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声调 现代汉语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868.00 KB
- 文档页数:20
《汉语拼音四声调拼读》教学精品课件全文可读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汉语拼音》第四章内容——四声调拼读。
具体内容包括四声调基本概念、发音要领、声调符号使用,以及四声调在词语中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四声调基本概念和发音要领。
2. 学会使用四声调符号,并能够准确地拼读词语。
3. 培养学生语感,提高他们对汉语语音感知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四声调发音要领,尤其是第三声和第四声发音。
2. 教学重点:四声调识别与运用,以及声调符号正确书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录音机、磁带。
2. 学具:课本、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播放一首含有四声调儿歌,让学生感受四声调魅力,引起他们学习兴趣。
2. 例题讲解:(1)介绍四声调基本概念,用PPT展示四声调声调符号和发音要领。
(2)以“ma”为例,分别演示四个声调发音,让学生模仿练习。
3. 随堂练习:(1)教师说出一个词语,学生根据所听到声调,用手指表示出来。
(2)学生分组练习,互相检查四声调发音是否准确。
4. 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四声调发音要领和声调符号正确书写。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汉语拼音四声调拼读2. 板书内容:(1)四声调基本概念(2)四声调发音要领(3)四声调符号及书写方法(4)四声调词语示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根据所学知识,自己编写一个含有四声调词语,并标出相应声调符号。
2. 答案:(1)妈妈:mā ma;爸爸:bà ba;哥哥:gē ge;姐姐:jiě jie。
(2)示例:花儿(huā er):hūā ěr。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四声调掌握程度,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模仿,提高自己四声调发音水平。
同时,布置一些有关四声调课外阅读材料,让学生更好地解汉语拼音奥秘。
现代汉语讲座13----声调第四节声调学习要点:调类和调值的关系;普通话的调类和调值;普通话四声与古代汉语四声的关系。
一、声调的性质和作用声调是音节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
声调具有两个特点:1.能区别意义。
shī(诗)、shí(时)、shǐ(史)、shì(是)这四个音节意义的不同,就是由于声调不同。
2.声调的差别主要决定于音高。
音高的分别,是由于发音时声带的松紧不同。
发音时声带紧,声带的振动频率就大,声音就高,反之,声音就低。
声调有时与音长和音强也有一定的关系。
譬如普通话中的上声音长在正常语流中比阳平要长,音强要弱。
但音高的区别还是主要的。
声调中的音高是相对音高。
所谓相对音高,是用比较的方法确定的同一基调的变化形式和幅度。
譬如音节“[ti55]”(帝),在普通话中,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小孩,无论是男子还是女子,都是从最高音降到最低音,这种“降”就是其升降模式,“从最高音到最低音”是其降的幅度。
虽然在实际语流中,儿童的最高音、最低音的绝对音高比成年人的要高,女子的最高音、最低音的绝对音高比男子的要高,但在发某一相同音节时,通过比较,他们的升降模式和幅度是相同的二、调值、调类调值是用数值表示出来的声调的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形式和幅度,也就是声调的实际读法。
调值只表示相对音高,不表示绝对音高。
由于各人的声带的厚薄、长短、粗细的不同,因而说同一个音节,绝对音高是千差万别的,无法用确定的数值表示。
但相对音高是统一的,因而可以用确定的数值表示。
表示相对音高,通常的做法是用“五度标记法”。
先用一根竖线作为比较线,分别为四格,分别表示“高、半高、中、半低、低”五度,依次用“5、4、3、2、1”来代表。
然后在比较线的左边用曲线或直线表示音节的音高变化形式和升降幅度。
用五度标记法来标记普通话的四声如书所示:调类是声调的种类,就是把调值相同的音节归纳在一起所建立的类。
一般来说,有几种调值就可以归纳为几个调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