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样品评审确认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70.50 KB
- 文档页数:2
对于“样品”,采购人应如何精简要求,评审结束应
如何处理?
问:家具、服装等前期有设计要求的采购项目,采购人或者采购代理机构往往要求投标时提供样品,方便评标委员会直观感受评价产品的品质,但由于现成产品针对性不强、投标时间紧,制作、运输样品会增加投标成本,评标结束样品往往变为"废弃物"。
请问:招标人应如何精简对“样品”的要求,评审结束后应如何处理“样品”?
答:为了减轻供应商负担,降低投标竞争成本,《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第二十二条对“样品”做出了以下几条明确规定:
(I)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一般不得要求投标人提供样品。
如果仅凭书面方式,确实不能准确描述采购需求或者需要对样品进行主观判断以确认是否满足采购需求等特殊情况的,才允许要求提供样品。
(2)特殊情况下,要求投标人提供样品的,应当在招标文件中明确规定样品制作的标准和要求、是否需要随样品提交相关检测报告、样品的评审方法以及评审标准。
需要随样品提交检测报告的,还应当规定检测机构的要求、检测内容等。
(3)采购活动结束后,对于未中标人提供的样品,应当及时退还或者经未中标人同意后自行处理;对于中标人提供的样品,应当按照招标文件的规定进行保管、封存,并作为履约验收的参考。
一文讲透设计评审、设计验证、设计确认的区别在GB/T 19001-2016/ISO 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标准文本里,有些概念、术语从字面看意思比较相近,如根据“8.3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和开发”条款,设计开发过程中所涉及的设计评审、设计验证、设计确认等概念术语。
三者到底有什么区别与联系?企业在认证贯标时该如何理解?现进行整理总结如下:设计评审、设计验证、设计确认关系示意图设计和开发评审设计评审的时机:在适宜的阶段,应依据所策划的安排设计评审的目的,以便:a)评价设计和开发的结果满足要求的能力;b)识别任何问题并提出必要的措施。
评审的参加者:应包括与所评审的设计和开发阶段有关的职能的代表。
评审结果及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应予保持。
方法:会议/文件传阅等设计和开发验证1)设计和开发验证的目的:为确保设计和开发输出满足输入的要求2)时机:应依据所策划的安排对设计和开发进行验证3)验证结果及必要措施的记录应予保持。
方法:①变换方式进行计算②试验证实,如在空调设计中对制冷功率和制冷时间进行试验等;③与已证实的类似设计的比较结果④对设计输出结果进行评审,如对产品装配图、产品零件图、材料定额表的评审等设计和开发确认1)设计和开发确认的目的:为确保产品能够满足规定的使用要求或已知的预期用途的要求。
2)时机:应依据所策划的安排对设计和开发进行确认。
只要可行,确认应在产品交付或实施之前完成。
3)确认结果及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应予保持。
方法:①对设计和开发的产品进行试用,②使用各种手段进行模拟三者可单独或任意组合的方式进行。
附:ISO9001:2015条款8.3要求在实施产品设计开发的时候,需要策划和实施设计开发评审(review)、验证(verification)和确认(validation)的活动。
对于部分标准的初学者来说,这三项活动之间有什么区别可能是一个疑惑,这篇文章想通过ISO9000:2015中对这三项活动的定义以及ISO9001:2015中提到的这三项活动的目的来解释一下这三者的区别。
设计和开发评审设计和开发验证设计和开发确认三者的区别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设计和开发评审、设计和开发验证、设计和开发确认三者的区别关于他们的区别我这里从一下几个方面进行比较:1、目的设计评审:评价设计结果满足要求的能力,识别问题设计验证:证实设计输出满足设计输入的要求设计确认:证实产品满足规定的使用要求或已知的预期用途的要求2、对象设计评审:阶段的设计结果设计验证:设计输出文件、图纸、样本等设计确认:通常是向顾客提供的产品(有时也可以是样品)3、时机设计评审:在设计适当阶段设计验证:当形成设计输出时设计确认:只要可行,应在产品交付或生产和服务实施之前。
4、方式设计评审:会议/传阅方式设计验证:试验、计算、对比、文件发布前的评审。
设计确认:试用、模拟一、目的的区别设计评审:评价设计结果满足要求的能力、识别问题(识别问题是主要目的,还要提出解决措施。
);设计验证:证实设计输出满足设计输入的要求;设计确认:证实产品满足特定的预期用途或应用要求已得到满足;二、对象的区别设计评审:阶段的设计结果(通过评审可以转入下阶段。
)设计验证:设计输出文件、图纸、样本等;设计确认:通常是向顾客提供的产品(但有时也可以是样品);三、时机的区别设计评审:在设计适当阶段设计验证:当形成设计输出时(包括阶段性设计输出的验证。
)设计确认:只要可行,应在产品交付或生产和服务实施之前(必要时,应当提前确认,以免确认发现问题后来不及修改了。
)四、方式的区别设计评审:会议/传阅方式(还有文件会签。
)设计验证:试验、计算、对比、文件发布前的评审设计确认:试用、模拟五、结果的区别设计评审:评审结果及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应予保持设计验证:验证结果及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应予保持设计确认:确认结果以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应予保持六、参与者的区别设计评审:各个有关人员代表,其中与评审对象接受者的职能代表一定要参加。
样品设计确认评审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样品设计进行确认评审,评估其是否符合所需的设计要求,并给出相应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样品设计是产品开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其质量直接影响产品的可行性和市场竞争力。
因此,通过评审可以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以确保最终的产品能够满足用户需求和市场期望。
2. 评审目标本次评审的目标是对样品设计进行全面评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设计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设计的创新性和差异化- 设计的符合性和合规性- 设计的可生产性和成本效益3. 评审过程本次评审由专业的设计评审团队组成,包括产品经理、设计师、工程师等多个角色。
评审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3.1. 评审准备评审团队在正式评审前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他们阅读了样品设计文档,了解了设计的背景和目标,并就设计要求进行了广泛的讨论。
评审团队还收集了相关的市场竞争和用户需求研究报告,以更好地理解设计的背景和需求。
3.2. 技术评审评审团队对样品设计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评估。
他们就设计的可行性、技术难点和风险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评审团队还对设计所使用的技术工具和软件进行了评估,保证其可靠性和稳定性。
3.3. 用户体验评审评审团队进行了用户体验评审,主要评估样品设计是否符合用户需求和期望。
他们通过模拟使用场景和用户调研等方法,评估样品设计在用户视角下的可用性、易用性和满意度,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3.4. 合规性评审评审团队对样品设计的合规性进行了评估,包括法律、法规、标准等方面的要求。
他们就设计的安全性、环境友好性和法规合规性进行了审查,并提出了符合性建议。
3.5. 可生产性评审评审团队评估了样品设计的可生产性和成本效益。
他们就设计的制造工艺、材料和成本进行了评估,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以保证设计的可量产性和经济性。
4. 评审结果经过评审团队的综合评估和讨论,对样品设计给出了如下评审结果:4.1. 设计的可行性和实用性样品设计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实用性,能够有效满足用户需求并解决相关问题。
设计开发验证报告设计开发验证报告编号:编制:审核:批准: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1.目的对设计和开发的全过程进行控制,确保新产品能满足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2.范围适用于本厂新产品的设计开发全过程,包括引进产品的转化、定型产品及生产过程的技术改进等。
3.职责3.1技质部负责设计、开发全过程的组织、协调、实施工作,进行设计和开发的策划,确定设计开发的组织和技术的接口、输入、输出、验证、评审、设计和开发的更改和确认等。
3.2厂长负责审批项目建议书、下达设计和开发任务书,设计开发方案、设计开发计划书、设计开发评审、设计开发验证报告,试产报告。
3.3供销部负责所需物料的采购。
3.4供销部负责根据市场调研或分析,提供市场信息及新产品动向,负责提交顾客使用新产品后的《客户试用报告》。
3.5技质部负责新产品的检验和试验。
3.6生产部负责新产品的加工和生产。
4、程序4.1设计和开发的策划4.1.1设计和开发项目的来源A、供销部与顾客签订的新产品合同或技术协议。
根据厂长批准的相应的《产品要求评审表》,技质部部长下达《设计开发任务书》,并将与新产品有关的技术资料归档。
B、供销部根据市场调研或生产部根据技术革新需要或技质部综合各方信息均可提出《项目建议书》,报厂长批准后,技质部部长下达《设计开发任务书》,并组织实施。
4.1.2技质部部长根据上述项目来源,确定项目负责人,将设计开发策划的输出转化为《设计开发方案》、《设计开发计划书》。
计划书内容包括:A、设计开发的输入、输出、评审、验证、确认等根阶段的划分和主要工作内容;B、各阶段人员职责和权限、进度要求和配合单位;C、资源配置需求,如人员、信息、设备、资金保证等及其他相关内容。
4.1.3设计开发的输出文件将随着设计开发的进展,在适当时予以修改,应执行《文件控制程序》的有关规定。
4.1.4供销部负责与顾客的联系及信息传递。
4.2设计开发的输入A、产品主要功能、性能要求,这些要求主要来自顾客或市场的需求与期望,一般应包含在合同、订单或《项目建议书》中;B、适用的法律发给要求,对国家强制性标准一定要满足;C、以前类似设计提供的适用信息;D、对确定的产品的安全性和适用性至关重要的特性要求,包括安全、包装、运输贮存、维护及环境等。
样品检验评审报告一、报告目的本报告旨在对所提交的样品进行全面的检验评审,明确样品的质量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为生产、销售等后续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二、报告内容1.样品描述2.检验项目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行业要求,对样品进行以下检验项目的评审:(1)外观检查检查样品表面是否平整光滑,是否有破损、划痕、氧化等问题;检查外壳开关、按键、连接接口等是否固定完好,是否有松动现象。
(2)功能测试通过适当的测试设备对样品进行功能性能测试,验证样品是否满足产品说明书中所述的功能要求。
具体测试项目包括:电池寿命、充电稳定性、信号传输等。
(3)安全性评估对样品进行安全性评估,检查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如电池过热、电击风险等。
(4)材料成分分析针对样品的外壳材料,进行材料成分分析,确保材料符合相关环保标准和要求。
(5)符合性评估将样品的测试结果与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进行对比,评估样品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3.检验结果(1)外观检查样品外观整体良好,无明显破损、划痕、氧化等问题。
外壳开关、按键、连接接口固定完好,无松动现象。
(2)功能测试样品经功能测试后,电池寿命满足产品说明书中所述要求,充电稳定性良好,信号传输稳定可靠。
(3)安全性评估经安全性评估后,样品不存在安全隐患,电池无过热、电击风险等问题。
(4)材料成分分析样品外壳材料经分析,符合相关环保标准和要求,无有害物质。
(5)符合性评估样品的测试结果与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对比后发现,样品符合标准要求。
4.结论与建议综合以上检验结果,样品整体质量良好,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要求。
建议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继续关注样品的质量控制,确保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加强售后服务,及时处理客户反馈的问题。
以上为样品检验评审报告,请各相关部门根据报告结果开展后续工作,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和跟进。
附:样品照片及测试数据详情见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