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家庭健康评估
- 格式:ppt
- 大小:488.00 KB
- 文档页数:2
社区护理学1,社区:是若干社会群体(家族、氏族)或社会组织(机关、团体)聚集在某一个地域里所形成的在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
2,社区卫生服务:是社区内卫生机构及相关部门根据社区内存在的主要卫生问题,合理使用社区资源和技术,为社区居民提供的基本卫生服务。
3,社区护理:是将公共卫生学与护理学的知识与技能相结合,用以促进和维护社区人群健康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来源于公共卫生护理,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露丝•仪思曼首次提出)4,家庭访视:简称家访,指为了促进和维持个体和家庭的健康,在服务对象家里进行有目的的交往活动。
它是开展社区护理的重要手段。
5,居家护理:是在有家属的前提下,社区护士直接到患者家中,应用护理程序,向社区中有疾病的个人即出院后的患者或长期家庭疗养的慢性病患者、残障人、精神障碍者,提供连续的、系统的基本医疗护理服务。
6,社区健康教育:是以社区为单位,以社区人群为教育对象,以促进社区居民健康为目标,有组织、有计划的健康教育活动。
其目的是发动和引导社区居民树立健康意识,关心自身、家庭和社区的健康问题,积极参与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规划的制订和实施,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和生活方式,以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和群体健康水平。
7,健康档案:是记录与社区居民健康有关的文件资料,它包括以问题为导向的个人患病记录、健康检查记录、各年龄阶段的保健记录及个人和家庭的一般情况记录。
8,社区救护:有称社区紧急救护或院前急救,是指对在社区内遭受各种危及生命的急危重症、意外创伤、社区灾难性事件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救护,包括院前急救、对急诊患者出诊并进行初步处理和组织转运、灾害性事件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救护、管理以及预防。
第一章绪论1,构成社区的基本要素:人口要素、地域性、同质性和结构要素。
2,社区卫生服务重点人群:以妇女、老年人、慢性病患者、残疾人和弱势群体人群为重点,以解决社区主要问题、满足社区基本需求为目的,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指导为一体。
专业知识-第三章社区家庭护理一、A11、③家庭包含的社会关系不包括A、血缘B、感情C、经济D、政治E、人口生产关系2、③家庭健康护理的主要方法是A、调查问卷B、个别访谈C、家庭访视D、社区宣传E、观察3、③家庭健康评估的注意点,护士应注意的是A、尽管认识到家庭的多样性,但有统一的标准B、相信自己的经验感受,直接做出判断C、家庭成员的状况不是一成不变的D、亲自收集资料,不能轻信其他义务工作者所收集的资料E、—旦制订计划,就不必要再收集资料,直至计划完成4、③根据杜瓦尔(Duvall)理论,下列关于家庭生活周期说法正确的是A、家庭生活周期可分为新婚期、生产期、学龄期、青少年期、年轻人期、中年期、老年期B、新婚期的主要任务是适应父母角色,应对养育子女的压力C、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务是教育子女D、学龄期的主要任务是针对子女的特点,增加沟通,加强性教育E、老年期的主要任务是适应和应对退休、疾病、丧偶、死亡等多种变化5、③家庭健康护理的原则不包括A、与家庭成员建立良好的关系B、向家庭中的患者提供医疗及护理服务C、协助家庭成员心理适应和社会适应D、协助家庭利用健康资源E、协助家庭成员改善生活水平,给予经济帮助6、③家庭健康护理的目的是A、维持和提高家庭的健康水平及其家庭自我保健功能B、调节家庭矛盾C、缓和夫妻关系D、提供经济支持E、提供教育支持7、③家庭的功能不包括A、生育功能B、国际化功能C、健康照顾功能D、情感功能E、经济功能8、③关于家系图,说法正确的是A、—般由两代人组成B、从上到下,辈分升高C、从左至右,年龄由小到大D、夫妻双方的家庭不必都包含在内E、每个成员的符号旁边,可按需要加注年龄及结婚、离婚、死亡、退休等生活事件9、③社区家庭访视的艺术,说法正确的是A、合适的时间家访B、不必太周全的计划,随机应变C、慢性病为先,急性病为后D、不能开门见山,慢慢引出主题E、不必控制时间,可以过分亲热10、③居家护理的范畴,一般不包括A、临终关怀B、急性病护理C、用药指导D、慢性病管理E、传染病的消毒隔离11、③关于家庭常用消毒技术说法正确的是A、居室空气消毒可以采用通风、食醋熏蒸、过氧乙酸喷雾的方法B、患者用过的床垫、被褥、枕头、衣物可采用煮沸消毒的方法C、患者用过的餐具可采用日光暴晒的方法D、传染患者的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可不经消毒处理就倒掉E、患者用过的脸盆、便盆、痰杯等可用0.1%~0.5%过氧乙酸浸泡消毒0.5小时后洗净待用12、③关于居家照顾团队说法正确的是A、居家照顾团队由单一专业人员组成B、团队成员包括护理人员、医师、康复师、营养师、药剂师、社工人员等C、分工不同,但都是以医疗内容为中心D、护士的作用是为居家病人提供间接性的护理照顾和健康教育指导E、护士的作用还包括指导其他专业人员对患者进行康复锻炼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训练13、③关于家庭压力事件与家庭危机叙述,正确的是A、家庭资源不足,可通过调试,应对家庭压力事件,恢复正常功能B、家庭危机包括由意外事件引发的危机、家庭发展所伴随的危机、与照顾者有关的危机和家庭结构本身造成的危机C、家庭发展所伴随的危机有灾害、意外事故D、丧偶、离婚属于家庭结构本身造成的危机E、家庭某一成员长期患病需要照顾属于由意外事件引发的危机14、③关于家庭权力结构正确的说法是A、包括权力来源、权力结果和决策过程B、决策过程须视其成员的个性、角色、能力、家人认同而定C、权力来源指的是最后做主的人D、权力结果是家庭产生共识而采取的行动方式E、反映权力在家庭外部的分布情况15、③下列属于核心家庭及其特点的是A、由父母及已婚子女组成B、核心家庭结构简单、关系较稳定、资源少C、由父母、已婚子女及第三代组成D、由较近的亲戚组成,如叔叔、姑姑等E、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核心家庭有不断减少的趋势16、③下列属于核心家庭的是A、由夫妇两人组成的无子女家庭B、已婚夫妇与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C、由未婚的单身母亲及其子女组成的家庭D、父母、已婚子女、孙子女居住在一起的家庭E、父母、已婚子女、孙子女、曾孙子女居住在一起的家庭17、③下列只有一个权力中心的家庭类型是A、核心家庭B、主干家庭C、联合家庭D、复式家庭E、直系家庭18、③关于判断家庭角色功能是否充分的标准,描述错误的是A、家庭成员的角色固定不变B、家庭对某一角色的期望一致C、家庭成员乐意扮演自己的角色D、家庭的角色模式符合社会规范E、家庭成员能适应自己的角色模式19、③在家庭关系中,符号表示A、健康的男性B、患病的男性C、死亡的男性D、领养的男性E、双胞胎男性20、③下列表示离异的是A、B、C、D、E、21、③下列不属于家庭内资源的是A、经济支持B、健康管理C、情感支持D、结构支持E、医疗资源22、③下列不属于家庭外资源的是A、亲朋好友的关怀B、宗教团体的支持C、家庭设施的改变D、各种学历培训E、卫生服务的可用性23、③在家庭危机中,不属于家庭发展危机的是A、疾病B、升学C、就业D、结婚E、退休24、③不宜选择作为家庭病床服务对象的患者是A、中晚期肿瘤患者B、无家属照顾的患者C、负责医生推荐的患者D、愿意在家接受护理的患者E、有必要接受居家护理的患者25、③有关家庭病床的描述,错误的是A、分为医疗型、康复型和综合型三种B、是我国开展居家护理工作的主要形式C、以患者家庭为基本医疗单位设立病床D、护理对象包括急、慢性病患者及临终者E、社区护士按医嘱上门执行护理和治疗措施26、③有关居家护理的目的,描述错误的是A、缩短病人住院日B、扩展护理专业领域C、减少家庭经济负担D、使家属免于亲自照顾患者E、使患者在出院后仍能获得完整的照护二、A21、③患者女性,17岁,学生,其母陪同就诊,诊断为单纯性甲状腺功能亢进,采用药物治疗、定期复查,医生要求母亲对张某的用药实行督促。
第三章家庭健康评估二、家庭的发展阶段杜瓦尔Duvall的家庭生活周期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家庭发展模式,分为8个阶段;1.新婚期家庭家庭在新婚期的主要发展任务为双方相互适应及沟通,建立双方满意的关系,性生活协调及计划生育;2.婴幼儿期家庭有婴幼儿的家庭的主要发展任务为适应父母角色,产后的恢复,承担经济和照顾孩子的压力;3.学龄前儿童家庭有学龄前儿童的家庭的发展任务是抚育孩子,帮助儿童适应与父母的分离,注意儿童的身心发展;4.学龄期儿童家庭有学龄期儿童的家庭,其主要任务是教育孩子,使孩子逐渐适应学校与社会化;5.青少年期子女家庭有青少年期子女的家庭,应注意青少年的教养与沟通,青少年的性教育及与异性的交往等;6.青年期子女家庭有青年期子女的家庭,应把孩子从家庭释放到社会,继续为其提供支持,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为成人关系,父母逐渐感到孤独;7.空巢期家庭子女长大成人,逐渐离开家庭后,恢复了只有夫妻俩人的生活,重新适应婚姻关系,开始计划退休后生活;8.老化期家庭老化期家庭,经济及生活依赖性高,面临各种老年疾病,适应和应对多种丧失如退休、丧偶、死亡等;三、家庭的构成及功能1.家庭外部结构是指人口结构,即家庭规模或类型;2.家庭内部结构家庭内部结构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表现为家庭中的权力结构、家庭角色、沟通类型和价值观四个方面;家庭的权力结构是指一个家庭成员影响其他成员的能力;家庭权力分为传统权威型、工具权威型、分享权威型和情感权威型四种类型;3沟通类型:根据沟通内容是否与感情有关,可以分为情感性沟通和机械性沟通;根据沟通时表达信息的清晰程度,可分为清晰性沟通与模糊性沟通;根据沟通时信息是否直接指向具体的接受者,可分为直接沟通与间接沟通;二家庭的功能1.满足情感功能 2.帮助社会化功能 3.养育功能 4.提供经济功能5.提供健康照顾功能三家庭资源家庭为了维持基本功能、应付压力事件或危机状态所必需的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称作家庭资源;一般而言,家庭资源可分为家庭内部资源和家庭外部资源;1.家庭内部资源1经济支持;2精神支持;3医疗处置;4爱;5信息或教育;6结构的支持2.家庭外部资源1社会资源;2文化资源;3宗教资源;4经济资源;5教育资源;6环境资源;7医疗资源家庭环境的评估主要包括住宅、生活环境及家庭与社区的关系三个方面;四、家庭健康评估的必要性一家庭健康的概念家庭健康是指在家庭社会文化系统内,其成员间具有相互滋润身心,共享时间、空间及金钱等资源;二健康家庭应该具备的特征1.良好的交流氛围 2.增进家庭成员的发展 3.能积极的面对矛盾及解决问题4.有健康的居住环境及生活方式 5.与社区保持联系第二节家庭健康评估的基本内容一、家庭护理与家庭健康评估一家庭护理家庭护理是指以家庭为中心进行的护理活动,为了促进家庭及其成员达到最高水平健康,社区护士应该进行以家庭为单位的护理实践活动;二家庭健康评估家庭健康评估目的:①有利于发现家庭健康问题;②促进家庭进行自我保健;③共同制定计划,解决家庭健康问题;二、家庭健康评估的基本内容及程序一家庭健康评估的基本内容1.评估家庭患病成员的状况2.评估家庭成员间的问题1“涟漪”效应,即不同的成员出现同样严重疾病的症状或家中接连出现严重的疾病;2配偶间的问题婚姻及性问题;3“代罪羔羊”或“三角关系”,即将家中未解决的压力以情绪转移的形式移至家庭中其他成员,如未成年子女;4与生活方式及环境因素有因果关系的疾病,如酒精性肝病、情绪性消化系统溃疡等;3.其他1促进健康与预防疾病的活动,包括预防接种、遗传咨询及营养指导等;2家庭发展阶段因预期问题而产生的焦虑;3危机;三不同发展时期家庭健康评估1.新婚期家庭的健康此期评估的重点是新婚夫妇是否接受了婚前检查、性生活知识教育和有关遗传性疾病的咨询,是否了解家庭与健康的关系,新婚夫妻双方能否主动地了解和理解对方,能否在新家庭的基础上建立起新的生活习惯,做好这一时期的心理适应;2.婴幼儿期家庭的健康评估产妇产后身体的恢复、营养及休息情况,年轻父母是否进入角色、育儿知识的掌握程度,婴幼儿的身体、心理发育情况等;3.学龄前儿童家庭的健康评估重点应放在儿童是否存在意外伤害和感染性疾病等常见的健康问题和疾病,父母是否掌握饮食营养方面的知识、安全教育和感染性疾病的预防方法,父母是否注意培养儿童健康的生活习惯,是否为儿童提供必要的游戏和学习条件等;4.学龄期儿童家庭的健康评估的重点放在父母是否注意儿童的心理和躯体的健康发展,以及是否接受他们的变化并努力做好家庭与学校的相互配合等情况;5.青少年期家庭的健康评估重点放在家庭成员是否出现身体、心理和精神方面的健康问题;6.青年期家庭的健康评估的重点是家庭成员能否积极地面对现实,努力适应新的家庭模式,培养良好的心身保健习惯,防止与心理、行为密切相关的某些慢性疾病的发生;7.空巢期家庭的健康健康评估重点在老年人是否存在高血压、冠心病、恶性肿瘤、骨质疏松等老年性疾病、是否做好老年性疾病的三级预防以及心理保健;8.老化期家庭的健康此期评估的重点在于家庭成员是否积极预防疾病,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的各种活动,子女是否对父母双亲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照顾;四家庭危机1.危机家庭定义所谓的危机家庭是指在家庭系统出现持续的破坏、混乱或不能正常运作,需要在家庭功能的模式上调适的家庭 ;家庭的危机包括:1意外事件引发的危机;2家庭发展所伴随的危机;3与照顾者有关的危机;4家庭结构本身造成的危机2.危机家庭护理内容2危机家庭的护理干预:社区护士的角色之一是帮助家庭应对危机,具体护理干预可包括以下几方面:①了解家庭成员对事件的观点,事件对家庭的影响及他们对自己应对能力的判断;②帮助家庭认识和描述压力源的性质,提供与压力源相关的信息;③帮助家庭分析和认识应对压力的资源及力量,指导家庭应对压力源的方法和家庭内部资源包括个人和家庭力量的发现和使用;④利用社会支持体系,提供经济、卫生保健、食品等有形的外部支持;⑤当家庭调整适应新的状态时,鼓励他们对事件和情况进行重新评价;五问题家庭问题家庭是指家庭中发生特殊状况,如有慢性病患者或临终患者、家庭里只有老年患者、照看者有健康问题、家庭成员离家出走等问题,而影响其正常功能的家庭;1.问题家庭类型:1多问题家庭 2易受伤家庭 3贫困家庭 4消极的家庭三、家庭健康评估的注意事项1.确定优先干预的家庭健康问题确定护理问题的优先顺序时应判断护理问题与以下因素的相关性;1是不是家庭能够看到或体验其变化的结果;2是不是家庭最关心而且已实施的问题;3是不是影响整个家庭的问题;4该问题可干预的相关危险因素;2.制定和实施家庭护理计划家庭护理计划的制定及其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方面:1充分考虑家庭的独特性;2社区护士与家庭及其成员的相互作用;3尊重家庭的价值观和健康信念;4社区护士与其他人员的相互协调:第三节家庭健康评估的基本方法与技术一、家庭健康评估的常用工具应用较多的是家庭结构与社会关系图、家庭评估干预模式、家庭系统刺激源—优势评估表和Friedman的家庭评估模式;一家庭结构图;二家庭社会支持图三家庭功能的APGAR问卷APGAR是代表家庭功能5个部分的首个字母,主要内容如下:A:适应度 P:合作度 G:发展状况 A:感情问题 R:亲密度此问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5道封闭的问题,如总分在7~10分为家庭功能无障碍,4~6分为中度功能不全的家庭,o~3分为重度功能不全的家庭 ;四家庭评估干预模式;五家庭系统刺激源—优势评估表FS3I;六Friedman 家庭评估模式二、家庭访视一家庭访视概念家庭访视homevisit简称“家访”,指的是为了促进和维持个体和家庭的健康,在服务对象的家中进行护理活动;是社区护士用来接触、了解社区居民健康状况和对各家庭进行健康评估、开展社区护理的重要方法;二家庭访视目的1.鼓励家庭充分利用有关的健康资源,发展足够和有效的支持系统;2.为居家的护理对象或残疾者提供合适、有效的照护;3.提供有关促进健康和疾病预防的知识,促使家庭及其成员正常生长和发展;4.帮助发挥家庭功能,促进各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5.促进家庭环境的健康;三家庭访视基本原则1.按计划进行家庭访视;2.保守被访问家庭的秘密;3.利用熟练的人际关系和沟通技巧,获得护理对象的信任;4.利用熟练的专业技能,保证护理对象的安全;5.与护理对象共同制定计划、实施和评价;6.掌握并充分利用社区的资源;7.一般家庭访视活动的优先顺序:1以群体为先,个体为后;2以传染性疾病为先,非传染性疾病为后;3以急性病为先,慢性病为后;4生活贫困、教育程度低者为先;5一天访问多个家庭时的优先顺序:先访视没有传染性疾病的儿童,最后访问有传染性疾病的患者;另外,还要根据访视对象的健康问题的重要性决定,如首先访视新生儿,其次是孕妇,最后是患结核病的护理对象;四家庭访视的类型根据家访的目的,可将家访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评估性家访评估性家访常用于有年老体弱护理对象的家庭和有家庭问题的家庭;目的是对照顾对象的家庭进行评估,通常是一次性的;2.急诊性家访急诊性家访适用于临时处理家庭的紧急情况;3.连续照顾性家访连续照顾性家访主要用于患有慢性病或活动不便的家庭病床护理对象以及临终的护理对象,目的是为护理对象提供连续性的照顾,定期连续性的进行评估;4.预防性家访目的是预防疾病和健康促进,主要用于妇幼保健性家访与计划免疫等;五家庭访视的程序与步骤家庭访视的工作流程可分为准备、实际访视、预约下次访视时间、记录和评价5个步骤;三、家庭健康诊断及护理计划的制定2.家庭护理计划的制定家庭护理计划包括制定目标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寻找家庭内、外部资源,确认可运用的方法,拟定护理措施,决定优先顺序;在制定护理计划过程中,社区护士应注意以下的原则:1相互性 2独特性3设立的目标应符合实际 4结合家庭价值观和卫生保健信念 5与其他卫生保健人员合作四、家庭健康档案一家庭健康档案的内容1.基本内容:1家庭基本资料:2家系图3家庭卫生保健记录:4家庭评估资料:包括对家庭结构、功能、家庭生活周期等的评价;2.家庭成员健康资料同个人健康档案;五、家庭健康评估的影响因素:1.家庭及成员方面的因素;2.保健方面因素;3.环境方面因素;第二章个体健康评估第二章.个体健康评估第一节.家庭环境中的个体一.个体的特点一个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二个体是一个开放系统1.个体的开放性2.护理工作中个体的范围三个体的基本需要1.生理方面的需要2.社会方面的需要3.情感方面的需要4.认知方面的需要5.精神方面的需要二.个体在家庭中角色角色是社会对个体职能的划分,它指出了个体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位置,代表着每个个体的身份;个体的家庭角色是该个体在家庭中的特定身份,代表其在家庭中所应执行的职能,反映出其在家庭中的相应位置和该个体与家庭其他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三.家庭环境中的个体健康评估特点居住在家庭中的个体其健康与家庭的整个环境紧密相关,因此,家庭环境中的个体健康评估应围绕家庭环境进行,其评估内容主要是有影响个体健康的家庭环境、家庭结构、个体在家庭中的角色、家庭的功能、家庭的内外资源等;家庭环境中的个体健康评估往往是通过家庭访视来完成的;通过家庭访视可发现患病的个案,帮助人们解决现存的健康问题,预防或发现潜在且影响健康的问题;家庭访视以生命周期和家庭周期所涉及的问题为主线,应按照疾病自然史进行三级预防为主,以护理对象为中心,动员个体、家庭和社区积极参与;第二节.个体健康评估特点一.个体的一般资料二.个体的生理健康一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二发育与体型:一般通过年龄、智力和体格成长状态身高、体重及第二性征之间的关系综合判断;正常发育的人,头长为身高的1/7~1/8;胸围约等于身高的一半,两上肢平展的长度等于身高,坐高约等于下肢的长度;根据个体身高、体质之间的比例不同,临床将人体分为正力型、无力型、超力型三类;(三)营养状态:营养状态是根据皮肤、毛发、皮下脂肪、肌肉的发育情况综合判断,大致可分为良好、中等与不良三种;常见异常营养状态1营养不良:体重低于正常10%时称为消瘦,极度消瘦者称为恶病质;2营养过度:体重高于正常20%以上者称为肥胖;四体位与步态:体位指被评估者身体所处的状态;在不同疾病状态下,促使病人主动或被动地采取相应体位;对诊断某些疾病具有一定的意义;常见的体位有:自动体位、被动体位、强迫体位步态即行走时所表现的姿态;某些疾病可使步态改变,并具一定的特征性;常见的异常步态有:1.蹒跚步态;2.跨阈步态偏瘫步态;3.共济失调步态;4.慌张步态;5.醉酒步态;6.剪刀步态五皮肤与淋巴结1.皮肤的评估1颜色2湿度5皮疹2.淋巴结的评估淋巴结评估的内容主要包括局部或全身的淋巴结的大小、质地、能否移动等;六头部、面部及颈部1.头部头部评估包括头发、头皮和头颅的评估;2.面部3.颈部七胸部1.胸廓评估3.肺部评估对肺部的评估主要是对肺部进行视、触、叩、听四个部分;4.心脏评估八腹部评估1.腹部外形的评估1腹部膨隆:2腹部凹陷3.胃肠型、蠕动波及肠鸣音1胃肠型和蠕动波:2肠鸣音4.腹部叩诊正常情况下,腹部叩诊大部分区域为鼓音;2移动性浊音:是确定腹腔内有无积液的重要检查方法;出现移动性浊音提示腹腔内有1000ml以上的游离液体;5.腹部触诊触诊是腹部检查的主要方法;九肛门与直肠评估肛门与直肠的评估方法以视诊和触诊为主,辅以内镜检查;十运动与感觉功能的评估1.运动功能的评估个体的运动功能分随意运动和不随意运动两种;1肌力:肌力是指肌肉运动时的最大收缩力;肌力程度可分为6级,即0级:完全瘫痪;l级:仅见肌肉轻微收缩,无肢体运动;2级:肢体可水平运动,但不能抬离床面;3级:肢体能抬离床面,但不能拮抗阻力;4级:能做拮抗阻力运动,但肌力有不同程度的减弱;5级:正常肌力;①单瘫:为单一肢体瘫痪,多见于脊髓灰质炎;②偏瘫:为一侧肢体瘫痪,伴有同侧脑神经损害,见于脑血管病、脑肿瘤等;③截瘫:多为双侧下肢瘫痪,见于脊髓外伤、炎症等所致脊髓横贯性损伤;④交叉瘫为一侧脑神经损害所致的同侧周围性脑神经麻痹及对侧肢体的中枢性偏瘫;2肌张力:肌张力增高,见于锥体束及锥体外系损害;肌张力降低,见于周围神经炎、脊髓前角灰质炎或小脑病变等;2.感觉功能的评估1痛觉:评估结果根据评估对象的感受不同,分别记录为正常、过敏、减退、消失;触觉障碍见于后索病损;温度觉障碍见于脊髓丘脑侧束损伤;三、个体精神、心理健康一智力:智力评估时主要通过测评工具评估测试对象的理解力、想像力、记忆力、注意力、计算力等多方面的能力;二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人们通过对自己的内在和外在特征,通过他人对自己的反应的感知与体验而形成的对自我的认识与评价,是个体在与其心理社会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动态的、评价性的“自我小肖像”;三压力与应对应对方式:通常可分为情感式应对和问题式应对两种;情感式应对指向压力反应,倾向于采用心理防御如否认机制或进食、用药、饮酒、远离压力源等行为回避和忽视压力源,用于处理压力所致的情感问题;问题式应对指向压力源,倾向于通过有计划地采取行动,寻求排除或改变压力源所致影响的方法,面对压力或把握压力情境中的积极特征,以及重新评估压力的影响及其意义,用于处理导致压力的情境本身;五人格:评估时多采用人格问卷、投射测验等方法进行人格测试,以判定评估对象是否具有健全稳定的人格;四、个体健康信息及生活方式个体健康信息及生活方式的评估应包括价值与信念、睡眠与休息;一价值与信念价值与信念是文化的核心要素,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个体的健康决策、健康行为和在治疗护理中的行为;价值观中最具有代表性和敏感性的是时间观、行为观、人际观、人与自然观和健康观;二睡眠与休息评估放松休息是否充足,应以个体的主观感觉是否轻松或精力旺盛为判断标准;判断个体睡眠充足与否,应以个体在觉醒状态时能否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为标准;评估内容包括:①个体对睡眠与休息的时间和质量的感知;②个体的睡眠环境与习惯;③影响个体睡眠的各种因素生活习惯、疾病、药物等;④个体睡眠与休息紊乱的症状与体征;⑤引起个体睡眠与休息紊乱的原因;五、个体家庭及社会环境个体家庭及社会环境的评估包括个体的家庭与角色、社会交往与社会环境;六、个体健康诊断及护理计划的制定二护理计划的制定制定护理计划是护理程序的第三步,其目的是要确定护理对象的护理重点;明确预期目标;提供护理评价标准;设计护理措施的实施方案;1.排列护理诊断的优先次序按照优先顺序常将护理诊断分为首优、中优和次优三类;1首优问题:是指直接威胁护理对象生命、需要立即采取行动去解决的问题,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将直接威胁护理对象的生命;2中优问题:是指虽不直接威胁护理对象的生命,但也能导致身体上的不健康或情绪上变化的问题;3次优问题:是指与此次发病关系不大,不属于此次发病所反应的问题;第三节个体健康评估方法与技术一、社区个体健康评估的常用方法一问诊:问诊是病史采集的主要手段二体格检查体格检查是指检查者运用自己的感官和借助于检查工具,如体温表、血压计、听诊器等,来客观地了解和评估护理对象身体状况的一系列最基本的检查方法;1.视诊 2.触诊 3.叩诊 4.听诊 5.嗅诊二、个体健康评估常用工具一个体成长发育评估工具1.小儿牙齿萌出的时间和顺序评估表2.小儿体重计算公式3.中国儿童运动能力发育年龄标准二个体功能评估工具个体功能的评估可从两个层次反映;一是基本日常生活活动ADL, 二是工具使用生活活动能力IADL;1.常用的ADL评估工具1Barthel指数分级法:总分为100分,大于60分为良;60~41分为中,有功能障碍,稍依赖;小于40分者为差,依赖较明显或完全依赖;2Katz指数分级法:它将ADL分为沐浴、衣着、如厕、转移、大小便控制和进食六大项,每项评定结果分为自理和依赖,据此功能状态分为A、B、C、D、E、F、G七级:A级完全自理;G级完全依赖;B级至F级ADL自理能力逐级下降,依赖程度不断增加;2.常用的IADL评估工具1快速功能障碍评价量表 2功能活动问卷:三个体心理健康评估工具1.人格常用的工具有:1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问卷MMPI;2艾森克人格问卷EPQ:2.情感与情绪1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采用0~2分的三级评分法和0~4分的五级评分法;总分超过35分,可能为严重抑郁;超过20分,可能是轻度过或中度抑郁;如小于8分,评估对象没有抑郁症状;2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用0~4分的五级评分法评分;总分超过29分,提示严重焦虑;超过21分,提示有明显焦虑;超过14分,提示有肯定的焦虑;超过7分,提示可能有焦虑;小于7分提示无焦虑 ;第二节社区健康评估的目的及意义三、社区健康评估的意义1.全面了解社区居民的健康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2.从社区整体角度,及时发现社区群体发病或行为状况;3.能够充分而高效地利用社区现有的健康资源;4.向政府提供保护居民健康的建设性建议;第三节社区健康评估内容社区健康评估的内容主要包括社区环境特征、人口群体特征和社会系统特征 ;一、社区环境特征:1.地理位置 2.气候条件 3.人为生态环境二、社区人口群体特征:评估人口群体特征包括两方面,即人口基本健康状况和群体健康状况;三、社会系统特征:一卫生保健及社会服务资源:1.卫生服务机构的种类及功能;2.卫生服务的人力资源;3.卫生服务经费来源 ;二社区福利;三政府及政策;四社区经济与就业;五教育;六交通与安全;七社区娱乐;八信息传递;第四节社区健康评估的方法与技术一、社区健康评估的工具社区健康档案是由全科医生和社区护士提供的、以社区为基础的、协调性的医疗保健服务的必备工具,是了解社区卫生工作状况、确定社区中主要健康问题及制定卫生保健计划的重要文献资料;社区健康档案内容主要包括社区基本资料、社区卫生服务资源、卫生服务状况、居民健康状况四个部分;1.社区基本资料包括社区地理及环境状况以及影响居民健康的危险因素,社区产业及经济现状以及影响居民的健康因素,社区可动员的潜力,社区组织的种类、配置及相互协同等情况;2.社区卫生服务资源。
2024年健康管理暂行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推动全民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健康促进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个人、家庭、社区、机构等单位,以及医疗机构、卫生行政部门等相关机构。
第三条健康管理是在健康促进的基础上,通过对个人健康的全程管理和综合干预,提高健康水平,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工作。
第二章健康管理标准第四条个人健康管理应按照以下标准进行:(一)全面体检: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身体全面检查,包括基本生命体征、常见疾病筛查、疫苗接种情况等内容。
(二)健康档案建立:每个人应建立健康档案,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检查结果、健康问题管理等内容,并定期更新维护。
(三)个人健康评估:根据个人健康档案,定期进行个人健康评估,包括生活方式、营养状况、心理健康等方面的评估。
(四)健康干预:根据个人健康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健康干预方案,包括食物选择、运动方案、社交活动等内容。
第五条家庭健康管理应按照以下标准进行:(一)家庭成员健康档案建立:每个家庭应建立家庭成员健康档案,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检查结果、健康问题管理等内容,并定期更新维护。
(二)家庭健康评估:根据家庭成员健康档案,定期进行家庭健康评估,包括饮食结构、生活环境、家庭氛围等方面的评估。
(三)健康管理指导:根据家庭健康评估结果,提供健康管理指导,包括疾病防控知识、健康生活方式等方面的指导。
(四)健康促进活动:组织家庭成员参与健康促进活动,包括健康讲座、健康运动等。
第六条社区健康管理应按照以下标准进行:(一)健康社区建设:建立健康社区,提供健康教育、健康服务等支持,创建健康环境。
(二)健康监测与评估:对社区居民进行健康监测与评估,及时掌握健康状况,提供针对性的健康管理服务。
(三)健康服务网络建设:建立健康服务网络,包括健康咨询、健康诊疗等服务,方便居民随时获得健康管理支持。
(四)健康教育宣传: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活动,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推广科学健康知识。
社区护理学第一章绪论1.社区:是若干社会群体(家族、氏族)或社会组织(机关、团体)聚集在某一个地域里所形成的在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
2.WHO对社区的解释:一个有代表性的社区。
人口10万—30万之间,面积5000—50000平方公里3.社区的特点:一定数量的人群,一定的地理区域,一定规模的生活服务设施,特定的文化背景及生活方式,一定的管理机构及制度。
4.社区的结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5.社区功能:①社会化功能②生产、分配及消费的功能③社会参与功能④社会控制功能⑤相互支援功能6.初级卫生保健:是指由基层卫生人员为社区居民提供的最基本、最必需的卫生保健服务。
7.社区卫生服务:是在政府领导、社区参与、上级卫生机构的指导下,以基层卫生机构为主向,合理使用卫生资源和适宜技术,以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以妇幼老慢残为重点,以解决社区主要问题,满足社区基本需求为目的,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为一体,提供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
8.社区卫生服务特点: 公益性主动性全面性综合性连续性可及性9.社区护理:是将护理学和公共卫生学的理论与技术,借助有组织的社会力量。
以社区为基础,以人群为对象,以服务为中心,对个人、家庭及社区提供可及的、连续的、综合性的卫生服务。
服务宗旨是提高社区人群的健康。
10.目的:促进健康、预防疾病、维持健康、提高社区人群的健康水平。
.11.社区护理的特点:预防保健为主,强调群体健康,工作范围分散,服务的长期性,服务的综合性,服务的可及性,服务的自主性,服务的独立性,多学科协作性12.社区护理的工作内容:慢性病的防治与管理、重点人群的健康服务、家庭健康护理、传染病的防治、社区环境卫生、学校卫生保健、社区精神心理卫生保健、院前急救和灾害护理、临终关怀。
13.社区护士的核心能力:丰富的护理知识和娴熟的护理技能;敏锐的观察力及护理评估能力;一定的组织与管理能力;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及服务态度;健康的身心;应对多元文化的能力14.1893年丽黎安.伍德女士被称为现代公共卫生护理的开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