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题讲座1
- 格式:doc
- 大小:41.00 KB
- 文档页数:9
小学英语教学活动设计的实践与思考《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之一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方法,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
所谓的教学设计,是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指导下,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基于学生的的学习特点与需求,对教学活动的目标、内容、组织形式、教学方式、学习情境、评价指导,及整个教学过程所作的整体系统化策划和具体安排,以此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实现在可能条件下的教学过程最优化。
“教学是以促进学习的方式影响学习者的一系列事件”,教师设计教学过程的理论依据是语言习得规律。
设计课堂教学时必须以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经验为必要条件。
平时备课时设计的课堂教学只是一般的教学过程,考虑教学目标是否能完成的较多,对是否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否有效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考虑得较少,学生学习主动性未能有效激发,教学活动的设计上还没有充分考虑到活动的层次性和递进性。
小学英语教学设计应遵循以下五条原则:1.教学设计目标性原则。
英语教学目标在教学中起定向作用,教学目标既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衡量教学效果好坏的标准。
2.教学设计主体性原则。
教学的任务是解决学生现有水平与教育要求之间的矛盾。
小学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起到调节学生与教材之间的关系的作用。
3.教学设计针对性原则。
英语的课堂教学设计针对具体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而精心制定的。
教学对象千差万别,教学内容也各有千秋,教学设计需要体现这些差异性,具有针对性。
(例如:在小学英语启蒙教学中,“交际”是进行教学的前提。
而“听”则是进行交际的前提。
)4.教学设计实践性原则。
也称为可操作性原则。
教学目标解决的是教师要"教什么"的问题,教学设计要解决的则是"如何教"的问题,更具有策略意义,更具有规划、筹划的意味,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实用性。
第1篇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很荣幸能够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初中英语教研的思考和经验。
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语言,在我国的中学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为了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有必要对初中英语教研进行深入探讨。
以下是我对初中英语教研的一些看法和具体建议。
一、讲座背景近年来,我国初中英语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果,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如: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不高、英语教学方式单一、教师专业素养有待提高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有必要对初中英语教研进行深入研究,以提升英语教学质量。
二、讲座内容1. 初中英语教研的重要性(1)提高英语教学质量:通过教研,教师可以了解和掌握最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从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英语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通过教研,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英语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教研有助于教师不断学习、反思和成长,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2. 初中英语教研的方向(1)课程改革:关注课程改革,研究新课标、新教材,以适应新时代英语教育的发展。
(2)教学方法研究:探索和总结有效的英语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评价体系研究:建立科学的英语教学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4)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3. 初中英语教研的实施策略(1)加强教师培训: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2)开展教研活动: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如集体备课、听课评课、教学经验交流等,促进教师之间的沟通与学习。
(3)利用信息技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如网络资源、多媒体教学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4)关注学生需求:了解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
(5)开展课题研究:鼓励教师参与课题研究,提高教学研究能力。
三、讲座总结总之,初中英语教研对于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写作专题I 三段式作文法一、重点诠释所谓三段式就是将一篇书面表达按三段的写作模式谋篇布局。
就整体篇章结构而言,如何把握较大的写作空间,三段式的写作模式为最佳选择。
三段式的模式写法通常为:1.第一段开门见山,提出要解决的问题和观点,或者把时间地点、人物和主要事件及时点出。
2.第二段要摆出事实或提出论据,或者把事情发展的经过详细写出来。
3.最后一段得出结论或理由。
注意:要学会使用过渡词。
过渡词犹如桥梁和粘合剂。
恰当的使用过渡词可避免结构松散,层次不明,表意不清等弊端,使文章条理清楚,文字连贯流畅。
常用的过渡词有:递进型:besides ,what`s more ,let alone ,worse still ,moreover ,even ,furthermore 等。
解释型:that is(to say),in other words ,or 等。
转折型:however ,but ,yet ,although ,otherwise ,instead ,on the contrary 等。
列举型:firstly.........secondly .......finally ,on the one hand ...on the other hand 等。
举例型:for example ,for instance ,such as ,that is ,like ,take ...for example 等。
因果型:because(of) ,since ,therefore ,as a result ,thanks to ,thus ,due to 等。
让步型;though ,although ,in spite of ,despite 等。
顺序型:first....next......and ....then ...finally....... ; first......then.......after that ....finally 等。
小学英语专题讲座——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听力,是语言学习的前提,它位于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之首,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
小学英语检测中,听力分值大约占50%。
学生答题时常常会失分,怎样提高听力水平,笔者给大家几点建议:1.了解西方文化多种途径接触英语,让学生了解英语。
例如学生通过看原声电影,不仅丰富了业余生活,而且扩充了自己的英语词汇。
去年风靡全球的电影《冰雪奇缘》,很多学生喜欢里面的主题曲《Let it go》,在学唱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提高了学习兴趣,也感受到英语的魅力。
有些学生平时爱看英语讲座或英语节目,如央视的动感英语和英语沙龙。
有些学生爱阅读,如《英语角》杂志,《时代英语报》等,通过这些途径去接触英语,不断地积累文化知识,才能更好、更快、更准地理解英语表达的意义。
2.积累基本词汇提高听力的基础是理解词汇。
词汇量的积累在英语学习中尤为重要。
学生除了掌握课本上的生词外,还可以通过课外阅读来扩大自己的词汇量。
如坚持阅读适合自己英语水平的文章,其内容可以是英语小故事、英语漫画、英语连环画,如the Ugly Ducking, Cinderella, the Wind and the Sun, the City Mouse and the Country Mouse等,循序渐进地积累词汇。
3.捕捉关键词句小学英语听力检测中常见题型有:听录音,选择所听到的内容,选择应答,图片排序,根据录音填空,对话理解、短文理解等。
不同题型都有相应的解题技巧,听力材料是对话的,一定听清开头,如:what, where, how, when, how many, how much, is, are, do, does等,这些词对应试很有帮助。
听力材料是填空的,学生可学会简写,如:“what”记录为“wt”, “which”记录为“wch”等。
4.学会听音辨音小学生需要不断提高模仿发音的能力。
听力培养从字母、单词、句子入手,培养“听”的好习惯,注意看老师的口型。
初中英语语法专题讲座——代词【复习要点】代词是代替名词的词或者起名词作用的短语和句子的词。
英语中代词有人称代词、物主代词、反身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关系代词、不定代词。
一、人称代词:1.人称代词的形式:英语中有以下这些人称代词:说明:⑴. 人称代词有主格和宾格之分,主格在句中一般用作主语、表语等,宾格在句中用作动词的宾语和介词的宾语。
⑵. 人称代词单数he, she 和it的复数形式都是they,宾格形式也相同,为them。
⑶. 第三人称的人称代词分阳性he / him,阴性she / her 和中性it /it,复数只有一个they / them,不分性别。
2.人称代词的基本用法:⑴. 主格人称代词用作主语或表语,例如:If he writes to you, you must write back. 如果他给你写信,你必须回复。
(用作主语)It wasn’t she who broke the window. 打破窗子的不是她。
(用作表语)在口语中,人称代词如果作表语,通常用宾格形式。
例如:Who is it? It’s me (us). 是谁呀?是我(我们)。
⑵. 宾格人称代词用作宾语(动词宾语和介词宾语)。
例如:Tell her to call me tomorrow, please. 请叫她明天给我打电话。
(用作动词宾语)I don’t want to put them under the table. 我不想把它们放在桌底下。
(用作介词宾语)人称代词独立使用时也用宾格形式,例如:I’d like to go back in here.— Me too. 我想回到这里来。
—我也想。
以下两句中的人称代词用主格和宾格都可以,用主格被认为较正式,用宾格为口语说法。
例如:My sister is two years older than I (am) / me. 我姐姐比我大两岁。
You are as tall as he (is) / him. 你跟他个子一样高。
第1篇一、讲座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英语作为一门重要的国际交流工具,在初中阶段的教学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为了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本次讲座旨在探讨初中英语教研的相关问题,为教师们提供有益的启示。
二、讲座内容一、初中英语教研的重要性1. 提高英语教学质量:通过教研活动,教师们可以分享教学经验,交流教学方法,从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2.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教研活动有助于教师不断学习、反思和改进,提升自身专业素养。
3. 增强教学效果:教研活动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需求,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二、初中英语教研的方法1. 教学案例分析:通过分析优秀的教学案例,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2. 教学观摩:组织教师观摩其他教师的课堂教学,取长补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3. 教学研讨:围绕教学中的热点问题进行研讨,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4. 教学反思: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5. 教学评价: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找出不足,改进教学。
三、初中英语教研的实施策略1. 建立教研制度:制定教研计划,明确教研目标,确保教研活动有序进行。
2. 加强教研队伍建设:选拔优秀教研员,培养教研骨干,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3. 创新教研形式:采用多样化的教研方式,如线上教研、线下研讨、教学比赛等。
4. 落实教研成果:将教研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提高教学效果。
四、初中英语教研的挑战与对策1. 挑战:教师教研意识薄弱,教研能力不足。
对策: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教研意识,培养教师教研能力。
2. 挑战:教研资源匮乏,教研活动难以开展。
对策:充分利用学校、地区、网络等资源,拓宽教研渠道,丰富教研内容。
3. 挑战:教研成果转化率低,教研效果不明显。
对策:加强教研成果的推广应用,建立教研成果评价体系,提高教研成果转化率。
五、讲座总结初中英语教研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通过本次讲座,希望教师们能够认识到教研的重要性,掌握教研方法,实施有效的教研策略,共同为我国初中英语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高中英语专题讲座
高中英语专题讲座:提升英语能力与应试技巧
一、开场与引入
讲座开始时,首先向在座的高中生们问候,并简要介绍本次讲座的目的和内容。
引入:通过一个小故事或实际例子,让学生明白高中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和意义。
二、英语能力提升篇
1. 词汇记忆技巧:
介绍多种词汇记忆法,如联想记忆、词根词缀记忆等,帮助学生更有效地积累词汇。
2. 阅读理解策略:
指导学生如何快速定位关键信息,理解文章主旨。
讲解猜词技巧,如何在遇到生词时根据上下文推测词义。
3. 写作技巧提升:
分析高考英语写作的评分标准,让学生明确写作要求。
分享写作框架和句型模板,帮助学生更有条理地组织文章。
三、应试技巧篇
1. 听力应试策略:
讲解听力考试中的常见题型和应对策略。
指导学生如何在有限时间内准确捕捉关键信息。
2. 选择题答题技巧:
分享如何排除干扰项,提高选择题的正确率。
3. 时间管理:
强调时间管理在考试中的重要性。
提供时间分配建议,帮助学生合理规划各部分的答题时间。
四、互动环节
设计几个小问题或活动,与学生们互动,检验他们是否掌握了刚才讲的内容。
五、结尾与总结
总结本次讲座的核心内容,鼓励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加以应用。
祝愿每位学生在未来的英语学习和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需求分析方法与运用向东方(北京汇文中学)1 学生需求的内涵2 了解学生需求的必要性和重要性3 如何设计和实施了解学生需求的研究4 了解学生需求时存在的一些问题5 案例:学生需求的分析和利用6 结语7 思考与活动前言针对中学英语教师中存在的一些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从根本上关注和了解学生的真正需求的现象,本课程旨在帮助教师树立了解学生需求的意识,设计和实施了解学生需求的研究并且能够分析和利用学生研究所获得的信息,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使教师明确学生需求的分析和利用,保障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
为了了解教师对学生需求的理解和在教学中的应用,设计以下问卷调查,以此引导教师对“学生需求”的思考、探讨和研究,并通过此次学习,真正做到关注学生需求,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新课程理念。
1)您对“学生需求”是怎样理解的?它包括哪些方面?2)您认为了解“学生需求”和教学关系密切吗?为什么?3) 您在教学中经常关注学生需求吗?以什么方式?请举例说明。
4) 您在备课或者做教学设计的时候,做过学情分析吗?您认为学情分析包含哪些内容?5) 您是如何做学情分析的?您的依据是什么?6)您做过学生调研吗?为什么做学生调研?效果怎样?一、学生需求的内涵学生需求的内涵很多。
有本质与非本质、深层次与浅层次之分。
如有希望成功和成才的需求、表现自我的需求、受到关心和尊重的需求、希望得到表扬和感受成功的本质的、深层次的需求,等等。
当然,他们也有希望轻松有趣上完一堂课的浅层次需求。
我们说关注学生的需求,首要的任务是关注那些能够让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的深层次、本质的需求。
就英语学科教学来说,学生的需求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需求,具体体现为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等方面的发展需求。
从需求本身来看,还要区分学生的内在实际发展需求,即在一个特定阶段的学生在已有的经验、知识、思维、情感态度基础上的最近发展区。
另外,还有课程总体目标、课程级别标准对学生提出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发展的外在需求。
二、了解学生需求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习惯按照自己的经验和主观判断来确定学生的需求,忽视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基础及相关的生活经验、思维方式、情感态度、认知水平;还有一些教师把教材和教参上确定的教学重点确定为学生的需求,结果导致“前面学生吃不饱,中间学生吃不好、后面学生吃不了”的局面,致使教学效率低下。
新课程标准提倡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强调要以学生为中心并且注重学生的持续发展。
英语课程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
那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该如何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呢?关注学生的真正需求,了解学生的真正需求,分析并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是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保障。
因此,如何了解、关注、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以及共性需求,是教师要关注、研究的问题。
三、如何设计和实施了解学生需求的研究要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教师要有科学的教学观,在教学中为自己的教学行为寻找科学依据,用调研等方法来验证自己的主观判断是否正确,以调研结果为依据来设计、实施教学和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策略指导。
教师要走进学生中间,学会学生调研的基本方法——问卷调查、作品分析、访谈、课堂观察,尤其要养成课堂观察和访谈的习惯。
调研要依据调研目的,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相关的生活经验、思维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根据调研获得的信息,分析学生共性的、个体的发展需求,依据需求分析设计教学,制订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要的措施。
(一)了解学生需求的时机1.是当需要了解整个年级、班级学习情况时。
如教师可以通过学生调研了解小、初衔接,初、高中衔接以及教师更替带来的知识、技能等方面的衔接问题。
这种关于全班或者整个年级学生的学习需求信息分析有利于教师制订学年与学期教学计划、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以及相应的学习策略培养计划,提高教学效率。
2.为了确定单元教学目标、过程设计时。
通过学生调研了解学生需求,可以使教师了解学生与单元话题相关的知识、技能基础、情感态度、认知水平,为制订单元教学目标和过程设计,特别是学习方法、学生策略指导计划提供相对科学的依据。
此外,学生调研可以帮助教师预测学生的学习困难和障碍,词汇障碍、理解障碍、句法障碍、方法障碍,明确学生完成任务所需要的帮助和支持。
3.为了确定个别指导计划时。
有些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主要依据考试成绩,按照成绩把学生分为好、中、差。
其实学生英语学习效果的差异主要源于学习兴趣、态度和方法的差异。
教师可以制订学习方法、策略指导计划,分阶段关注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学生,比如,每周关注好、中、差三个学生,对他们的学习兴趣、态度和方法进行调研,把好的学习方法、策略作为学习资源,全班共享,指导学生形成自己的学习策略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如教师可以这样关注:张 ** 不仅英语单科成绩不错,总成绩也很好(班级前 3 名)我希望可以通过对她课堂学习方式的关注,找出对这类“尖子生”学生适用的指导方法;黄 ** 英语单科入学成绩处于班里较差水平,但是半学期以来她的英语成绩进步最快。
因此我希望借助这个模块的重点关注,能把她作为教学资源,让她与其他同学共享她是如何在英语方面取得进步的,并且同时关注她的学习方法,研究她的强项和弱项,以便今后更好地辅导;赵 ** 脑子灵活,上课基本能够做到认真听讲,但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且不太会记笔记。
这种类型的学生潜力往往很大,我希望通过对他的重点关注,研究他的听课状态,课后再对他进行深入访谈,思考怎样才能指导他的英语学习。
4.教师进行自我反思、自我诊断时。
通过学生调研,了解学生需求可以避免出现教师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主要依靠主观判断的情况。
有利于教师即时调整和改进教学。
(二)了解学生需求的基本方法如何进行学生调研,了解学生需求呢?1. 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有助于教师获得多方面较为客观的信息。
问卷内容、形式依据调研目的不同,可以设计知识、技能类测试题来了解学生对已经学过的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和对要学习的新知识的了解情况。
此外,还可以有一般性问答题、选择题,了解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态度、学习方法策略等。
教师依据调研结果分析出好、中、差三类学生的需求,制订学年、学期教学计划、教学目标和重点以及相应的学习策略培养计划。
一些教师在进行单元教学前,以问卷调查形式了解学生关于单元话题的已有知识、生活经验、认知水平和情感态度基础,为调整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实现教学目标的切入点和方法途径找到合理的依据。
2. 访谈法。
访谈有利于获得关于学生发展的深度信息。
教师可以单独利用访谈来获取信息,也可以把它作为问卷调查的辅助形式以获得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访谈前教师要把访谈目的和学生说清楚,有助于学生放松、真实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和看法。
此外,访谈可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有助于培养起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情感。
访谈前,教师要有明确的访谈目的,并有访谈框架,保证即兴生成的问题不妨碍访谈目标的实现。
当然,有时即兴生成的问题会使教师有新的发现,关注、思考新的问题。
访谈的另一个作用是通过征求学生对某个问题、现象的看法,引导学生关注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3. 课堂观察法。
一些教师认为,关注学生就是课堂上多提问学生,让学生感觉到自己对他们的关心。
当然,情感关注是一个方面,关注同时还体现在教师通过课堂观察的方法来了解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方法、合作态度等情况,并就观察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对学生的学习问题进行诊断或者捕捉学生的良好学习方法和行为,并进行相应的学习方法、策略引导,由师生一对一引导产生一对多引导的效果。
4. 作品分析法。
这也是教师们通常用的方法。
即通过检查学生课上或者课下的作业,或者批改学生的试卷来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四、了解学生需求存在的一些问题(一)对“学生需求”定义的理解存在误区。
有些教师认为只要是完成了教材上规定的任务,便满足了学生需求了;有些教师认为只要是提高了班级整体教学成绩,便满足了学生发展的需求了;甚至有些教师上完一堂课,认为只要学生感到高兴和愉快,就是满足学生的需求了。
(二)在了解学生需求时存在认识误区。
如一些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做学情分析时这样写道:“学生对现在完成时掌握得较好,因为之前的教材中有专门的课程设置”。
这种分析基本是依据教师的主观判断,对于教师合理确定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没有太大帮助,因为教材涉及的内容不能代表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
(三)在设计学生调研时存在操作误区。
如在为“My past life”确定话题目标时,有些教师设计的调查问卷中的问题如“童年时,你有异性伙伴吗?”“你小时候喜欢去幼儿园吗?”等等对话题的确定帮助不大;还有些问题本身太大,导致学生不好回答,如“你的童年生活是怎样的?”建议教师在为了解学生需求设计调研时,最好自己先想想怎么回答自己设计的问题,或者找几个学生试试,听听他们对问题的理解和回答,真正使调研为教学服务,为满足学生需求服务。
五、案例: 学生需求的分析和利用案例一依据学生调研,确定教学目标1.确定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 SEFC BOOK 1B Unit17 Great Women* 问题的提出。
教学参考书上有关这一单元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是这么写的:本单元的中心话题是“伟大女性”,口语目标是让学生谈论伟大女性,知识目标是学会一些描述伟大人物积极品质的词汇等。
然而笔者感到困惑的是:学生是怎么理解“伟大”的含义的?他们是否了解教材上这些国内外女性?能否认同她们并产生共鸣?如何找到话题目标的途径和切入点?笔者认为如果学生对话题的内涵没把握,那么谈论此话题只能是浅尝辄止、流于形式。
* 尝试问卷调查,初步了解学生。
为了明确学生就“伟大女性”这一话题的理解以及他们的情感取向,笔者进行了问卷调查,设计了以下问题:1 )你怎样理解“伟大”这个词的含义的?2 )你知道国内外哪些伟大的女性?3 )你认为你身边有伟大的女性或者伟大的人吗?如有,是哪些人?4 )你希望成为伟大的人吗?为什么?5 )如果想成为伟大的人,你需要做哪些努力?调查结果表明,学生理解的“伟大”就是有很大成就的名人、科学家、企业家或者为国为民捐躯的英雄,等等;学生钦佩的国内外知名伟大女性很少,甚至没有。
多数学生认为自己的妈妈和老师是伟大的人,因为她们为自己无私奉献爱心和时间精力。
在回答“你是否想成为伟大人物?”时,76%的学生回答是否定的,说自己只想做平凡的人,因为成为伟大的人太难了。
由此可以看出,仅凭借教材上的内容很难激发他们谈论的积极性,他们既不太了解书上的人物,也没多少强烈的价值倾向要成为伟大的人。
因此谈论可能会仅仅停留在表层,不能引起深入思考。