素预防稻瘟病,井·蜡芽制剂预防稻曲病和纹枯病,井冈霉素预防纹枯病。
高标准农田水稻涝灾后田间管理当前再生稻、早稻陆续进入孕穗至抽穗扬花期,中稻处于移栽返青至分蘖期,正值水稻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因普降暴雨,部分水稻生产遭受了严重的洪涝灾害。
据气象部门预报,水稻主产区仍将有较长降雨过程,发生洪涝灾害可能性较大,各地要因地制宜,因灾因苗,分类指导,做好灾后管理。
一、密切关注,强化监控与防御1.做好预报预警。
强化部门沟通会商,密切关注强降雨、洪涝灾害发展动态,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加强灾情调度,分析研判灾害影响。
2.抓好预防措施。
提前应对,加强生产指导服务,疏通“三沟”等排水沟渠,检修排灌设备,提早防御洪涝灾害。
二、短期过水田块,重点要排水保苗1.防洪排涝。
尽快排除田间积水,抢时间、争速度,突击排除积水,减轻涝渍危害。
争取在2-3天内排除积水,至少要先让稻株顶部先露出水面,减少受淹时间,减轻损失。
晴日分次排水,保留适当水层;阴雨天,可将水一次性排干,轻露田。
有条件的地方,用清水喷洗茎叶上的泥沙,促进稻苗恢复生长。
2.查苗补缺。
对处于分蘖期的田块,受涝后要进行逐田块检查,如发现缺株,要立即补齐。
补苗的方法:一是在未受涝或涝轻的田里,分出部分单株移栽到缺苗的田中。
二是如果缺苗严重,可将几块田里的稻苗移到一块田里,空出的田块改种其它作物。
3.及时补施速效肥。
采取“上喷下追”相结合,喷施高效叶面肥,促进恢复生长。
一般处于分蘖期的每亩可追施尿素4-5公斤、氯化钾4-5公斤左右,促恢复生长。
处于拔节至穗分化期每亩补施尿素3-4公斤,促进幼穗分化。
同时进行1-2次根外喷施磷钾肥等叶面肥。
采取多次轻施的方法,防止一次施肥过多,造成肥害伤苗。
4.加强病虫防治。
水稻受涝后,由于叶片损伤,易感病,要及时用药防治,尽早预防白叶枯病、纹枯病、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等病虫害。
三、受淹毁苗田块,抢抓农时补改种1.及时改种晚稻。
选用生育期120天以内的早熟型一季晚稻品种;退水迟的,且有条件的地方,及时培育双季晚稻秧苗,退水后耕整地,在7月25日前,可安全栽插双季晚稻。
水稻后期如何管理当前,水稻正处于抽穗灌浆期,每亩的苗穗数都已确定,田间管理的主要目标是提高结实率,增加粒重。
这一时期是实现高产的关键时期,田间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一刻不能放松。
1、后期水分管理:做好田间水分管理,确保顺利抽穗扬花,保持根系活力,切实保证顺利灌浆。
孕穗抽穗期田间保持深水,但不宜一次灌深水时间过长。
灌浆期应保持田间供水的条件下增加土壤通气机会,以养根保叶,延长根系活力,防止叶片早衰。
具体水分管理措施为:抽穗结束后让水层自然落干,其后每隔5-6天灌水一次,然后让其自然落干,使大田干干湿湿,以保持土壤通气而湿润,维持老根的活力,促进再发一次新根,保持功能叶的活力,增加粒重。
成熟期切忌断水过早,一般收获前一周左右断水。
2、病虫害的防治:重点防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三化螟、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条纹叶枯病等。
综合采用农业和生态防治技术、诱杀技术、生物防治技术以及应用选择性、高效、环保型农药,实行达标防治,掌握好防治适期、药剂施用量、施用方法,每个农药品种每季使用不超过2次,避免害虫产生抗药性。
推广噻嗪酮(扑虱灵)、醚菊酯、吡蚜酮等药剂防治稻飞虱,吡虫啉防治白背飞虱,丙溴磷、氯虫苯甲酰胺等防治稻纵卷叶螟,咪鲜胺、三环唑等药剂防治稻瘟病,杀虫双、杀虫单等药剂防治螟虫。
推广应用苏云金杆菌(Bt)制剂防治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卵孵化盛期喷施,可有效控制害虫并保护稻田天敌。
稻瘟病和稻曲病常发区及感病品种种植区,选用枯草芽孢杆菌制剂、春雷霉素预防稻瘟病,井·蜡芽制剂预防稻曲病和纹枯病,井冈霉素预防纹枯病。
水稻病毒病流行区,应用宁南霉素与杀虫剂配合使用,预防和减轻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等病毒病的危害。
(1)稻瘟病:穗颈瘟必须提前喷两次预防药剂。
一次在孕穗末破口期,另一次在齐穗扬花期,间隔10 天左右。
每亩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 100 克或富士一号乳油60~70 毫升,加水 50~60 公斤常规喷雾。
要保证水稻丰收,后期管理很重要,如何做好水稻的后期管理工作呢#初秋创作正当时图文并茂赢补贴#目前已快进入仲秋,单晚水稻也进入了后期的管理阶段,怎样管理才能保证丰收呢?一、清沟排水今年气候有点反常,快到农历8月了,天竟然下起了连绵阴雨,这对水稻后期的生长很是不利。
由于水稻稻穗灌浆,上部的重量大增,这连绵的风雨,更是让水稻难以挺立,使得有些高秆品重、施肥过量田块、容易倒伏。
水稻一旦倒伏,压在下面的见不着阳光,无法光合作用,谷粒最容易发芽了。
凡遇有大面积倒伏的田块,不管水稻成熟如何,都要及时清沟排水,避免稻穗浸在水中。
二、防治稻飞虱目前这种连绵的阴雨天气,也是稻飞虱的高发期,特别是褐飞虱对水稻的危害特别严重。
飞虱躲在稻禾的下部,以刺吸式的口器吸食水稻茎管中的液汁,使水稻输送给稻穗和上部的营养通道被破坏。
使得植株枯萎,稻穗空白。
飞虱还可能给水稻带来许多病毒,使水稻植株出现棕褐色的斑点,导致植株枯萎倒伏。
稻飞虱传播和繁殖很快,加上不稳定的湿热气候,给了飞虱繁育的有利条件,所以必须积极的防治。
由于飞虱都是躲在水稻植株的底下部活动为害,所以必须分开水稻植株检查发现。
药物防治飞虱的方法:【1】每亩用15%氯氟.吡虫啉40~60克+50%氯氰.毒死蜱60~100毫升+80%烯啶.吡蚜酮9~12克兑水粗喷。
【2】每亩用25%蚍虫.异丙威+50%噻虫.吡蚜酮15~20克+40%吡蚜.呋虫胺20~30克+40%噻嗪酮30~40毫升兑水喷喷。
三、防治稻曲病稻曲病是生长在水稻稻穗上的菌病,是从颖壳的合缝处逐渐长大的菌块,一般为墨绿色或橄榄色。
开裂后就成了墨绿色的粉末。
这种菌块,如果在脱粒时没有去干净,轧出的米很难洗干净,影响米饭的品质和味道。
阴雨连绵,稻曲病最容易发生了。
在防治稻飞虱时,每亩加入戊唑醇.咪鲜胺60~80毫升,或加入45%氟环.嘧菌酯悬浮剂40~60毫升进行防治。
总之,水稻后期的管理很重要,水稻后期的生长直接影响水稻的产品和品质,因些后期的管理也很重要,否则,无论前期管理得多么好,都会功亏一篑,以而减产减收,丰收无望的。
水稻后期田间管理要注意什么
水稻种植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前期投入大量劳作后,收获即将来临,但是如果后期管理跟不上,水稻丰收仍不能实现,下面我们了解一下水稻后期田间管理技术需注意什么,以便更好地采集措施,促进水稻生长,实现丰收目标。
水稻后期的喷药管理
一是农药一定要注意现配现用,防止农药间发生化学反应而降低药效。
夏秋时节雷雨天多,在农药中添加助剂既可以增进药液的效果,又可延缓雨水的冲刷,较好地保证了防效。
二是施药时间要量避开水稻扬花期(上午9时前、下午3时后用药),以免引起花粉败育;早上露水太重也不宜施药,会降低药液的含量;若是有辛硫磷农药成份等见光易分解的农药,宜在阴天或下午3时后用药;若是在水稻生育后期用敌敌畏扫残防治稻飞虱时,则宜在天气晴好的中午施药,以提高防治效果。
三是喷药部位要明确,防治穗颈瘟、稻纵卷叶螟时,喷头应向上喷雾,让细细的药液徐徐落下或飘向植株的穗部或叶片上,这类病虫防治以1.6匹弥雾机防效较好;防治稻飞虱或水稻纹枯病时,应把喷头对准植株的中下部,让药液尽可能多地喷向水稻基部,加强对病虫的防治和叶片的保护。
这类病虫防治又以大水量的扑浇泵为好。
水稻后期田间水层有学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