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患者体外高频热疗的护理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5
恶性肿瘤的护理措施1. 引言恶性肿瘤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其中包括恶性肿瘤的防治和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恶性肿瘤的护理措施涉及到多个领域,包括病人的心理护理、营养支持、疼痛管理等。
本文将介绍恶性肿瘤的护理措施,并提供一些建议和指导。
2. 心理护理恶性肿瘤患者常常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因此心理护理在其治疗过程中显得十分重要。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心理护理措施:•患者教育:向患者详细解释其疾病的原因、发展过程以及治疗方案,帮助他们理解并接受现实,降低焦虑和恐惧感。
•情绪支持:积极倾听患者的抱怨和情绪,给予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慰,让患者感受到关爱和温暖。
•疾病认知重建:帮助患者重新认识自己,鼓励其发掘个人的潜能和追求积极的人生态度。
•心理治疗:对于焦虑和抑郁症状明显的患者,可以进行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帮助他们缓解心理压力。
3. 营养支持恶性肿瘤的治疗过程中,患者常常会遇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问题,影响其正常的营养摄入。
因此,提供适当的营养支持对患者的康复十分关键。
下面是一些营养支持的护理措施:•个性化营养方案: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治疗需要,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方案,包括增加热量和蛋白质的摄入等。
•分食小餐:建议患者每天分食多餐,减轻其消化系统的负担,同时保证足够的营养供给。
•补充液体:饮食困难的患者可以通过补充液体的方式来摄入营养,如汤、果汁等。
•专业指导:建议患者在饮食方面寻求专业的指导,如咨询营养师的建议,以确保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
4. 疼痛管理恶性肿瘤患者常常会伴随疼痛症状,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
因此,有效的疼痛管理措施是必不可少的。
下面是一些疼痛管理的护理措施:•评估疼痛程度: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包括疼痛的位置、频率、强度等信息,以便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
•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可以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包括非处方药、镇痛药等。
但是需要注意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方法。
•神经阻滞治疗:对于严重疼痛的患者,可以考虑神经阻滞治疗,通过药物注射或手术等方式,切断疼痛信号的传导。
恶性肿瘤患者一般护理常规【护理诊断∕问题】1.知识缺乏2.恐惧3.焦虑【护理措施】1.饮食护理肿瘤患者宜进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
进食新鲜蔬菜和水果,各种营养素要均衡,并注意色、香、味,以增进食欲。
忌烟酒及辛辣食物。
2.休息用与活动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睡前温水泡脚,听轻音乐可有助于患者入眠。
活动以散步、打太极等,从事有益于健康的娱乐活动,保持心情愉快。
3.治疗护理1)向患者介绍化疗、放疗计划,讲述化疗、放疗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出现毒副作用后处理方法。
2)遵医嘱准确、及时、安全用药,观察患者用药后反应。
3)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做好导管维护工作。
4.观察要点1)观察患者癌痛的部位、性质、疼痛评分、缓解情况。
2)肺癌患者观察胸痛、胸闷、呼吸困难的程度及伴随症状;痰液的量和性状;有无发绀、咯血,有无癌肿压迫征象。
3)食管癌患者观察有无吞咽困难、食物反流、胸骨后或背部疼痛、呕血、黑便、声音嘶哑等临床表现。
4)乳腺癌患者观察患者疼痛、血运、伤口愈合情况。
5)胃癌患者观察腹痛的性质、部位及伴随症状;呕吐物的性质、量及颜色;营养状况;有无呕血、黑便、有无幽门梗阻征象。
6)大肠癌患者观察排便的性状、次数、颜色、伴随症状;有无腹部肿块、有无腹痛、呕吐、排气停止等肠梗阻表现观察肠造口有无出血、坏死、狭窄及造口疝等并发症。
7)肝癌患者观察肝区疼痛的强度、性质、部位及伴随症状;有无出血、水肿、皮肤瘙痒、黄疸;有无行为及神志异常。
8)前列腺癌患者观察尿液的颜色、性状量及有无膀胱刺激征、排尿困难、尿潴留。
9)恶性黑色素瘤患者需评估肢体残端伤口愈合是否良好,观察皮肤颜色、温度及血运情况;病变部位皮肤有无溃疡、出血、灼痛或瘙痒等情况。
10)骨转移患者观察有无病理性骨折的发生。
5.心理护理与患者沟通,了解其社会、文化背景、个性特征、生活习惯、对疾病的认识和态度,从而掌握患者的心理变化,进行有步骤的暗示、引导,讲解有关疾病知识和治疗方面的新进展,让患者不惧病魔,增强生活勇气。
体外高频热疗治疗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体会发表时间:2019-08-13T16:35:03.60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3月下第6期作者:黄玲玲[导读] 为接受体外高频热疗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实施系统性护理干预,能获取较好效果,适宜临床推广。
江苏省启东市中医院 226200【摘要】目的:探究为恶性肿瘤患者实施体外高频热疗干预的护理方法与效果。
方法:2017年1月-2018年9月,将84例接受体外高频热疗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随机等分为两组,每组各42例,为参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针对研究组行系统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接受护理干预前后的SDS评分和SAS评分。
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0.05)。
护理前,研究组的SDS评分和SAS 评分均与参照组大致相当(P>0.05)。
护理后,研究组的SDS评分和SAS评分均低于参照组(P<0.05)。
结论:为接受体外高频热疗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实施系统性护理干预,能获取较好效果,适宜临床推广。
【关键词】体外高频热疗;恶性肿瘤;系统护理;护理效果;探讨分析体外高频热疗技术的实质,就是要利用频率参数为13.56MHz的电磁波,通过在两块极板组件之间建构形成电容加热场,以人体作为介质,在电容加热场内部通过吸收电能转化为热能,继而热能在人体肿瘤病理组织中持续堆积诱导温度升高,以抑制肿瘤细胞进一步合成增殖的形式,实现对肿瘤疾病的治疗技术目标[1-2]。
在恶性肿瘤患者接受体外高频热疗干预过程中,选择适当方法为患者开展护理干预,能助力患者获取到良好效果[3]。
本文以我院收治的部分接受体外高频热疗的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其实施了系统性护理干预,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7年1月-2018年9月,将84例接受体外高频热疗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随机等分为两组,每组各42例。
参照组男性25例,女性17例,年龄介于41-82岁,平均(61.2±3.4)岁。
常见肿瘤高频体外热疗305例护理体会
王英
【期刊名称】《《内蒙古中医药》》
【年(卷),期】2009(028)004
【摘要】近年来,随着现代科学的快速发展,肿瘤热疗已经成为一门新兴学科。
体外高频热疗应用频率为13.56MHZ高频振荡电流通过空气作为人体和电极之间加热的介质,产生高频电磁场作用于肿瘤组织,电磁场的能被肿瘤组织吸收转变为热能。
【总页数】2页(P118-119)
【作者】王英
【作者单位】青岛市第五人民医院 266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73
【相关文献】
1.恶性肿瘤患者体外高频热疗的护理体会 [J], 古国桂;王小莉;钱华俊
2.体外高频热疗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40例护理体会 [J], 韩云
3.体外高频热疗治疗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体会 [J], 蒋妮;谭骅;张艳萍;杨卓林;郑文萍;王琼波;李阳红;秦秋云
4.HG-2000体外高频热疗机治疗肿瘤患者的护理体会 [J], 王渝芝;施为建;李碧霜;欧清
5.体外高频热疗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40例护理体会 [J], 韩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卵巢癌患者高频热疗的护理热疗对于卵巢癌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肿瘤热疗已成为继手术、放疗、化疗这三大传统治疗方法之后的一种全能治疗肿瘤的绿色疗法,在肿瘤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
我科自2008年5月至2011年5月采取高频热疗治疗52例卵巢癌病人,由于其疗效好,无毒副作用、无创伤、无痛苦,深受患者接受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52例,其中最小年龄30岁,最大年龄65岁。
1.2热疗原理和方法热疗配合化疗治疗30例,热疗配合放疗治疗22例,使用的是大连生产的2102高频热疗机。
其治疗原理是:采用与人体非接触的方法,将人体的局部(病灶区域)作为一种介质置于两个电极之间,当高频电磁场通过这一病灶区域时,体内的带电粒子、带电胶体和极性分子间将发生碰撞、摩擦等运动,从而直接产生热量,可使人体组织迅速产热。
当局部聚热把肿瘤临近正常组织加热至43℃时,正常细胞因血循环好,将大量的热带走而不会损伤,但肿瘤内部血循环差,散热困难而热量聚集,其内部温度将达到48℃到53℃,使肿瘤细胞凋亡,达到杀死肿瘤细胞的目的[2]。
每次治疗60分钟,每周2次,8-10次为一个疗程。
2护理2.1热疗前由于高频热疗是一项新技术,患者感到陌生,常心存疑虑和恐惧,故治疗前应向患者解释其目的和意义,让患者了解热疗的全过程,使之感到热疗是安全有效的,从而消除其不良情绪配合治疗;同时指导患者除去身上所有金属类物品(手机、首饰、皮带、眼镜等),并交代相关的注意事项,换上医院病人服,进入治疗区,选择合适的体位,以免治疗时因体位变动不当而发生烫伤。
2.2热疗中一方面密切观察病人早期出现的热疗反应,一方面与其亲切交谈以消除紧张情绪。
告知患者开始热疗时可能出现的某些不适,如出汗、心跳加快等,这是治疗的正常反应。
热疗过程中,护士为患者擦除面部、额头及头发上的汗水,及时测量患者的血压、脉搏,治疗时心率应控制在140次/分以内;如果患者基础心率快,热疗中可能出现超过140次/分,但时间不能超过15分钟,且年龄不能太大;血压的上升幅度控制在基础血压的2/3以内,高血压患者控制在180mmHg,超过180mmHg时,应用药物控制。
恶性肿瘤患者的热疗流程(二)引言概述:恶性肿瘤患者的热疗,是一种通过利用高温对癌细胞进行杀伤和抑制的治疗方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恶性肿瘤患者的热疗流程,包括术前准备、热疗设备的选择、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热疗后的护理和效果评估。
正文:一、术前准备1. 病历评估:对患者的病历进行详细评估,包括病史、病情、基本生命指标等。
2. 患者筛选:根据病情和身体状况,对患者进行筛选,判断是否适合进行热疗治疗。
3. 检查和检测: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检测,如血液常规、肿瘤标志物、影像学检查等,以确定肿瘤的类型、大小和位置。
二、热疗设备的选择1. 热源选择:根据热疗的需要,选择适当的热源设备,如高频电疗、短波电疗、超声疗法等。
2. 设备调试:在治疗前对热疗设备进行调试,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3. 医护培训:对参与热疗治疗的医护人员进行培训,使其熟悉操作流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三、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 温度监测:对患者的体温进行实时监测,确保热疗的温度在可控范围内。
2. 治疗时间控制: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热疗设备的要求,合理控制热疗的时间,避免过长或过短的治疗时间。
3. 病情观察:在热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和不良反应,如发热、出血、疼痛等,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四、热疗后的护理1. 体温监测:在热疗后继续监测患者的体温,观察是否存在低体温、高热等情况,及时采取降温或升温措施。
2. 病情观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持续观察,包括肿瘤缩小程度、疼痛减轻情况等,评估热疗的效果。
3. 护理措施:对热疗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如皮肤灼伤、疼痛加重等,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缓解患者症状。
五、效果评估1. 影像学检查:通过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观察肿瘤的缩小程度和边界情况,评估热疗的效果。
2. 生命指标评估:监测患者的生命指标变化,包括血液常规、肿瘤标志物等,判断肿瘤的生长抑制情况。
3. 生活质量评估:通过问卷调查或生活质量评分表,了解患者在热疗过程中的症状改善情况,评估疗效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恶性肿瘤患者体外高频热疗的护理
摘要:目的:总结恶性肿瘤患者行体外高频热疗的护理经验。
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患者接受体外高频热疗的常见并发症,制定一系列的护理措施。
结果:25例患者均安全完成治疗,发生皮下脂肪硬结1例,皮肤过热1例。
结论:使用体外高频热疗治疗恶性肿瘤是一种无创、非介入的方法,应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恶性肿瘤体外高频热疗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245-02
体外高频热疗是应用频率为13.56mhz的高频震荡电流作用于在两极中间的人体,在体内肿瘤组织中产有利于高频内生电磁场,电磁场能量被肿瘤组织吸收,转化为执能[1]。
在计算机的控制下,使受热部位温度控制在41~43℃,高热直接损伤肿瘤细胞,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导致肿瘤细胞的凋亡,临床上对恶性肿瘤患者通过60min的治疗,达到灭活肿瘤细胞而不损伤正常组织的目的。
我院2010年1月至今,用体外高频热疗治疗恶性肿瘤25例,取得较好的终了效果。
现将护理经验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5例男18例,女7例,年龄9—84岁,其中肺癌10例、肝癌8例、胃癌5例、子宫癌1例、乳腺癌1例热疗以
胸胸腹部为主。
1.2 治疗方法。
熟悉热疗的适应证,禁忌证,了解患者是否有植入心脏起搏器及体内金属假肢,金属节育环,介入栓塞的钢圈等,热疗前先要预热热疗仪5~10min,再调试热疗仪,调节热疗仪工作参数,温度41~43℃,根据治疗部位调节电极位置,电极与皮肤距离,四肢3cm,躯干5cm,前列腺7cm,治疗时必须根据患者的病情及耐受力调节好温度。
热疗中心温度为41~43℃,时间持续60min 均在化疗后2h,放疗后半小时内进行,每周两次,4—10周为1疗程。
操作中需观察患者局部有无刺痛、温度,功率是否适宜以及患者出汗程度。
操作者需观察患者皮肤有无烫伤,并且打印温度曲线,放入病例中保存,以便作为临床比较依据。
2 结果
体外高频热疗常见的副作用有极少数人会出现10—110烫伤,部分肥胖的人会出现脂肪结块,但上述情况不需要做任何处理,数月后可自行吸收,愈后不留瘢痕。
本组病例中发生皮下脂肪硬结1例,皮肤过热1例,未发生烫伤。
因此,做好热疗的护理能有效减轻副反应,是患者顺利完成治疗的关键,
3 护理
3.1 体外高频热疗前护理。
3.1.1 心理护理:由于体外高频热疗是一项新技术,患者多对此感到陌生,常心存疑虑和恐惧。
故治疗前做好心理疏导,与家属沟通,详细介绍射频热疗的优点、治疗方法、作用及配合治疗的注意
事项。
尽可能消除患者的顾虑及恐惧心理,以取得患者和家属的积极配合。
3.1.2 安全教育及注意事项:病人治疗前尽量少喝水,及可能的排尽尿,对于残留在尿道口的尿液应用纸巾抹干,以免造成治疗过程中的不适感。
治疗时配合护士,尽量保持身体位置不变,及时将受热感觉告诉护士。
摘除患者身上一切金属及具有磁性的物品,以免发生烫伤,及时向患者说明注意事项,若患者有假牙或假肢应尽量取下。
3.1.3 皮肤准备。
患者需穿全棉内裤,充分暴露治疗部位,加热部位若涂有油膏性或湿敷性物质,应除去并清洁皮肤,以免烫伤。
3.1.4 治疗前应询问患者感觉,以便和治疗时对比。
3.2 体外高频热疗中护理
3.2.1 患者准备。
根据治疗部位选择大小合适的极板,患者取平卧位,尽可能使其卧位舒适,叮嘱患者不要移动身体,调节好室内温度以防感冒。
3.2.2 治疗中皮肤护理。
认真评估患者对热的耐受程度,治疗中应随时询问患者的治疗部位热感,皮下脂肪过后这对热耐受力差,出现局部过热或刺痛时应及时调整频率,避免形成皮下脂肪结节或烫伤。
3.2.3 治疗中病情观察。
治疗过程中护士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了解治疗的副作用,当热聊加温至42.5℃时,因体温升高可使循环加快,心输出量增加,因此应观察心率、心律、血压的变化,若出
现面色苍白、冷汗,应警惕虚脱或低血容量性休克。
治疗结束后应缓慢起床,以防止位性低血压的发生。
若患者出现气促、呼吸困难应予吸氧,改变体位,不能坚持治疗者应停止治疗。
治疗过程中患者出汗过多,应用毛巾擦干汗液。
根据患者出汗情况,随时调节室内温度,使患者舒适。
3.3 体外高频热疗后的护理
3.3.1 由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大量出汗,可能出现虚脱,因此射频热疗结束后不要让患者立即离开治疗师,测心率血压正常无不适后方可离去。
3.3.2 治疗后特别是24h内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和照射部位皮肤的变化。
4 讨论
热疗加化疗是提高恶性肿瘤治疗效果的又一治疗手段,热疗可破坏肿瘤细胞质量。
膜的稳定性,使细胞膜的通透性增高,从而增加细胞药物的吸收和渗透,提高细胞内药物的浓度和反应速度,使药物的敏感性增强,可使化疗药物剂量减低,此外,还可激活细胞对药物所致dna断裂的修复,热疗除对肿瘤有治疗作用外,对阻塞性肺炎,胸水,有消除炎症,加速胸水吸收之功效。
我们通过对本组25例患者射频热疗的护理观察,认为射频热疗是一种无创伤痛苦小无严重副作用的治疗方法,可确保热疗疗效,减少并发症发生,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