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史之清代美术
- 格式:doc
- 大小:34.00 KB
- 文档页数:2
中国美术史名著选读之明清时期写作特点:传统的重视一家之言、史论结合的特点削弱了,重视资料性的成分加重了。
许多画史成了画家传记。
对资料的收藏、整理、编录,是和美术史的实用目的诸如收藏、鉴赏相关连。
收藏的队伍成分发生变化,由南北朝时的士大夫阶层,发展为普通人群,故书画家字号类的书籍有了需求。
1、列传体的画史继承传统继续发展。
2、公私著录蓬勃发展,形式完备而多样。
3、出现了各种各样整理以往美术史籍的丛书。
美术史的汇编,如《王氏书画苑》,如《佩文斋书画谱》(书学、画学、书家传、画家传、书辨正、画辨正等)。
著录的类编,如《式古堂书画彚(huì)考》。
工具书性质的汇编,《历代画史汇传》。
简明的年表性的书籍,《画法年表》。
工艺美术史方面的汇编,如《竹人录》、《景德镇陶人录》。
画史文献:1、明清的列传体书画史:《无声诗史》,《明画录》。
2、地域性的画史:《吴郡丹青志》,《虞山画志》。
3、按画科、画史编写的画史:《墨梅人名录》。
4、按性别或身份编写的画史:《玉台画史》5、宫廷绘画史籍:《南宋院画录》、《国朝院画录》6、年表、人名录:郭础《画法年表》,陈豫钟《明画姓氏韵编》。
7、题跋、着录类的史籍文献:《珊瑚网》、《钤山堂书画记》、《墨缘汇观》、《秘殿珠林石渠宝笈》元末明初陶宗仪的《书史会要》陶宗仪有《南村辍耕录》,三十卷,记见闻,元代典章制度轶事、元末农民起义等。
《古刻丛抄》,抄汉至南宋七十一种碑刻。
《书史会要》九卷,补遗一卷,共十卷。
书成于明洪武九年(1376年)。
择100余种书籍,编录上古至元代的书法家传记,评论简洁、允当,系统而较详尽。
分卷给历代书家列传记。
补遗,收录400余人,绝大多数是鲜为人知的书法家,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搜辑史实的用心。
明代朱谋垔(yīn)《书史会要续编》一卷,系采录明代书法家传记,补充上了明代的书法家。
价值:收集资料丰富,文笔简练,有个人看法,评价有褒贬,评论公允。
所收书家很多,是他人所未收。
中国工艺美术史清代工艺美术背景介绍清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自1644年至1912年,被外族侵略后中国社会经济民风陷于停滞,文化上更是丧失独特性。
然而,优秀的清代工艺美术却在这种情况下依旧绚丽绽放。
清代的工艺美术表现了民族传统文化的辉煌和精湛的工艺技术,展现了当时中国工匠们的智慧和才华。
清代工艺美术的特点清代工艺美术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技术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精湛的工艺技术:清代工艺美术大多采用传统手工工艺,包括雕刻、绘画、织绣、刺绣等,工匠们经过长期的训练和实践,技艺日臻完善,精湛绝伦。
2.丰富多彩的题材:清代工艺美术作品的题材广泛,涵盖了宗教、神话、历史等各个方面,内容丰富多样,形式各异。
3.细腻精美的工艺品:清代工艺美术作品在细节处理上非常注重,工匠们善于运用线条、色彩和材料,使作品看起来既细腻又精美。
清代工艺美术的主要作品清代工艺美术涵盖了很多不同的领域,包括陶瓷、玉器、漆器、丝绸、铜器等。
以下是几种代表性的清代工艺美术作品:1. 清代青花瓷青花瓷是清代最具代表性的陶瓷之一,其釉下彩绘和青花绘花工艺技法达到了巅峰。
清代青花瓷制作精美,品种繁多,风格上独具特色,成为中国瓷器史上的瑰宝。
2. 清代玉器清代玉器是中国工艺美术的珍品之一,其雕刻工艺精湛,题材多样,包括玉佩、玉璧、玉杖等,形态优美,寓意深远。
3. 清代漆器清代漆器制作精良,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主要有漆画、漆雕、漆制家具等,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
清代工艺美术的影响清代工艺美术对后世的影响深远,它不仅在中国本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且对外国工艺美术的发展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使中国工艺美术成为世界上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
结语清代工艺美术是中国工艺美术史上的重要时期,其优秀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荣与文化的丰盛。
清代工艺美术将传统工艺与艺术相结合,不仅展现了中国工匠们的高超技艺,更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中国美术史之清代绘画
摘要:中国美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清代绘画展现出了耀眼的光芒,从清初“四王”集传统大成而更重笔墨的倾向,到“四僧“代表了虽不废弃传统但更加独抒个性大胆创造的趋向,清代绘画在一步步发展与创新,及扬州八怪,把写意花鸟画发展得更加豪纵,古拙而充满个性,也更雅俗共赏和更关注现实。
清代末期出现的任颐,吴昌硕等画家开创的“海派”更是对后世影响深远。
所以,清代的绘画对后人是有不可磨灭的影响。
关键词:清代绘画四王四僧扬州八怪海派发展
中国美术史源远流长,自史前时代至今,中国美术总是保持了令人惊奇的延续性。
中国对传统的尊崇是欧洲美术所不能及的,它的影响在整个东亚文化圈都可以观察得到。
尤其在曾经在中国统治下的地区,无论建筑、雕刻、绘画、工艺,创作上都各有伟大的贡献,16世纪以来,中国的工艺品,尤其是瓷器,大量向欧洲出口,这对欧洲艺术也产生了影响。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也展现出了耀眼的艺术文化。
清代的绘画,可以说是清代美术中不可缺少的成员之一,也是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清初,延续晚明以来尊崇吴派的传统,出现了四王: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
他们都以摹古为主旨,崇尚董、王和元四家,讲究笔墨趣味和技巧功力,把宋元名家的笔法视为最高标准,这种思想因受到皇帝的认可和提倡,因此被尊为“正宗”。
他们看重笔墨,大多以古人丘壑搬前搬后,达到古人画中的完美境界,表现平静安闲的情感状态,体现所谓“士气”与“书卷气”,却较少观察自然,描写具体感受。
他们在研究古人笔墨上也达到一定水平,在发展干笔渴墨方面也丰富了文人画的表现方式。
四王的山水画风影响了整个清代,弥漫在北京以皇帝为中心的贵族士大夫社会中间。
皇家画院和皇室,大臣都画这种山水画,可谓:笔力超凡,功力极深,气韵高雅,别开生面。
但是,由于他们一味模古,也在一定程度上桎梏了文人画的发展。
与四王齐名的还有吴历和恽寿平,前者以山水闻名,作品丘壑多姿,笔墨苍浑,风格醇厚深秀;后者则以花鸟见长,创没骨画法,以极似求不似,重在“摄情”,画风清新雅丽,于绚烂中求平淡,表现了理想化的美的境界,均成就显著。
与四王的固守古法相比,清初的四僧在继承前人笔墨基础上,更加主张发展,强调贴近生活。
作为旧明遗逸,对国破家亡之痛感触尤深。
他们不满足于挪用古法,而是深入自然,寄情于山水,以抒发自身感受为目的,不屈附于社会审美需求。
四僧尤其是石涛的山水,看似无法而实际上变古法为我法,想象力丰富,景色新奇,构图新颖自然,笔墨纵肆潇洒,意境生气奕奕,充满了昂扬的激情。
清代中期,扬州因盐商富贾聚集,经济又呈繁荣景象。
不仅是东南的经济中心,也是文化艺术的中心。
各地文人名流,汇集扬州。
富商大贾已经不满足于物质和精神上的产品,而是在书画方面着力搜求。
流风所及,中产之家乃至平民中稍富有者,亦求书画悬于室中,以示风雅。
由于对字画的大量需求,吸引和产生了大量的画家。
据《扬州画舫录》记载,本地画家及各地来扬画家稍具名气者就有一百数十人之多,其中不少是当时的名家,扬州八怪就在其中。
扬州八怪,并不专指某八个人,而是泛指代表扬州画坛新风的一批画家。
一类是丢官从画的郑燮等人,还有一类是厌弃官场的金农,高翔等人,最后是具备文人修养的职业画家,如黄慎,罗聘等人。
以“扬州八怪”为代表的扬州画派的作品,无论是取材立意,还是构图用笔,都有鲜明的个性。
他们重视生活感受,凭着知识分子的敏锐洞察力和善良的同情心,对丑恶的事物和人加以抨击,或著于诗文,或表诸书画。
与“正宗”不同的是,他们不死守临摹古法,而是另辟蹊径,“掀天揭地之文,震惊雷雨之
字,呵神骂鬼之谈,无古无今之画” 来自立门户,不追随时俗,风格独创。
“八怪”最喜欢画梅、竹、石、兰。
他们以梅的高傲、石的坚冷、竹的清高、兰的幽香表达自己的志趣。
其中罗聘还爱画鬼,他笔下的鬼形形色色,并解释说“凡有人处皆有鬼”,鬼的特点是“遇富贵者,则循墙蛇行,遇贫贱者,则拊膺蹑足,揶揄百端”。
这哪是在画鬼,分明是通过鬼态撕下了披在那些趋炎附势、欺压贫民的贪官污吏身上的人皮,还了他们的本来面目。
在封建制度极端残酷又大兴文字狱的时代,他们却敢于与众不同,标新立异,无怪乎当时一督抚摇头直称“怪哉、怪哉”。
邓拓在咏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时曾写道“歌吹扬州惹怪名,兰香竹影伴书声”,可以算作对他们“怪”之特点的总结吧。
这些已经职业化的文人画家和已经文人画的职业画家,在一定程度上挣脱了宫廷提倡的正宗保守艺术的羁绊,或多或少地摆脱了贵逸平和的“士气”与“书卷气”,形成反映时代变化的新风貌,发展了写意画。
清代末年,上海出现了一些绘画名手,任颐和吴昌硕是其中最杰出者。
任颐是一位极有才能的画家,他除了山水人物之外,在花鸟方面也有极其宽阔的表现,一改恽寿平以来花鸟画家只长于花卉,少画禽鸟的风气。
他的花鸟画,总是把花与鸟连在一起,禽鸟显得很突出,花卉有时只作背景,整个画面充满了诗的意境。
任颐的山水画创作不多,早年师法石涛,中年以后兼取明代沈周、丁云鹏、蓝瑛、并上追元代吴镇、王蒙,以纵肆、劲真的笔法见长。
然则,他的花鸟画更富有创造,富有巧趣,早年以工笔见长,后吸取恽寿平的没骨法,笔墨趋于简逸放纵,设色明净淡雅,形成兼工带写,明快温馨的格调。
这种画法,开辟了花鸟画的新天地,对近、现代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他创作的鼎盛时期,不仅创作题材上范围扩大了,而且具有深刻的社会内容,用隐晦的手段寄寓深情。
作为后辈,吴昌硕受任颐指点,所作的画笔恣墨纵,不拘成法,外貌粗疏而内蕴浑厚,虚实相生,能纵能收,疏可走马,密不容针,以极度简练概括的笔墨来表现深邃的意境,抒发丰富的思想感情。
他和任颐共同形成了所谓的“海派”,是“海派”的先后领袖人物。
在海派的影响下产生了今天的齐白石,潘天寿等卓越的花鸟画家。
这一富有成就的花鸟画派的生长不能不归功于其最有力的推动者:石涛。
同时,也应注意到石涛和清代初年其他画家所开辟的道路,经过错综的发展,最后也出现了优秀的山水画家黄宾虹。
清代的绘画艺术虽受到因袭模仿的思想的影响,但在艺术的某些方面仍是发展和创造的,对后人的影响是不可磨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