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病的生物防治.ppt
- 格式:ppt
- 大小:8.76 MB
- 文档页数:45
1.生物防治概念a)防治对象:有害生物—病、虫、草、鼠、寄生性种子植物、螨类、鸟类、兽类等b)如何防治:传统上化学防治是主要手段,但污染环境,利用生物因子防治病、虫、草、害。
2.生物防治学概念a)研究有益生物控制有害生物机理和方法的科学3.教学大纲(Course Outline)第一章绪论Introduction (4学时)第二章生物防治的基本原理The principle of Biocontrol (2学时)第三章土传病害生物防治Biocontrol of Soil borne diseases(10学时)第四章叶部病害与产后病害生物防治Biocontrol of Foliar and Post harvest Diseases (4学时)第五章植物害虫的天敌Natural enemy of plant pest insects(4学时)第六章昆虫病原生物Entomopathogenic organisms (6 学时)第七章杂草和鼠害生物防治Biocontrol of weed and rat(4 学时)4.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植物有害生物与防治1.Plant Pest and Control5.有害生物(Plant Pest)是指那些危害人类目标植物及其相关产品,并造成经济损失的生物。
6.病、虫、草、鼠害是重点。
a)发生主要种类:1600余种病虫害(plant diseases and insects pests )i.528 蔬菜病害(vegetable diseases)第一节60%真菌病害(Fungal diseases)第二节20%病毒病害(virus disease)第三节8%细菌病害(bacterial diseases)第四节12线虫病害(nematode )ii.196 蔬菜虫害(vegetable insect pests)7.鼠害8.农作物病虫害危害:作物产量损失(Crop loss):一般为7% ( in general),严重发生导致25%损失( in heavily infected fields)或绝收产量降低9.水稻虫害以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和二化螟为主,发生面积10.5亿亩次;病害以为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病毒病为主,发生面积4.7亿亩。
病毒的生物学特性与防治病毒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物体,其大小仅为细菌的1/100到1/1000,无法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因此对于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一直都是科学家们关注的重点。
1. 病毒的生物学特性病毒除了具有超级微小的尺寸外,其与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等其他病原体也有很大的不同。
病毒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属于一种依赖于寄主细胞的生物。
病毒不能自主进行繁殖,需要寄生于其他生物体细胞内,利用细胞内的生物机制合成其复制所需的蛋白质和核酸,才能完成繁殖。
病毒的基本结构分为外壳和内核两部分,外壳由蛋白质和脂质组成,负责保护内核的核酸,同时也是感染新细胞的一种重要因素。
内核中含有病毒的遗传信息,有些病毒的内核是由DNA组成,有些则是由RNA组成,不同类型的病毒在遗传信息上也有所不同。
病毒的传播方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空气传播、飞沫传播、血液传播、食物传播等,不同类型的病毒适应的传播方式也不相同。
病毒在人群中传播的速度非常快,一旦爆发,往往难以控制。
2. 病毒的防治为了控制病毒感染的传播,人们采用了各种防治措施。
在人体中感染病毒后,最需要的是免疫力的增强。
如果身体的免疫力强,身体便能有效地对抗外部病原体的入侵。
目前人们采用的主要防治方法包括疫苗接种、药物治疗、生物防治等。
疫苗接种是目前公认最重要的预防病毒感染的方法。
疫苗是通过病毒核酸或蛋白质制成,但是会被改变成无害形态,注射到人体内部,使得身体产生针对这种病毒的免疫力。
在病毒爆发后,接种疫苗是控制病毒传播的最有效手段。
药物治疗是针对人体中感染病毒的处理方法。
虽然目前还没有治愈绝大多数病毒感染的药物,但是一些抑制病毒复制的药物能帮助人体排出病毒,并缓解病情。
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包括抗病毒、中药、抗生素等。
生物防治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病毒防治方法。
生物防治主要是通过昆虫或细菌等别的生物来降低病毒传播的风险。
但是这种方法需要谨慎使用,避免因生物适应性差、利用难度大、安全注意点多等问题,导致生物在环境中的逃逸和有害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