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眼耳鼻喉科分级护理细化服务标准和服务内涵(上墙)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6
外科分级护理标准及服务内涵一级护理分级标准:1、各种复杂或大手术后的患者;2、严重创伤大面积烧伤的患者;3、神经外科病人的急性期,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需要监护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的;4、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的急腹症患者;5、其他有生命危险,需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护理服务项目及内涵1、每小时巡视患者,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做好护理记录,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2、根据医嘱正确执行治疗,用药措施,并观察患者治疗效果;3、严格执行床头交接班,准备好各种抢救药品、物品、器械等。
4根据外科患者病情,提供生活护理:(1)保持患者卫生、清洁、舒适:保持床单位清洁平整,协助更换衣裤,刷牙漱口,协助面部足部清洁、梳头,剪趾(指)甲,每周必要时清洗头发、刮胡须;协助患者入厕;(2)协助卧床患者翻身及叩背,促进有效咳嗽,保持患者功能体位及卧位舒适;(3)满足患者营养需求,根据病情、医嘱给予饮食指导,协助或指导非禁食患者进食/水;4根据外科患者病情,提供专科护理:(1)留置胃管和尿管患者每日进行口腔护理和会阴护理,保持清洁无异味;(2)保持引流管通畅,注意观察引流液的色、质、量,根据病情及时更换引流袋;(3)牵引及石膏固定患者,注意观察患肢皮肤颜色、温度、有无肿胀及动脉搏动情况;5、关注患者安全,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相应预防措施;6、根据外科疾病特点,动态的提供疾病相关知识及心理支持;执行相关告知制度;7、根据患者病情适时进行健康指导、功能锻炼。
8、保持病室环境清洁整齐,空气清新。
二级护理分级标准:1、病情稳定仍需卧床的患者;2、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3、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稳定的患者;4、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
护理服务项目及内涵1、每2时巡视患者1次,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做好护理记录;2、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用药,并观察患者治疗效果;3、根据外科患者病情,实施生活护理和专科护理:(1)做好患者清洁工作,根据患者需要更换被褥,每日刷牙漱口2次,协助面部足部清洁,保持手部及趾(指)甲清洁,必要时协助患者清洗头发、刮胡须,协助患者入厕;(2)留置胃管和尿管患者,每日根据病情给予口腔护理和会阴护理;(3)保持引流管通畅,注意观察引流液的色、质、量,根据病情及时更换引流袋;(4)满足患者营养需要,根据病情、医嘱给予饮食指导,协助非禁食患者进食/水;(5)牵引及石膏固定患者,注意观察患肢皮肤颜色、温度、有无肿胀及动脉搏动情况;4、保持患者功能体位及卧位舒适,协助患者床上、下床活动;5、关注患者安全,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相应预防措施;6、根据外科疾病特点,动态的提供疾病相关知识及心理支持;执行相关告知制度;7、根据患者病情适时进行健康指导、功能锻炼;8、保持病室环境清洁整齐,空气清新。
耳鼻喉疾病分级诊疗服务技术方案
引言
本方案旨在为耳鼻喉疾病患者提供有效的分级诊疗服务。
通过明确的分级标准和相应的治疗方案,我们将努力优化患者的诊疗体验,并提高治疗效果。
以下是我们的技术方案。
分级标准
一级
- 耳鼻喉疾病初发期
- 症状轻微,不影响日常生活
- 临床检查结果正常
二级
- 耳鼻喉疾病已发展至中期
- 症状较明显,但尚能忍受
- 临床检查结果存在异常
三级
- 耳鼻喉疾病已发展至晚期
- 症状严重,已明显影响日常生活
- 临床检查结果明显异常
技术方案
一级治疗
- 药物治疗:针对具体症状进行合理使用药物- 保健指导:提供合理饮食和生活指导
二级治疗
- 药物治疗:根据病情选择特定药物进行治疗- 物理疗法:如针灸、推拿等辅助治疗方法
三级治疗
- 手术治疗: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 康复治疗:手术后进行恢复性治疗
结论
本文档提供了耳鼻喉疾病分级诊疗服务的技术方案,希望通过该方案能够为患者提供有效的诊疗服务,提高治疗效果,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耳鼻喉科分级护理质量标准鼻内窥镜术后患者的护理【一级护理】A级全麻术后,年龄在70岁或70岁以上等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
观察内容:1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
2患者意识情况。
3鼻腔填塞物在位情况。
4鼻腔出血,渗血情况及口中是否有新鲜血液吐出。
5合并其他疾病的有无特殊变化。
6颜面肿胀情况。
7用药后的反应及效果。
8病人主诉。
9观察排尿,排便的性质,颜色,气味,量。
护理措施1 与手术室护士交接患者及物品,了解术中情况。
2 术后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
全麻清醒,血压稳定后改为半坐卧位。
协助床上移动,协助患者翻身及有效咳嗽。
3 氧气吸入,心电,血压,血氧检测。
4 晨间护理,整理床单元,面部清洁和梳头,每日1次。
每小时巡视病房,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5 遵医嘱合理安排药物的静点时间,顺序,滴速。
6 保持个人卫生,进食后漱口,给予口腔护理。
每日1次。
全麻清醒6小时后和局麻术后4小时协助患者进食水。
7 指导肥胖,老年人,肌肉松弛的患者学会张口呼吸。
加强夜间巡视,注意呼吸及意识变化。
晚间护理,整理床单位每日一次,给予面部清洁,口腔护理,足部清洁,会阴护理。
8 注意生命体征的变化。
9 评估颜面部情况,口中分泌物及填塞物固定情况。
10 评估鼻腔渗血情况。
11 局部给予冷敷。
12 卧位护理:协助患者翻身及有效咳嗽2小时1次,必要时协助床上移动,压疮预防及护理。
患者卧位舒适,保持良好的功能体位。
加强对患者的安全管理。
13排泄护理:需要时给予失禁护理或者床上使用便器,压疮预防及护理。
加强术后宣传,注意保持大便通畅。
14 心理护理。
15 床上温水擦浴每2——3日1次。
16 其他护理:需要时协助更衣,每周1次床上洗头,需要时指、趾甲护理。
B级:局麻术后6小时以内等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
观察内容:1 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
2 鼻腔填塞物在位情况。
3 鼻腔出血,渗血情况及口中是否有新鲜血液吐出。
4 合并其他疾病的有无特殊变化。
5 颜面肿胀情况。
分级综合护理服务标准目标本文档旨在为分级综合护理服务提供清晰的标准和指导。
通过定义服务的范围、要求和实施步骤,我们将确保提供的护理服务质量一致,并满足患者的需求。
定义分级综合护理服务是一种根据患者需求和病情进行分级的护理服务。
根据临床判断和护理要求不同,患者可以获得不同级别的护理服务。
分级标准1. 一级护理服务- 针对健康稳定、日常生活能力较强的患者。
- 提供常规监测、药物管理和基本护理服务。
- 满足患者的基本护理需求,保持生活质量。
2. 二级护理服务- 针对身体机能受限、需要较多关注的患者。
- 包括一级护理服务,并增加康复护理、身体活动支持等服务。
- 帮助患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3. 三级护理服务- 针对病情复杂、需要持续护理的患者。
- 包括一、二级护理服务,并增加持续监测、专业护理团队支持等服务。
- 提供全方位的护理,确保患者病情稳定并改善。
分级实施步骤1. 评估患者病情和护理需求。
2. 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护理服务级别。
3. 分配相应的护理资源和护理人员。
4. 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满足患者的需求。
5. 定期评估患者病情和护理效果,调整护理计划和服务级别。
要求为了确保分级综合护理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我们提出以下要求:- 护理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护理技能和知识,能够提供相应级别的护理服务。
- 护理资源应合理配置,以满足患者需求和服务要求。
- 护理记录应准确、完整,并及时反馈给患者和相关医疗团队。
- 护理过程中应注重患者的隐私和尊重,保护患者的权益。
结论通过制定分级综合护理服务标准,我们能够提供一致、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满足患者的需求。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将严格按照分级标准和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服务质量、安全性和患者满意度的提高。
2023年《眼耳鼻喉科护理》课程标准一、本课程的性质《眼耳鼻喉科护理》是一门具有明显专科特色的护理基础课程,学好本课程对护理学生的专科护理实践具有重要的临床现实意义。
教学内容以眼耳鼻喉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与护理相结合,在讲授各科系统常见病因、病理及临床表现的基础上,重点强调眼耳鼻喉科常见多发病术前术后的护理与健康指导,护理部分均采用护理程序的方式授课,力求突出护理特色,强调病人的整体护理与专科护理,反映出现代护理的整体观点。
二、本课程教学目的及任务学习和从事五官科护理工作,必须树立整体观念,注意全身与局部关系,了解药物史、家族史和环境因素,了解和掌握五官科与全身疾病的关系和规律,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才能全面提高护理质量,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培养学生自学、观察、思维表达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同时还要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
三、本课程教学跟相关课程的衔接《解剖学》、《病理生理学》、《健康评估》、《内科学》、《外科学》。
四、教学时数分配教学时数分配表五、本课程主要教学内容第一章眼科基础知识1.识记眼球的解剖结构和生理。
2.识记角巩膜缘的解剖结构特点和房水的循环途径。
3.识记眼睑组织学和结膜、泪道解剖结构特点。
4.识记眼部检查和视功能检查的主要内容。
5.理解常用护理操作技术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6.理解视路的传导通路。
7.理解眼眶骨壁的结构及与眼眶内神经、血管的关系。
8.理解眼外肌解剖结构特点及其功能。
第二章眼睑及泪器病患者的护理1.识记睑腺炎、睑板腺囊肿、急性泪囊炎、慢性泪囊炎的概念。
2.识记睑腺炎、睑板腺囊肿、睑缘炎、睑内翻和倒睫、睑外翻和眼睑闭合不全、上睑下垂、泪囊炎的病因、发病机制、护理评估及治疗要点。
3.识记睑腺炎切开排脓时切口的位置及方向。
4.理解泪道阻塞或狭窄的常见原因,并进行护理评估。
5.运用能运算本章所学的知识为睑腺炎及泪囊炎患者制订完善的护理计划。
能判断泪道冲洗时泪道是否通畅及可能阻塞的部位。
内一科分级护理细化服务标准和服务内涵级护理服务标准1 .急性心肌梗死、高血压危象、恶性心律失常、主动脉夹层、急性左心衰等趋于稳定的重症患者。
2•心脏介入治疗后、心肺复苏术后、严重电解质紊乱、心绞痛、心衰病情不稳定,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3.心衰或多脏器功能衰竭,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
4.自理能力重度依赖的丿者。
1•每小时巡视患者1次,密切观察患者的神志、瞳孔、液体输入、各种管路及皮肤情况、监护指标,做好护理记录。
2.根据病情每日测量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用药,并观察患者治疗效果。
4•正确实施口腔护理,压疮预防和护理,管道护理,安全护理等护理措施,规范使用安全警示标识。
5•对患者提供适宜的生活照顾和康复指导。
6•根据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给予基础护理,专科护理,保持患者清洁,舒适。
1•每天整理床单位2次,保持整洁。
、每2小时协助患者进行一次翻身,必要时拍背及指导有效咳嗽。
2•协助患者面部清洁和梳头,会阴护理,足部清洁。
3•协助患者温水擦浴、更衣。
需要时协助洗头。
4•每周协助患者修剪指、趾甲、刮胡子1次。
5•协助患者进食,进水(禁饮食患者除夕卜)。
6•留置尿管患者每天进行2次尿道口消毒。
7•膀胱冲洗患者,每1-2小时巡视一次,观察引流是否通畅和引出液颜色、性质和量。
8•排泄护理:协助患者床上使用便器,对二便失禁病人给予失禁护理。
9•管路护理:保持引流管通畅固定,每天更换引流袋一次。
1 0 •卧位护理:协助患者舒适体位及康复需要引流位。
定时进行翻身、拍背、按摩预防压疮。
1 1・安全护理:烦躁不安、老人使用床档,活动障碍患者给予气垫床。
一科2016 年9月修订。
眼科分级护理服务项目眼科病区分级护理服务目录根据卫生部《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试行)》及《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试行)》等三个文件的精神,结合本专科实际特制定基础护理服务标准及服务内涵和项目如下:一级护理服务内容一级护理服务对象:1、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2、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3、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4、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如眶蜂窝织炎、眼爆炸伤合并气胸或颅内出血;5、全麻术后六小时内需要监护的患者。
一级护理服务内涵及服务项目:1、每小时巡视病人,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的变化,并做好护理记录;2、密切观察切口敷料、眼眶局部组织肿胀、有无颅内感染的症状;3、正确及时执行医嘱,密切观察药物的疗效及副作用;4、对生活不能自理患者,落实基础护理,完成晨晚间护理,定期洗头、洗浴及修剪指甲,保持患者的三短九洁;(2)定时翻身,落实预防压疮的护理;(3)做好失禁护理,协助床上使用便器,留置尿管者每日尿道口消毒2次;(4)协助患者进食、饮水或鼻饲护理;5、生活部分自理者协助进行基础护理;6、落实专科护理,眼部手术后采取半卧位,减轻颅内压;7、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8、实施危重患者安全护理措施。
二级护理服务内容二级护理服务对象:1、病情稳定,仍需卧床的患者;2、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
如:眼前段疾病:前房积血、角膜溃疡、眼球穿通伤术后、眼化学烧伤、青光眼手术后病人;眼后段疾病:急性视神经炎、视神经挫伤、视网膜脱离手术后的病人。
二级护理服务内涵及服务项目:1、每2小时巡视病人,观察病人生命体征的变化;2、根据病情,观察眼部情况,如眼压变化、积血情况、角膜溃疡面的变化等;3、准确执行医嘱,注意降眼压药物的不良反应以及局部应用眼药水的效果;4、及时完成术前特殊准备,如冲洗泪道、散瞳、备皮等;5、提供相关的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6、及时、准确、完整书写护理记录。
分级护理服务细化标准特级护理服务标准【分级标准】维持生命,实施抢救性治疗的重症患者;病情病危,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各种复杂或大手术或严重创伤的患者;【护理要点】1、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评估患者病情及安全风险,制定护理计划,严密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意识及其他病情观察指标;2、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输液滴速与患者病情或医嘱要求相符,治疗处置过程中保护患者的隐私;3、根据医嘱,准确测量出入量;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整理床单元、面部清洁、口腔护理、会阴护理(2次/每日);足部清洁(1次/每日);床上擦浴(1-2次/每日);床上洗头(根据患者病情1次/每周);对非禁食患者协助进食/水;根据需求协助床上使用便器、更衣、梳头、指/趾护理等;各类导管标识清楚、护理规范,如:PTCD管护理、PICC管护理、CVC管护理、胃管护理、胸腹腔引流管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如压疮、跌倒/坠床的护理及预防;5、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符合病情需要:协助患者翻身及有效咳嗽(1次/每2小时);床上移动、做好压疮预防及护理;6、严格实施床旁交接班;7、专人守护患者;8、责任护士掌握患者姓名及主要诊断、知晓患者适宜的饮食、了解患者睡眠状况及排泄情况、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并给予疏导;掌握患者主要病情、主要治疗、主要护理问题及措施、潜在危险及预防措施;9、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心静脉置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病率、留置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发病率有统计分析与改进;10、根据患者病情及需求制定健康教育计划,患者接受有创护理操作前告知患者/家属治疗目的及注意事项,并履行书面同意手续;根据患者/家属需求开展多种形式(个别指导、集体讲解、文字宣传、座谈会等)的健康指导,告知患者/家属适宜的饮食及注意事项、适宜的活动及注意事项、药物治疗的目的及注意事项、特殊检查前后的注意事项、医疗护理和康复措施。
眼耳鼻喉科分级护理细化服务标准和服务内涵眼耳鼻喉科分级护理细化服务标准和服务内涵根据卫生部《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试行)》及《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试行)》等三个文件的精神,结合本科室实际特制定分级护理标准,服务内涵及服务项目公示如下:特级护理服务内容特级护理服务标准:1.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2.重症监护患者;3.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监测病情的患者;4.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并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5.其他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如严重喉外伤伴呼吸困难、鼻咽癌晚期(大出血)、小儿气管异物。
特级护理服务内涵及服务项目1.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做好心电监护;2.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并观察了解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药物反应;3.落实基础护理(1)每日进行晨、晚间护理,定期头发、洗浴及修剪指/趾甲,保持三短九洁;(2)定时翻身,落实预防压疮的护理;(3)做好失禁护理,协助床上使用便器,留置尿管者每日尿道口消毒2次;(4)协助患者进食、饮水或鼻饲护理;4.根据医嘱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5.落实专科护理,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给予半卧位或侧卧位,防止出血窒息;6.实施床旁交接班;7.实施危重患者安全护理措施;8.制定计划,做好护理记录。
一级护理服务内容.一级护理服务标准:1.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2.手术后或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3.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4.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如鼻出血伴高血压病、梅尼埃病。
急性会厌炎伴呼吸困难、泪囊炎全麻术后、青光眼、复合眼外伤、乳突根治术后1~2天、耳鼻咽喉肿瘤术后1~7天、气管切开术后病情稳定者、各种鼻部外伤伴颅内损伤、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
一级护理服务内涵及服务项目:1.每1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2.密切观察眼部、鼻部、咽喉部出血情况,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给予半卧位或侧卧位,防止出血窒息;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药物措施,观察及了解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药物反应。
眼耳鼻喉科优质护理服工作计划眼耳鼻喉科优质护理服务工作计划一、工作目标和目标规划1. 提升服务质量,满足患者需求。
2. 加强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3. 提高团队协作,实现高效工作。
4. 不断完善服务模式,提高患者满意度。
二、工作任务和时间安排1. 制定科室服务标准,明确服务流程和职责分工,1周完成。
2. 按照科室服务标准,制定医生、护士工作任务计划表,每月评估确定,并根据工作量适当调整。
3. 采取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患者就医感受和服务需求,每季度开展。
4. 定期开展培训,提高团队专业技术水平和服务态度,每月至少1次。
三、资源调配和预算计划1. 按照服务标准,协调医疗设备和医用耗材的配备,确保护理工作需要,每年评估一次。
2. 针对服务需求,适度增加人员配备,保证服务质量,每年评估一次。
3. 制定科室预算计划,合理分配和使用财务资源,每年评估一次。
四、项目风险评估和管理1. 分析服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风险,制定防控措施,减少服务投诉次数,每季度评估一次。
2. 对重症患者和高危患者加强监护,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保障患者安全,每日检查一次。
五、工作绩效管理1. 对医生、护士完成的工作任务进行考核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善意见,每月评估一次。
2. 采取患者满意度调查等方式,对团队工作进行绩效评估,每季度评估一次。
3. 对成效显著的个人和团队进行表扬和奖励,激励工作热情,每年评估一次。
六、沟通协调工作1. 建立定期会议制度,及时沟通协调工作中的问题和难点,每周开一次会。
2. 加强与其他科室的沟通协调,推进跨科室合作,提高服务水平,每月开展一次。
七、工作总结和复盘1. 定期开展工作总结和复盘,分析工作中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改进服务质量,每季度开展一次。
2. 及时总结和归纳工作经验和成果,做好经验分享和传承,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每年开展一次。
以上是眼耳鼻喉科优质护理服务工作计划,旨在实现服务质量的提升,满足患者需求,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以及加强团队协作和工作效率的提高。
内一科分级护理细化服务标准和服务内涵1 .急性心肌梗死、高血压危象、恶性心律失常、主动脉夹层、急性左心衰等趋于稳定的重症患者。
2.心脏介入治疗后、心肺复苏术后、严重电解质紊乱、心绞痛、心衰病情不稳定,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3.心衰或多脏器功能衰竭,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
1•每小时巡视患者1次,密切观察患者的神志、瞳孔、液体输入、各种管路及皮肤情况、监护指标,做好护理记录。
2•根据病情每日测量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用药,并观察患者治疗效果。
4.正确实施口腔护理,压疮预防和护理,管道护理,安全护理等护理措施,规范使用安全警示标识。
5.对患者提供适宜的生活照1•每天整理床单位2次,保持整洁。
、每2小时协助患者进行一次翻身,必要时拍背及指导有效咳嗽。
2.协助患者面部清洁和梳头,会阴护理,足部清洁。
3.协助患者温水擦浴、更衣。
需要时协助洗头。
4.次。
5.外)6.^毒。
每周协助患者修剪指、趾甲、刮胡子协助患者进食,进水(禁饮食患者除留置尿管患者每天进行2次尿道口消级护理服务标准4.自理能力重度依赖的患者。
顾和康复指导。
7. 膀胱冲洗患者,每1-2小时巡视一6•根据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给予基础护理,专科护理,保持患者清洁,舒适。
次, 观察引流是否通畅和引岀液颜色、性质和量。
8 .排泄护理:协助患者床上使用便器,对二便失禁病人给予失禁护理。
9 .管路护理:保持弓I流管通畅固定,每天更换引流袋一次。
1 0 .卧位护理:协助患者舒适体位及康复需要引流位。
定时进行翻身、拍背、按摩预防压疮。
1 1.安全护理:烦躁不安、老人使用床档,活动障碍患者给予气垫床。
级护理服务标准级护理服务标准一科1.冠心病、心肌炎、心律失常、心肌病、心肌梗死、瓣膜病等心血管疾病自理能力轻度依赖,仍需卧床的患者。
2.心血管疾病病情稳定,自理能力中度的患者。
心血管疾病病情稳定者或处于康复期,自理能力轻度依赖或无需依赖的患者。
耳鼻喉科优质护理服务的目标内涵及措施耳鼻喉科优质护理服务的目标内涵及措施耳鼻喉科优质护理服务的目标内涵及措施一目标“优质护理服务”是指以病人为中心,强化基础护理,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深化护理专业内涵,整体提升护理服务水平。
“以病人为中心”是指在思想观念和医疗行为上,处处为病人着想,一切活动都要把病人放在首位;紧紧围绕病人的需求,提高服务质量,控制服务成本,制定方便措施,简化工作流程,为病人提供“优质、高效、低耗、满意、放心”的医疗服务。
二内涵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主要包括:要满足病人基本生活的需要,要保证病人的安全,要保持病人躯体的舒适,协助平衡病人的心理,取得病人家庭和社会的协调和支持,用优质护理的质量来提升病人与社会的满意度。
三落实措施入院护理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士面带微笑、起立迎接新病人,给患者和家属留下良好第一印象。
2备好床单元,将病人护送至床前,妥善安置,并通知医生,完成入院体重、生命体征的收集。
3主动进行自我介绍,入院告知:向病人或家属介绍管床医生和护士、科主任、病区护士长,介绍病区环境、呼叫铃的使用、作息时间及有关管理规定等。
通知辅助护士送第一壶开水到床前。
4了解病人的主诉、症状、自理能力、心理状况。
5如急诊入院,根据需要准备好心电监护仪、吸氧装置、负压吸引装置等。
6鼓励患者和家属表达自己的需要和顾忌,建立信赖关系,减轻患者住院的陌生感或孤独感。
晨间护理1采用湿扫法清洁并整理床单元,及时更换床单元,病员服。
2听力障碍、气管切开患者,老年人及婴幼儿多给予生活护理。
3检查各管道固定及通畅情况,治疗完成情况。
4禁食、鼻饲患者做好口腔护理,气管切开者做好气管套管护理。
5晨间交流:询问夜间睡眠,疼痛等情况。
晚间护理1整理床单元,必要时予以更换。
2对于术后疼痛的病人,应注意周围环境安静便于入睡。
3足部清洁及睡前排便护理。
4做好口腔护理,气管套管护理。
5病重病危的病室保留廊灯,便于观察病人。
饮食护理1根据医嘱给予饮食指导,告知其饮食内容。
眼耳鼻喉科分级护理细化服务标准和服务内涵
眼耳鼻喉科分级护理细化服务标准和服务内涵根据卫生部《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试行)》及《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试行)》等三个文件的精神,结合本科室实际特制定分级护理标准,服务内涵及服务项目公示如下:
特级护理服务内容
特级护理服务标准:
1.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
2.重症监护患者;
3.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监测病情的患者;
4.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并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5.其他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如严重喉外伤伴呼吸困难、鼻咽癌晚期(大出血)、小儿气管异物。
特级护理服务内涵及服务项目
1.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做好心电监护;
2.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并观察了解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药物反应;
3.落实基础护理(1)每日进行晨、晚间护理,定期头发、洗浴及修剪指/趾甲,保持三短九洁;(2)定时翻身,落实预防压疮的护理;(3)做好失禁护理,协助床上使用便器,留置尿管者每日尿道口消毒2次;(4)协助患者进食、饮水或鼻饲护理;
4.根据医嘱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5.落实专科护理,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给予半卧位或侧卧位,防止出血窒息;
6.实施床旁交接班;
7.实施危重患者安全护理措施;
8.制定计划,做好护理记录。
一级护理服务内容
一级护理服务标准:
1.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
2.手术后或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
3.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
4.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如鼻出血伴高血压病、梅尼埃病。
急性会厌炎伴呼吸困难、泪囊炎全麻术后、青光眼、复合眼外伤、乳突根治术后1~2天、耳鼻咽喉肿瘤术后1~7天、
气管切开术后病情稳定者、各种鼻部外伤伴颅内损伤、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
一级护理服务内涵及服务项目:
1.每1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2.密切观察眼部、鼻部、咽喉部出血情况,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给予半卧位或侧卧位,防止出血窒息;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药物措施,观察及了解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药物反应。
4.落实基础护理,根据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满足基本生活需求,使患者清洁、舒适(1)生活不能自理者,生活护理要求同特级护理。
(2)生活部分自理者,协助患者完成生活护理;
5.加强专科护理,注意口腔清洁;
6.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尽量避免打喷嚏,为语言交流障碍会写字患者提供写字板,不能读写患者通过图片、简单的手势进行交流;
7.实施床旁交接班;
8.实施危重患者安全护理措施。
二级护理服务内容
二级护理服务标准:
1.病情稳定,仍需卧床的患者;
2.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如:耳鼻咽喉手术后病情趋向稳定但仍需卧床者、耳前瘘管、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中隔偏曲、腺样体肥大、慢性扁桃体炎、食管异物、声带囊肿、甲状舌骨囊肿、白内障、角膜炎、翼状胬肉、虹睫炎、角膜异物等。
二级护理服务内涵及服务项目
1.2小时巡视一次病房。
注意观察病情,观察特殊治疗或特殊用药后的反应及效果;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2.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切记乱用滴眼液、滴鼻剂,用药前应详细问明使用方法,掌握正确的滴眼、滴鼻方法。
3.落实基础护理,根据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满足基本生活需要,使患者清洁、舒适。
(1)生活部分自理者,协助患者完成生活护理;(2)生活部分自理者,鼓励和指导患者完成生活护理,促进康复。
4.做好专科护理及健康指导,扁桃体术后第3天开始“多讲话、多漱口、多进食”,以增强体力,防止伤口粘连,瘢痕挛缩而后遗咽物感;手术患者出院后三个月避免激烈或重体力活,防止过度劳累。
三级护理服务标准
1.生活完全能够自理且病情稳定的患者;
2.生活完全自理且处于康复期的患者;如:平诊手术前,手术后可下床者。
如突发性耳聋、分泌性中耳炎、扁桃体周围炎、声带息肉、过敏性鼻炎等。
护理服务内涵及服务项目
1.每3小时巡视一次病房,掌握病人病情及思想情况,注意病人饮食及休息;
2.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3.鼓励和指导患者完成生活护理,促进康复;
4.每日整理床单位2次,并保持床单位整洁;
5. 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