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学期专题五 仿写句子,压缩语段
- 格式:docx
- 大小:31.76 KB
- 文档页数:5
部编版语文七上专题五 仿写句子,压缩语段
1. 仿照下面的句式,续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一组排比句。
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 , ;爱心 , 。
2. 展开联想仿写一句话,使之与前文构成排比句。
我喜欢仰望湛广袤的蓝天,因为它使我的心沉静;我喜欢丈量巍峨高大的崇山,因为它使我的心谦逊; , 。
3. 仿照下面一句话的句式,仿写两句话,组成一个排比句。
如果说人生是一首优美的乐曲,那么痛苦则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音符。
, 。
, 。
4. 仿照下面一句话的句式,仿写两句话,组成一个排比句。
从水上走过,留下粼粼波纹; , ; , 。
5. 仿照下面一句话的句式,仿写两句话,组成一个排比句。
没有落日般的瑰丽,没有流云般的飘逸,但可以有水晶般的清纯与透明。
, , 。
, , 。
6. 结合语境,在横线上仿写句子。
活力是雨丝,飘落到哪里都萌生绿意;活力是雷电,出现在哪里都撕破黑暗; , 。
7. 根据下面材料,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下个定义。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课程同样重要,它是跨学科实践课程,注重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究、服务、制作、体验中学习,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它可能涉及到多门学科知识,但不是某门学科知识的系统学习,也不同于某一门学科中的实践、实验环节。
8. 根据下面材料,给“创造”下个定义,不超过 30 字。
作为人的一种活动,创造包括思维活动和行为活动。创造一定要获得成果。形形色色的创造成果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精神性的,即新的认识;另一类是物质性的,即新的事物。这些创造成果不管以何种形式表现出来,都必须具备“首次获得”这个必要条件。
9.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 2022 年 3 月 20 日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文件中主要提出了如下意见:一、充分认识新时代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对加强劳动教育的新要求;二、全面构建体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三、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四、着力提升劳动教育支撑保障能力;五、切实加强劳动教育的组织实施。
(1) 请你为上述材料拟写一则新闻标题。
(2) 请你以“劳动教育”为主题,从“中学生”与“劳动”关系的角度,说说中学生是否应该参加劳动。
10. 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 30 字)
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开放之路。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开放如同破茧成蝶,虽会经历一时阵痛,但将换来新生。“一带一路”建设要以开放为导向,解决经济增长和平衡问题。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创新之路,创新是推动发展的重要力量。“一带一路”建设本身就是一个创举,搞好“一带一路”建设也要向创新要动力。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设成文明之路,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
11.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诗经》包括:“风”,地方乐调,《风》诗是民间歌谣,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情感;“雅”,周王朝中央所在地的乐调,《雅》诗是宫廷诗歌;“颂”,祭祀时用的歌舞曲,《颂》诗是庙堂祭祀诗歌。《雅》诗和《颂》诗大多反映统治阶级的生活。国风和部分小雅是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最有价值,开创了古代诗歌的光辉传统,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内容,不超过 30 字。
(2) 根据材料内容,以“国风”为描述对象,用上一种修辞方法,写一句话。
12.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大年初一,央视一套的原创综艺《经典咏流传》惊艳上线,节目将传统诗歌与现代音乐相结合,出现很多令人耳目一新的新歌曲,其中也不乏经典的面孔和声音,比如陈力在 87 版红楼梦中的《枉凝眉》和杨洪基老师演唱的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虽然都是老歌曲,但是他们一张口就仿佛能把观众带回那个桃花底下读西厢的红楼梦中,又或者是群雄并起吞吐天下的三国纷争。
(1) 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内容,不超过 20 字。
(2) 请根据对联常识,将以下词语组合成一副对联为这期节目宣传。
儿女情长 英雄气壮 如花美眷 干云霄 似虹豪气 劳牵挂
1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盛唐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全盛时期。山水诗清新闲雅,空灵淡泊。孟浩然的《春晓》借雨后的落花抒写淡淡的怜惜,王维的《竹里馆》借竹林的幽静表现内心的澄明。边塞诗雄浑开阔,悲壮高亢。高适的《别董大》写挚友离别,洋溢着前程万里的信心;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描绘塞外奇观,表现雪中送客的不舍和为国戍边的豪情。山水诗派的牧歌情调与边塞诗派的英雄气魄,构成了盛唐诗坛的别样风貌。
(1) 请用一句话概括上述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 28 个字。
(2) 根据材料内容,完成下面的对偶句。
田园骚客寄情山水, , ;
边塞诗人放歌风雪,《别董大》诉说离情,抒发戍边人豪迈雄心。
14.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这些年来,“国学”经典成为热门阅读对象。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人们对经典的阅读不只是为了学术研究,而是面对文本,个人获得的一种体会。这种体会可以是变成他们生活的一种精神力量,甚至是一种信仰。从这个方面来讲,这些传统文献,对他们生命起了一种引导作用。这种引导是交互性的,是他们从文本读出了一些他认为有意义、有用的东西。
(1) 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内容,不超过 30 字。
(2) 请根据对联常识,将以下词语组合成一副对联。
闻鸡起舞 弘扬 挑灯夜读 国学经典 华夏文明 传承
答案
1. 【答案】是一瓢纷洒在春天的小雨;使落寞孤寂的人享受心灵的滋润;是一柄撑起在雨夜的小伞;使漂泊异乡的人得到亲情的荫庇
2. 【答案】我喜欢纵观广阔无垠的大海;因为它使我的心宽广
3. 【答案】如果说人生是广阔的大海,那么挫折则是一朵骤然翻起的浪花。
如果说人生是湛蓝的天空,那么失意则是一朵漂浮天际的白云。
4. 【答案】从沙漠走过;留下深深脚印;从树林穿过;留下圈圈年轮;从春天走过;留下缕缕花香
5. 【答案】没有大山般的巍峨;没有湖水般的轻柔;但可以有岩石般的坚毅与稳重
没有大海般的浩瀚;没有瀑布般的飞泻;但可以有小溪般的清澈与可爱
6. 【答案】示例一:活力是春风,吹动到哪里都孕育生机。
示例二:活力是阳光,照射到哪里都传递能量。
7. 【答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注重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究、服务、制作、体验中学习,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跨学科实践课程。
8. 【答案】创造是人首次获得精神或物质成果的思维和行为活动。
9. 【答案】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
(2) 示例:中学生应适当参加劳动。热爱劳动,是中华传统美德。中学生应继承优良传统,在劳动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因此,适当参加劳动,接受劳动教育,有利于中学生健康成长。
10. 【答案】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
11. 【答案】
(1) 示例一:《诗经》包括风、雅、颂,国风和部分小雅最有价值。
示例二:《诗经》分为风、雅、颂,国风和部分小雅对后世诗歌影响深远。
(2) 示例一:国风表达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反映了时代的社会生活,开创了古代诗歌的光辉传统。
示例二:国风是民间文学苑中的幽兰,香泽后世。
12. 【答案】
(1) 大年初一,央视一套的《经典咏流传》上线。
(2) 儿女情长如花美眷劳牵挂;英雄气壮似虹豪气干云霄。
13. 【答案】
(1) 示例:山水诗淡泊清新、边塞诗雄浑悲壮构成了盛唐诗坛两种风貌。
(2) 示例:《竹里馆》书写幽美,描绘士大夫诗意生活
14. 【答案】
(1) 人们阅读国学经典有特殊的目的和作用。
(2) 闻鸡起舞传承国学经典;挑灯夜读弘扬华夏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