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价格调查报告最终稿
- 格式:doc
- 大小:118.33 KB
- 文档页数:25
菜价对比调研报告1. 调研目的及背景为了解当前不同地区菜价的差异和变化情况,本次调研旨在对比不同地区的菜价,并分析可能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
通过调研结果,我们希望为各方提供相关信息,以便做出更合理的决策。
2.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
我们选择了10个大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并在各城市的主要菜市场进行了价格的调查和记录。
同时,我们还向菜农、菜商和消费者发放了问卷,收集了他们对菜价变动的主观看法和意见。
3. 调研结果3.1 不同城市的菜价对比根据我们的调研结果显示,不同地区的菜价存在明显的差异。
以青菜为例,北京的平均价格为每斤3元,而广州的平均价格为每斤5元。
同时,一些二线城市的菜价也相对较高,如武汉的平均价格为每斤4.5元。
3.2 菜价变动的因素分析通过与农民、菜商和消费者的交流,我们了解到菜价变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气候因素是菜价波动的主要原因之一。
气候灾害、自然灾害等都会对农作物的生长产生影响,进而影响菜价。
其次,交通运输成本也对菜价有一定影响。
较远地区的蔬菜因为运输成本高,常常价格相对较高。
此外,市场供求关系和政策因素也会导致菜价波动,但其影响相对较小。
4. 影响菜价的因素分析通过对调研结果的分析,我们认为菜价的变动主要受到气候因素、交通运输成本以及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
因此,政府部门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平抑菜价波动,例如加强气象预警体系、促进农产品运输的便捷和降低运输成本、加强市场监管等。
5. 结论与建议根据本次调研的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首先,菜价的差异不仅与城市的经济水平有关,还与气候和运输成本等因素密切相关。
其次,政府应加强监管力度,提升市场透明度,以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利益。
最后,农民应根据市场需求和气候变化合理调整种植策略,以确保农产品的供应和价格的稳定。
蔬菜市场价格调查报告(精选五篇)第一篇:蔬菜市场价格调查报告中兴路农贸大市场蔬菜价格情况报告针对领导关于抗洪期间蔬菜价格过高问题的批示,中兴路市场管理办公室对市场蔬菜价格情况进行全面调查,现将情况报告如下:一、8月中旬以来中兴路市场蔬菜价格变化情况从8月15以后,中兴路大市场蔬菜价格开始持续走高。
本次报告主要监测品种蔬菜类为:土豆、茄子、白菜、黄瓜、油豆角、尖椒、柿子、豆芽,干豆付、大豆付等10个品种;蛋肉类为猪肉、牛肉、鸡肉、鸡蛋等4个品种。
从这14个监测品种看,蔬菜肉类平均价格由8月15日的元/斤上升到8月27日元/斤,平均涨幅为 %。
监测的10个蔬菜品种跌涨,其中由元涨到元,上涨%;由元涨到元,上涨%;由元涨到元,上涨%。
由元涨到元,上涨%本周,蔬菜批发均价2.88元/斤,下跌1.27%。
监测的10个品种7跌3涨,其中黄瓜、辣椒、土豆、空心菜、油麦、豆角、茄子分别比上月下跌28.78%、60%、26.12%、14.29%、29.47%、31.81%、8.89%;丝瓜、苦瓜、花菜分别上涨17.86%、11.16%、55.56%。
预测蔬菜价格近期将持续保持高价位。
二、价格上涨原因分析经调查分析,导致菜价上涨的原因主要有:进入8月下旬,随着天气转冷,为我市地产蔬菜菜供应的淡季,致使部分蔬菜青黄不接,全县蔬菜上市量短期急剧减少,外地菜大量进入,引起价格上涨。
同江蔬菜大多由本市从事蔬菜批发商户从哈市、佳市进货。
8月15日前,外地蔬菜批发均价为元/斤,到8月27日上涨到元/斤,涨幅为%;其中土豆批发价由元/斤涨到元/斤、其中茄子批发价由元/斤涨到元/斤、白菜批发价由元/斤涨到元/斤、黄瓜批发价由元/斤涨到元/斤、油豆角批发价由元/斤涨到元/斤、尖椒批发价由元/斤涨到元/斤、柿子批发价由元/斤涨到元/斤。
三、建议和对策加强市场建设管理。
加强蔬菜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社区菜店等的建设、服务与管理,在特定时段为流动菜摊开辟专门销售区域。
蔬菜价格调研报告根据对蔬菜价格的调研,我对市场的观察和数据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 蔬菜价格呈现季节性波动。
根据调研结果,大多数蔬菜的价格在一年中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波动。
例如,春季时,蔬菜供应相对较低,导致价格上涨;而夏季和秋季时,蔬菜的供应丰富,价格相应下降。
因此,了解蔬菜的季节性供应特点,可以对价格波动进行预测和调整。
2. 产地和流通环节对价格的影响较大。
不同地区的蔬菜产量和供应链的差异,会导致价格的不同。
一些偏远地区的蔬菜价格相对较高,因为物流成本较高,而且供应链相对较长。
另外,蔬菜从产地到销售地的流通环节也会对价格产生影响,中间商的加价和运输成本等都会增加蔬菜价格。
3. 天气因素对蔬菜价格有直接影响。
气候条件对蔬菜生长和产量有着重要影响,而且持续极端的天气事件,如干旱、洪水或霜冻,会导致蔬菜缺乏水分或受到破坏,从而影响价格。
所以,天气因素是蔬菜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之一。
4. 蔬菜价格与供需关系密切相关。
供需关系是决定价格的一个重要因素。
当供应量大于需求时,蔬菜价格往往会下降;而供应量小于需求时,蔬菜价格通常会上涨。
因此,了解市场需求和供应情况对预测和调整蔬菜价格具有重要意义。
5. 蔬菜种类对价格影响差异较大。
不同的蔬菜种类之间价格差异较大,这主要与其生长周期、供应量和消费需求等因素有关。
例如,一些季节性蔬菜,如西红柿和黄瓜,供应期相对较短,价格相对较高;而一些常见的叶菜类,如菠菜和甘蓝,供应充足,价格相对较低。
综上所述,蔬菜价格调研结果显示,蔬菜价格呈现季节性波动,受产地、流通环节、天气因素、供需关系和蔬菜种类等多重因素影响。
了解这些影响因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预测和调整蔬菜价格,从而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市场菜价调研报告范文(精选3篇)市场菜价调研报告范文在现在社会,报告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其在写作上具有一定的窍门。
一听到写报告就拖延症懒癌齐复发?以下是收集整理的市场菜价调研报告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市场菜价调研报告1一、蔬菜市场存在问题蔬菜市场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近几年市区人口规模不断增大,城市面积逐年扩张,按照商务部门关于市区每万人拥有1个蔬菜市场的标准,市区蔬菜零售市场网点应该建设30个左右,现在尚有近20个缺口。
新近建成的怡凤小区、汇仟小区等多个住宅小区都没有配套建设蔬菜零售市场。
由于菜市场数量不足,辐射范围窄,使许多居民不能实现就近消费和便利消费,给居民生活带来很多不便,同时也导致了游摊散贩屡禁不止。
蔬菜批发市场原来建设的有三个,现在实际上只有一个,即绿盛蔬菜批发市场,北环路蔬菜批发市场现在主要是做一些二级批发和零售,绿欣蔬菜批发市场实际上已经丧失了批发功能。
可以看出,我市的蔬菜批发市场数量严重不足,形不成竞争,而且结构不合理,基本都集中在市区的北面。
市场设施档次普遍偏低,购物环境差大部分市场多年来投入不足,市场设施简陋、功能单一,”脏乱差”现象严重。
一是市场开办单位对市场经营业户的后续管理不够。
二是缺乏完备的给排水系统,致使禽类、水产宰杀经营场所污水横流,杂物遍地,气味难闻。
三是垃圾清运不及时,蔬菜市场产生的大量垃圾不能及时清理,乱堆乱放,随意丢弃,形成许多垃圾死角。
四是一些市场既是经营场所又是居住场所,出入通道行人与车辆不分,交易高峰时拥堵不堪。
五是保鲜设备使用率低,大部分生、熟肉摊点都是案板晾卖,根本达不到防尘、防蝇要求。
蔬菜市场价格相对较高且不稳定晋城市物价高,特别是菜价高由来已久。
建市之初老百姓反映特别强烈,时间长了也没有得到解决,但蔬菜价格比周围城市高肯定是不争的事实,这是其一。
其二是价格不稳定,起伏较大,产地的气候、运输的交通条件一有个风吹草动,晋城的菜价很快就会发生起伏变化。
《蔬菜价格波动现象和原因的调查报告》
蔬菜价格波动是指在某一时期内,某种蔬菜价格与其在早些时候水平容易出现显著变
化的状况,它主要表现为价格的上升或下降。
价格波动对蔬菜价格市场以及蔬菜生产加工
销售等只是有着重要的影响,也决定了居民的消费行为和消费习惯。
本报告针对蔬菜价格
波动现象及其原因进行了调查,以深入理解蔬菜价格波动情况,指导实际工作。
一、蔬菜价格波动现象
本报告以2016年为时间点,对蔬菜价格波动现象进行了调查。
根据调查结果,本地
重点蔬菜价格波动情况为:一、每月均价格有一定变动,蔬菜月度环比上升下降波动大约
在5%左右;二、蔬菜价格在夏季和冬季有较大变化,由此可见,季节性的蔬菜价格波动比较明显。
1、季节因素。
由于气候条件的不同,影响着作物的营养成分和生长特性,从而也直
接影响本地蔬菜价格。
2、供求关系。
收购量和购买力的变化,使得蔬菜价格具有一定的波动性,例如,收
购量大的时候,蔬菜价格会下降;而购买力旺盛的时候,价格就会上涨。
3、其他因素。
例如,蔬菜受疫情影响严重,运输成本及运费涨价,蔬菜价格也受到
影响。
三、总结
通过分析本报告中关于蔬菜价格波动现象及其原因的调查可以看到,现阶段,蔬菜价
格波动受多种因素影响,本地蔬菜价格变化在每月5%左右,在夏季和冬季会出现较大变化。
综上所述,季节因素、供求关系和其他因素都是蔬菜价格波动的主要原因。
本报告可作为
指导蔬菜价格政策制定、蔬菜生产和消费的参考。
定海菜市场菜价调查报告第一篇:定海菜市场菜价调查报告定海菜市场菜价调查报告一、问题的提出民以食为天。
但近两年菜价却飞速上升,让大多数人生活感受到了压力,菜篮子变得越来越沉重,奶奶,妈妈也总是抱怨现在的菜价怎么这么高。
菜价一路上涨,青云直上,像“蒜你狠”、“豆你玩”等这些具有实际性又有讽刺意味的新名词成了老百姓的口头禅。
现在菜市场菜价普遍上涨已经成为一种事实,但菜场菜价上涨的原因究竟何在呢?于是我想弄清楚一下。
二、调查方法1.实地调查,问菜市场的菜贩菜的价钱。
2.上网查询,为什么菜价上涨。
3.通过报纸、杂志了解菜价疯涨的原因。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借此暑假社会实践活动,2011年8月15日,我和妈妈一道来到东门菜场,对当地的菜价进行了一次调查。
调查结果如下:黄瓜,4.00元/斤,去年同期3.00元/斤,上涨1元。
土豆,2.50元/斤,去年同期1.80元/斤,上涨7角。
青菜,4.00元/斤,去年同期2.00元/斤,上涨2元。
花菜,4.00元/斤,去年同期2.50元/斤,上涨1.5元。
冬瓜,1.80元/斤,去年同期1.00元/斤,上涨8角。
茄子,4.20元/斤,去年同期3.00元/斤,上涨1.2元。
菠菜,8.00元/斤,去年同期5.00元/斤,上涨3元。
…… ……从以上调查来看,今年的菜价又比去年上涨了很多。
四、结论菜价上涨的原因有很多,于是我通过看报,看电视,网络收集,查询资料、咨询旁人等方式,总结出以下几点:(一)气候异常与游资的炒作直接推动价格上涨。
灾害,泥石流、地震、洪水、旱灾,都是粮食、蔬菜的头号“杀手”。
这些灾害使蔬菜产量大大减少,所以,物以稀为贵,菜价当然会往上涨了!加上恶劣天气对交通运输的影响,造成了短期的供不应求,从而使蔬菜价格上涨。
同时,国内游资乘机炒作:一方面散布虚假消息,制造菜价上涨的预期;另一方面对较易保存的农产品,如大蒜、绿豆等进行囤积,造成菜价飞涨,牟取暴利。
而造成游资们一次次得手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是鉴于蔬菜价格较低的特性,往往只需几百亿即可通过杠杆效应垄断全国的某类农产品,这与房价动辄需要上千亿资金比起来,相对容易得多。
菜市场价格波动调查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菜市场的价格波动进行调查和分析。
通过对市场的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我们将全面了解菜价的波动原因及其对消费者生活的影响,同时给出一些建议以应对价格波动带来的挑战。
2.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多种方法来获取数据,包括实地走访、采集市场数据和消费者调查问卷。
调查时间跨越一个月,覆盖了十个不同的菜市场。
3. 调查结果3.1 菜价波动情况调查显示,菜价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出现了显著的波动。
某些蔬菜的价格在短短几天内就上涨了百分之二十以上。
波动的主要原因包括季节性变化、供需关系和天气因素。
3.2 波动原因分析3.2.1 季节性变化某些蔬菜的价格波动与季节性变化密切相关。
例如,在夏季,蔬菜的供应充足,价格相对较低。
而在冬季,蔬菜的种植困难,供应减少,价格则上涨较多。
3.2.2 供需关系供需关系也是影响菜价波动的重要因素。
例如,当某种蔬菜供应过剩时,市场价格就会下降;反之,当供应不足时,价格则会上涨。
3.2.3 天气因素天气的变化也对菜价波动产生了影响。
极端天气条件,如暴雨或旱灾,可能导致蔬菜产量减少,进而推高菜价。
3.3 消费者对菜价波动的反应通过消费者调查问卷,我们了解到消费者对菜价波动有不同的反应。
一些消费者在价格上涨时减少蔬菜的购买量,而另一些则选择购买替代品或自行种植蔬菜来降低成本。
4. 建议基于以上调查结果和分析,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以应对菜价波动带来的挑战:•存储策略:消费者可以选择在蔬菜价格较低时进行囤积,以应对价格上涨期间的需求。
•种植蔬菜:消费者可以尝试种植一些常见的蔬菜,以减少对市场价格波动的依赖。
•调整饮食习惯:在价格上涨时,消费者可以适当调整饮食习惯,选择价格较为稳定的蔬菜品种。
5. 结论本报告对菜市场的价格波动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发现菜价波动受到季节性变化、供需关系和天气因素的影响。
消费者对于菜价的波动有不同的反应,可以通过存储,自行种植和调整饮食来应对。
蔬菜价格现状调研报告报告名称:蔬菜价格现状调研报告摘要:蔬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物,对人们的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近年来蔬菜价格一直在波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为了解蔬菜价格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我们进行了一项调研。
一、调研目的1. 了解当前蔬菜的价格水平;2. 分析“菜篮子”产品的供应情况和价格波动原因;3. 探讨影响蔬菜价格的主要因素。
二、调研方法1. 实地走访调研多家农贸市场和超市;2. 利用互联网和相关报告数据进行价格和供应情况的分析;3. 采访蔬菜种植户和市场负责人,了解他们关于价格波动的观点。
三、调研结果及分析1. 蔬菜价格水平:在调研的农贸市场和超市中,蔬菜价格普遍较高,尤其是季节性蔬菜。
其中,受季节和地域限制较大的蔬菜价格较高,如冬季蔬菜和进口蔬菜;2. “菜篮子”产品供应情况:受天气、灾害等因素的影响,供应不稳定,导致价格波动;3. 影响蔬菜价格的主要因素:包括天气、灾害、交通运输等因素。
此外,种植技术、供需关系等也会对价格产生影响。
四、调研建议1. 加强农产品种植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种植水平,增加蔬菜产量;2. 加强对市场需求的研究,合理规划蔬菜种植面积,避免供过于求或供不应求的情况;3. 完善农产品物流体系,提高运输效率,减少蔬菜因运输延误等原因造成的价格波动。
五、总结蔬菜价格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供需关系的不平衡、天气灾害等因素是造成价格波动的主要原因。
为了稳定蔬菜价格,需要加强技术培训,优化种植规划,改善物流体系等。
希望本报告能够为相关部门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意见。
市场菜价调查报告模板市场菜价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了解市场上主要蔬菜的价格变动情况,为消费者提供准确、实用的菜价信息,帮助他们做出明智的购买决策。
二、调查范围本次调查范围涵盖了X市区内的X个菜市场和X个超市。
三、调查时间本次调查的时间为2021年X月X日至2021年X月X日。
四、调查内容调查主要统计了以下X种蔬菜的价格:1. 土豆2. 西红柿3. 黄瓜4. 青椒5. 茄子6. 大白菜7. 生菜8. 菠菜9. 胡萝卜10. 青菜五、调查结果根据调查结果,以下是所调查蔬菜的平均价格和价格范围(最高价和最低价):蔬菜名称平均价格最高价最低价土豆 X元/斤 X元/斤 X元/斤西红柿 X元/斤 X元/斤 X元/斤黄瓜 X元/斤 X元/斤 X元/斤青椒 X元/斤 X元/斤 X元/斤茄子 X元/斤 X元/斤 X元/斤大白菜 X元/斤 X元/斤 X元/斤生菜 X元/斤 X元/斤 X元/斤菠菜 X元/斤 X元/斤 X元/斤胡萝卜 X元/斤 X元/斤 X元/斤青菜 X元/斤 X元/斤 X元/斤六、市场分析1. 市场中的主要蔬菜价格整体较为稳定,没有大幅波动。
2. 在本次调查的蔬菜中,土豆的价格最为稳定,范围最小;而黄瓜的价格波动最大,范围最大。
3. 蔬菜的价格波动与季节、气候等因素有一定关系,但整体来看,价格变动不会对消费者造成太大影响。
七、建议1. 消费者在购买蔬菜时,可以参考本次调查的平均价格作为参考,但要考虑到具体市场、商家等因素的影响。
2. 消费者可以关注超市的优惠活动和菜市场的特价菜,以获取更实惠的价格。
3. 建议消费者多了解蔬菜的产地和种类,选择新鲜、健康的蔬菜。
八、结论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市场上主要蔬菜的价格相对稳定,消费者可以根据需要和个人偏好进行购买。
同时,消费者也可以关注市场动态,以获取更实惠的价格和更好的购物体验。
蔬菜价格调研报告蔬菜价格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当前蔬菜市场的价格情况,揭示蔬菜价格波动的原因,并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1. 采集数据:根据市场规模和重要性,选择了五个主要蔬菜种类进行调研,包括白菜、黄瓜、西红柿、茄子和青椒。
通过询问农业市场批发商和零售商的价格情况,获取了相关数据。
2. 访谈农民:除了市场价格,我们还对一些蔬菜种植农户进行了访谈,了解他们种植的成本、供应链情况以及对市场价格波动的看法。
3. 分析数据:通过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得出相关结论。
三、调研结果1. 蔬菜价格波动较大:根据我们采集到的数据,蔬菜价格在过去几个月内出现了明显的波动。
特别是受气候因素和季节因素影响较大的蔬菜,价格波动尤为明显。
2. 渠道差异导致价格不同:不同渠道的蔬菜价格会有一定差异。
从农户到批发商再到零售商,每个环节的价格都有所增加。
农民表示由于各种成本的增加,他们往往无法从价格上得到足够的利润。
3. 季节性波动是主要原因:蔬菜价格波动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和季节。
例如,在冬季,由于供应减少,一些蔬菜的价格会大幅上涨。
而在夏季,由于供应充足,蔬菜价格则会相应下降。
四、调研结论与建议1. 增强供应链管理:加强农产品的储存、运输和销售环节的管理,减少损耗和浪费,并提高蔬菜供应的稳定性。
2. 加强天气预报和气候调控:加强与气象部门的联系,及时掌握气候变化情况,并结合调控手段调整蔬菜种植结构,减少气候波动对蔬菜价格的影响。
3. 提高农民收入:通过政府的扶持政策,帮助农民提高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减少成本,增加利润空间,以提高他们的收入。
4. 增加蔬菜种植面积:鼓励农民增加蔬菜种植的面积,提升蔬菜产量,增加供应,从而稳定市场价格。
五、调研收获通过本次调研,我们深刻认识到蔬菜价格波动的原因和影响。
为了实现蔬菜供应的稳定和价格的可控性,我们需要全面考虑气候、季节、供应链管理和农民收入等多个方面的因素,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去解决。
菜价格跟我们生活息息相关,下面是给大家带来的菜价格市场调研报告,欢迎阅读!菜价格市场调研报告篇1城市农贸市场建设直接关系到市民日常生活的质量,是城市良性发展的重要一环。
当前,在“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新形势下,大力推动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经营规范的社区菜市场建设,对于降低流通成本、方便和促进居民消费,稳定就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有重要作用。
为掌握我县菜市场有关收费情况,进一步加快推进菜市场规范管理工作,根据市物价局的安排,我局对县第一、二农贸市场和镇农贸市场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一、菜市场摊位费租赁收费情况(一)县第一、二农贸市场。
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投资总金额240万元,固定摊位102个,出租率100%,摊位租赁费每摊位每月120-160元,市场垃圾清扫运费40元/摊.月,水电费30元/摊.月,自产自销市场卫生费1元/天.担,年收取管理费38万元。
2008年停收“工商两费”后县财政每年补助85万元。
(二)镇农贸市场。
建筑面积1900平方米,投资总额520万元。
有固定摊位113个,出租率为70%,摊位租赁费80-120元/摊.月,市场垃圾清扫费10元/月,水电费10元/月,年收取管理费3.8万元,2008年停收“工商两费”后县财政每年补助26万元。
二、存在的问题1、布局不合理,市场基础设施薄弱,建设水平不高。
基础设施是农贸市场管理和建设的硬件,但市场最突出的问题是硬件设施问题,顶棚式市场结构、通道式摊位格局、狭小节约型摊位设计、活禽宰杀没有专门设计、熟食摊位设计没有防绳设施、水产摊位设计排水不科学等等,导致场内“脏、乱、差”现象严重。
2、马路市场猖獗,影响市容市貌。
目前对农贸市场的管理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一些经营者打“时间差”,“候鸟型”马路市场到特定时间把摊点搬到沿街人行道上经营,形成移动式或马路市场,农贸市场管理者和城管局部门也以向马路市场经营者收取一定费用了事,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默认了马路市场的“合法化”。
菜价调研报告根据我们调查菜价的结果,发现菜价在过去的一年里呈现出较大的波动。
以下是我们详细的调研报告:我们首先在本地的菜市场进行了调研。
我们选择了15种常见的蔬菜和水果进行价格比较,包括白菜、黄瓜、西红柿、土豆、苹果等。
我们在每个月份的第一个星期三进行了调查。
调研结果显示,菜价在这一年里有较大的涨跌。
其中,白菜的价格在年初时较低,大约为每斤1元;然而在夏季期间,由于天气炎热,白菜的价格上涨到每斤2元以上。
而黄瓜、西红柿等蔬菜的价格在这一年里也有所波动,但波动范围较小,每斤价格在1.5-3元之间。
与蔬菜相比,水果的价格较为稳定。
例如,在这一年里,苹果的价格大约在每斤4-6元之间,橙子的价格大约在每斤3-5元之间。
我们还调查了超市的菜价情况。
调研结果显示,超市的蔬菜价格相对较高,但稳定性更好。
白菜的价格在每斤2-3元之间,黄瓜的价格在每斤2-4元之间,西红柿的价格在每斤3-5元之间。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蔬菜价格受季节和天气的影响较大。
在夏季,由于高温、干旱等因素,蔬菜生产成本上升,导致菜价上涨。
而在冬季,由于天气寒冷,蔬菜供应减少,价格也会上涨。
而水果价格相对稳定,因为水果的生长周期较长,不像蔬菜那样受季节影响较大。
此外,我们还发现菜价在不同地区之间也存在差异。
在城市地区,由于人口密集以及交通便利,菜价相对较高;而在农村地区,由于生产成本较低,菜价相对较低。
综上所述,在我们的调研中发现,菜价在过去一年里呈现出较大波动,蔬菜价格更为不稳定,受季节和气候等因素的影响较大。
因此,消费者在购买蔬菜时需关注价格波动和季节因素,选择合适的购买时机。
蔬菜的价格调查报告蔬菜的价格调查报告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不断增加,蔬菜的需求量也在逐渐增加。
然而,与此同时,蔬菜的价格也在不断上涨,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为了了解蔬菜价格的变动趋势以及影响因素,我们进行了一次蔬菜价格的调查。
一、市场调查我们选择了本市最大的农贸市场作为调查对象,对常见的蔬菜品种进行了价格的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蔬菜的价格波动较大,不同品种之间的价格差异也相对较大。
以青菜为例,其价格在一周之内就有可能上涨或下跌约30%。
而像番茄、黄瓜等瓜果类蔬菜,价格的波动幅度更为明显。
二、季节影响调查结果显示,季节是蔬菜价格波动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冬季,由于气温较低,部分蔬菜的生长速度减缓,供应量减少,因此价格相对较高。
而在夏季,由于气温升高,蔬菜的生长速度加快,供应量增加,价格相对较低。
此外,一些特定的蔬菜,如南瓜、苦瓜等,也会因为其生长季节的不同而导致价格的波动。
三、气候灾害调查还发现,气候灾害是导致蔬菜价格波动的重要原因之一。
例如,暴雨、洪涝等极端天气会导致蔬菜种植区域的水浸,使得蔬菜的生长受到严重影响,供应量减少,价格上涨。
而干旱等极端天气则会导致蔬菜的生长受限,同样会导致价格的上涨。
四、运输成本调查还发现,运输成本是影响蔬菜价格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油价的上涨,蔬菜的运输成本也在不断增加。
特别是一些远离城市的农村地区,由于交通条件较差,运输成本更高,因此蔬菜的价格也相对较高。
五、市场竞争市场竞争也是导致蔬菜价格波动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农贸市场上,供应相对充足的蔬菜品种价格相对较低,而供应紧张的品种价格相对较高。
此外,一些商贩为了增加自己的利润,会在蔬菜的质量、重量等方面进行欺诈,从而导致价格的不稳定。
六、政策因素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政策因素对蔬菜价格的影响不可忽视。
例如,一些地方政府对蔬菜生产给予了一定的补贴,从而降低了蔬菜的生产成本,进而影响了蔬菜的价格。
此外,政府还通过控制进口蔬菜的数量和质量等手段来调节市场供求关系,从而影响蔬菜的价格。
菜市场蔬菜价格波动调查报告由于农业生产和市场交易的不可预测性,蔬菜价格的波动性很大。
本报告将介绍对菜市场蔬菜价格波动的调查结果,并探讨其原因和解决方法。
一、调查背景针对菜市场蔬菜价格波动的现象,本次调查在本市经济人口密集的5个区域进行,分别是城北、城南、城东、城西、城中心。
在每个区域,我们选择了3个不同种类的蔬菜进行调查,包括白菜、西红柿、茄子。
通过调查收集菜市场蔬菜价格的历史数据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了解价格波动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二、调查结果1.价格波动较大调查发现,不同种类的蔬菜价格波动幅度不同,但都具备一定的波动性。
以白菜为例,其价格在一个月内从每斤1元波动到每斤3元,波动幅度达到300%。
西红柿和茄子的价格波动幅度也达到30%-50%。
2.价格波动影响消费者购买调查还发现,蔬菜价格波动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当价格上涨时,消费者通常会选择减少购买或选择价格相对较低的蔬菜,这会导致销售量下降。
当价格下降时,消费者会选择更多购买或选择更多的品种,导致销售量增加。
这些因素都会影响供需平衡,进而影响蔬菜价格波动。
3.价格波动与季节性因素相关本次调查还发现,蔬菜价格波动与季节性因素相关。
在季节性因素的影响下,蔬菜市场供需关系发生变化,从而影响价格。
例如,白菜在秋季储存时间长,价格相对较低,而在春季价格则相对较高。
4.价格波动与市场监管相关本次调查还发现,蔬菜价格波动与市场监管相关。
在市场监管不力的情况下,商家往往会恶意炒作价格,导致价格波动。
而在市场监管规范严格的情况下,商家恶意炒作价格的机会较小,价格波动也会相对较小。
三、原因分析1.供需关系扰动菜市场蔬菜价格波动的主要原因是供需关系扰动。
当供需关系失衡时,价格就会波动。
例如,当市场供应过剩时,价格会下降。
反之,当市场供应短缺时,价格就会上涨。
供需关系扰动的原因包括天气、农业生产、运输和采摘等。
2.交通运输和储存问题另一个导致蔬菜价格波动的原因是运输和储存问题。
蔬菜价格调查报告蔬菜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品,是指定食谱的关键部分。
但是,近年来蔬菜价格的波动性越来越大,不断影响到人们的饮食和经济负担。
因此,对蔬菜价格调查的研究变得非常重要。
本文主要对蔬菜价格进行一项全面的调查研究,分析蔬菜价格的发展趋势、原因和应对策略。
本文的调查数据主要来源于市场、超市和农贸市场等不同类型的商店,旨在获得准确的价格数据。
一、调查结果在这次调查中,我们分别调查了北京、上海、广州和成都数个不同类型的商店,统计了近几年的蔬菜价格,其结果如下:1.北京北京市内不同类型的商店价格数据如下:(1)超市:平均每公斤蔬菜价格为6.61元,其中,青菜价格最便宜,为3.95元/千克,番茄和黄瓜价格最贵,分别为6.32元/千克和7.12元/千克。
(2)农贸市场:平均每公斤蔬菜价格为4.78元,其中,莲藕价格最便宜,为2.13元/千克,白菜和西红柿价格最贵,分别为4.98元/千克和5.89元/千克。
葵价格最便宜,为2.89元/千克,油麦菜和豆角价格最贵,分别为6.22元/千克和6.05元/千克。
2.上海上海市内不同类型的商店价格数据如下:(1)超市:平均每公斤蔬菜价格为6.89元,其中,油麦菜价格最便宜,为4.12元/千克,西红柿和竹笋价格最贵,分别为7.32元/千克和8.45元/千克。
(2)农贸市场:平均每公斤蔬菜价格为5.23元,其中,芹菜价格最便宜,为2.32元/千克,大白菜和胡萝卜价格最贵,分别为5.78元/千克和5.43元/千克。
(3)菜市场:平均每公斤蔬菜价格为5.89元,其中,蛋黄果价格最便宜,为3.12元/千克,生菜和圆白菜价格最贵,分别为6.78元/千克和7.43元/千克。
3.广州广州市内不同类型的商店价格数据如下:(1)超市:平均每公斤蔬菜价格为7.45元,其中,紫甘蓝价格最便宜,为4.22元/千克,茄子和青菜价格最贵,分别为8.32元/千克和9.12元/千克。
(2)农贸市场:平均每公斤蔬菜价格为6.23元,其中,苦瓜价格最便宜,为3.32元/千克,菜花和土豆价格最贵,分别为7.12元/千克和6.89元/千克。
蔬菜价格调查报告调查小组成员:题目:菜市场里为何“涨声”一片摘要近期,部分蔬菜价跌滞销,农户损失严重,引起社会强烈关注。
有人认为是生产环节出了问题,蔬菜种植面积盲目扩大;有人认为是流通环节过多,导致蔬菜难卖滞销;还有人认为是流通环节存在暴利,对农民和消费者两头赚钱。
为此我们小组选择成都作为调查地点,采用:蔬菜基地——蔬菜批发——蔬菜零售三个阶段的调查方式对成都的地区的菜价进行了调查,并且对蔬菜为何涨价快,但是农民没有收益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本调查主要是对前几年到2011年5月份的时间段菜价的变化及其影响。
最后通过对相关的农业机构及进行实地考察和查阅相关的农业政策得出了对蔬菜为何涨价快,但是农民没有收益的问题的一些结论及一些措施。
调查目的1)掌握成都蔬菜市场价格走向为菜农及政策制定者提供理论依据;2)为成都蔬菜市场的管理者提供参考资料;3)通过此次的调查能让广大的市民更加理性的看待蔬菜市场的价格的变化;4)掌握成都蔬菜销售走向和供求现象为蔬菜种植后的销售做准备;5)分析蔬菜市场的整个价格走向及蔬菜的流通渠道,为蔬菜市场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提供一些数据;调查对象1)成都菜市场现在一些常见蔬菜(非大棚蔬菜)的市场价格;2)成都菜市场价格的走向;3)成都蔬菜市场的蔬菜的来源;4)提供成都市场蔬菜的渠道;5)成都市民对蔬菜的需求情况;调查方式1)市场访谈调查2)实地观察法3)资料问卷调查法4)数据查证发一.调查的背景今年以来,我国多种农副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各大城市蔬菜价格也一度居高不下,再次引发人们对“菜篮子”工程的高度关注。
蔬菜价格上涨,要注重流通环节监管,能否同步公开成本价、批发价以及零售价。
受去年冬季菜价高涨、流通环节成本过高影响,成都蔬菜市场出现“菜贵伤民,菜贱伤农”的怪圈。
蔬菜田间价往往不到终端零售价的一半,在城市社区,菜价高得让人心痛,而在田间地头,蔬菜“便宜”得令人吃惊。
为什么同样是菜在两个地方的价格相差这么大呢,菜农希望把价格抬高,从而使他们获得生产的积极性,而诚实的市民希望把价格降低以减少他们的生活成本,但是事实上不是这样的,其中存在这很大的差价,为了弄清楚这之间的差价是怎么样形成的,我们小组对成都地区的菜农及菜价做了系统的调查,获得了可靠的数据,二.蔬菜市场的现状(一)蔬菜的销售价格情况由于销地市场、进货渠道多,长途运输,因此影响蔬菜的价格的因素也多,总体的看价格高、起伏大。
菜市场菜价调查报告为了深入了解菜市场菜价的情况,我对周边的几个菜市场进行了一番调查。
此次调查旨在探究菜价的波动规律、影响因素,以及给居民生活带来的影响。
一、调查背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的质量和多样性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
蔬菜作为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其价格的变化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活成本和饮食质量。
近年来,菜价的波动时有发生,有时会出现较大幅度的涨跌,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因此,对菜市场菜价进行调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实地考察、访谈摊主和消费者以及查阅相关资料等方法。
在实地考察中,对多个菜市场的不同摊位进行了价格记录,并观察了蔬菜的品质和供应情况。
与摊主和消费者的交流,获取了他们对于菜价变化的看法和感受。
同时,还查阅了一些权威的物价数据和市场分析报告,以更全面地了解菜价的走势。
三、调查结果1、菜价的总体水平通过对多个菜市场的调查发现,常见蔬菜的价格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例如,青菜的价格在每斤 2 元至 5 元之间,西红柿的价格在每斤 3 元至6 元之间,土豆的价格相对较为稳定,一般在每斤2 元至3 元左右。
2、不同蔬菜的价格差异不同种类的蔬菜价格差异较大。
叶菜类蔬菜如菠菜、生菜等,价格相对较高,且受季节和天气影响明显。
而根茎类蔬菜如萝卜、红薯等,价格相对较为稳定。
3、季节对菜价的影响季节因素对菜价有着显著的影响。
在蔬菜的旺季,供应充足,价格相对较低。
例如,夏季的黄瓜、西红柿等蔬菜价格较为便宜;而在冬季,一些反季节蔬菜如大棚种植的辣椒、豆角等,价格则相对较高。
4、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当某种蔬菜供应充足时,价格往往会下降;反之,供应短缺时,价格则会上涨。
例如,今年某种蔬菜丰收,市场上供大于求,价格就会下跌;如果遇到自然灾害等原因导致减产,价格则会大幅上涨。
5、运输成本的影响一些外地蔬菜由于运输距离较远,运输成本较高,价格也相对较高。
比如从南方运输到北方的蔬菜,价格通常会比本地生产的同类蔬菜高出一些。
蔬菜价格调查报告南洋一、调查背景、目的、意义(一)调查背景在中国现有的经济形势下,物价上涨对居民家庭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蔬菜价格波动频繁,损害了农民及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同时对部队的伙食保障造成了一定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蔬菜对人们的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影响其价格变动的因素有很多,价格波动给消费者和销售者,乃至于生产者会带来什么影响呢?基于这些需求,本次调查主要针对北京香山周边市场及超市蔬菜价格进行调查。
(二)调查目的(1)调查哪几种蔬菜的价格波动最大或最频繁(2)调查影响蔬菜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三)调查意义深入市场调查研究,获取最真实、最前言的市场信息,了解蔬菜的价格波动给生产者、销售者和消费者带来的影响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调查时间、地点及方法(1)时间:2015年寒假期间任意抽取十天(2)地点:北京香山红旗村菜市场(3)方法:主要采用采访式调查及抽样调查三、调查结果(一)茄果类蔬菜茄果类蔬菜是当下消费者的首选蔬菜,此次调查重点对茄果类蔬菜价格进行了调查,下表为10天菜市场对茄果类蔬菜价格进行抽样调查的结果(报告中所列均为每500克的价格):种类价格日期2月2月2月2月2月2月2月2月2月2月2月2月3月11日13日14日16日17日18日22日23日24日26日27日28日1日茄子青椒番茄4.04.05.05.05.55.54.05.25.05.05.85.35.05.05.05.05.15.56.05.05.04.04.85.55.04.74.04.34.04.55.55.55.05.25.05.55.04.54.5由图可以看出茄果类蔬菜(茄子、青椒、番茄)价格波动趋势大致相同,总体来看青椒价格略高于茄子和番茄,在春节前后达到一个峰值,但总体价格基本稳定。
根据大家的反应价格偏高。
(二)瓜果类蔬菜主要调查了以下三类种类价格日期2月2月2月2月2月2月2月2月2月2月2月2月3月11日13日14日16日17日18日22日23日24日26日27日28日1日黄瓜3.03.03.54.54.74.84.84.64.44.24.03.83.5西葫4.04.14.54.74.85.05.04.74.64.54.44.54.0丝瓜——————————4.54.04.0其结果与茄果类相似,说明节日对市场的需求比较旺盛。
.蔬菜价格调查报告调查小组成员:题目:菜市场里为何“涨声”一片摘要近期,部分蔬菜价跌滞销,农户损失严重,引起社会强烈关注。
有人认为是生产环节出了问题,蔬菜种植面积盲目扩大;有人认为是流通环节过多,导致蔬资料Word.菜难卖滞销;还有人认为是流通环节存在暴利,对农民和消费者两头赚钱。
为此我们小组选择作为调查地点,采用:蔬菜基地——蔬菜批发——蔬菜零售三个阶段的调查方式对的地区的菜价进行了调查,并且对蔬菜为何涨价快,但是农民没有收益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本调查主要是对前几年到2011年5月份的时间段菜价的变化及其影响。
最后通过对相关的农业机构及进行实地考察和查阅相关的农业政策得出了对蔬菜为何涨价快,但是农民没有收益的问题的一些结论及一些措施。
调查目的1)掌握蔬菜市场价格走向为菜农及政策制定者提供理论依据;2)为蔬菜市场的管理者提供参考资料;3)通过此次的调查能让广大的市民更加理性的看待蔬菜市场的价格的变化;4)掌握蔬菜销售走向和供求现象为蔬菜种植后的销售做准备;5)分析蔬菜市场的整个价格走向及蔬菜的流通渠道,为蔬菜市场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提供一些数据;调查对象1)菜市场现在一些常见蔬菜(非大棚蔬菜)的市场价格;2)菜市场价格的走向;3)蔬菜市场的蔬菜的来源;4)提供市场蔬菜的渠道;5)市民对蔬菜的需求情况;调查方式1)市场访谈调查2)实地观察法3)资料问卷调查法4)数据查证发资料Word.一.调查的背景今年以来,我国多种农副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各大城市蔬菜价格也一度居高不下,再次引发人们对“菜篮子”工程的高度关注。
蔬菜价格上涨,要注重流通环节监管,能否同步公开成本价、批发价以及零售价。
受去年冬季菜价高涨、流通环节成本过高影响,蔬菜市场出现“菜贵伤民,菜贱伤农”的怪圈。
蔬菜田间价往往不到终端零售价的一半,在城市社区,菜价高得让人心痛,而在田间地头,蔬菜“便宜”得令人吃惊。
为什么同样是菜在两个地方的价格相差这么大呢,菜农希望把价格抬高,从而使他们获得生产的积极性,而诚实的市民希望把价格降低以减少他们的生活成本,但是事实上不是这样的,其中存在这很大的差价,为了弄清楚这之间的差价是怎么样形成的,我们小组对地区的菜农及菜价做了系统的调查,获得了可靠的数据,二.蔬菜市场的现状(一)蔬菜的销售价格情况由于销地市场、进货渠道多,长途运输,因此影响蔬菜的价格的因素也多,总体的看价格高、起伏大。
从以下图表中可窥见一斑。
市蔬菜批发价格与省、全国比较(表一)(2008.12.12-2009.5.1)资料Word.日期2009-1-30 2009-2-6 2009-2-13 2009-2-20 2009-2-272009-3-6 2009-3-13市3.54 3.24 3.39 3.54 3.3 3.39 3.37省3.16 3.26 3.47 3.13 3.26 3.62 3.09全国3.39 3.49 3.35 3.83 3.24 3.3 3.39日期2009-5-1 2009-3-20 2009-4-24 2009-4-3 2009-4-102009-3-27 2009-4-172.793.22 3.11 3.45 3.3 2.82 2.96省2.63 2.67 3.07 2.97 2.99 2.65 2.96全国2.993.283.453.23.033.32.99注明:---- 一……全国市蔬菜批发价格与省、全国比较(图1)(二)蔬菜市场供应情况。
今年我省蔬菜市场供应充足,供应量比去年增加,省外蔬菜调入量有所增加。
据对部分(10.67,0.00,0.00%)批发市场监测,3-5月,我省蔬菜市场批发市场供应量呈现逐月增加的态势。
全省最大的批发市场龙泉聚合果蔬交易中心日均蔬菜交易量7500吨,1-5月累计交易量130万吨,同比增幅21%。
其中外省调入蔬菜91.97万吨,同比增幅18%。
市高水农副产品批发有限公司日均蔬菜交易量628.2 吨,1-6月交易量累计16.75万吨,同比增加3.6%。
其中外省调入蔬菜5.658 万吨,同比增幅18.34%。
省外地蔬菜的大量调入,弥补了省蔬菜品种和数量的不足,保障了我省市场供应。
(三)蔬菜批发环节的经营形式资料Word.据我们了解,批发市场中的所有的经营户清一色的外地人,他们从产地收货、运输、批发形成了一条龙式的经营形式,十分有利于他们掌握产销两地的消息,有利于很好地解决各个环节的矛盾,有利于形成利益共同体,利益分享,风险共担。
(四)元旦春节两节市场蔬菜供应情况从1997年起,每年的元旦春节期间,市政府都要动用三金一储,对蔬菜实施限价优惠供应,优惠供应的数量节日期间就达到了470万斤,对保证两节期间的市场供应,稳定蔬菜价格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五)蔬菜的消费趋势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人们膳食结构的改善特别是农民蔬菜消费行为的巨大变化,即由过去供应城市蔬菜到今天的蔬菜靠城市供应的变化,城市蔬菜的消费量连续在扩大。
另外膳食结构的改善人均蔬菜的消费量也在不断增加,据有关资料反映全国人均蔬菜的消费量已达到300斤。
同时人们对蔬菜的质量、品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应运而生的超市洗净菜,绿色无公害蔬菜、农超对接、产地直销的蔬菜不断被人们看好。
实例一:“8分钱的菜价,农民兄弟伤不起”几亩卷心菜、一万块钱,对一个负债累累的农村家庭,成了足以致命的数目。
省市唐王镇农民韩进今年将家里六亩多地全种上卷心菜,谁知卷心菜价格低至8分钱1斤,这个农民汉破碎的心遭受重击,最终选择自杀。
自杀这种方式,确实太过极端,但这样的个例却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前“菜贱伤农”的现实囧境:中牟万亩芹菜丰收后滞销,一斤仅卖六分钱,20斤芹菜只值一个烧饼钱;80后美女农民工发微博向网友求助,称其老家嘉鱼县今年包菜不值钱,菜农们血本无归,与其让包菜烂在菜地,不如免费捐献,如有人愿意出运输费用,其承诺将家里100吨包菜全部捐献出去。
实例二:蔬菜全追踪菜价攀升“涨不赢”农成本钱双流县是会蔬菜财富重点区之一,蔬菜种植面积占全市1/10以上。
在该县金桥镇合水村, 他从2003年起在双流包地种菜,今朝常年大棚种菜120多亩。
三.问题的分析资料Word.(一)蔬菜市场存在的问题(1)蔬菜市场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近几年市区人口规模不断增大,城市面积逐年扩,按照商务部门关于市区每万人拥有1个蔬菜市场的标准,市区蔬菜零售市场网点应该建设30个左右,现在尚有近20个缺口。
由于菜市场数量不足,辐射围窄,使许多居民不能实现就近消费和便利消费,给居民生活带来很多不便,同时也导致了游摊散贩屡禁不止。
(2)市场设施档次普遍偏低,购物环境差大部分市场多年来投入不足,市场设施简陋、功能单一,“脏乱差”现象严重。
一是市场开办单位对市场经营业户的后续管理不够。
二是缺乏完备的给排水系统,致使禽类、水产宰杀经营场所污水横流,杂物遍地,气味难闻。
三是垃圾清运不及时,蔬菜市场产生的大量垃圾不能及时清理,乱堆乱放,随意丢弃,形成许多垃圾死角。
四是一些市场既是经营场所又是居住场所,出入通道行人与车辆不分,交易高峰时拥堵不堪。
五是保鲜设备使用率低,大部分生、熟肉摊点都是案板晾卖,根本达不到防尘、防蝇要求。
(3)蔬菜市场价格相对较高且不稳定市物价高,特别是菜价高由来已久。
老百姓反映特别强烈,时间长了也没有得到解决,但蔬菜价格比周围城市高肯定是不争的事实,这是其一。
其二是价格不稳定,起伏较大,产地的气候、运输的交通条件一有个风吹草动,的菜价很快就会发生起伏变化。
其三,价格不平衡,一个市区的价格不都一样,有差价是应该的,但差价太大就是不合理了。
(4)蔬菜运输的物流成本高,检测手段落后,蔬菜的质量有待提高据了解,市的蔬菜长途运输,运输工具仍然是大卡车,大货车,至今有冷藏设备的车相对很少。
蔬菜的储存比较落后,因而造成了运输成本高,蔬菜损耗大,蔬菜质量低。
蔬菜质量检测的意识淡薄,手段落后,制度不健全,“放心菜”市场建设任重道远。
(二)菜价持续涨高的原因(1)流通环节过多导致产销价格扭曲比如1斤大白菜批发3毛多,经过一个又一个流通环节,卖到市民家门口的资料Word.菜市场可能是8毛多,甚至更高价格。
从菜地到市民的餐桌,农副产品往往要经过一个又一个流通环节,成本和价格随之水涨船高。
农副产品流通商先要从基地收购,然后经过批发商运往批发市场,在批发市场或许还要经过二次或者第三次批发,这才会运到城区的各菜市场或者餐饮等终端零售环节。
尤其是蔬菜在包装上普遍还有所欠缺,由此流通成本加上流通中的各种损耗,最终走上市民餐桌的蔬菜价格就高了。
以地区为例,主要菜市场菜摊上各种蔬菜种类齐全,与前段时间菜价上涨过快相比,菜价也有所下降。
但与蔬菜产地收购价出现下降相比,各菜市的蔬菜售价虽有所回落,但并不明显。
虽然蔬菜的批发价下降了,但不少市民觉得菜市场的蔬菜价格回落并不明显。
对此,相关农业专家介绍,普通菜市场的蔬菜从基地到菜摊一般要经过4个环节。
(2) 强降雨水的导致菜的产量及销售渠道受阻。
1、国道塌方,阿坝菜源供应受困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总经理钟卫国告诉记者,每年8~10月,由于本地蔬菜大量下架,很多蔬菜都必须依靠外地补充。
而像新鲜的叶子菜(如大白菜、莲白等),50%以上来自甘孜阿坝,而最近受降雨影响,与阿坝之间的道路坍塌,以往五六个小时就可送到的菜,现在要10多个小时,蔬菜的新鲜程度和运输量都受到很大影响,这就是为什么市场上叶子菜的价格上涨非常厉害的原因。
而叶子菜价格上涨又带动了根块、瓜果类蔬菜的上涨。
2、连降大雨,周边蔬菜产量锐减受大雨影响,彭州和温江两个周边重要蔬菜供应基地的蔬菜供应量已比去年同期锐减3成以上,这直接导致了菜市的大涨。
(3)供大于近期菜价暴跌的主因据介绍,去年同期我国经历了严重的“倒春寒”,导致很多蔬菜供应不足,菜价大幅上扬,这诱发农民大量种菜。
另外,今年南方蔬菜上市时间推迟,北方蔬菜上市时间提前,北方、南方蔬菜出现“碰车”,市场供应明显增加。
(4)生产经营成本不断增加蔬菜的种植需要大量劳动力,目前,我省务工收入受灾后重建等因素拉动,农村劳动力价格比去年增加一倍以上,提高了蔬菜生产成本。
同时油价上调,运输费用提高,运输成本增加。
加之蔬菜从田间到消费者,经过批发和零售市场等环节,损耗较大,特别是叶菜类蔬菜更易腐烂,流通环节运营成本不断上升,导致价格上涨。
资料Word.(5)高品质蔬菜比例加大。
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优质蔬菜的消费日益增加,市场名优蔬菜价高量增。
如油菜中的京冠、京绿7号,圆白菜中的冬甘2号,荷兰豆中的大、小荚豆,以及西兰花、西洋芹、水果黄瓜等高品质蔬菜价格比同类蔬菜高,且交易量不断增加。
高品质蔬菜比例提高拉动蔬菜价格上扬。
(6)饮食结构加速调整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更加注重饮食健康和合理的膳食结构,蔬菜消费需求增长,从一定程度上拉动了蔬菜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