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张爱玲与人性揭露
- 格式:ppt
- 大小:357.51 KB
- 文档页数:55
2010年4月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Ap r .2010第27卷第4期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ducati onVol .27 No 14浅析张爱玲笔下哀伤苍凉的女性形象吴洪莉(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武汉430072)摘 要:在动荡的20世纪40年代中叶,张爱玲如同一枝奇葩,怒放在当时的中国文坛上,开得美丽肆意而悲壮苍凉。
她绮丽而苍凉的小说流传至今,并未因岁月的流逝而失去魅力,反而在当代文学家园大放光彩。
张爱玲的小说诉说了一个个女性的命运:婚姻无真爱、相恋无圆满、两代无亲情。
她执着于世俗的生活状态,关注俗世生活中女性的自我追求。
她以清醒的女性意识书写女性的悲剧人生命运,笔下的女性世界迥异于传统女性。
她通过女性的悲剧观照出人性的弱点,进而站在女权主义的立场上,发出呼唤女性自我觉醒的时代呐喊。
关键词:张爱玲小说;悲剧女性;独立追求收稿日期:2010-03-10中图分类号:I 2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344X (2010)420018203作者简介:吴洪莉,女,湖北武汉人,研究方向为广播电视学。
张爱玲在三四十年代的旧上海,几乎在一夜之间横空出世,成为当时文坛上最为璀璨的明星。
她出手即为经典,上路即达巅峰,以苍凉的笔润,奇谲的想象震撼着文坛。
“读她的作品,如同在一架钢琴上行走,每一步都发出音乐。
她的小说擅长以女性的纤细与敏感从生活中发现真谛,从细微处提示人们的生存状态,她的作品弥漫着冷峻的悲剧色彩,展示了沪、港洋场高等华人的空虚、腐烂、变态的灵魂,虚假的情爱,无爱的婚姻,生命的琐细,人性的扭曲在其作品中随处可见,写尽了人生百态、人世沧桑。
”于青在《张爱玲全集》序中写道,她寻找的是女奴时代谢幕后女性角色的方式,表达她深深的渴望,渴望女性能挣脱历史的、文化的、生理的、心理的诸般枷锁的桎梏成为自在的女性优美的生存。
她的作品为我们文学宝库又增添了一批独特的女性形象。
论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形象一、绝望和苍凉在张爱玲的作品里,绝望与苍凉充斥其中,很少有大团圆的结局。
这是张爱玲的创作风格,张爱玲作为一个女性书写者,她以老辣犀利的笔触刻画了一系列女性形象,以独有的绝望和苍凉的人生意识揭示了她们的生存困境,表现了她们面对这种困境时的异化以及抗争。
对女性生存困境的探索,张爱玲的贡献主要表现为:挖掘女性不能脱离困境的原因,揭示女性在经济、精神上的难以自立,展现女性个性解放的艰难。
女儿,阴影下的生存与毁灭张爱玲自小生活在一个充满遗少气氛和现代文明相交杂的环境中。
父亲是一个典型的旧式文人加大家族浪荡子式的人物,而母亲和姑姑则是接受了西方文明洗礼的新代人物。
面对这样一种新旧文明“犯冲”的状况,她深深体味到自我在家庭中,她所属的那个没落阶层在社会中,人类在荒凉的时空背景中等诸种失落:这种失落感构成作者的情绪基调,笼罩在作品中,使人物的内心体验都呈现出宿命的虚无感,形成了她作品主题的总特色:悲观、虚无。
我们知道,作家童年的性经验缺失对于作家以后的创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张爱玲自小在豪门巨族中过着孤独而凄凉的生活。
旧式豪门巨族的腐朽生活在她面前上演了一幅幅鸦片烟、姨太太、争遗产、狎妓的丑剧,同时她又经历了父母离异的痛苦,16岁时在“继母”的统治下讨生活。
其间曾被父亲幽禁,“他扬言要用手枪打死我。
”逃离之后,进入母亲的家。
虽然精神上比以前要充实一些,但每每陷入物质困境。
有着彻骨经验的作者,作品所体现出来的内容也是极为深刻的。
作为一个爸爸不疼妈妈不爱的女儿,张爱玲笔下的女儿几乎都是不幸的。
川嫦死去的原因绝望和苍凉是张爱玲作品的底色,也是其笔下女性形象表现出的共同的生存状态。
她们一直笼罩在绝望的挣扎和苍凉的人生况味之中。
自私,是人性的魔障,也是血缘亲情的天敌。
张爱玲尖刻地挑剔着人的生存世相后面隐藏的人性真相,她总是能够发现种种装饰性表象后面隐藏的空虚、自私、盲目。
“为门第所限,郑家的女儿不能当女店员,女打字员,做‘女结婚员’是她们唯一的选择。
试评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奴性意识摘要张爱玲的小说名作《传奇》中所描绘的女性性格中存在着浓厚的奴性意识,主要体现在为男性而奴、为经济而奴。
她们为奴的真正原因有二,即社会背景和女性自身关键词:《传奇》女性奴性意识成因中图分类号:IXX年代,张爱玲以其细腻而深邃的笔法,成为上海文坛的一朵奇葩,成为我国文坛上一颗亮丽的新星,照射出‚传奇‛的光芒。
张爱玲用富有个性的笔触描写了40年代沦陷区上海人的生活、爱情及在此过程中穷形尽相的人性,正如她在《传奇》前言所说:‚书名叫《传奇》,目的是在传奇里寻找普通人,在普通人里寻找传奇。
‛在张爱玲笔下的普通女性,色彩缤纷,形象各异。
然而,在她们的骨子里,惊人地一致拥有一颗女奴的灵魂,她们都深深的有着封建宗法制度的烙印,世世代代的封建传统意识,世世因袭的女性生来是男性附庸的‚女奴意识‛把她们深深封锁在心狱的牢笼里,毁灭着她们的灵魂与生命。
张爱玲没有赋予她笔下女性‚神圣、纯洁、勇敢、新潮‛的华衣,而是沉稳地打开了旧家庭尘封的大门,让那些生活在旧上海的‚饮食男女们‛一个个显出他们的凡胎俗骨,暴露出他们性格中的阴暗面,女性尤其如此一张爱玲集中描写生活在古老中国屋檐下的最普通的女性她写她们没有男人作支柱的家庭是如何的凄凉、悲哀;没有被男人所爱的生活又是如何的痛苦和艰难;间或也描写由此而来的人性变态。
跟随着张爱玲的笔触,我们看到了一幅女性在其生命长河中起浮沉落的群像图,也目睹了女性如何扮演着可怜而又可悲的奴性角色《沉香屑・第一炉香》中的葛薇龙看着自己走上将悲欢强系于男人身上的浮萍之路,出演了女性为爱情而将自身毁灭的老而又老的故事。
原本单纯的她由于求学而误入姑妈‚鬼气阴森的世界‛,不可自拔地蜕变成了弄人弄钱的奴仆。
在姑妈言传身教下,她一步步堕落了,失去了自控力,唯一的只能是用爱情来弥补一下内心的空虚。
她深刻地领悟到‚一个新的生命,就是一个男子‛。
于是她渴望乔琪桥的爱,并为此奋然不顾。
她的生命只需一点点的爱情支撑就足够了。
中文摘要纵观对张爱玲的研究,其小说中的女性一直是研究的重点和热点,而小说中的男性形象却很少受到研究者关注。
本文以张爱玲小说中男性形象分析为切入点来论述张爱玲小说的男性书写以及男性观。
在小说中,张爱玲采用女性主体叙事方式来表现男性、审视男性、颠覆男性,为我们塑造了一群自私、阴郁、猥琐的男性形象。
本文第一部分即根据张爱玲所采用的贬异书写策略和两性参差对照的书写策略,将其小说中的男性形象分为四种类型加以分析。
第二部分从男性阳刚性征、爱情理想与责任担当三方面来揭示张爱玲迥异于传统的男性观。
张爱玲笔下的男性已不再具有男性的阳刚性征,人类所特有的情感与责任在他们身上也消失殆尽。
第三部分则对张爱玲这种男性观所产生的原因进行挖掘,指出张爱玲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及个人生活经历对其男性观形成所产生的重大影响,最后指出张爱玲迥异于传统的男性观的重大意义与价值。
关键词:张爱玲;男性书写;男性观AbstractReview the search to Zhang AiLing, the female in her novel has been the point and hot spot of search.,however,the male image in the novel is seldom paid attention by the researcher. This text takes the male image analysis in the novel of Zhang AiLing as to correspond dot to discuss Zhang Ailing's male write and male view.In the novel ,Zhang Ailing express men, examine men and subversion men through adopt the narrative way of make women as master and depicted a huge number of Selfish cheerless and obscene men for us. In the first part of this thesis,we can classify and an analyze the male image according the strategies of devaluate difference write and both sexes comparison write what had been adoptted by Zhang AiLing. In the second part we point out the untraditional look towards the man of Zhang AiLing from these aspects that include virility ,love and responsibility. The men writing by Zhang Ailing have lost the virility,Emotion and responsibility .In the third part, we analyze the source of Zhang A iling’s such look towards men and point out the reason what Zhang’s such look towards men is the Live antecedents,personal experience and Community, cultural back ground of the writer in those days.Finally point out the great significance and worth of Zhang A iling’s such look towards men.Keyword:Zhang Ailing;depiction of man;Zhang’s look towards men目录前言 (1)一、张爱玲小说中的男性书写 (2)(一)寡廉鲜耻、不务正业的遗老遗少形象 (3)(二)虚伪自私、人格分裂的假绅士形象 (4)(三)风流倜傥、迷失自我的洋场浪子形象 (6)(四)其他庸俗丑陋的都市男性形象 (8)二、张爱玲男性观的体现 (10)(一)对传统男性阳刚性征的阉割 (10)(二)对传统男性爱情理想的质疑 (11)(三)对传统男性责任担当的反思 (12)三、张爱玲男性观形成的原因 (16)(一)个人生活经历 (16)(二)社会历史文化 (18)结语 (20)参考文献 (21)致谢 (22)前言自四十年代轰动文坛以来,张爱玲的传奇作品与身世就一直吸引着众多研究者的目光。
2016年09月下半月刊张爱玲小说中的主要思想感情□周冰倩张爱玲是一位目光敏锐,充满智慧的作家,其对于生命的理解极为透彻,所写的小说思想入木三分,能够一针见血地指出人们在生活中遇见的种种矛盾。
张爱玲的文字中,透露出一种傲然、冷漠而又苍凉的气息,似乎是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用冷眼观察着这个世俗的社会,然后用尖锐的笔描写下生活的种种现实。
张爱玲笔下的小说,透露着浓郁的悲剧色彩,展示了赤裸裸的人性。
一、张爱玲小说主题思想的悲剧色彩在张爱玲的小说中,无处不渗透着浓浓的悲剧色彩。
张爱玲用一种接近于冷酷的感觉,描述了一个又一个凄凉的故事。
张爱玲十分自省,且有着都市人的孤傲感和优越感,但同时又显得十分孤独。
因此她对这个时代产生了独特的心理体验,在塑造人物形象的时候又在无意识中引用了亚里士多德有关悲剧人物的美学论述。
这和张爱玲的自身经历是分不开的。
张爱玲生于上海这个城市中,并生长在一个具有封建思想和西方思想交融的家庭。
这种家庭背景使得张爱玲受到了两种文化的熏陶,因此比同龄人成熟更早。
张爱玲的性格也比较怪异,有着遗世独立的人生态度,这也对其小说的主题产生了直接影响。
由于张爱玲的人生经历和家庭环境都比较特殊,其小说的主要思想感情也弥漫着浓郁的悲剧色彩[1]。
张爱玲的交际圈子比较狭窄,没有太多朋友,而知己更少。
在这样的背景下,张爱玲用笔描写出了各种扭曲的人格与变态的灵魂,一步一步地把读者引入了自己的世界中。
与此同时,张爱玲也表达出了自己小说独有的艺术美感。
在当时那种“肮脏、复杂、不可理喻的现实中”,张爱玲就如同一颗流星,在天空中画出一条美丽的轨迹,一瞬间飞逝,只留下了经典的文字和无穷的回味。
在她的小说中,人性的自私、冷酷、猥琐、扭曲、虚伪等,表现得淋漓尽致。
而虚假的爱情,没有爱的婚姻,生命的无奈和脆弱等,都体现在张爱玲的小说主题中。
她的小说思想感情,整体透露着一股苍凉的气息,让人寒噤。
而张爱玲的悲剧意识,又深深隐藏在她对于人性的了解之中。
张爱玲小说中的主要思想感情□周冰倩张爱玲是一位目光敏锐,充满智慧的作家,其对于生命的理解极为透彻,所写的小说思想入木三分,能够一针见血地指出人们在生活中遇见的种种矛盾。
张爱玲的文字中,透露出一种傲然、冷漠而又苍凉的气息,似乎是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用冷眼观察着这个世俗的社会,然后用尖锐的笔描写下生活的种种现实。
张爱玲笔下的小说,透露着浓郁的悲剧色彩,展示了赤裸裸的人性。
一、张爱玲小说主题思想的悲剧色彩在张爱玲的小说中,无处不渗透着浓浓的悲剧色彩。
张爱玲用一种接近于冷酷的感觉,描述了一个又一个凄凉的故事。
张爱玲十分自省,且有着都市人的孤傲感和优越感,但同时又显得十分孤独。
因此她对这个时代产生了独特的心理体验,在塑造人物形象的时候又在无意识中引用了亚里士多德有关悲剧人物的美学论述。
这和张爱玲的自身经历是分不开的。
张爱玲生于上海这个城市中,并生长在一个具有封建思想和西方思想交融的家庭。
这种家庭背景使得张爱玲受到了两种文化的熏陶,因此比同龄人成熟更早。
张爱玲的性格也比较怪异,有着遗世独立的人生态度,这也对其小说的主题产生了直接影响。
由于张爱玲的人生经历和家庭环境都比较特殊,其小说的主要思想感情也弥漫着浓郁的悲剧色彩[1]。
张爱玲的交际圈子比较狭窄,没有太多朋友,而知己更少。
在这样的背景下,张爱玲用笔描写出了各种扭曲的人格与变态的灵魂,一步一步地把读者引入了自己的世界中。
与此同时,张爱玲也表达出了自己小说独有的艺术美感。
在当时那种“肮脏、复杂、不可理喻的现实中”,张爱玲就如同一颗流星,在天空中画出一条美丽的轨迹,一瞬间飞逝,只留下了经典的文字和无穷的回味。
在她的小说中,人性的自私、冷酷、猥琐、扭曲、虚伪等,表现得淋漓尽致。
而虚假的爱情,没有爱的婚姻,生命的无奈和脆弱等,都体现在张爱玲的小说主题中。
她的小说思想感情,整体透露着一股苍凉的气息,让人寒噤。
而张爱玲的悲剧意识,又深深隐藏在她对于人性的了解之中。
就如同她自己所说,站在悲剧的基础上揭开了生命华丽的长袍,里面全是人性的黑暗面[2]。
张爱玲红玫瑰与白玫瑰人性的纠结人性,那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迷宫,我们如同追逐永恒的旅者,在这迷宫中追寻着梦想,却也深陷于欲望和痛苦之中。
张爱玲的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内心的纠结。
小说中的主人公——傅雷,深爱着他的妻子翠琴,但却常常被自己的欲望和外界诱惑所困扰。
他既想要追求肉体的欢愉,又矛盾的感到对家庭的责任和对妻子的忠诚。
而他的纠结,正是人性的反映。
傅雷经常陷入外遇的诱惑中。
他被那些红唇白齿的女子所吸引,一次又一次地背叛了自己心爱的翠琴。
他沉迷于外遇所带来的刺激和新鲜感,但同时也良心上的谴责,这就是他人性的矛盾。
他想要享受一切,却又背负着对家庭的责任感。
这种矛盾让傅雷如同红玫瑰和白玫瑰之间的选择,迟疑不决。
与此同时,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也展示出了人性中纠结的一面。
翠琴是一个纯洁而善良的妻子,她全心全意地爱着傅雷,愿意为他付出一切。
然而,她也被傅雷的外遇所伤害,她的内心也充满了痛苦和矛盾。
她爱着傅雷,却又无法接受他的背叛。
她想要离开傅雷,却又舍不得放下他。
翠琴的心中有爱,却也有恨,这是人性的复杂性。
在小说中,人性的纠结还体现在傅雷和翠琴之间的互动中。
他们深爱着彼此,却无法摆脱外界的诱惑和纠葛。
他们的关系时而甜蜜,时而痛苦,如同红玫瑰和白玫瑰之间的对比。
红玫瑰充满了激情和暧昧,而白玫瑰代表了纯洁和宁静。
傅雷和翠琴的人性纠结正是这两种力量的交织。
小说通过展示人性的纠结,揭示了人类内心的深层次矛盾。
我们渴望自由和刺激,但又渴望稳定和安全;我们热爱他人,但也无法抵挡诱惑和背叛。
每个人都会经历这样的纠结,这是人性的本质。
张爱玲以她独特的笔墨描绘了这些纠结,她的文字中充满了对人性深处细微情感的触摸。
她以精湛的描写将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使读者在阅读中感同身受,思考人性的多面性。
《红玫瑰与白玫瑰》不仅仅是一部小说,更是对人性的深刻探索。
通过傅雷和翠琴的故事,张爱玲向我们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纠结。
张爱玲作品特点浓郁的悲凉情怀张爱玲是个悲观主义者,她的作品弥漫着浓厚的悲剧色彩。
她以一种近乎冷酷的悲剧感叙述一个个悲凉的传奇,营造了一个阴气森然的世界,男男女女如在鬼狱进进出出。
人性的自私、卑琐、冷漠、虚伪、扭曲、变态,在其笔下一览无遗;情爱的虚假、无爱的婚姻、生命的残酷与脆弱,在其作品中处处可见。
她的整个创作渗透着一种悲凉的阴气。
张爱玲的悲剧特点表现在她对人性的探索中她站在悲哀的基石上冷冷地掀掉华美的生命袍子,露出人性深处的阴暗、自私、虚伪、孤独、冷漠。
通过张爱玲的作品,我们触摸到了“人性恶”的一面,人的灵魂阴暗与丑陋的一面。
张爱玲笔下的人物苍白、渺小,没有高尚的情操,没有善良的心,也没有质朴、憨厚的性格。
他们在习俗的挤压下沉沦,精神苍白,人与人之间缺乏真情、互助,哪怕是父子母女、兄弟姐妹、妯娌叔嫂;他们在物欲、情欲、性欲的倾轧下,人性变得恐怖不堪,令人不寒而栗,他们便是现代社会“病”了的人。
张爱玲从人的“虚伪性”来揭露“人性恶”,人得“靠不住”。
《红玫瑰和白玫瑰》的男主人公佟振保,事业成功,提拔兄弟,办公认真,热心待友,侍奉母亲,“他做人做的十分兴头”,整个地是这样一个最合理想的中国现代人物。
他先后爱过两个姑娘,玫瑰是个混血姑娘,振保爱他,“他和振保随随便便,振保认为她是天真,她和谁都随随便便,振保认为她有点疯疯傻傻”,这样的女人,在外国或是很普遍,到中国就行不通,把她娶来移植在家乡的社会,那是劳神伤财,不上算的事。
后来,振保又同朋友的妻子娇蕊恋上了,对方一旦要与丈夫离婚,他便怯懦得要死,连那他与娇蕊偷情的公寓也“像大得不可想象的火车,正冲着他轰隆隆地开过来,遮得日月无光。
”他又“疑心自己做了傻瓜,入了圈套”,他怕毁了自己的前程。
在世俗和功利的进攻下,他萎缩了,他不愿“堕落”,他要做一个“好人”。
于是,他便把“真人”隐蔽起来,匆匆忙忙选一个好女子烟鹂结婚。
婚后,她成了他眼中一个“很乏味的妇人”,他开始宿娼,回来则砸东西打妻子,他尽情的发泄着他的冷酷、变态。
浅析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浅析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摘要】张爱玲的创作在现代文学史上闪烁着独特光荣,其方式之一是塑造独特的女性形象。
同样是写女性一生摆脱不了的情和爱,却把她们紧紧地镶嵌在人情世故和社会风俗这一大框架中去描绘。
有悠悠的情、绵绵的爱,更多的还是普通生命本身负载着的深刻的人性内容。
【关键词】张爱玲女性形象爱情金钱张爱玲,一个才华横溢、颇具传奇色彩的女子。
也许今天的读者对她不很熟悉,然而七十年前的上海滩却沸沸扬扬地流传着她的关于痴男怨女的故事。
她笔下的“传奇世界〞流传至今,仍然不免勾起人们一番回想的情绪和历史的沉思。
张爱玲1921年出生在曾经显赫一时的封建家庭中,对封建旧家庭有深切的感受和了解。
1939年至1942年她在香港读大学,其间经历战争,耳闻目睹了形形色色的受难生命,又进一步丰富了她的阅历。
因此,在她的小说中,无论是封建旧家庭中的人物,还是香港社会中的人物,无一不是独具特色的。
其中,她以女性心理为视角,成功刻画了一个个独具个性、生动鲜明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虽然都是活在她们自己有端或无端生出的故事中,然而她们却各有各的怨和痴,各自都逃不过既定的命运,普遍蒙上了悲剧色彩。
?倾城之恋?是张爱玲最有影响的作品。
女主人公白流苏,一个具有洋派风味的现代女性,离婚后被刻薄的兄嫂撵出了家门,跟一个有钱又风流的留学生谈起了恋爱,当恋爱正要陷于无望时,一件突然震惊世界的变故把她救了出来,从而得到了稳定的归宿。
由于白流苏受尽冷落和排挤,又离过婚,她不敢奢望得到爱情,她只不过是渴望找到一个能独立生活的环境。
但她没有文化,又不想失去淑女身份,不愿出去做事养活自己,唯一的出路就是抓到一桩稳定的婚姻。
在追求稳定婚姻的过程中,白流苏是勇敢的。
虽然她最终归宿的安定是因为战争,用张爱玲的原话来说是“香港的沦陷成全了她〞,但这对于白流苏来说,是她无法预测的。
只有她对婚姻的主动勇敢的追求是她本身表现出来的品质。
白流苏和前夫离婚拿到一些钱,但她无权享有这笔钱,因为她一直住兄嫂家,吃了喝了他们的,他们认为理应可以拿她的钱去买股票、金子,最后还要退她到前夫家去对抗:“好,好,都是我的不是!你们穷了,是我把你们吃穷了,你们亏了本,是我带累了你们,你们死了儿子,也是我害你们伤了阴骘!〞在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里,妇女没有独立的政治、经济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