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鉴赏课件湘版心灵的慰籍
- 格式:ppt
- 大小:1.22 MB
- 文档页数:1
高中美术美术鉴赏《第三课心灵的慰藉》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美术鉴赏教材第三课《心灵的慰藉》。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分析美术作品中的情感表达,探讨艺术家的创作心境;学习如何从美术作品中感受到心灵的慰藉;研究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美术作品,了解其情感表现和心灵慰藉的功能。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美术作品中的情感表达和心灵慰藉功能。
2. 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情感素养。
3. 激发学生对美术鉴赏的兴趣,培养他们主动探究、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美术作品中感受到心灵的慰藉。
重点:分析美术作品中的情感表达和创作心境;培养学生艺术欣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美术作品图片、投影仪等。
2. 学具:笔记本、画笔、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组美术作品,让学生观察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2. 讲解:介绍美术作品中的情感表达和创作心境,引导学生从作品中感受到心灵的慰藉。
a. 分析美术作品中的情感表现。
b. 讲解艺术家创作心境的来源。
c. 举例说明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美术作品心灵慰藉的功能。
3. 实践:分组讨论,让学生从美术作品中寻找心灵的慰藉。
4. 例题讲解:分析一幅具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感受其心灵慰藉功能。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并评价其他美术作品。
六、板书设计1. 《心灵的慰藉》2. 内容:a. 美术作品中的情感表达b. 艺术家的创作心境c. 心灵慰藉的功能七、作业设计a. 《呐喊》——蒙克b. 《星空》——梵高c. 《母亲》——罗中立2. 答案要求:a. 描述作品的基本信息。
b. 分析作品中的情感表达。
c. 阐述作品的心灵慰藉功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度,以及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 拓展延伸:a. 鼓励学生在课后欣赏更多美术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心灵的慰藉教学目标:1、了解宗教对美术作品的影响。
(知识)2、深入掌握比较式鉴赏。
(能力)3、了解中国佛教艺术的成就及代表性作品。
(情感)教学重点:宗教美学的文化内涵以及对心灵的慰藉作用教学难点:中外美术的宗教形象教学方法:引导式教学教学用具:多媒体PPT放映课时安排:两个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
a、世界上三大主流宗教是哪三个?(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b、中国的主流宗教是什么?(佛教)c、一提到佛教同学们首先想到什么?(西游记、少林寺、敦煌壁画等)。
二、正文。
介绍世界三大宗教·佛教的产生佛教发源于公元前1500多年的古印度。
当时印度有八个小国,其中一国王名净饭王,有太子名悉达多·乔达摩。
释迦摩尼的母亲一天晚上梦见一头通体发光的六齿白象飞进了她体内,因此受孕。
而后在腋下诞生一个婴儿,就是后来的释迦摩尼,佛教的创始人。
悉达多太子见众生轮回生老病死,生起大悲心,19岁时舍弃王位,出家修行,为了寻求解脱众生生老病死烦恼的办法,苦行六年,而后圆满究竟觉悟人生真谛宇宙真相,是名为佛陀,意为觉者。
后来佛陀应周围的弟子、国王、大臣、人民百姓的请问,而为阐明人生真谛宇宙真相,为说解脱生老病死苦烦的办法,后来被其弟子记录下来,是为经典。
释迦,是古印度种族的名称,牟尼是“贤人”或“寂寞”的意思,释迦牟尼的意思就是“释迦族中的贤人”。
佛陀于世间说法四十九年,说大乘佛法经典约三千部,小乘经典约二千部。
佛陀于八十岁时,度缘已尽,即入涅盘佛教的教义讲求转世轮回说,教化人们一心行善,默默的接受人世间一切苦难,来世便会有好的结果,过上好的生活。
·佛教传入中国提问:佛教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A、秦朝B、西汉C、东汉D魏晋南北朝佛教是经过古代的丝绸之路逐渐传入到中国的。
中国最早的寺院是哪一座?(洛阳的白马寺)·中国的石窟艺术。
首先,同学们能说出中国的几大石窟吗?分别在中国的哪里?①甘肃敦煌莫高窟。
高中《美术鉴赏》(湘版)《心灵的慰藉》2课时一.与爱与美同行——古希腊雕塑漫谈泉州五中授课教师:张俊民 2009.10教学目标:1.对《米洛斯的阿芙罗蒂德》有较深入的了解和认识;2.结合其它几件古希腊经典雕塑作品,引导学生对其总体风格、形成原因有较深刻的理解。
教材分析:古希腊雕塑创造的成就实在太辉煌了,但教材因为编写线索的限制有所回避。
我个人认为不必过于强求课题与内容的绝对一致,况且古希腊雕塑本身与希腊神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我还是单列出这一课,事实证明很受学生的欢迎。
教学流程:一.组织教学,导入:1.出示卢浮宫图片,提问这是哪里?2.以藏品众多而著称的卢浮宫却只有三件镇馆之宝——蒙娜丽莎、胜利女神和维纳斯。
3.这三件杰作有两件都来自古希腊,又都是雕塑,这说明什么?古希腊雕塑创造了人类史早期最完美、最崇高的人的形象,超越了同期几乎所以的民族,成就了一段辉煌的诗篇。
二.新授:1. 米洛斯的阿芙罗蒂德· 故意问这个女性是谁,再纠错:古希腊神话中主管爱与美的女神叫阿芙罗蒂德,后来罗马神话也有一个爱与美的女神叫维纳斯,人们常常混淆了古希腊与罗马神话。
· 雕塑与绘画比较的优劣势:没有衬景、独立的个体,言有尽而意无穷。
· 第一眼的感受:残缺、优美、典雅、性感、娴静…· 概况:1820年,米洛斯岛,农民尤尔赫斯挖地时发现。
多国多人展开争夺,最终法国取得最终胜利,成为法国国宝。
自发现后不少雕塑家努力修复断臂,最后都放弃了,这是为什么?· 小活动:设想阿芙罗蒂德失去的双臂是何种姿态,并摆出Pose,爆笑后总结:借摄取部分来获取完整的偶然追求。
· 动态:对比三种动态,发表见解,哪一种更能表现你心目中的女性美?曲线——重心右倾、轮廓起伏有致、胸、臀等女性特征婀娜多姿视觉流程——“S”、顾盼生辉对比——厚重的裙裾、细腻的肌肤,性感但不轻浮· 比例:两图对比,谁看上去更完美?原因何在?黄金分割:1:0.618,8:5找出阿芙罗蒂德身上运用的黄金分割率· 面部:何种脸型更符合大众对女性美的定位?典型的希腊美女:鹅蛋脸、深凹眼、希腊鼻、丰满的下巴、小而饱满的唇、平坦的额头、卷曲的秀发· 表情:微笑、含蓄、矜持、智慧、平静、坦然、不做作…· 总结:外在美与内在美的结合,创造出古希腊雕塑的理想美——健美的体魄、高尚的心灵2. 你还知道哪些古希腊雕塑?他们有何共性?3. 为何古希腊雕塑如此注重表现完美的人体?· 城邦制——保卫家园、捍卫利益和尊严,需要强健的体魄;· 地理位置——航海贸易发达,浪漫坚强,勇于冒险、拼搏;· 希腊神话——艺术源泉,神人同形同性,但更理想;· 古奥运会——裸体竞技,对人体美较早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